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九年級道法通關手冊】第五部分 九上 知識點清單+默寫清單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九年級道法通關手冊】第五部分 九上 知識點清單+默寫清單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五部分:九上 知識點清單
第一課 踏上強國之路
【一句話必背】
強國富民成為一百多年來中華民族矢志不渝的奮斗目標。
特別注意:3個“來”的時間點(1949新中國成立站起來;1978改革開放富起來;2012黨的十八大強起來)
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
特別注意:
(1)“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
(2)“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
(3)“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注意:“對外開放”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
(4)“發展”是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
(5)目前我國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處于各項事業中心地位的是“經濟建設”,把任何其他方針政策或其他社會問題擺在中心位置都是錯誤的。
3. 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我們要繼續毫不動搖地堅持黨的領導。
4. 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5. 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
6. 4個尊重: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已成為社會共識。
7. 我國打贏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脫貧攻堅戰,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社會保障體系、醫療衛生體系。(特別注意:2個“最大的”絕對化表述是正確的。)
8. 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中國已經成為影響世界的重要力量。(特別注意:≠最重要力量、決定性力量、主導力量、世界經濟強國、發達國家)
9.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共同富裕≠同時、同步、同等富裕
13. 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特別注意:盡管這句話使用了絕對化詞匯,但這個觀點是正確的。)
14. 改革創新是時代精神的核心。(區別:愛國主義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問答題梳理】
★★★★★ 1、黨的相關知識、改革開放的成就和感悟
★★★★★ 2、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及舉措+共享發展成果的原因及舉措
★★★★★ 3、為什么黨和國家重視解決民生問題(對口幫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等),讓人民共享發展成果?
①(黨)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黨的初心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黨的使命是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
②(社會主義)黨和政府堅持共享發展理念/堅持共同富裕的原則,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③(發展)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進民生福祉。
④(對人民意義)讓人民共享發展成果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強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⑤(對社會意義)有利于縮小貧富差距,緩解當前社會主要矛盾,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⑥(對國家意義)有利于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第二課 創新驅動發展
【一句話必背】
1.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民族稟賦。
2.創新已經成為世界主要國家發展戰略的重心。(注意:主要國家≠所有國家、重心≠中心)
3.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注意:創新的核心是科技創新)
4.堅持創新發展,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中心位置)
5.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
6.創新的目的是增進人類福祉,讓生活更美好。(區別:發展的根本目的是增進民生福祉)
7.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創新型人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
8.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
9.要強化企業在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使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成果轉化的主體。
【問答題梳理】
★★★ 1、為什么要堅持自力更生、自主創新?
①自力更生是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奮斗基點,自主創新是我們攀登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
②關鍵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
★★★ 2、為什么要堅持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教育的重要性,著重背誦②)
①一個民族創新能力的提高離不開創新人才的培養,百年大計,教育為本。
②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創新型人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
③教育寄托著億萬家庭對美好生活的期盼。
★★★★★ 3、創新的思維導圖
第三課 追求民主價值
【一句話必背】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人民掌握國家政權、行使權力的根本途徑
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基礎
【問答題梳理】
1、如何認識和理解民主(了解)
①民主思想源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如:“民惟邦本、政得其民、以百姓心為心”)
②民主價值要求:大多數人當家作主 (注意:≠所有人)
③民主價值實現: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④民主道路選擇:本國的具體國情
★★★★★ 2、民主的思維導圖
★★★ 3、公民參與民主生活的原因 (重要性)
公民參與是社會主義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項權利。
★★★ 4、公民參與民主生活的具體要求(下劃線的關鍵詞須背誦完整)
①要有社會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以理性、公正、客觀的態度全面、深刻、辯證地看問題。
②要立場正確、邏輯清晰地表達觀點和意見,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參與民主生活的能力。
★ 5、公民如何增強民主意識?
①首先,公民要自覺遵守憲法,始終按照憲法原則和精神參與民主生活。
②其次,公民要不斷積累民主知識,形成尊重、寬容、批判和協商的民主態度。
③最后,公民要通過依法參與公共事務,在實踐中逐步增強民主意識。
【易錯點區分】
1、社會主義民主形式和公民行使民主權利形式的區分
①社會主義民主的形式:選舉民主、協商民主,主體是國家。
②公民參與民主生活、行使民主權利的形式: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主體是公民。
2、公民行使民主權利五種形式的區分
3、民主決策4種制度的區分
①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在形成決策之前,公民通過電話、信函、傳真、電子郵件、新聞媒體等方式向政府反映自己的意見與建議。
②專家咨詢制度:某些具有專業性的重大決策,需要聽取專家的意見,提高決策科學性。如高考改革,需要聽取教育專家的意見,一般有論證會、座談會等形式。
③社會聽證制度:聽證會舉辦方會分別邀請各界代表,在聽證會上,公民充分發表意見、提出建議。
④重大事項公示制度:政府將涉及民眾利益的重大事項或決策進行公示,讓民眾了解后發表意見,提出建議,一般是先形成草案或備案再征求民意。
4、民主決策和民主監督的區分
(1)一看材料主體客體:
①決策部門 (政府)為了提高決策的科學性而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征求或聽取公民、專家的意見。(一般為自上而下地聽取、收集、咨詢等,決策機關有決策的需要) —— 民主決策
②公民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工作情況進行監督,特別是監督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工作有無失誤。 (一般為自下而上地申請、評議、舉報等,不關聯決策需要) —— 民主監督
(2)二看材料中參與方式或途徑:
①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專家咨詢制度、重大事項社會公示制度、社會聽證制度—— 民主決策
②信訪舉報、政府信息公開制度 、輿論監督 (撥打市長熱線投訴)、政務公開—— 民主監督
5、四種民主制度地位的區分
第四課 建設法治中國
【一句話必背】
1.法治是現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人類社會進入現代文明的重要標志,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經成為現代世界各國的共識 。
2.法治的要求(重點理解)
①法治要求實行良法之治 ②法治還要求實行善治(特別注意:法制≠法治、法治=良法+善治)
3.依法治國總目標、總方針、根本遵循、行動指南、地位
(1)總目標: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2)總方針(要16字):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特別注意:①立法機關要科學立法; ②執法機關要嚴格執法;
③司法機關要公正司法; ④全體公民要全民守法。
★(3)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習近平法治思想
★(4)地位: ①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②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
4.政府的作用、性質、權力、宗旨、工作原則
(1)作用:①管理人們的社會生活 ②為人們提供公共服務
★(2)性質:①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 ②國家行政機關
★(3)權力:來源于人民
★(4)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5)工作原則: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為人民謀利益。
★ 5.依法行政的地位、核心
(1)地位:依法行政是現代法治政府行使權力普遍奉行的基本準則。
(2)核心:規范政府的行政權
【問答題梳理】
★★★★★ 1、法治的思維導圖
★★★ 1、為什么要選擇法治道路?(法治的作用、重要性)
①(個人角度)法治能夠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保障人們的權利和自由,使人們安全、有尊嚴地生活。
②(社會角度)法治是解決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實現社會正義的有效方式。
③(國家角度)法治是發展市場經濟、實現強國富民的基本保障,走法治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
④(世界角度)法治是人類社會進入現代文明的重要標志,是現代政治文明的核心,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經成為現代世界各國的共識 。
(提示:重點積累個人、社會、國家三個角度學科術語,世界角度讀熟會理解即可。)
★★★ 2、如何建設法治政府?
政府:
①全面推進政務公開,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促進政府決策科學化和民主化。
②必須依法行政,防止行政權力的濫用,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提高政府公信力。
(2)公民:要積極參與,獻計獻策,主動監督。(行使監督權)
★★★★★ 3、如何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厲行法治? (如何建設法治中國)
(1)國家: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
(2)黨和政府:要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解決問題。
(3)國家機關:
①立法機關(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要科學立法,使每一項立法都得到人民群眾的普遍擁護。(或“使人們在社會生活中有法可依”)
②執法機關(執法部門)要嚴格執法,使每一部法律法規都得到嚴格執行。
③司法機關(法院、檢察院)要公正司法,使每一個司法案件都體現公平正義。
(4)社會:要加強法治宣傳,弘揚法治精神,營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環境。
(5)公民:
①(思想上)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意識,弘揚法治精神,強化規則意識,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念。
②(行動上)努力學習相關的法律知識,法律要求的必須去做,法律禁止的堅決不做。
③(行動上)積極宣傳國家的法治文化,敢于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努力成為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和堅定捍衛者。
★★★★★ 4、法律和道德的關系 (評析題高頻考點)
①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既重視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又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
②以法治承載道德理念,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
③因此,法律與道德相輔相成,法治與德治相得益彰。
第五課 守望精神家園
【一句話必背】
1.幾組重要概念區分:
(1) 中華民族共同創造的精神家園:中華文化
(2) 一個國家、民族的靈魂:文化(區別: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
中華文化的精髓:中華傳統美德
中華文化的基因:中華傳統美德(區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中華民族的基因)
中華文化的魂:民族精神
(3) 強大精神支柱,牢固精神紐帶,不竭精神動力:民族精神
(4) 民族精神的核心:愛國主義
時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創新
文化最深層的內核:價值觀
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當代中國人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中國精神 = 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中華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3.民族精神的內涵與品格
(1)內涵: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
(2)品格:與時俱進
4.愛國主義的本質: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3愛)
5.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的人民。
6.中華民族及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重點理解,會區分)
**精神與民族精神的關系:**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豐富和發展,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具體體現,具有鮮明的先進性和時代性。
7.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
國家層面: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建設什么樣的國家)
社會層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建設什么樣的社會)
(3)個人層面: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培育什么樣的公民)
【問答題梳理】
★★★★★ 1、中華文化、中國精神、傳統美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間的關系
★★★ 2、中華文化的思維導圖
★ 3、傳統美德的思維導圖
★★★ 4、民族精神的思維導圖
★ 5、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維導圖
第六課 建設美麗中國
【一句話必背】
1.我國在快速發展、經濟騰飛的同時,人口、資源、環境問題成為制約發展的重要因素。
2.人口問題始終是我國面臨的全局性、長期性、戰略性問題。
3.資源日益短缺,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面對的嚴峻挑戰。
★★★★★4.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相關學科術語
(1)基本國策:(堅持、落實)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2)生態理念:(樹立、增強、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生態文明理念;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3)發展道路:(走)綠色發展道路;可持續發展道路;綠色、循環、低碳發展道路
(4)基本方略:(堅持)依法治國
(5)實施戰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6)堅持方針:(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
(7)一個關系:(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
(8)“兩型”社會:(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9)嚴守“3線”: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
【問答題梳理】
★★★★★1、 人口、資源、環境的思維導圖
★ 2、如何看待我國資源現狀、影響、對策?
(1)現狀:
優勢:我國的資源豐富,總量大、種類多。
劣勢:①人均資源占有量少,開發難度大,總體上資源緊缺。
②資源開發利用不盡合理、不夠科學,依靠消耗大量資源換取經濟發展的現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費、損失、污染和破壞都很嚴重,我國面臨的資源形勢非常嚴峻。
(2)危害:導致資源枯竭和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嚴重影響經濟可持續發展。
(3)對策:走綠色發展道路,堅持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
(說明:重點背誦積累“危害和對策”學科術語;現狀讀熟會理解即可)
★ 3、我國的環境現狀、產生的原因、危害、對策?
(1)現狀:當前我國生態環境雖總體有所改善,但生態環境形勢仍然不容樂觀。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類環境問題時有發生,成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
(2)原因:一些地方、一些領域由于沒有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使得我國環境問題愈加嚴重。
(3)危害:環境惡化加劇自然災害的發生,嚴重破壞生態平衡、威脅著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4)對策: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堅持綠色發展,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說明:重點背誦積累“原因、危害和對策”學科術語;現狀讀熟會理解即可)
★★★★★ 4、為什么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①自然是生命之母,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
②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人類面對生態危機作出的智慧選擇。
③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
★★★★★ 5、如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國家角度】
①人類開發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駕于自然之上,必須遵循自然規律。
②要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目標。
③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使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
④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 6、如何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國家角度】
①(1個關系)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要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
②(2個堅持)堅持綠色富國、綠色惠民,將良好的生態環境作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讓人民群眾切實地感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環境效益。
③(1個方針)走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之路,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大力倡導節能、環保、低碳、文明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
④(嚴守 3“線”)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
★★★★★ 7、如何建設美麗中國,共筑生命家園?【建議類】
(1)國家: 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how) + 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 (how) (具體詳情見上述 4、5知識點)
(2)政府:執法部門要嚴格執法,依法嚴懲破壞資源,污染環境的違法行為。
(3)社會:新聞媒體要積極宣傳綠色生活理念,普及綠色生活知識,加大對破壞資源,污染環境行為曝光力度。
(4)企業: ①增強環保意識、責任意識和法治意識,嚴格遵守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相關的法律法規。
②轉變發展方式,加快科技創新,加大環保節能投入,節能減排。
個人:
①樹立生態文明理念,增強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意識。
②認真學習節能環保知識,從身邊小事做起,落實環保行動,踐行 “低碳生活”。
★★★★★ 8、青少年如何踐行“低碳生活”?
①(快遞包裝+一次性用品) 拒絕購買過度包裝產品,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產品。
②(糧食) 節約糧食,踐行“光盤行動”。
③(出行) 綠色出行,盡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減少私家車出行。
④(垃圾分類) 學習垃圾分類知識,養成垃圾分類好習慣。
★★★ 9、如何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評析題高頻考點)
①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決不能以犧牲環境、浪費資源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
②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如果金山銀山要以失去綠水青山為代價,那么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第七課 中華一家親
【一句話必背】
我國的民族國情(現狀)、民族分布特點、民族情誼
民族國情(現狀):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五十六個民族組成了中華民族大家庭。
民族分布特點:各民族形成大雜居、小聚居、交錯居住分布格局。
(3)民族情誼:各民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與共,手足相親、守望相助,共同捍衛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結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紐帶和兄弟情誼。
★ 2.我國的民族政策
(1)處理民族關系的方針 :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
(2)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注意:我國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聚居≠居住)
(3)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平等團結互助和諧(早已形成)
3.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就業、教育、醫保......)
4.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
5.國家安全是安邦定國的重要基石。國泰民安是人民群眾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
6.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7.一國兩制是黨領導人民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一項重要制度、基本方針。
“一國”是實行“兩制”的前提和基礎,“兩制”從屬和派生于“一國”之內。
8.解決臺灣問題的方式
政治基礎:一個中國原則
基本方針、最佳方式: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立場:堅持“九二共識”,堅決反對“臺獨”。
9.“一國兩制”與“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區別:
區別 一國兩制 民族區域自治
針對地區不同 港、澳、臺 少數民族聚居地
自治程度不同 高度自治 區域自治
社會制度不同 資本主義制度 社會主義制度
【問答題梳理】
1、中華一家親的思維導圖
★ 2、為什么要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
①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
②我國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追求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共同繁榮。
③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
④各族人民只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偉大的祖國才能繁榮發展。
★ 3、為什么要促進民族地區的共同繁榮 (或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的原因)
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發展,逐步縮小發展差距,促進民族地區共同繁榮,是增進民族團結、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必由之路。(特別注意:縮小發展差距≠消除發展差距)
★★★ 4、如何加快民族地區的發展(共同繁榮)?(我國為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發展釆取的措施主要有哪些 )
①經濟方面:黨和國家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推動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興邊富民行動。
②民生方面:支持民族地區發展教育,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建立基本醫療保障制度。
③文化方面:國家大力扶持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繼承、創新和發展工作,促進各民族的文化交流。
★★★ 5、青少年應怎樣維護民族團結
①(思想上)樹立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意識,擁護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
②(行動上)積極宣傳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優越性,堅決同一切破壞民族團結,制造民族分裂的思想和行為作斗爭。
③(行動上)與各民族同學和平相處,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宗教信仰,語言文字等。
★★★★★ 6、少數民族地區各項事業取得成就的原因?
①(民族政策)我國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方針。
②(經濟)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
(經濟)推動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興邊富民行動。
③(黨)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④(人民)少數民族地區人民的團結奮斗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
7、為什么要反對分裂?
①危害:分裂會導致社會動蕩,經濟發展停滯不前,人民遭殃。
②后果:一切破壞民族團結、制造民族分裂的行為都將受到法律的制裁。
③責任: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分裂,是愛國主義精神的具體體現,是每個公民的責任。
8、如何反對分裂?
①反對分裂,就要維護國家統一、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②反對分裂,就要反對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動,尤其要堅決反對暴力恐怖活動。
③反對分裂,就要維護國家安全。
★★ 9、為什么要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
①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②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是命運與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
③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財富,也是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精神紐帶。
(友情提示:重點背誦積累②③下劃線的學科術語,其余讀熟會理解即可)
★★ 10、如何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
①(基本方針)“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也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
②(政治基礎)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系的政治基礎,必須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
③(文化認同)兩岸同胞要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實現心靈契合,增進對和平統一的認同。
④(經濟基礎)深化兩岸融合發展,打造兩岸共同市場,夯實和平統一的基礎。
⑤(兩岸交流)兩岸同胞要多走動、多交流、多溝通,增進理解、信任,共同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
(友情提示:重點背誦積累③⑤下劃線的學科術語,其余讀熟會理解即可)
第八課 中國人 中國夢
【一句話必背】
1.中國夢
①含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
②本質:實現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最終落腳點)
★ 2.“兩個百年”奮斗目標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兩個階段(非常重要)
(1)第一個百年(建黨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已經實現)(特別注意:2000年達到的是總體小康水平)
(2)第二個百年(建國百年):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①第一個階段(2020—2035):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②第二個階段(2035—2050):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3.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
4.黨的指導思想/理論成果(馬毛鄧三科習):
①馬克思列寧主義 ②毛澤東思想 ③鄧小平理論 ④“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⑤科學發展觀 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特別注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只有“鄧、三、科、習”(不含馬、毛)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黨將繼續弘揚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
6.“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
“五大新發展理念”: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
“四個自信”: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7.中國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黨領導中國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四個自信)
【問答題梳理】
★★ 1、中國人、中國夢的思維導圖
★★★ 2、中國夢和個人夢的關系(評析題高頻考點)
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實現中國夢,就是要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理論依據)
②中國夢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國家的夢、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理論依據)
③因此,我們應正確處理好中國夢和個人夢的關系。實現中國夢,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必須走中國道路,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必須凝聚中國力量。我們也要樹立遠大崇高的理想,積極關注國家的發展,為實現中華名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建言獻策。(總結)
3、中國式現代化的含義、特征、本質要求?
(1)含義: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
(2)特征:
①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 ②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
③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 ④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⑤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
(3)本質要求: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
(友情提示:中國式現代化重點背誦積累本質要求下劃線的學科術語,含義和特征讀熟會理解即可)
★★★★★ 4、如何實現中國夢?
(1)國家角度:
①必須堅持黨的領導。
②必須走中國道路。中國道路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中國精神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④必須凝聚中國力量。中國力量就是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
(2)個人角度:
①樹立遠大崇高的理想,立志成才,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
②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全面提升自身素質,報效祖國。
③積極關注國家的發展,為實現中華名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建言獻策。
★★★ 5、自信的中國人表現在哪些方面?(下劃線的關鍵詞須背誦完整)
①自信的中國人對國家有認同。具有強烈的認同感、責任感和使命感,能夠自覺維護國家利益和國家尊嚴、祖國統一和領土完整。
②自信的中國人對文化有底氣。能夠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
③自信的中國人對發展有信心。堅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信新發展理念能夠引領中國發展。
★★★ 6、如何做自信的中國人?
①自信不是妄自尊大,也不是故步自封,要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開放包容的心態。
②自信的中國人既是夢想家又是實干家,既要胸懷理想又要求真務實,既要滿懷激情又要鍥而不舍。
③我們不忘初心,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見下問題5
見下問題6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五部分:九上 默寫清單
第一課 踏上強國之路
【一句話必背】
1. 成為一百多年來中華民族矢志不渝的奮斗目標。
2.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
特別注意:
(1) 是“興國之要”
(2) 是“立國之本”
(3) 是“強國之路”(注意: 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
(4) 是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 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
(5)當前處于我國各項事業中心地位的是 ,把任何其他方針政策或其他社會問題擺在中心位置都是錯誤的。
3.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
4.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 。
5. 是時代精神的核心。(區別: 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6.共同富裕≠ 、 、
7.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 ,也是決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 。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 。
8.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 和 ,中國已經成為影響世界的 。(特別注意:≠最重要力量、決定性力量、主導力量、世界經濟強國、發達國家)
9.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 。
10.黨和政府堅持 的發展思想,讓人民群眾 。
11. ,就是黨的奮斗目標。
【問答題梳理】
1、黨的相關知識+改革開放的成就
黨的相關知識:
①地位:
②宗旨:
③初心與使命:
④奮斗目標:
⑤發展思想:
改革開放的成就: 顯著增強、 顯著改善、 顯著提高:
2、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與做法
原因:
①發展經驗:
②時代特色:
③新矛盾:
④新階段:
⑤新挑戰:
做法:
①針對發展經驗和時代特色:
②針對新矛盾:
③針對新階段:
④針對新挑戰:
3、共享發展成果的原因與做法
原因:



做法:



4、為什么黨和國家重視解決民生問題(對口幫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等),讓人民共享發展成果?
①黨:
②社會主義:
③發展:
④對人民意義:
⑤對社會意義:
⑥對國家意義:
第二課 創新驅動發展
【一句話必背】
1. 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民族稟賦。
2.創新已經成為世界 發展戰略的重心。
3.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以 為核心的全面創新。
4. 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
5.創新的目的是 , 。
6. 是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奮斗基點, 是我們攀登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
7.要強化 在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加強 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使 真正成為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成果轉化的主體。
8.百年大計, 為本。 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創新型人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 。
9.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必須堅持 是第一生產力、 是第一資源、 是第一動力。
【問答題梳理】
1、為什么要堅持自力更生、自主創新?


2、創新的原因
(1)個人: ①


(2)時代發展:
國家發展:
企業:
中華民族:
3、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的原因與做法
原因:
①國際競爭:
②科技現狀(成就+不足):
做法:
(1)國家



(2)企業



(3)個人



第三課 追求民主價值
【一句話必背】
1. 是人民掌握國家政權、行使權力的根本途徑
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基礎
2.社會主義民主:
① 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
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
②全過程人民民主是 、 、 的民主。
③ 是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證。
④ 和 是我國新型民主的兩種形式
⑤人民民主的真諦: ,
3.社會主義民主的形式: 、
公民參與民主生活、行使民主權利的形式: 、 、

4.民主決策4種制度的區分:
① :在形成決策之前,公民通過電話、信函、傳真、電子郵件、新聞媒體等方式向政府反映自己的意見與建議。
② :某些具有專業性的重大決策,需要聽取專家的意見,提高決策科學性。如高考改革,需要聽取教育專家的意見,一般有論證會、座談會等形式。
③ :聽證會舉辦方會分別邀請各界代表,在聽證會上,公民充分發表意見、提出建議。
④ :政府將涉及民眾利益的重大事項或決策進行公示,讓民眾了解后發表意見,提出建議,一般是先形成草案或備案再征求民意。
【問答題梳理】
1、公民參與民主生活的原因 (重要性)
2、公民參與民主生活的具體要求


3、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意義
民主決策的意義:
民主管理的意義:
民主監督的意義:
①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
②政府:
③公民:
第四課 建設法治中國
【一句話必背】
1. 是現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人類社會進入現代文明的重要標志。
2. 是解決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實現社會正義的有效方式。
3. 是發展市場經濟、實現強國富民的基本保障。
4.法治= +
5.依法治國總目標、總方針、根本遵循、行動指南、地位
(1)總目標: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建設社會主義
(2)總方針(要16字): 、 、 、
(3)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4)地位:①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 。
② 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
易錯點區分: 是社會主義民治政治的本質特征
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本質特征
6.政府的性質、權力、宗旨、工作原則
(1)性質:① ②
(2)權力:
(3)宗旨:
(4)工作原則: , ,
7.依法行政的地位、核心
(1)地位:
(2)核心:
【問答題梳理】
1、為什么要選擇法治道路?(法治的作用、重要性)
①(個人角度)
②(社會角度)
③(國家角度)
2、如何建設法治政府(如何促進政府依法行政)?
政府: ①

公民:
3、如何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厲行法治?(如何建設法治中國)
國家:
(2)黨和政府:
(3)國家機關:
①立法機關
②執法機關
③司法機關
(4)社會:
(5)公民:
①(思想上)
②(行動上)
③(行動上)
4、法律和道德的關系



第五課 守望精神家園
【一句話必背】
1.幾組重要概念區分:
(1) 中華民族共同創造的精神家園:
(2) 一個國家、民族的靈魂: (區別: 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
中華文化的精髓:
中華文化的基因:
中華文化的魂:
(3) 強大精神支柱,牢固精神紐帶,不竭精神動力:
(4) 民族精神的核心:
時代精神的核心:
文化最深層的內核:
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
當代中國人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
中國精神 = 以 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 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民族精神的內涵與品格:
(1)內涵:以 為核心的 、 、 、 的偉大民族精神。
(2)品格:
4.愛國主義的本質:堅持 、 和 高度統一(3愛)
5.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 、偉大 、偉大 、偉大 的人民。
6.北京冬奧精神與民族精神的關系:
7.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
(1)國家層面: 、 、 、 (建設什么樣的國家)
(2)社會層面: 、 、 、 (建設什么樣的社會)
(3)個人層面: 、 、 、 (培育什么樣的公民)
【問答題梳理】
1、中華文化(古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特點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如何形成的?(重點理解)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于 ,熔鑄于 ,植根于 。
3、為什么要傳承中華文化(重要性)?
①(1個靈魂)
②(3個精神)
③(1個自信和自豪)
4、如何傳承中華文化?


5、如何堅定文化自信,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6、為什么要弘揚民族精神?(重要性)
7、怎樣傳承中華民族精神?
①對國家:
②對他人:
③對自己:
第六課 建設美麗中國
【一句話必背】
1.我國在快速發展、經濟騰飛的同時, 、 、 問題成為制約發展的重要因素。
2.人口問題始終是我國面臨的 、 、 問題。
3. , , , 與資源、環境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面對的嚴峻挑戰。
4.生態文明建設的相關學科術語:
(1)基本國策:(堅持、落實)
(2)生態理念:(樹立、增強、貫徹) ;

選擇道路:(走) ; ;
(4)堅持方略:(堅持)
(5)實施戰略:(實施)
(6)堅持方針:(堅持) 、 、 的方針
(7)一個關系:(正確處理好)
(8)“兩型”社會:(建設) 、 社會
(9)嚴守“3線”:嚴守 、 、
【問答題梳理】
1、為什么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2、如何建設美麗中國,共筑生命家園?【建議類】
(1)國家:


(2)政府:
(3)社會:
企業:


個人:


3、青少年如何踐行“低碳生活”?
①(快遞包裝+一次性用品)
②(糧食)
③(出行)
④(垃圾分類)
4、如何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評析題高頻考點)



第七課 中華一家親
【一句話必背】
1.我國的民族政策
(1)處理民族關系的方針 : 、 、
(2)基本政治制度: (友情提示:在少數民族 的地方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3)社會主義民族關系:
2. 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就業、教育、醫保......)
3. ,維護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
4. 是安邦定國的重要基石
是社會進步、民族振興的基石
是政治基石
5. ,實現祖國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6. 是黨領導人民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一項重要制度、基本方針。
“一國”是實行“兩制”的 和 ,“兩制” 和 于“一國”之內。
7.解決臺灣問題的方式
(1)政治基礎:
(2)基本方針、最佳方式: 、
(3)立場:堅持 ,堅決 。
8.“一國兩制”與“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區別:
區別 一國兩制 民族區域自治
針對地區不同
自治程度不同
社會制度不同
【問答題梳理】
1、如何加快民族地區的發展(共同繁榮)?(我國為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發展釆取的措施主要有哪些 )
①經濟方面:
②民生方面:
③文化方面:
2、少數民族地區各項事業取得成就的原因?
①(民族政策)
②(經濟)
③(黨)
④(人民)
第八課 中國人 中國夢
【一句話必背】
1.中國夢
①含義: 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
②本質:實現中國夢,就是要實現 、 、 (最終落腳點)。
2.“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兩個階段(非常重要)
(1)第一個百年(建黨百年): (特別注意:2000年達到的是 )
(2)第二個百年(建國百年):
①第一階段(2020—2035):
②第一階段(2035—2050):把我國建成 3.黨的十八大以來, ,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
【問答題梳理】
1、中國夢和個人夢的關系



2、如何實現中國夢?
(1)國家角度:




(2)個人角度:



3、自信的中國人表現在哪些方面?
①自信的中國人對 。
②自信的中國人對 。
③自信的中國人對 。
4、如何做自信的中國人?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舞阳县| 元阳县| 台东市| 西丰县| 类乌齐县| 锦州市| 礼泉县| 武胜县| 麻江县| 紫金县| 河源市| 突泉县| 左权县| 唐海县| 海丰县| 若尔盖县| 剑河县| 二连浩特市| 河东区| 永吉县| 资源县| 晋州市| 福清市| 丹棱县| 仁寿县| 东阿县| 宣城市| 阳城县| 旬邑县| 隆子县| 柳州市| 千阳县| 凉城县| 微博| 布尔津县| 文化| 乐安县| 体育| 隆德县| 西青区| 玛纳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