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課時關愛他人一、教材分析:關愛他人包括通過和他人的接觸、交流,學會理解他人的生活習慣、個性特點、職業情況,懂得尊重人、體諒人。通過體驗個人與群體的互動關系,懂得他人和社會群體在個人生存與發展方面的重要性,體驗關懷的溫暖,對他人的幫助心存感激。通過與人交往、合作,形成團結、合作的精神。經常留意身邊需要幫助的人,自覺而樂意地為他們服務,掌握志愿服務的有關知識和技能,對他人富有愛心,使學生在與那些由于他們的幫助而從中獲益的人的接觸中,獲得深刻體驗、感受和滿足。二、學情分析:現在的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在家中受到眾多親人的寵愛,往往養成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慣,缺乏對周圍生命的關愛。作為獨生子女,又是未成年人,初中生在理解他人的關愛和關愛他人方面,面臨著一些矛盾。一方面,他們需要與人交往,渴望得到他人關愛;另一方面,認為父母等周圍人對自己的關愛是理所當然的。因此,本課對此做出正確引導是十分必要的。三、素養教學目標:1、目標:(1) 讓學生認識到只珍愛自己的生命是遠遠不夠的,也要像珍愛自己生命一樣去珍愛他人的生命,不侵犯他人的生命和健康,并且能夠幫助挽救他人的生命。(2) 讓學生在懂得善待自己生命的基礎上,由己及人,善待一切生命,培養學生生命尊重能力。(3) 從課本的故事和現實的事件中,學習如何珍愛他人的生命,加強學生對生命的尊敬和責任感,培養同一切故意危害他人生命健康的行為作斗爭的意識。2、教學重難點:重點:讓學生在珍惜自己生命的同時,平等地對待他人的生命。難點:如何關愛他人。四、教學方法:教法建議:新課程教學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發展為終極目標,為了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營造和諧、平等、互動的課堂氣氛,我主要采用以下課件演示和學生探究相結合。充分利用多種教學資源,引發學生探究的欲望,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學法建議:1.自主實踐體驗:通過談話交流、討論、觀看圖片等方式,在自主探究中學會在實踐學習中獲得積極的體驗和豐富的經驗。2.小組合作探究:整個活動過程,始終堅持學生自主探究和合作研究相結合,小組研討與集體交流相結合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參與活動,在活動中得到體驗和感悟,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情感和品德。五、教學環境和媒體設計:媒體設計:利用PPT制作課件,使學生直觀地感受,發揮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教學準備: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六、教學過程一、導入:視頻——“愛心冰柜”。以發生在西安的“愛心冰柜”的設置,作為事件引入,非常順暢地導入進入第七課《關愛他人》的學習。二、1、提問思考:你有被別人關愛的經歷嗎,你的感受是什么?你有關愛過他人的經歷嗎,你的感受是什么?通過這兩個問題的思考,結合學生的實際,啟發學生從身邊的關愛體驗結合知識總結歸納,什么是關愛他人,關愛他人對他人的意義是什么?教師總結:關愛他人會給他人帶來良好的情感體驗,促進人際交往,架起人際溝通的橋梁。【注意,學生只要說出對他人的意義和作用就可以,不能要求學生非得跟課本的答案一致。角度很重要。】2、教師展示一組圖片。【注意,提前收集社會生活中關愛他人的感人圖片,配樂自動播放更好。】思考:圖片中人們的行為帶給你什么感受?總結:關愛他人會讓我們的社會更和諧更溫馨。【提示學生從對社會的意義回答,言之有理即可】3、例:皖南一青年農民種植水稻的故事。思考:他這樣做的意義是什么?總結:關愛他人就是關愛自己,是一種幸福。【啟發學生從關愛他人對自己的意義來思考,可以同時結合自己關愛他人帶來的好處回答。】【過渡】既然關愛他人有這么多重要的意義,那么我們應該怎樣關愛他人呢?4、思考:你覺得怎樣做是對他人的關愛?學生回答:關心愛護就行。出示社會案例:網紅拍視頻思考:你怎么看待他們的行為?總結:關愛他人要心懷善意。5、例:自習課上,班長在管理紀律時,一個同學故意搗亂。這時候你應該怎么做就是對班長的關愛?總結:我們應該心懷善意。從道義上支持正義方。6、例:小明扶車子被人誤解。請你用所學相關知識開導小明。總結:我們要正確認識關愛他人的意義,雖然會有誤會,但貴在有愛心,盡己所能,無愧我心。7、例:有媒體日前走訪多個敬老院和老年公寓后發現,春節期間,大量愛心人士去給老人洗腳、梳頭,一天被梳幾次頭、洗幾次腳,讓敬老院、養老院和福利院的老人們身心俱疲。你怎樣看待這樣的現象?總結:關愛他人要切實可行,考慮他人的感受。8、例:小明的媽媽知道小明的好朋友小亮的父母離異了,就跟小明商量,想邀請小亮周末到家里來吃頓飯、安慰安慰小亮。假如你是小明,你會邀請小亮嗎?總結:幫助他人時,要考慮他人的內心感受,不傷害他人的自尊心。9、思考:我們在社會中對陌生人關愛的時候,還應該注意些什么?總結:關愛他人的策略還有要有安全防范意識。三、課堂小結:通過今天的學習,你的收獲有哪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