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年下學期九年級(上)期中調研卷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試題卷考生須知:1.本學科考試為閉卷考試,全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100分鐘。2.試卷共6頁,有三大題,32小題。一、判斷題(本大題有8小題,每小題1分,共8分。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把答題卷中相應題號帶“T”的方框涂黑,錯誤的把相應題號帶“℉”的方框涂黑)1.公元476年,拜占庭帝國滅亡,西歐進入封建時代。2.《十二銅表法》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3.14、15世紀,手工工場和租地農場的出現,為工業革命的完成奠定了經濟基礎。4.《獨立宣言》宜布人人生而平等,被稱為“第一個人權宣言”。5.1871年3月28日,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一巴黎公社誕生。6.創新來源于生活,自主創新是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奮斗基點。7.選舉民主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8.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規范政府的行政權。二、選擇題(本大題有20小題。選出一個最佳選項,每小題2分,共40分)9,20歲的瑞斯和他的妹妹瑟雅是公元前5世紀中后期雅典城邦一處偏遠村莊的村民,他們最有可能的經歷是A.瑞斯因家庭貧困被禁止參加公民大會B.瑞斯因參加公民大會而獲得官方津貼C.“陶片放逐法”活動現場,兄妹倆發生意見分歧而各自投票D,瑟雅決定年滿18歲后去棉紡廠做工人10.日本派“遣唐使”到中國,把唐朝先進的制度、天文歷法…等傳回日本。受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影響,大化五年(孝德天皇)下詔,“‘置八省白官’,建立中央機構…置于中央的直接控制之下。”下列符合材料觀點①此舉加強了日本的中央集權統治②說明唐朝推行開放的對外政策③日本完全仿效中國唐朝的政治制度④體現了古代中日經濟交流密切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1.“這是一次人類從來沒有經歷過的最偉大的、進步的變革,是一個需要巨人而且產生了巨人的時代。”該“時代”的先驅及其作品是A.但丁一《神曲》B.達·芬奇一《蒙娜麗莎》C.莎士比亞一《哈姆雷特》D.杰斐遜一《獨立宣言》九年級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試題卷第1頁(共6頁)12.如圖是拉丁美洲土著人口(1492一1825年)單位/百萬人統計情況。拉美土著人口銳減的悲劇始于6050A.迪亞士到達好望角40B.哥倫布“發現”新大陸30C.達·伽馬到達印度10D.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01492157016501825(年)】13.某同學在學習法國大革命時制作了如下年代尺,1789年處應填入制定處死拿破侖憲法路易十六稱帝1789年1791年1793年1804年A.攻占巴士底獄B.法蘭西共和國C,雅各賓派執政D.發動霧月政變]4.油畫能夠形象生動地反映歷史。依據下列三幅油畫中人物的人生經歷,概括的主題應是克倫威爾華盛頓拿被侖A.人性之光一文藝與人的解放B.尋夢東方—艱難的探險之路C.問道政治一不同選擇的革命D.技術創新—機器生產的時代15.下列因果關系搭配錯誤的是A.普法戰爭—巴黎公社B,拜占庭文化一文藝復興運動C.人文主義—新航路開辟D.法國大革命一美國獨立戰爭16.“時空觀念”是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之一。以下歷史事件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①羅馬帝國的分裂②亞歷山大帝國的建立③拜占庭帝國的滅亡④法蘭克王國的建立A.①②④③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②④③①17.一個歷史事實可由若干事件構成,事件又由若干小事件構成,由此排列事件的層次(如圖)。下列選項符合圖示的是A.①羅馬法②《十二銅表法》③愛琴文明①②③B.①文藝復興②《蒙娜麗莎》③莎士比亞C.①新體制的創立②美國獨立戰爭③薩拉托加大捷D,①公歷②太陽歷③懦咯歷(圖)18.抓關鍵信息是學習歷史的方法之一。與“資本主義必將滅亡”、“暴力手段”、“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三個關鍵信息直接相關的著作是A.《資本論》B.《獨立宣言》C.《共產黨宣言》D.《戰爭與和平》九年級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試題卷第2頁(共6頁】2024年下學期九年級(上)期中調研卷社會道法參考答案判斷題1-5 FFFTT 6-8 FFT二.選擇題9-13 BAABA 14-18 CDCCC 19-23 ACBAD 24-28 DADBB三綜合題29.(14分)(1)大河文明;海洋文明。(2分)大河流域有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氣候溫和光熱充足;地勢平坦,有利于農業生產。希臘、羅馬環海、多山、多島嶼有利于發展航海業和海外貿易,不利于發展農業。(4分)①②。(2分)選①,《漢謨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倫王國歷史的第一手資料。或選②,甲骨文是中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對中國文字的形成與發展有深遠的影響。我國有文字可靠的歷史從商朝開始。是商朝進行祭祀、記錄戰爭等活動時使用,揭示了商朝的政治、經濟、文化狀況。(2分)(3)戰爭(暴力沖突);和平交往(2分)選亞歷山大東征: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大交匯。加強了東西方之間的經濟聯系和貿易往來。或選絲綢之路:絲綢之路是古代東西方往來的大動脈,對于中國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貿易與文化交流,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2分)30.(12分)(1)文藝復興(2分)(2)君主立憲制;民主共和制。(2分)都代表資產階級利益;都資產階級性質的法律文獻;體現了資產階級自由平等民主思想;為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提供法律保障(2分)推薦觀點:法律維護革命成果(確立資本主義制度);多種因素促成英國崛起;資產階級革命促進資本主義發展;思想解放推動社會進步;中國近代化的進程是由表及里、層層深入的過程;中西近代化的進程對比;思想解放和民族獨立是近代化的重要前提。(6分)31.(13分)(1)“喜”是指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持續發展,綜合國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顯著改善;農村居民收入的增長速度高于城鎮居民,未來有望縮小差距。 (2分)“憂”是指我國經濟發展面臨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協調。(1分)堅持改革開放,是我們的強國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關鍵抉擇);是決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2分)快的思考:科技創新角度:國家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加快形成有利于創新的治理格局和協同機制。經濟角度: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綜合國力增強。廣大科研工作者發揚勤勞勇敢、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的精神,發揚創新精神(4分)慢的思考: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發展的根本目的是增進民生福祉(任選一句2分)。我國鐵路保留慢火車有利于滿足邊遠山區人民的出行需求,讓人民共享發展成果,實現共同富裕,促進社會公平正義。(2分)32.(13分)(1)氣象災害:洪澇、臺風;地質災害:滑坡、泥石流(2分)(2)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國家之一,災害多,損失大;出臺《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有利于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有利于維護國家安全、社會穩定。(4分)(3)黨中央多次提出要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體現了黨的領導是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證;公布草案并向社會各界征求意見,并予以體現和吸收體現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或體現了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或體現了全過程人民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或體現了協商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4分)(4)堅持厲行法治,要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要應對突發事件,除需要立法機關外,還需要行政機關依法履職,加強監管;要司法機關公正司法;公民要全民守法,增強尊法學法守法意識,增強防范意識;社會要加強法治宣傳,共同營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環境。(3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東陽市2024年下學期九年級(上)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中調研試題卷.pdf 社會道法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