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7張PPT)3.2 推動高質量發展第三課 我國的經濟發展核心素養要求 學習目標要求政治認同:通過學習本節課知識,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增強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的政治認同。 科學精神:培養學生用全面的觀點理解新發展理念的基本內涵,正確認識其重要性;用發展的觀點看待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階段的轉化;用全面的觀點理解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基本內涵和要求。 公共參與:積極參與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為議題的探究實踐活動。 1.了解高質量發展的內涵和地位,理解和解析高質量發展的意義和舉措;2.解析如何構建新發展格局。2021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壹結合材料和教材內容思考:談談你對高質量發展的原因、內涵、特點的認識?材料一: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沒有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材料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質量發展,就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是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合作探究1、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原因(為什么)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高質量發展①必要性:進人新時代,隨著我國發展環境、發展條件的變化我國經濟必須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進人新常態,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p39第一段②重要性: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推進中國式現代,要牢牢把握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高質量發展是現階段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關系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p39第一段、第三段③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發展中的矛盾主要集中體現在發展質量上,要求我們把發展質量擺在更為突出的位置,著力提升發展的質量和效益。(P39相關鏈接)④意義:提高發展質量,有利于提高國際競爭力,增強國家綜合實力和抵御風險能力,有效維護國家安全,實現經濟行穩致遠、社會和諧安定。(P39相關鏈接)2.高質量發展的內涵和特點(是什么):(1)高質量發展的內涵:就是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就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2)高質量發展的特點:①這不只是一個經濟要求,而是對經濟社會發展方方面面的總要求;(內容)②不是只對經濟發達地區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區發展都必須貫徹的要求;(對象)③不是一時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須長期堅持的要求。(時間)“高質量發展不能只是一句口號,更不是局限于經濟領域”“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各領域都要體現高質量發展”經濟增長經濟發展基礎表現為一個國家成地區人均產出水平的持續增加,是經濟發展的基礎,但單純的經濟增長并不等于經濟發展。不僅包括經濟增長,而且包括經濟結構優化、經濟效益提高、生態環境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相關鏈接:經濟增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2021構建新發展格局貳議學思考:結合視頻和教材知識,分析中國是如何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情境探究二、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路徑選擇1.要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1)總體角度:新發展格局決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2)需求角度:要堅持擴大內需的這個戰略基點,使生產、分配、流通、消費更多依托國內市場,形成國民經濟良性循環。(3)供給角度:要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①供給側和需求側的構成要素②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根本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如: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使我國供給能力更好滿足廣大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實現社會主義生產目的。P40相關鏈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加生產要素投入數量和提升質量)(內需+外需)“三駕馬車”擴大內需戰略企業產業生產經濟發展的途徑(2)原因: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是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提高經濟整體競爭力的必然要求。(1)內涵:現代化經濟體系,是由社會經濟活動各個環節、各個層面、各個領域的相互關系和內在聯系構成的一個有機整體。P40相關鏈接:現代化經濟體系現代化經濟體系創新發展創新引領、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充分發揮市場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經濟體制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的統一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開放體系開放發展綠色發展協調發展共享發展市場起決定作用的基礎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體現效率、促進公平的收入分配體系彰顯優勢、協調聯動的城鄉區域發展體系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綠色發展體系6體系+1體制2.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實體經濟是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的生產、銷售及提供相關服務的經濟活動。實體經濟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是國家強盛的重要支柱。實體經濟(錢生物)包括農業、工業、交通通訊業、商業、建筑業等物質生產和服務部門。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識、信息、藝術、體育等精神產品的生產和服務部門。虛擬經濟(錢生錢)以錢生錢的經濟活動,不直接創造新的價值,最終不能脫離實體經濟而存在。主要集中在“金融業”、“房地產業”、“博彩業”等。是現代經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發展過度會帶來經濟泡沫。3.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具體要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億畝耕地紅線,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p41第二段拓展: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提“農業強國”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要立足國情農情,體現中國特色,建設供給保障強、科技裝備強、經營體系強、產業韌性強、競爭能力強的農業強國。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構建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和國土空間體系。4.促進區域協調發展。5.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加快建設貿易強國,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維護多元穩定的國際經濟格局和經貿關系。制度型開放:推動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等制度型開放轉變。其重要內涵之一就是在學習規則和參與規則制定的過程中,更多用市場化和法治化手段推進開放。6.總體要求(經濟發展總方針)p43第一段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理念)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主題)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新格局)以教育、科技、人才為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支撐)總結: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措施1.推動高質量發展,要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2.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3.全面推進鄉村振興4.促進區域協調發展5.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6.總要求: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以教育、科技、人才為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7.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是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決定作用的基礎8.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充分發揮市場在子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相結合。9.建設節約資源、環境友好的綠色發展體系,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10.建設體現效率、促進公平的分配體系1.建設好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建設好現代化經濟體系。2.要加快構建以國際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提示:要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3.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旨在構建新發展格局。提示: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旨在推動高質量發展。4.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數字經濟上,加快建設數字中國。提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易錯糾偏5.數字經濟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是國家強盛的重要支柱。提示:實體經濟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是國家強盛的重要支柱。6.解決好“三農”問題,需要深化農村“三權分置”改革,鞏固農民的土地所有權。提示:農村土地屬于集體,農村對土地沒有所用權,有使用權。7.推動高質量發展旨在體現新發展理念。提示:推動高質量發展體現了新發展理念,旨在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8.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低速階段。提示: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2、高質量發展內涵與要求:——是什么1、首要任務——高質量發展3、 高質量發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為什么怎樣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2、措施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構建新發展格局(怎樣推動高質量發展)必背!1、新發展格局的內涵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方針1.無人駕駛公交車自動變道超車,智能算法模型對企業用水量精細化預測,工業質檢、零件計數、語音交互……人工智能應用向縱深推進,越來越多的行業實現了智能化升級。這表明,人工智能的應用( )①可以提高生產效率②解決了發展動力問題③是企業發展的必要條件④賦能實體經濟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B創新發展解決了發展動力問題,②不符合題意人工智能技術是企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之一,但它并不是企業發展的必要條件解析:①:人工智能的應用使得越來越多的行業實現了智能化升級,這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①符合題意。④:技術的發展帶來了突破,人工智能正更多地服務于實體企業,越來越多實體企業也借助人工智能實現轉型升級,體現了人工智能的應用賦能實體經濟,促進實體經濟的發展,④符合題意。當堂檢測2.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一種尋求經濟新增長新動力的思路,主要強調通過生產要素(勞動、土地、資本、創新)的配置優化、提高使用效率來提升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數量,下列做法符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思路的是( )①轉變外貿發展方式,進口國內市場需要的高質量產品 ②積極推動個稅改革,增加稅前抵扣項目,減輕居民稅負 ③大力實施“中國制造2025”,打造中國產品優質名片 ④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生產高質量多樣化的產品滿足市場需求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D需求側需求側3.習近平總書記這次在黑龍江考察調研期間,提到一個令人耳目一新的詞匯——“新質生產力”。“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和“新質生產力”相互關聯,信號鮮明、意涵豐富,積極發展,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全面振興,帶動新經濟增長點不斷涌現。這表明( )①依靠創新驅動是新質生產力的關鍵②新質生產力要依托科技,依托創新③科技是價值創造和財富的根本源泉④推動實體經濟產業成為發展新引擎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A勞動是價值和財富創造的根本源泉數字經濟成為驅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4.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我們要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下列傳導路徑中,能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是( )A.完善產權保護制度→優化營商環境→擴大我國對外投資規模B.增加銀行存款準備金→增加貨幣供給量→擴大國內消費需求C.構建國內統一大市場→促進要素自由流動→縮小居民收入差距D.整合國有企業資源→優化國有經濟結構→提升國有資本配置效率D5.拔河、插秧、趕小豬,鄉村燃起“土味”運動會,帶動了體育興村的鄉村振興新模式。某村因地制宜,大力發展攀巖項目,抱回了“全國攀巖第一村”的金字招牌,連續4年舉辦了全國美麗鄉村攀巖系列賽,吸引游客10多萬人次,促進村集體年均增收150萬元。體育興村的創新實踐有利于( )①創造以城帶鄉新機制,促進農民增收②提高農民健康水平,推進鄉風文明建設③促進農村產業融合,加快推進農村現代化④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發展壯大集體經濟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C沒有體現以城帶鄉新機制沒有體現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6、近年來,人工智能迅速發展,作為引領新一代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深刻影響了社會生活,改變著世界。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開展‘人工智能+’行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人工智能+”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我國經濟發展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期,當前我國的人工智能通過物聯網、云計算等關鍵數字技術,不僅能夠降低信息成本、緩解信息不對稱等難題,還能有效提高我國各個產業的生產效率,為產業創新提供新動力,推動人工智能與各行業融合創新,使我國產業結構得到進一步升級與優化,催生新技術、新產品、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結合材料并運用經濟學知識,分析如何發揮“人工智能+”助力現代化產業體系高質量發展的作用。參考答案:①促使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降低產業成本,增強競爭力;②重塑和重構產業全要素生產效率,培育產業發展新動能,激發產業活力;③增強產業關鍵戰略性技術創新,發揮加快產業新質生產力引擎作用,為形成產業新質生產力注入強勁動能;④培育智能新興業態,布局產業鏈高端,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工智能產業集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