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十三中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10月月考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十三中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10月月考試卷

資源簡介

浙江省杭州市十三中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10月月考試卷
1.(2024九上·杭州月考)人類最早的文明是在適合農業耕作的大河流域產生的。(  )
【答案】正確
【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人類最早的文明是在適合農業耕作的大河流域產生的,亞非地區的尼羅河流域、兩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黃河流域、長江流域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據此可知,本題敘述正確。
故答案為:正確。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古代亞非文明。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古代亞非文明的相關史實。
2.(2024九上·杭州月考)“光榮屬于希臘,偉大屬于羅馬。”希臘文化對后世影響最大的是法律制度。(  )
【答案】錯誤
【知識點】古希臘羅馬文明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光榮屬于希臘,偉大屬于羅馬。”希臘文化對后世影響最大的是奴隸制民主政治,羅馬文化對后世影響最大的是法律制度。據此可知,本題描述錯誤。
故答案為:錯誤。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古代希臘羅馬文明。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的古代希臘羅馬文明相關史實。
3.(2024九上·杭州月考)“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所表述之意類似于古代中國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
【答案】錯誤
【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反映的是西歐中世紀的封君封臣制度,封君與封臣形成契約關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是中國西周時期的分封制,周王與諸侯不存在契約關系,因此二者不能完全等同。據此說明,本題敘述錯誤。
故答案為:錯誤。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西歐封君封臣制度與西周分封制度。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西歐封君封臣制度與西周分封制度的相關史實。
4.(2024九上·杭州月考)《醫典》長期被歐洲醫學界奉為經典,其作者拉齊斯被后人譽為“醫學之王”。(  )
【答案】錯誤
【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
【解析】【分析】據所學可知, 著名醫學家伊本·西那的《醫典》是中世紀阿拉伯醫學百科全書式的著作,》長期被歐洲醫學界奉為經典,伊本·西那被后人譽為“醫學之王”。拉齊斯是阿拉伯著名醫學家, 被譽為"穆斯林醫學之父",其醫學著作是《醫學集成》。據此可知,本題描述錯誤。
故答案為:錯誤。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阿拉伯文化。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阿拉伯文化的相關史實。
5.(2024九上·杭州月考)保持經濟高速增長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  )
【答案】錯誤
【知識點】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基本路線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所以題文觀點錯誤。
故答案為:錯誤。
【點評】本題考查對改革只有進行時的認識,實現高質量發展,需要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6.(2024九上·杭州月考)“一窗通辦”“浙江解紛碼”等平臺上線說明浙江共商共建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逐步形成。(  )
【答案】錯誤
【知識點】依法治國與依法參與政治生活
【解析】【分析】“一窗通辦”“浙江解紛碼”等平臺上線說明浙江省人民政府堅持政府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建設法治政府,不能說明浙江共商共建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逐步形成,所以題文觀點錯誤。
故答案為:錯誤。
【點評】本題考查對建設法治政府的認識,在我國,政府的權力來源于人民。政府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政府的工作要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為人民謀利益。
7.(2024九上·杭州月考)堅持創新發展,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答案】正確
【知識點】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魄,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所以我們堅持創新發展,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因此,題干觀點正確。
故答案為:正確。
【點評】本題考查對創新及作用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本題根據所學知識,結合時事內容,可以做出正確的判斷。
8.(2024九上·杭州月考)“人民科學家”趙忠賢勇于挑戰,帶領團隊發現液氮溫區高溫超導體,弘揚了創新精神。(  )
【答案】正確
【知識點】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創新精神,表現為承受挫折的堅強意志和溝通合作的團隊精神,表現為舍我其誰的責任擔當和造福人類的濟世情懷。趙忠賢勇于挑戰,帶領團隊發現液氮溫區高溫超導體,弘揚了創新精神,所以題文觀點正確。
故答案為:正確。
【點評】本題考查對創新精神的認識,時代需要弘揚創新精神。創新精神,表現為敢為人先、敢于冒險的勇氣和自信,表現為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戰權威的批判精神,表現為承受挫折的堅強意志和溝通合作的團隊精神,表現為舍我其誰的責任擔當和造福人類的濟世情懷。
(2024九上·杭州月考)2024年暑假,某校歷史興趣小組開展了為期七天的四大文明古國暑期研學活動,同學們分成①-④組進行。下圖為研學地圖,完成下題。
9.四組同學在研學過程中的體驗對應正確的是(  )
A.①組沿尼羅河而行,領略胡夫金字塔的壯美
B.②組在兩河流域駐足,感受古代希臘的風采
C.③組在恒河南岸觀光,欣賞古巴比倫城遺址
D.④組在黃河流域考察,了解羅馬石拱門藝術
10.古印度文獻《梨俱吠陀 原人歌》中寫道:“婆羅門是他的嘴;兩臂成為羅閣尼亞(即剎帝利);他的兩腿就是吠舍;從兩足生出首陀羅。”第③組的同學可以借助它來研究(  )
A.佛教的產生及傳播 B.印度河流域早期文明
C.種姓制度的狀況 D.金字塔的修建技藝
【答案】9.A
10.C
【知識點】古希臘羅馬文明
【解析】【點評】(1)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亞非四大文明古國。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圖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亞非四大文明古國的相關史實。
(2)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古代印度種姓制度,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學生熟練掌相關基礎知識。
9.據題干“四大文明古國”,結合所學可知,①是古代埃及文明發祥地尼羅河,因此“沿尼羅河而行,領略胡夫金字塔的壯美”正確,故選A項。
②是古巴比倫文明發源地兩河流域,因此“在兩河流域駐足,感受古代希臘的風采”錯誤,排除B項。
③是古印度文明發祥地印度河流域,因此“在恒河南岸觀光,欣賞古巴比倫城遺址”錯誤,排除C項。
④是古代中國文明發源地黃河流域,因此“在黃河流域考察,了解羅馬石拱門藝術”錯誤,排除D項。
故答案為:A。
10.據題干“婆羅門是他的嘴;兩臂成為羅閣尼亞(即剎帝利);他的兩腿就是吠舍;從兩足生出首陀羅”并結合所可知,第③組到達的是古代印度,可以借助《梨俱吠陀 原人歌》來研究古代印度的種姓制度,故選C項。
《梨俱吠陀 原人歌》描述的是古代印度的種姓制度,與佛教的產生及傳播無關聯,排除A項。
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是哈拉巴文化, 著名城市遺址有摩亨佐達羅和哈拉巴 ,排除B項。
金字塔反映的是古代埃及文明的突出成果,而《梨俱吠陀 原人歌》是古印度文明,排除D項。
故答案為:C。
11.(2024九上·杭州月考)恩格斯說:“沒有希臘文化和羅馬帝國所奠定的基礎,也就沒有現代的歐洲。”關于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成就描述準確的一項是(  )
A.《擲鐵餅者》的創作特點是“神人同形同性”
B.大競技場吸收了古希臘建筑特點,并有創新
C.蘇格拉底是百科全書式學者,創立了邏輯學
D.格列高利歷成為今天人們使用的公歷的基礎
【答案】B
【知識點】古希臘羅馬文明
【解析】【分析】據題干“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成就描述準確的”并結合所學可知,羅馬建筑吸收了古希臘建筑的特點,并有所創新,大競技場是羅馬建筑中最卓越的代表,由此可知“大競技場吸收了古希臘建筑特點,并有創新”,故選B項。
《擲鐵餅者》是古希臘雕塑,體現“神人同形同性”的是古希臘神話,排除A項。
蘇格拉底是人文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是百科全書式學者,創立了邏輯學,排除C項。
儒略歷以埃及太陽歷為藍本,成為今天人們使用的公歷的基礎,描述錯誤,排除D項。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點是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和史料實證的素養。
12.(2024九上·杭州月考)時間軸是幫助學生掌握時空觀念的重要載體。下列時間軸中的“?”最有可能的是(  )
A.羅馬征服意大利半島 B.日耳曼人侵入羅馬帝國
C.羅馬共和國轉變為羅馬帝國 D.地中海成為羅馬帝國的內湖
【答案】C
【知識點】古希臘羅馬文明
【解析】【分析】據題干時間軸并結合所學可知,公元前1世紀,屋大維創立元首制,掌握了實際統治權,羅馬共和國演變為羅馬帝國,所以最有可能,故選C項。
公元前3世紀初,羅馬征服意大利半島,與時間軸中的時間“公前1世紀”不同,排除A項。
公元5世紀后期,日耳曼“蠻族”大舉人侵入羅馬帝國,與時間軸中的時間不符,排除B項。
公元2世紀,羅馬帝國地跨亞歐非三大洲,進入了黃金時期,與材料時間不符合,排除D項。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羅馬帝國的建立。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時間軸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古代羅馬文明的相關史實。
13.(2024九上·杭州月考)796年,法蘭克王國國王查理寫信給教皇利奧三世:“我的天職是用武力保衛教會,使它不受異教徒的攻擊蹂躪,在教會內部確保教會的純正信仰。……你的職責是用祈禱支持我的武力。”這反映了當時(  )
A.教會權力高居王權之上 B.封君要為封臣提供保護
C.王權和教權互相扶持利用 D.基督教會內部發生了分裂
【答案】C
【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
【解析】【分析】據題干“我的天職是用武力保衛教會”“你的職責是用祈禱支持我的武力”可知,材料體現了王權用武力維護教會神權,而教會神權須支持王權,由此說明材料強調的是王權和教權互相扶持利用,故選C項。
材料反映了王權與神權相互扶持想互利用,沒有體現教會權力高居王權,排除A項。
材料反映了王權與神權相互扶持想互利用,并非描述封君與封臣的關系,排除B項。
材料反映了王權與神權相互扶持想互利用,得不出基督教會是否已分裂,排除D項。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點是王權與神權的關系,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和史料實證的素養。
14.(2024九上·杭州月考)“農業、采礦業、漁業和林業產量的提高,相應地促進了商業和城市的發展……城市作為地方貿易和地方行政的中心,開始慢慢地出現。”材料反映歐洲城市興起的根本原因是(  )
A.大學的興起 B.莊園的出現
C.市民階層發展壯大 D.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答案】D
【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
【解析】【分析】據題干“農業、采礦業、漁業和林業產量的提高,相應地促進了商業和城市的發展”并結合所學可知,從10世紀起,西歐開始恢復起來,農業、采礦業、漁業和林業產量的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發展,推動了商業貿易發展,人口增長,舊的城市開始復蘇,新的城市不斷產生,由此說明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推動了歐洲城市的興起,故選D項。
大學的興起被稱為“最美好的花朵”,是城市興起的結果,排除A項。
莊園興起于9世紀,是農業經濟組織形式,與城市興起不符,排除B項。
市民階層發展壯大是城市興起發展的結果,不是興起的原因,排除C項。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點是歐洲城市興起,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和史料實證的素養。
15.(2024九上·杭州月考)“比較”是歷史學習和研究的重要方法。日本大化改新與法蘭克王國改革相比較,其共同之處是(  )
A.國家定期把土地分給農民耕種 B.促進本國封建制度形成
C.獲得土地的人需提供兵役服務 D.實行無條件的土地分封
【答案】B
【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
【解析】【分析】據題干“日本大化改新與法蘭克王國改革相比較”,結合所學可知,大化改新使日本發展為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法蘭克王國改革形成了以土地封賜為紐帶的封建制度,由此可知,日本大化改新與法蘭克王國改革促進本國封建制度形成,故選B項。
國家定期把土地分給農民耕種是日本大化改新的內容,排除A項。
獲得土地的人需提供兵役服務屬于西歐封君封臣制度,排除C項。
法蘭克王國改革改變了無條件的土地分封,表述錯誤,排除D項。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日本大化改新與法蘭克王國改革,旨在考查學生知識遷移和靈活分析運用歷史材料的能力,解題關鍵要理解掌握相關史實。
(2024九上·杭州月考)歷史地圖是一種圖像語言,解鎖圖像語言是學史的重要方法。讀下列疆域圖,完成下題。
16.隨著帝國的擴張,“一種混合著希臘和東方因素的文明誕生”。與這一現象最吻合的疆域圖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7.從地理位置上看,上述四大帝國的共同之處是(  )
A.地中海為內湖 B.都瀕臨大西洋
C.創造了特色文化 D.地跨歐、亞、非三洲
【答案】16.D
17.D
【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古希臘羅馬文明
【解析】【點評】本題以古代世界性帝國為切入點,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題關鍵在于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16.據題干“一種混合著希臘和東方因素的文明誕生”,結合所學可知,公元前4世紀,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出兵東征,掃蕩了小亞細亞,攻入埃及,然后回師占領兩河流域,滅掉波斯帝國,足跡遠達印度,建立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亞歷山大帝國。把希臘文化傳播到東方,東方文化也滲入希臘文化,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故選D項。
圖①是東羅馬帝國,未體現“一種混合著希臘和東方因素的文明誕生”,排除A項。
圖②是羅馬帝國,未體現“一種混合著希臘和東方因素的文明誕生”,排除B項。
圖③是阿拉伯帝國,未體現“一種混合著希臘和東方因素的文明誕生”,排除C項。
故答案為:D。
17.根據所學可知,材料地圖體現的分別是東羅馬帝國、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和亞歷山大帝國,都是地跨亞歐非三洲的世界性大帝國,故選D項。
“地中海為內湖”是羅馬帝國,排除A項。
亞歷山大帝國未“瀕臨大西洋”,排除B項。
創造了特色文化的是東羅馬帝國,排除C項。
故答案為:D。
18.(2024九上·杭州月考)《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22年版)》提出,初中生要初步學會在唯物史觀的指導下看待歷史。學習下列圖片人物,最符合要求的史學觀點是(  )
A.思想變革是社會變革的先導 B.杰出歷史人物推動歷史發展
C.順應潮流的改革推動社會進步 D.生產力是歷史發展的根本動力
【答案】B
【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古希臘羅馬文明
【解析】【分析】據題干圖片信息并結合所學可知,“釋迦牟尼”創立佛教,宣揚“眾生平等”,反對種姓制度;“亞歷山大”東征,促進了東西方文明的大交匯;“克洛維”建立了法蘭克王國,穩固了統治;“穆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為阿拉伯的統一創造條件,由此可知,題干中的欠物都對社會歷史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故選B項。
思想變革是社會變革的先導是指“文藝復興”“啟蒙運動”,排除A項。
日本大化改新,順應了歷史潮流,推動日本進入封建社會,排除C項。
材料反映的是歷史人物的突出作用,未涉及生產力發展,排除D項。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杰出歷史人物的作用。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圖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相關史實。
19.(2024九上·杭州月考)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75年來,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以下與三次偉大飛躍的時間節點從左到右依次對應正確的是(  )
A.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進行改革開放進入新時代
B.中國共產黨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進入新時代
C.中國共產黨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進行改革開放
D.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完成社會主義革命進行改革開放
【答案】A
【知識點】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
【解析】【分析】據題干“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結合所學可知,1949年新中國成立,中華民族從此站起來了;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我國進入改革開放時期,國家和人民逐漸富起來了;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華民族日益強盛起來。綜上可知,與三次偉大飛躍的時間節點從左到右依次對應正確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進行改革開放、進入新時代,故選A項。
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使革命面貌煥然一新,排除BC兩項。
新中國成立后,通過土地改革,三大改造,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排除D項。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中華民族的偉大飛躍,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學生熟練掌相關基礎知識。
20.(2024九上·杭州月考)小強要寫一篇題為《改革開放與今日中國》的小論文,他可以使用的小標題有(  )
①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
②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③改革開放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④改革開放是中華民族矢志不渝的奮斗目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知識點】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基本路線
【解析】【分析】分析題意可知,小標題要體現改革開放,根據所學,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所以①②符合題意,正確。
③錯誤,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④錯誤,強國富民是中華民族矢志不渝的奮斗目標。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對改革開放的認識,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只有全社會不斷弘揚與時俱進、銳意進取、勤于探索、勇于實踐的改革創新精神,繼續自強不息、自我革新,才能持續推動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進程,才能奏響中國走向繁榮富強的最強音!
21.(2024九上·杭州月考)2024年5月,第135屆廣交會線下出口成交額247億美元,比上屆增長10.7%。新興市場客商成交積極,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成交138.6億美元,比上屆增長13%。這表明(  )
①中國是影響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②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③改革開放是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因素
④堅持改革開放是我們的強國之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知識點】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基本路線
【解析】【分析】第135屆廣交會線下出口成交額247億美元,比上屆增長10.7%。新興市場客商成交積極,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成交138.6億美元,比上屆增長13%。這說明堅持改革開放是我們的強國之路,中國是影響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所以①④正確。
②錯誤,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③錯誤,科技創新能力是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因素。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騰飛的主要表現的認識,中國的騰飛證明,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22.(2024九上·杭州月考)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下列能有效緩解這個矛盾的措施有(  )
①持續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緩解看病難的問題
②讓智能取代人工,減輕勞動負擔,提高人們幸福感
③加強農村義務教育建設,幫助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入學
④進行棚戶區、老舊小區改造,改善人們居住環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知識點】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基本路線
【解析】【分析】持續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緩解看病難的問題,有利于滿足人民對身體健康的美好需要。加強農村義務教育建設,幫助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入學,有利于滿足人民對教育的美好需要。進行棚戶區、老舊小區改造,改善人們居住環境,有利于滿足人民對居住條件的美好需要,所以①③④正確。
②錯誤,智能不能取代人工。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認識,在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需要有效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進行新的偉大斗爭,向頑瘴癌疾開刀,突破利益固化藩籬,將改革進行到底,開啟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23.(2024九上·杭州月考)杭州南宋德壽宮遺址博物館通過動態數字投影、AR虛擬現實等數字化手段,講好“遺址故事”,打造可感可觸的宋韻沉浸之旅。這一做法體現了(  )
①生活處處有創新
②技術的創新促進生產力發展
③創新讓生活更美好
④創新的目的是增進人類福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知識點】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解析】【分析】杭州南宋德壽宮遺址博物館通過動態數字投影、AR虛擬現實等數字化手段,講好“遺址故事”,打造可感可觸的宋韻沉浸之旅。這體現了 生活處處有創新,創新讓生活更美好,創新的目的是增進人類福祉,所以①③④正確。
②不符合題意,題干材料沒有體現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應排除。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對創新及其作用的認識,創新讓生活更美好。隨著時代快速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我們的生活將因創新變得更加便捷、舒適和豐富多彩。
24.(2024九上·杭州月考)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充分發揮創新主導作用,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這表明(  )
①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
②唯創新者進,唯創新者強,唯創新者勝
③我國要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
④提升創新能力是企業持續發展之基,市場制勝之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知識點】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時代發展呼喚創新。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正孕育興起,創新已經成為世界主要國家發展戰略的重心。我國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充分發揮創新主導作用,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這表明 唯創新者進,唯創新者強,唯創新者勝 我國要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提升創新能力是企業持續發展之基,市場制勝之道,所以②③④正確。
①不符合題意,題干材料體現的是我國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沒有體現教育的重要性。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對加強我國科技創新能力的認識,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
25.(2024九上·杭州月考)下側漫畫說明(  )
①浙江為企業搭建有利于創新的活動平臺和融資平臺
②浙江為企業營造有利于創新的輿論氛圍和法治環境
③浙江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
④企業是科技和經濟緊密結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動創新創造的生力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知識點】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解析】【分析】漫畫中浙江省通過“浙科貸”“創新保”等手段促進科技企業進行科技創新,轉型升級,這說明浙江為企業搭建有利于創新的活動平臺和融資平臺,浙江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企業是科技和經濟緊密結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動創新創造的生力軍,所以①③④說法正確。
②不符合題意,漫畫沒有體現浙江為企業營造有利于創新的輿論氛圍和法治環境。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對加強我國科技創新能力和萬眾創新的認識,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
26.(2024九上·杭州月考)2024年來,量子計算機“本源悟空”上線運行、神州十八號發射成功、嫦娥六號探月成功返回、光子芯片可規模制造……一系列科技成就令人振奮。下列推導過程合理的是(  )
A.堅持改革開放→極大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已邁入發達國家行列
B.把教育視為第一生產力→培養創新型人才→掌握核心技術
C.瞄準世界科技前沿→激發企業創新活力→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
D.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技成果競相涌現→在國際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
【答案】D
【知識點】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我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激發創新活力,科技成果競相涌現,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高,使我國在國際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所以D說法正確。
A錯誤,我國仍是發展中國家。
B錯誤,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C錯誤,我國要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任重道遠,不是 激發企業創新活力,就可以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 。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對加強我國科技創新能力的認識,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
27.(2024九上·杭州月考)“別人的屋檐再大,都不如自己有傘。”學完了《創新驅動發展》一課,小秦和同學們對這句話有了更深的感悟。下列觀點與這句話寓意一致的有(  )
①小升:創新是推動人類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
②小山:自主創新是我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
③小靜:自力更生是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奮斗基點
④小秦:關鍵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知識點】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解析】【分析】“別人的屋檐再大,都不如自己有傘。”這強調要自力更生,自主創新是我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 自力更生是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奮斗基點,關鍵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這體現自力更生,所以②③④正確。
①不符合題意,選項觀點與自力更生無關,應排除。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對加強我國科技創新能力的認識,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
28.(2024九上·杭州月考)繪制知識結構圖是一種高效的學習方法。下列圖示正確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識點】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基本路線;黨的領導與人民當家做主;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所以B符合題意,正確。
A錯誤,國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創新引擎,釋放更多創新活力,讓廣大人民群眾通過創新更好地分享改革發展成果。
C錯誤,改革創新精神的表現是:與時俱進、銳意進取、勤于探索、勇于實踐。
D錯誤,“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對黨的領導,創新引擎,創新精神,黨的基本路線的認識,我國改革開放事業進入攻堅克難的關鍵時期,更加呼喚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改革在不斷創新中提升發展品質,創新通過改革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革創新推動中國走向富強。
29.(2024九上·杭州月考)文明因多樣而精彩,因創新而發展,因互鑒而豐富。探究下列任務,并回答問題。
【任務一:文明之源】
材料一 在古代歷史中,東西方人民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創造了許多輝煌的成就,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
金字塔 帕特農神廟遺址 楔形文字 刻在大理石上的儒略歷片段
【任務二:文明之辯】
材料二
材料三
拜占庭帝國陶醉于已有的輝煌成果,在以后的時代里,它無視西歐城市出現后悄然興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學習和吸納其他文明的優點和長處。拜占庭人認為,他們的職責在于保存祖先的遺產而不在于創新,這種封閉保守的心態持續了若干世紀之后,拜占庭文明終于被歷史大潮所淘汰。 ——摘編自朱寰《世界古代史》
【任務三:文明之行】
材料四 某帝國商路圖
——選自九年級上·世界歷史《歷史與社會圖冊》
【任務四:文明之啟】
材料五 七世紀中期,日本國內改革派發動宮廷政變成功,新上臺執政的孝德天皇頒布改新詔書,大化改新開始了。大化改新之后,日本確立以唐朝三省六部制和以郡縣制為藍本的“班田收授法”等。
——編自《大國崛起》
(1)請寫出代表古代亞非文明的成就,并選一例說明影響文明產生的主要因素。
(2)請把材料二中的A、B處填空補充完整。結合所學,根據材料二、三,請你談談對文展的認識。(要求:觀點正確,史論結合,分析全面)
(3)上圖反映了哪國人的商路?請結合所學,用史實說明該國人對世界發展的歷史貢獻。
(4)結合材料五,簡述大化改新的特點。綜合上述材料,概括這一時期文明的主要特征。
【答案】(1)成就:金字塔、楔形文字。
主要因素:自然環境。舉例: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通常用削成尖頭的蘆稈或木棒做筆,在未干的軟泥版上壓刻出符號,即楔形文字。
(2)陶片放逐法、津貼制度。
觀點:人類文明在改革中發展。
正方:雅典民主政治從無到有,是在不斷改革中得到發展。公元前594年,梭倫通過設立四百人議事會,首先奠定了雅典的民主政治;公元前509年,克里斯提尼將四百人議事會擴大為五百人議事會,并創立了“陶片放逐法”,促進了民主政治的發展;到公元前5世紀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時期,擴大了公民的政治權利,為了保障貧窮公民參政議政,建立了津貼制度,雅典的民主政治發展達到高峰。雅典民主制度開啟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成為后世制度的典范。可見,文明會在改革中不斷創新,在創新中不斷發展。
反方:拜占庭文明曾經輝煌,但因封閉保守走向衰落。拜占庭帝國在歷史上曾經也創造過獨特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產生過重大影響;但隨著帝國的發展,拜占庭人趨于封閉保守,并且拒絕創新,使得拜占庭文明隨拜占庭帝國的消失而衰落。可見,文明會因保守而停滯,因封閉而落后,最終被歷史淘汰。
綜上所述,人類文明在改革中創新,在創新中得以發展。
(3)阿拉伯帝國。
史實:中國的造紙術、指南針、火藥等重大發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的。
影響:阿拉伯人擔當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角色,為世界文化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
(4)特點:日本確立以唐朝三省六部制和以郡縣制為藍本的“班田收授法”等,說明大化改新是仿照唐朝的典章制度/向中國唐朝學習/向先進文明學習。
主要特征:文明具有多元性(或多樣性)、差異性和不平衡性。
【知識點】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代亞非文明的成就有 金字塔、楔形文字等。影響文明產生的主要因素是自然環境。 舉例如: 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通常用削成尖頭的蘆稈或木棒做筆,在未干的軟泥版上壓刻出符號,即楔形文字。
(2)根據所學,克里斯提尼改革,創立了五百人議事會,還創立了 陶片放逐法。伯里克利主政時期,建立了 津貼制度。對材料二、三的認識可以得出觀點人類文明在改革中發展。材料二體現正面的觀點:雅典民主政治從無到有,是在不斷改革中得到發展。 具體可以從 公元前594年,梭倫通過設立四百人議事會,首先奠定了雅典的民主政治;公元前509年,克里斯提尼將四百人議事會擴大為五百人議事會,并創立了“陶片放逐法”促進了民主政治的發展;到公元前5世紀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時期,擴大了公民的政治權利, 建立了津貼制度, 雅典的民主政治發展達到高峰具體分析回答即可。材料三體現反面觀點,拜占庭文明曾經輝煌,但因封閉保守走向衰落。 具體可以從拜占庭帝國在歷史上曾經也創造過獨特的拜占庭文化,但隨著帝國的發展,拜占庭人趨于封閉保守,并且拒絕創新,使得拜占庭文明隨拜占庭帝國的消失而衰落。據此,綜合說明 人類文明在改革中創新,在創新中得以發展。
(3)上圖反映了阿拉拍帝國的商路。根據所學,阿拉伯人的貢獻可以從傳播東方文明的角度分析,史實有把中國的四大發明和 印度的棉花、食糖等傳入歐洲的。影響可以從擔當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角色,為世界文化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等方面回答。
分析材料五結合所學知識,大化改新的特點 可以從大化改新是仿照唐朝的典章制度,向先進文明學習等方面回答即可。這一時期的文明特征是文明具有多元性(或多樣性)、差異性和不平衡性。
【點評】本題考查對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和學習和借鑒人類文明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是世界文化充滿活力的表現,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面對多樣的文化,應當要用開放和包容的心態,學習和借鑒優秀外來文化,促進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30.(2024九上·杭州月考)人類文明輝煌燦爛,法制傳統源遠流長。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繪制歷史年代尺】
【探究法典信息】
法典一 從訴訟程序、保護私產、債務、婚姻家庭等內容上比較全面反映了古巴比倫社會情況。
法典三 由《查士丁尼法典》等四部法典組成,繼續承認奴隸制,對社會關系作了明確規定。
法典二 這無疑是羅馬法制史上的一個不小的成就,可以說,它開創了羅馬法制史上的一個新時代。它把向來由貴族祭司階層把持的“習慣法”用人人可見的文字公布出來,使司法執法“有明確的文字做依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責族官賣的“武斷和專橫”
(1)請寫出年代尺上法典二、法典三所代表的法律文獻名稱,并說明它們之間的關系。
(2)聯系上述法典信息和所學知識,比較法典一和法典三的異同點。
(3)根據所學知識,如何理解法典二中“它開創了羅馬法制史上的一個新時代”?
(4)綜合以上圖文資料,概述人類法制文明的主要發展趨勢。
【答案】(1)法典二:《十二銅表法》,法典三:《羅馬民法大全》。
關系:《十二銅表法》是《羅馬民法大全》的淵源,《羅馬民法大全》是《十二銅表法》的傳承。
(2)共同點:都承認奴隸制,都維護了統治階級的利益,都穩定了社會秩序。
不同點:法典一是維護奴隸主階級的利益,法典三是維護封建主階級的利益。
(3)《十二銅表法》是羅馬法制建設的第一步,是后世羅馬法典乃至歐洲法學的淵源。
(4)從人治到法治,從專制到民主。
【知識點】古希臘羅馬文明
【解析】【分析】(1)據材料【繪制歷史年代尺】“公元前450年”“古羅馬頒布”并結合所學可知,法典二是《十二銅表法》;“公元529年,拜占庭帝國開始陸續編撰4部法律文獻”并結合所學可知,法典三是《羅馬民法大全》。
關系:根據所學可知,《十二銅表法》是《羅馬民法大全》的淵源,《羅馬民法大全》是《十二銅表法》的傳承。
(2)共同點:據材料【探究法典信息】“從訴訟程序、保護私產、債務、婚姻家庭等內容上比較全面反映了古巴比倫社會情況”“由《查士丁尼法典》等四部法典組成,繼續承認奴隸制”并結合所學可知,兩部法典都承認奴隸制,都維護了統治階級的利益,都穩定了社會秩序。
不同點:根據所學可知,法典一是維護奴隸主階級的利益,法典三是維護封建主階級的利益。
(3)據材料“這無疑是羅馬法制史上的一個不小的成就,可以說,它開創了羅馬法制史上的一個新時代……”并結合所學可知,法典二是《十二銅表法》,是羅馬法制建設的第一步,是后世羅馬法典乃至歐洲法學的淵源。
(4)本題為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如從人治到法治,從專制到民主。
故答案為:(1)法典二:《十二銅表法》,法典三:《羅馬民法大全》。關系:《十二銅表法》是《羅馬民法大全》的淵源,《羅馬民法大全》是《十二銅表法》的傳承。(2)共同點:都承認奴隸制,都維護了統治階級的利益,都穩定了社會秩序。不同點:法典一是維護奴隸主階級的利益,法典三是維護封建主階級的利益。(3)《十二銅表法》是羅馬法制建設的第一步,是后世羅馬法典乃至歐洲法學的淵源。(4)從人治到法治,從專制到民主。
【點評】本題以古代羅馬法為切入點,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和史料實證的素養。解題的關鍵在于準確把握材料主旨,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考生作答時應緊扣材料,抓住材料關鍵詞,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31.(2024九上·杭州月考)浙江作為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奮力譜寫共同富裕新篇章。某校九年級(1)班的學生對此展開探究學習,請你一起參與。
(1)【第一組:數說“浙江示范”】
第一組同學收集了浙江省自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以來的相關經濟數據,進行了列表比較。
時間 人均GDP 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農村與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
2021年 113840元 68487元 35247元 1:1.94
2023年 125040元 74997元 40311元 1:1.86
根據第一小組收集的數據,概述“浙江奮力譜寫共同富裕新篇章”的成就。
(2)【第二組:共話“浙江調研”】
第二組同學在浙江省各地區展開調研,并進行了交流分享。
學生 調研案例分享
小德 杭州市臨平區運河街道新宇村“共富工坊”搭建村企合作平臺,已為200多名村民提供了就業崗位,促進農民增收、企業增效、集體增富。
小法 “山區縣也能發展先進制造業。”臺州市天臺縣推動汽車零部件等優勢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建成了一批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
小治 走進東陽市南馬鎮花園村,高層住宅、學校、醫院、文化廣場、老年公寓等一應俱全。花園村依托先富起來的良好條件,深入實施“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建設公用設施、改善村容村貌、保障村民生活,讓村民共享發展成果。
結合上述交流分享,運用“走向共同富裕”的相關知識,分析浙江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成功經驗。
(3)【第三組:感悟“共同富裕”】
感言 浙江奮力譜寫共同富裕新篇章,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是因為   。 為奮斗中的浙江點贊!
綜合第一、二組收集的信息,聯系所學知識,幫助第三小組把感悟補充完整。
【答案】(1)①浙江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②浙江城鄉發展差距不斷縮小(或浙江城鄉發展不斷趨于平衡)。
(2)①“臨平新宇村搭建‘共富工坊’為農民提供就業崗位,促進農民增收。”說明黨和政府要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提高就業質量和人民收入水平。
②“天臺縣推動汽車零部件等優勢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建成了一批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說明要實現高質量發展,需要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③“花園村深入實施‘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建設公用設施、改善村容村貌、保障村民生活,讓村民共享發展成果。”說明黨和政府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引領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④“臨平新宇村搭建‘共富工坊’,花園村深入實施‘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說明要增進民生福祉,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全面進步。
(3)①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②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③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進民生福祉。
【知識點】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基本路線;我們的理想與責任
【解析】【分析】(1)從表格中的人均GDP數據和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配收入數據可知,浙江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從農村與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可知,浙江城鄉發展差距不斷縮小 。
(2)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浙江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成功經驗可以從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引領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全面進步等方面結合材料進行具體分析回答即可。
(3)根據所學, 要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 的原因可以從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黨的奮斗目標,發展的根本目的等方面進行分析回答即可。
【點評】本題考查對改革只有進行時,共享發展成果,共同富裕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衡量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不僅要看經濟發展,而且要看發展成果是否惠及全體人民,人民的合法權益是否得到切實保障。
32.(2024九上·杭州月考)中國式現代化關鍵在科技現代化,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關鍵。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2024年7月,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必須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健全新型舉國體制,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要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
材料二
新聞一 新聞二 新聞三
2024年7月,首屆“國科英才杯”青少年科技創新活動暨世界機器人比賽城市邀請賽在溫州開幕。此次活動齊聚英才拼創意,讓科學家精神在青少年心中扎根。 2024年9月,為提升青少年知識產權創新意識,以“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協力建設科技強國”為主題的“2024天津市知識產權創新教育科普日活動”成功舉辦。 2024年9月,第39屆杭州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開幕。這是一項全國性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和科學探究項目的綜合性科技競賽。
(1)材料一體現我國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施了哪些戰略?
(2)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的必要性。
(3)綜合上述材料,談談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青少年應有的擔當。
【答案】(1)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人才強國戰略,科教興國戰略;
(2)①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
②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根本途徑。
③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
④我國推進高質量發展還有許多卡點瓶頸,科技創新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
⑤有利于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創新型人才;有利于增強我國綜合國力;有利于提升我國的科技創新能力等等。
(3)思想上:增強創新意識;弘揚創新精神;弘揚科學家精神。
行動上: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認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創新能力;積極參與科學社會實踐等等。
【知識點】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解析】【分析】(1)材料一我國興辦首屆“國科英才杯”青少年科技創新活動暨世界機器人比賽城市邀請賽,這體現我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人才強國戰略,科教興國戰略。
(2)根據所學,“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的必要性,可以從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 教育的重要性,科技創新能力是 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我國科技發展的現狀,發展教育、科技、培養創新人才 有利于增強我國綜合國力,提升我國的科技創新能力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
(3)本題為開放性的問題,可以從 思想上:增強創新意識;弘揚創新精神;弘揚科學家精神。行動上: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 ,努力學習培養創新和實踐能力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
【點評】本題考查對加強我國科技創新能力,創新及其作用,我國科技發展現狀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
1 / 1浙江省杭州市十三中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10月月考試卷
1.(2024九上·杭州月考)人類最早的文明是在適合農業耕作的大河流域產生的。(  )
2.(2024九上·杭州月考)“光榮屬于希臘,偉大屬于羅馬。”希臘文化對后世影響最大的是法律制度。(  )
3.(2024九上·杭州月考)“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所表述之意類似于古代中國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
4.(2024九上·杭州月考)《醫典》長期被歐洲醫學界奉為經典,其作者拉齊斯被后人譽為“醫學之王”。(  )
5.(2024九上·杭州月考)保持經濟高速增長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  )
6.(2024九上·杭州月考)“一窗通辦”“浙江解紛碼”等平臺上線說明浙江共商共建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逐步形成。(  )
7.(2024九上·杭州月考)堅持創新發展,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8.(2024九上·杭州月考)“人民科學家”趙忠賢勇于挑戰,帶領團隊發現液氮溫區高溫超導體,弘揚了創新精神。(  )
(2024九上·杭州月考)2024年暑假,某校歷史興趣小組開展了為期七天的四大文明古國暑期研學活動,同學們分成①-④組進行。下圖為研學地圖,完成下題。
9.四組同學在研學過程中的體驗對應正確的是(  )
A.①組沿尼羅河而行,領略胡夫金字塔的壯美
B.②組在兩河流域駐足,感受古代希臘的風采
C.③組在恒河南岸觀光,欣賞古巴比倫城遺址
D.④組在黃河流域考察,了解羅馬石拱門藝術
10.古印度文獻《梨俱吠陀 原人歌》中寫道:“婆羅門是他的嘴;兩臂成為羅閣尼亞(即剎帝利);他的兩腿就是吠舍;從兩足生出首陀羅。”第③組的同學可以借助它來研究(  )
A.佛教的產生及傳播 B.印度河流域早期文明
C.種姓制度的狀況 D.金字塔的修建技藝
11.(2024九上·杭州月考)恩格斯說:“沒有希臘文化和羅馬帝國所奠定的基礎,也就沒有現代的歐洲。”關于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成就描述準確的一項是(  )
A.《擲鐵餅者》的創作特點是“神人同形同性”
B.大競技場吸收了古希臘建筑特點,并有創新
C.蘇格拉底是百科全書式學者,創立了邏輯學
D.格列高利歷成為今天人們使用的公歷的基礎
12.(2024九上·杭州月考)時間軸是幫助學生掌握時空觀念的重要載體。下列時間軸中的“?”最有可能的是(  )
A.羅馬征服意大利半島 B.日耳曼人侵入羅馬帝國
C.羅馬共和國轉變為羅馬帝國 D.地中海成為羅馬帝國的內湖
13.(2024九上·杭州月考)796年,法蘭克王國國王查理寫信給教皇利奧三世:“我的天職是用武力保衛教會,使它不受異教徒的攻擊蹂躪,在教會內部確保教會的純正信仰。……你的職責是用祈禱支持我的武力。”這反映了當時(  )
A.教會權力高居王權之上 B.封君要為封臣提供保護
C.王權和教權互相扶持利用 D.基督教會內部發生了分裂
14.(2024九上·杭州月考)“農業、采礦業、漁業和林業產量的提高,相應地促進了商業和城市的發展……城市作為地方貿易和地方行政的中心,開始慢慢地出現。”材料反映歐洲城市興起的根本原因是(  )
A.大學的興起 B.莊園的出現
C.市民階層發展壯大 D.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15.(2024九上·杭州月考)“比較”是歷史學習和研究的重要方法。日本大化改新與法蘭克王國改革相比較,其共同之處是(  )
A.國家定期把土地分給農民耕種 B.促進本國封建制度形成
C.獲得土地的人需提供兵役服務 D.實行無條件的土地分封
(2024九上·杭州月考)歷史地圖是一種圖像語言,解鎖圖像語言是學史的重要方法。讀下列疆域圖,完成下題。
16.隨著帝國的擴張,“一種混合著希臘和東方因素的文明誕生”。與這一現象最吻合的疆域圖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7.從地理位置上看,上述四大帝國的共同之處是(  )
A.地中海為內湖 B.都瀕臨大西洋
C.創造了特色文化 D.地跨歐、亞、非三洲
18.(2024九上·杭州月考)《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22年版)》提出,初中生要初步學會在唯物史觀的指導下看待歷史。學習下列圖片人物,最符合要求的史學觀點是(  )
A.思想變革是社會變革的先導 B.杰出歷史人物推動歷史發展
C.順應潮流的改革推動社會進步 D.生產力是歷史發展的根本動力
19.(2024九上·杭州月考)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75年來,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以下與三次偉大飛躍的時間節點從左到右依次對應正確的是(  )
A.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進行改革開放進入新時代
B.中國共產黨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進入新時代
C.中國共產黨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進行改革開放
D.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完成社會主義革命進行改革開放
20.(2024九上·杭州月考)小強要寫一篇題為《改革開放與今日中國》的小論文,他可以使用的小標題有(  )
①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
②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③改革開放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④改革開放是中華民族矢志不渝的奮斗目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2024九上·杭州月考)2024年5月,第135屆廣交會線下出口成交額247億美元,比上屆增長10.7%。新興市場客商成交積極,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成交138.6億美元,比上屆增長13%。這表明(  )
①中國是影響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②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③改革開放是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因素
④堅持改革開放是我們的強國之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2024九上·杭州月考)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下列能有效緩解這個矛盾的措施有(  )
①持續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緩解看病難的問題
②讓智能取代人工,減輕勞動負擔,提高人們幸福感
③加強農村義務教育建設,幫助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入學
④進行棚戶區、老舊小區改造,改善人們居住環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3.(2024九上·杭州月考)杭州南宋德壽宮遺址博物館通過動態數字投影、AR虛擬現實等數字化手段,講好“遺址故事”,打造可感可觸的宋韻沉浸之旅。這一做法體現了(  )
①生活處處有創新
②技術的創新促進生產力發展
③創新讓生活更美好
④創新的目的是增進人類福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2024九上·杭州月考)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充分發揮創新主導作用,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這表明(  )
①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
②唯創新者進,唯創新者強,唯創新者勝
③我國要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
④提升創新能力是企業持續發展之基,市場制勝之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5.(2024九上·杭州月考)下側漫畫說明(  )
①浙江為企業搭建有利于創新的活動平臺和融資平臺
②浙江為企業營造有利于創新的輿論氛圍和法治環境
③浙江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
④企業是科技和經濟緊密結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動創新創造的生力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6.(2024九上·杭州月考)2024年來,量子計算機“本源悟空”上線運行、神州十八號發射成功、嫦娥六號探月成功返回、光子芯片可規模制造……一系列科技成就令人振奮。下列推導過程合理的是(  )
A.堅持改革開放→極大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已邁入發達國家行列
B.把教育視為第一生產力→培養創新型人才→掌握核心技術
C.瞄準世界科技前沿→激發企業創新活力→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
D.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技成果競相涌現→在國際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
27.(2024九上·杭州月考)“別人的屋檐再大,都不如自己有傘。”學完了《創新驅動發展》一課,小秦和同學們對這句話有了更深的感悟。下列觀點與這句話寓意一致的有(  )
①小升:創新是推動人類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
②小山:自主創新是我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
③小靜:自力更生是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奮斗基點
④小秦:關鍵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8.(2024九上·杭州月考)繪制知識結構圖是一種高效的學習方法。下列圖示正確的是(  )
A.
B.
C.
D.
29.(2024九上·杭州月考)文明因多樣而精彩,因創新而發展,因互鑒而豐富。探究下列任務,并回答問題。
【任務一:文明之源】
材料一 在古代歷史中,東西方人民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創造了許多輝煌的成就,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
金字塔 帕特農神廟遺址 楔形文字 刻在大理石上的儒略歷片段
【任務二:文明之辯】
材料二
材料三
拜占庭帝國陶醉于已有的輝煌成果,在以后的時代里,它無視西歐城市出現后悄然興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學習和吸納其他文明的優點和長處。拜占庭人認為,他們的職責在于保存祖先的遺產而不在于創新,這種封閉保守的心態持續了若干世紀之后,拜占庭文明終于被歷史大潮所淘汰。 ——摘編自朱寰《世界古代史》
【任務三:文明之行】
材料四 某帝國商路圖
——選自九年級上·世界歷史《歷史與社會圖冊》
【任務四:文明之啟】
材料五 七世紀中期,日本國內改革派發動宮廷政變成功,新上臺執政的孝德天皇頒布改新詔書,大化改新開始了。大化改新之后,日本確立以唐朝三省六部制和以郡縣制為藍本的“班田收授法”等。
——編自《大國崛起》
(1)請寫出代表古代亞非文明的成就,并選一例說明影響文明產生的主要因素。
(2)請把材料二中的A、B處填空補充完整。結合所學,根據材料二、三,請你談談對文展的認識。(要求:觀點正確,史論結合,分析全面)
(3)上圖反映了哪國人的商路?請結合所學,用史實說明該國人對世界發展的歷史貢獻。
(4)結合材料五,簡述大化改新的特點。綜合上述材料,概括這一時期文明的主要特征。
30.(2024九上·杭州月考)人類文明輝煌燦爛,法制傳統源遠流長。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繪制歷史年代尺】
【探究法典信息】
法典一 從訴訟程序、保護私產、債務、婚姻家庭等內容上比較全面反映了古巴比倫社會情況。
法典三 由《查士丁尼法典》等四部法典組成,繼續承認奴隸制,對社會關系作了明確規定。
法典二 這無疑是羅馬法制史上的一個不小的成就,可以說,它開創了羅馬法制史上的一個新時代。它把向來由貴族祭司階層把持的“習慣法”用人人可見的文字公布出來,使司法執法“有明確的文字做依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責族官賣的“武斷和專橫”
(1)請寫出年代尺上法典二、法典三所代表的法律文獻名稱,并說明它們之間的關系。
(2)聯系上述法典信息和所學知識,比較法典一和法典三的異同點。
(3)根據所學知識,如何理解法典二中“它開創了羅馬法制史上的一個新時代”?
(4)綜合以上圖文資料,概述人類法制文明的主要發展趨勢。
31.(2024九上·杭州月考)浙江作為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奮力譜寫共同富裕新篇章。某校九年級(1)班的學生對此展開探究學習,請你一起參與。
(1)【第一組:數說“浙江示范”】
第一組同學收集了浙江省自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以來的相關經濟數據,進行了列表比較。
時間 人均GDP 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農村與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
2021年 113840元 68487元 35247元 1:1.94
2023年 125040元 74997元 40311元 1:1.86
根據第一小組收集的數據,概述“浙江奮力譜寫共同富裕新篇章”的成就。
(2)【第二組:共話“浙江調研”】
第二組同學在浙江省各地區展開調研,并進行了交流分享。
學生 調研案例分享
小德 杭州市臨平區運河街道新宇村“共富工坊”搭建村企合作平臺,已為200多名村民提供了就業崗位,促進農民增收、企業增效、集體增富。
小法 “山區縣也能發展先進制造業。”臺州市天臺縣推動汽車零部件等優勢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建成了一批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
小治 走進東陽市南馬鎮花園村,高層住宅、學校、醫院、文化廣場、老年公寓等一應俱全。花園村依托先富起來的良好條件,深入實施“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建設公用設施、改善村容村貌、保障村民生活,讓村民共享發展成果。
結合上述交流分享,運用“走向共同富裕”的相關知識,分析浙江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成功經驗。
(3)【第三組:感悟“共同富裕”】
感言 浙江奮力譜寫共同富裕新篇章,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是因為   。 為奮斗中的浙江點贊!
綜合第一、二組收集的信息,聯系所學知識,幫助第三小組把感悟補充完整。
32.(2024九上·杭州月考)中國式現代化關鍵在科技現代化,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關鍵。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2024年7月,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必須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健全新型舉國體制,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要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
材料二
新聞一 新聞二 新聞三
2024年7月,首屆“國科英才杯”青少年科技創新活動暨世界機器人比賽城市邀請賽在溫州開幕。此次活動齊聚英才拼創意,讓科學家精神在青少年心中扎根。 2024年9月,為提升青少年知識產權創新意識,以“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協力建設科技強國”為主題的“2024天津市知識產權創新教育科普日活動”成功舉辦。 2024年9月,第39屆杭州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開幕。這是一項全國性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和科學探究項目的綜合性科技競賽。
(1)材料一體現我國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施了哪些戰略?
(2)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的必要性。
(3)綜合上述材料,談談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青少年應有的擔當。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正確
【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人類最早的文明是在適合農業耕作的大河流域產生的,亞非地區的尼羅河流域、兩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黃河流域、長江流域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據此可知,本題敘述正確。
故答案為:正確。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古代亞非文明。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古代亞非文明的相關史實。
2.【答案】錯誤
【知識點】古希臘羅馬文明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光榮屬于希臘,偉大屬于羅馬。”希臘文化對后世影響最大的是奴隸制民主政治,羅馬文化對后世影響最大的是法律制度。據此可知,本題描述錯誤。
故答案為:錯誤。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古代希臘羅馬文明。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的古代希臘羅馬文明相關史實。
3.【答案】錯誤
【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反映的是西歐中世紀的封君封臣制度,封君與封臣形成契約關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是中國西周時期的分封制,周王與諸侯不存在契約關系,因此二者不能完全等同。據此說明,本題敘述錯誤。
故答案為:錯誤。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西歐封君封臣制度與西周分封制度。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西歐封君封臣制度與西周分封制度的相關史實。
4.【答案】錯誤
【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
【解析】【分析】據所學可知, 著名醫學家伊本·西那的《醫典》是中世紀阿拉伯醫學百科全書式的著作,》長期被歐洲醫學界奉為經典,伊本·西那被后人譽為“醫學之王”。拉齊斯是阿拉伯著名醫學家, 被譽為"穆斯林醫學之父",其醫學著作是《醫學集成》。據此可知,本題描述錯誤。
故答案為:錯誤。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阿拉伯文化。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阿拉伯文化的相關史實。
5.【答案】錯誤
【知識點】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基本路線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所以題文觀點錯誤。
故答案為:錯誤。
【點評】本題考查對改革只有進行時的認識,實現高質量發展,需要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6.【答案】錯誤
【知識點】依法治國與依法參與政治生活
【解析】【分析】“一窗通辦”“浙江解紛碼”等平臺上線說明浙江省人民政府堅持政府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建設法治政府,不能說明浙江共商共建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逐步形成,所以題文觀點錯誤。
故答案為:錯誤。
【點評】本題考查對建設法治政府的認識,在我國,政府的權力來源于人民。政府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政府的工作要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為人民謀利益。
7.【答案】正確
【知識點】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魄,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所以我們堅持創新發展,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因此,題干觀點正確。
故答案為:正確。
【點評】本題考查對創新及作用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本題根據所學知識,結合時事內容,可以做出正確的判斷。
8.【答案】正確
【知識點】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創新精神,表現為承受挫折的堅強意志和溝通合作的團隊精神,表現為舍我其誰的責任擔當和造福人類的濟世情懷。趙忠賢勇于挑戰,帶領團隊發現液氮溫區高溫超導體,弘揚了創新精神,所以題文觀點正確。
故答案為:正確。
【點評】本題考查對創新精神的認識,時代需要弘揚創新精神。創新精神,表現為敢為人先、敢于冒險的勇氣和自信,表現為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戰權威的批判精神,表現為承受挫折的堅強意志和溝通合作的團隊精神,表現為舍我其誰的責任擔當和造福人類的濟世情懷。
【答案】9.A
10.C
【知識點】古希臘羅馬文明
【解析】【點評】(1)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亞非四大文明古國。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圖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亞非四大文明古國的相關史實。
(2)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古代印度種姓制度,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學生熟練掌相關基礎知識。
9.據題干“四大文明古國”,結合所學可知,①是古代埃及文明發祥地尼羅河,因此“沿尼羅河而行,領略胡夫金字塔的壯美”正確,故選A項。
②是古巴比倫文明發源地兩河流域,因此“在兩河流域駐足,感受古代希臘的風采”錯誤,排除B項。
③是古印度文明發祥地印度河流域,因此“在恒河南岸觀光,欣賞古巴比倫城遺址”錯誤,排除C項。
④是古代中國文明發源地黃河流域,因此“在黃河流域考察,了解羅馬石拱門藝術”錯誤,排除D項。
故答案為:A。
10.據題干“婆羅門是他的嘴;兩臂成為羅閣尼亞(即剎帝利);他的兩腿就是吠舍;從兩足生出首陀羅”并結合所可知,第③組到達的是古代印度,可以借助《梨俱吠陀 原人歌》來研究古代印度的種姓制度,故選C項。
《梨俱吠陀 原人歌》描述的是古代印度的種姓制度,與佛教的產生及傳播無關聯,排除A項。
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是哈拉巴文化, 著名城市遺址有摩亨佐達羅和哈拉巴 ,排除B項。
金字塔反映的是古代埃及文明的突出成果,而《梨俱吠陀 原人歌》是古印度文明,排除D項。
故答案為:C。
11.【答案】B
【知識點】古希臘羅馬文明
【解析】【分析】據題干“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成就描述準確的”并結合所學可知,羅馬建筑吸收了古希臘建筑的特點,并有所創新,大競技場是羅馬建筑中最卓越的代表,由此可知“大競技場吸收了古希臘建筑特點,并有創新”,故選B項。
《擲鐵餅者》是古希臘雕塑,體現“神人同形同性”的是古希臘神話,排除A項。
蘇格拉底是人文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是百科全書式學者,創立了邏輯學,排除C項。
儒略歷以埃及太陽歷為藍本,成為今天人們使用的公歷的基礎,描述錯誤,排除D項。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點是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和史料實證的素養。
12.【答案】C
【知識點】古希臘羅馬文明
【解析】【分析】據題干時間軸并結合所學可知,公元前1世紀,屋大維創立元首制,掌握了實際統治權,羅馬共和國演變為羅馬帝國,所以最有可能,故選C項。
公元前3世紀初,羅馬征服意大利半島,與時間軸中的時間“公前1世紀”不同,排除A項。
公元5世紀后期,日耳曼“蠻族”大舉人侵入羅馬帝國,與時間軸中的時間不符,排除B項。
公元2世紀,羅馬帝國地跨亞歐非三大洲,進入了黃金時期,與材料時間不符合,排除D項。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羅馬帝國的建立。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時間軸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古代羅馬文明的相關史實。
13.【答案】C
【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
【解析】【分析】據題干“我的天職是用武力保衛教會”“你的職責是用祈禱支持我的武力”可知,材料體現了王權用武力維護教會神權,而教會神權須支持王權,由此說明材料強調的是王權和教權互相扶持利用,故選C項。
材料反映了王權與神權相互扶持想互利用,沒有體現教會權力高居王權,排除A項。
材料反映了王權與神權相互扶持想互利用,并非描述封君與封臣的關系,排除B項。
材料反映了王權與神權相互扶持想互利用,得不出基督教會是否已分裂,排除D項。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點是王權與神權的關系,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和史料實證的素養。
14.【答案】D
【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
【解析】【分析】據題干“農業、采礦業、漁業和林業產量的提高,相應地促進了商業和城市的發展”并結合所學可知,從10世紀起,西歐開始恢復起來,農業、采礦業、漁業和林業產量的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發展,推動了商業貿易發展,人口增長,舊的城市開始復蘇,新的城市不斷產生,由此說明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推動了歐洲城市的興起,故選D項。
大學的興起被稱為“最美好的花朵”,是城市興起的結果,排除A項。
莊園興起于9世紀,是農業經濟組織形式,與城市興起不符,排除B項。
市民階層發展壯大是城市興起發展的結果,不是興起的原因,排除C項。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點是歐洲城市興起,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和史料實證的素養。
15.【答案】B
【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
【解析】【分析】據題干“日本大化改新與法蘭克王國改革相比較”,結合所學可知,大化改新使日本發展為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法蘭克王國改革形成了以土地封賜為紐帶的封建制度,由此可知,日本大化改新與法蘭克王國改革促進本國封建制度形成,故選B項。
國家定期把土地分給農民耕種是日本大化改新的內容,排除A項。
獲得土地的人需提供兵役服務屬于西歐封君封臣制度,排除C項。
法蘭克王國改革改變了無條件的土地分封,表述錯誤,排除D項。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日本大化改新與法蘭克王國改革,旨在考查學生知識遷移和靈活分析運用歷史材料的能力,解題關鍵要理解掌握相關史實。
【答案】16.D
17.D
【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古希臘羅馬文明
【解析】【點評】本題以古代世界性帝國為切入點,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題關鍵在于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16.據題干“一種混合著希臘和東方因素的文明誕生”,結合所學可知,公元前4世紀,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出兵東征,掃蕩了小亞細亞,攻入埃及,然后回師占領兩河流域,滅掉波斯帝國,足跡遠達印度,建立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亞歷山大帝國。把希臘文化傳播到東方,東方文化也滲入希臘文化,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故選D項。
圖①是東羅馬帝國,未體現“一種混合著希臘和東方因素的文明誕生”,排除A項。
圖②是羅馬帝國,未體現“一種混合著希臘和東方因素的文明誕生”,排除B項。
圖③是阿拉伯帝國,未體現“一種混合著希臘和東方因素的文明誕生”,排除C項。
故答案為:D。
17.根據所學可知,材料地圖體現的分別是東羅馬帝國、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和亞歷山大帝國,都是地跨亞歐非三洲的世界性大帝國,故選D項。
“地中海為內湖”是羅馬帝國,排除A項。
亞歷山大帝國未“瀕臨大西洋”,排除B項。
創造了特色文化的是東羅馬帝國,排除C項。
故答案為:D。
18.【答案】B
【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古希臘羅馬文明
【解析】【分析】據題干圖片信息并結合所學可知,“釋迦牟尼”創立佛教,宣揚“眾生平等”,反對種姓制度;“亞歷山大”東征,促進了東西方文明的大交匯;“克洛維”建立了法蘭克王國,穩固了統治;“穆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為阿拉伯的統一創造條件,由此可知,題干中的欠物都對社會歷史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故選B項。
思想變革是社會變革的先導是指“文藝復興”“啟蒙運動”,排除A項。
日本大化改新,順應了歷史潮流,推動日本進入封建社會,排除C項。
材料反映的是歷史人物的突出作用,未涉及生產力發展,排除D項。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杰出歷史人物的作用。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圖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相關史實。
19.【答案】A
【知識點】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
【解析】【分析】據題干“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結合所學可知,1949年新中國成立,中華民族從此站起來了;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我國進入改革開放時期,國家和人民逐漸富起來了;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華民族日益強盛起來。綜上可知,與三次偉大飛躍的時間節點從左到右依次對應正確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進行改革開放、進入新時代,故選A項。
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使革命面貌煥然一新,排除BC兩項。
新中國成立后,通過土地改革,三大改造,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排除D項。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中華民族的偉大飛躍,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學生熟練掌相關基礎知識。
20.【答案】A
【知識點】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基本路線
【解析】【分析】分析題意可知,小標題要體現改革開放,根據所學,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所以①②符合題意,正確。
③錯誤,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④錯誤,強國富民是中華民族矢志不渝的奮斗目標。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對改革開放的認識,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只有全社會不斷弘揚與時俱進、銳意進取、勤于探索、勇于實踐的改革創新精神,繼續自強不息、自我革新,才能持續推動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進程,才能奏響中國走向繁榮富強的最強音!
21.【答案】B
【知識點】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基本路線
【解析】【分析】第135屆廣交會線下出口成交額247億美元,比上屆增長10.7%。新興市場客商成交積極,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成交138.6億美元,比上屆增長13%。這說明堅持改革開放是我們的強國之路,中國是影響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所以①④正確。
②錯誤,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③錯誤,科技創新能力是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因素。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騰飛的主要表現的認識,中國的騰飛證明,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22.【答案】C
【知識點】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基本路線
【解析】【分析】持續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緩解看病難的問題,有利于滿足人民對身體健康的美好需要。加強農村義務教育建設,幫助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入學,有利于滿足人民對教育的美好需要。進行棚戶區、老舊小區改造,改善人們居住環境,有利于滿足人民對居住條件的美好需要,所以①③④正確。
②錯誤,智能不能取代人工。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認識,在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需要有效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進行新的偉大斗爭,向頑瘴癌疾開刀,突破利益固化藩籬,將改革進行到底,開啟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23.【答案】C
【知識點】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解析】【分析】杭州南宋德壽宮遺址博物館通過動態數字投影、AR虛擬現實等數字化手段,講好“遺址故事”,打造可感可觸的宋韻沉浸之旅。這體現了 生活處處有創新,創新讓生活更美好,創新的目的是增進人類福祉,所以①③④正確。
②不符合題意,題干材料沒有體現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應排除。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對創新及其作用的認識,創新讓生活更美好。隨著時代快速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我們的生活將因創新變得更加便捷、舒適和豐富多彩。
24.【答案】D
【知識點】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時代發展呼喚創新。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正孕育興起,創新已經成為世界主要國家發展戰略的重心。我國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充分發揮創新主導作用,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這表明 唯創新者進,唯創新者強,唯創新者勝 我國要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提升創新能力是企業持續發展之基,市場制勝之道,所以②③④正確。
①不符合題意,題干材料體現的是我國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沒有體現教育的重要性。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對加強我國科技創新能力的認識,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
25.【答案】C
【知識點】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解析】【分析】漫畫中浙江省通過“浙科貸”“創新保”等手段促進科技企業進行科技創新,轉型升級,這說明浙江為企業搭建有利于創新的活動平臺和融資平臺,浙江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企業是科技和經濟緊密結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動創新創造的生力軍,所以①③④說法正確。
②不符合題意,漫畫沒有體現浙江為企業營造有利于創新的輿論氛圍和法治環境。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對加強我國科技創新能力和萬眾創新的認識,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
26.【答案】D
【知識點】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我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激發創新活力,科技成果競相涌現,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高,使我國在國際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所以D說法正確。
A錯誤,我國仍是發展中國家。
B錯誤,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C錯誤,我國要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任重道遠,不是 激發企業創新活力,就可以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 。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對加強我國科技創新能力的認識,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
27.【答案】D
【知識點】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解析】【分析】“別人的屋檐再大,都不如自己有傘。”這強調要自力更生,自主創新是我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 自力更生是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奮斗基點,關鍵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這體現自力更生,所以②③④正確。
①不符合題意,選項觀點與自力更生無關,應排除。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對加強我國科技創新能力的認識,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
28.【答案】B
【知識點】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基本路線;黨的領導與人民當家做主;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所以B符合題意,正確。
A錯誤,國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創新引擎,釋放更多創新活力,讓廣大人民群眾通過創新更好地分享改革發展成果。
C錯誤,改革創新精神的表現是:與時俱進、銳意進取、勤于探索、勇于實踐。
D錯誤,“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對黨的領導,創新引擎,創新精神,黨的基本路線的認識,我國改革開放事業進入攻堅克難的關鍵時期,更加呼喚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改革在不斷創新中提升發展品質,創新通過改革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革創新推動中國走向富強。
29.【答案】(1)成就:金字塔、楔形文字。
主要因素:自然環境。舉例: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通常用削成尖頭的蘆稈或木棒做筆,在未干的軟泥版上壓刻出符號,即楔形文字。
(2)陶片放逐法、津貼制度。
觀點:人類文明在改革中發展。
正方:雅典民主政治從無到有,是在不斷改革中得到發展。公元前594年,梭倫通過設立四百人議事會,首先奠定了雅典的民主政治;公元前509年,克里斯提尼將四百人議事會擴大為五百人議事會,并創立了“陶片放逐法”,促進了民主政治的發展;到公元前5世紀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時期,擴大了公民的政治權利,為了保障貧窮公民參政議政,建立了津貼制度,雅典的民主政治發展達到高峰。雅典民主制度開啟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成為后世制度的典范。可見,文明會在改革中不斷創新,在創新中不斷發展。
反方:拜占庭文明曾經輝煌,但因封閉保守走向衰落。拜占庭帝國在歷史上曾經也創造過獨特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產生過重大影響;但隨著帝國的發展,拜占庭人趨于封閉保守,并且拒絕創新,使得拜占庭文明隨拜占庭帝國的消失而衰落。可見,文明會因保守而停滯,因封閉而落后,最終被歷史淘汰。
綜上所述,人類文明在改革中創新,在創新中得以發展。
(3)阿拉伯帝國。
史實:中國的造紙術、指南針、火藥等重大發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的。
影響:阿拉伯人擔當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角色,為世界文化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
(4)特點:日本確立以唐朝三省六部制和以郡縣制為藍本的“班田收授法”等,說明大化改新是仿照唐朝的典章制度/向中國唐朝學習/向先進文明學習。
主要特征:文明具有多元性(或多樣性)、差異性和不平衡性。
【知識點】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代亞非文明的成就有 金字塔、楔形文字等。影響文明產生的主要因素是自然環境。 舉例如: 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通常用削成尖頭的蘆稈或木棒做筆,在未干的軟泥版上壓刻出符號,即楔形文字。
(2)根據所學,克里斯提尼改革,創立了五百人議事會,還創立了 陶片放逐法。伯里克利主政時期,建立了 津貼制度。對材料二、三的認識可以得出觀點人類文明在改革中發展。材料二體現正面的觀點:雅典民主政治從無到有,是在不斷改革中得到發展。 具體可以從 公元前594年,梭倫通過設立四百人議事會,首先奠定了雅典的民主政治;公元前509年,克里斯提尼將四百人議事會擴大為五百人議事會,并創立了“陶片放逐法”促進了民主政治的發展;到公元前5世紀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時期,擴大了公民的政治權利, 建立了津貼制度, 雅典的民主政治發展達到高峰具體分析回答即可。材料三體現反面觀點,拜占庭文明曾經輝煌,但因封閉保守走向衰落。 具體可以從拜占庭帝國在歷史上曾經也創造過獨特的拜占庭文化,但隨著帝國的發展,拜占庭人趨于封閉保守,并且拒絕創新,使得拜占庭文明隨拜占庭帝國的消失而衰落。據此,綜合說明 人類文明在改革中創新,在創新中得以發展。
(3)上圖反映了阿拉拍帝國的商路。根據所學,阿拉伯人的貢獻可以從傳播東方文明的角度分析,史實有把中國的四大發明和 印度的棉花、食糖等傳入歐洲的。影響可以從擔當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角色,為世界文化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等方面回答。
分析材料五結合所學知識,大化改新的特點 可以從大化改新是仿照唐朝的典章制度,向先進文明學習等方面回答即可。這一時期的文明特征是文明具有多元性(或多樣性)、差異性和不平衡性。
【點評】本題考查對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和學習和借鑒人類文明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是世界文化充滿活力的表現,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面對多樣的文化,應當要用開放和包容的心態,學習和借鑒優秀外來文化,促進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30.【答案】(1)法典二:《十二銅表法》,法典三:《羅馬民法大全》。
關系:《十二銅表法》是《羅馬民法大全》的淵源,《羅馬民法大全》是《十二銅表法》的傳承。
(2)共同點:都承認奴隸制,都維護了統治階級的利益,都穩定了社會秩序。
不同點:法典一是維護奴隸主階級的利益,法典三是維護封建主階級的利益。
(3)《十二銅表法》是羅馬法制建設的第一步,是后世羅馬法典乃至歐洲法學的淵源。
(4)從人治到法治,從專制到民主。
【知識點】古希臘羅馬文明
【解析】【分析】(1)據材料【繪制歷史年代尺】“公元前450年”“古羅馬頒布”并結合所學可知,法典二是《十二銅表法》;“公元529年,拜占庭帝國開始陸續編撰4部法律文獻”并結合所學可知,法典三是《羅馬民法大全》。
關系:根據所學可知,《十二銅表法》是《羅馬民法大全》的淵源,《羅馬民法大全》是《十二銅表法》的傳承。
(2)共同點:據材料【探究法典信息】“從訴訟程序、保護私產、債務、婚姻家庭等內容上比較全面反映了古巴比倫社會情況”“由《查士丁尼法典》等四部法典組成,繼續承認奴隸制”并結合所學可知,兩部法典都承認奴隸制,都維護了統治階級的利益,都穩定了社會秩序。
不同點:根據所學可知,法典一是維護奴隸主階級的利益,法典三是維護封建主階級的利益。
(3)據材料“這無疑是羅馬法制史上的一個不小的成就,可以說,它開創了羅馬法制史上的一個新時代……”并結合所學可知,法典二是《十二銅表法》,是羅馬法制建設的第一步,是后世羅馬法典乃至歐洲法學的淵源。
(4)本題為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如從人治到法治,從專制到民主。
故答案為:(1)法典二:《十二銅表法》,法典三:《羅馬民法大全》。關系:《十二銅表法》是《羅馬民法大全》的淵源,《羅馬民法大全》是《十二銅表法》的傳承。(2)共同點:都承認奴隸制,都維護了統治階級的利益,都穩定了社會秩序。不同點:法典一是維護奴隸主階級的利益,法典三是維護封建主階級的利益。(3)《十二銅表法》是羅馬法制建設的第一步,是后世羅馬法典乃至歐洲法學的淵源。(4)從人治到法治,從專制到民主。
【點評】本題以古代羅馬法為切入點,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和史料實證的素養。解題的關鍵在于準確把握材料主旨,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考生作答時應緊扣材料,抓住材料關鍵詞,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31.【答案】(1)①浙江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②浙江城鄉發展差距不斷縮小(或浙江城鄉發展不斷趨于平衡)。
(2)①“臨平新宇村搭建‘共富工坊’為農民提供就業崗位,促進農民增收。”說明黨和政府要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提高就業質量和人民收入水平。
②“天臺縣推動汽車零部件等優勢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建成了一批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說明要實現高質量發展,需要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③“花園村深入實施‘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建設公用設施、改善村容村貌、保障村民生活,讓村民共享發展成果。”說明黨和政府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引領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④“臨平新宇村搭建‘共富工坊’,花園村深入實施‘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說明要增進民生福祉,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全面進步。
(3)①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②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③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進民生福祉。
【知識點】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基本路線;我們的理想與責任
【解析】【分析】(1)從表格中的人均GDP數據和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配收入數據可知,浙江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從農村與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可知,浙江城鄉發展差距不斷縮小 。
(2)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浙江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成功經驗可以從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引領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全面進步等方面結合材料進行具體分析回答即可。
(3)根據所學, 要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 的原因可以從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黨的奮斗目標,發展的根本目的等方面進行分析回答即可。
【點評】本題考查對改革只有進行時,共享發展成果,共同富裕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衡量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不僅要看經濟發展,而且要看發展成果是否惠及全體人民,人民的合法權益是否得到切實保障。
32.【答案】(1)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人才強國戰略,科教興國戰略;
(2)①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
②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根本途徑。
③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
④我國推進高質量發展還有許多卡點瓶頸,科技創新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
⑤有利于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創新型人才;有利于增強我國綜合國力;有利于提升我國的科技創新能力等等。
(3)思想上:增強創新意識;弘揚創新精神;弘揚科學家精神。
行動上: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認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創新能力;積極參與科學社會實踐等等。
【知識點】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解析】【分析】(1)材料一我國興辦首屆“國科英才杯”青少年科技創新活動暨世界機器人比賽城市邀請賽,這體現我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人才強國戰略,科教興國戰略。
(2)根據所學,“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的必要性,可以從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 教育的重要性,科技創新能力是 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我國科技發展的現狀,發展教育、科技、培養創新人才 有利于增強我國綜合國力,提升我國的科技創新能力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
(3)本題為開放性的問題,可以從 思想上:增強創新意識;弘揚創新精神;弘揚科學家精神。行動上: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 ,努力學習培養創新和實踐能力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
【點評】本題考查對加強我國科技創新能力,創新及其作用,我國科技發展現狀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海市| 洪江市| 泰来县| 禹城市| 甘孜| 枞阳县| 临潭县| 太仆寺旗| 成武县| 潼南县| 新化县| 绍兴县| 靖边县| 福安市| 扎兰屯市| 阿图什市| 广水市| 府谷县| 高淳县| 威海市| 东辽县| 平和县| 修武县| 井陉县| 遵化市| 焉耆| 阆中市| 疏附县| 乌鲁木齐县| 景宁| 甘泉县| 阿拉尔市| 得荣县| 肥城市| 千阳县| 滨海县| 溧水县| 寿宁县| 泸溪县| 南岸区| 郁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