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15.1兩種電荷一、本節知識框架導圖二、教學目標物理觀念知道世界上只存在兩種電荷,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科學思維通過圖像建立電荷守恒模型、得失電子模型、原子核微觀模型,培養學生建立模型的意識與能力,訓練學生的表象思維。科學探究通過學生親自動手實驗,歸納總結出正負電荷相互作用的規律,鼓勵學生質疑,培養學生實證精神,學習科研方法。科學態度與責任在理解摩擦起電的本質的基礎上,設計一種方案,判斷出教師所提供的器材哪些容易得到電子,哪些容易失去電子。三、教學重點1.知道摩擦起電現象;知道物體帶電的性質。2.知道自然界存在兩種電荷;知道電荷間的相互作用規律。3.知道驗電器的構造、原理;知道電荷量及其單位。4.導體和非導體四、教學難點1.會使用驗電器檢驗物體是否帶電。2.知道摩擦起電及物體是否顯電性的原因。五、教學用具(以及參考資料)日常用具:教材、多媒體、PPT;六、預習設計活動:用氣球摩擦頭發,觀察摩擦后的氣球靠近細小的水流時會發生什么現象,為什么會發生這種現象。自主預習:1.自然界中有幾種電荷。2.原子的結構是什么樣的。3.思考什么家中的線路內部都是金屬的。七、教學過程知識點一 兩種電荷問:通過觀察實驗,摩擦后的氣球接近水流時,發生了什么樣的現象。答:觀察到細小水流被氣球吸引。問:摩擦后的氣球發生什么變化?答:摩擦后的氣球帶上了電。問:這種通過摩擦使物體帶電的方式叫做摩擦起電。帶電物體具有什么樣的性質呢?答:帶電物體可以吸引輕小物體或者水流。演示實驗二 電荷間的相互作用實驗1:首先將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放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去靠近它,能看到什么現象?答:兩根橡膠棒相互排斥。實驗2:將被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放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去靠近它,能看到什么現象?答:兩根玻璃棒相互排斥。實驗3:將被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放在支架上,用被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去靠近它,觀察到什么現象?答:橡膠棒和玻璃棒相互吸引。1.由觀察到的現象,說明了什么?答:摩擦過的物體帶電,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知識點總結1.用摩擦的方法使物體帶電,叫做__摩擦起電__。2.自然界中只存在__兩種__電荷,即__正__電荷和__負__電荷。3.人們把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的電荷叫做__正電荷__,把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的電荷叫做__負電荷__。4.電荷間的相互作用規律:__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異種電荷互相吸引__。5.物體所帶電荷的多少叫做__電荷量__,簡稱__電荷__。電荷量的單位是庫侖,簡稱__庫__,用符號__C__表示。演示實驗一摩擦起電知識點二 原子及其結構通過演示視頻,使得學生認識原子結構組成。知識點總結1.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原子核帶正電,核外電子帶負電。2.人們把最小的電荷叫作做元電荷,常用符號e表示,e=1。6×10-19。3.在通常情況下,原子核所帶正電荷與核外電子總共所帶負電荷在數量上相等,所以整個原子呈中性,對外不帶電。4.摩擦起電的原因:(1)不同物質的原子核束縛電子的本領不同。(2)兩個不同物體相互摩擦時,原子核束縛電子本領弱的物體,它的一些電子就會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上,失去電子的物體帶正電,得到電子的物體帶等量的負電。知識點三 導體和絕緣體1.驗電器的構造如圖所示。演示一 驗電器用被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接觸驗電器的金屬球,觀察驗電器金屬箔片張角的變化,用力多摩擦幾下玻璃棒,再去接觸驗電器的金屬球,觀察驗電器金屬箔片張開的角度的變化。換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重做上面的實驗。分析、討論現象及原因。1.驗電器的作用是什么?答:檢驗物體是否帶電。2.驗電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答: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的原理。3.驗電器的金屬泊片張開的角度不同,反映了什么?答:反映了帶電體傳給驗電器的電荷的多少不同。演示 電荷在金屬棒中的定向移動取兩個相同的驗電器A和B。使A帶電,B不帶電,可以看到A的金屬箔張開,B的金屬箔閉合。實驗一:用橡膠棒把A和B連接起來(如下圖所示),觀察現象。1。A、B金屬箔的張角有什么變化?答:驗電器A、B金屬箔的張角沒有變化。2。該實驗現象說明了什么?答:驗電器A的電荷量沒有變化,驗電器B仍不帶電。實驗二:再次使A帶電,B不帶電。用帶有絕緣柄的金屬棒把A和B連接起來,如下圖所示,觀察現象。1.A、B金屬箔的張角有什么變化?答:驗電器A的金屬箔張開的角度減小,B的金屬箔由閉合變為張開。2.該實驗現象說明了什么?答:驗電器B也帶了電。有一部分電荷通過金屬棒從A移動到了B,電荷發生了定向移動。3.該實驗可以得到什么結論?答:電荷在金屬中可以定向移動,說明金屬是可以導電的。易錯點:1.導體導電的原因:導體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動的電荷。絕緣體不易導電的原因:絕緣體中幾乎沒有自由移動的電荷。絕緣體缺少自由電荷,而不是沒有電荷。2.“導電”與“帶電”的區別:導電過程是自由電荷定向移動的過程,導電體是導體;帶電過程是電子得失的過程,能帶電的物體可以是導體,也可以是絕緣體。知識點總結(1)導體:容易導電的物體。如金屬、人體、大地等都是導體。(2)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如橡膠、玻璃、塑料等都是絕緣體。(3)在金屬中,部分電子可以脫離原子核的束縛,在金屬內自由移動,這種電子叫做自由電子。金屬導電,靠的是自由電子。絕緣體不易導電,是因為電荷束縛在原子、分子之中,不能自由移動。八、達標練習1、下列關于原子、原子核的說法正確的是( D )A.原子核不帶電B.原子核幾乎占據了原子的全部空間C.原子帶正電荷D.原子由帶正電的原子核和帶負電的電子組成2、關于絕緣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A.絕緣體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導電B.絕緣體不容易導電,也不能帶電C.絕緣體不容易導電,但能夠帶電D.絕緣體內沒有電子,因此它不容易導電3、用絲線懸掛著A、B、C三個輕質小球,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情況如圖,若C帶負電,則( B )A. B可能帶負電 B. A、B一定都帶正電C. B可能不帶電 D. A一定帶負電九、板書設計1.(1)兩種電荷: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的電荷叫做正電荷;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的電荷叫做負電荷。(2)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異種電荷互相吸引。(3)電荷量:電荷多少,單位:庫侖,簡稱:庫,符號:C2.原子結構3.導體和絕緣體十、課后作業(1)鞏固性作業(面向全體學生,鞏固當堂內容,必做)完成Word中的練習。(詳見《作業設計》)(2)拓展型作業(注重知識應用和遷移,培養學科能力)生活中的靜電現象有哪些,有哪些措施可以避免靜電現象的危害,那些現象利用了靜電現象。十一、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