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12課《論語》十二章 知識點及練習題(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12課《論語》十二章 知識點及練習題(含答案)

資源簡介

11.《論語》十二章 知識點
一、作品梗概
《論語》,儒家經典著作,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書,共20篇。東漢列為“七經”之一,宋代把它與《大學》《中庸》《孟子》合稱為“四書”。《論語》的語言簡潔精練,含義深刻,其中有許多言論至今仍被世人視為至理。
二、作者簡介
孔子(前551 - 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陬(zōu)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是我國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創始人。后人尊稱他為“至圣”“圣人”。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游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教育上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孟子與孔子并稱“孔孟”,被聯合國稱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仁政”思想是儒家思想代表孟子從孔子的“仁學”繼承發展而來。
三、重點字詞解釋及翻譯
第一章
原文: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1.字詞解釋:時:按時 說:通“悅”,愉快
朋:志同道合的人 慍:生氣,發怒
君子:指道德上有修養的人
2.譯文:孔子說:“學習了(知識),然后按一定的時間溫習它,不也是很高興嗎 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處(到這里)來,不也是很快樂嗎 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
3.課文探究:第1句:講學習方法
第2句:講學習的樂趣
第3句:講個人修養
第二章
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1.字詞解釋:日:每天
三省:多次反省。省;自我檢查、反省。三:泛指多
忠:盡心竭力 信:真誠,誠實
傳:老師傳授的知識
2.譯文: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呢 跟朋友往來是不是誠實呢 老師傳授的知識是不是復習過呢 ”
3.課文探究:本章強調治學的人重視道德修養
第三章
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1.字詞解釋:有:通“又”,用于零數和整數之間
立:獨立做事情 惑:迷惑、疑惑
逾:越過、超過 矩:規范、規范
2.譯文:孔子說:“我十五歲的時候立志于做學問;三十歲能夠獨立做事,自立于世;四十歲能通達事理,不為外物所迷惑;五十歲的時候知道哪些是不能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歲時能聽得進不同意見;七十歲時能隨心所欲,卻不會逾越法度規矩。”
3.課文探究:本章是孔子自述他學習和提高修養的過程。
第四章
原文: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1.字詞解釋:故:舊的知識 知新:新的理解與體會
可以:可以憑借。以:憑借 為:做,成為
2.譯文:孔子說:“溫習學過的知識,從而得到新的體會與理解,可以憑借這成為老師。”
3.課文探究:本章談學習方法。(強調“溫故”,還要能“知新”,新舊知識相融合)
第五章
原文: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字詞解釋:而:表轉折,卻。
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
殆:疑惑
2.譯文:孔子說:“只學習卻不思考,就會迷茫而無所適從。只空想卻不學習,就會有疑惑。”
3.課文探究:本章講學習方法,闡述學習與思考的辯證關系,強調學思相結合。
第六章
原文: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1.字詞解釋:賢:賢德、高尚 簞:盛飯用的圓形竹器
堪:能忍受 樂:樂趣
2.譯文:孔子說:“顏回的品質是多么高尚啊!一簞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屋里,別人都忍受不了這種清苦,顏回卻不改變他好學的樂趣。顏回的品質是多么高尚啊!”
3.課文探究:本章贊揚了顏回樂于學習、安貧樂道的品質。(學習態度)
第七章
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1.字詞解釋:之:代詞,指學問和事業
好:喜歡、愛好 樂:以……為樂趣
2.譯文:孔子說:“對于學習,知道怎么學習的人,不如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又不如以學習為樂趣的人。”
3.課文探究:本章闡述了學習態度:以學習為快樂
第八章
原文: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1.字詞解釋:飯:吃飯,名詞作動詞 水:冷水
肱:胳膊 于:對于
2.譯文:孔子說:“吃粗糧,喝冷水,彎著胳膊當枕頭,樂趣也就在這中間了。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富貴,對于我來講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樣。”
3.課文探究:本章講人的道德修養,提倡安貧樂道、淡泊名利的精神品質。
第九章
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字詞解釋:焉:于此,在其中 擇:選擇
善者:好的方面,優點 從:跟從、學習
2.譯文:孔子說:“幾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作我的老師的人。選擇他們的優點去學習,看到他們的缺(如果發現自己也有),就要改正。”
3.課文探究:本章講學習態度:向一切人學習。不但要學習別人的長處,還要借鑒別人的短處,反省自己有沒有類似的毛病。
第十章
原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1.字詞解釋:川:河、河流 逝:流逝
斯:這 舍:舍棄
2.譯文:孔子在河邊感嘆道:“時光就像這流水一樣消逝,日夜不停呀!
3.課文探究:本章講時光易逝,應珍惜時間。
十一章
原文: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1.字詞解釋:三軍:軍隊的通稱 匹夫:普通人,男子漢。
奪;改變
2.譯文:孔子說:“軍隊的主帥可以改變,但一個普通人的志氣卻不可改變。”
3.課文探究:本章講一個人應當堅定信念、矢志不渝。每一個人都應該有志向。
十二章
原文: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字詞解釋:博:廣泛 篤:忠實、堅守
切:懇切 仁:仁德
2.譯文:子夏說:“廣泛地學習并堅守自己的志向,遇不明事能懇切地向別人提問并多考慮當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3.課文探究:本章講堅定信念、廣泛學習。理論聯系實際。(多學、多思、多問)
四、主題概述
本文選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論,主要論述了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和品德修養方面的問題,強調了學習必須有謙虛求實的態度和勤于復習、善于思考的方法,還指出加強個人修養的重要性。
五、文言知識積累
(一)通假字
1.不亦說乎(說:通悅,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學(有:通又,用于整數和零數之間)
(二)古今異義
1.學而時習之 古義:按時; 今義:時間。
2.吾日三省吾身 古義:泛指多; 今義:表示確數。
3.吾日三省吾身 古義:自身的品德、才力等; 今義:身體
4.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古義:誠信; 今義:相信,信用。
5.溫故而知新 古義:學過的知識; 今義:原來的,從前的
6.可以為師矣 古義:可以憑借; 今義:表示可能或能夠
7.飯疏食 古義:粗糙,粗礪; 今義:清除阻塞使通暢
8.飲水 古義:冷水; 今義:指所有的水
9.不舍晝夜 古義:停留,止息; 今義:舍棄。
(三)詞類活用
1.學而時習之(名詞作狀語,按時)
2.吾日三省吾身(名詞作狀語,每天)
3.傳不習乎(動詞作名詞,傳授的知識)
4.溫故而知新(形容詞作名詞,學過的知識;新的理解和體會)
5.一瓢飲(動詞作名詞,指水)
6.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快樂)
7.飯疏食(名詞作動詞,吃)
(四)一詞多義
1.可以為師矣(當、做) 為人謀而不忠乎(替)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學(立志) 博學篤志/不可奪志(志向)
3.人不知而不慍(表轉折) 溫故而知新(表順承)
博學而篤志(表并列) 三十而立(表修飾)
4.不亦樂乎(快樂) 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以……為樂趣)
樂亦在其中矣(樂趣) 回也不改其樂(樂趣)
5.人不知而不慍(了解) 溫故而知新(知道,懂得)
6.逝者如斯夫(語氣詞,用于句末,表示感嘆)
匹夫不可奪志也(成年男子的統稱)
(五)重要虛詞
1.之
①學而時習之(代詞,指學到的知識)
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代詞,它,指學問和事業。一說,指仁德)
③曲肱而枕之(代詞,指胳膊)
2.其
①人不堪其憂(代詞,那種)
②回也不改其樂(代詞,他的)
③擇其善者而從之(代詞,他們的)
3.以
可以為師矣(介詞,憑借)
4.而
①學而時習之(連詞,表示承接)
②人不知而不慍(連詞,表示轉折)
③溫故而知新(連詞,表示承接)
④學而不思則罔(連詞,表示轉折)
⑤擇其善者而從之(連詞,表示承接)
⑥博學而篤志(連詞,表示并列)
5.于
于我如浮云(介詞,對,對于)
(六)特殊句式
1.省略句
可以為師矣。“以”后面省略代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句首省略動詞“擇”
2.判斷句
①賢哉,回也!(“……也”表示判斷)
②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也”表示判斷)
3.固定句式
不亦說乎?(“不亦……乎”常用于表示委婉地反問)
(七)成語積累
1.不亦樂乎:原是喜悅之意。現常用來表示事態的發展已達到過甚的程度。
2.三省吾身:原指每日從三個方面檢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覺地檢查自己。
3.三十而立:指人在三十歲前后有所成就。
4.從心所欲:隨心所欲。
5.溫故知新:溫習學過的東西,獲得新的體會。也用以指吸取歷史經驗,能更好地認識現在。
6.簞食瓢飲:形容讀書人安于貧窮的清高生活。
7.擇善而從:指采納正確的意見或選擇好的方法加以實行。
8.逝者如斯:形容光陰如流水一去不返。
9.不舍晝夜:不放棄白天和黑夜。比喻夜以繼日。
六、鑒賞品讀
1.“學”與“習”是一個意思嗎?它們之間是什么關系?
不是一個意思。對于知識來說,“學”是一個認識過程,而“習”則是一個鞏固過程,要想掌握更多的知識,必須將“學”與“習”統一起來。
2.如何理解曾子所說的“忠”和“信”?講求“忠”和“信”對現代人有什么特殊意義?
“忠” 是辦事盡心盡力,“信”是誠信。在現代社會中,我們仍然要講求“忠”和“信”,只有這樣,我們的社會才會和諧,才會發展得越來越好。
3.如何理解孔子所說的“耳順”與“從心所欲”?
“耳順”一般而言,指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人到了六十歲,不管聽到什么樣的話,都能夠最大限度地尊重他人,這是一種悲憫之心,是外在的天地之理與內心的融合。有了這種融合,才能達到孔子所說的“從心所欲,不逾矩”。當所有的規矩已經變為你的生命習慣時,你就能夠做到從心所欲,這可以說是每一個生命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4.“溫故”與“知新”是什么關系?
孔子強調,“溫故”而不獨立思考,就達不到“知新”的目的,只有在溫習舊知識中有所發現,才“可以為師”,可見“溫故”是“知新”的基礎,“知新”是“溫故”的延伸和升華。
5.“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這句話運用了什么修辭?表現了孔子怎樣的品格?在今天有什么現實意義?
這句話運用了比喻的修辭,將富貴比作浮云,表現了孔子淡泊富貴的高尚品格,在物質利益面前,孔子保持了超然、獨立、高尚的人格和曠達的精神,堅持了自己的人生價值取向。這句話對消除當今社會上的一部分人為謀取利益而不擇手段、害國害民的弊端,具有重要的意義。
6.談談你對“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的理解。
子夏闡述了治學之道。“博學” 與 “篤志”是基礎,“切問”與“近思”是方法,能夠做到這四點,就可以達到儒家所提倡、追求的“仁”了。
7.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如何正確認識“學”與“思”的關系?
孔子非常重視正確的學習方法,“學”和“思”相結合就是他所提倡的學習方法之一。孔子認為,一味地讀書而不思考,只能被書本牽著鼻子走,這樣就會被書本所累,從而受到書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其解,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如果只是一味地埋頭苦思而不進行一定的書本知識的積累,進而對知識進行研究推敲,也只能流于空想,問題仍然不會得到解決,也就會產生更多地疑惑。只有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才能學到真知。
但是,“學”和“思”在孔子心中并不是對等的關系。孔子認為“學”是“思”的基礎,他反對離開“學”這個基礎去胡思亂想。他曾說:“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意思是:“我曾經整天不吃飯,徹夜不睡覺,去左思右想,結果沒有什么好處,還不如去認真學習。”這一句表明孔子是把“學”看得更加重要的,“學”是“思”的寄出和前提,“思”是“學”的提高和發展。
七、按要求默寫
1.闡述“學”和“思”辯證關系的句子是:學而不思則罔,死而不學則殆。
2.求學應該謙虛,向一切人學習的句子: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3.新舊知識相結合的句子是: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4.當別人不了解自己、誤解自己時,孔子提出不要焦慮: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5.孔子贊嘆顏回安貧樂道的高尚品質的句子是: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6.孔子在《述而》篇中論述君子對富貴的正確態度是: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為鑒,可以知得失。”由此我們可以聯想到《論語》中孔子的話: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AAPP會議在重慶召開,山城百姓喜迎各國嘉賓,《論語》中有一句話可以表達這種喜悅: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
9強調興趣對學習的重要性的一句話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10.與朋友交往應該做到誠信的句子是: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11.珍惜時間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12.與“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意思相近的一句話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13.強調每個人都應該有志向,并矢志不渝的句子是: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八、孔子名言警句
1.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2.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5.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6.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7.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8.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9.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10.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11.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12.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1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14.小不忍,則亂大謀。
1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九、教材課后習題
一:下列句子都是關于修身的,參考課文注釋,理解其意思。
1.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惱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嗎?
2.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已: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盡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誠實可信呢?老師傳授的知識是不是復習了呢?
3.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一竹籃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巷子里,別人都忍受不了這種貧困清苦,顏回卻沒有改變他好學的樂趣。
4.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干不義的事、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富貴,對于我來說,就如同天上的浮云。
5.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軍隊的主帥可以改變,普通人的志氣也不可以改變。
二:孔子及其弟子在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上有哪些觀點?選擇其中一點談談你的體會。
學習方法上的主張: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學習態度上的主張: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說明了學與思相結合是最有效的讀書方法,一味讀書而不思考,就不能深刻理解,甚至陷入迷茫,所謂盡信書,則不如無書;一味空想而不去學習和實踐,終究會疑惑而一無所得。
三:理解下列句中加點詞的含義。
1.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指有才德的人
2.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竭盡自己的心力。誠信。
3.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正當。
4.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仁德。
五:《論語》中有不少語句逐漸演化并固定為成語,至今仍活躍在現代漢語中,如“溫故知新”“不恥下問”“誨人不倦”“后生可畏”“當仁不讓”等。你還知道哪些?課外搜集一些,與同學分享。
示例:
1.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文質彬彬)
2.子曰:“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舉一反三)
3.見義不為,無勇也。(見義勇為)
4.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朽木不雕)
11.《論語十二章》練習題1
一、積累運用
1.解釋下列句子中的加點詞。
(1)學而時習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亦說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吾十有五而志于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不逾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思而不學則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人不堪其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匹夫不可奪志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語句。
(1)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本文中的原句回答問題。
(1)文中講與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切磋交談、探討問題,既可以增長知識、同時也是一種精神享受的句子是: 。
(2)文中論述了“學”與“思”的辯證關系的句子是:

(3)談時間之易失難得的句子是: 。
(4)談興趣對于學習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二、閱讀理解
(一)課內閱讀
閱讀課文選段,回答問題。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為政》)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雍也》)
4.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人不知而不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日三省吾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為人謀而不忠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逾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選段中不少句子已演變為成語,請寫出兩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閱讀選段,說說顏回的“賢”表現在哪里。(不少于兩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類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
孔子過泰山側
孔子過泰山側,有婦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①而聽之。使子路②問之曰:“子之哭也,壹③似重有憂者。”而曰:“然。昔者吾舅④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為不去也?”曰:“無苛政⑤。”夫子曰:“小子⑥識之,苛政猛于虎也!”
(選自《禮記·檀弓》)
【注】①式:通“軾”,車前的橫木,這里用作動詞,扶軾。
②子路:孔子的弟子,名仲由,字子路。 ③壹:的確,確實。
④舅:丈夫的父親。 ⑤苛政:苛刻、殘酷的政令。
⑥小子:長輩對晚輩的稱呼。
8.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孔子過泰山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子路問之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何為不去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子識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中的“夫子”“子”“小子”各指什么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章運用對比手法,得出了什么結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論語十二章》練習題2
一、文學常識填空
1.《論語》是_______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_______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論語》與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稱“四書”。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 - 公元前479),名_____,字_______,________時期______人,春秋末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想的創始人。相傳他有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統治者尊為“___________”,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與孔子并稱“___________”。
二、默寫。
1.闡述“學”和“思”辯證關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求學應該謙虛,正如《論語》中所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復習是學習的重要方法,且對學習者有重要的意義: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當別人不了解自己、誤解自己時,孔子提出不要焦慮: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閱讀理解
《論語》十二章(節選)
①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③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④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⑤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⑥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張》
1.解釋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1)不亦說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不知而不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傳不習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必有我師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博學而篤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譯下列句子。
(1)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節奏劃分錯誤的一項是( )
A.人不知∕而不慍 B.傳∕不習乎
C.可以為∕師矣 D.擇其善者∕而從之
4.選文的句子中有些談學習方法,有些談學習 態度,有些談品德修養,請各找出一例。
學習方法:
學習態度:
品德修養:
練習題1參考答案
一、積累運用
1.(1)按時 (2)同“悅”,愉快 (3)誠信
(4)同“又”,用于整數和零數之間 (5)越過 (6)疑惑
(7)能忍受 (8)指平民中的男子,這里泛指平民百姓
2.(1)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生氣,不是有才德的人嗎?
(2)只讀書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只空想卻不讀書,就會(對自己的學業)有疑惑。
(3)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富貴,對于我來講就像浮云一樣。
3.(1)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3)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二、閱讀理解
(一)課內閱讀
4.(1)生氣,惱怒 (2)自我檢查、反省
(3)竭盡自己的心力 (4)法度
5.(1)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快樂嗎?
(2)溫習學過的知識,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可以憑借(這)做老師了。
6.示例:溫故知新 三十而立
7.好學精神、安貧樂道、樂觀的人生態度。
(二)類文閱讀
8.(1)路過 (2)派,讓 (3)離開 (4)代詞,這件事
9.以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咬死了,我的丈夫也被(老虎)咬死了,如今我的兒子又死于虎口。
10.孔子、哭泣的婦人、孔子的弟子。
11.苛政猛于虎也。
【參考譯文】孔子路過泰山旁邊,見到一位婦女在墳墓前哭得很傷心。孔子用手扶著車前的橫木傾聽。(他)讓子路前去詢問說:“聽您的哭聲,的確像是一再遇上很悲傷的事。”(婦女)于是說:“是的。以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咬死了,我的丈夫也被(老虎)咬死了,如今我的兒子又死于虎口。”孔子說:“(那你)為什么不離開這里呢?”(婦女回答)說:“這里沒有苛刻、殘酷的政令。”孔子(對學生們)說:“你們記住,苛刻、殘酷的政令比老虎還要兇猛啊!”
練習題2參考答案
一、文學常識填空
1.儒家 語錄 《大學》、《中庸》、《孟子》
2.丘 仲尼 春秋 魯國 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儒家 圣人 孔孟
二、默寫。
1.學而不思則罔,死而不學則殆。
2.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3.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4.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三、閱讀理解
1.(1)說,同“悅”,愉快;
(2)生氣,惱怒;
(3)傳授,指老師傳授的知識;
(4)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5)堅定。
2.(1)只學習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而無所適從;只空想卻不學習,就會有困惑。
(2)我選擇他的優點向他學習,發現他的缺點(如果自己也有)就對照著改正自己的缺點。
3.C
4.(1)學而時習之 傳不習乎 溫故而知新
(2)三人行,必有我師 博學而篤志
(3)人不知而不慍 吾日三省吾身
第 頁
第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水河县| 灵山县| 修水县| 达拉特旗| 安宁市| 梓潼县| 从化市| 秦安县| 五河县| 竹溪县| 疏附县| 朝阳区| 崇礼县| 嘉义县| 高碑店市| 绥芬河市| 怀安县| 瑞安市| 内丘县| 神农架林区| 遵义县| 定远县| 长阳| 克拉玛依市| 兴文县| 东宁县| 防城港市| 峨山| 房产| 保亭| 拉孜县| 玉树县| 朝阳区| 吐鲁番市| 巴青县| 兴国县| 工布江达县| 宁阳县| 温泉县| 洪洞县| 鱼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