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期中獨立作業(社會·法治)一、判斷題(本大題有8小題,每小題1分,共8分。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請將答題紙相應題號后的T涂黑,錯誤的請將答題紙相應題號后的F涂黑)1.種姓制度的實質是保護奴隸主貴族特權。( )2.莊園法庭完全維護領主的利益,不保障佃戶的權利。( )3.林肯領導了美國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為維護國家統一和解放黑人奴隸作出了杰出貢獻。( )4.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專制統治,建立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 )5.發展的根本目的是增進人類福祉。( )6.改革在不斷創新中提升發展品質,創新通過改革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7.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 )8.自信中國人要對國家有認同,對文化有底氣,對發展有信心。( )二、選擇題(本大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最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9.下表是世界古代史上兩個早期國家的統治手段簡況。據此可知,兩者的共性是( )早期國家 統治手段古埃及 法老的命令在政治上發揮法律作用,被認為是神意美索不達米亞城邦 制定法典;根據神諭舉行儀式以幫助統治者決策A.城邦體制成熟 B.實行民主政治 C.神權色彩濃厚 D.采用奴隸制度10.據不完全統計,古希臘的城邦總數達到300多個。這些城邦都是土地和人口十分有限的彈丸小國。這反映古希臘城邦的突出特點是( )A.種姓制度森嚴 B.法律完備 C.莊園經濟發達 D.小國寡民11.九(1)班開展歷史主題辯論會,正方辯手準備了下列論據材料。由此判斷,他們陳述的觀點是阿拉伯帝國( )數學:將印度人創造的計數法改造成“阿拉伯數字”,并傳入歐洲 文學:《天方夜譚》生動反映了帝國境內各族人民以及印度、中國等東方各國人民的生活習俗和風土人情 醫學:《醫學集成》總結了希臘、波斯和印度的醫學知識,長期被歐洲醫學界奉為經典A.注重法治建設 B.壟斷亞非歐貿易 C.建立國際秩序 D.溝通東西方文化12.十二至十四世紀,西歐許多城市在城堡外增加了新市場,之后逐漸拆除舊城墻,建造新城墻,把郊區變為城區。這反映出當時西歐( )A.近代科技興起B.城市工商業發展C.莊園經濟繁榮D.生產效率的提高13.文學作品能夠反映時代的印記,右側文學作品共同反映了當時的歐洲出現( )A.人文主義思潮 B.“君權神授”理論 C.三權分立學說 D.進化論的觀點14.它并不像法官們所說的那樣,是“全民”的創造;也不像南方廢憲派長期主張的那樣,是“各州”的創造。它只是一個鞏固的集團的作品。這里的“它”指( )A.《權利法案》 B.1787年美國憲法 C.《人權宣言》 D.《五條誓文》15.拿破侖親自督促民法典的起草工作,在參政院召開的107次討論會中,他直接主持了55次。這體現了拿破侖( )A.維護封建專制 B.堅守共和政體 C.重視法制建設 D.對抗反法聯盟16.第一國際成立后不久,《共產黨宣言》從西歐傳播到俄國、北美等地,《資本論》也在19世紀70年代出現了法、英、俄文等版本。這反映出當時( )A.人文主義思想產生 B.國際政治局勢的緊張 C.資本主義迅速沒落 D.馬克思主義影響廣泛17.小宇同學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有這樣一位天才,28歲時患有耳疾,后來兩耳完全失聰。即使這樣,他依然創作出《命運交響曲》這樣的不朽之作。”這位天才是( )A.貝多芬 B.巴爾扎克 C.達爾文 D.梵高18.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世界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戰火過后到處都是殘垣斷壁,人們流離失所。這段材料反映了一戰的( )A.歷史背景 B.主要過程 C.重大戰役 D.重要影響19.2024年7月18日,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順利召開,全會強調要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總結和運用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寶貴經驗。這是因為( )①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②改革開放是當前所有工作的中心③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④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右圖漫畫說明了( )A.用改革之手激活創新引擎 B.創新是最鮮明的民族稟賦C.通過改革分享創新的成果 D.要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21.浙江數字政府建設以“一件事”為突破口,推動更多公共服務事項“一網通辦、一證通辦、全域通辦”,讓“百姓少跑腿,數據多跑路”。這一舉措( )A.體現了為中國人民謀幸福初心 B.加強了政府決策科學化民主化C.提高了政府為人民服務的效率 D.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權與監督權22.全過程人民民主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保證黨和國家在決策、執行、監督落實環節都能聽到人民的聲音。這說明( )①黨的領導是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本質屬性②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③選舉民主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④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諦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3.《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以下措施可以匯聚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強大合力的是( )①司法機關公正司法②全社會加強法治宣傳③行政機關依法執政④網絡產品提供者依法經營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4.浙江省實施“八八戰略”二十余年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以下“八八戰略”部分內容所對應的新發展理念,最恰當的是( )選項 “八八戰略”部分內容 新發展理念A 進一步發揮浙江的山海資源優勢 開放B 積極參與長江三角洲地區合作與交流 創新C 進一步發揮浙江的生態優勢,創建生態省 綠色D 加快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共享25.右圖是“四千精神”的內涵,指的是一種源自浙江的強烈創業精神,生動反映了老一輩浙商披荊斬棘、勇闖市場的歷程。“四千精神”( )①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豐富和發展②是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體現③體現了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民族精神④體現了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倫理規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6.首個全國生態日的主題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以下關于這句話的理解正確的有( )①綠水青山就是指節約資源②金山銀山指的是經濟發展③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④要處理好經濟建設與生態文明建設之間的關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7.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頒布40周年,為了更好地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發展,我們要( )A.堅持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 B.加快民族地區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發展C.行使維護民族團結的權利 D.堅持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方針28.2024年是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澳門回歸祖國后保持了長期的繁榮穩定,是因為我國( )A.反對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動 B.堅決實行社會主義制度C.全面貫徹“一國兩制”的方針 D.堅持“九二共識”不動搖三、綜合題(本大題有5小題,共52分)29.(10分)觀察歷史地圖,了解時代變遷。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1)觀察材料一,分別指出A、B航線開辟所取得的重要成果。(2分)(2)15-19世紀世界格局發生了巨大變化,結合所學知識闡釋材料一與材料二有哪些聯系。(4分)(3)概括材料三中兩次運動的性質有何共同之處。(2分)(4)綜合上述材料及所學知識,談談這段歷史給我們帶來哪些啟示。(2分)30.(10分)繪制大事年表,匯聚文明歷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片段一 片段二時間 事件 時間 事件約公元前3500年 兩河流域南部出現小國 646年 日本大化改新公元前3100年左右 統一的古代埃及國家建立 1453年 拜占庭帝國滅亡約公元前23世紀 南亞次大陸出現古代印度文明 1640-1688年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約公元前2070年 中國夏朝建立 1775-1783年 美國獨立戰爭公元前8世紀 城邦開始興起 1789年 法國大革命公元前509年 羅馬共和國建立 1861年 俄國農奴制改革公元前334年 亞歷山大東征開始 1868年 日本明治維新…… …… …… ……(1)根據所學,寫出片段一中古代埃及文明和歐洲文明的發祥地,片段一反映出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的標志是什么?(4分)(2)圍繞“推動文明發展的因素”這一主題,選擇片段二中相互關聯的事件,結合所學知識自定一個你想論述的觀點,加以闡述或說明。(要求:觀點正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楚)(6分)31.(10分)科技改變生活,城市體現文明。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700-1861年英國煤、鐵產量時間 英國煤產量 時間 英國鐵產量1700年 260萬噸 1740年 1.73萬噸1795年 1000萬噸 1791年 2.51萬噸1861年 5700萬噸 1861年 380萬噸——摘編自任世江《高中歷史必修課程專題解析》材料二:珍妮紡紗機的發明者哈格里夫斯原是織工,后來做了木匠。騾機的發明者克倫普頓是個紡紗工兼織工。只有……瓦特具有一定的科學知識……在19世紀,自然科學特別是熱力學、電磁學、化學等方面的新發展,開始與工業生產緊密地結合起來。第一次工業革命首先發生于英國……就世界范圍來看,則是以英國為中心……第二次工業革命幾乎同時發生在幾個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摘編自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 近代史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材料三:【巴黎景象】雄雞的報曉深長悠遠,刺穿了清晨的煙霾,高樓沐浴在霧海,工人們在工作間里忍受著痛苦,在卑微的渴望中呼出垂死的氣息……——19世紀詩人查爾斯 波德萊爾(1)結合工業革命的重大發明,指出1700—1861年英國煤、鐵產量快速增長的原因。(4分)(2)根據材料二分析,與第一次工業革命相比第二次工業革命有何新特點。(2分)(3)綜合上述材料,分析工業革命給人類社會帶來哪些影響。(4分)32.(10分)文化貫穿古今,一脈傳承發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出席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時,高度概括了中華文明具有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大突出特征,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綿延不斷且以國家形態發展至今的偉大文明。材料二:7月20日,2024年貴州“村超”總決賽拉開帷幕。當天,除了有精彩激烈的球賽,還有精彩紛呈的文藝表演。少數民族舞蹈《布依族糠包舞》《蟬印》《各族兒女心相連》,無人機表演《貴州村超·超越夢想》等節目輪番上演,不僅展現了各地豐富的文化底蘊,更讓村超賽場成為了一個多元文化交流的大舞臺。材料三:清明節祭拜祖先是兩岸同胞共同的習俗。2024年4月4日上午,馬英九率臺灣青年參加“甲辰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活動。典禮上,馬英九說軒轅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共同始祖,希望臺灣青年人要牢記身為炎黃子孫的驕傲。(1)請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一中“中華文明綿延不斷”的原因。(2分)(2)根據材料二,運用文化的相關知識分析舉辦“村超”的意義。(4分)(3)根據材料三分析兩岸必將統一的有利條件,并綜合上述材料說說作為青少年該如何對待中華文化。(4分)33.(12分)聚焦全國兩會,踏上追夢之路。閱讀材料,回答問題。2024年全國兩會在北京召開,某校九年(1)班舉辦了“關注兩會,筑夢未來”的主題班會,請你一起參與。活動一:【兩會概況】 活動二:【回顧成就】2024年3月4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2000多名全國政協委員將緊緊圍繞中共中央決策部署,牢記政治責任,積極建言資政,廣泛凝聚共識,共同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壯美華章。 (1)全國兩會的召開體現了我國哪些民主制度及哪一民主形式?(4分)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3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6.1%;人工智能、量子技術等前沿領域創新成果不斷涌現;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入開展,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地表水和近岸海域水質持續好轉…… (2)根據材料,概括2023年政府取得的工作成就。(4分)活動三:【展望未來】 同學們關注全國兩會、學習政府工作報告后,對實現中國夢有許多美好的憧憬,并堅信一定能實現。 小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 小業:權利更有保障,法治更加全面…… 小誠:幼有所育,老有所養…… (3)綜合上述材料,運用國情教育的相關知識分析我們應該如何實現中國夢。(4分)2024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期中獨立作業社會·法治參考答案一、判斷題1-5TFTFF 6-8TTT二、選擇題9-13CDDBA 14-18BCDAD 19-23CACDB 24-28CADBC三、綜合題29.(1)A航線貢獻: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B航線貢獻:麥哲倫的船隊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證明了地圓學說的正確性。(2分)(2)①新航路開辟后,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②新航路開辟后,西歐商品經濟空前繁榮,為了拓展市場、推銷產品、尋找原料,進行殖民活動。③西班牙、葡萄牙率先開辟新航路,并率先進行海外殖民。④英國憑借強大的實力,先后擊敗西班牙、荷蘭和法國,在世界各地奪取了大片殖民地,確立了世界霸權。(任2點4分)(3)性質:都是反抗殖民統治的民族解放運動。(2分)(4)啟示:要走和平發展道路;要反抗殖民統治;要有民族自豪感,覺醒民族意識。(2分)30.(1)尼羅河流域;古代希臘。(2分)國家的產生或者城市的出現。(2分)(2)【示例】觀點1:順應時代潮流的革命推動文明發展。選擇的史實: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論證: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君主立憲制逐漸形成,為英國的資本主義發展開辟了道路。美國獨立戰爭擺脫了英國的殖民統治,獲得民族獨立,掃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后來確立了共和政體。法國大革命摧毀了法國的君主統治,傳播了資產階級自由民主思想,促進了資本主義發展,具有世界性影響。綜上所述,順應時代潮流的革命推動文明發展。觀點2:順應時代潮流的改革推動文明發展。觀點3:政治制度創新推動文明發展。觀點4:對外開放推動文明發展。31.(1)以蒸汽機為代表的工業發明,提高了煤鐵的開采能力;機器的廣泛使用,對煤鐵的需求量增加。蒸汽機車的發明,使生產和市場之間的聯系更加密切。(2點4分)(2)特點:①自然科學與工業生產結合(或科學與技術結合,有自然科學基礎);②幾乎同時發生在幾個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2分)(3)積極:都推動了科技進步;都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消極:都帶來了環境污染問題;都造成了社會貧富加劇,資本家和工人的矛盾日益尖銳。(4分)32.(1)中華文化具有應對挑戰、與時俱進的創造力和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2分)(2)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民族的根。沒有各民族文化的發展,就沒有中華民族文化的繁榮。舉辦“村超”有利于堅定文化自信,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少數民族文化,有利于促進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動力。(4分)(3)有利條件: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是命運與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財富,也是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精神紐帶。(2分)做法:青少年要堅定文化自信,肯定中華文化的價值,對文化有底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自覺傳承中華文化。(2分)33.(1)民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2分)民主形式:協商民主。(2分)(2)我國經濟持續發展,綜合國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突破,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生態環境有所改善。(4點4分)(3)①實現中國夢必須堅持黨的領導。②實現中國夢要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或者要堅持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③實現中國夢要做到全面依法治國,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④實現中國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就是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⑤黨和政府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引領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的方向穩步前進。⑥實現中國夢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2點即可,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