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春江花月夜》教學設計《春江花月夜》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反復誦讀,品味詩歌的意境美、哲理美、情感美,體會景、情、理的完美融合。(教學重點)2.感受春江花月夜的美,及由此引發的對人生、宇宙的聯想與感慨,體會詩中表現的游子思婦的相思相愛之情。(教學難點)教學重難點1.反復誦讀,品味詩歌的意境美、哲理美、情感美,體會景、情、理的完美融合。(教學重點)2.感受春江花月夜的美,及由此引發的對人生、宇宙的聯想與感慨,體會詩中表現的游子思婦的相思相愛之情。(教學難點)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回憶“月”相關詩句二、認識作者張若虛(約670年—約730年),揚州人,唐朝詩人。曾任兗州兵曹,以“文詞俊秀”而名顯長安,開元初與賀知章、張旭、包融并稱為“吳中四士”。其詩作大部散佚,《全唐詩》僅存二首,其一為《春江花月夜》,乃千古絕唱,有“一詞壓兩宋,孤篇蓋全唐”“盛唐第一詩”“春風第一花”“孤篇橫絕,竟為大家”之譽,聞一多評價其為“詩中的詩,頂峰中的頂峰”。另一首詩是《代答閨夢還》。三、文題解讀“春江花月夜”乃樂府舊題,屬《清商曲·吳聲歌》。相傳創自陳后主(《舊唐書·音樂志》),隋煬帝亦有此題詩,為宮廷艷曲。此詩題材雖為游子思婦之傳統主題,但已擺脫宮體藩籬,予舊題以新意。四、初讀釋義1.朗讀正音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yàn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diàn,月照花林皆似霰xiàn;空里流霜不覺飛,汀tīng上白沙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xiān塵,皎皎jiǎo空中孤月輪。江畔pàn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pǔ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piān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可憐樓上月裴pái回,應照離人妝鏡臺。玉戶簾中卷不去,搗dǎo衣砧zhēn上拂還來。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qián躍水成文。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霧,碣jié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2.詩歌釋義春天的江潮水勢浩蕩,與大海連成一片,一輪明月從海上升起,好像與潮水一起涌出來。月光照耀著春江,隨著波浪閃耀千萬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江水曲曲折折地繞著花草叢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著開遍鮮花的樹林,好像細密的雪珠在閃爍。月色如霜,所以霜飛無從覺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江水、天空成一色,沒有一點微小灰塵,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輪孤月高懸空中。邊上什么人最初看見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著人?人生一代代地無窮無盡,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總是相像。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著什么人,只見長江不斷地一直運輸著流水。游子像一片白云緩緩地離去,只剩下思婦站在離別的青楓浦不勝憂愁。哪家的游子今晚坐著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樓上相思?可憐月光在樓上徘徊,應該照耀著思婦的梳妝臺。月光灑在玉門簾上,欲卷而去之而不得,照在她的搗衣砧上,卷不走,拂不掉。這時游子、思婦共同望著月亮,可是無法傳遞音信,我希望追隨著月光去照耀著您。大雁遠飛卻不能飛出月光,魚兒出沒只能使水面泛出波紋。昨天晚上夢見花朵落在悠閑的水潭上,可憐春天過了一半還不能回家。江水流走了,春光隨著江水將要流盡,江潭上的月亮如今又向右偏斜。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霧里,碣石與瀟湘的離人相距無限遙遠。不知有幾人能乘著月光回家,落月牽動著離人的別愁,將光輝灑滿江畔的林木。五、整體感知1.文章標題包含了五個意象,你認為哪個意象是全詩的紐帶?本詩展現了它的哪幾種狀態?春4次,江12次,花2次,月15次,夜2次月是全詩的紐帶。這五種事物集中體現了人世最動人的良辰美景,構成了一種恬靜、幽美的藝術境界。全詩緊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來寫,而又以月為主體?!霸隆笔窃娭星榫凹嫒谥?,它跳動著詩人的脈搏,在全詩中猶如一條生命紐帶,通貫上下,觸處生神,詩情隨著月輪的生落而起伏曲折。本詩按照月亮行動軌跡展現了“月”意象的四種狀態:月出——月懸——月斜——月落。2.課文圍繞“月”這一中心意象寫了哪些內容?1--8月下之景、9--16月下之思、17--36月下之情六、精讀品味(一)月下之景1.月下之景這幾句你最喜歡哪幾句?為什么?例:最喜歡“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理由:連:詩人入手擒題,一開篇便就題生發,一個“連”字由實及虛,勾勒出一幅空曠遼遠、壯麗奇幻的春江月夜的畫面:江潮連海,月共潮生。這里的“?!笔翘撝浮=焙棋珶o垠,仿佛和大海連在一起,氣勢宏偉。這時一輪明月隨潮涌生,景象壯觀。生:賦予了明月與潮水以活潑的生命,滲入了詩人主觀的想象,壯觀而熱烈,可謂妙筆生輝。2.前八句描繪了哪些景物?營造了怎樣的意境?表達了什么情感?美景:江潮連海、月共潮生、水繞芳甸、月照花林、流霜不飛、白沙不見。意境:空闊純凈、幽美靜謐、朦朧恬靜。情感:贊嘆大自然的奇麗景色,表現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開篇八句,詩人入手擒題,就題生發,以細膩的筆觸勾勒了一幅壯麗高遠、靜謐幽美、空靈夢幻的春江花月圖。自然美景,由遠及近,由大到小,紛至沓來,它們因為一輪明月的映照,達到了美的極致,而筆墨逐漸凝聚在一輪孤月上了。(二)月下之思1.置身如此美景之中,你會想些什么?詩人又在想什么?想得是否一樣?詩人在追問宇宙,在思考人生,江畔上是何人首先看到月亮?月亮又是在什么時候首次映照人呢?2.詩人對宇宙和人生悟出了怎樣的哲理?個體生命是短暫的,而人類的存在則是綿延長久的,宇宙無窮,人類生生不息。所以“代代無窮已”的人生和“年年望相似”的江月得以永存。3.面對宇宙的永恒,很多人都會感慨人生短暫,詩人與其他文人的感慨有何不同?曹植《送應氏》:天地無終極,人命若朝霜。劉希夷《白頭吟》: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李白《把酒問月》: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崔護《題都城南莊》: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王羲之《蘭亭集序》: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蘇軾《赤壁賦》: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就個體而言,生命何其短暫易逝;就整個人類而言,則又是代代相傳,無窮無盡,與明月共存于天地之間!詩人跳出了個人生命意義的小圈子,用博大的情懷來關注人類,表現了他對人生的追求與熱愛。詩人雖有對人生短暫的感傷,但并不是頹廢與絕望,而是緣于對人生的追求與熱愛。全詩的基調是“哀而不傷”,使我們得以聆聽到盛唐初期時代之音的回響。(三)月下之情這首詩“孤篇壓全唐”,或許是因為能夠思常人不思——宇宙哲思,還能想常人所想——離愁別思。1.良辰美景,望月抒懷,詩人接著又概括了哪幾種情感呢?請你找出對應的句子并簡要概括。游子思婦圖: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思婦懷遠圖:可憐樓上月裴回,應照離人妝鏡臺。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游子思歸圖: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2.游子思婦圖這四句詩人選取了哪些意象來抒寫游子和思婦的兩地相思之情?白云:其飄忽比喻游子的萍蹤不定。青楓浦:兩水分流之所,暗示離別之意。明月:引發相思之情的景物,有月圓人不圓之意。樓:思婦望月懷人之所。這些意象將相思之苦表現得十分具體形象。3.思婦懷遠圖是如何細膩地表現思婦對游子的相思之苦的?“徘徊”將明月擬人化,既寫出明月光影明滅的自然屬性,又將明月人性化,它好像憐憫思婦的孤獨寂寞,因而陪伴在思婦身旁,久久徘徊,不忍離去。但思婦似乎并不領情,思婦因明月增添相思之苦,想“卷”去和“拂”走惹人愁思的清輝,但卷而不去,拂之還來?!熬怼?、“拂”二字生動地表現出思婦內心的惆悵和迷惘。4.游子思歸圖是如何表現游子對思婦的相思?用落花、流水、殘月等傷情的意象表現游子的思歸之情?;洹⑺?、月落,都有美好事物消逝之意,既是寫自然界美好春光的流逝,也是青春、幸福和憧憬的流逝,表現了游子青春逝去、有家難歸的凄苦和落寞。“復”寫游子日復一日,夜夜望月思歸,直至夜深月落,從持續時間的角度表現相思之苦。“斜月沉沉藏海霧”既寫出了夜色的迷蒙,更寫出游子歸期難定的迷茫,“沉沉”寫出了他不能如愿歸家的沉重心理和孤寂之情。“無限路”寫游子與思婦天各一方,襯托了他的相思之苦。最后寫游子的離愁伴著月光,灑滿江邊的樹林,灑滿江樹的月光象征無窮無盡的離愁,月色和離愁水乳交融,一個“滿”字寫出愁思的深厚。七、課堂小結1.請學生制作本首詩的思維導圖,加深理解。2.教師總結此詩沿用陳隋樂府舊題,運用富有生活氣息的清麗之筆,以江為場景,以月為主體,描繪了一幅幽美邈遠、惝恍迷離的春江月夜圖,抒寫了游子思婦真摯動人的離情別緒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突破了梁陳宮體詩的狹小天地,表現了一種迥絕的宇宙意識,創造了一個深沉、寥廓、寧靜的藝術境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