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1《身邊的數字設備》教學設計教學課題 身邊的數字設備教材解析 《身邊的數字設備》是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第一課。本單元聚焦于數字設備的使用,本課作為起始課,重點在于引導學生認識身邊常見的數字設備,了解其基本功能與用途,感受數字設備對生活、學習和娛樂等方面的影響,從而為后續深入學習數字設備的使用技巧和規范奠定基礎。教材通過列舉多種數字設備,如智能手表、智能音箱、相機、平板、智能炒菜機、虛擬眼鏡、希沃白板等,讓學生直觀認識數字設備的多樣性,并以實際場景中的應用為例,幫助學生理解其作用。同時,安排了實踐操作和討論環節,如與數字設備交流、選擇導航路線等,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對數字設備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有一定接觸,如使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但他們對數字設備的認知多停留在表面,對于設備的具體功能、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合理使用等缺乏深入系統的了解。部分學生可能對某些設備的操作比較熟練,但整體上操作技能還有待提高,且信息辨別能力和安全意識相對較弱。教學過程中應從學生熟悉的設備和場景入手,逐步引導學生深入探究數字設備的奧秘,注重實踐操作與知識講解相結合,培養學生正確使用數字設備的習慣和信息素養。設計思想 秉持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緊密結合學生生活實際。通過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導入課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利用豐富多樣的素材展示,引導學生自主觀察、思考和討論,促進學生對數字設備的認識和理解。強調實踐操作環節,讓學生在實際體驗中掌握數字設備的使用方法,提高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鼓勵學生合作交流,分享經驗和想法,培養團隊協作精神和創新思維,使學生在積極參與的過程中感受數字設備的魅力,樹立正確的信息觀念和合理使用數字設備的意識。教學目標 1.學生能夠識別并準確說出常見數字設備的名稱,詳細闡述其在生活、學習和娛樂等方面的功能與作用,理解數字設備對現代生活方式的改變和影響。 2. 熟練掌握至少一種數字設備的基本操作,如通過語音指令與智能設備交互、使用導航軟件規劃路線等,提高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和應用數字設備解決問題的能力。 3. 能夠清晰分辨不同數字設備在不同場景下的優勢和局限性,學會根據具體需求選擇合適的數字設備,并能正確評估和使用數字設備提供的信息,增強信息辨別能力。教學重點 常見數字設備的名稱、功能及其在生活各領域的廣泛應用,如智能手表的健康監測與便捷通訊、智能音箱的語音交互與智能家居控制等。教學難點 學生親自體驗數字設備的操作過程,如與智能設備進行語音對話、使用平板進行學習娛樂活動、利用導航軟件出行等,感受其便捷性和實用性。教學準備 計算機教室,教學課件,學生任務單。教學過程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 議一議: 提問:“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數字設備,你們能快速說出幾種嗎?” 展示一些新奇或不常見的數字設備圖片(智能健康監測手環、智能掃地機器人等),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提問:“大家知道這些設備都有什么特別的功能嗎?” 【導入】 議一議: 學生認真思考,踴躍回答自己所知道的數字設備。 預設:手機、電腦、平板等。 觀察新奇數字設備圖片,大膽猜測其功能,積極參與課堂互動。 【導入】 通過提問和圖片展示,快速吸引學生注意力,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為后續學習做好鋪墊。 展示新奇設備圖片,激發學生對數字設備多樣性和創新性的興趣,引發學生進一步探索的欲望。【生活中的數字設備】 1.議一議: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什么時候會用到這些設備呢?它們給我們帶來了哪些便利?” 2.做一做: 完成不同數字設備及其作用的匹配題目。 【生活中的數字設備】 1.議一議: 學生認真觀察設備圖片,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在小組內積極討論各設備的應用場景和帶來的便利. 預設:智能手表在運動時方便記錄數據,平板可以隨時隨地看視頻學習等。 做一做: 完成計算機上的匹配題目。 【生活中的數字設備】 利用圖片展示和小組討論,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數字設備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培養學生觀察生活、分析問題的能力。 通過小組代表發言和互動交流,促進學生之間的知識共享,加深學生對不同數字設備功能的認識,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和合作學習能力。【和數字設備進行交流】 議一議: 提問:“當你向設備發出指令時,它是如何準確理解你的需求的呢?你覺得它的回應速度和準確性怎么樣?” 總結:科技的強大,數字設備讓我們的生活更加便捷。它能夠要準確地理解用戶的需求,并給出相應的回應。 【和數字設備進行交流】 議一議: 按照教師要求,選擇數字設備進行操作,積極與設備互動,感受設備的智能功能。 在操作中體會數字設備的便捷性和智能化特點,積極分享自己的感受。 預設:感受到設備能快速提供準確信息,讓學習更方便等。 【和數字設備進行交流】 通過實際操作,讓學生親身體驗數字設備的交互功能,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對數字設備的操作熟練度。 引導學生思考和分享,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使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數字設備給生活和學習帶來的積極影響,增強學生對信息技術的應用意識。【不同時代的拍照方法】 做一做: 展示 “不同時代的拍照方法” 頁面,呈現老式相機、數碼相機和手機的對比信息,包括攜帶、拍攝和分享等方面的難易程度。讓學生完成教材上的表格題目。 議一議: 提問:“隨著拍照設備的不斷發展,我們記錄生活的方式發生了哪些變化?這些變化給我們帶來了什么好處?” 【不同時代的拍照方法】 做一做: 完成教材上的表格題目,小組內校對答案。 議一議: 分組進行熱烈討論,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分析拍照設備發展帶來的影響。 預設:現在可以隨時用手機拍照記錄美好瞬間并快速分享給朋友等。 【不同時代的拍照方法】 通過對比展示和視頻播放,幫助學生了解拍照技術的發展歷程,感受數字設備的發展趨勢。 小組討論和代表發言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和歷史觀,使學生認識到數字設備在改變人們生活方式方面的重要作用,激發學生對科技發展的關注和興趣。【如何導航去博物館】 播放導航軟件使用的視頻,提出問題:“導航軟件是怎么知道我們的位置的呢?導航軟件畫面中綠色、黃色、紅色分別代表什么意思?” 【如何導航去博物館】 積極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結合視頻內容和生活常識,回答導航軟件定位原理。 預設:1.接入北斗衛星導航系統;2.顏色代表的交通狀況(綠色交通通暢、黃色擁擠、紅色擁堵)。 【如何導航去博物館】 通過視頻展示和問題引導,讓學生了解導航軟件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對信息技術原理的理解能力。 小組討論和路線選擇活動,使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場景中,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同時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交流能力。教學反思在教學過程中,密切關注學生的操作熟練程度和對知識的理解深度,根據學生的反饋及時調整教學節奏和方法。對于學生在操作中出現的問題,給予耐心指導,確保每個學生都能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對于學生提出的創新性想法和觀點,給予充分肯定和鼓勵,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注重引導學生將數字設備的使用與實際生活緊密結合,培養學生運用數字設備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信息素養。同時,關注學生對信息安全和合理使用數字設備的認識,適時進行教育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信息觀念。通過不斷反思和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更好地學習和掌握數字設備相關知識和技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