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單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與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大單元縱橫政治 拉丁美洲、印度相繼爆發了反抗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的武裝起義;俄國、美國和日本走上了迅速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資本主義制度得到擴展經濟 隨著兩次工業革命的進行,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高速發展,實現由自由資本主義向壟斷資本主義的過渡,廣大亞非拉國家淪為西方國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進一步形成考情回放 本單元考點是陜西中考中的低頻考點,在近五年中考命題中只在2022年中考中出過一道選擇題,考查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與擴展,注重培養學生的識記和分辨能力。2025年需重點關注“解放者”玻利瓦爾、《解放黑人奴隸宣言》、俄國和日本的改革等知識點。1.(2022·陜西)下圖為17—19世紀資本主義制度確立與擴展示意圖(部分)。對相關史事表述完全正確的選項是 ( )①為限制王權提供了法律保障?、谛媪吮Wo私有財產等基本原則?、坌媪吮泵赖莫毩ⅰ、苁谷毡境蔀槭澜绲诙洕髧?br/>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2.(2024·福建)“南部的領導人決定,禁止廢奴主義者的著作在南部流傳”,種族主義者“搶走了從北部流入的反奴隸制的報紙,并且在廣場上當眾把它們燒毀。此后,南部許多城市競相效仿”。這可直接用于研究 ( )A.拉美獨立運動 B.南北戰爭 C.明治維新 D.十月革命回歸教材拉丁美洲獨立運動 印度民族大起義 [九下P2~5]通過了解拉丁美洲獨立運動和印度民族大起義等史事,理解殖民地民族解放斗爭的正義性和艱巨性。拉丁美洲 獨立運動 時間 18世紀末19世紀初 斗爭對象 和葡萄牙殖民者 背景 (1)內部:18世紀末19世紀初,拉丁美洲的絕大部分地區仍處于 和葡萄牙殖民統治之下 (2)國際:美國獨立戰爭和 的影響 概況 (1)玻利瓦爾:在南美洲北部地區,率領隊伍打敗西班牙軍隊,成立“大哥倫比亞共和國”;當選總統后,他繼續領導南美洲的獨立運動 (2) :在南美洲南部地區領導阿根廷、智利、秘魯的獨立運動 性質 一場反抗殖民統治、爭取 的運動 印度民族 大起義 時間 1857年開始 領導者 封建王公(以 為代表) 背景 (1)19世紀中期,印度已淪為英國的殖民地 (2)英國完成了 ,進一步加強了對印度的經濟掠奪和政治壓迫 概況 (1)1857年,印度土兵首先起來反抗英國殖民者,起義軍奪取了德里 (2)在保衛章西的戰斗中, 領導軍民與英軍展開激戰,后壯烈犧牲 影響 沉重打擊了 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識的覺醒;是19世紀中期亞洲民族解放運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彼得一世改革 俄國農奴制改革 [九下P6~9]通過了解俄國1861年改革,初步認識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形成。彼得一世 改革 背景 在沙皇的專制統治下,俄國盛行 ,是一個封閉落后的國家。農業和手工業主要使用農奴勞動,工商業的發展極其緩慢 時間 1682年彼得一世即位后 目的 改變俄國的落后面貌,實現富國強兵內容 (1)政治:改組行政機構,建立了 的行政體制,進一步加強了沙皇的專制權力;要求貴族必須到軍隊或行政機構為國家服務,按功勞和才能提拔人才 (2)軍事:創建了一支紀律嚴明的新式常備軍 (3)經濟:鼓勵興辦 ,準許工場主購買整個村莊的農奴 (4)文化教育: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學生,創辦科學院,開辦學校,創辦報紙 (5)社會生活:提倡人們學習西方的禮節與生活方式彼得一世 改革 影響 (1)積極:通過改革,俄國的經濟、軍事實力大大增強,俄國一躍成為歐洲軍事強國;改革以強兵和學習西方科學技術為目標,開啟了俄國 的進程 (2)消極:為對外擴張準備了條件;農奴制進一步強化,后來成為俄國社會發展的障礙俄國農奴 制改革 時間 1861年 目的 鞏固 (根本目的),緩和階級矛盾;增強國家實力 背景 (1)根本原因:19世紀中期,雖然俄國資本主義經濟有所發展,但是 嚴重阻礙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使俄國遠遠落后于西方國家 (2)直接原因: 中俄國戰敗,激化了社會矛盾,腐朽落后的政治制度引起廣大人民群眾的強烈不滿,俄國陷入了統治危機 (3)農奴境況十分悲慘,暴動頻繁,階級矛盾尖銳主要 內容 (1)農奴獲得人身自由,可以改變身份,自由轉換職業 (2)農奴在獲得解放的同時,可以獲得一份土地,但必須出錢贖買,所出的價錢高出當時的地價性質 一次自上而下的 的改革 歷史 作用 (1)進步性:俄國廢除了 ,緩和了 ,避免了革命的發生,也使國家走上了 的道路,是俄國近代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這對俄國擺脫落后狀況、實現近代化的目標具有積極作用 (2)局限性:①在政治上,俄國的專制制度并沒有發生本質上的改變,廣大勞動群眾仍然缺乏基本的民主權利。俄國的近代化步伐依然沉重而緩慢(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民主革命依然是俄國社會發展所面臨的歷史使命);②在經濟上,農民為了獲得人身自由和土地使用權付出了高昂的代價,背上沉重的經濟包袱,這制約了俄國社會的發展美國內戰 《解放黑人奴隸宣言》通過了解美國內戰,初步認識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形成。一、美國內戰 [九下P10~13]美國南 北戰爭 (美國內戰) 時間 1861年4月—1865年 領導人物背景 (1)國內:美國獨立后,經濟迅速發展,領土不斷擴張;北方完成了工業革命,南方卻以種植園經濟為主,大量使用黑奴勞動 (2)國際:英國在工業革命后,對棉花的需求進一步刺激了美國 經濟的發展 根本原因 美國南北雙方在經濟上存在明顯的差別和不可調和的矛盾導火線 1860年11月,主張限制奴隸制發展的 當選為美國第16任總統 經過實質 美國歷史上第二次 革命 作用 這次戰爭避免了美國分裂,維護了國家統一;廢除了 ,清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最大障礙,為以后經濟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 二、《解放黑人奴隸宣言》 [九下P12]1.時間:1862年。2.主要內容:宣布從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亂地區的奴隸永遠獲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加入北方軍隊。3.影響:調動了農民和黑人奴隸參軍作戰的積極性,扭轉了北方軍隊在戰場上的被動局面。美國廢除黑人奴隸制和俄國廢除農奴制項目 美國廢除奴隸制 俄國廢除農奴制原因 北方資本主義工商業經濟和南方種植園經濟的矛盾發展到不可調和的程度 農奴制嚴重阻礙了俄國的經濟發展目的 調動黑人奴隸參戰的積極性 挽救統治危機,維護沙皇專制統治目的不同的原因:美國南北戰爭初期,北方失利,急需扭轉戰局;俄國農奴制制約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克里木戰爭的失敗,加劇了社會矛盾方式 發表《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無條件地廢除了叛亂地區的奴隸制 頒布廢除農奴制的法令,規定農奴在獲得解放的同時可以獲得一份土地,但必須出高價贖買影響 使得北方獲得兵源,扭轉了戰局,為北方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促使社會的各個方面出現了新的氣象,推動俄國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相同點 都發生于19世紀60年代;使黑奴、農奴都獲得了一定的“人身自由”明治維新 [九下P14~16]通過了解明治維新,初步認識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形成。明治 維新 時間 1868年開始 目的 挽救 和社會危機 原因 內因 (1)政治: ,國家封建落后,幕府統治危機加劇 (2)經濟: 生產關系形成并發展 (3)階級:廣大農民、新興地主、商人、中下級武士對幕府統治不滿外因 1853年,美國軍艦抵達日本,強迫其簽訂了不平等條約。隨著西方列強入侵,幕府統治發生動搖內容 措施 政治 ,加強中央集權 經濟 推行地稅改革,以“ ”為口號,大力發展近代經濟 軍事 實行征兵制,建立新式軍隊社會 生活 提倡“ ”,向西方學習,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性質 由以天皇為首的統治階級實行的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改革影響 積極 (1)對日本:①日本擺脫了封建落后的狀況,走上了發展 的道路,是日本歷史的重大轉折點。②日本逐步廢除了不平等條約,擺脫了民族危機,成為亞洲強國 (2)對亞洲:為亞洲國家擺脫落后狀況提供了經驗消極 保留了大量 (天皇制、軍國主義),日本強大后,很快走上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發動甲午中日戰爭、全面侵華戰爭,侵略朝鮮,等等);成為亞洲和平的一個新威脅 中國戊戌變法與日本明治維新項目戊戌變法明治維新相同 (1)背景相同:改革前中國和日本都面臨嚴重的社會危機 (2)性質相同:都是最高統治者自上而下進行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 (3)內容相同:都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上采取了重大措施不同 (1)變法受到中國的封建地主階級等的阻撓 (2)戊戌變法未能發動廣大群眾 (3)從國際環境來看,中國變法時遭受的殖民侵略遠比日本嚴重 (4)中國自明清以來日趨保守,實行“閉關鎖國”政策 (1)日本推翻了幕府統治,倒幕派掌握了實權 (2)日本參加明治維新的人士涉及社會各個階層 (3)日本當時有一個相對寬松的國際環境 (4)日本自古以來就有學習外來先進事物的優良傳統 (5)倒幕派建立新政后,實施了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參 考 答 案真題精粹1.A 2.B回歸教材知識點1西班牙 西班牙 法國大革命 圣馬丁 民族獨立 章西女王 工業革命 章西女王 英國知識點2農奴制 中央集權 手工工場 近代化 沙皇統治 封建農奴制度 克里木戰爭 資產階級性質 農奴制 國內的社會矛盾 發展資本主義知識點3林肯 種植園 林肯 資產階級 奴隸制知識點4民族危機 閉關鎖國 資本主義 廢藩置縣 殖產興業文明開化 資本主義 封建殘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