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社會期中試卷試題卷Ⅰ一、判斷題(本大題有8小題,每小題1分,共8分。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請將答題紙相應題號后的T涂黑,錯誤的請將答題紙相應題號后的F涂黑)1.佛教反對第一等級婆羅門的特權,提出“眾生平等”。( )2.波士頓傾茶事件是美國獨立戰(zhàn)爭爆發(fā)的標志。( )3.《十二銅表法》體現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則。( )4.大化改新使日本發(fā)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奴隸國家。( )5.今天,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說明我國已經步入了發(fā)達國家的行列。( )6.科技創(chuàng)新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 )7.寧波市物價局舉行“寧波地鐵票價聽證會”,這種制度是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有力保障。( )8.建設法治政府,必須依法執(zhí)政,防止政府權力的濫用,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二、選擇題(本大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9.如圖是上古四大文明分布示意圖,A處所在地區(qū)代表性的文化是( )A.金字塔、獅身人面像 B.楔形文字、“空中花園”C.《天方夜譚》、伊斯蘭教 D.甲骨文、青銅器10.雅典的市政廣場上建有“紀名英雄墻”用作公告欄,有關城邦的事務及法令預案都公告于此供人們討論,公民大會通過的法令也都刻在石碑上。建于公元前5世紀末的圣殿是雅典的公共檔案館,所有檔案文獻及收支賬目向公民開放查詢。這說明古代雅典( )A.法令彰顯民眾意愿 B.公民大會權力至上C.參政是公民的義務 D.城邦民主受到監(jiān)督11.著名雕塑家吳為山的青銅組雕《神遇——孔子與蘇格拉底的對話》在希臘古市集遺址落成揭幕。假如他們真的遇見,孔子會向蘇格拉底介紹“仁”的思想,蘇格拉底可能會對孔子說的是( )A.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B.人應該認識你自己C.把世界當作自己的家鄉(xiāng) D.以法治國12.在古羅馬的建筑和其他藝術中,皇帝經常被刻畫成武士、和平締造人、主持宗教獻祭的神職人員、仁慈的統(tǒng)治者。這種藝術行為旨在( )A.塑造羅馬皇帝權威 B.倡導民主與平等C.表現神人同形同性 D.推動羅馬法普及13.在亞歷山大龐大的遠征軍隊伍中“有工程師、哲學家、地理學家、測量師等專門人才,他們沿途收集資料、繪制地圖,與當地哲人交往”,這一現象表明,亞歷山大遠征客觀上( )A.推動希臘民主制度的擴展 B.導致希臘羅馬文明的消亡C.加速亞非自然經濟的解體 D.促進了歐亞非文化的交流14.“通過封建契約和分封儀式,如臣服禮、授職禮,領主和附庸形成依附關系。”材料體現的制度是( )A.種姓制度 B.共和制 C.西歐封建等級制度 D.聯邦制15.“中世紀西歐城市向封建領主納稅,封建領主放棄對城市的統(tǒng)治權和司法權……城市管理人員由市民選舉產生。”材料反映了中世紀西歐城市( )A.是一個相對自治的共同體 B.初步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C.完全擺脫了封建統(tǒng)治 D.封建社會等級森嚴16.下列選項中,不能體現阿拉伯國家對世界歷史文化產生積極影響的是( )A.《醫(yī)典》 B.《查士丁尼法典》 C.阿拉伯數字的傳播 D.翻譯希臘典籍17.彼特拉克在《歌集》中寫道:“這里是數不清的悲傷,野蠻兇狠的廟堂,這里是那邪教徒的寺院,引入邪途的學堂。”這反映出作者( )A.提倡探索人與大自然的奧秘 B.反對教會宣揚的陳腐說教C.號召恢復希臘羅馬古典文化 D.宣傳了資產階級革命思想18.“如果行程順利,到加勒比和美洲的目的地需要四至六周,這段旅程中,炎熱、寒冷和疾病使‘活人貨物’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材料體現了( )A.三角貿易的血腥 B.印第安人的悲慘處境C.鴉片貿易的罪惡 D.世界市場的最終形成19.恩格斯說:“拿破侖走到哪里,哪里的徭役勞動、對老爺的貢賦等一大堆陳腐廢物,連同老爺本身,就像被魔杖點了一下似的立即消失。”材料主要說明了拿破侖的對外戰(zhàn)爭( )A.壓榨和掠奪了征服國家 B.鞏固了資產階級統(tǒng)治C.擴大了法國的疆域 D.廢除了征服地區(qū)的封建特權20.有學者這樣評價近代英國:“它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方面的成就都為世界其他地方提供了范例,可以毫不夸張地說,英國開創(chuàng)了一個新的文明。”以下能夠說明這一觀點的有( )①利用議會限制王權 ②最終確立了三權分立的共和政體③機器生產成為工業(yè)生產的主要方式 ④創(chuàng)立經典力學體系和進化論學說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1.他呼吁:我們偉大的力量在于團結一致,單獨一個殖民地無法獨立自存,但聯合起來的整體卻什么都能辦到。在民族危難的關頭,他的思想成為了革命的旗幟。材料中的“革命”指的是( )A.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B.美國獨立戰(zhàn)爭 C.法國大革命 D.美國南北戰(zhàn)爭22.“1820年,英國的手搖紡紗機工人有240000人,到1840年減至123000人,到1856年時只剩下3000人。其中部分工人找到了操作新式動力織布機的工作,但是許多人因不能適應這樣的變化而陷入貧困。”出現材料中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工業(yè)革命后工人產生了抵觸情緒 B.工業(yè)革命后機器生產代替了手工勞動C.工業(yè)革命后出現新興工業(yè)部門 D.環(huán)境惡劣導致從事手工勞動人數減少23.巴黎公社成立時,一位在巴黎的俄國人說:“破天荒第一次登上了政治舞臺的不是沽名釣譽者,不是空談者,而是勞動的人,真正來自人民的人。”這段話主要闡述了巴黎公社的( )A.政權性質 B.建立背景 C.指導思想 D.運行機制24.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40多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創(chuàng)造了人類發(fā)展史上的偉大奇跡。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從3679億元增加到1260582億元 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71元增加到39218元 我國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從2.3%增加到近30%通過對比1978年和2023年的經濟數據可以看出,改革開放( )①極大解放和發(fā)展了社會生產力②能解決我國發(fā)展中遇到的一切問題③使中國成為主導世界經濟發(fā)展的唯一力量④不僅深刻改變了中國,也深刻影響著世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5.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發(fā)射成功。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發(fā)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yōu)勢,通過一批批航天工作者的苦干實干,航天強國建設逐漸從愿景變?yōu)楝F實。我國載人航天成就的取得,得益于( )①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 ②中國式現代化已經實現 ③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 ④中國航天人的艱苦奮斗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6.2024年兩會期間,央視新聞聯合“全國縣級融媒體智慧平臺”共同打造《我給兩會帶個言》特別節(jié)目,把基層的聲音帶到兩會。這有利于( )①反映民意推進民主監(jiān)督 ②集中民智推動民主決策 ③公民參與民主生活 ④擴大公民的政治權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7.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強調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讓人民群眾共享發(fā)展成果,引領全體人民穩(wěn)步走向( )A.共同富裕 B.同步富裕 C.同時富裕 D.同等富裕28.小寧同學利用百度網盤給自己建了一個“時政資料庫”,下列資料可以體現“法治是民主的保障”這一主題的是( )①十四五規(guī)劃建立了建言平臺,各界群眾踴躍提出建議②我國憲法規(guī)定:人民有權依法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③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要求村民委員會實行村務公開制度④家庭教育促進法要求家長依法帶娃,否則將受到制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試題卷Ⅱ三、非選擇題(本大題有5小題,共52分)29.(14分)人類社會的法制傳統(tǒng)源遠流長,法治發(fā)展見證文明進程。法與時移,法治建設隨著時代進步不斷完善。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修訂法典】材料一:在引言部分,漢謨拉比宣揚君權神授,頌揚其功績,說他制定法典是為了在全國發(fā)揚正義與公道……法典明確規(guī)定,理發(fā)師未經奴隸主許可而剃掉奴隸發(fā)式標記,應處砍手之刑。——齊濤主編《世界通史教程》(1)材料一中的“法典”出自哪一王國?根據材料一,指出漢謨拉比宣稱自己制定法典的目的,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其制定法典的真實目的。(6分)【追求法治】材料二:17世紀英國“國王”與“議會”關系示意圖圖1 圖2(2)對比材料二中的圖1和圖2,說說17世紀英國國王和議會的關系的變化,這種變化是在哪部法律文獻頒布后逐漸實現。(4分)材料三:憲法依據分權制衡原則設計了一個聯邦制共和國: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總統(tǒng)、國會與最高法院及其相關機構各司其職,相互制衡。——《世界歷史》九年級上冊(3)寫出這部“憲法”的名稱,根據材料,繪制美國政權結構示意圖。(4分)30.(10分)舌尖上的歷史:今天我們餐桌上的各種食材,是千百年來人類文明交流、發(fā)展、融匯的豐碩成果。閱讀材料,完成探究。材料一:中國迫不及待地接收了它(哥倫布大交換),原來不能種植水稻和小麥的土地,可以種植甘薯等作物,甘薯、玉蜀黍、大花生、煙草、辣椒、菠蘿、腰果、樹薯(木薯),所有這些都流入福建、廣東,并逐漸傳播至中國各地。這一切都成為了中國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誰能想象,若沒有辣椒,今天的川菜、湘菜會是什么樣子?——《1493:物種大交換開創(chuàng)的世界史》(1)根據材料一及所學知識,“哥倫布大交換”在中國起了什么作用?中華文明對“哥倫布大交換”做出了什么貢獻?(4分)材料二 近代人類食物的傳播與演變。15世紀以前 歐洲人的食物種類有明顯的地域性,如法國人和意大利人使用橄欖油,丹麥使用黃油;阿爾卑斯地區(qū)多食用肉類,地中海地區(qū)多食用谷物類,有的地區(qū)則是肉類和谷物兼有。15-19世紀 美洲特有的農作物被帶到了歐洲,進而傳播到非洲和亞洲。像玉米、土豆、紅薯等作物,不僅改變了人們的飲食結構與習慣,更成為人們在饑饉之年的救命口糧。到1800年左右,取材于美洲的蔗糖已經成為歐洲普通人的日常必需品。19世紀中期-20世紀 鐵路和汽船跨越大陸和海洋將水果、蔬菜和肉類運到市場上……工業(yè)技術不斷地將烹飪從家里的廚房轉移到遙遠的工廠。隨著食物由鐵路和汽船從世界各地運來,“健康衛(wèi)生”的含義就發(fā)生了徹底的改變。……肉的新鮮程度不再取決于牲口被宰殺的日期有多近,而是取決于它的包裝和冷藏。——摘選自杰弗里·M·皮爾徹《世界歷史上的食物》、張旭鵬《舌尖上的世界》(2)閱讀材料二,請圍繞“近代人類食物的傳播和演變”主題,提煉一個觀點,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展開你的論述,要求:論點明確;史論結合;論證合理;表達規(guī)范。(6分)31.(10分)“法安天下,德潤人心”。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必須把愛國主義教育作為永恒主題。《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愛國有法】啟動起草 證求意見 表決通過 正式施行2022年7月,根據中共中央批準的立法工作安排,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啟動愛國主義教育法起草工作。 2023年6月,愛國主義教育法(草案)提交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初次審議,隨后全文公布征求社會公眾意見。 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 2024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施行。(1)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愛國主義教育法的立法過程是如何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4分)(2)有同學認為,愛國是個人對祖國懷有的一種高尚情感,用道德就可以調節(jié)了,沒有必要再出臺相關法律。請運用所學知識對該同學的觀點進行評析。(4分)【愛國有行】2023年9月13日,一名男子在車廂內發(fā)表對中國不滿、且侮辱和詆毀中國的言論,激起了車上乘客的憤慨。邊上一位“愛國女將”對其施展一招“鎖喉絕學”,并聲稱:“我是中國人,我就是不允許你說中國不行!”該女子被行政拘留3日,該男子被批評教育。 【法律鏈接】《愛國主義教育法》第一條:為了加強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傳承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凝聚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根據憲法制定本法。(3)從厲行法治的角度談談公民如何落實“愛國有行”?(2分)32.(8分)根據以下材料,回答相關問題。材料一:為編制好“十四五”規(guī)劃,我國召開了七場座談會:企業(yè)家座談會、黨外人士座談會、扎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fā)展座談會、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科學家座談會、基層代表座談會、教育文化衛(wèi)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并通過互聯網就“十四五”規(guī)劃編制向全社會征求意見和建議,問計于民、集思廣益。(1)材料一反映了我國的哪一種民主形式?該民主形式有何重要性?(3分)材料二:寧波在大力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過程中,著力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理念,落實在①民主決策、②民主協(xié)商、③民主選舉、④民主管理、⑤民主監(jiān)督等不同環(huán)節(jié),增進基層民主政治活力,探索“全過程人民民主”建設經驗。(2)請仿照示例,填入序號。(2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寧波實踐 涉及的民主實踐一:通過“走親連心三服務”等群眾路線活動,組織黨員干部經常性開展大走訪,爭取支持。 示例:④實踐二:較早推出“公推直選”、“兩推一選”、“競選承諾”等做法,讓居民的意志得到體現。實踐三:圍繞清廉寧波,打造“同心同廉”教育實踐基地同心園等工程。材料三:某校九年級學生小寧在學習相關知識后,針對學校附近“三無食品”小攤販泛濫,給學生的健康造成極大的隱患的現象向寧波市政府投訴,但招來很多同學的議論,認為小寧是多管閑事。(3)請你運用“參與民主生活”的相關內容,闡述正確的知識說服其他同學。(3分)33.(10分)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根據材料,回答問題。【共富寧波】寧波市近三年經濟發(fā)展數據(部分)GDP總值(億元) 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城鄉(xiāng)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城/鄉(xiāng))2021年 14594.9 65436 1.722022年 15704.3 68348 1.682023年 16458.2 71731 1.65(1)聯系【共富寧波】,概述寧波近三年發(fā)展取得的成就(2分)【創(chuàng)新寧波】2024年9月6日,為期三天的第十四屆智慧城市與智能經濟博覽會在寧波盛大啟幕。寧波作為全國智慧城市建設的先行者和探路者,在數字寧波(3B10)展區(qū)以“數據要素改革創(chuàng)新、智算超算融合賦能”為主題,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歷年的數字化建設成果。近年來,寧波市搶抓新機遇、搶占新高地、奮力打造以數字經濟為引領的制造強市。(2)聯系所學法治知識,說說“寧波市奮力打造以數字經濟為引領的制造強市”的必要性。(4分)【法治寧波】近年來,寧波市法治建設在全省乃至全國實力出圈:成功獲評首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首批法治浙江(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寧波市政府依照法治政府建設“施工圖”不斷推進依法行政。堅持職能法定、權限法定、程序法定,明確行政執(zhí)法人員行為規(guī)范;依托政務服務網,全面公開政府職能、職責權限、監(jiān)督方式;規(guī)范公正文明執(zhí)法,建立執(zhí)法全過程記錄制度,加強重點領域行政執(zhí)法監(jiān)管。(3)結合【法治寧波】內容,回答寧波市是如何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