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上學期七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計劃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剛升入初中,七年級學生對初中語文知識充滿極強的好奇心,對未知事物的探索也有很強的欲望,但是由于初中語文與小學語文有很大的不同,小學語文講授的是拼音、字詞、句子、簡單修辭等最基礎的漢語知識,能力等級以識記為主;初中語文基礎知識的積累與運用學習內容所占比例大幅下降,古詩文大量出現,所選文本篇幅普遍較長,多了綜合性學習,旨在引導學生關注語文與生活的聯系。語文教材的難度有很大的提升,許多學生感到無從下手。因此這個學期的語文教學,要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方面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語文的興趣,包括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在課堂上聽講要記筆記,要積極發言提問等等,另一方面,要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要全面提要學生的語文素養。二、教材分析七年級語文上冊教材共分為六個單元。第一單元,為我們展現了色彩斑斕的大自然,課文用優美的語言,描繪了多姿多彩的四季美景,抒發了親近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懷。所選課文有《春》《濟南的冬天》《雨的四季》以及四首古詩《觀滄海》《次北固山下》《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新教材與上首詩互換)《天凈沙-秋思》學習本單元要求學生重視朗讀課文,想像文中描繪的情景,領略景物之美;把握好重音與停連,感受漢語聲韻之美。還要注意揣摩和品味語言,體會比喻和擬人等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第二單元的主題是親情。所選課文有《秋天的懷念》《散步》、《散文詩二首》、《世說新語》二則。這些文章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濃濃的親情,是那么的動人心弦。親情是人世間最真摯而美好的感情,這樣的文章往往最能打動人心,也最能引起感情共鳴。單元整體精心構建,選文兼顧古今,兼顧中外。所選的課文,作者努力用心靈捕捉生命的靈感,捕捉對親情的體會與贊美,讓讀者產生感情的共鳴。學習本單元,要繼續重視朗讀,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調,注意語氣、節奏的變化。在整體感知全文內容的基礎上,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三單元,主要是寫學習生活的,從中我們可以了解不同時代少年兒童的學習狀況和成長經歷,感受到永恒的童真、童趣、友誼和愛。這一切都值得即將告別童年的同學們好好體會、領悟。所選課文有《從百草原到三味書屋》《往事依依》《再塑生命的人》《論語》十二章。本單元重點學習默讀,要求學生有一定的閱讀速度,還要學會在閱讀中把握基本內容,了解文章大意。標題、開頭、結尾及文段中的關鍵語句都是閱讀時需要重點關注的。第四單元,主題是人生的價值與意義,選文包括《紀念白求恩》《回憶我的母親》《梅嶺三章》《誡子書》。有對人物美好品德的禮贊,有對人生經驗的總結和思考,還有關于修身養德的諄諄教誨。本單元繼續學習默讀。在課本上勾畫出關鍵語句,并在你喜歡的或有疑惑的地方做標注。在整體把握文意的基礎上,學會通過劃分段落層次、抓關鍵語句等方法,理清作者思路。第五單元主要是如何與動物相處共存的問題。課文有《貓》《我的白鴿》(新增)《大雁歸來》(原八下第七課)《狼》,描繪了人與動物相處的種種情形,有的表達了對動物的欣賞、對其命運的關注,有的表現了人與動物的矛盾沖突,有利天形成尊重動物、善待生命的意識。本單元繼續學習默讀,邊讀邊思考,勾畫出重要語句或段落,并學做摘錄。還要在把握段落大意、理清思路的基礎上,學會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第六單元的課文主要以想象豐富的奇妙世界為主,體裁多樣,有童話、神話、寓言和詩歌。課文有《小圣施威降大圣》(新增)《皇帝的新裝》《女媧造人》《寓言四則》它們都借助豐富的聯想和想像,虛構形象、故事情節及景象,曲折地反映現實,表達一定的思想感情。在這些由想象創造出來的世界中,體味世界別樣的魅力。在學習這個單元的時候,要激活自己的想象力,并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深入理解課文。在學習課文當中,要練習快速閱讀,爭取每分鐘不少于400 字。閱讀時,盡量擴大一次性進入視野的文字數量,尋找關鍵詞語以帶動整體閱讀,提高閱讀速度。三、指導思想以學校工作計劃為依據,以語文新課程標準為指導,不斷豐富學生的閱讀積累,有的放矢進行寫作訓練,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的現代文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得到提高,具有初步的文學鑒賞能力和閱讀課外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語文學習的基本方法,初步實現由“要我學”向“我要學”轉變,養成自學語文的習慣。四、教學目標掌握和運用知識能力的目標(一)掌握語文七年級上冊所要識記的生字的字音、字型、字義。(二)學習朗讀方法,注意語氣的停頓、轉折,感情的轉化,為培養學生語文的語感打下基礎。(三)了解寫作的基本技巧,理解文本的思想內容和文章的思路,并且閱讀大量的課外讀物,提高文字敏感度和對文本理解的深度,體會其情感。(四)培養良好的學習語文的習慣。養成邊讀邊圈點,敢于提問,敢于發言。思想品德目標:在語文的教學過程中,要進步的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激發學生對祖國語言的熱愛,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觀。要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積極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及創新精神。人文素質目標:能注意對象和場合,學習文明得體地進行交流。能夠較完整的講述見聞,內容具體、語言生動。復述轉數,完整準確、突出重點。把課本上學習到的東西,活用到生活當中,提高自身的文化品味。五、教學資源開發《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例如,教科書、教學掛圖、工具書,其他圖書、報刊,電影、電視、廣播、網絡,報告會、演講會、辯論會、研討會、戲劇表演,圖書館、博物館、紀念館、展覽館、布告欄、報廊、各種標牌廣告,等等。”其次,“自然風光、文物古跡、風俗民情,國內外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話題等也都可以成為語文課程的資源。”同時還指出,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要開展各種活動。因此,教師要開發并好好利用語文教材,創造生動活潑的自主學習方式,改變單一的講授式的教學方法。要與生活實際相聯系,開發生活資源,創造性的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的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六、教學措施1、重視學生的學習習慣的培養,促進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2、營造輕松、活潑的自主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學習中學知識,在生活中學道理,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觀。3、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用新課程的理念指導教學,及時發現教學中的問題,并進行反思。4、指導學生進行朗讀訓練,要求學生能普通話正5、建立合作小組,加強學生之間相互合作的能力。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語文研究性小組,創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另一種是學習互助小組,學習成績好的同學對落后同學的幫助。營造出整個班級的學習氛圍。6、督促學生閱讀大量的課外讀物,寫讀書筆記,在課前三分鐘與同學們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進行口語交流訓練,并且每周完成兩篇日記及一篇讀書筆記的練筆。7、早讀安排學生背誦必背內容,背誦名篇名句,并進行默寫。8、每天布置學生完成一定量的寫字作業。七、及時進行教學總結及反思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及時的總結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在學習的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所取得的成就。每堂課結束后,要認真寫好教學反思,對于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要及時改正。對于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要認真的加以分析,并且積極尋求方法解決。鼓勵學生創新思維,多維度的思考問題。在教學的總結與反思中,促進教學的不斷進步。教學進度安排周次 日期 教學內容 備注第一周 9月2日-6日 開學第一課、《春》第二周 9月9日-13日 《古代詩歌四首》熱愛生活、熱愛寫作第三周 9月16日-20日 《濟南的冬天》《雨的四季》第四周 9月23日-27日 默寫古詩、第一單元檢測《世說新語》兩則第五周 9月30日-10月4日 《秋天的懷念》《散步》第六周 10月7日-11日 國慶放假第七周 10月14日-18日 《散文詩兩首》學會記事、綜合性學習“有朋自遠方來”第八周 10月21日-25日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往事依依》第九周 10月28日-11月1日 《論語十二章》《如何突出中心》《再塑生命的人》第十周 11月4日-11月8日 整本書閱讀《朝花夕拾》精讀略讀瀏覽、期中復習、期中考第十一周 11月11日-15日 《紀念白求恩》《回憶我的母親》《梅嶺三章》第十二周 11月18日-22日 《誡子書》寫作思路要清晰、綜合性學習第十三周 11月25日-29日 《貓》《我的白鴿》第十四周 12月2日-6日 《大雁歸來》《狼》“記述與動物的相處”第十五周 12月9日-13日 《皇帝的新裝》《小圣施威降大圣》第十六周 12月16日-20日 《女媧造人》《寓言四則》第十七周 12月23日-27日 寫作“發揮想象和聯想”第十八周 12月30日-1月3日 整本書閱讀《西游記》閱讀總結、課外古詩第十九周 1月6日-10日 期末復習第二十周 1月13日-17日 期末考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