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框題 敬畏生命教材分析本框為七年級上冊第八課的第二框題,通過“敬畏生命”的倫理觀引領學生懂得生命的脆弱和堅強,懂得生命相互依存,引導學生自覺理解和踐行對生命的敬畏,懂得遵循生命的自然規律,珍愛自己的生命,關懷他人,堅持生命至上,自覺走上道德生活。本框題共表達了兩層意思。一是通過“生活觀察”引導學生感受生命的脆弱與堅強,學會辯證地看待生命,形成珍惜生命的價值觀,懂得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生命價值高于一切,樹立正確的生命觀。二是通過3個“探究與分享”引導學生學會如何敬畏生命,懂得如何遵循生命發展規律,能夠以恰當的方式珍愛他人的生命,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認識到生命價值高于一切,增強對待生命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核心素養政治認同懂得生命是崇釣、神圣的,生命價值高于一切,樹立正確的生命觀。道德修養能夠以恰當的方式珍愛他人的生命,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和行為修養。健全人格學會善待身邊的人,培育珍愛生命、友愛互助的人格。責任意識樹立正確的生命道德觀念,增強對待生命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教學目標政治認同懂得生命至上的內涵,了解生命之間休戚與共,理解敬畏生命的重要性,樹立正確的生命觀。道德修養學會結合社會熱點,觀察、思考敬畏生命的表現與意義,堅守對待生命的道德底線,學會珍珍愛自我生命、關懷和善待身邊其他人的生命。健全人格初步形成對現實生活的復雜情形做出合理判斷的能力,提高敬畏生命的意識,追求生命的美好。責任意識謹慎地處理生命關系、處理生命問題,提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矛盾問題的能力,培養合作探究和辨析能力,增強對待生命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教學重難點重點為什么要敬畏生命 針對“為什么要敬畏生命”這一教學重點,講授“我們對生命要有一種敬畏的情懷”時,可過探究活動,引導學生體會到生命是堅強的、神圣的,也是脆弱的、艱難的,讓學生懂得孚生命。此外,教師應引導學生認識到:我們不僅要敬畏人的生命,還要敬畏一切生命,因為人的存在不是孤立的,有賴于其他生命和整個世界的和諧。人對其他生命的關懷根本上是對自己的關懷。難點如何做到敬畏生命 針對“如何敬畏生命”這一教學難點。教師可通過情境設置、“探究與分享”等活動,引導學生從思上認識敬畏生命要從對自己的生命的珍惜走向對他人生命的關懷,進而在案例究和討論中,幫助學生實現對敬畏生命的認識從意識層面到行為層面再到道德層面的逐層升華,從而突破難點。教學設想首先,通過3個關于“生命”話題的圖片導入新課,引發學生對生命產生敬畏之情。其次,通過“生命至上”“休戚與共”兩個環節,幫助學生:認識到生命的脆弱和堅強,學會辯證地看待生命話題,形成正確的生命道德觀,增強對待生命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懂得如何敬畏生命,學會遵循生命的自然規律,用合理的方式關心他人的生命,樹立生命至上的價值觀。教學準備教師準備(1)做好學情分析。本課是關于敬畏生命的話題,為激活學生的思維,教師需課前了學情,在教學中設置復雜情境,引導學生初步形成對現實生活的復雜情形做出合理判斷的能力。(2)做好知識儲備。找準本課需解決的兩個核心問題,厘清知識之間的有機聯系,梳理教學學思路。(3)準備多媒體課件。通過網絡搜集的相關圖片、文字資料,讓教學內容客觀可感,增強學生的體驗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準備預習本課所學主題及相關內容。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教師呈現課前搜集的案例圖。圖1:廣州火車站,一名女乘客暈倒在人群中,眾乘客以接力的方式把她送出人群去救治。圖2:狗狗Schroep患上了關節炎.只有在附近的湖水擁抱下才能入睡。它的41歲的主人John Unger每天選擇這樣的方式讓相伴19年的親人睡上一個好覺。圖3:2020年新冠肺炎病毒席卷中國,即使醫療物資不夠,冒著被感染的危險,醫護人員依然從全國奔赴武漢。師:你從這3個案例中看到了什么 “他們”為什么要這樣做 以下為學生回答預設。生1:3個案例都說明我們應該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生2:他們意識到生命只有一次,對生命產生敬意。生3:他們意識到每個生命都是有價值的,應該被嚴肅、認真地對待。……過渡:敬畏是又切神圣事物的態度。生命是脆弱與艱難的,但又是堅強與崇高的因此,我們對生命要有一種敬畏的情懷。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課堂來探討這一主題吧二、講授新課(一)生命至上:為什么要敬畏生命?活動一:感悟生命的脆弱用課件出示教材“探究與分享”板塊內容。【補充材料】重慶山火救援視頻。師:重慶山火牽動著億萬人民的心弦,當山火突然來臨時,你的感受是什么 學生分享感受。教師點評:當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人為的災難、不可預知的意外時,我們會感受到生命的脆弱與艱難。活動二:體會生命的堅強【補充材料】重慶山火救援者,肯定一步都不能退。師:材料中可以看到哪些人、哪些部門參與了本次救援工作 為什么在危險來臨時,有人會奮不顧身地選擇“逆行”。以下為學生回答預設。生1:在救災現場我們看到了森林消防救援隊伍、“摩托車騎士”、志愿者等的身影。生2:他們選擇“逆行”,是源自他們對生命的敬畏。生3:當我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營救生命時,生命又是堅強、崇高的。……教師小結:當人們萬眾一心,為挽救生命而努力、為守護生命而拼搏、為悼念生命而默哀時,我們又會體悟到生命的堅強、崇高和神圣。過渡:因此,我們對生命要有一種敬畏的情懷。敬畏生命又應該如何做呢 下面讓我們進入下一個環節。(二)休戚與共:如何敬畏生命活動一:遵循生命的規律用課件出示《周易系辭》: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寶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 人曰財,理財正辭、禁民為非曰義。教師: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學生回答。老師點評:天地最高德行就是不斷地化生萬物。教師播放視頻:“地球脈動”片段師:觀看了這段視頻.談談你的感受。以下為學生回答預設。生1:為大自然的不斷更迭感到震撼。生2:自然是神秘的藝術家,創造著大地上的千般奇跡、生命。生3:在宇宙、自然面前,人類如此渺小,我們是萬物之中的一部分,敬畏自然,尊重規律,才能與自然的力量更好地共生。……教師點評:萬物的生長和生命的延續是宇宙天地間的重大法則。我們的生命是大自然的組成部分。效法天地自然,遵循自然界的規律,是對我們的生命最好的珍視和善待。教師小結:敬畏生命,就要尊重并遵循生命存在和發展的規律。除此以外,我們還需要注意哪些原則呢 活動二:關愛他人的生命用課件出示教材“探究與分享”板塊內容。師:你述情境中發現了哪些共同點 生:關心他人的生命。【補充材料】重慶公交車墜江事故。師:你如何評價重慶公交車墜江事故 如果你是情境中的當事人,你希望別人怎樣對待自己 以下為學生回答預設。生1:每個人的生命都是寶貴的,在這輛車上我們是休戚與共的。生2:我們應該對自己的生命負責,對他人的生命負責。生3: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能只關注自己的生命,我們不是孤立的存在,應該尊重和關懷身邊的人。……教師小結:敬畏生命,就要關愛他人的生命。“仁者愛人”“推己及人”,要求我們從珍惜自己的生命走向關愛他人的生命,謹慎地對待生命關系、處理生命問題,尊重、關懷和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過渡敬畏生命,不但要拉長他們生命的長度,更要增加它的生命厚度。下面讓我們進入下一個環節。活動三;堅持生命至上用課件出示教材“閱讀感悟”板塊內容。師:2008年地震,人們為什么能匯聚四面八方的力量奔赴災區 以下為學生回答預設。生1:他們只為托起每個生命的希望。生2:體現我們始終將人民的生命放在第一位。生3:黨中央堅持生命至上,人民至上。……教師小結:敬畏生命,就要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生命重于泰山,每個人的生命都比金錢、權勢等身外之物更為重要。當人民的生命遭遇天災人禍的威脅時,竭盡全力挽救和保護最廣大人民的生命,這是我們對“生命最寶貴”的生動詮釋和切實踐行。三、本課總結師:生命是脆弱的、艱難的.生命廿是堅強的、崇高的、神圣的。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們應該遵循生命的規律、關愛他人的生命、堅持生命至上,這樣才能讓生命綻放出絢麗的色彩!教師總結:我們從兩個層面學習了敬畏生命:一是為什么要敬畏生命。二是如何敬畏上命。希望同學們在未來的生活中能繼續踐行本課所學。四、課后作業用課件出示教材“啟思導行”板塊內容。師:有人說,心存敬畏,才能無畏;也有人說,心存敬畏,行有所止。請與同學分享對上述觀點的看法。教師點評:只有對生命心存敬畏,我們才能更有勇氣地面對生活中的一切困難,無所畏懼:只有對生命心存敬畏,我們對待生命才會有更謹慎的態度。心存敬畏,行有所止,意味著為人做事要學會敬重和畏懼,要有底線,要有所為、有所不為。板書設計敬畏生命教學探討與反思(1)教學目標與意義。敬畏生命教學旨在引導學生深入理解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培養他們的生命意識和責任感。通過本堂課的學習,學生能夠認識到生命的寶貴和脆弱,學會尊重、珍視和保護生命,形成積極向上的生命觀。這不僅有助于學生的個人成長,對社會和諧穩定也具有重要意義。(2)在教學內容上,敬畏生命教學要涵蓋生命的起源、發展、多樣性及人類與自然的關系等方面。通過講解科學知識、分享生命故事、組織實踐活動等方式,讓學生全面了解生命的和好。同時,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維和合作能力。(3)在教學方法上,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等多樣化的手段。通過生動圖片、視頻和案例,讓學生直觀感受生命的神奇和珍貴;通過小組討論和角色扮演,讓學生深人思考和體驗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此外,還可以組織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如環保行動、志愿服務等,將敬畏生命的理念轉化為實際行動。- 1 -- 6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