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美術上冊教學設計1.2色彩的感染力課型 欣賞·評述 課時 1課時教學目標1.認識不同顏色傳達的視覺情感,運用色彩語言嘗試表達內心感受 2.通過欣賞中外名畫,分析不同顏色搭配所傳達的信息和情感 3.通過欣賞色彩作品,了解色彩在人們生活中無處不在,能夠運用色彩傳遞內心情感教學重難點1.重點:了解色彩表現形式及其特點,感受色彩的感染力 2.難點:如何從色彩角度分析鑒賞美術作品教學方法講授法,欣賞法,對比法,情境法教學過程(一)新知導入 展示多組色彩對比照片,說一說你喜歡哪個 為什么 (二)新知講解 1.展示兩個不同色彩圖形,說一說想到了什么 引出色彩的概念 色彩是通過眼、腦和我們的生活經驗所產生的一種對光的視覺效應。人對顏色的感覺不僅僅由光的物理性質所決定,比如人類對顏色的感覺往往受到周圍顏色的影響。 2.創(chuàng)設練習情境:“選擇題”,請同學們根據文字內容選擇出恰當的圖畫,并說出選擇理由。 3.對比欣賞兩張不同色調的圖片,讓學生說說感受,引出色彩感染力的概念。 人們在觀看色彩時,所產生的某種情感反應,我們稱之為色彩的感染力。客觀世界色彩的變化能影響人們不同的情緒。 4.色彩連連看:將顏色與對應的描述進行連線 ①藍色:寧靜、憂郁、寒冷、科技 ②黃色:光明、豐收、活力、輕快 ③紅色:熱情、喜慶、危險、血腥 ④紫色:神秘、浪漫、優(yōu)雅、高貴 ⑤綠色:生命、青春、環(huán)保、希望 ⑥橙色:溫暖、歡樂、活潑、興奮 5.色彩小知識:色彩分類,三原色,三要素 (1)色彩分為無彩色系和有彩色系 ①無彩色系是指白色、黑色和由白色黑色調合形成的各種深淺不同的灰色。 ②有彩色系是指紅、橙、黃、綠、青、藍、紫等顏色。 (2)色彩三原色:紅、黃、藍 (3)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純度 6.小組自學色彩的三種表現形式并總結 (1)裝飾性色彩: 采用裝飾手法進行色彩表達的形式,以概括、提煉色彩為主,呈現出浪漫抒情、唯美化的視覺風格。 (2)寫實性色彩:以寫生的方式,對客觀對象的真實色彩進行記錄和描繪,注重個性化的真實細節(jié)。 (3)表現性色彩:根據自身的主觀意愿運用色彩來表達自己的主觀情感,通過自由而主觀的色彩來造型和表現。 7.欣賞繪畫作品,說一說作品采用的色彩表現形式 (1)《千里江山圖》王希孟,裝飾性色彩 作品以長卷形式,描繪了連綿的群山岡巒和浩淼的江河湖水,山嶺、坡岸、亭臺樓閣、茅居村舍,水磨長橋及捕魚、駛船、行旅、飛鳥等,描繪精細,意態(tài)生動。畫面以大青綠色為主色,間以褐黃色配色。色彩勻凈明麗,富有變化和裝飾性。作品意境雄渾壯闊,氣勢恢宏,充分表現了自然山水的秀麗壯美,被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2)《玉蘭黃鸝》于非闇,裝飾性色彩 整體以石青色為底色來烘托玉蘭花和黃鸝鳥,強烈的色彩對比,生動地表現出了一派晴空萬里,鳥語花香的大好春光景象。作品不僅以生動嚴謹的形象傳達出春意正濃的信息,而且創(chuàng)造了一種具有典雅華貴美感的裝飾性表現形式。 (3)《出水芙蓉圖》佚名,寫實性色彩 為了真實地表現出荷花的純潔,嬌艷的姿容與品格,采用了多次渲染的方式進行賦色,達到了柔和潤澤而美艷動人的藝術境界。 (4)《干草垛》莫奈,寫實性色彩 1890—91年間,莫奈創(chuàng)作了很多組干草垛作品,對同一干草垛,分別在不同季節(jié)的早、午、傍晚的陽光下,干草垛所呈現出的不同色彩,多達15次的描繪。 (5)《靜物》馬蒂斯,寫實性色彩 野獸派畫家馬蒂斯追求簡潔明快的色彩效果,這幅暖色調為主的作品,明確的表達出一種溫暖、柔和、安適的氣氛與情調。 (6)凡高《烏鴉群飛的麥田》凡高,表現性色彩 凡高使用三原色和綠色來呈現單純而簡明的意象,畫面中有著人們熟悉的他那特有的金黃色,但它卻充滿不安和陰郁感,烏云密布的沉沉藍天,死死壓住金黃色的麥田,沉重得叫人透不過氣來,畫上的群鴉僅僅是一些用濃重的黑線構成的飛動線條,低低的壓向大面積的橙黃色麥田,更增加了壓迫感、反抗感和不安感。這幅畫是凡高去世前的最后一幅畫,麥田是凡高最喜歡的地方,烏鴉是“報憂鳥”,表達了梵高臨死前的心情。 (三)課堂小結 通過欣賞、討論,了解到美術作品中色彩的三種表現形式,同時認識到色彩的藝術感染力,體會到色彩在繪畫作品中所傳達出的情感。教學反思學生已經對色彩有一定的了解,但對如何用色彩表達缺乏感性認識,所以在教學中采用直觀教學法,用多幅色彩作品使學生有更深的感悟。板書設計色彩的感染力 色彩的表現形式: 1.裝飾性色彩 2.寫實性色彩 3.表現性色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