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聲的發展尋古代之聲溯聲音之源1.通過實驗,認識聲是如何產生的。2.結合生活實例和實驗,認識聲音傳播的條件。3.通過觀察和討論,了解什么是回聲。4.能用本節聲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學習目標Part.01追本溯源探聲音活動一:追本溯源探聲音鑼是怎么發聲的?鑼面的振動如何看到振動?活動一:追本溯源探聲音轉換法:把比較抽象的、看不見、摸不著的現象,轉化為我們熟悉的、看得見、摸得著的現象來認識它。這個實驗說明:聲音是由 (填固體、液體或氣體)的 產生的。小球在這里有什么作用?固體振動活動一:追本溯源探聲音吹笛子是 (填固體、液體或氣體)振動發聲的。想一想:笛子和鼓是怎么振動發聲的?液體可以振動發聲嗎?氣體向水槽倒水是 (填固體、液體或氣體)振動發聲的。液體活動一:追本溯源探聲音吾輩當自強!5.用正在發聲的音叉接觸乒乓球,發現乒乓球被彈開,說明聲音是由物體的 產生的,將微小振動放大,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6.我們把正在發聲的物體叫做 。7.如果我們想保存與原來一樣的聲音,可以將發聲體的 記錄下來。利用這種技術,人們發明了 、 、 等。振動聲源磁帶激光唱片存儲器既然聲音是物體的振動產生的,當我們聽到某個人唱歌很好聽時,我們怎么把他的歌聲“留”下來呢?我們把正在發聲的物體又叫做什么?自主學習課本39頁第一、二自然段,并完成自主學習單活動一的5-7小題。振動轉換法Part.02四通八達傳聲音活動二:四通八達傳聲音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唐·胡令能《兩小兒垂釣》聲音在液體中傳播的實例:花樣游泳隊隊員在水下也能聽到會場的聲音是因為 可以傳聲。液體活動二:四通八達傳聲音聲音在固體中傳播的實例:固體能不能傳聲呢?土電話能夠聽見聲音是因為 可以傳聲。固體氣體能不能傳聲呢?活動二:四通八達傳聲音仔細聽一聽罩內聲音的變化吧!抽氣進氣聲音可以通過介質進行傳播。活動二:四通八達傳聲音傾聽抽氣和進氣時聲音的變化,完成活動二的第3小題。1.聲音越來越小的原因 (是或不是)發聲體的振動越來越弱 2.如果不是,它的原因是: 。3.設想一下,如果罐內的空氣全部抽出變成理想的真空狀態時出現的現象: 。4.結合實例,我們進一步猜想聲音傳播的條件是:。5.這里用到的科學研究方法是: 。不是介質減少聽不到聲音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科學推理法活動二:四通八達傳聲音你見過水波嗎 自主學習課本42頁,完成自主學習單活動二的第4題。敲擊鼓面后,鼓面發生 ,同時帶動周圍空氣 ,以鼓面為中心向外傳播,這就是 。振動振動聲波聲音在介質中是以什么形式傳播的呢?Part.03撥云見日追聲音活動三:撥云見日追聲音1.聲音在傳播的過程中如果遇到了墻壁,會發生什么?2.聽到第一次回聲后,后面又聽到了多次回聲,這又是為什么?回聲其實是聲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后,發生了 。反射反射聲音到達墻壁,繼續 ,導致我們聽到了多次回聲。活動三:撥云見日追聲音自主學習課本40頁表格,完成自主學習單上活動三的第3小題。15℃空氣中聲音傳播的速度大小是多少?340m/s聲速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關?介質的種類、溫度。聲音的傳播是不是有一定的速度?活動三:撥云見日追聲音小試牛刀:聲音在15℃的空氣中傳播的速度約是340m/s,而人耳能清楚的區分兩段聲音的到達人耳的時間間隔是0.1s以上,你能用之前學過的速度的知識,算一算人耳要區分開原聲和回聲,人至少要距離墻多少米嗎?教室里為什么聽不到回聲呢?本節課你有什么收獲?課堂小結1.小音正在大唐演奏會現場進行擊鼓表演,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目標一、二)A.觀眾聽到的鼓聲是空氣的振動發出的B.鼓面上放一杯水,敲擊時看到水面晃動,說明發聲體在振動,這種物理研究方法叫轉換法C.聲音在鼓面不是以波的形式傳播的D.觀眾聽到的鼓聲主要是靠大地傳入耳朵的2.小音在與我們一起學習后,總結了以下觀點,其中錯誤的是 ( ) (目標一、二)A.人說話發聲是靠聲帶振動產生的B.水中的魚會被岸上的腳步聲嚇跑,說明液體也能傳聲C.真空鬧鈴實驗說明了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D.吹笛子發聲是由笛身的振動產生的小試身手BD3.小音坐在教室里說話,聽不到回聲是因為( ) (目標三、四)A 教室不能產生回聲B 教室產生的回聲從門窗縫隙中跑掉了C 教室反射產生的回聲正好抵消D 教室太小,四周反射來的回聲與原聲混在一起,無法分辨4.小音站在山崖前大喊一聲“啊”,經過1s后聽到了回聲,若聲音在空氣中傳播速度是340m/s, 則小音距山崖的距離是( ) (目標四)A 170m B 408m C 204m D 340m小試身手DA課堂評價評價量表每道題目一顆星(全對記四顆星) 我獲得了顆星能準確改正第一、二小題錯誤選項,每個選項一顆星(共四顆星)作為國家和民族希望,我們定要繼先輩遺志,勤奮學習,勇于探索,為這盛世中華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基礎作業:完成動手動腦學物理的2-4小題。實踐作業:1.搜索編鐘、古箏、嗩吶、二胡演奏圖片或視頻,思考它們的是如何振動發聲的。2.查閱有關資料,了解天壇的回音壁、圜丘的神奇之處,感受中國古代建造者的智慧。課后作業同學們,本節課已接近尾聲,但是小音的旅程才剛剛開始,下節課我們將跟隨小音的腳步,揭密生活中更多聲音的奧秘。感謝大家的幫助,我們下節課再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1 聲音的產生與傳播.pptx 小兒垂釣.mp3 小音開場.mp3 小音結束語.mp3 抽氣.mp4 故宮.mp3 第一站2唐朝宮廷.mp3 第一站,敲鑼大叔.mp3 花樣女子游泳.mp4 進氣.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