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必修1第3章《地球上的水》-2025高考一輪復習基礎全覆蓋第一節 水循環【基礎知識梳理】一、水循環的過程及類型1.水循環的概念________的水在水圈、________圈、巖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層中通過各個環節連續運動的過程。2.類型及主要環節循環類型 字母 主要環節海陸間循環 A ①蒸發、②水汽輸送、③降水、④________、⑤下滲、⑥________海上內循環 B ①蒸發、⑦降水陸地內循環 C ⑧________、⑨蒸發、③降水判斷:1.外流河只參與海陸間循環,不參與陸地內循環。( )2.水循環中參與水量最大的是海上內循環。( )3.人類活動最容易影響的水循環環節是地表徑流。( )二、水循環的地理意義1.維持全球水的________。2.促進水資源的更新―→3.不斷塑造________。4.________聯系的主要紐帶。5.通過吸收、轉化和傳輸地表______________,緩解不同緯度地區________收支不平衡的矛盾。6.影響全球的________和________,對全球自然環境產生深刻而廣泛的影響。判斷:1.江河水與淺層地下水更新周期長。( )2.黃河三角洲的形成,是水循環促進海陸物質遷移的具體體現。( )3.水循環可以緩解不同緯度地區熱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知能提升】一、[技法點撥]區分水循環類型的方法(1)聯系的圈層不同。海陸間循環和陸地內循環涉及四個圈層,而海上內循環不涉及巖石圈。(2)發生領域不同。海陸間循環的領域既包括陸地又包括海洋,而其他兩種水循環則只包括陸地或海洋。陸地上外流區內的水體,既參與陸地內循環,又參與海陸間循環。(3)過程和環節不同。海陸間循環的環節最多最全,而其他兩種水循環的主要環節是蒸發和降水。海上內循環不存在下滲環節。(4)參與水量不同。海上內循環的參與水量最大,陸地內循環的參與水量最小。應用1:1.讀城市水循環系統模式圖,完成(1)~(3)題。(1)圖中①②③④分別表示( )A.蒸發、降水、下滲、污水 B.下滲、降水、蒸發、污水C.降水、蒸發、下滲、污水 D.降水、下滲、蒸發、污水(2)為了完善自然界水循環,下列措施可取的是( )①加強人工降雨力度 ②實施跨流域調水工程 ③加強城市綠地的建設?、艿缆穬膳凿佋O透水磚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3)為了減小人類社會水循環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下列措施可取的是( )①減少深層地下水的開采,實施地下水回灌 ②提高河川徑流的供水量 ③減少深層地下水的開采,加強對淺層地下水的開采 ④加強城市污水的處理力度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二、[技法點撥]關鍵詞法理解水循環的地理意義(1)平衡更新作用:在水循環系統中,水在連續不斷地運動、轉化,使地球上各種水體處于不斷更新狀態,從而維持全球水的動態平衡。(2)遷移交換作用:水循環促使自然界物質的運動和能量的轉化,從而使地球表層各圈層之間,以及陸地和海洋之間實現物質的遷移和能量的交換。(3)影響塑造作用:水循環運動影響著全球的氣候和生態,并且使水成為自然界最富動力作用的因素之一,不斷地塑造著地表形態。應用2:2.讀水循環示意圖,回答(1)~(3)題。(1)下列實現圖中①功能的是( )A.長江 B.副熱帶高氣壓帶C.影響我國的夏季風 D.影響我國的冬季風(2)在水循環的各個環節中,南水北調工程體現了人類活動對下列哪個環節施加了影響?( )A.① B.④ C.⑤ D.⑥(3)下列關于水循環深刻而廣泛地影響著全球地理環境的原因,敘述正確的是( )①它是地球上最活躍的能量轉換過程之一,能緩解不同緯度地區熱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②它是地球上最活躍的物質循環過程之一,是海陸間聯系的主要紐帶 ③它是自然界最富動力作用的循環運動,但它不能塑造地表形態 ④它對地表太陽能起到傳輸作用,但不能起吸收和轉化的作用A.①② B.③④C.②④ D.①③【鞏固專練】讀水圈的構成示意圖,回答1~2題。1.圖中字母所表示的各水體,分布最廣的是( )A.a B.b C.c D.d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在水的三態中,固態水數量最多B.熱帶地區沒有固體狀態的水C.陸地上的各種水體之間具有水源相互補給的關系D.我國外流區域沒有參與陸地內循環過程水循環可分為自然循環和社會循環兩大類,讀“某城市水循環示意圖”,完成3~4題。3.圖中①②③⑦分別表示( )A.地表徑流、地下徑流、蒸發、人工降水B.地下徑流、地表徑流、管道輸水、跨流域調水C.地表徑流、跨流域調水、蒸發、人工降水D.跨流域調水、地表徑流、管道輸水、人工降水4.關于人類對城市水循環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用透水材料改造水泥路面,可以增加⑤B.大量開采地下水,可以增加④C.污水回收利用,可以減少②D.城市綠地建設,可以減少⑥5.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根據水循環過程,給圖中未標明箭頭的直線標注箭頭。(2)填出水循環各環節的名稱:A________,C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3)由A與B組成的水循環叫______________;由D與E組成的水循環叫______________。(4)我國的南水北調工程與哪一個環節關系最密切?______(填字母)。(5)環節B與E水量較大的是________。第二節 海水的性質【基礎知識梳理】一、海水的溫度1.影響因素(1)主要因素:海洋熱量的收支情況。①熱量收入:主要來自________的熱量。②熱量支出:主要是________所消耗的熱量。(2)其他因素:海陸分布、大氣運動、海水運動。2.分布規律(1)垂直分布:隨深度增加而________。通常情況下表層水溫最高。1 000米以內的海水溫度隨深度變化幅度較大,但1 000米以下的深層海水溫度變化幅度較小。(2)水平分布:全球海洋表層的水溫由________向________遞減,相同緯度海洋表層的水溫大致相同。(3)季節分布:同一海區的表層水溫,夏季普遍________冬季。3.對地理環境的影響(1)影響________的分布。(2)影響________。(3)從全球尺度來說,對大氣溫度起著調節作用。(4)從區域尺度來說,沿海地區氣溫的季節變化和日變化均比內陸地區小。判斷:1.某海域水溫高,是因為該海域太陽輻射多。( )2.垂直方向上,海水溫度的變化幅度較大。( )二、海水的鹽度1.含義:海水中鹽類物質的________分數,通常用________表示。2.影響因素(1)溫度:海水的溫度越高,鹽度________。(2)蒸發量:蒸發量越大,鹽度________。(3)降水量:降水量越大,鹽度________。(4)入海徑流:有河流注入的海域,鹽度一般________。3.分布規律世界大洋的平均鹽度約為35‰,以________海域最高,由副熱帶海域向赤道和兩極逐漸________。4.對人類活動的影響(1)利用海水________,日照充足、降水較少的沿海地區適宜建造曬鹽場。(2)利用海水制堿,從海水提取鎂、溴等資源。(3)對________而言,鹽度的穩定性極其重要。(4)隨著科技的發展和觀念的改變,海水也成為________的重要補充。判斷:1.赤道海域因溫度最高,蒸發強烈,鹽度最高。( )2.一般河流入??诟浇暮K}度較低。( )三、海水的密度1.含義:指單位體積內海水的質量。2.影響因素:主要有溫度、________和________(壓力),其中與溫度關系最為密切。一般來說,溫度越________,密度越________。3.分布規律(1)水平分布:表層海水密度隨緯度的增高而________,同緯度海域密度大致相同。(2)垂直分布:海水密度隨深度的變化因________而異。(3)特殊分布:有時隨深度增加,海水密度會突然變小,海水浮力也突然變小,呈現“海中斷崖”現象。【知能提升】一、1.影響海水溫度的因素3.海水對大氣溫度的調節作用海水的溫度變化比陸地溫度變化??;海洋上空的氣溫變化比陸地上空慢。原因:海水熱容>陸地>空氣。[技法點撥]比較海洋中不同地點海水溫度的方法第一步,比較不同緯度,海水溫度低緯高于高緯;第二步,比較相同緯度,海水溫度暖流高于寒流。如上圖中,若比較A、B、C、D四地的海水溫度。第一步,可以先根據緯度,判斷出A、B的溫度大于C、D;第二步,根據洋流,分別比較A與B、C與D的溫度。從圖中可以看出,B處為暖流,A處為寒流,所以B的溫度高于A;D處為暖流,C處為寒流,所以D處的溫度高于C。綜合第一、二兩步,四點溫度由高到低的順序為:B、A、D、C。應用1:1.下面兩幅圖分別為某海域等溫線分布圖和某觀測站水溫垂直分布圖,讀圖回答有關問題。(1)左圖所示海域位于________半球,且正值________季。(2)右圖中水溫分布符合左圖中的________點。(3)右圖說明海水溫度隨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_,1 000米以下________。二、海洋表層鹽度分布規律1.南北方向變化2.東西方向變化①規律:暖流經過的海區鹽度偏高,寒流經過的海區鹽度偏低,如圖。②原因:同一緯度,暖流經過的海區溫度高、蒸發較強;寒流經過的海區溫度低、蒸發較弱。[技法點撥]分析影響海水鹽度因素的方法(1)同一緯度海域,主要考慮各海域降水量與蒸發量的關系。(2)不同緯度海域,主要考慮海水運動的影響;其次近岸海域河流徑流注入量的大小;高緯度海域還要考慮結、融冰的情況。應用2:2.下圖所示正確反映海洋表面平均鹽度分布規律的是( )3.海水的味道又咸又苦,是因為海水含有鹽類物質。下圖為同一經線不同緯度(a>b>c>d)的某海區表面鹽度變化(局部)示意圖。根據相關知識,完成(1)~(2)題。(1)圖示區域的緯度是( )A.低緯度 B.中低緯度C.中緯度 D.中高緯度(2)圖中虛線區域可能( )A.有暖水流經過 B.位于紅海C.位于河口附近 D.位于波羅的海三、應用3:4.海水密度是指單位體積海水的質量;海水鹽度是指海水中所含溶解的礦物質與海水重量之比,通常以每千克海水中所含的礦物質克數表示,世界大洋的平均鹽度約為35‰。讀圖,完成(1)~(2)題。(1)圖中顯示,全球表層海水的溫度( )A.由赤道向兩極逐漸升高B.由南北緯30°分別向赤道和兩極遞增C.由低緯度向高緯度逐漸降低D.由南北緯40°分別向赤道和兩極遞增(2)由圖可知,赤道附近的表層海水( )A.溫度高、鹽度低、密度小B.溫度高、鹽度高、密度小C.溫度低、鹽度低、密度大D.溫度低、鹽度高、密度大【鞏固專練】1.能使海水的溫度和鹽度都增大的因素是( )A.暖水水流 B.河流注入C.降水 D.蒸發2.赤道地區海面水溫為30 ℃,極圈海面溫度為0 ℃,它們在4 000 m的洋底,其海水溫度之差可達( )A.2 ℃~3 ℃ B.20 ℃C.25 ℃ D.30 ℃讀下圖,a、b、c、d分別位于馬達加斯加島、英國、古巴和澳大利亞附近,并且a處有暖水水流經過,d處有冷水水流經過。據此完成第3~4題。3.2月份時,圖中a、b、c、d四海域水溫由高到低依次是( )A.c>d>a>b B.a>d>c>bC.c>b>a>d D.a>c>d>b4.圖中各海域鹽度由低到高的排列,正確的是( )A.dC.b讀海水溫度和鹽度與海水密度關系圖,回答第5題。5.海水的密度( )A.與海水溫度呈正相關,與鹽度呈負相關B.與海水溫度呈正相關,與鹽度呈正相關C.與海水溫度呈負相關,與鹽度呈正相關D.與海水溫度呈負相關,與鹽度呈負相關6.下圖中的水量平衡曲線(圖中虛線)是根據降水量減去蒸發量的差值繪制而成。讀圖分析完成下列問題。(1)海洋水量平衡曲線與海洋表面平均鹽度曲線之間的相關關系是________。簡述這種相關關系產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2)試從氣壓帶、溫度、降水量、蒸發量等方面綜合分析B海區鹽度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C海區鹽度比南半球同緯度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節 海水的運動【基礎知識梳理】一、海浪1.海水運動基本形式:海浪、________、洋流。2.常見形式及影響常見形式 成因 影響海浪 由________形成。風速越大,浪高越________,能量越大。 捕撈、勘探、航行等海上活動則應避開大的海浪。海嘯 海底________、________或水下滑波、坍塌可能會引起海水的波動,甚至形成巨浪。 能量巨大,往往給沿岸地區帶來災難后果。風暴潮 在____________等作用下,近岸地區海面水位急劇____________。[特別提醒] 波浪能是重要的海洋能源,屬于可再生能源,來源于太陽輻射能。二、潮汐1.含義:海水的________漲落現象。2.成因:月球和太陽對________的引力作用。3.變化規律:4.影響:________采集和養殖、港口建設與________、潮汐發電等。三、洋流1.概念: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較穩定地沿著一定方向作大規模的流動。2.分類(按海水溫度)[特別提醒] 暖流的水溫不一定比寒流高:溫度較流經海域水溫高的是暖流,較流經海域水溫低的是寒流。同一緯度的海域,暖流水溫高,寒流水溫低。不在同一緯度的海域,寒暖流的水溫不能比較高低。3.影響(1)影響海洋________和________的分布。(2)影響海洋________。(3)影響海洋污染物的________與凈化。[特別提醒] 海水的運動通過影響海水溫度的變化而影響鹽度變化,暖流使水溫升高,鹽度變高,寒流則使鹽度變低。判斷:1.海底地震都會帶來巨浪,形成海嘯。( )2.潮汐能與波浪能來源相同。( )3.在潮間帶進行海水養殖,必須研究潮汐規律。( )4.世界著名漁場形成的主要原因都是寒暖流交匯。( )【知能提升】一、2.對海浪的防御與利用措施(1)密切關注海浪預報,合理安排濱海及海上活動。(2)通過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減緩對海岸的侵蝕、保護海岸。(3)選擇合適的沿海海域、建設沖浪運動場所。(4)發展技術,利用海浪發電。應用1:1.超強臺風“山竹”襲擊香港,引發有史以來最大的風暴潮,造成相當大的損害,由于防備工作準備充足,香港特區整體上安然度過,據此完成(1)~(3)題。(1)9月16日,香港島外海上出現了巨浪,其主要成因是( )A.臺風活動帶來的強風吹拂B.洋流運動引起的海水波動C.夏季風帶來的風暴增水D.海底地震導致的海水猛漲(2)下列現象不會導致風暴潮發生的是( )A.臺風侵襲 B.溫帶氣旋活動C.強風恰遇漲潮 D.火山爆發(3)下列措施屬于防御風暴潮的工程措施是( )A.修建防波堤 B.建設防護林C.及時發布預報 D.嚴格管理沿岸各種活動二、1.潮汐變化日變化:一天中通常有兩次漲落現象。2.潮汐現象的影響和應用(1)準確掌握海水潮汐規律對漁業生產有很大幫助。(2)漲潮時,外海高鹽度的海水被推向岸邊,是提取海水曬鹽的好機會。(3)海上航運事業和潮汐關系更加密切,潮流影響著航行的方向和速度。(4)掌握潮汐規律,能使港口增加大船的通過能力;充分利用潮間帶發展水產養殖業。(5)潮汐蘊藏著巨大的能量,可以利用發電,為人類提供清潔能源。應用2:2.唐代詩人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中有詩句“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據此完成(1)~(2)題。(1)詩中所說的“春江潮水”,指的是( )A.洋流現象 B.風暴潮現象C.潮汐現象 D.涌浪現象(2)與“春江潮水”現象形成最密切相關的是( )A.月球的引力 B.海風的吹拂C.江河水的涌入 D.太陽的引力三、1.寒暖流的判斷方法(1)根據海水等溫線的分布規律確定南、北半球如果海水等溫線的數值自北向南逐漸增大,則該海域在北半球,如圖甲;如果海水等溫線的數值自北向南逐漸減小,則該海域在南半球,如圖乙。(2)根據海水等溫線的彎曲方向確定洋流的性質如果海水等溫線向高緯凸出(北半球向北,南半球向南),說明洋流水溫比流經海區水溫高,則洋流為暖流;如果海水等溫線向低緯凸出,說明洋流水溫比流經海區水溫低,則洋流為寒流。如下圖:應用3:3.1月6日20時,巴拿馬籍“桑吉”號油輪與香港籍散貨船在長江口以東約160海里處發生碰撞后原油泄漏,海區污染嚴重,同時油輪漂向東海南部海域,最終于14日13時沉沒。讀事故海域圖,完成(1)~(2)題。(1)油輪向東南漂,可能的影響因素是( )A.長江徑流 B.冬季風C.撞擊的沖擊力 D.日本暖流(2)關于該海區的洋流敘述,正確的是( )A.對沿岸氣候有增溫減濕作用B.把油污帶向日本,使北海道漁場減產C.向南航行的貨輪,順流省時D.加快海水凈化速度,擴大污染范圍4.下圖是“海洋表層海水溫度與洋流關系示意圖”,圖中a、b、c為等溫線,a(1)關于圖中洋流的描述,正確的是( )A.①洋流為自北向南流的暖流B.②洋流為自南向北流的寒流C.③洋流為自南向北流的暖流D.④洋流為自北向南流的暖流(2)圖示洋流中,對沿岸氣候有增溫增濕作用的是( )A.①和② B.②和③C.③和④ D.①和④【鞏固專練】1.有關海水運動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海水運動的主要形式有海浪、潮汐、洋流三種 ②洋流是海水在月球和太陽引力作用下形成的 ③風速越大,波浪規模越小,能量越小 ④當新月和滿月時,潮水漲得特別高,稱為大潮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2.關于潮汐的敘述,正確的是( )A.潮汐是海水的周期性漲落現象,漲為潮、落為汐B.潮汐是海水在盛行風作用下的周期性漲落現象C.潮汐是海水運動的主要形式之一D.我國沿海某潮汐電站,通常一天能發電兩次許多大河河口地區有豐富的潮汐能資源。據圖回答3~4題。3.亞馬孫河河口潮汐潮位高的主要原因有( )①該河徑流量大,入海河水逆潮流頂托抬高潮位 ②河口呈喇叭形,潮水涌入由寬變窄,推高潮位 ③河口位于赤道附近,無地轉偏向力,可保持高潮位 ④河口受東南信風的影響,信風順潮助推潮位升高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4.下列關于潮汐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是在月球和太陽引潮力作用下所產生的周期性運動B.潮汐作用可加劇海岸的侵蝕,影響海岸生物分布C.巨型遠洋輪往往利用退潮時進出港口D.月球、地球和太陽三個天體運動在同一條直線上時正值大潮5.海霧大多是因為暖濕空氣流經較冷表面(寒流)被冷卻飽和而形成,寒、暖流交匯處往往具備這樣的大氣環流條件,很容易形成海霧。讀“日本附近海域洋流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說出②海域容易出現海霧的原因。(2)簡述P地冬季多降水的主要原因。(3)圖中海域有一世界著名的大漁場——北海道漁場,試分析該漁場形成的有利條件。參考答案:第1節【基礎知識梳理】一、1.自然界 大氣2.判斷:×√√二、判斷:×√√【知能提升】應用1:1.DBC應用2:2.CCA【鞏固專練】1-2AC3-4DA5.(1)A↑ D↑第2節【基礎知識梳理】一、3.(1)海洋生物(2)海洋運輸判斷:××二、判斷:×√三、【知能提升】應用1:1.(1)北 冬 (2)A (3)遞減 保持低溫應用2:2.C3.AC應用3:4.CA【鞏固專練】1.A2.A3-4BC5.C6.(1)負相關 蒸發量大于降水量,水量平衡值小,鹽度高,反之,水量平衡值大,鹽度低(2)B海區緯度較低,氣溫較高,蒸發量大;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盛行下沉氣流,降水少(3)C緯度地區陸地面積廣大,陸上有大量淡水注入海洋;南半球同緯度則以海洋為主第3節【基礎知識梳理】一、1.潮汐2.二、三、3.判斷:××√×【知能提升】應用1:1.ADA應用2:2.CA應用3:3.BD4.CA【鞏固專練】1.D2.C3-4AC5.(1)②海域是寒、暖流交匯處,容易形成海霧。(2)P地冬季盛行西北風,西北風經日本海海面后被加溫加濕,遇地形阻擋形成地形雨;又因P地受暖流的影響,濕度大,故P地冬季多降水。(3)位于溫帶的大陸架海區,又位于寒流和暖流的交匯處,浮游生物繁盛,魚類的餌料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