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9 端午粽【課前解析】關注課文結構:《端午粽》選自作家屠再華寫的童年散文集《嘟嘟糖和小雪燈》。課文共4個自然段。第1自然段先介紹端午節外婆會煮好粽子等我們回去。第2自然段具體介紹了粽子的色、香、味。第3自然段重點寫了粽子的花樣多。第4自然段寫了端午節吃粽子習俗的由來。課文圍繞端午粽,以兒童的口吻生動、形象地向我們介紹了粽子的樣子、味道和花樣。關注字詞學習:本課需要書寫的生字7個。其中有2個獨體字,2個左右結構,3個上下結構,可以根據字的結構進行歸類學習,從整體上把握書寫規律。會認14個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2個偏旁,以及1個多音字。另外本課要引導學生學會歸類積累疊詞的用法,如“青青的箬竹葉、白白的糯米、紅紅的棗”;積累“又黏又甜、美滋滋”等詞語。關注朗讀:本課的朗讀主要有兩個重點:一是初讀時注意短語“( )的( )”的朗讀,可以采用拆分法,分步呈現,幫助學生讀好短語,為后面讀好長句子做好鋪墊。另一個朗讀的重點是學習讀好長句子。教學時可以采用“內容分解法”,引導學生對長句子的內容進行分解,明白句子所表達的內容,再運用各種方式練讀、鞏固。【教學目標】1.認識“端、粽、節”等13個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2個偏旁;會寫“午、節”等7個字。2.通過圖文結合、聯系生活實際,了解“箬竹葉、糯米、掀開、剝開”等詞語的意思;積累“青青的箬竹葉、白白的糯米、紅紅的棗、又黏又甜、美滋滋”等詞語。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讀好長句子;通過想象畫面體會人物心情。4.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粽子的樣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節包粽子、吃粽子的習俗由來。 【教學重點】1.正確朗讀課文,讀好長句子。2.能用自己的話說說粽子的樣子、味道等。【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課時安排】2課時第一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介紹端午節: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各地端午節習俗不同,主要有包粽子、吃粽子、賽龍舟、掛艾草等。圖片展示端午節豐富多彩的習俗活動。請學生自由談論,感受端午節的節日氣氛。教師提問:在端午節這個中國的傳統節日里,人們都會做些什么?指名回答,其他學生補充。引出課文題目: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和端午節有關的課文。板書課文題目:端午粽,學生齊讀課題。指導識字:端,前鼻音,可以組詞端飯、端正。粽,平舌音,可以組詞肉粽、甜粽。(設計意圖:通過談話導入端午節的習俗,并利用圖片喚起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從而產生新的閱讀期待,促使他們感悟文中的情感。)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1.出示課文朗讀視頻,學生聽讀。學生借助拼音讀課文,要求:(1)借助拼音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生字多讀幾遍。(2)標出自然段序號。2.學習字詞出示生字:端 粽 節 總 米 間 分 樣 豆 肉 帶 了 傳 念①請學生當小老師領讀,及時正音。②教師指名認讀,教師指導讀好:端、間、分、傳、念(前鼻音);肉(翹舌音);“了”是多音字。教師提問:去掉拼音的這些詞,你們還會讀嗎?學生接龍認讀,同學互評。出示詞語:端午 粽子 節日 總會 糯米 中間 十分花樣 紅豆 鮮肉 帶走 了解 傳說 紀念教師引導讀準詞語:先自己讀詞語,讀準字音。再同桌互相讀,互相糾正。去掉拼音,學生接龍讀詞語,檢查認讀情況。(3)教師指導讀好詞語中“一”的讀音。學生認讀。(4)引導學習識字方法:下面我們用之前學過的識字方法,一起來認識這些字。偏旁識字,教師引導:“端”字有個立字旁,誰能說說立字旁在書寫時要注意什么?預設:在書寫時要注意最后一筆是提。教師繼續引導:“粽”字有個米字旁,誰能說說米字旁在書寫時要注意什么?預設:米字旁在書寫時最后一筆是點。熟字+部件,教師出示課件:端=立+耑 粽=米+宗 傳=亻+專念=今+心 節=艸+ 總=+口+心看圖,聯系生活識字,教師出示圖片,學生認讀生字:米、豆、肉、帶熟字組詞:學生認讀,鞏固練習。3.讀短語。指導學生讀短語:課文中有一些短語比較難讀。現在借助老師送給你們的魔法棒,看到它也可以稍微停頓一下,讀得柔和些,讀出節奏感。現在試著讀一讀吧。學生朗讀,教師適時點評。4.學寫字。指導:課文中一共有七個要求我們能夠書寫的生字,請你們先來看看它們都是什么結構。預設學生進行分類:獨體字——午、米;左右結構——葉、樣;上下結構:節、分、豆。過渡:同學們剛才進行了分類,今天我們來學習“午、節、豆”三個字的書寫。請你先來觀察,這三個字有什么相同的筆畫?預設學生回答:橫對,這個橫比較長,所以叫做長橫。“長橫”要寫平、寫舒展。學習“午、節”。“午”是獨體字,在書寫時注意兩橫的長短、間距,最后一筆豎要又直又正。可以組詞上午、下午。學生跟讀詞語。“節”是上下結構,上寬下窄,上扁下長,草字頭的長橫要寫平,橫折鉤在橫中線起筆,折鉤稍稍左斜,長度適中,豎要寫直。可以組詞節日、過節。學生跟讀詞語。學習“豆”。“豆”也是上下結構,上窄下寬,中間的口寫在橫中線的上面,最后一筆長橫要寫平、寫舒展。可以組詞豆子、大豆。學生跟讀詞語后,將三個生字進行描紅、臨寫,教師巡視,相機指導。(設計意圖:通過歸類識字,幫助學生發現漢字結構的特點,有助學自主識字,激發主動識字的興趣。)整體感知引導:認識了生字詞語,現在請你再讀課文,說一說課文講了哪些內容。大家可以按自然段來分別說一說。預設1:第1自然段講的是端午節外婆煮好了粽子等我們回去。預設2:第2自然段講的是粽子的色、香、味。預設3:第3自然段講的是粽子的花樣。預設4:第4自然段講的是吃粽子的由來。總結:同學們說得非常好,我們把四個自然段的內容合起來,就是這一課的主要內容了。四、課堂演練。第二課時【教學過程】一、復習回顧。導入:上節課,我們朗讀學習了《端午粽》,認讀了生字詞語,你還認識這些詞語嗎,一起來做一個詞語小紅花的游戲吧!每讀對一個卡片就會得到卡片背面的小紅花,看誰得到的小紅花最多!學生認讀,教師指正點評。二、互動課堂,學習生字。1.學習第1自然段。指導:讀一讀課文第1自然段,從這個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預設學生回答:每年端午節,外婆總會煮粽子等我們。指導:“總會”說明什么?預設:端午節吃粽子已經成為“我們”和外婆的習慣。2.學習第2自然段。過渡:你們讀得真棒!作者每年端午節都要去外婆家吃粽子,那粽子到底是用什么做的呢?自由朗讀第2自然段,想一想這段話介紹了外婆包的粽子哪些方面的特征呢?齊讀第一句話,想一想這句話寫了什么。預設:粽子的樣子。請女生讀一讀第二句話,想一想這一句話講了什么。預設:粽子的香味。請男生齊讀第三句話,想一想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預設:這句話告訴我們粽子的味道。總結:第2自然段寫了粽子的樣子、香味以及味道。我們接下來就來具體看看粽子有什么特點吧!(1)學習第一句話。請同學們再次朗讀第一句話,思考粽子是什么樣子的?找出相關的事物。板書:樣子 青青的箬竹葉白白的糯米紅紅的棗預設:粽葉包著的,里面有糯米,中間有棗。教師引導學生說一說這些事物分別是怎樣的顏色。教師引導學生體會條理性,從而發現第一句是由外及里描寫了粽子的樣子。看圖填一填:(青青的)箬竹葉、(白白的)糯米、(紅紅的)棗。拓展練習:你還可以說出幾個這樣的詞組嗎?青青的箬竹葉 白白的糯米 紅紅的棗青青的_____ 白白的____ 紅紅的____青青的_____ 白白的____ 紅紅的____指導朗讀:第一句話比較長,我們可以用內容分解法來朗讀——先把長句子的內容分解,明白句子所表述的意思,再朗讀。學生自由朗讀,展示朗讀,教師適時點評。引導學生拓展說一說:你也按照從外到里的方法介紹一種自己喜歡吃的食物吧!預設學生介紹自己喜歡的食物,比如餃子、西瓜、冰激凌等。教師出示課件,展示示例。教師引導小結:在介紹食物是,除了有條理,還可以加上“青青的、白白的、紅紅的”這類詞,使描述的事物更加形象。(2)學習第二、三句話。現在我們知道了粽子的做法、樣子,那外婆包的粽子聞起來是什么味道的?從課文哪句話體現出來?板書:味道 又黏又甜學生帶著問題讀第二、三句話。預設:粽子聞起來一股清香。那粽子吃起來又是什么樣的呢?預設:又黏又甜。“又黏又甜”指粽子吃起來既是黏黏的,又是甜甜的。你還能說出類似的詞語嗎?預設學生說出又大又紅、又香又甜、又大又圓等詞語。總結:“青青的箬竹葉、白白的糯米、紅紅的棗”寫出了粽子的顏色,“一股清香”寫出了粽子的香氣,“又黏又甜”寫出了粽子的味道。朗讀指導:外婆包的粽子真是色香味俱全,讓我們一起再來讀一讀吧!注意用喜愛的語氣讀,讀好長句子中間的停頓哦!3.學習第3自然段。自讀第3自然段,找一找,外婆包了哪些粽子?預設學生找到:紅棗粽、紅豆粽、鮮肉粽。教師引導:這么多種粽子,花樣可真多。板書:花樣 紅棗粽、紅豆粽、鮮肉粽指導書寫“樣”:樣還可以組詞樣子、一樣,它是左右結構,左窄右寬。木字旁的橫和“羊”的第一橫寫在一條水平線上。“羊”的第三橫要穿插到木字旁的點下方。學生書空,跟讀詞語。在文中找一找,“我”在外婆家吃了這么多粽子,感覺怎么樣?預設:我“美滋滋”的。提出要求:你能用“美滋滋”說話嗎?預設學生用美滋滋造句,教師點評后給出范例。像“美滋滋”一樣ABB式的詞語還有什么呢?預設學生回答,教師點評給出范例,學生齊讀。當你把粽子分給鄰居的時候,你和鄰居會怎么說?你又會怎樣向鄰居介紹外婆包的粽子呢?預設學生自由發言,教師指導學生有條理地介紹。吃到外婆包的粽子,“我”此時會是什么心情呢?預設:喜愛。朗讀指導:請你想象“我”的心情,大聲地讀一讀第3自然段吧,注意讀出“我”對粽子的喜愛,讀好長句子的停頓。學生齊讀。4.學習第4自然段。過渡:大家讀得真好!看來大家都非常喜歡吃粽子。那你們知道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誰嗎?請大家自由朗讀第4自然段,找出答案。預設: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教師介紹屈原。板書:由來 紀念屈原你還知道關于端午節或粽子的故事嗎?和同學說一說。預設學生自由發言,教師點評后播放視頻。(設計意圖:本環節逐段品讀,既突出了段落的呈現特點,又降低了讀課文的難度。在內容上,關注重點詞語、詞組的理解,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學生通過多種形式來朗讀課文,在朗讀中引導學生關注描寫的條理性,教師鼓勵學生把所學用于自己的表達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5.指導書寫。過渡:剛才同學們讀書讀得很好,可是寫字怎么樣呢?我們再來學寫三個生字。教師指導書寫“米、分”。米:左右對稱,先寫點、撇,再寫“木”,橫豎分別在橫豎中線上,撇捺要舒展。分:上下高矮差不多,“八”稍微寬一些,撇捺要舒展,撇伸到左下格,捺不能超過橫中線,“刀”字放當中,先寫橫折鉤,再寫撇。教師指導書寫“葉”。“葉”:左窄右寬,左半部分“口”要寫在橫中線上面,右半部分的橫對準口的中間,不要太長,最后一筆豎要直。學生描紅、臨寫,教師巡視,相機指導。評選優秀并展示。三、課文小結,拓展延伸1.課文小結課文圍繞端午粽,以兒童的口吻生動地向我們介紹了粽子的樣子、味道和花樣,并且介紹了吃粽子傳統的由來。2.拓展延伸教師出示課件,講述端午節賽龍舟的由來。課堂演練布置作業【板書設計】【教學反思】《端午粽》這篇課文條理清晰,圍繞端午粽,以兒童的口吻生動地向我們介紹了粽子的外形、味道、花樣以及由來,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正確朗讀課文,讀好長句子,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粽子的樣子、味道等。導入環節,我通過粽子圖片帶學生走入情境,感受端午節品粽子的節日氣氛。在識字教學環節,我通過隨文識字,指導學生讀好前鼻音、平舌音、翹舌音因等,通過反復讀生字以及加一加、聯系實物、給生字組詞等方法幫助學生識記字形。形式活潑多樣,學生易于接受。在指導書寫時,我首先引導學生自主觀察,鼓勵學生的發現,然后通過教師示范書寫,學生書空、描紅等方式,幫助學生規范書寫、識記字形。由于本節課的長句了比較多,我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讀長句子的訓練。先對長句子的內容進行分解,明白表達的意思,再進行反復練習。例如“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葉包的,里面裹著白白的糯米,中間有顆紅紅的棗”,這個句子比較長,但是有一定的邏輯順序。在指導讀長句子時,首先引導孩子想想這句話描述了包粽子用到哪些材料,找出關鍵的事物(箬竹葉、糯米、棗),然后引導學生發現這些事物的具體特征(青青的箸竹葉,白白的糯米,紅紅的棗),并讀好這些“的”字短語,最后通過找關鍵詞引導學生關注作者介紹時的順序(用……包的,里面,中間),從而發現這句話從外到內、由表及里地描寫了粽子。通過這三個小步驟,學生對這個長句子便有了清晰的認識和理解,在理解句意的基礎上,反復閱讀,達到了不錯的效果。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