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0張PPT)網站原創生命家園Harmonioussymbiosis共筑綠色第六課·建設美麗中國為什么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P81-8201知識導航怎樣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P83-8402美麗中國的時代圖景?P8704怎樣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 P85-870301黨把握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視頻反映出了當下哪些生態問題?網站原創新課講授XIN KE JIANG SHOU海洋污染冰川融化亂砍濫伐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地污染穩定性持續性新課講授XIN KE JIANG SHOU1誰是生態問題的“幕后黑手”?誰該為其買單?2自然對人類有什么重要意義?人類。自然為人類生存發展提供滋養和必要條件。3如果人類拒絕改變,將會走向怎樣的結局?4這一事實告訴我們人類和自然是什么關系?人類將走向滅亡,最終成為歷史。自然是生命之母,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網站原創筆記整理1: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原因自然為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提供滋養和必要條件。作為自然的一部分,人類也有責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傷害,同時要為開發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補償和修復。P8121自然是生命之母,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P813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人類面對生態危機作出的智慧選擇。P81人類可以開發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駕于自然之上,必須遵循自然規律。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P814網站原創新課講授XIN KE JIANG SHOU塞罕壩的“前世今生”歷史上的塞罕壩曾是一片綠洲。后來,由于過度開墾伐木,塞罕壩在百年間由“美麗高嶺”退化為茫茫荒原,黃沙漫漫。20世紀50年代,塞罕壩已是“飛鳥無棲樹,黃沙蔽天日”的荒涼景象。網站原創網站原創新課講授XIN KE JIANG SHOU塞罕壩林場建設者榮獲聯合國環保最高榮譽“地球衛士獎”思考:為什么塞罕壩從“美麗高嶺”變成“黃沙漫漫”?為什么它又從“沙地荒原”變回“林海綠洲”?你從中得到哪些啟發?網站原創新課講授XIN KE JIANG SHOU塞罕壩精神是以艱苦創業為核心,以科學求實和開拓創新為支撐,以無私奉獻和愛崗敬業為價值取向的一個完整的精神體系,她既充滿了塞罕壩人獻身"綠色事業"的豪情壯志,又體現了塞罕壩人特有的理想追求。“塞罕壩“精神塞罕壩變化原因分析1由于過度開墾伐木,對環境肆意破壞,塞罕壩從”美麗高嶺”變成“黃沙漫漫”。2塞罕壩三代林場人植樹造林,大力保護環境,注重生態建設,堅持走綠色、循環、低碳發展道路,使塞罕壩從“荒原沙地”變回了“林海綠洲”。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P84建設生態文明,要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目標。P83NO.1NO.2NO.3要堅持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P84筆記整理2: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要求基礎、準則、目標基本國策新發展理念網站原創新發展理念(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2015年10月29日,習近平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鮮明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提出知識拓展ZHI SHI TUO ZHAN關系創新是發展的動能,協調是發展的基調,綠色是發展的底色,開放是發展的大勢,共享是發展的目標。02黨把握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堅持綠色發展道路堅持綠色發展道路網站原創新課講授XIN KE JIANG SHOU余村的“前世今生”余村的“前世”地處浙江省安吉縣的余村,群山環抱,秀竹連綿,四季常青。20世紀70-80年代,余村為解決溫飽問題,開礦、建水泥廠。后來,余村成為全縣有名的”首富村“,但很快嘗到了苦頭:水泥廠污染空氣,到處是灰;山林被破壞,水土流失;炸山開礦導致傷亡事故不斷。余村陸續關停礦山和水泥廠,村民收入大幅度下降,發展前景一度陷入迷茫。網站原創新課講授XIN KE JIANG SHOU余村的“今生”2005年8月15日,習近平到余村考察,稱贊余村關停礦山、水泥廠是”高明之舉“,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長三角游客多,這堅定了余村發展生態旅游的信心。自此,余村封山護林,重新制定發展規劃,把全村化為生態旅游區、美麗宜居區、田園觀光區三個區塊,大力發展生態旅游經濟。圍繞”文創小鎮“、”智慧小鎮“建設,引進無污染、高效益企業,增強發展后勁。余村建成了國家級美麗宜居示范村,實現了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雙贏,生動地踐行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網站原創網站原創余村走過兩條不同的致富道路。請你比較一下,兩條路有什么不同?問題1余村是如何建設生態文明的?對我們走綠色發展道路有什么啟示?問題2新課講授XIN KE JIANG SHOU余村的思考網站原創余村的啟示新課講授XIN KE JIANG SHOU道路1以犧牲資源和環境為代價,謀求一時的經濟增長。道路2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基礎上,走綠色發展之路。既獲得了經濟效益,又獲得了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鼓了“錢袋子”傷了“居住環境”網站原創綠色發展筆記整理3: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的要求走綠色發展道路,要堅持綠色富國、綠色惠民,將生態環境作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環境效益。P852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要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P851網站原創新課講授XIN KE JIANG SHOU要大力倡導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從綠色發展中尋找發展的機遇和動力。——習近平”“你知道哪些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呢?網站原創新課講授XIN KE JIANG SHOU關燈一小時光盤行動乘坐公共交通太陽能光伏發電建設海綿城市城市森林公園網站原創實現從“人是自然的主人”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轉變走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之路,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大力倡導節能、環保、低碳、文明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P86NO.4筆記整理3: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的要求NO.3必須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P87筆記整理3: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的要求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要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P85堅持綠色富國、綠色惠民,將生態環境作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環境效益。P85走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之路,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大力倡導節能、環保、低碳、文明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P86必須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P87建設美麗中國,青少年應該怎樣做?知識拓展ZHI SHI TUO ZHAN(提示:可從意識、行動、宣傳等角度思考。)①學習環保知識,增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觀念。②積極宣傳生態環境知識,倡導低碳綠色生活方式。③依法保護環境,善于同破壞環境的行為作斗爭。④正確行使公民的監督權,為保護環境建言獻策。⑤從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網站原創美麗中國,不僅是山清水秀、天藍地綠,而且是留住鄉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園。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經濟繁榮、生態良好、人民幸福,是建設美麗中國的時代圖景。P87美麗中國的時代圖景筆記整理4:美麗中國的時代圖景網站原創課堂小結KE TANG XIAO JIE共筑生命家園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綠色發展道路原因 P76要求P76-77要求 P78青少年怎樣助力美麗中國建設(補充)美麗中國網站原創隨堂演練SUI TANG YAN LIAN1.【2024·河南南陽期中】《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提出,2035年,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后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下列舉措有助于實現這一目標的是( )①植樹造林、種草治沙 ②禁止開發和利用資源③推動風電、光伏發電發展 ④保護耕地,維護糧食安全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答案】B【解析】分析題干可知,要實現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就必須大力倡導節能、環保、低碳、文明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我們要合理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②中“禁止”一詞說法過于絕對;④中糧食安全問題與題干內容無直接關系,故排除。網站原創隨堂演練SUI TANG YAN LIAN2.【2024·龍崗區模擬】春光明媚,綠意盎然。在第46個中國植樹節,深圳市民紛紛加入社區、公園、自然保護地的公民義務植樹隊伍,添“綠”鵬城。植樹對環境保護發揮作用路徑正確的是( )①聚木成林,吸收碳排放②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目標③市民踴躍參與植樹活動A. ①-③-②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③-②-①【答案】C【解析】題干中市民踴躍參與植樹活動,這是建設生態文明的需要。能夠聚木成林,吸收碳排放,從而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目標,C說法正確。3.天然濕地被譽為“地球之腎”,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資源寶庫,其生物多樣性、生態功能和各方面的價值都是不可替代的。2022年6月1日,我國首部專門針對濕地保護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正式施行。該法的制定實施,旨在( )①制裁破壞濕地資源的犯罪行為②更好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③完善我國的環境保護法律體系④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法治保障A.①② B.②④C.①③ D.③④網站原創隨堂演練SUI TANG YAN LIAN【答案】C【解析】結合題文可知,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是為了加強濕地保護,維護濕地生態功能及生物多樣性,保障生態安全,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①③不是制定此法的目的,不合題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6.2共筑生命家園 課件.pptx 余村.mp4 塞罕壩.mp4 每日一習話.mp3 轉折點.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