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68張PPT)主題九自然環境的基本特征氣候變化與小丑蛙的滅絕丑蛙是生活在中南美洲地區的野生物種,主要分布在哥斯達黎加的蒙特沃德云霧森林保護區。近幾十年以來,丑蛙滅絕速度不斷加快,這是因為全球氣候變暖使當地的自然環境發生了變化,從而改變了溫度和濕度條件,加劇了壺菌這種病原體的擴散。壺菌生存的最適溫度是17℃~25℃。氣候變暖使云層增厚,導致丑蛙生存的林地白天更加涼爽,夜間更加濕熱。在這種溫度、濕度條件下,壺菌病原體繁盛,病原體侵入丑蛙潮濕多孔的皮膚,導致丑蛙大量死亡。1986年—2006年,已知的110種野生丑蛙中,有60%以上滅絕了。氣候變化與小丑蛙的滅絕丑蛙是生活在中南美洲地區的野生物種,主要分布在哥斯達黎加的蒙特沃德云霧森林保護區。近幾十年以來,丑蛙滅絕速度不斷加快,這是因為全球氣候變暖使當地的自然環境發生了變化,從而改變了溫度和濕度條件,加劇了壺菌這種病原體的擴散。壺菌生存的最適溫度是17℃~25℃。氣候變暖使云層增厚,導致丑蛙生存的林地白天更加涼爽,夜間更加濕熱。在這種溫度、濕度條件下,壺菌病原體繁盛,病原體侵入丑蛙潮濕多孔的皮膚,導致丑蛙大量死亡。1986年—2006年,已知的110種野生丑蛙中,有60%以上滅絕了。綜合素養理解不同地域的風俗與習慣與自然環境的關系,逐步養成遵循自然環境特征,因地制宜,合理規劃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協調發展的思維品質與行動力人地協調觀01運用案例,綜合分析,平均不同區域自然環境整體性特征,根據材料,說明某一地區自然環境系統形成的過程,能夠對現實中的自然環境和要素進行系統性、地域性的解釋,認識自然環境的多樣性,復雜性。綜合思維02結合區域材料,分析自然環境各要素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對區域特征、區域間差異、區域聯系的影響。區域認知03能合作涉及自然地理野外考察的方案、記錄、填寫野外實習考察表、撰寫野外考察報告。掌握地理表達的基本技能,逐步形成地理野外考察的意志品質與行動力。地理實踐力04目錄01自然環境的整體性02自然環境的地域差異性03自然帶自然環境的整體性01本節知識結構自然環境的整體性要素的內在關聯性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牽一發而動全身環境特征的一致性發生發展的統一性自然環境的組成要素自然環境由地貌、氣候、水文、生物和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組成自然環境要素內在關聯性的表現成自然環境的各要素相互聯系、相互影響,構成了一個有機整體0102地貌會對氣候、水文、生物和土壤產生影響,高原、平原、山地、盆地等不同的地貌單元往往對應不同的氣候、水文、生物和土壤等。氣候會對地貌、水文、生物和土壤發生作用,濕潤區、干旱區、溫暖區、寒冷區等不同的氣候區往往對應各自不同的水文、生物和土壤,以及不同成因的地貌類型水文、生物和土壤的變化會對地貌和氣候產生一定的影響03自然環境要素內在關聯性的表現組成自然環境的各要素相互聯系、相互影響,構成了一個有機整體植被土壤氣候地貌水文自然環境要素內在關聯性的表現自然環境中任何一個要素的變化,都可能導致其他要素的變化,并最終導致自然環境的變化,即牽一發而動全身氣候變干的影響,如下圖所示:氣候變干河流流量減小植被變稀疏土壤有機質減少風沙地貌發育自然環境向著荒漠化方向發展自然環境要素間的物質、能量交換是自然環境整體性的基礎。大氣、水、巖石、生物、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通過水循環、生物循環和巖石圈物質循環等過程,進行著物質遷移和能量交換。大氣圈巖石圈巖石圈生物圈O2、CO2CO2、降水無機物有機物水、無機鹽有機物水礦物質塵埃降水、風能水汽、熱能降水、重力勢能水循環環節:蒸發(蒸騰)、水汽輸送、降水、下滲、徑流(地表徑流、地下徑流)能量:太陽能(蒸發、水汽輸送)、重力能(降水、徑流)意義:①使水體不斷更新,維持全球水的動態平衡②緩解不同緯度間熱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③是海陸間聯系的主要紐帶④不斷塑造地表形態生物循環環節: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分解作用能量:太陽能、化學能、熱能意義:①促進自然界物質的遷移運動,能量的流動、轉化②聯系自然地理環境中的有機界和無機界巖石圈物質循環環節:冷卻凝固、風化、侵蝕、搬運、堆積、固結成巖、變質、重熔再生能量:地球內部熱能、太陽能、重力能意義:①形成了豐富的礦產資源②改變了地表形態,塑造了各種自然景觀③實現了物質交換、能量傳輸1991年6月,菲律賓的皮納圖博(Pinatubo)火山發生噴發,它所釋放的煙霧和灰燼形成了30余公里高的云團,對地球氣候產生重大影響,使當年全球平均氣溫下降約0.5℃。自然環境具有自動調節和平衡的功能。自然環境中每一個要素和部分要素的發展變化受到環境整體的制約,要單獨改變其中某一要素或部分要素都是困難的。綠洲指沙漠中具有水草的綠地。它多呈帶狀分布在河流或井、泉附近,以及有冰雪融水灌溉的山麓地帶。綠洲土壤肥沃、灌溉條件便利,往往是干旱地區農牧業發達的地方。我國新疆塔里木盆地和準噶爾盆地邊緣的高山山麓地帶、甘肅的河西走廊、寧夏平原與內蒙古河套平原都有不少綠洲分布。由于森林破壞,熱帶雨林地區也可以出現局部的草原和半荒漠景觀。但一旦人類影響停止,讓其自然發展,只要大氣環流形勢不變,自然環境最后會恢復它原來的面貌。一般情況下,自然環境依靠自身的功能,通過物質循環、能量流動,可以使自身恢復到受破壞或者是受污染前的自然狀態,具有自修復功能。自然環境具有統一的演化過程。自然環境各個要素的發展演化是統一的,每個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環境演化的一個方面例如我國西北地區的荒漠景觀,主要由氣候、水文、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共同構成。西北干旱環境特征的形成,除了受深居亞歐大陸內部、遠離海洋的地理位置影響外,還與自然環境要素的變化密切相關。隨著晚新生代青藏高原的隆升,來自印度洋的水汽越來越難以到達該區域,并且該區域的下沉氣流越來月強,導致該區域氣候越來越干旱澳大利亞獨占一塊大陸,其氣候、水文、生物等自然要素共同演化,形成了世界上獨特的自然環境。認識自然環境的整體性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它提示人類必須從系統出發,慎重對待自然環境的各個要素,綜合利用和保護自然環境。在現實中,有許多忽視自然環境整體性的教訓。在河流上游濫墾坡地,破壞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引發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還導致河流含沙量增加,水庫淤積,進而加劇下游的洪澇,往往產生一系列連鎖反應,使整個流域生態環境惡化。另一方面,也有一些重視自然環境整體性的經驗。例如在山區環境建設中,實行“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的方針,封山育林、植樹種草,修筑梯田、堤壩,發展節水農業,綜合治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氣候與地貌濕熱的氣候環境促進了云貴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形成;西北內陸干旱的氣候環境促進了風沙地貌的形成氣候→地貌橫斷山區“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氣候狀況與那里山高谷深、氣溫垂直變化大有關系地貌→氣候氣候與水文我國北方河流大多有結冰期,是因為北方地區最冷月氣溫在0℃以下;溫帶海洋性氣候區河流水位季節變化小,是因為流域內降水季節變化小,較均勻氣候→水文在湖泊、水庫周圍,空氣濕度大,晝夜溫差大水文→氣候氣候與生物赤道附近的植物和動物耐熱;而亞寒帶地區的植物和動物耐寒氣候→生物森林茂盛的地方,周圍的氣候要濕潤得多生物→氣候氣候與土壤東北平原,氣候冷濕,土壤有機質分解緩慢,形成肥沃的黑土;江南丘陵地區,氣候濕熱,土壤有機質分解速度快,形成較貧瘠的紅壤;內陸干旱地區,礦物質淋失速度慢,形成鈣質土氣候→土壤凍土加劇氣候的寒冷土壤→氣候地貌與水文剛果河的向心狀水系與盆地地形有關;北歐高地上多湖泊,是由冰川地貌積水形成地貌→水文黃土高原的溝壑地形、長江三峽的峽谷地形都是流水切割的結果;一望無際的華北平原、河網密布的恒河三角洲,都是河流堆積作用形成的水文→地貌地貌與生物我國南方喀斯特地貌區的洞穴中有奇特的洞穴生物地貌→生物生物對地貌的影響主要表現:一方面加快巖石的風化速度,改變地貌形態;另一方面又具有減少侵蝕、保持水土的作用,保護了原始地貌形態生物→地貌水文與生物駱駝刺生長在干旱環境中水文→生物水生生物通過生命活動不斷改變著水的化學成分生物→水文土壤與生物南方低山丘陵的酸性紅壤非常適宜茶樹生長土壤→生物生物促進了土壤的形成;提高了土壤有機質含量,即提升了土壤肥力生物→土壤自然環境的地域差異性02地域差異性地球作為一個系統,有整體性的特征,但人們在不同的地域也可以體驗到炎熱、涼爽、多雨、干旱等,觀察到森林廣布的繁茂,礫石遍地的荒涼等紛繁多樣的景觀。自然環境的地域差異性自然環境各要素在不同地域有著不同的特征,形成了不同的綜合體。我國東部季風區,從北到南水熱條件差異明顯。秦嶺—淮河以北地區,從熱量狀況來看,無霜期4~8個月。其中,黃河中下游地區為暖溫帶,長城以北為中溫帶,大興安嶺北部為寒溫帶;從水分狀況來看,大部分地區屬于半濕潤、半干旱區,年降水量400~800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夏季溫暖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秦嶺一淮河以南地區,大部分地區冬溫夏熱,1月平均氣溫在0℃以上。南部沿海和滇南地區1月平均氣溫高于15℃,長夏無冬,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屬于濕潤地區。這些不同地域、不同空間尺度的熱量和水分狀況差異,形成了不同的氣候類型。不同的氣候條件又形成了與之相對應的土壤、植被和動物類型。梧桐喜溫暖、濕潤的氣候,喜光,稍耐陰,不耐寒,喜肥沃、濕潤的沙質土壤.針葉樹尤其善于抵御干旱、大風和寒冷氣候的威脅。在其他樹種需要掙扎著方能生存的地區,它們卻長勢旺盛北回歸線穿越的大洲分別是非洲、亞洲、北美洲、大洋洲,穿越的大洋分別是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同時,北回歸線穿越的氣候分別是熱帶沙漠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熱帶季風氣候、高原山地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北回歸線經過地球上16個國家和地區,多屬沙漠和草原地帶,如北非的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島的阿拉伯沙漠,印度巴基斯坦的塔爾沙漠,北美的墨西哥沙漠等等,出現所謂“回歸沙漠帶”。唯有經過中國云南、廣西、廣東、福建(海域)、臺灣等幾個地方,卻是另一番景象,這一帶林木繁茂,郁郁蔥蔥,雨量充沛,物產豐富,人們稱之為“神奇的回歸綠帶”。農耕生產與地理氣候資源息息相關,優越的地理氣候資源是誕生農耕文明的重要條件。自然帶03地球表面熱量和水分條件相似,氣候及其影響形成的植被、土壤類型相近,具有一定寬度,呈帶狀分布的自然環境綜合體,統稱為陸地自然帶。陸地上不同的地區,由于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不同,導致水熱組合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氣候類型及植被和土壤等,形成了不同的自然帶。陸地自然帶的存在是各環境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約,形成區域自然環境整體性的結果。同時,不同的自然帶又反映了自然環境的地域差異性。自然帶的形成主要是以熱量和水分為基礎,其分布規律與氣候類型的分布規律具有相關性。由于植被能比較穩定地表現出相應地理環境的特征,所以通常用該區域典型的植被類型來命名自然帶,例如熱帶雨林帶,即表示熱帶雨林氣候對應的自然帶類型。從世界范圍看,除非洲大陸東部外,陸地上的熱帶雨林帶基本連續分布。亞歐大陸北部和北美洲北部的亞寒帶針葉林帶和極地苔原、冰原帶,在大陸上的分布也基本連續。其他地域由于受海陸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影響,自然帶在東西方向的連續性受到分割和破壞。熱帶雨林帶全年高溫,降水豐沛。土壤為磚紅壤、紅壤,淋溶強烈,富集鐵、鋁氧化物。雨林結構層次復雜,樹種繁多,多板狀根和藤本植物,是生物量最大、物種最豐富的地帶。例如馬來群島熱帶雨林,樹種6920多種,典型動物有猩猩、河馬等。熱帶季雨林帶全年高溫,氣溫年較差比熱帶雨林帶大,降水比熱帶雨林帶少,有明顯旱季和雨季之分,土壤為紅壤。森林有季相變化,早季多數樹種落葉。主要生物種類與熱帶雨林帶相近,但數量不及熱帶雨林帶。主要經濟樹種有橡膠、檀木、咖啡等,典型動物有象、孔雀等。熱帶稀樹草原帶分布區屬于熱帶干燥氣候,有明顯的旱季和雨季之分。年降水量為500-1500mm,集中在雨季降落。旱季和干旱成為植物生長的不利因素。以非洲的熱帶稀樹草地為例,年降水量為1000mm,旱季只有10mm,而溫度變化曲線則比較平直。熱帶荒漠帶本帶主要分布在非洲北部、阿拉伯半島、澳大利亞中西部,呈寬廣的帶狀.主要分布在南北緯15°~50°之間的地帶。其中,15°~35°之間為副熱帶,是由高氣壓帶引起的干旱荒漠帶;北緯35°~50°之間為溫帶、暖溫帶,是大陸內部的干旱荒漠區荒漠氣候特點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分布在南北緯25°~35°之間的大陸東部,如我國的長江流域、日本的南部和美國的東南部、澳大利亞的東南部、非洲東南部以及南美洲的東南部。氣候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濕潤氣候,常綠闊葉林(又稱照葉林)是這里的主要植被,發育著亞熱帶的黃壤和紅壤。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屬于地中海氣候下的典型植被。為常綠喬木或灌木群落。葉片常綠堅硬,機械組織發達,常披茸毛或退化成刺,以適應夏季炎熱干燥的氣候。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北美洲的加利福尼亞,大洋洲的東部和西南部。溫帶落葉闊葉林分布區,氣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最熱月平均溫度13—23℃,最冷月平均溫度約-6℃。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構成溫帶落葉闊葉林的主要樹種是櫟、山毛櫸、槭、梣、椴、樺等。它們具有比較寬薄的葉片,秋冬落葉,春夏長葉,故這類森林又叫做夏綠林。群落的垂直結構一般具有四個非常清楚的層次:喬木層、灌木層、草本層和苔蘚地衣層。藤本和附生植物極少。各層植物冬枯夏榮,季相變化十分鮮明。夏綠林中的消費者動物有鼠、松鼠、鹿、鳥類,以及狐、狼和熊等。溫帶草原帶屬溫帶大陸氣候,夏熱冬寒,年降水量250—500毫米,多集中于夏季。植被由低溫、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組成,以禾本科、菊科與豆科為主。群落結構簡單,一般僅有一或二層。季相更替頻繁而鮮明,夏初蔥綠,秋初枯黃,外貌有時十分華麗。草原植被下主要發育著黑鈣土和栗鈣土;動物主要有嚙齒類和有蹄類(如黃羊、羚羊、野牛、野驢)等。亞寒帶針葉林帶又稱“泰加林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大陸中、高緯度地區,約在北緯50°~70°之間,如歐亞大陸北部和北美大陸的北部,呈寬闊的帶狀東西伸展。這里屬于亞寒帶大陸性氣候,冬季漫長嚴寒,夏季短促而溫暖。形成了由云杉、銀松、落葉松、冷杉、西伯利亞松等針葉樹組成的針葉林帶;發育著森林灰化土;動物主要以松鼠、雪兔、狐、貂、麋、熊、猞猁等耐寒動物為多。極地苔原、冰原帶 終年嚴寒,凍土深厚。土壤為冰沼土。植物種類、數量都很少,以苔蘚、地衣、小灌木為主,生長期短,呈匍匐狀、墊狀。動物稀少,但耐寒,有馴鹿、北極熊等。近海有海象、海豹、海獺等極地海洋生物。課堂小結能力提升:運用圖表并結合實例,分析自然環境的基本特征課堂小練下圖為湖泊演變為陸地的過程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湖泊演變為陸地的正確順序是( )A.③④①② B.①②③④ C.②④①③ D.③①④②解析:湖泊演變為陸地的過程:湖泊深度越來越淺,水域面積越來越小,湖泊對氣候的調節作用越來越微弱,氣候變得越來越干燥,相應的土壤、水文條件發生變化。據此并結合四幅圖可知湖泊演變為陸地的正確順序是③④①②,故選A。A下圖為湖泊演變為陸地的過程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2.湖泊演變為陸地的過程體現了地理環境的( )A.區域性 B.整體性 C.差異性 D.開放性解析:該演變過程是生物因素發生了變化,水文、地形等因素也隨之發生改變,最終導致環境整體發生變化。故湖泊演變為陸地的過程體現了地理環境的整體性特征。故選B 。B在亞歐大陸與美洲大陸北部,有一條橫貫東西、面積廣大的亞寒帶針葉林帶,因其生態系統結構簡單而被稱為“綠色荒漠”,但卻具有巨大的生態價值,是全球重要的生物碳庫之一。完成下面兩題。3.導致亞寒帶針葉林帶成為“綠色荒漠”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 B.熱量C.水分 D.土壤解析:B4.亞寒帶針葉林碳儲量較高的主要原因是( )A.生長季較長 B.有機物積累多 C.土壤肥力高 D.物種多樣性高解析:亞寒帶針葉林位于亞寒帶地區,緯度高,熱量條件差,生長季較短,A錯誤;因溫度低,微生物活性弱,有機質分解速度慢,土壤有機物積累多,因此亞寒帶針葉林碳儲量較高,B正確;土壤肥力高是碳儲量高的結果,而不是其原因,C錯誤;亞寒帶針葉林生態系統結構簡單,物種多樣性不高,D錯誤。B黃山市某地種植菊花的經濟效益高,當地農民便開墾坡地種植菊花,從而出現了較嚴重的生態問題(下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5.該地植被遭到破壞,導致水土流失嚴重,這體現了( )A.同一區域地理要素相互制約的關系B.不同區域之間地理要素相互制約的關系C.地理要素間相互作用產生新功能D.一個區域的變化影響到另一個區域解析:某一區域植被遭到破壞,導致該區域水土流失嚴重,這體現了同一區域地理要素相互滲透、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關系,A正確。A黃山市某地種植菊花的經濟效益高,當地農民便開墾坡地種植菊花,從而出現了較嚴重的生態問題(下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6.若此種活動不加以限制,而任由其發展,則最可能直接導致該地區( )A.植物蒸騰作用增強B.降水量增多C.地表徑流變化增大D.地下徑流增多解析:植被遭到破壞,導致該地區植物蒸騰作用減弱,降水量出現減少的趨勢,下滲減弱,地下徑流減少,地表徑流變化增大。故選C 。C謝謝觀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