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期中學業水平監測社會開卷試題卷考生須知:1.本學科考試為開卷考試,全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100 分鐘。2.全卷分為試題卷和答題卷。試卷共8頁,有三大題,32 小題。3.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位置上,寫在試卷、草稿紙上均無效。4.答題前,認真閱讀答題紙上的“注意事項”,按規定答題。一、判斷題(本大題有8小題,每小題1分,共8分。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請將答題紙相應題號后的T涂黑,錯誤的請將答題紙相應題號后的F涂黑)1.( )古希臘的雅典城邦既是“西方文明的搖籃”,又是民主政治的起源地。2.( )哥倫布先后三次向西航行,最遠到達亞洲的印度。3.( )他認為求得知識最好的辦法是有系統的問和答,主張人應該“認識你自己”。這里的他是蘇格拉底。4.( )查理·馬特改革后,西歐逐漸形成了從國王到騎士的金字塔形的政治制度。國王是最高的領主,以下是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最后是騎士。在這種體系下,各級領主依次從屬,只能直接管轄自己的附庸,不能管轄附庸的附庸。上述材料反映的西歐政治制度是君主立憲制。5.( )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也是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6.( )杭州市物價局舉行“杭州地鐵票價聽證會”,有力保障公民參與民主決策。7.(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和不斷吸收外來文化。8.( )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財富,也是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精神紐帶。二、選擇題(本大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9.有學者認為,金字塔的建造涉及力學、天文學、地理學、藝術、數學、社會管理學、建筑學等眾多學科知識。這突出反映古埃及的 ( )A.國王權力無限 B.文明比較發達 C.君權神授思想 D.農業技術發達10.考古學家在摩亨佐·達羅遺址發現了鐮刀等農具和大量農作物如大麥、小麥、豆類、芝麻、蔬菜、棉花等,還在遺址中發現了紡錘、紡輪以及染缸。據此可知這里 ( )A.商品經濟非常發達 B.文明發源于海洋沿岸C.農業和手工業發達 D.出現了君主專制國家11.下面是古羅馬發展演變的時間軸,其中發生在③階段的歷史史實是 ( )A.建立羅馬共和國 B.頒布《十二銅表法》C.西羅馬帝國滅亡 D.地中海成了羅馬帝國的“內湖”12. “這帝國盛行伊斯蘭教,商人擁有能在逆風中航行的商船,從印度輸入米、棉及蔗糖,從唐帝國進口絲綢,首都巴格達成為當時世界重要的大都會。”此帝國最有可能是( )A.亞歷山大帝國 B.阿拉伯帝國C.東羅馬帝國 D.奧斯曼土耳其帝國13.城市文明興起之后,在原有的貴族、教士——農奴兩大對立的階級之間,一個新興的市民階層孕育而生,進而成長為市民階級(資產階級),這一群體因其共同的經濟利益,產生共同的政治追求,進而發育成為市民社會。這體現了唯物史觀的 ( )A.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 B.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C.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D.人類社會是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14.有學者認為:“大化改新”使部民奴隸轉化為封建國家的農民,奴隸主、地主所有制轉化為封建的國家土地所有制。該學者強調的是大化改新 ( )A.提高了農民地位 B.改變了社會性質C.實現了土地國有 D.加強了中央集權15.13世紀下半葉,英國已出現追求市場利潤、依靠雇工經營并具有一定規模的富農地產,漢丁郡托斯蘭百戶區的陪審員威廢的地產即為一例。他有地產約160英畝,通過買賣、轉租等手段集中地產,地產集中起來后即實行雇工經營方式……這種雇工經營是指 ( )A.手工作坊 B.租地農場 C.手工工場 D.封建莊園16.圖表是形象化的數據語言。 對下列圖表解讀正確的是 ( )A.①階段人口減少,原因是黑奴貿易盛行B.①階段人口減少,背景是英國殖民活動C.②階段人口增加,原因是外來移民到來D.②階段人口增加,背景是工業革命擴展17.文藝復興運動首發于意大利,后經傳播由地中海沿岸轉移到大西洋沿岸,出現如羅馬、佛羅倫薩、威尼斯及尼德蘭等一系列新型城市,資本主義工商業開始茁壯發展,資本也開始源源涌入新興資產階級的囊中,為同時進行的新航路開辟、宗教改革及今后的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提供了必要條件。據此推斷,文藝復興 ( )A.推翻天主教的統治 B.消除了歐洲封建專制制度C.使世界連為一個整體 D.推動了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18.水稻在16世紀晚期被引入巴拿馬,17世紀晚期被引入南卡羅來納,從而使得這兩個地區分別成為西班牙和英國這兩個帝國的谷倉。在加勒比海大部分地區,水稻成為傳統飲食的一部分,尤其是在英國人引進的印度勞工的居住地,或西非奴隸集中居住的地方。據此可知( )A.西、英在美洲競爭激烈 B.拉美人民的主食結構發生改變C.殖民活動影響作物分布 D.拉美成為西、英的原材料提供地19.國務院總理李強作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時強調,要推出眾多民生禮單,持續增進民生福祉。這表明我國 ( )A.始終堅持以社會建設為中心,著力解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B.實現發展成果絕對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滿足美好生活需要C.開啟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把新時代改革開放推向前進D.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20.某校九年級打算制作一期板報。下圖是板報組同學搜集的圖片,改成下列選項中最符合該組圖主題的是 ( )A.走向共同富裕 B.堅持改革開放 C.創新永無止境 D.正視發展挑戰21.某社區推行“居民說事”制度,以暢通民意訴求渠道,下圖是該制度實施的主要程序。過程中體現了 ( )①我國實現的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真實的、管用的②基層民主制度是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根本制度③“居民說事”制度是我國基層民主治理的一種創新嘗試④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諦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2.淄博燒烤“火出圈”后,當地政府設立“燒烤行業一件事”服務專窗,承諾“一件事一次辦”,這與我省“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共同追求是 ( )①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②調動群眾積極參與民主選舉③提升政府公信力促進社會和諧 ④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3.觀察下列一組漫畫,它們所表達的共同主題是 ( )A.增強參與意識,參加民主管理 B.增強責任意識,理性反映問題C.加強政務公開,方便人民監督 D.積極建言獻策,促進民主決策24.掃碼點餐成為餐飲業的一種常見做法,但消費者的生日、性別、電話號碼等個人信息存在被過度收集和泄露的風險。據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數字化服務是大勢所趨,應無條件配合B.法律嚴格保護隱私權,無須擔心信息泄露C.這些信息對生活影響不大,不必太敏感D.科技雖便利生活,但要增強信息保護意識25.下列關于民族精神、愛國主義、民族文化之間的關系,表述正確的是 ( )26.新聞報道是一種信息傳遞的重要方式。以下新聞共同反映的主題是 ( )★2023年9月 12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的意見》發布。★2024年10 月1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打響了“聯合利劍—2024B”軍演。此次演習彰顯捍衛國家主權的堅定決心。A.海峽兩岸同根同源 B.祖國統一勢不可當C.反目成仇魚死網破 D.放棄和平選擇武力27.觀察漫畫,未來甲乙目標要實現,新征程上要求 ( )①繼續弘揚偉大的建黨精神 ②團結帶領各族人民向著目標奮勇前進③實現全體人民同步富裕 ④傳承弘揚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民族精神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28.古典舞《唐宮夜宴》里一群嬌憨靈動的“唐朝小胖妞”火遍網絡。厚重歷史感結合當代視覺審美,數字技術制造“博物館奇妙夜”,掀起了向優秀傳統文化學習的熱潮。這說明( )①要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世界產生了重要影響③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精華所在④對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三、綜合題(本大題有4 小題,共52分)29.(13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三位歷史人物伯里克利 屋大維 亞里士多德材料二 兩則史料史料1:法典宣揚“君權神授”。它還規定:奴隸可以買賣,可以用來抵債……如果理發師不經奴隸主人許可,就把不屬于他的奴隸頭上的奴隸標記剃掉,理發師的手指就要被砍掉……史料2:公元前 450 年,羅馬頒布了成文法,內容涉及訴訟程序、所有權和債務權、宗教法等,這部法刻在十二塊青銅板上。法典中規定:貴族與平民不能通婚……材料三 三幅圖示(1)任選材料一中的兩位歷史人物,分別寫出他們的重要貢獻。(4分)(2)寫出史料一、二反映的兩部法典名稱。并依據史料1、2的內容分析兩部法典有何共同之處 (4 分)(3)根據材料三分別寫出圖1、圖2、圖3所示的政治制度。(3分)(4)綜合上述材料,你從中能得出什么結論 (2分)30.(14分)小切口,大歷史。【棉花·歷史】材料一 全球棉花貿易市場的空間變化(1)根據材料一,概括全球棉花貿易市場的空間變化,并指出15世紀末產生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4分)【建筑·歷史】羅馬大競技場簡介:在吸收希臘建筑特點的同時,它的拱券構造很好地發揮了石材抗延展力弱、抗擠壓力強的特點,其柱式外形以人為尺度,分割秀巧,使人在建筑面前感到親切。(2)根據材料概括上述建筑體現的古人智慧。(4分)【遺產·歷史】《世界遺產名錄》簡表(部分)時期 國家 世界遺產名錄(部分) 時期 國家 世界遺產名錄(部分)古代 埃及 孟菲斯及其墓地金字塔 近代 意大利 佛羅倫薩歷史中心希臘 雅典衛城 美國 獨立大廳中國 長城 英國 德文特河谷工業區意大利 羅馬歷史中心區 現代 日本 廣島和平紀念公園原子彈爆炸遺址(3)從材料中任選兩項遺產,根據材料并結合史實,說明它們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理由。(要求:每項遺產至少說明1個理由,理由充分,表述清晰)(6分)31.(13分)這潑天的富貴終于輪到哈爾濱了! 解碼哈爾濱如何將“冷資源”變為“熱經濟”。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仿照密碼2和3,完成密碼1中畫線部分,其中被網友反復點贊的那些做法符合哪一價值要求 (3分)(2)哈爾濱“火出圈”在于守住了文化的根。分析密碼2中哈爾濱能夠打造出極具特色的城市文化IP名片的原因。(4分)(3)結合密碼3,運用厲行法治的相關知識談談“哈爾濱樣本”的借鑒意義。(6分)32.(1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2022—2050年中國人口變化預測2022年 2035 年 2050年人口總量 14.3億 14億 13.2億16歲以下人口占比 19.4% 13.0% 12.9%17歲至64歲人口占比 66.8% 64.4% 56.9%65歲以上人口占比 13.8% 22.6% 30.2%——數據來源于聯合國《世界人口展望2022》報告(1)概括材料一中表格信息。(4分)材料二 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浙江各地打造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寧波供電公司上線寧波能源大數據中心,推出城市“碳鎖”“家庭碳管家”等一系列數字化應用;湖州“鄉村微檢察” 3年來常態化地將微辦案、微調解、微監督、微普法等工作延伸到最基層……(2)結合材料二,分析浙江省是如何為全國實現共同富裕提供成功范例的。(4分)材料三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無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壞自然必然會遭到大自然的報復。我們堅持可持續發展,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自然和生態環境,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2022年10月16日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3)綜合上述材料,從新發展理念角度談談“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意義。(4分)2024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期中學業水平監測社會開卷參考答案一、判斷題(本大題有8小題,每小題1分,共8分。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將答題紙相應題號后的T涂黑,錯誤的將F涂黑)題號1268選項T小TF2二、選擇題(本大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題號9101112131415161718選項BCDBBBBCDC題號19202122232425262728選項DCCCADDBAB三、綜合題(本大題有4小題,共52分)29.(13分)(1)貢獻:伯里克利擴大公民權利,建立津貼制度,雅典奴隸制民主政治發展到高峰;屋大維創立元首制,促進羅馬帝國的發展;亞里士多德是百科全書式的學者,創立邏輯學等新的學科。(選寫兩位,4分)(2)法典:《漢謨拉比法典》《十二銅表法》。(2分)共同之處:維護統治階級利益,鞏固統治地位:都是留給人類寶貴的文化遺產;法制傳統源遠流長:通過法律文獻可以了解當時的社會情況等。(任意兩點,2分)(3)圖1:古印度的種姓制度;圖2:西歐的封君和封臣;圖3:古代中國的分封制。(3分)(4)古代文明呈現出多元發展的格局;各地文明有自己獨特的風采;為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杰出的貢獻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30.(14分)(1)空間變化:全球棉花貿易市場從多極、分散逐漸向歐洲集中,世界貿易聯系日益緊密。(3分)原因:新航路開辟。(1分)(2)繼承吸收其他建筑特點;充分發揮建筑優勢;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任答兩點4分)》(3)兒示例遺產:雅典衛城、佛羅倫薩歷史中心。理由:雅典衛城是古希臘文明的標志,是歐洲文明誕生地之一;雅典衛城是希臘最杰出的古代城市建筑群:是古希臘城邦社會繁榮昌盛、強大富足的體現,闡釋了古希臘繁榮興盛的城邦文明;其以神話和哲學為代表的古希臘藝術文化特色,閃耀著古希臘人文主義思想光芒等。佛羅倫薩歷史中心是近代西方文藝復興運動的發源地,是15一16世紀商業繁榮的歷史見證,是近代城市規劃和建筑藝術的杰作,文藝復興時期留下的教堂雕塑和繪畫作品閃耀著人文主義的光芒。(每項遺產選擇1分;理由2分,言之有理即可,共6分)31.(13分)(1)情意滿滿的溫度。(言之有理即可,2分)友善。(1分)(2)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動力,增添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內心深處的自信和自豪,是中華民族共同創造的精神家園等。(2分)哈爾濱有著豐富的文化底蘊、旅游資源,展示多元文化魅力,打造城市文化P名片,更能吸引人們,使哈爾濱的“冷資源”變為“熱經濟”,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動力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3)①“政府保駕護航”,說明政府要依法行政,嚴格執法。②“商家達成共識”,說明企業要依法經營,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強化規則意識。③“市民發放宣傳單”,說明要全民守法,營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環境。(結合材料回答,任意三點,6分)》32.(12分)(1)預測2022一2050年中國人口總量不斷減少,出生率不斷下降,勞動力不斷減少,人口老齡化加劇。(4分)(2)①寧波供電公司推出一系列數字化應用,說明要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實現共同富裕提供技術支撐;②湖州“鄉村微檢察”工作延伸到最基層,說明要堅持依法治國,發揮法治的規范和引領作用,為實現共同富裕提供法治支撐等。(兩點4分)》(3)我國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1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有利于提高我國的科技創新能力,增強綜合國力;有利于共享發展成果,實現共同富裕,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有利于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3分,寫到三個角度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浙派初中名校長聯盟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社會試題(C卷).docx 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