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正視發展挑戰”教學設計總議題:“八百里”洞庭湖為何如此“脆弱”?教材分析《正視發展挑戰》是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六課的第一框內容。本框題意在引導學生主要講述“是什么”的問題,即人口問題、資源環境問題是什么。引導學生認識到人口問題是我國面臨的全局性、長期性和戰略性問題,介紹了我國計劃生育的國策。學生在直觀感受我國資源環境形勢的基礎上理解要堅持走綠色發展,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發展的道路,是我們的必然選擇。據此,本課選用近期熱點素材洞庭湖決堤素材,洞庭湖所經歷的洪澇與干旱兩極境遇這樣的極端天氣應該引起我們的警示,所以我們從人口、資源、環境三個方面探討人類活動對洞庭湖資源生態的影響,從而理解國家政策的實施依據。學情分析九年級的學生,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從知識層面看,通過之前的學習,人口資源環境方面的知識學生在地理課以及其他的課程中多少都有一些了解,因此本課對學生而言學習的難度較小。因此重點是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讓學生更深刻的體會挑戰的嚴峻性,認識到建設生態文明的必要性。核心素養目標政治認同: 正確認識到我國人口、資源、環境形勢,理解并認同我國為應對發展挑戰制定的基本國策及走綠色文明發展道路。道德修養:樹立保護、節約資源意識,樹立共建生態文明意識,熱愛大自然。法治觀念:正確理解,并遵守黨和政府制定的關于應對人口、資源環境的各種政策,與違反政策的各種行為作斗爭。責任意識:在生活中以實際踐行保護生態環境、節約資源的理念,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自己的力量教材重難點分析教學重點:了解人口、資源、環境的現狀及應對措施教學難點:理解我國的人口、資源、環境國策。教學過程導入:播放視頻7月,洶涌的洪水一度沖開位于湖南華容縣團洲垸的洞庭湖一線堤防,導致農田、村莊被淹,數千人被迫搬離。經過全國多方支援,齊心搶險,潰口被封堵。但在“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洞庭湖一直處于洪澇災害的高風險中。而前兩年夏天,洞庭湖還因嚴重旱情備受矚目,并在去年8月創下1989年以來同期水體面積最小值。洞庭湖所經歷的洪澇與干旱兩極境遇,是極端天氣頻發的典型縮影。全球自然生態系統乃至整個人類社會,都正因此面臨重重挑戰。從今年的情況看,亞洲、非洲、歐洲和北美洲的熱浪已造成嚴重損失。印度遭遇了有記錄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高溫天氣。據當地氣象部門統計,自5月14日開始,首都新德里連續38天最高氣溫在40℃及以上。3月1日至6月18日,印度共報告中暑死亡病例110例,4萬多人疑似中暑。美國各地超過1.46億人收到高溫警報,其境內的死谷國家公園6日和7日最高氣溫達53.3℃,導致一名前往該地旅游的摩托車手死亡。在日本,由于天氣炎熱,7月1日至7日共有9105人因中暑被送往醫院,這一數字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分享:①你認為極端天氣的出現和什么有關?預設答案:人類的不合理活動②你知道人類面臨的發展挑戰還有哪些嗎?預設答案:全球變暖、冰川融化、環流停止、海平面上升、資源枯竭、環境惡化、人口劇增、糧食危機過渡:今天我們就以洞庭湖的發展挑戰為例來看看“八百里”洞庭湖為何如此“脆弱”?子議題一:關于洞庭湖人地矛盾的反思議學情境一:八百里洞庭魚米之鄉展示圖片:1644——1998年洞庭湖面積變化圖歷史上洞庭湖曾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昔日號稱“八百里洞庭”。由于近現代的圍湖造田,以及自然的泥沙淤積,洞庭湖面積由最大時記載的19世紀清朝汛期的湖面面積約6,000平方公里,驟減后有所恢復到1998年的4350平方公里。同時洞庭湖也是全國著名的商品糧基地,根據何培金《洞庭湖近代變遷史話》記載,“清中葉人口大量增加,無數的移民穿山越嶺而來,洞庭湖是怎么成為魚米之鄉的?就是靠筑堤圍墾。”議學任務一:圖說洞庭問題一:從圖中可以發現洞庭湖有何變化?并推斷洞庭湖、人口、糧食、蓄水能力之間有何關系:人口增長→(學生補充)預設答案:需要糧食→圍湖造田→湖面減小→蓄水能力減弱問題二:由人口國情帶來的挑戰還有很多,你還知道哪些嗎?或者你如何看待下列事情:退休新政策的頒布:2024年起將退休年齡設定為最低45歲,最高60歲。有人說湖南人的歸宿是廣州(湖南人的成年禮物是一張佛山的車票)。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我國男比女多3097萬人。預設答案:問題一:隨著老齡化加劇,生育率明顯低于更替水平,勞動力市場面臨壓力,延遲退休可增加勞動力供給。問題二:說明地區發展不平衡造成的人口流動。問題三:男女性別比失衡播放視頻: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公布問題三:我國為何要進行全國人口普查?為了應對人口問題,黨和國家采取了哪些積極措施?預設答案:世界各國都把掌握準確的人口數量、人口素質、人口結構和人口分布等情況,作為科學治國和宏觀決策的基礎。準確的人口數據是制定和完善各項政策措施的基礎我國始終堅持人口與發展綜合決策,科學把握人口發展規律,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平,有力促進了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議學成果一:我國的人口現狀P76①重要國情:我國是人口眾多的國家,人口發展是關系中華民族發展的大事情。②新特點:總人口增速趨緩;總和生育率明顯低于更替水平;出生人口男女性別比偏高;老齡化加劇;大量的人口流動議學成果二:為什么要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地位:(重點)①經濟:人口是社會發展的主體,也是影響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變量。P75②全球:人口問題已經成為一個日益嚴峻的全球性問題,成為人類社會面臨的重大挑戰之一。P75③國家:人口問題始終是我國面臨的全局性、長期性、戰略性問題。P76措施+意義:黨和國家始終堅持人口與發展綜合決策,科學把握人口發展規律,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調控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平,有力促進了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P76問題四:我國生育政策經過了多次調整,你的家庭趕上了哪個生育政策?從“一個不少”到“三個正好”,國家不斷調整完善生育政策原因如何?預設答案:為進一步適應人口形勢新變化和推動高質量發展新要求,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議學成果三:生育政策調整原因①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人口問題,根據我國人口發展變化形勢,先后作出實施單獨兩孩、全面兩孩政策等重大決策部署,取得積極成效。P76②為進一步適應人口形勢新變化和推動高質量發展新要求,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2021年,我國開始全面實施一對夫妻可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P77子議題二:守護洞庭資源為何如此重要議學情境二:洞庭救治刻不容緩我們先來看看洞庭湖的資源現狀及發展困境素材:洞庭湖資源豐富漁業資源:洞庭湖多達107種魚,約占中國淡水魚類的10%,長江水系淡水魚類的33%,湖南省的51%。此外還有被稱為“水中大熊貓”的江豚,它主要生活在長江中下游,數量只剩1000余頭,而洞庭湖就生活著162頭。鳥類資源:豐富食物吸引全球候鳥的到來,2021年至2022年,在洞庭湖越冬的候鳥就達到40.4萬只,湖水退去的湖床成為冬季候鳥生活的天堂。農業資源:當代洞庭湖是全國最大的水稻種植區和重要的棉、油、茶、豬、魚生產基地之一,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擔負著長江流域生態安全、水安全和國家糧食安全的重大責任。砂石資源:洞庭湖區遼闊的水域經歷漫長的河湖沉積,形成了豐富的湖砂和河湖相沉積型粘土礦,潛在經濟價值400億元以上,為交通、文教、環衛等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重要的砂石資源。素材:洞庭湖發展困境:播放視頻以往,人們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傳統生存方式解決生計,極其依賴濕地內的自然資源,導致濕地內圍網養殖、過度捕撈、楊樹種植等生產生活現象十分頻繁。同時非法采砂,混亂無序,采砂深度數十米,給河床留下了一道道“傷疤”。這引起了中央第五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下稱督察組)的重視。督察發現,洞庭湖區域一些地方生態保護工作不嚴不實,濕地生態面臨惡化風險。議學任務二:督察分析問題一:談談洞庭湖的資源開發利用有何問題?面對我國的資源國情,以下同學有這樣一些看法,請你從我國資源國情的角度駁斥他們。小唐:為了保障洞庭湖地區經濟快速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多用些資源也是值得的。小李:我國的資源總量多,造成點損失也沒什么。預設答案:問題:1.沒有處理好發展經濟和利用資源之間的關系,依靠消耗大量資源換取經濟發展的現象突出2.無節制,違法、不合理的開采造成資源枯竭、環境破壞成為目前需要解決的問題3.粗放式的經濟發展小唐不對,沒有處理好發展經濟和利用資源之間的關系,勢必沒有發展后勁兒小李不對,展示圖片并解釋:我國大部分礦產資源分布在山地、高原和荒漠集中的西部,交通不便,人口稀少。資源開發難度大,總體上資源緊缺;人均資源占有量少,資源相對短缺議學成果四:我國的資源國情(現狀)①資源日益短缺,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面對的嚴峻挑戰。P77②我國自然資源豐富,總量大,種類多,但人均資源占有量少,開發難度大,總體上資源緊缺。P78③長期以來,我國資源開發利用不盡合理、不夠科學,依靠消耗大量資源換取經濟發展的現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費、損失、污染和破壞十分嚴重。P78總結:我國面臨的資源形勢非常嚴峻。問題二:洞庭湖這樣的發展方式會帶來何危害?問題三:為此,我國應該走何種發展道路?邏輯講解議學成果五:堅持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原因P78①現狀:(見上面)②地位:地球是人類共同的家園,地球上的自然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③危害:對資源過度開發、粗放利用和無節制消耗,必然導致資源枯竭和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嚴重影響經濟可持續發展,經濟發展的空間和后勁會越來越小。④措施:我國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大國,不能走西方工業化的老路,必須探索符合國情的利用、保護和開發資源的新路。議學成果六:堅持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原因P79現狀:當前我國生態環境雖總體有所改善,但生態環境形勢仍不容樂觀。原因:由于一些地方、一些領域沒有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加上工業化進程加快、資源短缺、人口基數大等問題所產生的多重疊加效應,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類環境問題時有發生,成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危害:環境惡化加劇自然災害的發生,嚴重破壞生態平衡,威脅著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子議題三:如何拯救逐漸消失的洞庭湖議學情景三:大美洞庭生生不息播放視頻:洞庭湖生態修復迫在眉睫! 洞庭湖區及長江流域的相關生態環境問題得到了國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關注與重視。為了推進生態文明建設,2018年10月,湖南湘江流域和洞庭湖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成功申報國家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湘江流域由此開啟了整體保護、系統修復和綜合治理的新路徑,洞庭湖的生態環境大為改觀。“銜遠山,吞長江”的洞庭湖正在實現生態之蛻變,在踐行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理念上繼續前行!議學任務三:共商對策①“銜遠山,吞長江”的洞庭湖是如何實現生態蛻變的?預設答案:轉變發展方式;生態價值+經濟價值②如何理解“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理念”,實現這一理念意味著我們要如何做?議學成果七:如何解決發展中出現的人口、資源、環境問題 P80①只有通過轉變發展方式才能得到解決。②堅持綠色發展,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是我們的必然選擇。③堅持計劃生育、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補充)本課結束語:不斷刷新的高溫紀錄、逐漸消融的冰川、更加極端的暴雨,正在影響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一次極端天氣,都在以最直接、最強烈的方式警示我們:敬畏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人類永恒的課題。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反復強調,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水青山就是全山銀山: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決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去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面對發展挑戰,需要我們共同行動!創新作業:洞庭湖是歷史上重要的戰略要地、中國傳統文化發源地,也是中國傳統農業發祥地,是著名的魚米之鄉。同時它更是江豚,麋鹿,候鳥,與眾多野生動物賴以生存的家園,目前生存在洞庭湖中的江豚共有約120頭,江豚數量成上升態勢,但是,仍有不少可以認為因素會影響江豚以及其他野生動物生存發展。例如廢棄的漁網,非法電魚等等。請你為洞庭湖濕地保護區寫兩句宣傳語,提醒人民正視發展挑戰,保護生命家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