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課時 學唱《但愿人長久》演奏《滿江紅》教學目標:1、用柔和優美的聲音演唱《但愿人長久》。2、了解古曲《滿江紅》表現的情懷,能氣息連貫、情緒飽滿的演奏該作品,并能掌握高音“do re mi”的演奏方法。吹出有力飽滿的高音。教學重點:演唱歌曲《但愿人長久》及演奏《滿江紅》。教學難點:演唱時注意演唱好歌曲中的多處裝飾音;“do re mi”的演奏方法。吹出有力飽滿的高音。教材分析:《但愿人長久》歌詞取材于蘇軾的《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因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而傳頌與世。該作品是臺灣音樂人梁弘志在20世紀80年代用流行音樂演繹古詩詞的佳作。歌曲由著名歌星鄧麗君演唱后風靡全球。歌曲采用單二部曲式,F宮調式。詞的上片“望月”,下片“壞人”,歌曲作者把詞的上片和下片分別作為曲式的兩部分。上片曲調平穩,重在吟唱。而把下片詞人對親人的懷念,由此推廣到人間的離別之苦以及向明月的發問,處理成高潮區,最后進入再現段,重又平和,使歌曲聽起來具有綿綿思愁的情感。教學過程:一、導入用《但愿人長久》的歌曲作為背景,教師組織學生進行配樂朗誦。引入今天的教學內容。二、學唱歌曲《但愿人長久》1、播放鄧麗君演唱的歌曲,讓學生感受樂曲的旋律特點和表達的情感。2、讓學生跟琴識譜演唱歌曲注意:讓學生找出歌曲中的多處裝飾音:倚音的演唱越短越好,不能唱成滑音。3、跟琴齊唱歌曲4、跟伴奏演唱歌曲三、演奏《滿江紅》1、由岳飛的詩詞導入本課內容,學生朗誦《滿江紅》。2、欣賞豎笛演奏《滿江紅》。3、學習演奏歌曲教學中提示學生演奏時注意氣息飽滿,表現出慷慨激昂的音樂情緒。演奏中低音時舌頭動作要輕柔,氣息應隨著音高的變化加以調整,使發音連貫、圓潤。演奏高音“do re mi”時,提示學生正確開放高音孔,以及與之相適應的氣息控制。緊緊扣住課本上的提示語言,逐一檢查落實。反復示范,個別指導。4、學生齊奏歌曲5、學生獨奏歌曲6、師生評價四、課堂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