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3課 西歐經濟和社會的發展1.了解中世紀晚期農村土地關系的變化過程以及租地農場的建立過程2.了解手工業發展變化以及手工工場的形成過程3.理解土地關系變化和手工業發展與資本主義萌芽的關系4.知道富裕農民和市民階層的產生過程和影響基礎主干落實一、新的生產和經營方式結合右側史料填寫圖示,明確西歐新的生產和經營方式的出現及發展。【思維導引】 租地農場和手工工場的出現,推動歐洲由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二、富裕農民和市民階層1.歐洲農村的社會結構改變(1)富裕農民、騎士等不斷集中土地,以新的經營方式掌握了生產、交換等環節。(2)他們還控制了鄉村行政事務,成為農村中富有生氣的階級力量。2.城市的變化:手工業者、商人成為城市居民,商人的政治權利不斷擴大,成為強化王權所需要的政治力量。【史料研習】14-17世紀,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地區出現了資本主義手工工場和租地農場。手工工場是指經營者將生產者集中在一個場地內進行生產,他們提供生產工具和原材料,生產者成為完全出賣勞動力的雇傭工人。租地農場是一種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農場,它以市場為生產的基本目的,主要依靠雇傭自由的工資勞動者。——摘編自《歷史學習新視野新知識》后來情況發生變化了,城市居民有錢了,覺得腰桿硬了……可以組織自己的市政府,建立自己的法庭,甚至組織自己的軍隊。——錢乘旦《西方那一塊土》重點任務驅動 中世紀晚期(11世紀以后)歐洲社會處于轉型時期。勞動技術的革新,促進社會生產力的進步,生產關系也隨之變化。任務一 莊園制度的瓦解[教材再開發→材料研讀]馬克思說:“租地農場主成了這種農業工人的實際指揮官,成了他們的剩余勞動的實際剝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現在只和這種資本主義租地農場主發生直接關系,而且是單純的貨幣關系和契約關系。”(1)材料中的“租地農場主”主要來自哪一類人群 他們與“農業工人”是一種什么關系 根據材料推斷“土地所有者”的生活來源。答:富裕農民等;雇傭與被雇傭、剝削與被剝削的關系;土地租金。任務二 手工工場的興起機間寬又長,織機二百張,織工二百人,排列成長行。……外有一間房,童工一百五,并坐檢細毛,不敢怨勞苦。都是窮苦人,終日不休息,清晨到深夜,各得一便士。……又有一大廳,五十剪毛工,施展好手藝,天衣全無縫。又有八十人,洗呢更漿呢。染工又八十,呢絨著顏色。二十搟制匠,整呢折成匹。——16世紀英國民歌(2)根據材料概括英國紡織手工工場的基本情況。答:規模大,雇傭工人多,生產集中,分工協作,工資待遇低,工作時間長。(3)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任務一與任務二中兩種生產模式的相同點。答:都采用雇傭生產;產品面向市場。任務三 歐洲社會的變遷中世紀的社會評論家經常認為歐洲社會包括三個等級或階級:“祈禱者、作戰者和勞作者。”……這種將社會整齊地分化為三個階級的模式抓住了中世紀歐洲的一些重要事實,它清晰地反映了一個在政治、社會和經濟上均不平等的社會……卻也忽略了一些為中世紀的歐洲社會帶來諸多變化的過程。——摘編自杰里 本特利等《新全球史》(4)結合所學知識回答“祈禱者、作戰者和勞作者”分別指哪些人。答:教士(教會貴族)、貴族(世俗貴族)、農奴(農民)。(5)結合所學知識從經濟、政治、社會等方面分別列舉出中世紀歐洲社會的諸多變化。答:經濟上,莊園逐漸衰落,城市商品經濟發展;政治上,王權提升,市民階層分享權力;社會上,近代大學興起,逐漸沖破教會的思想控制。素養達標評價1.“據歐洲經濟史學家統計,公元7世紀中葉歐洲人口為1 800萬,11世紀為3 850萬,增長了2倍多,其中不列顛群島人口增長了4倍。”為了解決人口增長問題,歐洲農村出現了 (A)A.墾殖運動 B.手工工場C.租地農場 D.莊園2.(2023·新鄉模擬)11世紀以后,歐洲農村發生了一些新的變化,在一些國家和地區,土地集中成為一種趨勢。14世紀中葉以后,出租領主自營地達到一個高潮,一些富裕農民通過承租、購買領主的土地,或者轉租、購買其他佃戶的地產等方式將土地集中起來,建立租地農場。材料主要表明 (D)A.農業生產飛速發展B.領主脫離了農業生產C.城市經濟發展迅速D.農業生產資本主義化3.(2024·周口期末)11世紀以后,西歐一些城市街道上布滿了作坊,如紡織作坊有梳毛、紡線、織布、染色等;制陶作坊有拌料、成型、上釉、繪畫、焙燒等。常常一條街上的作坊都是一種行業,形成了銅匠街、皮革匠街等。這說明當時 (B)A.工廠制度盛行 B.手工業分工細密C.手工工場興起 D.生產資本主義化4.中世紀晚期,歐洲社會處于轉型時期,生產組織逐漸資本主義化,出現雇傭與被雇傭的生產關系。這一現象主要表現在 (B)A.莊園經濟和現代工廠制的形成B.租地農場和手工工場的產生C.種植園經濟和工業革命的擴展D.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的實行5.(2023·鄭州模擬)中世紀的歐洲,富裕農民、騎士等成為農村中富有生氣的階級力量。城市中,市民階層逐漸形成并不斷發展和壯大,成為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這段話描述了中古歐洲 (D)A.思想文化產生變化B.生產關系資本主義化C.政治制度趨向專制D.社會結構發生變化6.“14世紀時,歐洲的商業史從日常生活的邊緣性活動發展成為日常生活的核心內容。這一發展使商人的政治權利及經濟力量穩步增長,他們正成為倫敦的市長、德意志帝國自由市的參議員、荷蘭的州長。”這說明中世紀歐洲(A)A.商業發展提高了商人的政治地位B.商業生活徹底取代宗教信仰C.商人階層成為新的統治階層D.商業發展不受封建領主的制約7.構建知識結構圖,能很好地從整體駕馭和把握所學知識。下面是一幅未完成的知識結構圖,其中空白框中應填寫的內容是 (C)A.西歐土地關系的變化B.西歐手工業的發展C.西歐生產組織資本主義化D.西歐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貨幣地租的發展、自營地的出租、土地市場的活躍、修道院的解散、圈地和兼并等都是促使租地農場形成的重要因素……一定規模的雇傭勞動經營以及為市場而生產,是租地農場最突出的經營特征,也是人們特別強調的有別于家庭農場的特征。——摘編自黃春高《14-16世紀英國租地農場的歷史考察》材料二 工場手工業時期,社會關系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工場手工業擴大了雇傭勞動關系的范圍,瓦解了小商品生產,并且使商業資本和工業資本的聯系日益密切和擴大。——伍丹戈 《工業中資本主義發展的三個階段》(1)根據材料一,指出促使租地農場形成的因素及其經營特征。答:因素:貨幣地租的發展、自營地的出租、土地市場的活躍、修道院的解散、圈地和兼并的出現。經營特征:雇傭勞動經營,市場交易。(2)根據材料二,概括中世紀晚期歐洲“社會關系”的變化。答:工場手工業主雇傭工人勞動。(3)根據材料一、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租地農場和工場手工業的出現對歐洲社會的影響。答:生產方式發生變化;歐洲出現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社會結構發生變化,出現了富裕農民和市民階層;歐洲逐步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第13課 西歐經濟和社會的發展1.了解中世紀晚期農村土地關系的變化過程以及租地農場的建立過程2.了解手工業發展變化以及手工工場的形成過程3.理解土地關系變化和手工業發展與資本主義萌芽的關系4.知道富裕農民和市民階層的產生過程和影響基礎主干落實一、新的生產和經營方式結合右側史料填寫圖示,明確西歐新的生產和經營方式的出現及發展。【思維導引】 租地農場和手工工場的出現,推動歐洲由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二、富裕農民和市民階層1.歐洲農村的社會結構改變(1) 、騎士等不斷集中土地,以新的 掌握了生產、交換等環節。(2)他們還控制了鄉村行政事務,成為農村中富有生氣的階級力量。2.城市的變化:手工業者、 成為城市居民,商人的政治權利不斷擴大,成為 所需要的政治力量。【史料研習】14-17世紀,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地區出現了資本主義手工工場和租地農場。手工工場是指經營者將生產者集中在一個場地內進行生產,他們提供生產工具和原材料,生產者成為完全出賣勞動力的雇傭工人。租地農場是一種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農場,它以市場為生產的基本目的,主要依靠雇傭自由的工資勞動者。——摘編自《歷史學習新視野新知識》后來情況發生變化了,城市居民有錢了,覺得腰桿硬了……可以組織自己的市政府,建立自己的法庭,甚至組織自己的軍隊。——錢乘旦《西方那一塊土》重點任務驅動 中世紀晚期(11世紀以后)歐洲社會處于轉型時期。勞動技術的革新,促進社會生產力的進步,生產關系也隨之變化。任務一 莊園制度的瓦解[教材再開發→材料研讀]馬克思說:“租地農場主成了這種農業工人的實際指揮官,成了他們的剩余勞動的實際剝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現在只和這種資本主義租地農場主發生直接關系,而且是單純的貨幣關系和契約關系。”(1)材料中的“租地農場主”主要來自哪一類人群 他們與“農業工人”是一種什么關系 根據材料推斷“土地所有者”的生活來源。任務二 手工工場的興起機間寬又長,織機二百張,織工二百人,排列成長行。……外有一間房,童工一百五,并坐檢細毛,不敢怨勞苦。都是窮苦人,終日不休息,清晨到深夜,各得一便士。……又有一大廳,五十剪毛工,施展好手藝,天衣全無縫。又有八十人,洗呢更漿呢。染工又八十,呢絨著顏色。二十搟制匠,整呢折成匹。——16世紀英國民歌(2)根據材料概括英國紡織手工工場的基本情況。(3)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任務一與任務二中兩種生產模式的相同點。任務三 歐洲社會的變遷中世紀的社會評論家經常認為歐洲社會包括三個等級或階級:“祈禱者、作戰者和勞作者。”……這種將社會整齊地分化為三個階級的模式抓住了中世紀歐洲的一些重要事實,它清晰地反映了一個在政治、社會和經濟上均不平等的社會……卻也忽略了一些為中世紀的歐洲社會帶來諸多變化的過程。——摘編自杰里 本特利等《新全球史》(4)結合所學知識回答“祈禱者、作戰者和勞作者”分別指哪些人。(5)結合所學知識從經濟、政治、社會等方面分別列舉出中世紀歐洲社會的諸多變化。素養達標評價1.“據歐洲經濟史學家統計,公元7世紀中葉歐洲人口為1 800萬,11世紀為3 850萬,增長了2倍多,其中不列顛群島人口增長了4倍。”為了解決人口增長問題,歐洲農村出現了 ( )A.墾殖運動 B.手工工場C.租地農場 D.莊園2.(2023·新鄉模擬)11世紀以后,歐洲農村發生了一些新的變化,在一些國家和地區,土地集中成為一種趨勢。14世紀中葉以后,出租領主自營地達到一個高潮,一些富裕農民通過承租、購買領主的土地,或者轉租、購買其他佃戶的地產等方式將土地集中起來,建立租地農場。材料主要表明 ( )A.農業生產飛速發展B.領主脫離了農業生產C.城市經濟發展迅速D.農業生產資本主義化3.(2024·周口期末)11世紀以后,西歐一些城市街道上布滿了作坊,如紡織作坊有梳毛、紡線、織布、染色等;制陶作坊有拌料、成型、上釉、繪畫、焙燒等。常常一條街上的作坊都是一種行業,形成了銅匠街、皮革匠街等。這說明當時 ( )A.工廠制度盛行 B.手工業分工細密C.手工工場興起 D.生產資本主義化4.中世紀晚期,歐洲社會處于轉型時期,生產組織逐漸資本主義化,出現雇傭與被雇傭的生產關系。這一現象主要表現在 ( )A.莊園經濟和現代工廠制的形成B.租地農場和手工工場的產生C.種植園經濟和工業革命的擴展D.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的實行5.(2023·鄭州模擬)中世紀的歐洲,富裕農民、騎士等成為農村中富有生氣的階級力量。城市中,市民階層逐漸形成并不斷發展和壯大,成為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這段話描述了中古歐洲 ( )A.思想文化產生變化B.生產關系資本主義化C.政治制度趨向專制D.社會結構發生變化6.“14世紀時,歐洲的商業史從日常生活的邊緣性活動發展成為日常生活的核心內容。這一發展使商人的政治權利及經濟力量穩步增長,他們正成為倫敦的市長、德意志帝國自由市的參議員、荷蘭的州長。”這說明中世紀歐洲( )A.商業發展提高了商人的政治地位B.商業生活徹底取代宗教信仰C.商人階層成為新的統治階層D.商業發展不受封建領主的制約7.構建知識結構圖,能很好地從整體駕馭和把握所學知識。下面是一幅未完成的知識結構圖,其中空白框中應填寫的內容是 ( )A.西歐土地關系的變化B.西歐手工業的發展C.西歐生產組織資本主義化D.西歐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貨幣地租的發展、自營地的出租、土地市場的活躍、修道院的解散、圈地和兼并等都是促使租地農場形成的重要因素……一定規模的雇傭勞動經營以及為市場而生產,是租地農場最突出的經營特征,也是人們特別強調的有別于家庭農場的特征。——摘編自黃春高《14-16世紀英國租地農場的歷史考察》材料二 工場手工業時期,社會關系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工場手工業擴大了雇傭勞動關系的范圍,瓦解了小商品生產,并且使商業資本和工業資本的聯系日益密切和擴大。——伍丹戈 《工業中資本主義發展的三個階段》(1)根據材料一,指出促使租地農場形成的因素及其經營特征。(2)根據材料二,概括中世紀晚期歐洲“社會關系”的變化。(3)根據材料一、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租地農場和工場手工業的出現對歐洲社會的影響。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五單元 第13課 西歐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導學案(學生版)-- 2024-2025學年統編版九年級歷史上冊.docx 第五單元 第13課 西歐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導學案(教師版)-- 2024-2025學年統編版九年級歷史上冊.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