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5屆高三一輪復習 人口分布 課件 (共39張PPT)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5屆高三一輪復習 人口分布 課件 (共39張PPT)

資源簡介

(共39張PPT)
第八章 人口與城鎮
考點49 人口分布
考向一:人口分布的特點
考向二:影響人口分布的因素
考點50 人口遷移
考向一:人口遷移的特點及原因
考向二:人口遷移的影響
第19講 人口與地理環境
考點51 人口容量
考向一:人口增長
考向二:影響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的因素
考向三:人口合理容量
考點分布 考題統計+考點提取
人口分布 2024浙江卷1月選考,1題,2分,通過人口密度分布圖分析影響人口的因素
2023安徽卷,4-5題,8分,不同時間影響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2023海南卷,11題,3分,影響人口分布的因素
2023浙江卷1月選考,1-2題,4分,通過人口統計圖分析人口分布的因素
人口遷移 2024湖南卷,4-5題,6分,通過人口年齡結構圖分析人口增長特點及對鄉村振興帶來的影響
2023山東卷,3-5題,9分,通過人口遷移模式圖人口遷移的動因與效應
2023遼寧卷,1-2題,6分,通過人口流動統計數據考察人口流動相關概念及對城市的影響
2023海南卷,1-2題,6分,通過人口重心的概念分析我國人口遷移規律及其影響
人口容量 2023福建卷,14題,3分,通過居民活動類型分析人口特點
命題趨勢: 人口問題、人口遷移是高考的重要考點,以最新社會經濟發展案例、最新人口政策為背景,結合統計數據,要求分析人口變化和人口問題的成因、影響及應對措施,人口遷移的影響因素及影響等,考查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分析人口政策及其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等現實問題
考情分析
基本概念
人口分布:指人口在某一特定時間內于一定地理空間的集散狀況,也稱為人口的空間形式。是人口數量、質量(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職業等)在不同尺度區域的分布狀況。
人口密度=
人口數量
區域面積
(人/km2)
人口密度:表現人口分布的主要形式和指標。指一定時期一定單位面積土地上的人均人口數量,一般使用的單位是每平方千米人數。
(人口密度是反映人口分布疏密程度的常用數量指標,用于計算一個國家/地區/城市或全球的人口分布狀況。)
一、人口分布
考向一 人口分布的特點
(2023.1浙江卷)中亞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節點。近年來經濟發展迅速,人口增長明顯,但人口分布的空間格局基本不變。下面為中亞五國地形及各國人口、面積柱狀圖。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中亞國家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
A.土庫曼斯坦 B.哈薩克斯坦 C.吉爾吉斯斯坦 D.塔吉克斯坦
2.影響中亞東南部地區人口較密集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熱量 B.礦產 C.水源 D.土壤
B
C
據圖說明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人口分布特點的描述方法
(1)人口分布是否均勻。
(2)人口數量的空間變化。如從什么地方向什么地方遞增(遞減),或者哪些地方分布多、哪些地方分布少,或找到明顯的地理分界線(該線兩側人口分布差異顯著)。
(3)極值區域。什么地方人口分布最多,什么地方分布最少。
(4)分布形狀。分布呈點狀、環狀、線狀還是面狀等。一般來說,平原地區人口分布呈面狀;河流、海岸線、交通線附近人口分布呈線狀;沙漠中城市多分布在綠洲上,人口分布呈點狀。
分布特征:世界人口分布不均衡
主要分布在中低緯沿海平原地帶,其中東亞,南亞,西歐,北美東部人口密集。
原因:緯度低,溫度高,沿海降水多,氣候溫暖濕潤;
地勢較低,地形平坦,有利于工農業發展,經濟發展水平高;
分布特征
一、人口分布
據圖說明我國人口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分布特征:我國人口分布不均衡,東多西少,南多北少。
思考:影響人口分布的因素有哪些?
騰沖
黑河
胡煥庸線
原因:東南沿海是季風氣候,氣候溫暖濕潤;
主要分布在東南部沿海平原和四川盆地,西部高原山地人口主要分布在地勢較低的河谷地帶。
地勢較低,地形平坦;
西部河谷地帶地勢較低,溫度較高,水資源充足;
分布特征
一、人口分布
(2024年江西卷)根據材料完成下列小題。格陵蘭島絕大部分區域被冰蓋覆蓋,沿海區域少量土地出露,生長著苔原植被。冰蓋變化可以影響該島地殼升降,進而引起海平面的相對變化。考古資料顯示,10世紀末,以航海為生的維京人開始定居在該島南端;定居中后期,該區域氣候明顯變冷,冰蓋變化顯著,環境持續惡化。15世紀中葉,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維京人最終放棄了該定居區。下圖示意維京人古定居點分布及區域地形。
(1)概括維京人古定居點在圖示區域的分布特征,并說明其形成原因。
特征:分布不均,臨低地或谷地分布;
臨水域或峽灣分布。
原因:低地或谷地海拔較低,氣溫較高;
背風,氣溫相對較高;
有苔原分布,便于生產生活;
水域或峽灣方便停靠船舶,利于出海貿易和獲取食材。
因素 分析
自 然 因 素 氣候
地形
水源河流
土壤資源
人 文 因 素 經濟
歷史
過于寒冷、干旱以及濕熱的地區不適合人類居住;
人口主要分布在氣候適宜的中、低緯度地區
高山、高原地區人口稀疏;
平原地區人口稠密(熱帶地區除外);
河流、湖泊沿岸供水方便,人口較密集;
在干旱地區,人口稠密區依水源多呈點狀、線狀和片狀分布;
土壤肥沃,利于農業發展,人口稠密;資源豐富的地方,人口稠密;
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地區,人口稠密;
歷史悠久的地區人口較稠密;
政府的人口與發展政策以及軍事因素、宗教信仰、文化習俗、科技發展水平等,也都對人口分布產生影響。
人口分布的影響因素
一、人口分布
考向二 影響人口分布的因素
(2023年海南卷)人口重心是指區域空間中人口數量可維持空間均衡的受力點,其時序變化可反映區域發展的空間演變軌跡。隨著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等國家發展戰略的實施,區域內人口重心遷移明顯。下圖示意1978—2018年我國中部和西部地區人口重心遷移軌跡。據此完成下題。
1.對我國中部地區1978-2018年人口重心遷移影響相對較小的是( )
A.中部地區人口外流
B.中部地區城市群發展
C.中部地區跨境貿易
D.中部地區礦產資源開發
C
(2023年全國卷)技術進步對人口分布有重要影響。研究表明,1790~1870年,隨著蒸汽機等技術的應用,美國人口更加趨向臨河分布;1870年后隨著電力、機械等技術進步,美國的用水來源結構隨之變化,河流對人口分布的重要性相對減弱。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2.影響1790~1870年美國人口分布變化趨勢的主要因素是( )
①工業 ②農業 ③內河運輸 ④公路運輸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1870年后,美國用水來源結構發生變化,主要表現為( )
A.河流水比例上升 B.河流水用量減少
C.地下水比例上升 D.地下水用量最多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自然要素對人口分布的影響越來越小,社會經濟因素越來越大
A
C
類型 人口遷移 人口流動
概念 人口變更定居地的空間移動 住所不變更的空間移動
區別 發生永久性或長期性居住地改變 臨時或短期離開居住地的外出活動
主要 原因 自然環境變遷、災荒、戰亂、宗教迫害、政策、政治、經濟差別等 短期的工作與學習、商務活動、旅游、探親等
舉例 “闖關東”“下南洋”、北宋末年人口南遷、定居海外獲取“綠卡” 外出探親、出國考察、長假出游、“民工流”
①戶籍人口:指我國公民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在公安戶籍管理機關登記常住戶口的人,主要用于戶籍行政管理。
②常住人口:指經常在某行政區域內居住達半年及以上人口,既包括有戶籍且實際居住的,也包括無戶籍但實際居住的人口,反映的是實際居住人口的情況。
受落戶政策等因素的影響,我國人口凈遷出區常住人口低于戶籍人口,而人口凈遷入區常住人口高于戶籍人口。
人口遷移:跨越行政界線的空間移動,時間長(一年)
基本概念
二、人口遷移
時期 19世紀以前 二戰后
遷移路線 ①歐洲人到美洲、大洋洲 ②非洲黑人被販賣到美洲 ①拉丁美洲人到北美和西歐
②南亞、南歐和非洲人到西亞、北非打工
③南歐和非洲人到西歐打工
遷出地 舊大陸 (歐洲、非洲、亞洲) 亞、非、拉
遷入地 新大陸 (美洲、大洋洲) 西歐、北美、西亞、北非
遷移特點 集團性、大批的移民為主 從發展中國家流向發達國家;定居移民減少,短期流動人口增多
原因 地理大發現與新航線的開辟;資本主義發展和殖民擴張 各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勞動
力供求關系的地區差異性
意義 開發了新大陸;傳播了工業文明;改變了人種分布 調整了勞動力空間分布不均的狀況
遷移類型——國際遷移
時期 1949年前 1949年至改 革開前 改革開 放后
特點 大批遷移 有計劃、 有組織地 遷移 遷移的數 量增大, 自發為主, 多為務工、 經商
影響 因素 深受統治者及行政力量的束縛;農業經濟 脆弱,戰爭頻 繁,自然災害多發 國家實行 計劃經濟 體制和嚴 格的戶籍 管理制度 國家改革開放政策
流向 遷往社會 環境及自 然條件較 好的地區 由東部遷 往西北和 東北等地 由中西部 遷往東部 沿海城市 和工礦區
闖關東 走西口 下南洋
遷移類型——國內遷移
現階段,中國人口出現人口回流,“城歸”現象,從一線都市圈流動到二線或者三線都市圈,由城市到鄉村的現象。
4.“城歸”返鄉創業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產業已達飽和,經濟效益不斷下降 B.國家優惠政策實施,鄉村經濟蓄勢發展
C.鄉村土地無人耕種,大面積的撂荒 D.城市生活成本過高,環境污染嚴重
5.“城歸”給鄉村帶來的是人口紅利(是指一個國家的勞動年齡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較大,撫養率比較低,為經濟發展創造了有利的人口條件,整個國家的經濟呈高儲蓄、高投資和高增長的局面)升級,人口紅利升級指的是“城歸”人員( )
A.技能與素質的提升 B.年齡構成的年輕化 C.數量的大幅度提高 D.性別結構的均衡化
6.“城歸”現象給鄉村最先帶來的社會效益是( )
A.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環境質量 B.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完善基礎設施
C.有效解決留守兒童和老齡化問題 D.促進農業規模化和專業化發展
近年來,不少在城市積累了資金、習得專長的農民工,開始逆向流動、返鄉創業。這類人,被媒體稱為“城歸”。據統計,近年來“城歸”人數累計達到450萬。隨著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將有更多的“城歸”返鄉創業,這將給鄉村的社會經濟發展帶來不可估量的現實影響。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B
A
C
20 世紀 60 年代,美國學者李(Everett S. Lee)提出了人口遷移理論——“推拉理論”。他認為,在每個區域中,都會有各種各樣的“拉力”,留住在這里生活的人,吸引懷著改善生活愿望的移民;同時,也存在著不少的“推力”,多種因素促使原居民離開。此外,原居住地與目的地之間,可能還存在著難以逾越的障礙,如限制移民的法律法規等。人口遷移還會受到個人因素的影響,如遷移意愿,知識水平,對遷出地、遷入地的印象與評價等。
“推拉理論”
二、人口遷移
思考:試列舉人口遷移的推力和拉力?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經濟,社會,生態
影響因素
差異 主要影響因素
時間差異 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自然因素的作用越來越小,社會經濟因素的作用越來越大
地域差異 由經濟落后地區遷入經濟發達地區的主要因素是經濟因素
年齡差異 青壯年人口遷移主要是經濟因素或婚姻因素;
老年人口遷移可能是家庭因素或環境因素;
青少年人口遷移最可能是家庭因素或教育因素。
性別差異 男性人口遷移,遷入區可能重工業發達,以第二產業為主;
女性人口遷移,遷入區可能輕工業發達,以第三產業的服務業為主。
文化差異 學歷水平較高的人群遷移,遷入區一般高新技術產業發達;
學歷水平較低的人群遷移,遷入區一般勞動密集型產業較多。
產業結構調整 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促進高端技術人才的遷入,加快普通勞動力技能的提升;
伴隨著勞動密集型產業的轉移,勞動力遷移方向發生變化
析特征
看差異
抓要素
影響因素的分析
考向一 人口遷移的特點及原因
(2023.6浙江卷)2020年,我國流動人口達3.76億,比2010年增長約70%,其中省際流動人口為1.25億,占比為33.2%(比2010年下降5.6%)。流入(出)率為流入(出)人口占本省人口的比重。下表為2020年浙江、新疆、安徽、吉林四省區流入和流出人口統計表。完成下面小題。
22.我國省際流動人口占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沿海產業升級放緩 B.沿海經濟增速下降
C.省際產業轉移增加 D.省際交通條件改善
23.表中甲、乙、丙、丁與各省區流動人口狀況的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
A.甲——新疆 B.乙——安徽 C.丙——浙江 D.丁——吉林
C
D
從辯證的角度分析遷入地和遷出地的有利與不利影響
三方面:生態、經濟、社會
具體分析對人口數量,年齡結構,性別比例,產業結構,公共設施,社會福利,人地關系
人口遷移的影響
考向二 人口遷移的影響
(2021.6浙江卷)近年來﹐我國寧夏、貴州、云南等省區成功實施了生態移民工程,大大改善了移民的生產和生活條件。完成下面小題。
12.實施生態移民考慮的首要因素是( )
A.人口密度 B.交通運輸 C.環境承載力 D.移民意愿
13.生態移民工程的成功實施( )
①促進了遷入區的資源開發 ②緩解了遷出區人口老齡化程度
③減輕了遷入區的就業壓力 ④實現了遷出區人口的脫貧致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C
D
(2024·廣西·高考真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縣葡萄產業實現規模化發展。葡萄的種植、修剪、蔬果、采摘、包裝等生產環節用工需求大,吸引了鄰近的五個傳統農業縣數萬勞動力前來務工。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8.鄰近五縣勞動力向建水縣流動的主要原因是縣際間( )
A.農業結構差異 B.文化習俗相近 C.人口分布不均 D.交通聯系便捷
19.人口流動有利于建水縣在鄉村振興中( )
①加快生產智能化 ②增進民族交融 ③推進產業專業化 ④改善生態環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C
(2024.1月浙江卷)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2021年,印度人口13.9億,年齡結構較為年輕。該國城鎮化水平34.5%,低于亞洲主要發展中國家,近年來國內人口出現跨區域遷移。該國糧食生產基本自給,是世界主要糧食出口國,但糧食出口常受政策限制。
材料二:2020年,印度提出“自立印度”經濟方案,推動本土制造、本土市場和本土供應鏈發展。但有學者認為,該國宜發揮勞動力優勢,面向國際市場生產工業品,發展出口導向型工業。圖左為印度略圖,圖右為2021年印度農業、工業、服務業比重及重要產業部門。
(2)指出該國人口遷移方向,并簡析其主要原因。
向南/西南。
推力:北方農業人口多。
拉力:南部港口經濟發展/海港發達,經濟發達/經濟發展水平高,就業崗位多/工資水平高,投資環境好。
增長率=機械增長率+自然增長率
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機械增長率=遷入率-遷出率
凈增長率=總人口×自然增長率
增長率>0,=0 ,<0分別代表什么含義?
折線圖的判讀與人口增長
自然增長率最大時人口不是最多,最小時人口不是最少;
當自然增長率為零時,人口最多或最少。人口增長和人口基數有關,基數越大,增長人口數量越多。
三、人口容量
人口增長
二、人口增長模式
特點 時期 對應國家 原因
原始型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極低的自然增長率 原始社會、奴隸封建社會 生產率水平極為低下
傳統型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的自然增長率 工業革命時期 發展中國家 產業革命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糧食產量大幅度增加,醫療衛生事業得到迅速發展,死亡率下降
現代型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 現金 發達國家 現代科學知識的普及,醫療衛生技術進步,人類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提升,人們的生育觀念和生育行為也發生較大的變化
注意:1.死亡率下降的原因是經濟發展水平提高,生活水平提高,醫療水平提高。出生率下降主要受經濟,文化,生育觀的影響
2.絕大部分發展中國家是傳統型,但是較為發達的發展中國家或發展中國家的發達城市有可能是現代型
人口增長模式
思考:影響人口增長的因素有哪些?
①持續下降、波動下降
②出生率、死亡率在3%以上算高,1%左右算低
③斜率反映變化速度,曲線越陡,變化越快
曲線越平緩,數值變化越小
④人口增長模式轉變較早,過程緩慢,現在出現負增長,說明是發達國家,如西歐、北歐
①曲線圖
人口統計圖的判讀
第一步:畫出三條坐標軸數值增大的方向
第二步:過圖中某點,畫三條平行與坐標軸箭頭的線段
第三步:讀出三個坐標軸上的數值
第四步:驗算結果,三個坐標之和應為100%
a:60%、 b:30%、 c:10%
②平面正三角形坐標圖
人口統計圖的判讀
自然增長率 = 出生率 – 死亡率
出生率和死亡率可以直接用平面直角坐標的判讀方法讀出,比如I的出生率是4.8%,死亡率是4.0%
自然增長率可以根據出生率-死亡率來算,比如I的自然增長率是0.8%
自然增長率沿著對角線向右上方增大,任何一個點的數值可以做對角線的平行線來判讀
③斜坐標圖
人口統計圖的判讀
(1)正常變化
從年輕型到老年型的正常轉變,其變化主要是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受人口自然增長的影響,人口增長模式為:原始型→傳統型→現代型。
(2)特殊變化
①某年齡段人口比例突然變小(如圖中A處)。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一是計劃生育政策實施等導致出生率突然降低;二是重大災害等導致死亡率上升;三是人口的大量外遷。
②某年齡段人口比例突然增加(如圖中B處)。其原因可能是就業、升學等導致的人口大量遷入。
③男女比例的明顯失調(如圖中C處)。其原因可能是戰爭導致大量男性死亡,也可能是服裝、紡織等對職工性別有一定要求的工廠建設導致的。
④人口性別金字塔圖
人口統計圖的判讀
(2023·河北·高考真題)人口年齡結構三角圖適合刻畫國家人口結構的演變路徑。三角圖中的點坐標記作(C,L,A),C、L、A分別表示少兒、勞動力和老年人的人口比重,且C+L+A=100%,如下圖a點P所示。任意點0的運動方向含義如左圖所示。圖b描述了1966-2020年我國人口年齡結構演變路徑。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4.1966-1982年,我國人口年齡結構演變呈現出的顯著特征為勞動力比重(%)( )
A.少子化、紅利化 B.多子化、年輕化
C.少子化、老齡化 D.紅利化、年輕化
15.假設自2020年到2100年,我國總和生育率(相當于育齡婦女平均的終身可能生育數)由1.3逐步提升到2.1,人口預期壽命由78歲逐步提升到85歲,那么我國人口年齡結構演變趨勢如右圖中( )
A.① B.② C.③ D.④
A
D
生產力水平
社會
經濟
自然
人口增長帶來的影響?
人口增長過快:
人口問題!
人口增長的影響因素
除自然資源、環境條件外,還有社會經濟、科技進步、醫療衛生、文化教育、政治制度等。
人口增長過慢:
有利:人口紅利。
有利:緩解人口壓力
不利:社會壓力較大,住房緊張,交通擁堵,失業率上升,教育資源,醫療資源緊張,環境污染,生態破壞,資源緊缺。
不利:人口老齡化,社會福利壓力較大,勞動力減少,不利于工農業發展。
人口紅利(是指一個國家的勞動年齡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較大,撫養率比較低,為經濟發展創造了有利的人口條件,整個國家的經濟呈高儲蓄、高投資和高增長的局面)
我國人口問題
一、人口慣性增長勢頭強勁
二、人口素質總體水平不高,難以適應激烈的綜合國力競爭的要求。
三、勞動年齡人口規模龐大,就業形勢更加嚴峻。
四、人口老齡化日益加重,社會保障面臨空前壓力。
五、出生人口性別比居高不下,給社會穩定帶來隱患。
六、流動遷移人口持續增加,對公共資源配置構成巨大挑戰。
七、貧困人口結構趨于多元,促進社會均衡發展的任務十分艱巨
發達國家 發展中國家
問題
原因
影響
措施
趨勢
人口問題
人口增長緩慢、人口老齡化
人口增長過快、青少年及兒童比重過大
①經濟發達,生產力水平高;
②有良好的社會保險和福利制度;
③人口受教育水平高,生育意愿不強。
①經濟落后,現代化水平低,需要的勞動力多;
②社會保險和福利制度不完善;
③政治獨立、經濟發展、醫療進步。
①社會經濟負擔加重;
②影響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
③老年人生活孤單、生活困難;
④勞動力不足;
⑤青壯年負擔過重。
①糧食供給不足;
②教育、就業問題突出;
③人民生活貧困化;
④人口素質偏低;
⑤產生持久的環境壓力。
鼓勵生育,接納海外移民
實施計劃生育政策,降低人口自然增長率
人口數量比較穩定,但一些國家還會逐漸減少
隨著控制人口措施的實施,人口增長將趨緩
人口問題 解決措施
人口結構不合理(如男性比重偏高)
人口老齡化
人口素質較低
人口地區分布不平衡
人口流動規模大
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獨生子女家庭增多
人口問題
轉變生育觀念
放寬生育政策,延遲退休
大力發展科技教育,提高人口素質
加強經濟建設,提高和改善落后地區的社會經濟條件
積極發展交通、經濟,縮小地區發展差距,增加當地就業機會
發展社會保障事業,增加當地就業崗位和機會等
實施原因 隨著我國生育率不斷下降,人口老齡化問題突出,男女比例失調等一系列問題出現
意義 ①有利于優化人口結構,緩解人口老齡化和人口性別比失衡問題。
②有利于促進社會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近期看可以直接帶動住房、教育、健康、家政等方面的消費需求;長遠看新增人口進入勞動年齡后可降低人口撫養比,對經濟增長的正效應更為顯著。
③有利于促進家庭幸福、社會和諧
為什么實行“三孩政策”?
考向一 人口增長
(2022.1月浙江卷)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2020年全國勞動年齡人口8.8億,比2010年減少4000多萬人;每10萬人中擁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數由2010年的8930人上升為15467人;長三角、珠三角等主要城市群人口迅速增長。完成下面小題。
21.勞動年齡人口和擁有大學文化程度人數的變化,其影響是( )
A.勞動力的優勢削弱 B.機器換人速度趨于減緩
C.產業升級需要加快 D.出口商品成本優勢上升
22.關于城市群人口迅速增長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提高城市群人口老齡化水平 B.縮小地區之間發展差距
C.高新技術產業向城市群集聚 D.遷出地城市化水平下降
C
C
(2024年湖南卷)某學者以2010年常住人口為基礎,在不考慮城鄉人口遷移的條件下,測算出2020年我國鄉村各年齡段常住人口數量。下圖示意2020年我國鄉村常住人口的測算結果與統計結果。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0.測算人口數量與統計人口數量差異最顯著的年齡段及該年齡段兩者數量差異形成的原因( )
A.15~21歲人口自然增長慢
B.36~42歲人口自然增長慢
C.15~21歲人口凈流出量高
D.36~42歲人口凈流出量高
11.圖示統計人口的年齡結構可能會給鄉村振興帶來的影響是( )
①阻礙農民增收 ②造成生態破壞
③導致鄉愁淡化 ④增加耕地撂荒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C
D
1. 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是指某區域在既定的對外聯系、經濟技術水平、社會文化條件下,由本地自然資源和自然環境所決定的人口規模。任何一個區域的環境承載力總是有限的。
2. 人口合理容量: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既定的對外聯系、經濟技術水平、社會文化條件下,在保證居民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時又不妨礙后代生活質量的前提下所能容納(承載)的適度的人口數量。
大于
基本概念
因素 與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的關系 資源豐富程度 正相關 資源越豐富,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越大
科技發展水平 正相關 科技水平越高,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越大
經濟發展程度 正相關 經濟越發達,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越大
地區開放程度 正相關 地區開放程度越高,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越大
生活消費水平 負相關 生活消費水平越高,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越小
人口容量的根本因素是資源,一個地區承載力的大小要看最小的資源
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的影響因素
考向二 影響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的因素
某評測機構從土地資源、水資源、能源、大氣環境容量以及水環境容量等五方面來確定研究區的綜合承載力,其大小最終取決于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瓶頸”作用的制約因素。讀某市綜合承載力測度表。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制約該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因素是( )
A.水資源承載力 B.能源承載力
C.水環境容量 D.大氣環境容量
2.專家預測,2030年該市能源承載力可承載人口規模將提高,最可能因為該市( )
A.能源消費總量下降
B.能源總量大幅下降
C.能源利用效率提升
D.區域內人口量增加
C
C
考向三 人口合理容量
蘭州市地處黃土高原、蒙新高原、青藏高原三大高原的交界處,位于兩山中間,黃河穿城而過。下表為蘭州市人口容量總結表(單位:萬人)。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3.綜合各種測算方法,蘭州市適宜人口容量(萬人)和最大人口容量(萬人)分別是( )
A.311;345 B.207;344 C.227;338 D.207;338
4.為增大人口容量,目前蘭州市可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
A.治理污染,改善環境質量 B.挖掘土地潛力,增加人均用地
C.發展科技,提高開放程度 D.跳出河谷,開發新的城市用地
B
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昭通市| 南昌市| 府谷县| 荣昌县| 金川县| 淮北市| 葵青区| 都江堰市| 天峻县| 光山县| 郧西县| 土默特左旗| 岳阳县| 沅陵县| 高青县| 桑日县| 富锦市| 乡宁县| 那坡县| 新田县| 额敏县| 江孜县| 甘孜| 东辽县| 武冈市| 香格里拉县| 福州市| 桐庐县| 襄城县| 武宁县| 来安县| 克什克腾旗| 罗源县| 苏尼特左旗| 南皮县| 潢川县| 丹巴县| 西乌珠穆沁旗| 玛多县| 神池县| 沁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