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8張PPT)3.1貫徹新發展理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3.1貫徹新發展理念發展不平衡不充分3.2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主要矛盾離不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思想理念手段3.1堅持新發展理念課程標準闡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解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核心素養目標政治認同 理解和認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明確人民主體地位。理解新發展理念,深化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認識。科學精神 明晰堅持新發展理念的重要意義,能夠闡釋新發展理念的內涵和要求。法治意識 貫徹新發展理念過程中相關法律法規的保障作用,如環境保護法對綠色發展的保障。公共參與 提高學生的公共參與意識,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自覺貫徹新發展理念,將學生的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自身的人生奮斗。教學重難點重點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難點 解讀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和新發展理念的關聯性;掌握五大新發展理念的內容(原因、措施)朗誦導入:基建豪情沖九霄,中華巧匠領風騷。隧穿峻嶺通途暢,壩立江河氣勢豪。港口繁忙連世界,機場雄偉領云濤。輝煌成就千秋頌,福澤人民品質高。中國基建是國家發展的脊梁,是一部波瀾壯闊的史書,每一頁都寫滿了奇跡與輝煌。基建狂魔,這是世界賦予中國的獨特稱號,基建狂魔的力量,讓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成為世界的標桿,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你知道中國基建有哪些世界之最嗎?為什么國家要耗費巨資大量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橋梁】①最高橋梁:北盤江大橋,高565.4米,主跨720米,世界首座高度超過500米橋梁。②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里,世界上里程數最多、施工難度最大、技術含量最高、科學專利最多的跨海大橋,攻克10多項世界級技術難題,擁有600多項專利。③世界第一高懸索橋:四渡河大橋,高差達560米,借助火箭彈發射先導索過峽谷,開創世界建橋史先河。④世界跨度最大公鐵兩用斜拉橋: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主跨1092米,中國自主設計建造、世界上首座跨度超千米的公鐵兩用斜拉橋。⑤世界最大跨徑全離岸海中鋼箱梁懸索橋: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橋,主跨1666米,高達91米,相當30層樓高,世界最高通航凈空的海中大橋。主塔高270米,相當90層樓高,世界上最高的海中橋梁主塔。【鐵路】 ①世界最長高鐵網:運營里程數全球第一,運營里程已超4.2萬公里,占全球高鐵總里程的 以上。②世界上海拔最高鐵路:青藏鐵路,穿越青藏高原,最高點海拔5072米,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高原鐵路。③世界上一次性建成通車里程最長的高速鐵路:蘭新高鐵,全長1776公里。【隧道】①世界最長的雙洞高速公路隧道:秦嶺終南山公路隧道,單洞長18.02公里,雙洞共長36.04公里。②世界最大直徑的盾構隧道:上海長江隧道,盾構直徑達15.43米。【建筑】①世界最大機場:大興國際機場,面積27平方千米,英國《衛報》評選“新世界七大奇跡”之首。②世界最長橋梁:丹昆特大橋,全長164.851公里。跨公路、鐵路、水路等各級道路180余條,大江大河150多條。③世界上地鐵運營里程最長城市:上海,上海地鐵運營里程達831公里。【水利】①世界在建規模最大、技術難度最高水電工程:白鶴灘水電站,單機容量100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世界第一。大壩為300米級特高拱壩,抗震參數世界第一;地下洞室群規模世界第一,洞室總長度達217公里;無壓泄洪洞群規模世界第一,最大泄洪量每秒可達4.2萬立方米。②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調水工程:南水北調工程,分東、中、西三條線路,輸水線路總長超過1400公里。③世界上最大水利樞紐工程: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壩頂高185米,最大壩高181米;水電站裝機容量2250萬千瓦,年發電量超過1000億千瓦時;可滿足萬噸級船隊的通航需求。【港口】①寧波舟山港:世界上貨物吞吐量最大港口,2023年貨物吞吐量超12.6億噸。②上海洋山深水港:世界上最大智能集裝箱碼頭,四期碼頭采用全自動化的裝卸工藝,作業效率大幅提高,為全球港口的智能化發展提供了示范。3.1貫徹新發展理念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內涵要求意義貫徹新發展理念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原因新發展理念的具體內容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地位、關系和要求中國基建何以真踐行以人民為中心,書寫溫暖人心的民生答卷?議題1超級工程如何生動詮釋新發展理念,驅動高質量發展強勁引擎?議題2中國基建是如何秉持以人民為中心,振動新發展理念羽翼?總議題子議題1:中國基建何以真踐行以人民為中心,書寫溫暖人心的民生答卷?議題活動:課前布置各組選擇收集整理一項中國基建的資料,現在請根據PPT上的問題對資料進行分析歸納匯總,小組交流,三分鐘后請三個小組展示。01你們組收集的是何種中國基建項目?03該基建是如何踐行以人民為中心?02為什么國家耗巨資建此項目?【基本概況】①位置:北距虎門大橋約30公里,南距港珠澳大橋約31公里,起自深圳機場,西跨越伶仃洋,通過萬頃沙與南中高速連接,在中山馬鞍島登陸,與中開高速對接。②規模:全長約24公里,集“橋、島、隧、水下互通”于一體的跨海集群工程。橋梁16.9公里,隧道6.8公里,兩個人工島把橋梁和隧道連接在一起。③車道與速度:雙向八車道,設計時速100公里/小時。④投資金額巨大:總投資約為460億元,每公里造價高達20億左右。⑤建設歷程:2016 年12月動工,2024年6月30日通車。【建設技術先進】①全球首創的結構形式:首座高速公路水下互通立交,集“橋、島、隧、水下互通”于一體,將橋梁、人工島、海底隧道等多種結構形式有機結合,多種交通方式的無縫銜接。②復雜的海底隧道技術:隧道采用鋼殼混凝土沉管結構,由32節鋼殼沉管和1個最終接頭連接而成,世界最長最寬的鋼殼混凝土沉管隧道,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和抗震性能。③高超的橋梁建設技術:最大跨徑海中鋼箱梁懸索橋,主跨1666米,主塔高270米,采用大跨度懸索橋的主纜架設、鋼箱梁吊裝等,確保了橋梁的穩定性和安全性。【設計理念獨特】①橋梁“S”形設計,行駛不易犯困,提高安全性;讓橋墩盡量與水流垂直,減少水流對橋墩的阻力,提高水流通過率。②西人工島的“風箏”形狀:有更好分水效果,減少對水流的阻擋,降低對海洋環境的影響,也為人工島的穩定性提供保障。【重要意義】(1)交通:①極大地縮短深圳與中山之間的時空距離,2小時車程縮短至30分鐘,方便兩地居民出行,貨物運輸更高效;②與港珠澳大橋、南沙大橋、虎門大橋等共同組成大灣區跨海跨江通道群,助力環珠江口 100 公里“黃金內灣”加快形成“一小時通勤圈”,完善大灣區的交通網絡。(2)經濟:①促進深圳、中山以及廣州南沙等地的經濟交流與合作,利于產業的轉移和升級。中山承接深圳的產業輻射,深圳在中山等地拓展發展空間,實現資源優化配置。②提升大灣區的經濟活力和競爭力,為大灣區的一體化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推動區域經濟的協同發展。(3)戰略:①加強珠江口東西兩岸的聯系,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的融合發展,有助于實現大灣區的互聯互通。②作為國家重大工程,是中國建設者對科技和工程的自我超越與極限挑戰的體現,代表中國的科技進步和基建實力,是中國國家形象的名片工程。小組展示基建一深中通道深中通道如何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交通便利性提升】①縮短通勤時間:深中山的車程從原來的2小時縮短至30分鐘,方便兩地的居民日常通勤,更加輕松地往返于家和工作地之間,減少了長時間路途的疲憊。②拓展生活圈:中山居民更便捷地前往深圳購物、游玩、就醫等,享受深圳更豐富的城市資源;深圳居民也能夠到中山感受不一樣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促進經濟發展和就業】①產業協同帶來就業機會:深中通道加強促進產業協同發展。深圳的高新技術產業、金融服務業等可以向中山轉移部分產業環節,中山制造業也能更好地對接深圳的創新資源。會創造大量的就業崗位,包括制造業、服務業等多個領域,提升就業。②增加居民收入:新的就業機會提供工資收入;對于企業而言,兩地交流的頻繁使得商業機會增多,有利于提高經營收入,從而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公共服務資源共享】①醫療資源共享:深圳擁有先進的醫療技術和豐富的醫療資源,深中通道使中山居民在需要時能夠更快速地前往深圳的優質醫院就醫。②教育資源交流:方便兩地的教育機構開展交流合作,比如教師培訓、學術研討等活動。也為學生提供了更多跨區域學習、交流的機會,拓寬學生的視野,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小組展示基建二中國高鐵【發展歷程】①技術準備階段(1990-1999):1990《京滬高鐵線路方案構想報告》通過,開啟中國高鐵的發展歷程。②工程試驗階段(1999-2008 ):1999年秦沈客運專線開工建設,標志進入工程試驗新階段。③大規模建設階段(2008- 2017年):2008 年中國第一條高鐵—京津城際高鐵開通運營。武廣高鐵、鄭西高鐵、京滬高鐵等一大批標志性高鐵相繼建成。《中長期鐵路網規劃(2016)》印發,明確“八縱八橫”主通道為骨架、區域連接線銜接、城際鐵路補充的高速鐵路網規劃。④智能化階段(2017年后):2017年復興號動車組在京滬高速鐵路以 350km/h 速度開始商業化運營。2019年世界首條智能高鐵——京張高鐵開通運行,實現 350km 時速自動駕駛。【路網規模】截至 2024年 8月,鐵路營業里程突破 16 萬公里,高鐵營業里程超 4.6萬公里,占全球高鐵總里程的三分之二以上,高鐵運營里程超過全世界所有其他國家高鐵營運里程的總和。“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是以沿海、京滬等“八縱”通道和陸橋、沿江等“八橫”通道為主干,城際鐵路為補充的高速鐵路網。【技術水平】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復興號”動車組列車,具有壽命長、能耗低、容量大、舒適度高、安全性強等優點。在軌道技術、列車控制技術、通信信號技術等方面處于世界領先水平,能夠適應不同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保障高鐵的安全、高效運行。(3)中國高鐵是如何踐行以人民為中心:【出行便利】①密集線路網絡:不斷拓展高鐵線路,完善“八縱八橫”等。出行的選擇范圍更加廣泛,減少換乘等麻煩,提升出行的便利性。②高頻率的車次安排:根據不同線路的客流量合理安排車次,熱門線路如京滬高鐵等,高峰期可以實現幾分鐘一班列車,提供更多出行時間選擇,滿足不同人群的出行計劃。【服務質量提升】①舒適的乘車環境:座位寬敞,間距合理,配備空調系統,能夠保持車廂內溫度適宜。②優質的客運服務:工作人員都經過專業培訓,提供熱情、周到的服務,包括引導乘車、解答疑問、提供餐飲服務等,及時解決乘客在出行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購票與信息服務】①便捷的購票渠道:大力發展互聯網售票,乘客可以通過12306官方網站或者手機客戶端隨時隨地購買車票,還可以進行退票、改簽等操作。②及時準確的信息通知:通過12306平臺以及車站、列車廣播等多種渠道,及時向乘客推送列車晚點、檢票口變更等信息,幫助乘客合理安排行程,減少乘客因信息不及時而產生的焦慮。【價格惠民】多層次的票價體系:根據列車的類型、席別、時段等因素設置不同的票價,乘客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和出行需求進行選擇。設置商務座、一等座、二等座等不同檔次的座位價格,也有優惠政策,如學生票、軍人票等。(2)國家為啥耗巨資建設高鐵:【滿足民眾出行需求】①出行方便:人口流動日益頻繁。特別出行高峰期,傳統鐵路、公路和航空運輸方式難以滿足龐大的出行需求。高鐵大運量,能有效緩解運輸壓力,為人們提供更加便捷、舒適的出行選擇。②出行高效:高鐵速度快,節省大量時間。【推動經濟發展】①帶動相關產業發展:高鐵建設涉及鋼鐵、水泥、機械、電子、通信等多個產業。高鐵的建設和運營能直接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刺激國內需求,增加就業機會。每投資1億元的高鐵建設,創造約600個就業崗位。②促進區域經濟協同發展:高鐵網絡的不斷完善,加強城市的聯系和交流,促進區域經濟的協同發展。③提升城市競爭力:擁有高鐵的城市在吸引投資、人才、旅游等方面有更大優勢。高鐵的便捷性能夠提高城市的可達性和吸引力,促進城市的發展和繁榮。【優化交通結構】①緩解交通壓力:高鐵分擔一部分公路和普通鐵路的客運壓力,提高交通運輸的效率和質量。騰出更多的貨運空間,有利于優化交通結構,提高綜合運輸能力。②節能環保:采用電力驅動,減少對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依賴,降低碳排放。【增強國家戰略安全】①軍事戰略意義:快速運輸軍隊、裝備和物資,提高國家的軍事戰略投送能力,保障國家的安全。②維護國家統一:高鐵加強全國各地聯系和交流,促進民族團結和融合。【提升國際影響力】①技術輸出和國際合作:中國高鐵技術在國際上處于領先地位,中國可以向其他國家輸出高鐵技術和裝備,開展國際合作,為中國企業帶來更多商業機會,提升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和話語權。②樹立國家形象:高鐵展示中國的科技實力和綜合國力。高鐵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為世界各國提供一種高效、便捷的交通解決方案,樹立中國良好形象。小組展示基建三:中國水利【長江三峽】①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世界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投資1849億。94年開工,08年10月完工,20年11月1日整體竣工驗收。②構成:由攔河大壩、水電站廠房和通航建筑物三大部分組成。攔河大壩全長2309米,壩頂高185米,正常蓄水175米,總庫容393億立方米,防洪庫容221.5億立方米;水電站安裝34臺水輪發電機組,電站總裝機容量為2250萬千瓦,年均發電量882億千瓦時;船閘為五級船閘,可通過5萬噸級船隊,升船機可快速通過3000噸級的客貨輪。③意義:集防洪、發電、航運三大功能為一體,具有綜合養殖、旅游、保護生態、凈化環境、開發性移民、南水北調、供水灌溉等七大效益。【南水北調】①中國第一個跨流域調水工程,規劃50年,名副其實百年工程,投資2500億。②線路:東、中、西三條調水線路。東線從揚州江都水利樞紐抽引長江水,利用京杭大運河及與其平行的河道逐級提水北送;中線從丹江口水庫引水,供水給北京、天津等華北地區;西線在長江上游通天河、雅礱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壩建庫,開鑿穿過長江與黃河的分水嶺巴顏喀拉山的輸水隧洞,調長江水入黃河上游。③意義:緩解北方水資源短缺的問題,促進北方的經濟發展、人民生活和生態環境改善提,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白鶴灘水電站】①位于金沙江下游,投資2200億。②成就:六項主要技術指標創世界第一,世界水電行業的技術標桿。③意義:中國“西電東送”重要電源點,為東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提供清潔電能,優化中國能源結構、減少碳排放,也為當地的經濟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帶來積極影響。【大藤峽】①位于廣西,自20年3月試通航,過閘船舶12.3萬艘次,核載量突破3億噸。②作用:滇黔桂內陸水運出海的咽喉要道,通航等級由原來的300噸級提升到中國內河航運最高標準3000噸級,帶動當地近200億元產業,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還具有防洪、發電、水資源配置等綜合功能。(2)國家為何巨資建設這些超大水利工程?(3)超大水利工程師如何踐行以人民為中心 【水資源調配需求】①解決水資源分布不均:滿足北方城市生活、工業生產、農業灌溉等用水需求,保障北方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②應對枯水期、干旱等特殊時期用水需求。【防洪減災需求】抵御洪水威脅。汛期攔蓄洪水,削減洪峰流量,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經濟社會的穩定發展。如長江三峽,防洪庫容巨大,有效攔蓄長江洪水,減輕中下游地區的防洪壓力。【能源開發需求】①水力發電:利用水流能量發電,提供清潔電能。水力發電可再生、無污染、運行成本低,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優化能源結構、減少碳排放。如白鶴灘水電站等大型水電工程。②綜合能源利用:除發電外,還與其他能源開發相結合,實現綜合能源利用。【航運發展需求】①改善內河航道條件:運河、航道整治工程等,改善河流的通航條件,提高航道的通行能力和運輸效率,降低運輸成本。②促進區域經濟交流,促進區域經濟的協同發展。【生態環境保護需求】①改善水生態環境:通過調節水量,改善河流生態流量,促進水生態系統的恢復和保護。②防止海水入侵:增加淡水的供應,提高地下水位,防止海水入侵,保護地下水資源和生態環境。【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①防洪減災:汛期能夠有效攔蓄洪水,削減洪峰流量,保護沿岸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②抗旱救災:旱期保障農業灌溉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滿足人民用水需求】①生活供水: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確保居民安全、清潔飲用水,改善生活用水條件。②農業灌溉:興修農田水利設施,如灌溉渠道、泵站、水閘等,提高農業灌溉效率,,提高農業產量,增加農民收入,保障國家的糧食安全。【改善生態環境,提升人民生活質量】①水生態修復:通過治理水污染、修復水生生物棲息地、維護水生態系統的平衡。保護生物多樣性,提升人民的幸福感。②水土流失治理:通過植樹造林、修建梯田、建設淤地壩等措施,減少水土流失,保護土地資源。【助力經濟發展,增加人民收入】航運促進貿易。改善內河和沿海的航運條件,促進區域間的貿易往來,航運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商品的流通效率,推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創造就業機會和經濟收入。②水電能源開發:開發水力資源,提供清潔電力能源,增加財政收入,為人民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務。【充分聽取人民意見,讓人民參與決策】①規劃和設計過程,廣泛征求當地居民、專家學者、社會組織等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通過召開聽證會、座談會、問卷調查等方式,了解人民的需求和關切,確保水利工程的規劃設計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意愿。②建設管理階段:鼓勵人民參與水利工程的建設和管理,通過招聘當地勞動力、培訓技術人員等方式,讓人民參與到工程的建設中,增加人民的收入。毛澤東認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群眾是真正的英雄”。鄧小平說,“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熱愛人民,是鄧小平一生最深厚的情感寄托,他的一生都在踐行“凡是于人民有利的事情,無不盡力提倡與實行”的諾言。2019年3月22日下午,意大利眾議院,習近平主席同眾議長菲科舉行會見。“您當選中國國家主席的時候,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聽到眾人的笑聲,菲科補充道:“因為我本人當選眾議長已經很激動了,而中國這么大,您作為世界上如此重要國家的一位領袖,您是怎么想的?”習近平主席的目光沉靜而充滿力量,他說,這么大一個國家,責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艱巨。我將無我,不負人民。我愿意做到一個“無我”的狀態,為中國的發展奉獻自己。黨的領袖崇高的人民情懷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就要維護人民根本利益,增進民生福祉,不斷實現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一、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1.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內涵人民≠公民“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要我們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始終從人民群眾關心的事情做起,從讓人民群眾滿意的事情做起,就一定能夠帶領人民不斷創造美好生活,在推動社會建設和民生改善方面不斷取得新的輝煌成就。01發展為了人民,要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努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對發展目的的回答02發展依靠人民,要把人民作為發展的力量源泉,充分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和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不斷從人民群眾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是對發展動力的回答03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使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對發展取向的回答一、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2.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要求中國基建在多方面體現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助力實現共同富裕①區域協調發展。中西部地區加大交通、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投入。②推動農村現代化。加大對農村和貧困地區的基建覆蓋,確保全體人民都能享受到基本的基礎設施服務。農村的基建不斷完善,包括農村公路“戶戶通”工程,讓農產品能夠更方便出去,提高農民收入。農村水利設施、網絡通信設施建設等改善了農村的生產生活條件,使農民能夠像城市居民一樣享受現代化的便利,如通過網絡開展電商業務,銷售農產品,拓寬收入渠道。③促進產業協同。基礎設施建設為不同產業的融合發展提供了可能。在城市周邊建設產業園區所需的基建,能夠吸引各類企業入駐,為當地居民提供豐富的就業崗位,包括技術工種和普通勞動崗位,增加居民收入。④改善環境。水利工程建設中,修建魚道讓魚類能夠順利洄游產卵,同時在周邊打造生態濕地,凈化水質、調節氣候,提升居民生活環境質量,為人民創造健康的生活空間。中國基建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交通基建】大規模建設高速公路、鐵路方便出行。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包括地鐵、快速公交等,讓居民日常通勤更加便捷舒適,減少交通擁堵。【能源基建】完善電網系統保證電力的穩定供應,提升生活品質。對清潔能源基建的投入,如太陽能、風能發電設施建設,助于改善環境,減少污染對人民健康的危害。【通信基建】推進5G網絡建設,提升網絡速度和覆蓋率,在線教育、遠程醫療得以更好地開展。【水利基建】建設大量的水利設施用于防洪、灌溉和供水,保護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灌溉設施保障農業生產;安全的供水系統確保居民能用上干凈的水。中國基建在多個方面體現了發展依靠人民:①規劃階段,會廣泛征求人民意見。例如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會通過聽證會、網絡問卷等多種方式向民眾征求站點設置、線路走向等意見。讓民眾能夠充分參與基建規劃,尊重人民的主體地位,并且民眾的生活經驗和實際需求也能為規劃提供創意和思路,發揮人民首創精神。②建設過程中,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為民眾提供就業機會。從建筑工人、技術人員到各種后勤保障崗位,眾多百姓參與其中,為基建添磚加瓦。一些民間企業和科研人員也積極投入到基建相關的技術研發和創新中。比如在建筑材料的創新方面,一些民營企業發揮自身優勢,研發出更環保、更高效的建筑材料應用于基礎設施建設,這些成果來自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為基建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動力。①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屬性;②反映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的內在要求;③彰顯了人民至上的立場觀點方法;④確立了貫徹新發展理念必須始終堅持的基本原則一、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2.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意義白鶴灘水電站:這是一個斥資1800億元打造的水電站,2017年正式開工,2021年首批機組就已進入發電中。白鶴灘水電站的年發電量可滿足7500萬人一年的用電需求,節約1968萬噸煤炭,減排5200萬噸二氧化碳。港珠澳大橋:這是一項連接內地和港澳特別行政區的跨海大橋,全長55千米,其中海底隧道長36千米。該大橋的投資額為1269億元,施工耗時18年,展示了中國橋梁建設的技術實力。烏東德水電站:這是一個投資額為1200億元的水電站,運行2年就已實現了1000億千瓦時的發電量,極大地促進了地區經濟發展。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這是一個占地760萬平方米,年人流吞吐量超1億人次的現代化國際機場。大興機場的投資額近800億元,展示了中國在航空建設領域的最新成就。⑩西電東送工程:將西部豐富的電力資源輸送到電力需求緊張的東部,以實現資源互補和區域協調發展的重大工程。總投資超過5500億元,分為北、中、南三路送電線路。⑨西氣東輸工程:將西部地區豐富的天然氣資源輸送到東部和南部地區,特別是上海、廣東等經濟發達城市,改善能源結構,減少煤炭使用,助力“碳達峰”,投資額為5265億元,年輸氣量超8000億立方米。⑧南水北調工程:解決中國北方嚴重干旱問題,通過調配南方水資源到北方的大型水利工程。該工程分為西線、中線、東線三部分,總投資達到5000億元,每年可調水500億立方米,惠及4.38億人口。⑦川藏鐵路:連接四川、西藏的鐵路大動脈,預計總投資為3198億元。全長1800公里,其中橫斷山脈需要打通800公里隧道,并橫跨多條河流,要修建數百個橋梁。⑥三峽工程:耗資2500億元的水利奇跡,,不僅完美解決長江流域的洪災問題,還極大地提升中國的電力供應能力。⑤京滬高鐵:中國高鐵史上的里程碑工程,縮短兩地的通行距離,加快文化交流和溝通。投資額為2200億元,中國少有能盈利的鐵路之一。④白鶴灘水電站:斥資1800億元,2017年開工,2021年首批機組就已進入發電中。年發電量可滿足7500萬人一年的用電需求,節約1968萬噸煤炭,減排5200萬噸CO 。③港珠澳大橋:連接內地和港澳特別行政區的跨海大橋,全長55千米,其中海底隧道長36千米。投資額1269億元,施工耗時18年,展示中國橋梁建設的技術實力。②烏東德水電站:投資額為1200億元的水電站,運行2年就已實現了1000億千瓦時的發電量,極大地促進地區經濟發展。①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占地760萬平方米,年人流吞吐量超1億人次的現代化國際機場。大興機場的投資額近800億元,展示中國在航空建設領域的最新成就。子議題2:超級工程如何生動詮釋新發展理念,驅動高質量發展強勁引擎?(1)這些超級工程是針對發展中存在什么矛盾提出的?(2)選擇某超級工程,說明它是如何貫徹五大發展理念?(3)中國基建為什么要貫徹新發展理念?議學問題這些超級基建主要針對以下發展中的矛盾:【區域發展不平衡的矛盾】(1)東西部差距:①經濟發展差距:東西部經濟總量、產業結構和發展速度上存在顯著差異。如西氣東輸工程,將西部豐富的天然氣輸送到東部,發揮西部資源優勢,帶動天然氣產業發展,增加經濟收入。滿足東部能源需求,促進工業持續穩定發展,縮小東西部經濟差距。②基礎設施差距:東部基礎設施發達,西部薄弱。青藏鐵路改善西藏交通狀況,加強與內地的聯系。(2)城鄉差距:①交通便利性差異:農村和城市在交通設施上存在很大差距。農村公路建設、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等項目,改善城鄉交通連接。②公共服務供給差異:如南水北調工程在改善北方農村地區的供水狀況,使農村享受和城市水資源供應,提升農村公共服務水平。【資源分布與需求不匹配的矛盾】(1) 能源資源方面:②空間分布不均。西電東送等工程解決空間上的矛盾。②時間供需矛盾:能源需求在不同時間也存在波動。三峽工程等水利樞紐工程通過水庫調節,平衡電力在時間上的供需矛盾,枯水期和豐水期合理調節水資源,保障水資源的穩定供應。(2)水資源方面:中國水資源南多北少。南水北調工程有效平衡南北水資源分布與需求的矛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矛盾】(1)生態脆弱地區開發與保護矛盾。在一些生態脆弱地區,如青藏鐵路建設區域是高原生態系統,川藏鐵路沿線也有大量生態脆弱地帶。這些基建項目在建設過程中面臨既要開發利用資源促進經濟發展,又要保護生態環境的矛盾。(2)傳統能源與清潔能源的矛盾。經濟發展需要大量能源支持,傳統能源存在環境污染問題。【產業結構升級和基礎設施支撐不足的矛盾】 (1)高端制造業與物流運輸矛盾。高鐵快速發展,如京滬高鐵連接京津冀和長三角兩大經濟區,滿足了高端產業零部件、產品快速運輸的需求,為產業升級提供了有力的物流支撐。(2)科技創新與基礎設施配套矛盾。科技創新產業需要良好的通信、電力等基礎設施。西電東送多方面貫徹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創新】①技術創新突破:輸電技術不斷創新,如特高壓輸電技術。自主研發±800千伏及以上特高壓直流輸電技術,提升輸電容量和距離,降低輸電損耗,保障西電東送的高效實施,推動我國電力科技的進步。②設備國產化:科研攻關,實現如柔性直流換流閥、特高壓直流高速開關等核心設備從依賴進口到自主研發、生產,性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打破西方技術封鎖。③管理創新:運用數字化、智能化的管理手段,提高工程的建設效率和運營管理水平。1【協調】①區域協調:西能源資源轉化為電力輸送到東部,促進東西部經濟協同發展。西部能源產區通過電力外送,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帶動當地相關產業的發展,增加就業機會和財政收入,縮小東西部地區的經濟差距,實現區域協調發展。②產業協調:推動電力上下游產業的協同發展,也推動東部地區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促進能源節約和高效利用,實現東西部產業的優勢互補和協同發展。2【綠色】①清潔能源輸送:輸送水電、風電、光伏發電等清潔能源,降低東部碳排放和環境污染,改善東部生態環境,實現經濟綠色發展。②生態環境保護:在水電站的建設中,采取生態流量泄放、魚類增殖放流等措施,減少對水生生態系統的影響;在輸電線路的建設中,盡量避開生態保護區和環境敏感區域,減少對植被和土地的破壞,實現工程建設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3【開放】國際合作與交流:特高壓輸電技術、柔性直流輸電技術等在國際上處于領先地位,吸引眾多國家的合作意向。通過與其他國家開展電力技術交流、項目合作等,推動我國電力技術和裝備的“走出去”,提升我國在國際能源領域的影響力和競爭力。②市場開放:電力市場逐步開放。4【共享】①電力供應保障:提供穩定、可靠的電力供應,保障居民的生活用電和企業的生產用電,使東部人民共享西部能源開發的成果。②利益共享機制:通過建立合理的電價形成機制、稅收分配機制等,保障西部地區在能源開發和電力外送中的合法權益,促進東西部地區的共同發展和人民的共同富裕。5川藏鐵路在建設和運營過程中貫徹新發展理念:【創新 】①技術創新:穿越復雜地質環境,如高山峽谷、地震活躍帶和板塊交界區域,需不斷創新復雜地質隧道施工技術。如針對高地應力、巖爆、涌水突泥等難題,研發新型超前地質預報系統;②裝備創新:研發新型工程裝備。如高海拔、大坡度、小半徑的鋪軌機等裝備,提升施工效率與質量。通信信號等系統方面也進行創新。【協調】①區域協調:加強內地與西藏聯系,促進人流、物流、信息流在區域間的快速流動。推動西部經濟、文化、教育等的協同發展,縮小區域間的發展差距。助力西藏特產外運,東部物資、技術也能更好支援西藏建設。②產業協調:鐵路建設帶動了上下游產業的協同進步。如促進西藏旅游業的快速發展,也帶動了酒店、餐飲等相關服務業的興起。【綠色】①生態保護優先:選線階段盡量避開生態敏感區域,無法避讓區域,采取生態修復和補償措施。②節能減排措施:在運營階段采用新型節能技術,如節能型列車、高效的供電系統等,減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開放】①對外交流合作:川藏鐵路的建設為中國與南亞等周邊地區的交流合作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通道。加強了與周邊國家的經濟、文化交往,促進跨境貿易和人員往來,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如能夠更好地對接“一帶一路”。②理念與技術引進:積極引進國內外先進的鐵路建設理念和技術,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進行吸收和轉化。同時向世界展示中國鐵路建設的先進成果,加強國際鐵路領域的技術和經驗交流。【共享】①共享交通便利:讓沿線居民共享交通基礎設施改善帶來的便利,方便居民的出行和對外交流,提高生活質量;②共享發展機遇:沿線各地能夠共享鐵路帶來的經濟發展機遇。【創新】①技術創新:智能化提升工作,持續深化北斗應用示范工程、智能運維管理系統、無人機綜合巡檢等科技項目建設。②管理創新:構建符合上市公司治理規范和國鐵企業管理特色的內控治理體系。通過大數據分析等手段,優化運輸組織和客票營銷,根據客流情況及時組織重聯編組或加開列車,提高運輸效率和效益。【協調】區域協調:連接京滬兩個中國重要的經濟中心,及沿線多個城市,促進區域間的經濟交流與合作。加速人員、物資、信息的流動,帶動沿線地區的產業升級和城市發展,縮小區域間的經濟差距,推動京津冀地區和長三角地區的協同發展。②產業協調:與公路、航空等合理分工,發揮各自優勢,提供多樣化出行選擇,提高綜合交通運輸的效率和服務質量,促進交通運輸產業的協調發展。【綠色】①節能減排:完全采用電能作動力,不依賴燃油,不直接排放溫室氣體,具有節能減排優勢。推進能源管理信息化水平,參與電力市場化交易,持續推動合同能源管理,降低能源消耗和運營成本。②生態保護:如過陽澄湖等生態敏感區域,采用“雙排筑壩圍堰”陸地施工方案,減少對水體的污染和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加強工程防護和植物防護,及時恢復受損的生態環境,保護沿線的水土資源。京滬高鐵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開放】國際合作與交流:與國外的鐵路公司和科研機構開展合作與交流,分享高鐵建設和運營的經驗和技術,推動中國高鐵技術的國際化發展。②信息公開與共享:積極回應投資者的問詢,召開業績說明會,接待證券和投資機構調研,及時向社會公開公司的經營情況和發展戰略,提高了公司的透明度和公信力,為投資者和社會各界提供了了解公司的渠道。【共享】服務大眾:提供安全、便捷、舒適的出行服務,改變出行方式,提高出行效率。②帶動經濟發展:沿線地區的企業和居民受益于京滬高鐵的開通,如帶動旅游、餐飲、住宿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和經濟收入,推動區域經濟的共同發展。港珠澳大橋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協調】①區域協調:連接香港、澳門和珠海,加強粵港澳大灣區的區域交通聯系,整合大灣區的交通網絡。人員、物資等要素能夠在三地之間更加高效地流動,促進大灣區內部的經濟協調發展。②工程建設協調,涉及眾多部門和單位,包括內地、香港和澳門的不同管理機構,各方通過建立有效的溝通協調機制,確保大橋順利建設。【開放】極大地提升了粵港澳大灣區的對外開放水平,加強與世界各地的貿易往來和經濟合作。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國際資本、技術和人才匯聚大灣區,使大灣區成為國際經濟合作的前沿陣地,為國內外企業創造更廣闊的市場空間和合作機會。【創新】①技術創新,許多世界首創工程技術。如深埋沉管隧道技術,解決了在外海厚軟基床環境下,沉管隧道管節的精準對接難題,其精度達到毫米級,這一技術突破在世界橋梁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②建設理念創新,采用“工廠化、大型化、標準化、裝配化”的理念,大大提高了工程質量和建設效率。【綠色】盡量減少對海洋生態環境的破壞。如,在白海豚保護區附近施工時,采用先進的環保疏浚設備和技術,降低施工噪音和懸浮物擴散,并且開展對白海豚的監測和保護工作,有效保護了中華白海豚等海洋珍稀物種。采用新型的建筑材料和工藝,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共享】①交通共享,為粵港澳三地居民提供便捷出行方式,共享大灣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成果,方便通勤、旅游、探親訪友等活動。②經濟共享,促進港澳地區與內地的產業協同發展,推動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帶動大灣區整體經濟的增長,共享經濟發展帶來的機遇和紅利。【創新】①設計創新:航站樓采用放射狀指廊設計,從中心向四周放射狀分布五條指廊,縮短步行距離。應用大量數字化技術,如BIM(建筑信息模型)技術,實現從設計、施工到運營管理的全生命周期信息整合與高效管理。②運營創新:先進的行李處理系統,實現全程自動化操作,提高效率和準確性。配備先進的智能安檢系統,利用人臉識別等技術,使安檢流程更加高效。【協調】①區域協調:與京津冀協同發展緊密相連。加強京津冀地區的交通樞紐功能,周邊配套建設綜合交通樞紐,實現一體化的交通協調發展②功能協調:將航空運輸功能與商業、餐飲、休閑等多種功能進行有機協調。【綠色】①能源利用:多種綠色能源技術。如航站樓屋頂鋪設的光伏發電設備,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還建設地源熱泵系統,利用地下淺層地熱資源進行供熱和制冷,減少傳統能源的消耗。②生態環境:對機場周邊的水系進行生態修復,營造了良好的生態濕地景觀,不僅提升了機場的景觀品質,還為鳥類等生物提供了棲息環境。【開放】①國際航線拓展:積極拓展國際航線,加強與世界各國的航空聯系。②航空聯盟合作:積極融入全球航空聯盟體系,與其他機場和航空公司通過代碼共享、聯運等合作方式,使其成為國際航空運輸網絡中的重要節點。【共享】①資源共享:設施如會議室、貴賓室等資源可通過合理的安排實現不同航空公司和旅客之間的共享,提高資源利用效率。②經濟共享:帶動周邊臨空經濟區的發展,創造大量的就業,使周邊居民能夠共享機場帶來的經濟紅利。大興國際機場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中國基建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原因【適應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1) 創新是動力源泉:①通過技術創新可以提高基礎設施的建設效率和質量。②創新的基建模式可以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參與,如采用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建設基礎設施項目,激發市場活力,促進經濟結構的優化。(2)協調是平衡保障:區域之間、城鄉之間發展不平衡。①可加強區域間的聯系,如通過建設跨區域的交通基礎設施,促進資源的合理流動。②可帶動上下游產業協同發展,如建設一個大型港口,不僅可以促進航運業的發展,還會帶動港口周邊的物流、加工貿易等產業的興起,形成產業集群,促進經濟的協調健康發展。【應對資源環境挑戰】(1)綠色是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可以減少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過程中的生態破壞和資源浪費。水利工程建設中注重生態保護,像建設生態型水庫和河道整治工程,能夠維護生態系統的平衡,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雙贏。(2)開放是拓展資源利用和技術交流的渠道。開放使中國基建企業更好地利用全球資源。在建設大型基礎設施項目時,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同時也可輸出中國成熟的基建技術。開放可以促進不同地區之間的資源共享和技術合作。【滿足社會公共服務需求和共享發展成果】(1)共享是發展的根本目的。建設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礎設施,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安全的公共服務。共享發展理念還體現在不同群體之間公平地享受基礎設施服務。(2)提升國家綜合競爭力和長期穩定發展。高質量的基礎設施是國家綜合競爭力的重要體現。在全球經濟競爭中,良好的交通、通信和能源基礎設施能夠吸引更多的投資,促進貿易往來。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基建項目能夠實現長期穩定的發展。通過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有機結合,基建項目不僅能夠在短期內拉動經濟增長、改善社會服務,還能夠在長期內適應經濟、社會和環境的變化,為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新發展理念”思想的提出2017年,中共十九大明確提出把“堅持新發展理念”作為“十四條堅持”的基本方略之一。同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新發展理念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主要內容,要堅持新發展理念,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2015年10月,習總書記在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首次提出“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必須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新時代高速增長 “ 有沒有”高質量增長 “ 好不好”解決解決新需求新理念: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矛盾理念是行動的先導,一定的發展實踐是由一定的發展理念來引領的。新時代需要新發展理念。要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動力、厚植發展優勢,更好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①時代需求②人民需求新發展理念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主要內容。③地位二、貫徹新發展理念1.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原因新發展理念必要性——發展不平衡、不充分新發展理念必要性:發展不充分則主要表現為推進改革不充分、創新驅動不充分、對外開放不充分、要素供給不充分結合教材知識完成下面表格發展難題 問題表現 所需發展理念 原因 要求 說明例子創新能力不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較大生態環保任重道遠國際環境日趨復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二、貫徹新發展理念2.新發展理念的具體內容發展難題 問題表現 發展理念 原因 要求 說明例子“創新能力不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動力問題 怎樣才能減少對外貿的依存度,做大做強內循環? 創新 發展動力決定發展速度、效能、可持續性,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堅持創新發展,要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港珠澳大橋科研人員創新研發出沉管隧道技術。在復雜的海洋環境和地質條件下,實現了多個巨型沉管的精準對接,誤差控制在極小范圍內,突破了以往此類工程的技術瓶頸。②大興機場創新地采用放射狀的跑道布局,能夠有效減少飛機滑行時間,提高機場運行效率。巨大的穹頂使用先進采光技術,保證照明效果的同時實現了節能環保。行李運輸等系統智能化創新技術,能快速準確地將行李送到對應的航班。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較大”不平衡問題 亟待去彌補科技短板,另一角度說明發展還需要 協調 協調發展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是發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統一。 堅持協調發展,要正確處理發展中的重大關系,重點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促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不斷增強發展的整體性。 南水北調工程涉及多個地區、多個部門的協調配合。貫穿了中國的東、中、西部,連接了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四大流域。在實施過程中,需要協調水源地、沿線城市和受水區之間的利益。京津冀城際鐵路網建設。協調京津冀三地的交通規劃,把三地的城市緊密連接起來。促進區域內人才、資金、技術等要素的流動和協調配置。“生態環保任重道遠”人與自然和諧問題 為何要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為何、如何實施健康中國戰略 綠色 綠色發展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 堅持綠色發展,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可持續發展,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美麗中國,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放肆、生活方式,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①三峽工程十分注重生態環境保護。科學合理的水庫調度方式,為魚類繁殖、濕地生態等創造有利條件。產生大量的清潔電能,減少大量煤炭產生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②白鶴灘水電站大壩建設中采用新型低熱水泥,減少水泥在水化過程中的熱量釋放,降低對周圍山體生態的熱影響。移民安置過程中,注重生態恢復,規劃建設生態宜居的安置區。國際環境日趨復雜, 發展內外聯動問題 為何強調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 開放 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 堅持開放發展,要順應我國經濟深度融人世界經濟的趨勢,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①洋山港吸引全球眾多航運企業和物流巨頭合作。與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個港口有貿易往來,加強中國與世界各國的經濟聯系。洋山港建設和運營過程中積極引進國外先進的港口設備和管理經驗,自動化碼頭技術部分借鑒國外自動化港口的成熟經驗。②中歐班列往來于中國與歐洲以及“一帶一路”集裝箱國際鐵路聯運班列。內陸城市成為開放前沿,貨物運輸時間大幅縮短,運輸成本降低,加強商品流通。“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會公正問題 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體現的何種理念,價值 共享 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共享發展是我們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重要體現。 堅持共享發展,要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堅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漸進共享,使全體人民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國家電網的特高壓輸電工程使得能源資源得到優化配置,促進東西部地區的協同發展。帶動了當地能源產業的發展,增加就業機會和財政收入。“寬帶中國”戰略推進了寬帶網絡基礎設施建設,讓互聯網服務能夠普及到更多的人群和地區。寬帶網絡促進了電子商務等經濟活動在不同地區的開展。農村地區的特色農產品可以通過電商平臺銷售出去,帶動農民增收。科技創新(互聯網+、人工智能、數字經濟、新產業新業態)、管理體制創新、文化創新、思想創新、制度創新等。(1) 創新鄉村振興、共同富裕、長江區域一體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協同發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2)協調精準扶貧、扶貧攻堅、民生短板、公共服務等。(5)共享新環保法、垃圾分類、塞罕壩精神(治沙)、生態移民、生物多樣性大會、碳達峰、碳中和、碳權交易、黃河大保護+長江生態恢復+國家公園建設等。(3)綠色一帶一路、自貿區建設、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進口博覽會、外商投資法等。(4)開放新發展理念各種表現名詞點擊新型城鎮化新型城鎮化是以城鄉統籌,城鄉一體,產業互動,節約集約,生態宜居,和諧發展為基本特征的城鎮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鎮,新型農村社區協調發展,互促共進的城鎮化。新型工業化新型工業化就是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工業化。相關鏈接 P35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01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技是國之利器,國家賴之以強,企業賴之以贏,人民生活賴之以好。中國要強,中國人民生活要好,必須有強大科技。02人才是第一資源。綜合國力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競爭。人才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指標。人才是自主創新的關鍵,頂尖人才具有不可替代性。國家發展靠人才,民族振興靠人才。03創新是第一動力。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創新能力,從根本上影響甚至決定國家和民族前途命運。如果科技創新搞不上去,發展動力就不可能實現轉換,我們在全球經濟競爭中就會處于下風。04投資不算消費支出恩格爾系數是反映人民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標。它由19世紀德國統計學家恩斯特.恩格爾提出,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費總支出的比例。恩格爾系數越小,一般表明家庭生活水平越高。恩格爾系數恩格爾系數(%)食品支出金額消費總支出金額× 100%=恩格爾系數大小與消費結構(消費水平)的關系:恩格爾系數是衡量消費水平和消費結構的一個重要指標。恩格爾系數越大——消費水平越低,消費結構不合理。恩格爾系數越小——消費水平越高,消費結構優化。積極主動擴大對外開放主動開放01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雙向開放02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開放格局全面開放03構建公平競爭的內外資源發展環境公平開放04推動經濟全球化朝普惠共贏方向發展共贏開放05求同存異,包容共生的國際發展合作新途徑包容開放06(1)地位:新發展理念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主要內容。(2)關系:五大發展理念相互貫通、相互促進,是具有內在聯系的集合體,要統一貫徹,不能顧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3)要求:要把新發展理念完整、準確、全面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二、貫徹新發展理念3.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地位、關系和要求:基本原則新發展理念發展思想創新綠色開放共享課堂總結美好生活需要的要求發展依靠人民發展為了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統一貫徹全面性、系統性,不斷開拓發展新境界。以人民為中心協調當堂訓練1.在“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型過程中,產業園區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是大勢所趨。基于智能物聯網技術的傳感器、電子設備、智能辦公設備、工業智能裝備等智能制造設備需求大增,但也面臨產業鏈被“卡脖子”的風險。這給我國相關企業發展的啟示是( )堅持合作共贏,推動智能制造全產業鏈協調運轉堅持開放發展,立足國際市場加大高新技術引進堅持共享發展,完善分配機制提高內部管理效能堅持創新發展,促進科技創新與市場需求精準對接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C當堂訓練2.2024年4月12日,商務部等14部門印發的《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對外發布。方案提出加大財政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廢舊家電回收網絡、優化家居市場環境等22條舉措。新一輪消費品以舊換新,將進一步推動汽車換“能”、家電換“智”、家庭廚衛“煥新”,其意義在于( )①滿足居民改善需求,“換”出美好生活新品質②促進產品更新迭代,“換”出產業升級新動能③發揮財政主導作用,“換”出內需增長新空間④確立資源回收制度,“換”出循環經濟新模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A當堂訓練3.習近平指出,自然是生命之母,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新時代,我國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更加健全,生態環境保護發生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祖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這說明( )①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②樹立堅持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③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綠色發展體系已經形成 ④全體人民同步富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當堂訓練4.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做到改革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堅持從人民整體利益、根本利益、長遠利益出發謀劃和推進改革。上述材料( )①彰顯了人民至上的立場②反映了我國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③表明我國充分尊重人民的主體地位④表明我國建立了正確的高質量發展格局A.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③④B當堂訓練5.山海協作工程是一種形象化的提法,“山”主要指以浙西南山區和舟山海島為主的欠發達地區,“海”主要指沿海發達地區和經濟發達的縣(市、區)。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浙江堅持先富帶動后富,深度推進山海協作,加大扶持欠發達地區力度,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浙江深度推進山海協作表明 ( )①堅持協調發展以在發展中促進相對平衡②市場在資源合理配置中起著決定性作用③加大扶持力度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關鍵④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