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4課《制作“秋之印”》教學設計課題 制作“秋之印” 單元 第五單元 學科 勞動實踐 年級 三年級上核心素養(yǎng)目標 勞動觀念:知道陶瓷是怎樣制作的,理解通過勞動可以創(chuàng)造美麗的東西,學會珍惜自己和別人的勞動成果。勞動能力:學習簡單的陶瓷制作步驟,比如揉泥、形狀塑造。通過動手操作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享受創(chuàng)作的樂趣。勞動習慣與品質(zhì):制作過程中學會使用工具后放回原處,保持工作環(huán)境的整潔。在制作陶瓷時要有耐心注意細節(jié)做到最好。勞動精神:敢于嘗試新事物,即使遇到困難也不輕易放棄。與同學一起制作陶瓷,學習分享和協(xié)作。教學重點 1、了解陶瓷的發(fā)展歷史。2、認識制作的材料與工具。3、了解秋天的特色有哪些。教學難點 1、掌握陶藝成形和技法。2、動手制作“秋之印”。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引入視頻、陶泥、樹葉、泥漿、陶針、刷子、刻刀等。教學過程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視頻導入:《一朵陶瓷花朵》很久以前,人們發(fā)現(xiàn)了一種特別的泥土叫作陶土。他們用這種泥土做成碗和盤子,再放在大火里燒,就變得非常堅硬,這就是最早的陶瓷。后來,中國人發(fā)明了一種很漂亮的陶瓷叫作瓷器,比普通陶瓷更光滑堅硬。瓷器非常美麗,很多國家的人們都喜歡。現(xiàn)在,我們用的很多碗和杯子,都是用陶瓷制作的。 觀看視頻,了解陶瓷的發(fā)展史。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和創(chuàng)造力。講授新課 金秋時節(jié),秋高氣爽,落葉紛飛,十分美麗。讓我們撿拾幾片樹葉,利用陶藝,留住秋天的記憶吧!一、工具材料1、材料與工具。陶泥、樹葉、泥漿、陶針、刷子、刻刀等。2、陶針通常由堅硬的材質(zhì)制成,形狀像一根細長的棒,一端尖銳,用于在軟陶土中刻畫、雕刻細節(jié)或修整邊緣。3、陶針的用途(1)雕刻細節(jié):使用陶針的尖端在尚未燒制的濕陶土上雕刻圖案或文字。(2)修整形狀:在制作陶器的過程中,陶針可以用來切割多余的土或修整陶器的邊緣,使其更加平滑整齊。(3)開孔:當制作需要透氣或裝飾性孔洞的陶器時,陶針可以用來創(chuàng)建小孔。二、邊做邊學1、秋天的特色。(1)涼爽的天氣:天氣不像夏天那么熱了,早晚需要穿上外套。(2)五彩的樹葉:樹葉從綠色變成了黃色、紅色和橙色,讓公園和街道變得非常漂亮。(3)豐收的季節(jié):秋天是很多水果和蔬菜的成熟季節(jié),比如蘋果。(4)回校時間:秋天學校開學,大家可以回到學校學習和玩耍。2、如何將秋天的特色體現(xiàn)在陶藝作品中。(1)使用秋天的顏色:選擇橙色、紅色、黃色和棕色,用這些顏色來裝飾陶瓷。(2)樹葉印花:收集不同形狀的樹葉,把它們按在軟陶土上形成印痕,再去掉樹葉,留下美麗的圖案。(3)制作陶瓷果實:用陶土捏造蘋果等秋天的果實,然后進行上色。(4)添加紋理:使用工具在陶瓷上刻畫秋天的特征,如落葉等。三、實踐體驗1、準備兩塊厚約1厘米的泥板、幾片你喜歡的樹葉。2、將樹葉壓在其中一塊泥板上。3、用陶針沿著樹葉的輪廓進行切割。4、揭開樹葉,得到若干塊具有樹葉紋理的小泥板。5、在切割下來的樹葉狀小泥板背面刷上泥漿,粘貼在另一塊泥板上。6、搓一根泥條和一些小泥球,作為枝條和小果子,分別刷上泥漿粘在泥板上。7、作品初步完成后,可使用自制陶藝工具進一步做肌理裝飾還可以署上日期或姓名。8、接下來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上釉、燒制。9、陶藝上釉、燒制的注意事項。(1)上釉注意事項:使用釉料前確保手和工具都干凈。釉料應均勻涂抹,不要太厚或太薄。不要在陶器底部涂釉,防止粘連。(2)燒制注意事項讓老師操作燒制,因為窯爐非常熱。燒制后需要時間冷卻,防止破裂。燒制完成后,檢查是否有裂縫。10、作品燒制完成后,可以用來裝扮校園或裝飾家庭。四、拓展樂園運用陶藝的基本成形方法和基本技法,你還可以制作出哪些有趣的陶藝作品呢?陶藝的基本成形方法和技法1、泥板成形基本技法:拍、壓、割。2、泥條成形基本技法:搓、粘。3、泥球成形基本技法:滾、堆。4、手捏成形基本技法:捏、挖、刻、擠等。5、拉坯成形基本技法:重心、開口、提、調(diào)整造型、刮。五、素養(yǎng)寶庫人類從懂得用火開始,就發(fā)現(xiàn)用火燒過的泥土會變得特別堅硬結(jié)實。聰明的老祖宗就地取材,以黏土為材料,經(jīng)過一番捏塑之后用火燒制成器皿,用來盛水煮食。這就是早期的陶器。陶器是人們的日常生活用具。中國陶瓷史上,有五大名窯之說,它們是宋代五個最為有名的窯場: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定窯。其出產(chǎn)的陶瓷以極高的藝術(shù)價值聞名于世。汝窯以其天藍色釉聞名,質(zhì)地細膩,釉面如冰裂紋,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官窯主要為皇家燒制的陶瓷,以其深沉的青色釉和厚重的釉質(zhì)著稱。哥窯特點是釉色厚重,以大片或細密的黑褐色“魚子紋”裂紋聞名。鈞窯以變化多端的紅、藍釉色彩和天然形成的釉滴“鷓鴣斑”為特色。定窯以白瓷為主,釉面光滑,質(zhì)地堅硬,裝飾簡潔大方,經(jīng)濟實用。陶瓷制品豐富多彩,種類繁多,你知道怎么分辨陶器和瓷器嗎?陶與瓷的主要區(qū)別質(zhì)感:陶不透明,粗糙多孔;瓷半透明,光滑細膩。顏色:陶有多種顏色;瓷大多為白色底。聲音:敲擊時,陶聲音低沉;瓷聲音清脆。溫度:瓷燒制溫度為1100℃以上,低于這個溫度難以燒制成功;而陶的燒成溫度一般為 600~1000℃。五、展評舞臺完成勞動素養(yǎng)評價表。說明:評價分合格、良好、優(yōu)秀三個等級。評價時,如認定“合格”,在對應的格子內(nèi)畫一個☆,認定“良好”畫兩個☆☆,認定“優(yōu)秀”畫三個☆☆☆。 認識制陶工具和材料了解秋天的特色有哪些動手制作“秋之印”了解陶藝的基本成形方法和技法了解五大名窯完成勞動素養(yǎng)評價表 了解本課的學習內(nèi)容,初步思考課堂任務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培養(yǎng)學生歸納總結(jié)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拓展知識的學習能力鍛煉學生的歸納總結(jié)能力課堂練習 1、比一比,賽一賽,看看誰做的陶藝作品更加美觀、結(jié)實。 完成課堂練習 鞏固課堂知識課堂小結(jié) 制作“秋之印” 1、了解陶瓷的發(fā)展歷史。2、認識制作的材料與工具。3、了解秋天的特色有哪些。4、掌握陶藝成形和技法。5、動手制作“秋之印”。 總結(jié)回顧 對本節(jié)課內(nèi)容進行總結(jié)概括。課后作業(yè) 1、制作一個關(guān)于春天的陶藝作品。 布置作業(yè) 拓展學生的學習能力板書 觀看板書 強調(diào)教學重點內(nèi)容21世紀教育網(wǎng)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