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0張PPT)六年級上冊14.斜面學 習 任 務1.知道簡單機械“斜面”,證明斜面有省力的作用,越平緩越省力以及斜面在實際中的應用。2.通過分析、比較、抽象、概括等方法,抓住“斜面”的本質特征;能針對具體問題提出假設,基于交流情景提出觀點,建立證據(jù)與假設或觀點之間的聯(lián)系;分析科學實驗中的變量控制。3.初步具有從事物的結構、功能、變化及相互關系等角度,提出問題和制定比較完整的探究計劃的能力。4.表現(xiàn)出探索斜面的興趣,體會反復實驗獲取可靠測試結果的重要性,樂于嘗試運用多種思路和方法完成探究和實踐,了解科學、技術、社會之間的相會影響。學 習 準 備快樂學習開始咯!上山的公路有的修成盤旋狀,有的修成“S”形,為什么要修成這樣呢?斜 面斜面是不是省力?和誰相比省力 斜面的作用實驗器材:斜面、小車、測力計實驗步驟:1.搭好所需的斜面實驗裝置。2.先測出直接提升物體的力,再測出沿斜面提升物體的力。3.改變物體的重量,按步驟2再做3次。4.討論、整理實驗發(fā)現(xiàn)。斜面的作用實驗器材:斜面、小車、測力計實驗步驟:1.搭好所需的斜面實驗裝置。2.先測出直接提升物體的力,再測出沿斜面提升物體的力。3.改變物體的重量,按步驟2再做3次。4.討論、整理實驗發(fā)現(xiàn),填寫記錄單。溫馨提示:1.只能改變物體的重量,不能改變斜面的高度。2.拉測力計的要求是勻速直線,邊拉邊讀。3.邊實驗邊記錄。4.完成實驗整理好桌上的物品,思考并發(fā)現(xiàn)。提升不同的物體 我們的發(fā)現(xiàn)1 2 3 4 直接提升物體的力(N)沿斜面提升物體的力(N) 研究斜面作用的實驗記錄表提升不同的物體 我們的發(fā)現(xiàn)1 2 3 4 直接提升物體的力(N)斜面能省力比直接提升物體省力沿斜面提升物體的力(N) 研究斜面作用的實驗記錄表斜面高度相同時 , 斜面長度越長,坡度越小。坡度大坡度小斜面長度相同時,斜面高度越低,坡度越小。坡度大坡度小實驗目的 什么樣的斜面更省力?預測 坡度越大,用力越( )坡度越小,用力越( )要改變的條件不要改變的條件實驗設計研究什么樣的斜面更省力?實驗目的 什么樣的斜面更省力?預測 坡度越大,用力越( )大坡度越小,用力越( )要改變的條件不要改變的條件實驗設計研究什么樣的斜面更省力?實驗目的 什么樣的斜面更省力?預測 坡度越大,用力越( )大坡度越小,用力越( )小要改變的條件不要改變的條件實驗設計研究什么樣的斜面更省力?實驗目的 什么樣的斜面更省力?預測 坡度越大,用力越( )大坡度越小,用力越( )小要改變的條件 斜面的坡度不要改變的條件實驗設計研究什么樣的斜面更省力?實驗目的 什么樣的斜面更省力?預測 坡度越大,用力越( )大坡度越小,用力越( )小要改變的條件 斜面的坡度不要改變的條件 斜面長度、重物、測量工具實驗設計研究什么樣的斜面更省力?實驗目的 什么樣的斜面更省力?預測 坡度越大,用力越( )大坡度越小,用力越( )小要改變的條件 斜面的坡度不要改變的條件 斜面長度、重物、測量工具實驗設計 斜面長度相等,高度不相等研究什么樣的斜面更省力?研究什么樣的斜面更省力?溫馨提示:1.不能改變物體的重量,只能改變坡度。2.拉測力計的要求是勻速直線,邊拉邊讀。3.邊實驗邊記錄。4.完成實驗整理好桌上的實驗器材,并思考發(fā)現(xiàn)。研究什么樣的斜面更省力?直接提升物體的力(N) 沿不同斜面提升物體的力(N)我們的發(fā)現(xiàn)1 2 3 4(用1、2、3、4表示坡度由小到大)研究什么樣的斜面更省力?直接提升物體的力(N) 沿不同斜面提升物體的力(N)我們的發(fā)現(xiàn)1 2 3 4 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用1、2、3、4表示坡度由小到大)斜面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你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斜面嗎?樓門口無障礙通道地下車庫坡道聯(lián)系生活 拓展活動上山的公路有的修成盤旋狀,有的修成“S”形,為什么要修成這樣呢?聯(lián)系生活 拓展活動螺絲釘用到了斜面嗎?【評價檢測】一、填空1.像這樣墊起板子的一端而形成的斜坡,就是一種簡單機械( )。2.完成研究斜面作用的實驗后,思考用測力計拉動小車是否勻速、讀數(shù)是否準確等就是在( )。3.盤山公路在山腰繞來繞去,這是利用了( )原理;高度一定,斜面越( ),坡度越( ),越( )。斜面反思斜面長小省力二、選擇題1.我們利用斜面是為了( )。A省力 B省距離 C沒有任何效果2.下面物體沒有利用斜面原理的是( )。A斧頭 B螺絲刀 C臺階 D撬棍3.將一個重為10牛頓的物體從水平面上提高到一米的高度,甲同學垂直直接提起,乙同學用了2米的斜面;丙同學用了3米的斜面;丁同學用了4米的斜面。這四名同學中用力最小的是( )。A甲同學 B乙同學 C丙同學 D丁同學AD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