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節 核能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知道原子原子核的組成,了解獲得核能的兩種方式。2.了解裂變和鏈式反應以及核電站。3.了解聚變以及反應過程。二、過程與方法通過閱讀資料和討論,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圖文結合的學習方式,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和學習興趣,使學生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熱愛科學的情感。教學重點核聚變、核裂變。教學難點核聚變、核裂變的過程。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新課引入播放核爆炸時的視頻。了解核能觀看視頻,感受核爆炸時產生的巨大能量,了解核能利用的可能性。原子核在發生變化時,會釋放出巨大的能量,那么你了解原子的結構嗎?核能是如何產生的呢?從問題中導入新課。合作探究探究點一 核能活動1:展示原子結構的掛圖或投影,回憶原子的結構組成。請回答:原子核是原子中最小的結構嗎?電子為什么會繞核運動?學生交流、討論后回答: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的,電子在繞核運動。原子核也是可分的,它是由質子和中子組成的。原子核中的質子帶正電,電子帶負電,原子核吸引電子繞核轉動。原子的質量幾乎集中在原子核中,質子和中子的質量幾乎相同。原子核的體積相對于原子的體積來說非常小,相當于足球場上的一個雞蛋。質子和中子依靠強大的核力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因此十分牢固,要使它們分裂或結合是極其困難的。但是,一旦原子核發生變化時,就可能釋放出驚人的能量,這種能量被稱為核能。探究點二 裂變展示核裂變的資料:1934~1938年間,科學家利用中子轟擊質量較大的鈾235,使其裂變成兩個質量較小的原子核,同時釋放出2~3個新的中子。活動1:鈾235只有在中子的轟擊下才能發生裂變且釋放出核能,那么是不是要不斷地從外界提供中子才能使反應不斷進行呢?實驗:利用火柴模擬鏈式反應。利用類比的方法來模擬研究核裂變過程如果去掉其中火柴(1),火柴(2)、(3)會燃燒嗎?展示鏈式反應原理的掛圖或動畫。鏈式反應如果不加以控制,大量原子核就會在一瞬間發生裂變,釋放巨大的能量,產生極大的破壞性,就如前面所見的原子彈。(播放紀錄片廣島原子彈爆炸)核能發電:活動2:在鏈式反應中,可以通過控制中子數量來控制鏈式反應的速度。可控的核裂變在實際中有什么應用呢?學生討論、交流后回答:可以用于核能發電、核動力航母等。活動3:投影核電站圖片,介紹我國核電站的情況。核電站運行中能源是由重核裂變提供的,核能是安全、潔凈、廉價的能源。你認可這個觀點嗎?教師歸納總結:通過分析,可以發現核裂變時會釋放大量的能量,如果不加以控制短時間內釋放的能量會產生極大的破壞。如果控制鏈式反應的速度,讓核能逐步緩慢的釋放就可以為人類使用探究點三 聚變我們已經研究過重核可以裂變成質量較小的核,那么質量較小的核能否聚合成質量較大的核呢?活動1:介紹輕核的聚變,將質量較小原子核結合成新的原子核也會放出大量的能量,這是就是聚變。如把氘和氚在超高溫下結合成新的原子核──氦核。(投影聚變圖)活動2:播放氫彈的視頻或展示圖片。氫彈就是利用氫核的聚變,在瞬間釋放出大量的能量。但現階段科學家還沒有找到控制核聚變的方法。通過可控聚變來利用核能,有望徹底解決人類能源問題!板書設計第2節 核能教學反思1.多媒體輔助教學使課堂更加活躍。傳統教學大多是老師講學和掛圖相結合,但是一些現象使在課堂上根本不可能實現的,比如說核能的釋放就無法在課堂上演示完成。我在課上講裂變和聚變時,我集了大量關于原子彈、氫彈爆炸的錄像,例如《原子彈在試驗場的爆炸》、《氫彈空投》,讓學生們如同身臨其境般感受核裂變和核聚變的威力,學生們被深深地吸引。如果像傳統教學法那樣純粹地講述反應,學生一是費解,二是提不起興趣。而動畫課件和錄像的運用很好地解決了上述兩個問題,在課堂的實踐中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2.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向學生滲透環保意識。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它可以造福人類,也可以給人類帶來滅頂之災。盡管是人類和平利用核能,也有控制不好,出現事故的時候。例如: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在課堂上,我除了讓學生閱讀課本上的資料以外,還大量搜集了關于切爾諾貝利核泄漏的文字記載,展示給學生看,學生們在災難的記載面前目瞪口呆,同時也深刻地感受到了環保的重要性。3. 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告訴學生,我國自古以來一直是維護世界和平的捍衛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