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外歷史綱要》(上、下)復習資料第九單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考點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向社會主義過渡知識點1: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1.新政協的召開(1949年9月)(1)內容:①通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具有臨時憲法的作用,規定國家性質為新民主主義的國家;②選舉產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③決定首都、國旗、代國歌、紀年。(2)意義:為新中國的成立做了重要準備。2.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意義①結束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長期壓迫和剝削中國各族人民的歷史,人民真正成為國家的主人;②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為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創造了前提條件③中華民族開始以嶄新的姿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國歷史進入新紀元。知識點2:人民政權的鞏固1.追殲殘敵:人民解放戰爭的后期作戰,肅清土匪和一切反革命武裝。2.土地改革: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農民從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縛中徹底解放出來。農村生產力得到大解放,為中國逐步實現工業化掃除了障礙。3.穩定物價:“銀元之戰”和“米棉之戰”;統一國家財政經濟【1952年,國民經濟得到全面恢復】4.抗美援朝(1950-1953):(1)背景:①1950年朝鮮內戰爆發;②美國武裝干涉阻撓中國的統一大業;③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越過“三八線”,擴大侵朝戰爭,嚴重威脅中國國家安全。(2)過程:①1950年10月,毛澤東派遣以彭德懷為司令員的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保家衛國。②1953年7月,美國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簽字。(3)影響:①打出了國威和軍威,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地位。②是中國人民站起來后屹立于世界東方的宣言書,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重要里程碑。知識點3:開創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具體 “一邊倒” “另起爐灶” “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含義 站在社會主義和世界和平民主陣營一邊 不承認國民政府的外交關系,要經過談判建立新的外交關系; 取消帝國主義在華特權必須,中華民族的獨立解放必須實現;成就 新中國迎來第一次建交高潮。2.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953與印度談判首次提出)——成為國際關系的基本準則,標志著新中國外交的成熟,為開創中國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礎(超越意識形態限制,具有包容性)。3.參加日內瓦會議:1954年4月,新中國首次以五大國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參加討論朝鮮問題和印度支那問題的重要會議。因美國的阻撓,會議并未解決朝鮮問題,印度支那問題得以政治解決。4.參加亞非會議:1955年4月,亞非會議在印度尼西亞萬隆舉行。是第一次沒有西方殖民國家參加的國際會議,中國提出并堅持“求同存異”的方針,推動會議朝著達成協議的方向前進。知識點4: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建立1.經濟基礎: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建立(1)1953年提出過渡時期總路線——“一化三改”(2)實施一五計劃1953-1957①工業化建設:A.優先發展重工業B.重點:東北;C.影響:開始改變工業落后面貌,奠定工業化的基礎。②進行社會主義改造【1953-1956】(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A.方式:農業、手工業【生產合作化】和資本主義工商業【公私合營、和平贖買】。B.實質:生產資料私有制改造為生產資料公有制C.意義:標志著生產資料公有制占絕對優勢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初步建立。(確立計劃經濟體制)社會主義制度確立。2.政治制度: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建立(1)頒布憲法: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這是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確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體現了人民民主原則和社會主義原則。(2)政治制度體系: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協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初步構成了我國社會主義的政治制度體系。A.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協制度:1949年一屆全國政協召開,初步建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1956年“長期共存、互相監督”方針的提出使該制度發展到一個新階段。載體機構:政協(主要職能是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B.人民代表大會制度:1954年一屆全國人大召開,標志該制度正式確立。C.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目的——實現少數民族同胞的當家作主愿望;原因——歷史上各民族雜居生活、革命中各民族團結戰斗;設置——1947設立內蒙古自治區、1955設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1958設立廣西壯族自治區和寧夏回族自治區、1965設立西藏自治區。意義——實現了少數民族當家作主愿望和民族平等,保證了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3)思想引領:毛澤東思想不僅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指導思想,也是社會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的指導思想。3.意義: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確立,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深刻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考點二 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知識點5:全面建設社會主義(1956-1966)1.中共八大1956(1)背景:三大改造完成,社會主義制度基本建立(2)指導思想:《論十大關系》(3)內容:①分析國內主要矛盾: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②提出當前的主要任務:把我國盡快從落后的農業國變成先進的工業國。【工作重心:經濟建設】③經濟建設方針:既反保守,又反冒進,在綜合平衡中穩步前進。(4)意義:是我國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2.“雙百方針”的提出(1956年):藝術問題上百花齊放,學術問題上百家爭鳴——是促進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的指導方針。【成就:郭沫若的《蔡文姬》、老舍《茶館》、楊沫《青春之歌》】3.1957年春毛澤東提出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重要思想,把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作為國家政治生活主題,為認識中國基本國情奠定了理論基礎。4.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會議,提出“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5.掀起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原因:左傾思想的影響特點:大躍進盲目追求經濟建設高速度;人民公社化運動盲目擴大公有化規模和程度,平均主義評價:反映了廣大人民迫切要求改變我國經濟文化落后狀況的普遍愿望,但由于片面追求經濟建設高速度,導致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忽視了經濟規律,挫傷生產積極性,導致出現1959至1961年的嚴重經濟困難。6.政策調整——1962年下半年到1965年,國民經濟穩步增長,接近并超過新中國成立以來最高水平。八字方針:從1960年冬開始共中央對國民經濟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同時對其他領的政策也進行調整。七千人大會:1962年初召開,大會比較深入地總結了經驗,取得重要成果。1964年,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提出建設“四個現代化”的偉大目標。知識點6:文化大革命時期(1966-1976年)1.根本原因:“左”傾錯誤泛濫2.性質:“文化大革命”是一場由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知識點7:偉大的建設成就(1949——1976)1.認識:雖然經歷了嚴重曲折,但從總體上看,在探索社會主義道路上取得重要成果。2.成就(1)工業:①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②三線建設不僅增強了國防力量,而且改善了工業布局。(2)科技和國防:成功地爆炸了原子彈(1964年)、氫彈(1967年),試制并成功發射了中遠程彈道導彈(1966年)和人造衛星(1970年,“東方紅一號”)。【兩彈一星:原子彈、導彈和人造衛星】——意義:打破美蘇核壟斷,增強了國防力量,提高了綜合國力。(3)農業:通過興修水利、開展農田基本建設、培育推廣良種、【1973年袁隆平雜交水稻“南優2號”】提倡科學種田,較大幅度地提高了糧食生產水平和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4)教育醫療:教育事業取得長足進步,醫療衛生事業也得到蓬勃發展【1965年人工合成牛胰島素】,勞動者的整體素質有了很大提高。(5)外交打開新局面:成就 ①1971年,第26屆聯大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 ②外交轉變的關鍵:1972年,尼克松訪華,中美關系開始走向關系正常化;【1979年中美建交】 原因:符合中美兩國利益的需要 美國:孤立中國政策的失敗;美蘇爭霸處于守勢;經濟上受修、日本挑戰;陷入越戰泥潭。 中國:改善中國的國際地位;牽制應對蘇聯威脅;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 ③1972年,田中角榮訪華,中日建交。意義 中國外交打開新局面,迎來了新中國成立以來與世界各國建交的又一次高潮。極大地改善了中國的安全環境,拓展了外交活動的舞臺。意義:具有開創性、奠基性的意義,為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提供了物質基礎、寶貴經驗和理論準備。★社會主義建設探索(1956—1976)一條主線:社會主義建設在曲折中前進兩個問題:圍繞階級斗爭問題和經濟建設的規模、速度問題成功探索:《論十大關系》、中共八大、《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八字方針。探索失誤: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人民公社化運動、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經驗教訓: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遵循經濟發展客觀規律;生產關系變革必須適應生產力水平;國民經濟協調發展;結合國情,不照搬別國模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