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2張PPT)第一章 機械運動章末復習思維導圖重難點突破實戰模擬機械運動長度和時間的測量長度的單位長度的測量基本單位:米(m)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刻度線量程分度值時間的測量單位:秒(s)、分(min)、小時(h)測量方法:鐘、表、停表機械運動運動的描述機械運動物體位置隨時間的變化參照物定義作為標準的物體選取原則應用根據物體的運動情況,判斷所選參照物已知所選參照物,判斷物體的運動情況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機械運動運動的描述速度定義公式勻速直線運動特點計算速度不變的直線運動變速直線運動平均速度定義測量單位換算圖像知識梳理考點一 長度和時間的測量這部分知識在中考中考查的內容主要是:(1)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是否正確,直接讀取被測物體的長度.(2)用特殊方法測量物體的長度,(3)讀出停表記錄的時間等。(4)單位之間的換算規則。一、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看:觀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線;②選:根據被測物體的長度和測量要求,選擇量程和分度值合適的刻度尺;③放:將刻度尺有刻度線的一邊貼在所測長度上,與被測長度平行,不能將刻度尺放歪斜;④讀:讀數時視線與尺面垂直,并且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記:記錄結果要有數值和單位二、停表的讀數方法:大表盤以秒為單位,小表盤以分為單位。讀數時要先讀分后讀秒,測量時間=分針位置讀數+秒針位置讀數三、單位換算:長度國際單位:米(m);長度常用單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納米(nm);換算:1 km = 103 m,1 dm = 10-1 m,1 cm = 10-2 m,1 mm = 10-3 m,1 μm = 10-6 m,1 nm = 10-9 m時間國際單位:秒(s)時間常用單位:小時(h)、分(min)換算:1h=60min=3600s例1 如圖所示,圓柱形物體的直徑是______cm;如圖乙所示,停表的讀數______s。1.20140例2.如圖所示,用刻度尺測量鉛筆的長度。下列的操作與解釋都正確的是( )A重難點突破長度測量的五種特殊方法:累積法、輔助法(平移法)、化曲為直法(棉線法)、滾輪法、截取法例:為了測量出細銅絲的直徑,某同學把銅絲緊密地排繞在筆桿上,一共繞了25圈,如圖丙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___________cm,銅絲的直徑為 ___________cm。0.10.20考點二 參照物、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參照物、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是本章的重點內容,也是中考的熱點。主要涉及參照物的選擇、判斷物體的運動狀態等知識。正確解答的前提是:①選準參照物;②分析研究對象與參照物之間的位置關系。參照物選取標準:在研究物體的運動情況時,被選作標準的物體。不能將研究對象本身作為參照物;參照物一旦選定,就認為它是靜止的例1 小明同學騎自行車沿新華大街自西向東運動,看到兩側的高樓不斷向西運動。能正確說明高樓向西運動,是以下面哪個物體為參照物的( )A.小明同學的自行車 B.對面駛來的公共汽車C.新華大街 D.天上飛過的小鳥A例2 下列詩句中描述畫線部分事物在運動時,所選擇的參照物不合理的是( )A.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青山B.牛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流水C.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青天D.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乘客D例3 “刻舟求劍”是大家熟知的寓言故事,楚人之所以沒有通過“刻舟”而求得劍,是因為楚人認為他的劍相對于記號是靜止 的,而事實上,劍相對于記號是運 動的(以上兩空均選填“靜止”或“運動”);他最終沒有撈到掉入水中的劍,是因為他沒弄懂運動和靜止是相對 的。靜止運動相對的考點三 交通中速度的計算方法與技巧在交通工具日益增多的效率型現代社會,汽車、列車或飛機等代步工具為我們提供了高速度和快節奏為了交通方便人們便制出了速度里程表、運行時刻表、交通標志牌、車票等。(1)學會看速度里程表或交通圖表(2)注意單位的要求(3)考慮車長問題圖甲:儀表盤顯示的車輛的速度——50km/h圖乙:70指的是該路段限速70km/h25km指的是距離保定東站還有25km的距離圖丙:到達時間指到達該站后不在前進開車時間指這個時間點開始運動停車時間指在某個站臺停下的時間運行時間指兩個站臺之間要多久到達的時間例1 汽車以72 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駛,羚羊以22 m/s的速度在草原上奔跑,運動員10 s跑完100 m,三者速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A.運動員、汽車、羚羊B.羚羊、運動員、汽車C.羚羊、汽車、運動員D.汽車、運動員、羚羊C例2 據統計,全國發生的車禍中有超過四分之一是超速引起的!為此,寧夏近年來加大了道路限速監控管理。一種是“定點測速”,即監測汽車在某點的車速;另一種是“區間測速”,即測算出汽車在某一區間行駛的平均速度。如果超過了該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為超速。若監測點A、B相距25 km,全程限速120 km/h,一輛轎車通過監測點A、B的速度分別為100 km/h和110 km/h,通過兩個監測點的時間如圖1-Z-2所示。(1)采用“定點測速”,該轎車通過監測點A、B時會不會被判超速?(2)采用“區間測速”,該轎車在該路段會不會被判超速?(請通過計算進行說明)重難點突破火車過橋問題例3 渝昆高鐵,是中國境內一條連接重慶市與云南省昆明市的高速鐵路,其中渝昆高速鐵路渝宜段在2024年9月29日開通運營。該路線采用的是CR400AF-S型復興號智能動車組,該列車使得從重慶到宜賓長約180km的路程可以只用時50min抵達,如圖所示為該路線高鐵駛過瀘州沱江特大橋。已知該大橋橋長2025m,復興號高鐵車長435m,該高鐵的運行當做勻速直線運動處理,求:(1)該路線高鐵從重慶到宜賓的平均速度為多少m/s?(2)整個列車全部通過大橋,需要時間多少s?(3)列車勻速行駛,一位旅客以2m/s的速度快步從車尾走到車頭,一共需多少時間解:(1)該路線高鐵從重慶到宜賓的平均速度:(2)整個列車全部通過大橋,需要的時間:(3)旅客以2m/s的速度快步從車尾走到車頭,一共需要的時間:考點四 速度的圖像與計算這部分知識在中考中考查的內容主要是:比較速度的大小,確定圖像中與物體運動特點相對應的圖像,計算速度、平均速度或其他相關物理量的大小等。勻速直線運動:物體沿著直線且速度不變的運動。下圖為勻速直線運動的“s-t”圖像和“v-t”圖像:例1 甲、乙兩小車同時同地向東做勻速直線運動,它們的s-t圖 像如圖所示,甲車的速度為________,5 s時兩車相距______。以甲 車為參照物,乙車向______動。0.2 m/s0.5 m西例2 如圖是相向而行的甲、乙兩物體的s-t圖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相遇時兩物體通過的路程均為100 mB.0~30 s內甲、乙均做勻速直線運動C.甲的運動速度為10 m/sD.甲、乙是同時出發的C例3 (多選題)在端午龍舟賽中,有人對某組在平行賽道上比賽的甲、乙兩隊龍舟的速度與時間關系進行了仔細研究,得出了甲、乙的速度與時間關系圖像如圖,根據圖像可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0~t1時刻兩隊所走距離相等B.t1時刻甲隊比乙隊運動得快C.t1時刻甲隊仍未超過乙隊D.t1時刻甲、乙兩隊速度相等CD考點5:測量物體運動的速度“測量平均速度”是本章的重點實驗,針對該實驗一般考查實驗原理、實驗器材的選取、實驗方案的設計與改進、實驗數據的分析、實驗過程的評估等。其中,設計實驗方案測量平均速度能夠 較好地考查思維能力、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常被作為命題的重點。命題點:1.實驗原理:2.實驗方法(間接測量法)3.實驗器材及作用(小車、斜面、金屬片、停表、刻度尺)4.斜面的作用:使小車獲得下滑動力,加速下滑5.金屬片的作用:確保小車終點始終在同一位置停下;便于計時6.停表的作用:測量小車運動的時間,便于控制時間7.刻度尺的作用:測量小車運動的路程8.刻度尺與停表的使用和讀數9.在放置斜面時,斜面的傾角不宜過大(傾角太大會使小車下滑太快,不宜測量時間)10.小車運動狀態的判斷(從斜面頂端運動到底端的過程中,小車做變速直線運動)11.物體運動距離的確定(在測量小車運動的距離時,要“頭對頭”或“尾對尾”測量,記錄時間也要如此)12.平均速度的計算13.比較各個階段平均速度的大小例1.如圖,在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實驗中,讓小車從斜面的A處由靜止下滑并開始計時,分別測出小車到達B處和C處的時間,即可算出小車在各段的平均速度。(1)在實驗中選擇較小坡度的斜面,是為了便于測量時 間。(2)圖中AB段的距離sAB=40. 0cm,若測得時間tAB=1.6 s,則AB段的平均速度vAB=25. 0cm/s。(3)如果小車過了B處才停止計時,則測得的平均速度vAB 會偏小 。時間40.025.0小拓展實驗題例【活動目的】利用常見的器材對汽車的平均速度進行估測。【活動過程】查閱資料或觀察校門口警示牌,得到學校區域的速度限制范圍,然后對校門口車輛進行測速,設計活動方案,測量校門前行駛車輛的平均速度是否超速。【選用器材】停表、卷尺小組合作進行探究:(1)在校門口前的街道邊標識A、B兩點,用卷尺測出兩 點間s。(2)讓一名同學站在A點,另一名同學站在B點。(3)汽車車頭行駛到A點時,A 點處的同學舉手示意,同時B 點處的同學用停表開始計時,汽車車頭行駛到B點時,B 點處同學停止計時,記錄汽車從A點到B點行駛的時間t。在校門口前的街道邊標識A、B兩點,用卷尺測出兩點間的路程sABB(4)算出汽車的平均速度v=,判 斷其是否超速。【溫馨提示】測量汽車速度時注意來往車輛,保證自身安全。算出汽車的平均速度v= ,判斷其是否超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