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圖形模板靈活用教學設計課題 圖形模板靈活用 單元 繪制創(chuàng)意圖畫 學科 小學信息技術 年級 五年級教材分析 本課以“紅蘋果明信片”的繪制為實踐案例,引導學生掌握《畫時畫王》軟件中的圖形模板、操作工具、倒色、文字及區(qū)域選擇等工具的功能與用法。通過分層繪制紅蘋果、綠葉、添加文字及矩形方格等步驟,學生不僅能夠學會具體操作,還能體驗繪畫軟件的便捷與樂趣。教材強調圖層的應用,介紹其類似于透明膠片的疊加效果,幫助學生理解圖層在繪畫中的重要作用,使創(chuàng)作思路更加清晰。通過動手實踐與思考練習,學生能夠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提高繪畫技能與軟件操作能力,為后續(xù)的圖形創(chuàng)作打下堅實基礎。學習目標 信息意識:能夠意識到繪畫軟件《畫時畫王》在創(chuàng)作個性化明信片中的實用價值,理解信息技術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的應用,并激發(fā)利用數(shù)字工具進行創(chuàng)意表達的興趣。計算思維:掌握圖形模板、操作工具、倒色、文字及區(qū)域選擇等功能的操作步驟,學會通過分層繪制和圖層疊加來構建復雜的圖像。數(shù)字化學習與創(chuàng)新:通過實踐繪制“紅蘋果明信片”,學生能夠靈活運用數(shù)字化工具和資源,探索不同的創(chuàng)作方法。信息社會責任:將自己的創(chuàng)意作品通過打印或網(wǎng)絡分享給朋友,增進交流,傳遞正能量,展現(xiàn)個人風采,培養(yǎng)良好的網(wǎng)絡素養(yǎng)和信息傳播責任感。重點 熟練掌握《畫時畫王》軟件中圖形模板(特別是曲線和矩形)以及操作工具(如移動、調整、復制圖層)的使用方法,這是繪制復雜圖像的基礎。理解圖層概念,學會新建、命名、復制、合并圖層,以及調整圖層順序、透明度和疊加模式,以實現(xiàn)豐富的視覺效果和層次分明的創(chuàng)作。通過繪制“紅蘋果明信片”的實例,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包括圖形繪制、顏色填充、文字添加及細節(jié)修飾,完成一個完整的數(shù)字化藝術創(chuàng)作項目。難點 準確理解圖層疊加原理,靈活運用圖層模式和透明度設置,創(chuàng)造出預期的視覺效果,如通過“正片疊底”和透明度調整實現(xiàn)綠葉與蘋果的自然融合。在掌握基本操作的基礎上,如何添加創(chuàng)意元素,如高光、陰影等,使作品更加生動、具有個性,同時保持整體畫面的和諧與美感。引導學生將技術工具的學習轉化為藝術創(chuàng)作的手段,鼓勵他們在遵循技術規(guī)范的同時,勇于嘗試和創(chuàng)新,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教學過程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問題情境:從這一課起,通過繪制圖畫作品,熟悉用《畫時畫王》軟件創(chuàng)作圖畫的過程。太好了,這一課我們一起來繪制下面的“紅蘋果明信片”吧。明信片是一種不用信封就可以直接投寄的卡片。一般來說,既寫有文字,也帶有圖像。設計制作一張個性化的明信片,發(fā)送給好朋友,能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情誼哦! 了解本課學習的主題即圖形模板靈活用——設計制作一張個性化的明信片。 通過教師簡要介紹,學生了解本課學習主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講授新課 一、繪制紅蘋果繪制紅蘋果的外形輪廓。①啟動《畫時畫王》軟件,執(zhí)行文件菜單中的畫板大小命令,設定畫板的寬和高(圖2.2),如“1200×800”。②在圖層面板中,單擊“新增圖層”圖標,增加一個圖層,并改名為“蘋果”(圖2.3)。③選擇“圖形模板”工具中的“曲線”,把前景色設為紅色,設置好線條粗細(圖2.4)。④在畫板的不同位置連續(xù)單擊,會出現(xiàn)相連的藍色小點,畫出蘋果的大致外形,然后在第一個點上雙擊,小點會變?yōu)榧t色。單擊紅色小點,出現(xiàn)調整柄時,拖動調整柄上的小點,調整線條的彎曲度(圖2.5)。⑤調整好后在空白處雙擊,就會出現(xiàn)紅蘋果的外形輪廓(圖2.6)。提醒:操作過程中,可以利用操作區(qū)中的工具,撤銷錯誤操作。反復嘗試,就可以畫出線條流暢的輪廓線條。⑥選擇“倒色”工具中的“局部倒色”,在蘋果圖形內部單擊,填充上紅色(圖2.7)。提醒:在上面的操作中,為了便于編輯修改,把蘋果輪廓圖畫在新建的圖層中,而不是直接畫在背景層里。繪制綠葉繪制兩片綠葉。①在“蘋果”圖層之上新建一個圖層,改名為“葉片1”(圖2.8)。②與畫紅蘋果一樣,選擇“圖形模板”工具中的“曲線”,畫出葉片輪廓,然后利用“局部倒色”工具填充上綠色(圖2.9)。③繪制好一片綠葉后,在圖層面板中單擊“復制圖層”圖標,復制“葉片1”圖層(圖2.10),并改名為“葉片2”,就可以復制得到另一片綠葉。④利用工具區(qū)中的“操作工具”,翻轉所復制的葉片(圖2.11)。⑤調整葉片、蘋果的位置和大小,例如,把右下部移出畫面一點。⑥在圖層面板中,分別把兩片綠葉的圖層模式修改為“正片疊底”,并適當設置透明度(圖2.12)。你知道嗎?在傳統(tǒng)繪畫中,創(chuàng)作者常常會使用“遮罩”的方式來豐富圖畫創(chuàng)作的層次和效果。在以上繪畫過程中,通過設置圖層的透明度和疊加方式,就可以簡單地達成“遮罩”效果。添加文字添加文字“happy”。①新建一個圖層,改名為“文字”(圖2.13)。②選擇工具區(qū)中的“文字”工具,設置適當?shù)淖煮w、字形和顏色(圖2.14)。③在畫面要添加文字的位置單擊,添加文字“happy”(圖2.15)。你知道嗎?繪制圖畫時,通常會選用“鉛筆”工具來勾畫線條草圖,就像在紙上繪畫一樣。但對于較簡單的圖畫,使用“毛刷”工具或“鋼筆”工具來繪制,也是一種快速而有效的方法。四、繪制矩形方格繪制填寫郵政編碼和貼郵票的方格。①新建一個圖層,改名為“方格”。②選擇“圖形模板”工具中的“矩形”,設置適當?shù)念伾⒕€條粗細(圖2.16),在畫板的指定位置拖動,添加一個矩形方格。③在圖層面板中,利用“復制圖層”功能,復制多個方格,并用“操作工具”調整它們的位置和大小(圖2.17)。④在圖層面板中,單擊“合并圖層”圖標(圖2.18),把多個方格的圖層合并到一個圖層中。五、修飾調整繪制完成畫面中的主要元素之后,通常還需從整體上進行一些調整,從細節(jié)上進一步修飾。例如,可以為畫面主體添加高光。為紅蘋果添加高光。①新建一個圖層,改名為“高光”。②選擇“區(qū)域選擇”工具中的“自由區(qū)域”,在畫面中拖動,為紅蘋果畫出高光區(qū)域,然后利用“局部倒色”工具填充白色(圖2.19)。這樣,繪制“紅蘋果明信片”的操作就完成了。③執(zhí)行文件菜單中的保存命令,以適當?shù)奈募4鎴D畫。提醒:如果配有打印機,就可以把圖畫打印出來,送給好朋友了。當然,也可以通過網(wǎng)絡傳送給他們欣賞。知視角——圖層簡介圖層就像透明膠片,把圖像的不同組成部分繪制在不同圖層中,呈現(xiàn)的效果就是從上向下俯視所看到的內容(圖2.20),這樣既便于編輯修改,又能夠使創(chuàng)作思路的層次更加清晰。每個圖層相對獨立,可以分別繪制或者加入文字、圖片等,修改其中的某一個圖層時,不會影響到其他的圖層。透過上面圖層的透明區(qū)域,可以看到下面圖層中的內容。拓展學習——色彩理論基礎1.色彩三要素色相(Hue):色彩的基本特征,指色彩的名稱,如紅、黃、藍等。飽和度(Saturation):色彩的純度,即色彩中灰色成分的比例。飽和度越高,色彩越鮮艷;飽和度越低,色彩越灰暗。亮度(Brightness):色彩的明暗程度,也稱明度。亮度高的色彩顯得明亮,亮度低的色彩顯得暗淡。2.色彩心理效應色彩心理效應,也稱為色彩心理學效應,是指人們在接觸不同波長的光時,在產(chǎn)生色感的同時,必然產(chǎn)生某種來自心理層面的帶有個人色彩的情緒情感。這種效應是客觀色彩世界引起的主觀心理反應。如紅色代表熱情與活力,藍色代表寧靜與冷靜等。拓展學習——色彩搭配原則1.對比色搭配對比色是指在色環(huán)上位置相對的色彩,如紅與綠、藍與橙。對比色搭配能產(chǎn)生強烈的視覺沖擊力,適用于需要突出對比和活力的場景。2.鄰近色搭配鄰近色是指在色環(huán)上相鄰的色彩,如黃與綠、紫與紅。鄰近色搭配能營造和諧、溫柔的氛圍,適用于需要表現(xiàn)柔和與協(xié)調的場景。3.三色組搭配三色組是指由三種色彩組成的搭配,可以是等距三色組(如紅、黃、藍)或不等距三色組。三色組搭配能豐富畫面的色彩層次,同時保持整體的協(xié)調性。思考與練習總結圖形模板、倒色、操作、區(qū)域選擇、文字等工具的用法,思考圖層的功能和用法。參考:本課學習了《畫時畫王》的多種工具:圖形模板簡化了復雜圖形的繪制;倒色工具讓色彩過渡自然,增強畫面立體感;操作工具如移動、調整、復制等,提高了創(chuàng)作效率;區(qū)域選擇工具精準定位修改區(qū)域;文字工具則方便添加個性化文本。圖層功能強大,它支持分層創(chuàng)作,便于管理和編輯不同元素,通過調整圖層順序、透明度和疊加模式,實現(xiàn)豐富的視覺效果。圖層的應用讓創(chuàng)作更加靈活,易于修改和創(chuàng)意發(fā)揮,是數(shù)字化藝術創(chuàng)作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掌握這些工具和圖層用法,將極大提升我們的創(chuàng)作能力和作品質量。 學習繪制紅蘋果的外形輪廓的方法。學習繪制綠葉的方法。學習在明信片上添加文字的方法。學習使用矩形工具繪制明信片上的方格。學習修飾調整明信片內容的方法。進一步認識圖層的含義和作用。學習色彩理論基礎。學習色彩搭配原則。思考常用工具的功能和用法。 指導學生使用《畫時畫王》軟件繪制紅蘋果的外形輪廓。指導學生繪制綠葉并調整其位置、大小及圖層效果,模擬傳統(tǒng)繪畫中的“遮罩”技巧,提升學生的圖像編輯與藝術創(chuàng)作能力。指導學生掌握在圖像中添加文字的方法,同時拓展工具選用知識,提升學生的圖像編輯與創(chuàng)作能力,以及靈活運用不同工具進行繪圖的能力。指導學生繪制并調整矩形方格,用于明信片設計,通過圖層操作培養(yǎng)學生的圖像布局與編輯能力,同時提升操作的便捷性和效率。引導學生學會整體調整與細節(jié)修飾圖像,通過實踐添加高光提升畫面質感,同時培養(yǎng)作品保存與分享的意識,增強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和成果展示能力。通過比喻解釋圖層概念,幫助學生理解圖層的作用和優(yōu)勢,掌握分層創(chuàng)作的技巧,提高圖像編輯的靈活性和條理性。通過色彩三要素和心理效應的學習,使學生掌握色彩基礎知識,理解色彩對人心理情感的影響,提升色彩運用與審美能力。通過學習對比色、鄰近色、三色組搭配原則,旨在提升學生色彩搭配能力,增強畫面表現(xiàn)力,培養(yǎng)審美與設計能力。通過練習,強化學生對圖形模板、倒色、操作、區(qū)域選擇、文字、圖層的功能和用法的理解。課后練習 1.繼續(xù)熟悉《畫時畫王》軟件中繪畫工具的功能與用法。2.利用本課所學知識,繪制一兩幅包含多圖層的圖畫,熟悉有關工具和圖層的基本操作方法。 結合本課學習內容,獨立完成課后練習。 通過實踐與探索,加深學生對《畫時畫王》軟件功能的理解,同時鼓勵自由創(chuàng)作,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數(shù)字化藝術表達能力。課堂小結 組織學生分小組總結本課學習內容,請每個小組代表說說自己小組總結的結果。教師做最后的補充。參考:本課通過繪制“紅蘋果明信片”的實踐,同學們不僅掌握了《畫時畫王》軟件中圖形模板、操作工具、倒色、文字及區(qū)域選擇等關鍵功能,還深入理解了圖層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的重要性和應用方法。通過分層繪制、疊加效果、細節(jié)修飾等步驟,大家成功創(chuàng)作出富有個性和創(chuàng)意的明信片作品。本課不僅提升了同學們的技術操作能力,更激發(fā)了大家的藝術靈感和創(chuàng)新能力。希望同學們能繼續(xù)探索更多繪畫技巧和創(chuàng)意表達,讓信息技術成為藝術創(chuàng)作的得力助手。 在小組討論基礎上,推選代表總結本課學習內容。其他小組做補充總結。 學生自己總結學習內容是一種學習方法,每次課可以梳理出學習了哪些知識、技能方法和思維方式,在頭腦中形成本課程的學科結構。板書 從教師板書上歸納本課學習內容的重點。 通過板書,幫助學生形成本課學習內容思維導圖。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