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鑒往知來,讀史明知——七年級歷史核心素養創新學習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0課 秦末農民大起義【學習目標】1.知道焚書坑儒等秦朝暴政;2.知道陳勝、吳廣起義,了解其在歷史中的作用;3.知道秦朝滅亡的原因、歷程和教訓。【教學過程】一、溫故知新:師:還是從秦始皇開始,展示秦始皇的圖片,帶領學生回顧9課所學內容,鞏固秦的統一,順勢開始本節課的學習。生:回顧9課所學。二、導入新課:師:以客觀評價秦始皇為切入點,展示秦始皇“千古一帝”的一面和“暴君’的一面,培養學生唯物史觀,鍛煉一分為二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三、講授新課確定學習目標師:展示50頁單元目標和58頁10課序言,帶領學生探究發現本節課學習目標。生:按照老師要求,閱讀相應內容,確定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學習1:秦的暴政師:以一首歌謠為載體,引導學生結合歌謠,閱讀教材,總結秦朝暴政的表現。生:閱讀歌謠和教材,總結秦朝暴政的表現。師:歌謠總結了1、2、3、5四條暴政,還缺少3、焚書坑儒。進行總結,引導學生發現問題,然后結合本課序言內容和教材內容,學習了解焚書坑儒。生:了解焚書坑儒的原因和危害。學習2:陳勝、吳廣起義師:還是以歌謠做總結,展現秦朝的暴政,進而提出問題,面對暴政,人民會如何做,進而切入”陳勝、吳廣起義“的學習。生:總結秦朝暴政,設身處地想象,開始陳勝吳廣起義的學習。師:引導學生閱讀教材,以表格的形式梳理陳勝吳廣起義的相關內容。生:閱讀教材,填寫表格,學習陳勝吳廣起義。師:右圖左史,以教材內容和教材地圖相結合,引導學生梳理陳勝吳廣起義的后續發展。生:閱讀教材,標注教材,學習陳勝吳廣起義。學習3:秦朝滅亡師:以陳勝吳廣起義失敗為銜接點,引導學生思考,陳勝吳廣起義失敗后,反秦浪潮就結束了嗎,引出“秦朝滅亡”的學習,引出項羽、劉邦這兩個歷史人物。生:思考問題。師:首先借助教材正文和相關史事,帶領學生學習項羽對滅秦的貢獻。生:了解項羽和巨鹿之戰。師:完成巨鹿之戰的學習,明確其影響后,進入秦朝滅亡的學習,引導學生學習教材,明確劉邦的貢獻。生:了解劉邦的貢獻。師:以人物、圖片對話的形式,簡單展示秦朝的滅亡歷程,總結秦朝滅亡的教訓。學習4:思維導圖師:思維導圖使用的是希沃版的思維導圖,在希沃白板中可以自由折疊和展開,折疊方便了思維導圖的展現足夠大,方便學生觀看;折疊+展開有利于帶領學生共同回顧,還可以隨時提問。學習5:練習鞏固最后以幾道簡單的練習題進行鞏固。1.《漢書》記載,秦朝因為無休止無歸期的勞役征發,使得“丁男被甲,丁女轉輸,苦不聊生……死者相望”。這種現象反映了秦朝A.戰亂不斷 B.統治暴虐C.法律嚴苛 D.交通發達2.陳勝、吳廣起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在中國農民戰爭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這次起義爆發并得到各地農民紛紛響應的原因是秦朝A.滅六國,違背人民意愿B.征百越,不利民族融合C.修長城,阻礙南北交流D.施暴政,加劇社會矛盾3.決定秦朝興起、滅亡的兩次戰役分別是A.長平之戰、巨鹿之戰B.巨鹿之戰、長平之戰C.桂陵之戰、長平之戰D.桂陵之戰、巨鹿之戰4.“公元前207年,秦朝的統治者在起義軍的包圍下,被迫出城投降。威名顯赫的秦朝,僅存在十幾年就滅亡了?!碑敃r,“統治者”是向誰投降?A.陳勝 B.吳廣C.劉邦 D.項羽5.統治者從秦朝滅亡的歷史中,可以得到的歷史教訓是A.必須仁政治國B.必須增強國力C.必須重視發展生產D.必須重視教育(共26張PPT)第10課 秦末農民大起義秦始皇:朕的江山萬萬年…還是從秦始皇開始秦始皇一掃六合,完成統一開創中央集權制度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北擊匈奴修長城南下嶺南鑿靈渠千古一帝當之無愧那么他就是完美而沒有缺點的嗎?客觀評價秦始皇千古一帝秦始皇:統一中國的功績創立制度的功績鞏固統一的功績開疆拓土的功績暴君秦始皇:好大喜功急于求成統治暴虐人民困苦客觀評價秦始皇:秦始皇的一體兩面確定學習目標閱讀50頁單元序言和58頁10課序言,明確學習目標:知道陳勝、吳廣起義知道焚書坑儒等暴政知道秦朝如何滅亡的學習1:秦的暴政我家有三子老大修長城,多年未相逢;老二戍邊關,至今未歸還;老三忙耕田,租稅沉甸甸;飯菜不得飽,一家難團圓;敢怒不敢言,唯恐遭劫難;輕則砍手足,重則全村連;昏庸是胡亥,統治更殘暴。下面這首歌謠是根據秦朝情況編寫的歌謠,你能結合課本說出這里面反映的秦朝暴政嗎?暴政1:賦稅沉重暴政2:兵役徭役繁重學習1:秦的暴政我家有三子老大修長城,多年未相逢;老二戍邊關,至今未歸還;老三忙耕田,租稅沉甸甸;飯菜不得飽,一家難團圓;敢怒不敢言,唯恐遭劫難;輕則砍手足,重則全村連;昏庸是胡亥,統治更殘暴。下面這首歌謠是根據秦朝情況編寫的歌謠,你能結合課本說出這里面反映的秦朝暴政嗎?暴政3:法律嚴苛,刑罰殘酷學習1:秦的暴政我家有三子老大修長城,多年未相逢;老二戍邊關,至今未歸還;老三忙耕田,租稅沉甸甸;飯菜不得飽,一家難團圓;敢怒不敢言,唯恐遭劫難;輕則砍手足,重則全村連;昏庸是胡亥,統治更殘暴。下面這首歌謠是根據秦朝情況編寫的歌謠,你能結合課本說出這里面反映的秦朝暴政嗎?暴政5:秦二世統治殘暴秦的暴政體現:學習1:秦的暴政我家有三子老大修長城,多年未相逢;老二戍邊關,至今未歸還;老三忙耕田,租稅沉甸甸;飯菜不得飽,一家難團圓;敢怒不敢言,唯恐遭劫難;輕則砍手足,重則全村連;昏庸是胡亥,統治更殘暴。暴政1:賦稅沉重暴政2:兵役徭役繁重暴政3:法律嚴苛,刑罰殘酷暴政5:秦二世統治殘暴有1、2、3、5了,4呢?學習1:秦的暴政秦的暴政體現:暴政4:焚書坑儒焚書坑儒目的:禁錮人們思想言論,便于統治焚書坑儒影響:是中國文化的浩劫,先秦書籍損失慘重!學習2:陳勝、吳廣起義我家有三子老大修長城,多年未相逢;老二戍邊關,至今未歸還;老三忙耕田,租稅沉甸甸;飯菜不得飽,一家難團圓;敢怒不敢言,唯恐遭劫難;輕則砍手足,重則全村連;昏庸是胡亥,統治更殘暴。暴政1:賦稅沉重暴政2:兵役徭役繁重暴政3:法律嚴苛,刑罰殘酷暴政5:秦二世統治殘暴暴政4:焚書坑儒面對秦朝暴政,人民陷入無法生活的境地,他們會甘心等死嗎?面對秦朝暴政,人民的回答是: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暴政不讓我活,我必當以命反擊,死也要死的轟轟烈烈!這一群轟轟烈烈的人鴻鵠陳勝——61頁人物掃描滅秦副本團戰發起人學習2:陳勝、吳廣起義閱讀59頁內容,完成起義檔案:陳勝吳廣起義 背景時間地點人物口號地位戍卒遇雨,失期當斬秦朝暴政失去民心根本原因:秦朝暴政失去民心公元前209年大澤鄉陳勝吳廣起義又稱大澤鄉起義陳勝、吳廣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大起義60頁左上角學習2:陳勝、吳廣起義閱讀60頁內容,確定起義進程:大澤鄉起義張楚政權直逼咸陽起義失敗學習3:秦朝滅亡思考1:陳勝吳廣起義失敗了,反秦浪潮就這樣被鎮壓了,嗎?思考2原因:秦朝暴政不得人心;陳勝吳廣雖死,但暴政不滅,起義不息,總有后來人扛起反秦的大旗!學習3:秦朝滅亡項羽與巨鹿之戰:說說項羽對滅秦的貢獻。項羽在巨鹿之戰中以少勝多,殲滅秦軍主力,使得秦朝再也無力挽回敗局,滅亡進入倒計時!打野王者學習3:秦朝滅亡劉邦與秦朝滅亡:誰是最終滅亡秦朝的人?公元前207年,項羽巨鹿之戰偷家成功公元前207年,劉邦滅亡秦朝學習3:秦朝滅亡朕的大秦,萬世為君!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學習3:秦朝滅亡破釜沉舟決戰巨鹿趁機“偷家”,滅亡秦朝最終從秦始皇結束秦朝暴政失去民心陳勝吳廣發起起義項羽贏得巨鹿之戰一戰殲滅秦軍主力劉邦率軍兵臨咸陽大秦帝國轟然倒塌朕的大秦,二世而亡!為什么呢?思維導圖希沃版思維導圖,可以折疊的思維導圖思維導圖可以反復折疊,方便教學提問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思維導圖太大無法完全展現的問題思維導圖PPT版無法全面展現詳情可以參考希沃版練習鞏固《漢書》記載,秦朝因為無休止無歸期的勞役征發,使得“丁男被甲,丁女轉輸,苦不聊生……死者相望”。這種現象反映了秦朝A.戰亂不斷 B.統治暴虐C.法律嚴苛 D.交通發達練習鞏固陳勝、吳廣起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在中國農民戰爭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這次起義爆發并得到各地農民紛紛響應的原因是秦朝A.滅六國,違背人民意愿B.征百越,不利民族融合C.修長城,阻礙南北交流D.施暴政,加劇社會矛盾練習鞏固決定秦朝興起、滅亡的兩次戰役分別是A.長平之戰、巨鹿之戰B.巨鹿之戰、長平之戰C.桂陵之戰、長平之戰D.桂陵之戰、巨鹿之戰練習鞏固“公元前207年,秦朝的統治者在起義軍的包圍下,被迫出城投降。威名顯赫的秦朝,僅存在十幾年就滅亡了。”當時,“統治者”是向誰投降?A.陳勝 B.吳廣C.劉邦 D.項羽練習鞏固統治者從秦朝滅亡的歷史中,可以得到的歷史教訓是A.必須仁政治國B.必須增強國力C.必須重視發展生產D.必須重視教育第 10課 秦末農民大起義(基礎知識提綱)一、熟悉教材(1)秦的暴政:秦滅亡的根本原因是秦的( )失去了民心。依據唯物史觀一分為二地評價秦始皇,秦始皇完成統一,推動鞏固統一的措施,加強對社會的管理等,的確對歷史發展作出了貢獻;但是,我們也必須看到,秦始皇好大喜功,急于求成,( ),為秦朝的滅亡埋下了禍根。(教材 58 頁)秦的暴政體現在多方面,比如向農民征收沉重的( ),比如連年大規模征調民力去服( )和兵役:這些都是秦朝統治者對民眾的殘酷剝削和壓迫,使成千上萬的農民被迫脫離( )生產,( )遭到嚴重破壞。此外,秦朝的法律非常( ),刑罰殘酷,這也是秦朝暴政的一個方面。(教材 58 頁)在思想文化方面,為了禁錮思想言論,維護統治,秦始皇下令焚書,對中國文化造成了重大損失,又坑殺非議朝政的儒生和方士,史稱“( )”。(教材 59 頁)秦始皇駕崩后,秦二世的統治更加殘暴,對民眾的壓迫更為( ),使民眾陷入到( )的境地。(教材 59 頁)(2)陳勝、吳廣起義:我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大起義是( ),這是因為這場起義的領導者是陳勝、吳廣,這一起義又叫做大澤鄉起義,因為起義爆發的地點是( )。這場起義爆發的時間是( )年,起義動員口號是“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 )!”這一口號響徹千年,鼓舞了無數反抗者。(教材 59 頁)起義是為了反抗( )朝的( )統治,因為秦的暴政,起義軍發展迅速,建立( )政權,引得天下公起反秦。雖然起義最終失敗,但他們“斬( )為兵,揭( )為旗”的英勇義舉,還是產生了深遠影響,他們“揭竿而起”掀起的起義浪潮,最終推翻了暴秦。(教材 60 頁)(3)秦朝滅亡:雖然陳勝、吳廣起義失敗,但反秦的浪潮并沒有平息,其中,由( )、( )領導的軍隊在斗爭中逐漸壯大。其中項羽驍勇善戰,在( )之戰中,以少勝多,殲滅了秦軍主力。劉邦率領的起義軍則抓住秦朝統治者在巨鹿之戰后內部矛盾加深的機會,率軍直抵秦朝的都城( ),來了一個兵臨城下。最終,在( )年,秦朝統治者出城向( )投降,強盛一時的秦朝,因為暴政,僅存在十幾年便滅亡了。(教材 61 頁)第 1 頁 共 4 頁二、重點背誦(亂序版 166 字)(1)秦朝滅亡的根本原因是暴政,即賦稅沉重,徭役、兵役繁重,刑法嚴苛,秦始皇焚書坑儒,秦二世的殘暴統治等失去了民心。(2)公元前 209 年,陳勝、吳廣領導了我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大起義,吹響了反抗秦朝暴政的號角,“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吶喊激勵了無數后來者。(3)項羽在巨鹿之戰中以少勝多,殲滅秦軍主力;劉邦率軍直抵秦都咸陽,逼降了秦朝統治者,公元前 207 年,秦朝滅亡。第 10課 秦末農民大起義(重點知識練習)1.板書是濃縮的教學案。如圖板書設計,其標題(空白框處)應為A. 秦統一六國 B.秦末農民大起義C.西漢的建立和文景之治 D.三國鼎立2.《漢書》記載,秦朝因為無休止無歸期的勞役征發,使得“丁男被甲,丁女轉輸,苦不聊生……死者相望”。這種現象反映了秦朝A. 戰亂不斷 B.統治暴虐 C. 法律嚴苛 D.交通發達3.陳勝、吳廣起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在中國農民戰爭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這次起義爆發并得到各地農民紛紛響應的原因是A. 滅六國,違背人民意愿 B.征百越,不利民族融合C.修長城,阻礙南北交流 D.施暴政,加劇社會矛盾4.秦王朝統一天下后,“不親其民,以暴力統治為主要手段”。下列秦朝措施能證明以上觀點的是A. 嚴刑苛法 B.統一文字 C. 設立郡縣 D.開鑿靈渠第 2 頁 共 4 頁5.秦簡記載:“五人共同盜竊,贓物在一錢以上,斷去左足。并在臉上刺刻涂墨,判為刑徒?!边@說明秦朝A. 刑法極為嚴酷 B.人民素質不高 C. 賦稅非常沉重 D.社會治安混亂6.秦律記載,秦時各級官員的任用需要明確的審批流程,“良吏”和“惡吏”分別用來代指清廉守法和假公濟私的官員,利用法律和輿論雙重壓力來約束官員。這表明,當時A. 中央機構日趨完善 B.官僚機制非常成熟C.社會矛盾有所緩和 D.要求官員清正廉潔7.《史記》中記述陳勝吳廣因“失期,法皆斬”而起義,而根據 1975 年考古發現《云夢秦簡》記載,在秦律中失期并不是死罪。據此進行的歷史推測中較為合理的是A. 陳勝吳廣起義是歷史傳說 B.秦有法律但民眾不甚了解C. 《史記》內容虛構成分較多 D.秦朝法律制度已形同虛設8.公元前 213 年,丞相李斯提出,要是臣下以古論今,只有陷國家于不利,他更主張凡私人教學一律禁止,以杜絕“誹謗”?;实鄹鶕钏菇ㄗh采取的措施是A. 焚書坑儒 B.統一文字 C. 設立太學 D.獨尊儒術9.楊寧一在《歷史學習新視野新知識》中寫道:“秦代重在‘禁’,采用簡單粗暴的行政手段強制解決意識形態問題……漢代重在‘尊’,將其貫穿于學校教育和入仕途徑之中。”這里“禁”和“尊”的共同目的是A. 統一思想,鞏固統治 B.以法治國,穩定秩序C.順應自然,保障民生 D.選賢任能,反對攻伐10.“天下苦秦久矣。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斬?!覊咽坎凰兰匆?,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徒屬皆曰:“敬受命。”上述材料反映的歷史事件是A. 陳勝、吳廣起義 B.八王之亂C.淝水之戰 D.黃巾起義11.圖中“?”處的歷史事件是A. 陳勝、吳廣起義 B.項羽率軍反秦C.劉邦率軍起義 D.張角領導起義第 3 頁 共 4 頁12.“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西漢賈誼《過秦論》)秦朝由不可一世到土崩瓦解,兩千多年來留給后人無盡的思考。秦朝迅速滅亡的原因不包括A. 推行郡縣制 B.繁重的徭役 C. 沉重的賦稅 D.嚴酷的刑法13.“公元前 207 年,秦朝的統治者在起義軍的包圍下,被迫出城投降。威名顯赫的秦朝,僅存在十幾年就滅亡了?!碑敃r,“統治者”是向誰投降?A. 陳勝 B.吳廣 C. 劉邦 D.項羽14.決定秦朝興起、滅亡的兩次戰役分別是A. 長平之戰、巨鹿之戰 B.巨鹿之戰、長平之戰C.桂陵之戰、長平之戰 D.桂陵之戰、巨鹿之戰15.“秦末大起義中,項羽率領數萬楚軍,同秦名將章邯、王離所率四十萬秦軍主力在現屬邢臺市平鄉縣地區進行一場重大決戰性戰役”,它是成語“破釜沉舟”的出處,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請問此次戰役是?A. 淝水之戰 B.長平之戰 C. 官渡之戰 D.巨鹿之戰16.學者劉伸一提出:“秦王朝是建立在法家思想理論基礎上……極端化的理論指導了極端化的政治實踐,使法家思想的潛在危機表面化為社會現實,現實矛盾的激化終于點燃了大澤鄉的烈火,秦國這個龐然大物,頃刻間土崩瓦解”。該觀點認為秦朝滅亡的根源是A. 極端化的法家思想 B.集權化的政治體制C.被激化的社會矛盾 D.暴力型的國家統治17.統治者從秦朝滅亡的歷史中,可以得到的歷史教訓是A. 必須仁政治國 B.必須增強國力C.必須重視發展生產 D.必須重視教育第 4 頁 共 4 頁鑒往知來,讀史明知——七年級歷史核心素養創新學習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0課 秦末農民大起義(基礎知識提綱)一、熟悉教材(1)秦的暴政:秦滅亡的根本原因是秦的( )失去了民心。依據唯物史觀一分為二地評價秦始皇,秦始皇完成統一,推動鞏固統一的措施,加強對社會的管理等,的確對歷史發展作出了貢獻;但是,我們也必須看到,秦始皇好大喜功,急于求成,( ),為秦朝的滅亡埋下了禍根。(教材58頁)秦的暴政體現在多方面,比如向農民征收沉重的( ),比如連年大規模征調民力去服( )和兵役:這些都是秦朝統治者對民眾的殘酷剝削和壓迫,使成千上萬的農民被迫脫離( )生產,( )遭到嚴重破壞。此外,秦朝的法律非常( ),刑罰殘酷,這也是秦朝暴政的一個方面。(教材58頁)在思想文化方面,為了禁錮思想言論,維護統治,秦始皇下令焚書,對中國文化造成了重大損失,又坑殺非議朝政的儒生和方士,史稱“( )”。(教材59頁)秦始皇駕崩后,秦二世的統治更加殘暴,對民眾的壓迫更為( ),使民眾陷入到( )的境地。(教材59頁)陳勝、吳廣起義:我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大起義是( ),這是因為這場起義的領導者是陳勝、吳廣,這一起義又叫做大澤鄉起義,因為起義爆發的地點是( )。這場起義爆發的時間是( )年,起義動員口號是“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 )!”這一口號響徹千年,鼓舞了無數反抗者。(教材59頁)起義是為了反抗( )朝的( )統治,因為秦的暴政,起義軍發展迅速,建立( )政權,引得天下公起反秦。雖然起義最終失敗,但他們“斬( )為兵,揭( )為旗”的英勇義舉,還是產生了深遠影響,他們“揭竿而起”掀起的起義浪潮,最終推翻了暴秦。(教材60頁)(3)秦朝滅亡:雖然陳勝、吳廣起義失敗,但反秦的浪潮并沒有平息,其中,由( )、( )領導的軍隊在斗爭中逐漸壯大。其中項羽驍勇善戰,在( )之戰中,以少勝多,殲滅了秦軍主力。劉邦率領的起義軍則抓住秦朝統治者在巨鹿之戰后內部矛盾加深的機會,率軍直抵秦朝的都城( ),來了一個兵臨城下。最終,在( )年,秦朝統治者出城向( )投降,強盛一時的秦朝,因為暴政,僅存在十幾年便滅亡了。(教材61頁)二、重點背誦(亂序版166字)(1)秦朝滅亡的根本原因是暴政,即賦稅沉重,徭役、兵役繁重,刑法嚴苛,秦始皇焚書坑儒,秦二世的殘暴統治等失去了民心。(2)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領導了我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大起義,吹響了反抗秦朝暴政的號角,“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吶喊激勵了無數后來者。(3)項羽在巨鹿之戰中以少勝多,殲滅秦軍主力;劉邦率軍直抵秦都咸陽,逼降了秦朝統治者,公元前207年,秦朝滅亡。第10課 秦末農民大起義(重點知識練習)1.板書是濃縮的教學案。如圖板書設計,其標題(空白框處)應為A.秦統一六國 B.秦末農民大起義C.西漢的建立和文景之治 D.三國鼎立2.《漢書》記載,秦朝因為無休止無歸期的勞役征發,使得“丁男被甲,丁女轉輸,苦不聊生……死者相望”。這種現象反映了秦朝A.戰亂不斷 B.統治暴虐 C.法律嚴苛 D.交通發達3.陳勝、吳廣起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在中國農民戰爭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這次起義爆發并得到各地農民紛紛響應的原因是A.滅六國,違背人民意愿 B.征百越,不利民族融合C.修長城,阻礙南北交流 D.施暴政,加劇社會矛盾4.秦王朝統一天下后,“不親其民,以暴力統治為主要手段”。下列秦朝措施能證明以上觀點的是A.嚴刑苛法 B.統一文字 C.設立郡縣 D.開鑿靈渠5.秦簡記載:“五人共同盜竊,贓物在一錢以上,斷去左足。并在臉上刺刻涂墨,判為刑徒?!边@說明秦朝A.刑法極為嚴酷 B.人民素質不高 C.賦稅非常沉重 D.社會治安混亂6.秦律記載,秦時各級官員的任用需要明確的審批流程,“良吏”和“惡吏”分別用來代指清廉守法和假公濟私的官員,利用法律和輿論雙重壓力來約束官員。這表明,當時A.中央機構日趨完善 B.官僚機制非常成熟C.社會矛盾有所緩和 D.要求官員清正廉潔7.《史記》中記述陳勝吳廣因“失期,法皆斬”而起義,而根據1975年考古發現《云夢秦簡》記載,在秦律中失期并不是死罪。據此進行的歷史推測中較為合理的是A.陳勝吳廣起義是歷史傳說 B.秦有法律但民眾不甚了解C.《史記》內容虛構成分較多 D.秦朝法律制度已形同虛設8.公元前213年,丞相李斯提出,要是臣下以古論今,只有陷國家于不利,他更主張凡私人教學一律禁止,以杜絕“誹謗”?;实鄹鶕钏菇ㄗh采取的措施是A.焚書坑儒 B.統一文字 C.設立太學 D.獨尊儒術9.楊寧一在《歷史學習新視野新知識》中寫道:“秦代重在‘禁’,采用簡單粗暴的行政手段強制解決意識形態問題……漢代重在‘尊’,將其貫穿于學校教育和入仕途徑之中?!边@里“禁”和“尊”的共同目的是A.統一思想,鞏固統治 B.以法治國,穩定秩序C.順應自然,保障民生 D.選賢任能,反對攻伐10.“天下苦秦久矣。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斬?!覊咽坎凰兰匆?,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徒屬皆曰:“敬受命?!鄙鲜霾牧戏从车臍v史事件是A.陳勝、吳廣起義 B.八王之亂C.淝水之戰 D.黃巾起義11.圖中“?”處的歷史事件是A.陳勝、吳廣起義 B.項羽率軍反秦C.劉邦率軍起義 D.張角領導起義12.“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西漢賈誼《過秦論》)秦朝由不可一世到土崩瓦解,兩千多年來留給后人無盡的思考。秦朝迅速滅亡的原因不包括A.推行郡縣制 B.繁重的徭役 C.沉重的賦稅 D.嚴酷的刑法13.“公元前207年,秦朝的統治者在起義軍的包圍下,被迫出城投降。威名顯赫的秦朝,僅存在十幾年就滅亡了。”當時,“統治者”是向誰投降?A.陳勝 B.吳廣 C.劉邦 D.項羽14.決定秦朝興起、滅亡的兩次戰役分別是A.長平之戰、巨鹿之戰 B.巨鹿之戰、長平之戰C.桂陵之戰、長平之戰 D.桂陵之戰、巨鹿之戰15.“秦末大起義中,項羽率領數萬楚軍,同秦名將章邯、王離所率四十萬秦軍主力在現屬邢臺市平鄉縣地區進行一場重大決戰性戰役”,它是成語“破釜沉舟”的出處,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請問此次戰役是?A.淝水之戰 B.長平之戰 C.官渡之戰 D.巨鹿之戰16.學者劉伸一提出:“秦王朝是建立在法家思想理論基礎上……極端化的理論指導了極端化的政治實踐,使法家思想的潛在危機表面化為社會現實,現實矛盾的激化終于點燃了大澤鄉的烈火,秦國這個龐然大物,頃刻間土崩瓦解”。該觀點認為秦朝滅亡的根源是A.極端化的法家思想 B.集權化的政治體制C.被激化的社會矛盾 D.暴力型的國家統治17.統治者從秦朝滅亡的歷史中,可以得到的歷史教訓是A.必須仁政治國 B.必須增強國力C.必須重視發展生產 D.必須重視教育鑒往知來,讀史明知——七年級歷史核心素養創新學習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0課 秦末農民大起義(基礎知識提綱)一、熟悉教材(1)秦的暴政:秦滅亡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失去了民心。依據唯物史觀一分為二地評價秦始皇,秦始皇完成統一,推動鞏固統一的措施,加強對社會的管理等,的確對歷史發展作出了貢獻;但是,我們也必須看到,秦始皇好大喜功,急于求成,(統治暴虐),為秦朝的滅亡埋下了禍根。(教材58頁)秦的暴政體現在多方面,比如向農民征收沉重的(賦稅),比如連年大規模征調民力去服(徭役)和兵役:這些都是秦朝統治者對民眾的殘酷剝削和壓迫,使成千上萬的農民被迫脫離(農業)生產,(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此外,秦朝的法律非常(嚴苛),刑罰殘酷,這也是秦朝暴政的一個方面。(教材58頁)在思想文化方面,為了禁錮思想言論,維護統治,秦始皇下令焚書,對中國文化造成了重大損失,又坑殺非議朝政的儒生和方士,史稱“(焚書坑儒)”。(教材59頁)秦始皇駕崩后,秦二世的統治更加殘暴,對民眾的壓迫更為(殘酷),使民眾陷入到(無法生活)的境地。(教材59頁)陳勝、吳廣起義:我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大起義是(陳勝吳廣起義),這是因為這場起義的領導者是陳勝、吳廣,這一起義又叫做大澤鄉起義,因為起義爆發的地點是(大澤鄉)。這場起義爆發的時間是(公元前209)年,起義動員口號是“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一口號響徹千年,鼓舞了無數反抗者。(教材59頁)起義是為了反抗(秦)朝的(殘暴)統治,因為秦的暴政,起義軍發展迅速,建立(張楚)政權,引得天下公起反秦。雖然起義最終失敗,但他們“斬(木)為兵,揭(竿)為旗”的英勇義舉,還是產生了深遠影響,他們“揭竿而起”掀起的起義浪潮,最終推翻了暴秦。(教材60頁)(3)秦朝滅亡:雖然陳勝、吳廣起義失敗,但反秦的浪潮并沒有平息,其中,由(項羽)、(劉邦)領導的軍隊在斗爭中逐漸壯大。其中項羽驍勇善戰,在(巨鹿)之戰中,以少勝多,殲滅了秦軍主力。劉邦率領的起義軍則抓住秦朝統治者在巨鹿之戰后內部矛盾加深的機會,率軍直抵秦朝的都城(咸陽),來了一個兵臨城下。最終,在(公元前207)年,秦朝統治者出城向(劉邦)投降,強盛一時的秦朝,因為暴政,僅存在十幾年便滅亡了。(教材61頁)二、重點背誦(亂序版)(1)秦朝滅亡的根本原因是暴政,即賦稅沉重,徭役、兵役繁重,刑法嚴苛,秦始皇焚書坑儒,秦二世的殘暴統治等失去了民心。(2)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領導了我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大起義,吹響了反抗秦朝暴政的號角,“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吶喊激勵了無數后來者。(3)項羽在巨鹿之戰中以少勝多,殲滅秦軍主力;劉邦率軍直抵秦都咸陽,逼降了秦朝統治者,公元前207年,秦朝滅亡。第10課 秦末農民大起義(重點知識練習)1.板書是濃縮的教學案。如圖板書設計,其標題(空白框處)應為A.秦統一六國 B.秦末農民大起義C.西漢的建立和文景之治 D.三國鼎立【答案】B【解析】根據示意圖可知,秦的暴政導致農民起義爆發。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發動起義,雖然陳勝、吳廣起義被鎮壓,但反秦浪潮沒有平息,其中項羽、劉邦領導的軍隊逐漸壯大。項羽在巨鹿之戰中殲滅秦軍主力,劉邦率先攻入咸陽,秦朝滅亡。之后,項羽和劉邦為了爭奪統治權,展開“楚漢之爭”,最終劉邦獲勝,建立西漢,故選B項;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六國,建立了第一個統一多民族的封建國家,圖示反映的是秦朝的滅亡,不是秦朝的建立,排除A項;圖示反映的是西漢建立之前的史實,排除C項;三國鼎立是在東漢之后出現的政權并立局面,與題目反映的時間不符,排除D項。2.《漢書》記載,秦朝因為無休止無歸期的勞役征發,使得“丁男被甲,丁女轉輸,苦不聊生……死者相望”。這種現象反映了秦朝A.戰亂不斷 B.統治暴虐 C.法律嚴苛 D.交通發達【答案】B【解析】題干材料描述的是秦朝無休止無歸期的勞役征發使老百姓民不聊生,這體現了秦朝統治的暴虐,故選B項;題干材料描述的是秦朝勞役繁重,沒有涉及到戰亂、法律、交通等方面的信息,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C項、D項。3.陳勝、吳廣起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在中國農民戰爭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這次起義爆發并得到各地農民紛紛響應的原因是A.滅六國,違背人民意愿 B.征百越,不利民族融合C.修長城,阻礙南北交流 D.施暴政,加劇社會矛盾【答案】D【解析】據材料可知,陳勝吳廣起義后,天下云集響應,這與秦朝的暴政有關,結合所學可知,完成統一后的秦始皇,窮奢極欲,大興土木,建造宮殿、陵墓,他花費巨額錢財求仙訪藥,以求長生不老,秦始皇興師動眾出外巡游、封禪,征發繁重,百姓不堪重負,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秦朝刑法嚴苛,社會階級矛盾嚴重激化,故選D項;滅六國,統一全國符合人民的需要,并非違背人民意愿,排除A項;秦統一六國以后,派兵征服越族地區,在那里設置桂林、南海、象等數郡,遷徙中原50萬人,到那里戍守,和越人雜居,因此征服百越有助于加強民族交融,排除B項;長城主要在中國北方地區,屬于軍事防御工程,并未阻礙南北交流,排除C項。4.秦王朝統一天下后,“不親其民,以暴力統治為主要手段”。下列秦朝措施能證明以上觀點的是A.嚴刑苛法 B.統一文字 C.設立郡縣 D.開鑿靈渠【答案】A【解析】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中央集權制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進行統治,政治上中央設立三公九卿制度,地方設立郡縣制,經濟上統一貨幣,修長城,文化上統一文字,法律上嚴刑苛法,A符合題意,排除B.C;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命監御史祿掌管軍需供應,督率士兵、民夫在興安境內湘江與漓江之間修建一條人工運河,運載糧餉。公元前214年,靈渠鑿成,秦始皇迅速統一嶺南,排除D。故選A。5.秦簡記載:“五人共同盜竊,贓物在一錢以上,斷去左足。并在臉上刺刻涂墨,判為刑徒。”這說明秦朝A.刑法極為嚴酷 B.人民素質不高 C.賦稅非常沉重 D.社會治安混亂【答案】A【解析】材料“五人共同盜竊……判為刑徒”意為五人共同盜竊,且贓物價值僅在一錢以上,就遭受了極為殘酷的刑罰——斷去左足,并在臉上刺刻涂墨,同時被判處為刑徒,即受到長期的奴役和苦役,這體現了秦朝刑法極為嚴酷,故選A項;材料僅涉及盜竊處罰,且僅涉及一條法律條文,不能據此得出秦朝人民素質不高,排除B項;材料體現的是刑罰沉重,并非賦役沉重,排除C項;材料涉及秦律,與社會治安情況無關,不能體現“社會治安混亂”,排除D項。6.秦律記載,秦時各級官員的任用需要明確的審批流程,“良吏”和“惡吏”分別用來代指清廉守法和假公濟私的官員,利用法律和輿論雙重壓力來約束官員。這表明,當時A.中央機構日趨完善 B.官僚機制非常成熟C.社會矛盾有所緩和 D.要求官員清正廉潔【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可知,秦朝時對官員的任用有明確的規定,利用法律和輿論來約束官員,要求官員清正廉潔,故選D項;材料中未涉及中央機構的完善,排除A項;B項說法過于絕對,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社會矛盾的緩和,排除C項。7.《史記》中記述陳勝吳廣因“失期,法皆斬”而起義,而根據1975年考古發現《云夢秦簡》記載,在秦律中失期并不是死罪。據此進行的歷史推測中較為合理的是A.陳勝吳廣起義是歷史傳說 B.秦有法律但民眾不甚了解C.《史記》內容虛構成分較多 D.秦朝法律制度已形同虛設【答案】B【解析】“在秦律中失期并不是死罪”說明秦朝有制定相關法律,但因為百姓們都不了解才會誤以為“失期,法皆斬”而起義,故選B項;陳勝吳廣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其起義發生在秦朝末期,不是歷史傳說,排除A項;《史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事詳實,史料價值高,排除C項;陳勝吳廣因“失期,法皆斬”而起義,正說明了秦朝法律嚴格執行,排除D項。8.公元前213年,丞相李斯提出,要是臣下以古論今,只有陷國家于不利,他更主張凡私人教學一律禁止,以杜絕“誹謗”。皇帝根據李斯建議采取的措施是A.焚書坑儒 B.統一文字 C.設立太學 D.獨尊儒術【答案】A【解析】秦始皇為禁錮人們的思想言論,下令燒毀民間收藏的諸子百家書籍,僅留下秦國的史書及醫藥、種植、占卜之類的書籍;他又將提出非議的460多個儒生和方士全部活埋;史稱“焚書坑儒”。故結合題意,可知選A。戰國時,七國的文字書寫各異,秦始皇為消除文字上的差異,進行統一文字;故排除B。漢武帝時在長安興辦太學,以儒家的經典作為教材,培養統治階級需要的儒學人才;故排除C。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把儒家學說立為正統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禮的思想成為大一統政權的精神支柱;故排除D。9.楊寧一在《歷史學習新視野新知識》中寫道:“秦代重在‘禁’,采用簡單粗暴的行政手段強制解決意識形態問題……漢代重在‘尊’,將其貫穿于學校教育和入仕途徑之中?!边@里“禁”和“尊”的共同目的是A.統一思想,鞏固統治 B.以法治國,穩定秩序C.順應自然,保障民生 D.選賢任能,反對攻伐【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秦代重在‘禁’,采用簡單粗暴的行政手段強制解決意識形態問題”“漢代重在‘尊’,將其貫穿于學校教育和入仕途徑之中”并結合所學可知秦代的“禁”是焚書坑儒,漢代的“尊”是“罷黜百家,尊崇儒術”,目的都是為了加強思想控制,鞏固統治,加強皇權,故選A項;題干材料體現的是秦漢對儒家的態度,與以法治國,穩定秩序無關,排除B項;題干材料涉及的是對儒學的態度,沒有涉及道家的順應自然,保障民生,排除C項;題干材料主要闡述秦漢對儒學態度,與墨家選賢任能,反對攻伐無關,排除D項。10.“天下苦秦久矣。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斬?!覊咽坎凰兰匆眩兰磁e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徒屬皆曰:“敬受命?!鄙鲜霾牧戏从车臍v史事件是A.陳勝、吳廣起義 B.八王之亂C.淝水之戰 D.黃巾起義【答案】A【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209年,有900多個農民被征發去漁陽戍守長城。他們走到大澤鄉時,遇上大雨,道路泥濘,無法前行,不能按期到達。按照秦律,戍守誤期要被處死。他們當中的領隊人陳勝和吳廣認為,與其送死不如起來反抗,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大起義爆發了,故選A項;八王之亂發生在西晉,與秦朝無關,排除B項;淝水之戰發生在東晉時期,與秦朝無關,排除C項;黃巾起義發生在東漢末年,與秦朝無關,排除D項。11.圖中“?”處的歷史事件是A.陳勝、吳廣起義 B.項羽率軍反秦C.劉邦率軍起義 D.張角領導起義【答案】A【解析】據圖示信息“公元前209年”并結合所學可知,公元前209年,一隊被派往北部邊境的戍卒,在大澤鄉遇雨受阻。按照秦朝法律,不能如期趕到戍地將被處死,這些戍卒于是鋌而走險,在陳勝、吳廣領導下“斬木為兵,揭竿為旗”,發動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大起義,故選A項;陳勝起義失敗,項羽、劉邦等領導的反秦勢力卻日益壯大,項羽起兵反秦在大澤鄉起義之后,與圖示時間不符,排除B項;劉邦率軍起義在陳勝、吳廣起義之后,排除C項;張角領導起義發生在東漢末年,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D項。12.“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西漢賈誼《過秦論》)秦朝由不可一世到土崩瓦解,兩千多年來留給后人無盡的思考。秦朝迅速滅亡的原因不包括A.推行郡縣制 B.繁重的徭役 C.沉重的賦稅 D.嚴酷的刑法【答案】A【解析】公元前221年,秦朝統一全國,在地方推行郡縣制,有助于維護和鞏固國家的統一,故A項錯誤,符合題意;當時全國人口約2000萬,而每年服役的成年男子就有300萬,繁重的徭役是秦暴政的表現之一,故B項正確,不符合題意;沉重的賦稅是秦暴政的表現之一,故C項正確,不符合題意;秦朝實行的法律非常嚴苛,民眾稍有不慎即觸犯法律,而且是一人犯法,親族和鄰里都要受到牽連。嚴酷的刑法是秦暴政的表現之一,故D項正確,不符合題意。13.“公元前207年,秦朝的統治者在起義軍的包圍下,被迫出城投降。威名顯赫的秦朝,僅存在十幾年就滅亡了?!碑敃r,“統治者”是向誰投降?A.陳勝 B.吳廣 C.劉邦 D.項羽【答案】C【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秦末農民起義爆發。陳勝吳廣起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他們的革命首創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萬勞動人民反抗殘暴統治的斗爭。公元前207年在巨鹿之戰中,項羽以少勝多,大敗秦軍主力,為滅亡秦朝奠定了基礎。隨后,劉邦率兵進逼咸陽,秦朝滅亡。14.決定秦朝興起、滅亡的兩次戰役分別是A.長平之戰、巨鹿之戰 B.巨鹿之戰、長平之戰C.桂陵之戰、長平之戰 D.桂陵之戰、巨鹿之戰【答案】A【解析】據題干并結合所學可知,公元前260年,秦國與趙國之間發生長平之戰,結果,趙軍大敗,從此,東方六國再也無力抵御秦軍的進攻,加速了秦國統一全國的進程,公元前207年,秦軍的主力在巨鹿之戰中被項羽殲滅,加速了滅亡,故選A項;長平之戰是與秦朝興起相關的戰役,巨鹿之戰是與秦朝滅亡相關的戰役,長平之戰排在巨鹿之戰后面,不符合題干要求,排除B項; 桂陵之戰,是戰國時期齊國攻擊魏國以援救趙國的戰役,與秦的興亡無關,排除C項、D項。15.“秦末大起義中,項羽率領數萬楚軍,同秦名將章邯、王離所率四十萬秦軍主力在現屬邢臺市平鄉縣地區進行一場重大決戰性戰役”,它是成語“破釜沉舟”的出處,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請問此次戰役是?A.淝水之戰 B.長平之戰 C.官渡之戰 D.巨鹿之戰【答案】D【解析】根據所學可知,巨鹿之戰,是秦末大起義中項羽率領數萬楚軍,同秦名將章邯、王離所率四十萬秦軍主力在巨鹿,進行的一場重大決戰性戰役,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項羽破釜沉舟,以大無畏精神在各諸侯軍畏縮不進時率先猛攻秦軍,帶動諸侯義軍,一起最終全殲王離軍,并于八個月后迫使另二十萬章邯秦軍投降。從此項羽確立了在各路義軍中的領導地位。經此一戰,加之劉邦西路大軍攻破武關、藍田,秦朝主力盡喪,加速覆亡。溉水之戰是東晉和前秦的戰爭,長平之戰是秦國和趙國之戰,官渡之戰是曹操和袁紹之戰,排除A、B、C三項。故選D項。16.學者劉伸一提出:“秦王朝是建立在法家思想理論基礎上……極端化的理論指導了極端化的政治實踐,使法家思想的潛在危機表面化為社會現實,現實矛盾的激化終于點燃了大澤鄉的烈火,秦國這個龐然大物,頃刻間土崩瓦解”。該觀點認為秦朝滅亡的根源是A.極端化的法家思想 B.集權化的政治體制C.被激化的社會矛盾 D.暴力型的國家統治【答案】A【解析】分析材料可知,本題的關鍵詞為“極端化的理論指導了極端化的政治實踐,使法家思想的潛在危機表面化為社會現實,現實矛盾的激化終于點燃了大澤鄉的烈火”,這句話的意思為,秦朝用法家思想治國,但是過于的極端化了法家思想,最終導致了大澤鄉農民起義,秦朝最終滅亡于農民起義的浪潮之中。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秦朝用法家思想一統六國,但是在秦朝統一全國之后,仍沿用法家思想,并且使得法家思想極端化,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國家百廢待興,亟待解決人民生活問題的時候,法家思想的嚴酷就變得格外的突出,所以最終導致了秦末農民大起義。故答案為A。本題問的是秦朝滅亡的根本原因,C選項是表面原因,根源在于法家思想的極端化,故不選。B、D選項與題干所給不符合。17.統治者從秦朝滅亡的歷史中,可以得到的歷史教訓是A.必須仁政治國 B.必須增強國力C.必須重視發展生產 D.必須重視教育【答案】A【解析】根據所學可知,秦朝的殘暴統治激起農民起義,最終使其走向了滅亡。由此可見,統治者必須要采取仁政治理國家,故選A項;秦朝國力強盛,因此增強國力并不是秦朝滅亡的歷史教訓,排除B項;秦朝滅亡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因此與重視發展生產、重視教育無關,排除C、D兩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10課 秦末農民大起義(學案+練案)(PDF打印版4頁).pdf 第10課 秦末農民大起義(學案+練案)(學用無答案).docx 第10課 秦末農民大起義(學案+練案)(教用含答案).docx 第10課秦末農民大起義(教學設計).docx 第10課秦末農民大起義(課件PPT版).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