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4課 西漢與東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課程標準】通過了解漢朝削藩、開疆拓土、尊崇儒術等舉措,認識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在中國歷史上的意義;通過了解兩漢時期的社會矛盾和農民起義,認識兩漢衰亡的原因。【階段特征】 兩漢時期總體特征: 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不斷鞏固政治上:漢承秦制進一步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經濟上:漢朝以后,鐵犁牛耕成為我國傳統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農業、手工業、商業得到了較大發展。思想文化上:西漢時期儒家思想取得獨尊地位;中華文化開始走向世界。重難點:認識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在中國歷史上的意義;通過了解兩漢時期的社會矛盾和農民起義,認識兩漢衰亡的原因。西漢的建立與強盛【學習目標1】通過自學,了解漢初的國家管理及影響,并通過漢武帝鞏固和發展國家大一統的舉措,認識兩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在中國歷史上的意義。【核心概念】黃老無為:西漢初年,道家的黃老無為思想為統治者所提倡,居于支配地位。“黃老無為”與早期道家思想不同,它吸收了法、儒、墨、陰陽等家的思想,強調“無為而無不為”,倡導“待時而動”“因時制宜”,既尊重自然規律,反對盲目行動,又主張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是一種“積極無為”的哲學觀。與民休息:有讓人們休養生息、給人們安定的生活環境之責,是道家“無為而治”思想的表現。該政策多實行于社會大變革或大動蕩之后,統治者通過采取輕徭薄賦等措施來減輕人民負擔,保養民力,增殖人口,以恢復社會經濟、穩定政治統治。七國之亂:漢景帝時,吳、楚等七國叛亂。漢初劉邦分封的同姓諸侯王,到景帝時勢力大增,逐漸成為中央政權的威脅。景帝接受晁錯“削藩”的建議。公元前154年,吳、楚等七國,在吳王劉濞領導下同時發動叛亂。叛亂平定后,景帝將封國的治民之權和官職任免權收歸中央,諸侯只剩下“衣食租稅”的權力,勢力大大減弱,中央政府對王國的控制得到加強。推恩令:推恩,帝王對臣屬推廣封贈以示思典。漢武帝為削弱諸侯王勢力,于元朔二年(前127年)采納主父偃建議,頒行此令。規定諸侯王得推恩將其封地分封給繼承王位的嫡長子以外的子弟,并上報朝廷,由皇帝制定列侯封號,諸侯王無權廢除或更改。列侯歸郡統轄,不得過問政事,僅收納封地內租稅。此后諸侯王權勢、封地愈益縮減,名存實亡。中朝與外朝:漢武帝為加強皇權,讓身邊的近臣參與重大問題的決策,以削弱相權。這些受皇帝寵信的近臣,便形成了所謂中朝或內朝,與以丞相為首的中央政府“外朝”相對應。中朝官員直接秉承皇帝的旨意,掌握實權,有利于皇權的加強。察舉制:漢武帝時期實行。察舉制就是讓各郡國每年向國家推薦人才。這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官僚隊伍的需要,但容易任人唯親,薦舉人和被薦人容易形成小集團。均輸平準:所謂均輸,就是調劑物資運輸;所謂平準,就是平抑物價,由大司農設立平準官于京師,“盡籠天下之貨物,貴則賣之,賤則買之”,以平抑物價。這樣,就把過去由富商大賈掌握物資、操縱物價的利權收歸朝廷所有。西域:漢代人把今天甘肅陽關、玉門關以西,也就是現在新疆和更遠的廣大地區稱為西域。【自主學習】西漢的建立者、時間、都城?結合導言說出文景之治的背景、措施、結果 什么是“漢承秦制”?主要沿襲了秦的哪些制度?漢初實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出現什么后果?5.填表歸納漢武帝鞏固和發展大一統國家的措施(政治、經濟、思想、經略邊疆)領域 措施 影響政 治經 濟思想經略 邊疆二、【預習檢測】1.漢初統治者實行黃老無為思想實質上是通過無所作為來達到恢復社會經濟,穩定政權的目的。( )2.漢初統治者大封同姓王是因為吸取了秦亡的教訓。()3.西漢初年基本沿襲了秦制度,說明統治者的治國理念沒有改變。( )4.漢武帝為解決王國問題實行推恩令,意味著分封制的廢除()5.漢武帝讓身邊近臣、親信組成中朝參與重大事務決策,加強了皇權()6.張騫出使西域的主要動機是為了加強中原與西域的經濟文化交流()7.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完全排斥了其他諸家學說()【問題探究】【問題探究1】材料一民失作業而大饑饑饉……人相食,死者過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駟,而將相或乘牛車。----《漢書·食貨志》材料二 海內安寧,家給人足。 -----《資治通鑒》材料三都鄙原庾盡滿,而府庫余財。---—《漢書·食貨志》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情況?針對此,漢初統治者實行什么政策?材料二、三反映了什么信息?【問題探究2】材料:(主父)偃說上(武帝)曰:“古者諸侯不過百里,強弱之形易制。今請侯或連城數十,地方千里,緩則驕奢易為淫亂,急則阻其強而合從以逆京師。今以法割削之,則逆節萌起,前日晁錯是也。今諸侯子弟或十數,而適嗣代立,余雖骨肉,無尺寸地封,則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實分其國,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從其計。 ——司馬遷《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推恩令是在怎樣的背景下提出的?其實質是什么?【問題探究3】材料:臣聞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天下之人同心歸之,若歸父母。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統……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一班固《漢書·董仲舒傳)董仲舒的觀點是什么?漢武帝為何接受董仲舒的建議?【問題探究4】教材P21 思考點:漢武帝為什么要建立刺史監察制度?四、【鞏固檢測】1. [分析解釋能力】西漢初年,曹參向學者蓋公請教治民之道,蓋公曰:“治道貴清靜而民自定。”曹參采納此說,治理地方很有成效。后來曹參擔任丞相,把這一方針推行于全國。采用這種治國方針所要解決的問題是A.平息戰爭,穩定社會秩序 B.久經戰亂,社會經濟凋敝C.郡國并行,地方勢力強大 D.漢承秦制,推行郡縣制度2.[感知記憶能力]“漢興,掃除煩苛,與民休息……五六十載之間,至于移風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漢言文景,美矣!”此段文獻描述的是A.文景之治 B.光武中興 C.貞觀之治 D.開元盛世點撥3. [感知記憶、推理判斷能力]尋找歷史地圖中的關鍵詞是閱讀歷史地圖的重要方法。所謂“關鍵詞”就是能夠識別地圖的關鍵信息點。某同學在查閱地圖時找出了“匈奴”“北海郡”“膠東國”等關鍵詞。他查閱的地圖應該是A.秦朝時期的地圖 B.商周時期的地圖 C.西漢初期的地圖 D.春秋戰國的地圖4. [分析解釋能力]《漢書》記載:“武帝施主父之冊,下推恩之令,使諸侯王得分戶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國自析。”據此判斷漢武帝實行“推恩令”的目的是A.恩澤貴族 C.增加稅收點撥 B.削弱王國勢力 D.實現民族交融經濟發展與變法運動5.[概括關聯、推理判斷能力]西漢初期,丞相有選用官吏、總領百官朝議和奏事以及執行誅罰的權力。凡有重要的政事,如立新君、立儲、封贈、賞罰等事,往往由皇帝委托丞相主持,召集百官集議,集議的結果由丞相領銜上奏于天子,再由皇帝和丞相共同決策定議。這表明西漢初期A.中央集權的程度出現弱化 B.官員民主意識非常強烈C.相權承襲秦制并有所增益 D.官僚政治形態開始顯現6.[推理判斷能力]漢武帝采用主父偃的建議,“令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采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西漢實施這兩項措施的共同目的是A.強化君權神授思想 B.繁榮思想文化 C.擴大地方權力 D.強化大一統7.[分析解釋能力]秦始皇“焚書坑儒”和漢武帝“誘導天下人讀一種書”是秦亡漢興的原因之一。這反映了漢武帝實行A.開明的文化政策 B.相對自由的文化政策C.相對溫和的文化政策 D.嚴厲的文化政策8.[推理判斷能力】西漢初年奉行“無為而治的黃老之學,實行與民休息的寬松政策;漢武帝時期則實行“獨尊儒術”的政策。出現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社會經濟不斷發展 B.統治者對儒家思想的敬仰C.黃老之學已經過時 D.董仲舒對儒學進行了改造9.[推理判斷、分析解釋能力]漢武帝時“尚書”一職日益重要,大臣們的奏疏不能直接進呈皇帝,要送尚書署,后來尚書臺就成了皇帝的機要秘書處。漢武帝還任用一些上書言事的賢良之士,讓他們出入宮廷,與尚書共議國事。這一做法的作用是A.削弱王國勢力,加強中央集權 B.制衡丞相勢力,強化君主專制C.重用儒家學者,提高儒學地位 D.任用外戚權臣,削弱丞相權力10.[分析解釋能力]董仲舒說“夫長吏多出于郎中、中郎”,又有郎官多出自“任子”(指二千石以上官員任職滿三年,可舉子弟一人為郎)或“費選”(非有市籍的商人,家資滿十萬,漢文帝時減為四萬,可任郎官)。為解決上述現象所反映的問題,漢武帝()A.實行察舉制 B.頒布“推恩令” C.設刺史監察 D.建立內外朝制度11.[分析解釋、推理判斷能力]“今,生不能致其愛敬,死以奢侈相高;雖無哀戚之心,而厚葬重幣者則稱以為孝,顯名立于世,光榮著于俗,故黎民相慕效,至于發屋賣業。”上述西漢時期厚葬風氣尤甚的重要原因是A.西漢諸侯王富可敵國致奢靡攀比 B.西漢統治者實行“重農抑商”政策C.土地私有制盛行導致的兼并惡果 D.當時主流文化及選官制度的影響12.[分析解釋、推理判斷能力]漢武帝初置刺史時賦予其“六條問事”的權力,包括政、刑、民、選署等諸多方面,都是郡國事務的重要事項,并且主要針對地方郡國二千石官員。但同時規定“非條所問,即不省(察)”。據此可知,刺史A.以輕御重、以小監大 B.成為地方最高長官C.為了削弱相權而設立 D.職權受到明確限制13.[分析解釋、推理判斷能力]西漢時期,鹽業官營的形式是由產鹽區設置的鹽官備煮鹽用的“牢盆”,募人煮鹽,產品由政府統一收購發放。鐵業官營的形式是由產鐵區設置的鐵官采冶鑄造,發賣鐵器。鹽鐵官營A.強化了中央政府的經濟基礎 B.增加了百姓的賦稅負擔C.推動了煮鹽冶鐵技術的發展 D.穩定鹽鐵價格保障民生14.[分析解釋、推理判斷能力]漢武帝時期對手工業者、商人、高利貸者等實行算緡令,規定每二緡(每千錢叫作一緡)納一算(一百二十錢),無論有無市籍者都不能例外。納稅數額要求自報,隱瞞不報或自報不實者,一經查出沒收其財產,并發配到邊疆服役一年。此舉A.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西漢的土地兼并 B.不可避免地破壞了商業的正常發展C.限制了商人操縱價格投機倒把等活動 D.成為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15.[分析解釋能力]論及“漢承秦制”,有學者指出:“盡管表面上與秦及其制度劃清了界限。但漢朝實質上重建了秦的中央集權官僚政治。”下列項中能夠體現上述認識的是A.分封諸侯王,郡國并存 B.劃分監察區,建立十三部刺史C.限制相權,建立“中朝”決策機制 D.設司隸校尉,加強對官吏的監督東漢的興衰和兩漢的文化【學習目標2】通過自學,了解光武中興和認識兩漢衰亡的原因,通過了解兩漢燦爛的文化,加強文化自信。【核心概念】王莽改制:又稱王莽新政,是新朝皇帝王莽為緩和西漢末年日益加劇的社會矛盾,而采取的一系列新的措施的“托古改制”。包括土地改革、幣制改革、商業改革和官名縣名改革。但王莽的改制不僅未能挽救西漢末年的社會危機,反而使各種矛盾進一步激化,各地農民紛起,形成赤眉、綠林等大規模的反抗,從而導致新朝的滅亡。外戚干政與宦官專權:外戚是封建社會中君主的母族、妻族,即君主母親或妻妾娘家的人。宦官指中國古代專供皇室役使的人員。外戚干政、宦官專權是利用皇帝年幼或者無能而把持朝廷政權的現象。【自主學習】1.西漢衰亡的原因?2.王莽改制的目的、結果 3.光武中興的背景、措施、意義?西漢末階級矛盾尖銳;王莽改制失敗;農民起義4.什么是黨錮之禍?黃巾大起義的背景、經過、影響?5.標出兩漢的文化成就(史學、文學、科技)三、【預習檢測】1.西漢滅亡的根本原因是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2.王莽改制是地主階級的一次自救運動,失敗主要原因是改革脫離了社會實際()3.東漢時期蔡倫改進了造紙術,紙張很快成為主要的書寫材料。()【問題探究】【問題探究1】光武帝的措施與西漢初年“休養生息”政策的異同?(背景、措施、影響)【問題探究2】據第三子目,歸納兩漢滅亡的共同原因?結合所學,概括封建王朝衰亡的一般原因?【問題探究3】結合時代背景,分析兩漢文化繁榮的主要原因?四、【鞏固檢測】1.[概括關聯、分析解釋能力]兩漢時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候;若皇帝幼小,執政大臣也主要從他們之中選擇。這被當時的人視為“安宗廟,重社稷”的“漢家之制”。漢代出現外戚干政的背景是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權 B.“家天下”觀念根深蒂固C.母族親屬關系受到重視 D.劉氏同姓諸侯王勢力強2. [分析解釋能力]東漢初年,人口達到5300萬。東漢末年,由于軍閥割據混戰,人口銳減到一千多萬,曹操有詩云“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東漢末年出現軍閥割據混戰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農民起義瓦解東漢政權 B.官僚集團的內訌C.豪強地主勢力惡性膨脹 D.民族間戰爭不斷3.[分析解釋、綜合思考能力]東漢文物《侍廷里父老佯買田約束石券》記載了東漢某鄉里百姓為解決負責集體事務的“里父老”所需經費,共同出錢買田82畝并成立“佯”,并規定此田的所有權歸“佯”,使用權歸“里父老”。這反映了當時A.世家大族控制了鄉里基層政權 B.民眾支持地方公共秩序的構建C.中央政令難以暢達鄉里 D.土地所有權與使用權分離成為普遍現象4. [分析解釋能力]古代中醫學經典著作《黃帝內經》反復強調“(人)與天地相應,與四時相副,人參天地”。這一思想A.不利于中醫科學發展 B.否定了人對自然的作用C.強調了順應自然的重要性 D.是漢代儒學發展的產物5. [分析解釋能力]漢武帝時期,史官司馬遷寫《史記》沒有將孔子的事跡歸入記載個人歷史的“列傳”,而是將其抬高一級,作為“世家”來記載。與之相關的背景是A.司馬遷記史不嚴謹 B.孔子被追封為諸侯C.儒家思想受到重視 D.漢武帝最崇拜孔子6.[推理判斷能力】我國考古工作者曾先后在一些漢代遺址和墓葬中發現了西漢紙的殘片;《后漢書·蔡倫傳》記載:“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咸稱‘蔡侯紙’。”據此可得出的正確結論是A.依據考古可知西漢時期已存在造紙術B.根據史料記載可以推斷出中國造紙術源于蔡倫C.蔡倫發明造紙術后,紙成為重要的書寫工具D.東漢時期是造紙技術發明和改進的重要時期7. [歷史解釋]西漢時,主父偃提出的“令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的辦法非常高明,被漢武帝立即采用。這主要在于該辦法A.緩解了皇族內部矛盾 B.便于削弱丞相權力C.阻止了地方勢力的勾結 D.利于加強中央集權8.[綜合思考能力]《后漢書·宦官列傳》記載:“中興之初,宦者悉用鬮人,不復雜調他士……自明帝之后,迄乎延平,委用漸大,而其員稍增……手握王爵,口含天憲,非復掖庭永巷之職,閨牖房闥之任也。”這種現象實質是A.宦官專權亂政 C.皇權遭到削弱點撥》B.皇權與相權斗爭 D.皇權至上的產物9. [分析解釋能力]漢景帝時,司馬相如所做的賦沒有引起天子注意。漢武帝時,“相如既奏大人之頌,天子大悅,飄飄有凌云之氣,似游天地之間”“言語侍從之臣……朝夕論思,日月獻納”。漢成帝時,奏御者千有余篇。由此,對賦的理解不正確的是A.契合時代的文化需求 B.為統治者“潤色鴻業”C.宣揚道家的無為思想 D.為閱讀者“鋪陳氣勢10.[推理判斷能力](2019·北京一一中學期中)司馬遷的《史記》記載了商王的世系,但長期以來并不能確定該記載是否真實。19世紀末20世紀初殷墟甲骨文的發現,證實《史記》的記載基本上是正確的。這說明A.考古資料比文獻材料更真實 B.歷史記載不存在純粹客觀性C.歷史記載必須經過考古發現證實 D.考古發現是歷史研究的重要依據【易混易錯點】易錯點1對漢初實行鹽鐵專賣的目的認識不清典例1桑弘羊等人于公元前118年向漢武帝提出“敢私鑄鐵器、煮鹽者,鈦左趾,沒入其器物”。其主要意圖是A.打擊富商大賈的勢力 C.抑制諸侯王國的勢力B.確保國家的稅收 D.維護農民的利益易錯點2對土地兼并的根本原因認識不清典例2董仲舒指出,當時社會“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此后,歷代王朝大多采取措施抑制土地兼并,但無法從根本上解決這一社會痼疾。其根本原因是A.實行重農抑商政策的力度不夠 B.土地私有,并允許買賣的制度C.地主、高利貸者對農民的盤剝 D.封建王朝統治嚴酷、橫征暴斂點撥【知識框架】【時空坐標】綜合知識結構和歷史時空,分析歷史事件之間的因果關系?【學科素養評價】史料 董仲舒對于當時社會貧富不均,豪富廣占土地的現象極不滿意,然于國家直接統制各種事業亦極反對。……班志述其言云:......古井田法雖難卒行,宜少近古,限民名田以澹不足,塞兼并之路;鹽鐵皆歸于民。去奴婢,除專殺之威。薄賦斂,省徭役,以寬民力,然后可善治也。……(武帝)一面與商人角力,一面開疆拓土,安能容納董仲舒之策。武帝之算繕,雖不在于平均地權,然卻有抑制豪富,摧毀大地主之效。(董仲舒)一面主張限田,一面復主張鹽鐵皆歸于民。是非但與武帝功利政策相忤,即在其建議之本身,亦有自相抵觸之嫌。——摘編自李劍農著《中國古代經濟史稿》史料運用(1)根據史料,概括董仲舒的經濟主張。(2)根據史料并結合所學,簡析董仲舒的經濟主張未被漢武帝采納的原因。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