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4-2025學年高中政治必修4第四課探索認識的奧秘一輪復習課件(共29張PPT)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4-2025學年高中政治必修4第四課探索認識的奧秘一輪復習課件(共29張PPT)

資源簡介

(共29張PPT)
2025屆高三政治一輪復習
必修四《哲學與文化》
第四課 《探索認識的奧秘》
(實踐、認識、真理)
考點要求 考題統計 備考建議
人的認識從何而來 2024 選擇題:山東卷、浙江卷 1.高頻考點: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系、真理的特點、認識發展的特點。
2.題型預判: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均會考查。
3.熱點預測:考查時可能結合太空探索、黨和國家政策變化、法律的修訂、大興調查研究之風、研學等為背景,從宏觀和微觀角度考查認識論相關考點。
2023 選擇題:天津卷、江蘇卷、廣東卷、浙江卷、北京卷、遼寧卷、湖南卷
2022 選擇題:全國卷、北京卷、山東卷、浙江卷
在實踐中追求和發展真理 2024 選擇題:全國卷、山東卷、湖北卷 主觀題:江蘇卷
2023 選擇題:全國卷、河北卷、海南卷、廣東卷、山東卷、湖北卷
2022 選擇題:全國卷、湖北卷、 主觀題:天津卷
復習目標:1.了解人的實踐活動的特性和作用,理解社會生活的實踐本質 2.闡明實踐是認識的基礎,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3.闡述認識運動的辯證發展過程
二.考情解讀
人的認識
從何而來
在實踐中
追求和發展
真理
實踐
認識
決定
反作用
真理
正 確
含義
特點
基本形式
含義
階段
特點
含義
特點
客觀物質性、主觀能動性、社會歷史性
感性認識、理性認識
反復性、無限性、上升性
客觀性、具體性、條件性
實踐是
認識的
基礎
檢驗標準
目 的
來 源
動 力
在實踐中
認識和發現真理在實踐中
檢驗和發展真理
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性活動
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
一.知識體系
激情背書
1.認識的含義、兩種形式;
2.實踐的含義、形式、特點;
3.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4.真理的含義、特點(客觀性、有條件的、具體的);
5.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認識的反復性、無限性、上升性)。
速記卡片
2個辯證關系: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系。
3個含義:認識、實踐、真理。
3個特點:實踐的特點、認識的特點、真理的特點。
1.認識
(1)含義: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
(2)兩個階段(形式):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
【注意】認識≠意識。二者本質上是一樣的,二者都有正誤之分。
區別在于:意識相對于物質而言,屬于唯物論范疇;
認識相對于實踐而言,屬于認識論范疇。
感性認識 理性認識
區別 內涵
形式
特點
地位
聯系
人們在實踐基礎上由感覺器官直接感受到的關于事物的現象、事物的外部聯系、事物的各個方面的認識
人們借助抽象思維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礎上達到關于事物的本質、全體、內部聯系和事物自身規律性的認識
感覺、知覺和表象
概念、判斷和推理
直接性和形象性
認識的初級階段
認識的高級階段
間接性和抽象性
感性認識有待于發展、深化為理性認識,理性認識依賴于感性認識,二者相互滲透、相互包含,具有辯證統一關系。
人(而非動物)
對象:自然界、人類社會、人的思維
性質:積極的(不是被動的)
必備知識精講
一、認識與實踐
2.實踐(含義、基本形式)
基本形式 包括改造自然的生產實踐(最基本)、 變革社會的實踐、探索世界規律的科學實驗活動等。
含義 實踐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性活動。
如何理解 主體:人 實踐是人類特有的活動, 動物的本能活動不是實踐 實踐是連接主觀和客觀的橋梁,是主觀見之于客觀的活動,是一種直接現實性活動
活動:改造 實踐不是思維活動、認識活動
對象 客觀事物 實踐是發生在人與自然界、 人與社會之間的活動;
分析判斷:實踐是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活動。
實踐是人們改造自然界的活動。
必備知識精講
一、認識與實踐
2.實踐(特點)
特點 理解 側重點
客觀 物質性 ①實踐的基本要素(主體、對象和 手段)都是客觀的; ②實踐活動的過程是物質相互作用 的過程,這個過程及其結果是受 客觀事物及其運動規律制約的。 強調實踐受客觀因素的影響
“主體”“對象”
“手段”“結果”
主觀 能動性 實踐是人有目的、有意識的活動 強調實踐受主觀因素的影響
(“計劃”“方案”“規劃”)
社會 歷史性 ①社會性:實踐是處在一定社會關系中的人的活動; ②歷史性:人的實踐活動是歷史地發展著的 社會性,強調實踐受橫向因素的影響;
歷史性,強調實踐受縱向因素的影響;
(“合作”“歷史過程”)
聯系 三個特點是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 三者的統一,體現了在實踐問題上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統一
必備知識精講
一、認識與實踐
3.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表現 理解
實踐是 認識的來源 ①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
②認識只有在實踐中、在主體和客體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實現;
③(認識的途徑)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都是實踐的產物;
實踐是 認識發展的動力 ①認識產生于實踐的需要;
②實踐的發展為人們提供日益完備的認識工具;
③實踐鍛煉和提高了人的認識能力;
實踐是檢驗 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①實踐處在主觀和客觀的交匯點上;
②通過實踐,人們可以把自己頭腦中的觀念的存在變為現實的存在
③人們把指導自己實踐的認識和實踐所產生的結果加以對照,
從而檢驗認識是否正確地反映了客觀事物;
實踐是 認識的目的 ①認識從實踐中來,最終還要回到實踐中去;
②認識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認識的目的;
強調的是認識在實踐的基礎上“從無到有” 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
竹外桃花三兩支,春江水暖鴨先知;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強調認識在實踐的基礎上 “由淺入深” 吃一塹,長一智。
學然后知不足。
書到用時方恨少。
強調的是實踐能夠把主觀和客觀聯系起來加以比較和對照 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強調強調認識不能脫離實踐, 要回歸到實踐中去,服務實踐。 精通的目的全在于應用。學以致用。
造燭為求明,求知為運用。
學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種,終無所獲。
必備知識精講
一、認識與實踐
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系:
實 踐
認 識
(決定或基礎)
(反作用)
實踐決定認識(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是認識的目的
強調實踐
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
正確的認識、科學的理論對實踐具有積極的指導作用;
錯誤的認識則會把人們的實踐活動引向歧途。
強調認識
方法論:
要求我們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在實踐中認識和發現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
方法論:要重視科學理論的指導作用,堅持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總結提升
含 義
認識性質
認識的形式(階段)
認識的唯一來源
獲得認識的基本途徑
認識的根本任務
認識的根本目的
認識的特點
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的反映。
正確認識(真理)與錯誤認識(謬誤)
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
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
指導實踐,改造世界
由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透過現象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實踐
認識具有反復性、無限性、上升性
易錯細節總結
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
(2023·浙江6月選考)氣候會影響樹木年輪的形成與寬窄變化。因此,樹木年輪記錄可以替代氣象資料,幫助科學家追溯過去的氣候變化,還可以為氣候模型提供量化、精確的背景參數,幫助科學家更可靠地模擬未來的氣候變化,這表明( )
①理性認識依賴于感性認識
②科學實驗可以檢驗認識的真理性
③科學家可以認識氣候變化規律
④準確認識規律是科學研究的最終目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②排除。
科學研究的最終目的是揭示科學規律,指導實踐活動,④說法錯誤。
B
四.真題研析
實踐及其特點
(2023·北京高考)從2023年3月23日起,北京市園林綠化局聯合市氣象局正式發布森林體驗指數,公眾出游時可據此選擇心儀的游憩目的地。這一做法( )
A.將繁多的數據變成簡明的指數,
說明人的實踐具有主觀能動性
B.服務于公眾的旅游感受,
表明感性認識是理性認識的目標
C.優化了城市森林空間布局,
提升了林地、濕地的生態價值
D.提供了差異化的基本公共服務,
助力創造公眾的高品質生活
A
北京市園林綠化局聯合市氣象局正式發布森林體驗指數,是將繁多的數據變成簡明的指數,說明人的實踐具有主觀能動性,故A符合題意。
感性認識是認識的初級階段,理性認識是認識的高級階段,感性認識有待于發展、深化為理性認識,理性認識依賴于感性認識。“感性認識是理性認識的目標”說法錯誤,B排除。
發布森林體驗指數,只是對客觀的反映,并不能優化城市森林空間布局,C排除。
應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務,而不是差異化的基本公共服務,D錯誤。故本題選A。
四.真題研析
考向 實踐和認識的辯證關系
(2023·湖南高考)“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是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的總要求。精準扶貧理念推動中國減貧事業取得巨大成就;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顯著提升我國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下,我國創造了一個個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間奇跡。這表明( )
①真理性認識更具有能動創造性和直接現實性
②理論是在實踐指導下沿著科學性方向不斷深化的
③理論的感召力從根本上源于在科學指導實踐中展現的真理力量
④學思想的目的在于把思想變成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強大武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實踐具有直接現實性,真理沒有直接現實性,①錯誤。實踐是認識的基礎,認識指導實踐,理論指導實踐,“理論是在實踐指導下”說法錯誤,②排除。
D
四.真題研析
是標志主觀同客觀相符合的哲學范疇,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
1、真理的含義:
注意:真理和謬誤有著嚴格的界限
真理
謬誤
認識
客觀對象
2.真理的特征:
客觀性
條件性
具體性
表明:真理是絕對的
表明:真理是相對的
結論:真理是絕對性與相對性的統一
相符合
不符合
二.在實踐中追求和發展真理
形式
內容
對象
性質
在一定范圍內,真理與謬誤的界限不容混淆。
在一定條件下,真理與謬誤相互轉化。
界線明確,絕對性
階段過程,相對性
堅持真理
發展真理
①真理和謬誤往往是相伴而行的,要求我們在探索真理的過程中,
正確對待謬誤。
②真理的具體性和條件性要求
我們想問題、辦事情要做到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任何真理都是相對于特定的過程來說的,
都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
的具體的 歷史的 統一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適用的條件和范圍,如果超出了這個條件和范圍,真理就會變成謬誤
(真理和謬誤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①客觀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屬性。
真理的內容是客觀的(形式是主觀的);
檢驗真理的標準(實踐活動)是客觀的。
②在同一條件下人們對同一對象的
真理性認識只有一個。
原理內容(標黃) 方法論要求
客觀性
條件性
具體性
2.真理的特征:
強調空間(即某一領域、某一層面)的限制,強調真理不能超越一定的空間條件和范圍
強調時間(即某一特定歷史階段)的限制,強調真理不能超越一定的歷史條件
真理只有一個,
堅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二.在實踐中追求和發展真理
真理的內容是客觀的,而其形式是主觀的,屬于認識范疇,不能把真理等同于客觀實在
區  別  
聯 系  相伴而行
在一定條件下相到轉化
釋疑解惑:
(1)堅持客觀真理,必須反對主觀真理。認為“有用即真理”等觀點,是唯心主義哲學的真理觀。
(2)不能認為真理永遠都是正確的。真理是相對于特定的過程來說的,要隨實踐的發展而發展,否則它就會成為謬誤。
(3) 真理和謬誤有嚴格的界限,不能混淆,更不能相互包含。但二者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真理是標志主觀同客觀相符合的哲學范疇,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謬誤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一種錯誤反映,它同真理有嚴格的界限,二者相互對立
真理與謬誤往往相伴而行、相比較而存在、相斗爭而發展。沒有謬誤,就無所謂真理;沒有真理作比較,也就無所謂謬誤
一方面,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適用的條件和范圍,如果超出了這個條件和范圍,真理就會變成謬誤。
另一方面,謬誤在一定條件下也可以向真理轉化。
在一定條件和范圍內是謬誤,進人另一條件和范圍,就可能轉化為真理。謬誤往往是真理的先導,從謬誤中總結經驗教訓,就有可能克服錯誤,轉化為真理。在批判謬誤中可以進一步發現和發展真理
知識擴展
真理與謬誤的辯證關系
意識、認識、真理、科學理論的區別和聯系
區別:
①意識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反映,屬于唯物論。
②認識是人腦對客觀對象的反映,屬于認識論。
③真理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
④真理的系統化、理論化,就是科學理論。
意識、認識、理論都有正確和錯誤之分;真理和科學理論都是正確的
聯系:內容是客觀的,形式是主觀的。真理是主觀與客觀的統一。
易混易錯
議學情境
黨的二十大關于“中國式現代化”的論述
實現現代化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孜孜不倦的追求。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后,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人民和無數仁人志士不屈不撓,苦苦尋求中國現代化之路,但都沒有成功。1957年,毛澤東同志提出要“將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工業、現代農業和現代科學文化的社會主義國家”。1964年,周恩來同志在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提出“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社會主義強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鄧小平同志提出“中國式的現代化”概念,把實現“小康社會”作為階段性目標,作出“三步走”戰略安排。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的十九大對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作出分兩個階段推進的戰略安排,提出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著眼于“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有機銜接、接續推進,描繪了“十四五”時期和到2035年的發展圖景。黨的二十大對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兩步走戰略安排進行宏觀展望,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行了戰略謀劃。
材料中對中國式現代化的認識過程,體現了認識的什么特點。
認識具有反復性、無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
3.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認識的特點)
特點 表現(含義) 原 因 方法論
認識 具有 反復性
認識 具有 無限性
認識 具有 上升性
與時俱進,
開拓創新,
在實踐中認識和發現真理,
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
(1)從認識主體看: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
①認識對象是無限的變化著的物質世界
③認識基礎的社會實踐是不斷發展的
②認識主體的人類是世代延續的
真理在發展中不斷地超越自身
從實踐到認識、從認識到實踐的循環是一種波浪式前進或螺旋式上升的過程
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
人們對一個事物的正確認識往往要經過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復才能完成。(不是一帆風順)
真理可以被超越,不能被否定和推翻
①要受到具體的實踐水平的限制
②要受到不同的立場、觀點、方法、知識水平、思維能力、生理素質等主觀條件的限制。
客觀事物是復雜的、變化的,其本質的暴露和展現也有一個過程。
≠每個人的認識都是無限的
(2)從認識的客體看:
知識拓展 圖示法區分認識的反復性、無限性和上升性
(1)反復性:
(2)無限性:
(3)上升性:
強調認識過程曲折,不是一帆風順的
強調認識無限發展
強調真理不斷超越自身
特別提醒 (1)直線論和圓圈式的循環論是錯誤的。
(2)真理不會被推翻,而是不斷地向前發展,不斷地超越自身。
(3)人類認識是有限性和無限性的統一。
(4)真理并非一成不變,不存在永恒的、終極的、絕對的真理。
①實踐具有直接現實性、客觀物質性、主觀能動性和社會歷史性;
②實踐是認識的基礎。(或實踐決定認識)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實踐是認識的目的。
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積極投身社會實踐。
③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正確的認識對人們的實踐起促進作用,錯誤的認識對實踐起阻礙作用。重視科學理論、真理的指導作用,做到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④真理具有客觀性、具體性、條件性。
要正確對待謬誤;做到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不斷豐富、發展和完善真理。
⑤認識具有反復性、無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
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實踐中認識和發現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
運用認識論/探索認識的奧秘相關知識分析問題
答題要素:實踐(特點、認識的基礎)+真理+認識過程的特點
總結提升
(大切口題)
4.(2024,湖北T13)下圖漫畫揭示的哲理是( )
①實踐與認識的同一是對立中的同一
②認識的真理性要在實踐過程中反復檢驗
③認識都能與實踐達到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④實踐能把頭腦中觀念的存在變成現實的存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詳解】①:“道理是直的,道路是彎的”,實踐和認識是對立統一的,兩者的同一是對立中的同一,①正確。②:實踐是認識的基礎,認識的真理性要在實踐過程中反復檢驗,在彎曲的道路中,驗證認識的真理性,②正確。③:正確的認識才能與實踐達到具體的歷史的統一,③說法錯誤。④:實踐能把頭腦中觀念的存在變成現實的存在,但是漫畫未涉及,④不符合題意。
A
直擊高考
5.(2024·山東)1979年,互花米草作為保灘護堤的“衛士”引入我國,對固灘、消浪起到一定作用。然而,互花米草繁殖力強,搶占了鹽地堿蓬、海草床等的生存空間;根系發達,將底棲生物困死其中。鳥兒因無處覓食而飛走。2022年,我國啟動全國范圍內互花米草的防治專項行動。從引入到防治,說明( )
①從量的積累到質的轉變是事物發展的必然趨勢
②把握事物聯系的多樣性才能正確認識事物
③認識受著客觀過程的發展及其表現程度的限制
④真理要經過認識、實踐、再認識的多次反復才能獲得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①:材料沒有體現從量變到質變,而且前進的上升的質變才是發展,“從量的積累到質的轉變是事物發展的必然趨勢”的說法錯誤,①錯誤。
④:真理要經過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復才能獲得,④錯誤。
C
直擊高考
2.要求用“真理”的知識分析某問題
(1)真理的含義:標志主觀同客觀相符合的哲學范疇,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
(2)真理與謬誤的關系:真理與謬誤相伴而行,真理和謬誤有嚴格的界限。
(3)真理的屬性:真理是客觀的,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4)追求真理的過程:認識的三個特點分別加追求真理的三個過程。
(5)在實踐中認識和發現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
總結提升
注意小切口:
3、要求用“認識”“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的知識分析某問題
①認識具有反復性:人們對一個事物的正確認識要經過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復才能完成。+材料
②認識具有無限性:人類認識是無限發展的,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材料
③認識具有上升性:從實踐到認識、從認識到實踐的循環,是一種波浪式的前進或螺旋式的上升。+材料
④方法論:要求我們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實踐中認識和發現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
總結提升
注意小切口:
(2023·全國甲卷,節選)
為解決傳統菌業生產中日益突出的“菌林矛盾”這一世界難題,1983年,林占熺團隊引進某原產于北非多年生禾本科植物,經過不斷改良,培育出耐旱抗寒、適應范圍廣的優質草種;1986年,該團隊“以草代木”栽培食、藥用菌新技術的菌草研究取得突破,創造性地實現了菌與草的結合;1996年,林占熺正式將菌草的漢語拼音確定為菌草的英文名稱。隨著研究的深入,林占焓團隊創立了“菌草學”這門新興學科,拓展應用菌草技術于沙漠治理、飼料生產和生物質能源與材料開發等領域,菌草新興生態產業逐漸成型。
菌草技術作為中國政府援助發展中國家實用技術培訓項目、聯合國“中國與其他發展中國家優先合作項目”,被推廣到100多個國家,在荒漠化土地治理、助推居民脫貧致富中取得顯著成效。在中國科技人員幫助下,菌草在巴布亞新幾內亞種植成功,當地民眾將菌草稱作“中國草”,該國一部長把女兒的名字改成“菌草”。
科研、扶貧幾十年,林占熺拒絕高薪聘請,克服種種困難,堅持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寫在農民的錢袋里,在全國科技扶貧中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獲得“中國十大扶貧狀元”等多項榮譽,登上了“時代楷?!鳖I獎臺。
社會實踐的需要推動我國菌草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不斷取得新突破,
運用認識論的知識對此加以闡釋。
(2023·全國甲卷,節選)
社會實踐的需要推動我國菌草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不斷取得新突破,
運用認識論的知識對此加以闡釋。
①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2分) (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決定認識1分,必須點出動力2分),實踐不斷產生新問題、提出新要求,推動人們進行新的探索和研究(2分,相關闡述酌情1~2分)。
②從解決“菌草矛盾”到沙漠治理,幫助農民脫貧致富,再到助力世界生態安全,社會實踐提出的新課題、新要求推動菌草研究不斷深入(結合實踐變化材料進行闡述給2~4分),草種不斷改良,技術應用不斷擴大,認識不斷深化,創造出“菌草學”學科(答到認識的不斷深化3分,或有認識不斷發展闡述1~3分,答到創立了“菌草學”學科1分。如有其他相關闡述酌情給分。)
選擇題考點
1.理性認識與感性認識都有正確與錯誤之分。(不能比較哪個更可靠)
2.理性認識依賴于感性認識,所有認識都來源于實踐。
(不能說理性認識來源于感性認識)
3.感覺、知覺和表象是感性認識的三種形式;概念、判斷和推理是理性認識的三種形式。(不能混淆)
4.正確的認識才能促進實踐的發展(不能籠統地說認識促進實踐的發展)
5.實踐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活動。
(讀書學習等改造主觀世界的活動不屬于實踐)
6.實踐是認識的唯一來源,但獲得認識的途徑有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
(不能說實踐是獲得認識的唯一途徑)
7.實踐具有直接現實性,可以把人們頭腦中觀念的存在變為現實的存在。
(只有實踐)
總結提升
8.真理與謬誤往往是相伴而行的,但又有著嚴格的界限。
(不能說真理中包含著謬誤的成分)
9.認識具有反復性、無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
(不存在永恒真理、終極真理)
10.受主客觀因素影響,對一個事物的正確認識往往要經過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復才能完成。
(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和目的)
11.真理要在發展中不斷超越自身,經過實踐反復檢驗的、已經確定的真理并沒有被推翻,而是不斷向前發展。
12.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具體的歷史的統一。(順序不能顛倒)
13.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實踐產生新問題、提出新要求,推動人們進行新研究;實踐的發展為人們提供日益完備的認識工具,延伸了人類的認識器官;實踐鍛煉和提高了人的認識能力)
選擇題考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州县| 罗田县| 高邑县| 红安县| 桑日县| 哈密市| 昆明市| 长垣县| 北安市| 呈贡县| 泉州市| 邛崃市| 华安县| 连州市| 丰都县| 宜章县| 黄陵县| 阜阳市| 巨野县| 舞钢市| 阳新县| 潮安县| 东乡族自治县| 平塘县| 瓮安县| 全州县| 霍山县| 武乡县| 平江县| 本溪| 大田县| 万荣县| 南雄市| 新乐市| 梓潼县| 石泉县| 咸丰县| 丰镇市| 葵青区| 靖远县| 镇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