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課時 學唱《化蝶》教學目標:1、情感態度價值觀:了解《梁祝》的愛情主題——“化蝶”,加深對音樂情感的感受和體驗。通過歌曲的欣賞、學唱,加深對音樂主題的印象,體會梁山伯純樸、忠實,祝英臺熱情、真摯的情感,表達對故事主人公的同情。2、過程與方法:學習歌曲《化蝶》,理解音樂所表達的情緒和情感,能準確地、有表情、有歌唱技巧地演唱歌曲。通過越劇《十八相送》的欣賞了解故事情節,體會越劇的韻味。3、知識與技能:感受《十八相送》的喜劇情趣,了解和繼承越劇藝術,理解越劇、和歌曲《化蝶》這兩種不同音樂形式對故事表現的不同風格。重難點:對音樂所表達的細膩情緒的深入理解。教學準備:多媒體、磁帶、光盤、錄音機等。教學過程:(一)歌曲《化蝶》1、導入:.(多媒體播放蝴蝶動畫,引導學生從中發生聯想)同學們,你們喜歡這些翩翩起舞的蝴蝶嗎?(喜歡)老師也特別喜歡這種美麗的小精靈,古往今來,人們賦予了他們無窮無盡的想象,也有很多動人的傳說。你們有誰知道有關蝴蝶的故事嗎?誰能夠來簡單地講述一下?(老師面帶微笑,用滿含期待和鼓勵的目光,請學生來講述這個美麗動人的故事。)生:紛紛講述梁祝的梗概。(引出主題梁祝)師:簡述、補充或補足故事。這個故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這個浪漫、感人的故事也被藝術家改編成了很多形式,如歌曲、戲曲、器樂曲等等。今天我們首先學習一首優美動聽的經典歌曲------多媒體出示歌名《化蝶》2、學習歌曲:師:我們知道了這個傳奇般的故事,我們再來學習歌曲《化蝶》必然會有新的收獲。A、初聽:學生欣賞(多媒體播放影音版歌曲);B、復聽:學生隨音樂初步哼唱歌曲。播放(去掉圖像)的范唱歌曲(強調對音樂旋律的聽覺記憶);C、詞曲學習:強調對音樂詞曲的對位以及詞曲相諧的聽覺記憶;D、教師指出學生出現的不足之處,并予以個別指導糾正。E、藝術處理:(1)可以嘗試變換演唱速度(慢速、中速)(2)可以嘗試變換演唱音色(朦朧如紗或明亮純凈)(3)可以嘗試變換演唱方式(男女對唱或表演唱)(4)可以嘗試變換演唱力度。3、《化蝶》結局拓展。師:故事的結尾怎么會出現《化蝶》這樣一情節?生:討論并回答。師總結: 表現了人們對自由愛情的向往,對純真的愛情歌頌,是一個浪漫主義的結局。充滿了童話般的神奇色彩,讓我們的心靈得到潤物無聲般地凈化(二)小結:相信今天的學習,一定給大家留有下了深刻的印象:無論是戲曲還是歌曲,無論故事還是人物,也無論是演技,都會我們帶來無盡的回味,也必將使我們得到藝術的熏陶。最后再一次演唱那首動人的《化蝶》,讓我們在歌聲中起舞,同我們的心去為這個動人的故事吟唱。(三)在化蝶的歌聲中結束本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