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班級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學號_______________試場號______________七年級社會·法治答題卷 2024.11座位號_______考生須知:1.本試卷分試題卷和答題卷兩部分,滿分100分,時間100分鐘;2.答題前,必須在答題卷上填寫班級、姓名、學號;3.所有答案都必須寫在答題卷相應的位置上,務必注意試題序號和答題序號相對應。一、判斷題(本大題共有8題,每小題1分,共8分,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填T,錯誤的填 F)題號 1 2 3 4 5 6 7 8答案卷二、選擇題(本大題有 20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40 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題號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答案題號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答案三、綜合題(共5題,共52分)29.(10分)(1) (2分)(2) (2分)(3) (2分)(4)(1分)(5) (3分)30.(8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31.(12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32.(12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3)(5分)(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33.(10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3)(2分)(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PAGE1七年級社會·法治練習卷 2024.11考生須知:1.本試卷分試題卷和答題卷兩部分,滿分100分,時間100分鐘;2.答題前,必須在答題卷上填寫班級、姓名、學號和座位號;3.所有答案都必須寫在答題卷相應的位置上,務必注意試題序號和答題序號相對應。一、判斷題(本大題共有8題,每小題1分,共8分,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填T,錯誤的填 F)1.在經緯網地圖上,緯線指示東西,經線指示南北。( )2.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E,160°W。( )3.欣賞自己會導致驕傲自大,目中無人。( )4.小慧每天寫日記,這是認識自己的一種方法。( )5.孝敬雙親、關愛家人,是長大以后的事,我們現在的主要任務就是努力學習。( )6.半坡人遺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內涵最豐富,材料最齊全的直立人遺址。( )7.通過推選產生部落聯盟首領的辦法,史稱“禪讓”,禹破壞了禪讓制,開始王位世襲制。( )8.甲骨文是中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成熟文字。( )二、選擇題(本大題有 20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40 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讀右側“經緯網圖”,完成下面9-10小題。9.圖中甲點的經緯度位置是( )A.(25°S ,150°E) B.(25°S,150°W)C.(25°N,150°E) D.(25°N ,150°W)10.關于圖中各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甲點位于乙點的西南方向 B.乙點位于中緯地區C.丙點位于高緯度地區 D.丁點位于丙點正東方11.讀右圖,判斷小河的流向大致是( )A.自北向南 B.自東向西C.自南向北 D.自西向東12.下列四幅圖是圖幅相同的等高線地圖,其中表示坡度最陡的是( )A. B.D.13. 初中生活是另一段旅程的開啟。面對新征程,我們青少年應做好合理規劃,因為( )①沒有規劃容易讓我們陷入盲目和無序 ②只要規劃好,人生之路就一定會成功 ③合理的規劃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度過初中階段④做好規劃應當先確定個人發展目標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4. 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上,同學們通過情景劇的方式講述了小明的一天:早上,我匆匆去上學,沒有疊被子,媽媽說我是個懶孩子。 上午數學課上,我積極回答問題,數學老師說我是個思維敏捷的學生。 下午英語課上,我單詞默寫錯了好幾個,英語老師說我學習不太用功。 放學后,我主動把教室角落的衛生打掃干凈,班主任說我是個勤快的學生。 小明:到底哪個才是真正的“我”?以上情景劇所反映的主題是( )A. 認識自己 B. 師長情誼C. 與人為善 D. 關愛他人15. 研學活動通常以課程為基礎,結合實地考察、實驗、觀察等方式,讓學生親身參與到真實的環境中,通過實際經驗獲得更深入、綜合、全面的學習體驗,幫助學生將課堂學習與現實生活相結合,促進學科知識的運用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這說明( )①學習主要指在課堂上的活動 ②要重視實踐,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③學習僅僅表現為接受和掌握 ④我們所聽、所觸、所做都可以是學習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6.寒潮來臨了,氣溫明顯下降。一大早,媽媽就讓小剛穿上棉衣棉褲棉鞋,小剛不愿意穿這些厚重的棉衣,一時心急沖媽媽嚷嚷:“我這么大的男孩子,冷不冷還不知道嗎?”說著賭氣地上學去了。針對這個案例的認識,正確的是( )A.媽媽不應該讓小剛穿這些棉衣 B.媽媽應該給小剛買時髦一些的棉衣C.小剛是一個不孝順的孩子 D.這是成長過程中難以回避的愛的碰撞的問題17.父母發來微信驗證,你會不會將他們加為好友?加為好友后你會不會對他們屏蔽朋友圈?有媒體就這些問題隨機采訪了60名市民(子女40人、父母20人),其中有17名子女將父母加為微信好友,但他們中的14人將父母拉入黑名單,僅有一人的父母可以看到他的朋友圈。對此,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①手機微信的出現不利于子女與父母溝通交流②親子間因代際文化差異出現溝通障礙③親子間的隔閡,需通過彼此尊重、溝通來化解④子女依法享有隱私權,即使是父母也不得過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8.學校組織學生對老師進行評優活動。下列是四位“候選”老師,你認為哪一位老師能當選“仁愛之師”( )A.語文老師致力于學科研究,在備課之余,通過網絡學習各種教育教學理論,優化自己的教學方式B.歷史老師知識淵博,在課堂上不僅對歷史知識講解透徹,而且“以點概面”,引申出很多跨學科知識,讓學生受益匪淺C.數學老師在教學中,尊重每一個學生,寬容地關懷學生,并做到愛中有嚴,嚴中有愛,善于傾聽學生的心聲D.“腹有詩書氣自華”,道德與法治老師時常讀好書、讀經典作品,以詩書養浩然之氣,并做到知行合一,身體力行,引導學生“見賢思齊”19.德國著名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教育的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這句話說明( )①教師承擔教書育人的使命 ②教師承載著塑造靈魂、塑造新人的重任③教師是學習知識的引路人 ④教師是一種重要而古老的職業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美好的集體生活可以培養我們人際交往的基本態度和能力。下列說法能體現這一觀點的是( )①同學甲:作為班級的勞動委員,我要盡職盡責,管好衛生工作②同學乙:班集體改變了我,我更開朗了,學會了與同學友好相處③同學丙:在大家瑯瑯書聲中,我也情不自禁地大聲朗讀起來④同學丁:在我生病時同學們給了我真誠的關愛,讓我學會了體諒和幫助他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1.比較學習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它能使你更好地理解問題。與北京人相比,山頂洞人的進步性表現在( )①結成群體生活在一起 ②已經掌握磨光和鉆孔技術③懂得人工取火 ④會打制石器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22. 李華同學在參觀某博物館文物展時,看到了下面的一組陳列文物。據此可知,這次文物展的主題是( )A.早期人類的演進 B.原始人群審美意識萌發C.原始農業的興起 D.傳說與真實歷史的區別23.距今約5000年的大汶口文化遺址部分墓葬中出土了象牙梳、象牙雕筒等,同時期的良渚文化遺址權貴墓葬中,出土了玉琮、玉鉞、漆器、象牙器等。這說明,當時( )A.原始農業形成 B.禪讓制度盛行 C.社會分化出現 D.中央集權確立24.《史記》提出“祖黃帝說”,認為黃帝是華夏始祖,是夏人、商人、周人、秦人的祖先,還是匈奴人、鮮卑人的共同祖先。材料體現的觀念是( )A.民族認同 B.華夷有別 C.民族差異 D.國家統一25. 2024年2月26日,籌建3年多的殷墟博物館新館開放。走進殷墟博物館,我們可以了解( )A.史前文明的出現 B.夏朝文明的發展 C.商代文明的成就D.西周時期制度的完善26.建構單元知識體系是培養歷史課程核心素養的基本要求。以下繪制的知識結構示意圖中,①處應該填寫( )A.鐵農具和牛耕的使用 B.分封制的瓦解C.商鞅變法發揮的作用D.都江堰的修建27.《三字經》里面說:“始春秋,終戰國。五霸強,七雄出。”其中“七雄”中地理位置在最西和最東的兩個諸侯國分別是( )A.晉、楚 B.燕、趙 C.韓、魏 D.秦、齊28.夏朝二里頭都城多網格式布局,宮城居于中心,四周有貴族居住的夯土建筑和墓葬。據此可以證明( )A.王室衰微,諸侯爭霸 B.輕徭薄賦,休養生息C.階級分化,國家產生 D.繁榮開放,盛世氣象三、綜合題(5題,共52分)29.讀下面的地球光照圖及地球公轉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1)圖一中①、②兩個箭頭正確表示地球自轉方向的是 (填序號),丙地位于 (晨或昏)線上。(2)圖一中甲地位于 (東或西)半球, (低、中、高)緯度地區。(3)圖一中甲地位于五帶中的 帶,甲地位于乙地的 方。(4)請在圖二中用箭頭描繪出地球繞太陽公轉的方向。(5)當地球運行到圖二中A位置時,太陽直射在 (緯線),此時圖一中甲地區晝夜長短情況 ,北極圈及其以內地區有 (極晝或極夜)現象。30.(8分)我校準備開展以“少年啟程,乘風破浪”為主題的項目式學習,請你參與其中。【敢于有夢】材料一:沈忠芳——導彈技術專家。他在炮火中燃起報國心,少年時期就立下造飛機的志向。大學期間,他將畢業設計“北京一號”遞上藍天;畢業后研制導彈保衛祖國,帶領中國導彈走出國門。他隱姓埋名、淡泊名利,認為“人生最大的幸福莫過于為人民的幸福奮斗”。(1)結合材料,說一說沈忠芳的事跡啟示我們青少年應該怎樣做有夢想的少年?(4分)【勇于追夢】材料二:廣州市“新時代好少年”曾雨鑫從小失明,但他坦然接受身體的殘缺,樂觀面對。他從不以自己特殊為借口而放低學習要求,各科成績都名列前茅。同時,他不斷拓展自己的興趣愛好,打籃球、游泳等樣樣精通。他在與同學的相處中也始終努力改正自己的不足,因此受到了大家由衷的欽佩。為了能讓校園變得更加美好,他在學校舉辦的科技創新活動中設計了一款有助于教室實行垃圾分類的產品,還在課余時間監督、指導同學們分類投放垃圾,并且擔任了每周五垃圾投放工作。(2)運用“做更好的自己”的相關知識,談一談曾雨鑫的經歷對你有何啟發?(4分)31.中學生活,豐富多彩,如何更好地度過中學生活需要大家的智慧。為此,705班舉行了班會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任務。【智慧交友 快樂成長】步入中學后,小明結識了許多新朋友,但怎樣能使友誼更長久呢? 請大家運用交友的智慧的相關知識,幫他解決以下困惑。(8分)(1)困惑 方法他想對朋友好一點,是送禮物、傾聽煩惱、關心支持還是幫他學習? 交友需要:___①____他發現最近朋友不對勁,一直在追問朋友情況,可朋友不愿意說; 交友需要: _②他和朋友因為一點小事發生了沖突; 交友需要:__③___朋友被欺負了,拉他一起去“教訓”一下對方,他該怎么做? 交友需要:___④___ 【各盡其能 共建集體】10月就要進行全校運動會了,5班同學的共同愿景是在本次運動會中取得優異成績。班會課上分小組討論,并由代表發言:主力隊員組:我們將以班級利益為重,刻苦訓練,頑強拼搏。替補隊員組:我們將和主力隊員一起積極備戰,爭取一些上場機會。拉拉隊員組:我們將全力支持,一起為我們班運動健兒們加油。結合材料,分析要實現這一愿景,建設美好集體,該班同學應該怎么做?(4分)32.(1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如圖。材料二:春秋時代,居住在周邊的蠻、夷、戎、狄不斷襲擾中原,于是出現了空前的民族大遷徒、大交融。華夏族與其他少數民族彼此大牙交錯,雜居共處,為秦漢統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權封建國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礎......據不完全統計,春秋時期發生的大大小小的戰爭不下230次,社會動蕩,民不聊生。(1)讀材料一,其中春秋形勢圖是__________(填圖號),戰國形勢圖是_____(填圖號)。(2(2)依據材料二,概括春秋時期爭霸戰爭的影響。(3分)(3)閱讀觀點,完成表格填空。(5分)觀點 觀點所屬的學派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禍兮,福之所依;福兮,禍之所伏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事在四方,要(大權)在中央;圣人執要,四方來效(效力)知己知彼,百戰不殆(4)綜合以上材料,歸納春秋戰國時期的階段性特征。(2分)33.(1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戰國時期兼并戰爭日益劇烈,各國為了富國強兵,紛紛開展政治、經濟、軍事、社會制度改革。變法運動成為戰國時期的一股潮流,推動了社會轉型。其中,商鞅變法順應歷史潮流,是戰國時期持續時間最長、涉及面最廣、改革最為徹底的一次變法。——選自《中外歷史綱要》材料二:商鞅變法的內容政治 1.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廢除貴族的世襲特權 3.改革戶籍制度,加強對人民的管理 4.嚴明法度,禁止私斗經濟 1.廢除A 2.鼓勵耕織,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3.統一度量衡軍事 獎勵軍功,對有B 者授予爵位并賞賜土地材料三: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無私,賞不私親近。……期年之后,道不拾遺,兵革強大……——《戰國策 秦策》(1)根據材料一,指出戰國時各國變法的目的和作用。(2分)(2)將材料二中A、B兩處內容補充完整,結合所學知識,說出商鞅變法的內容中對后世地方行政制度影響最深遠的一條措施。(4分)(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說明商鞅是怎樣推行改革的。(2分)(4)綜上所述,談談商鞅變法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2分)7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中七年級社會·法治參考答案一、判斷題(本大題共有8題,每小題1分,共8分,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填T,錯誤的填 F)題號 1 2 3 4 5 6 7 8答案 T F F T F F F T卷二、選擇題(本大題有 20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40 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題號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答案 C D D A B A C D C C題號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答案 A C B C C A C A D C三、綜合題(共5題,共52分)29.(10分)(1)②;晨 (2)東;中 (3)北溫帶;西北(4)(5)北回歸線(或23.5°N);晝長夜短(或晝最長,夜最短);極晝(每空1分)30.(8分)(1)①沈忠芳少年時期就立下造飛機的志向,并在大學期間成功設計“北京一號”。(1分)說明了做有夢想的少年,應當樹立遠大志向。我們要早立志,立大志,立長志;(1分)②沈忠芳畢業后研制導彈保衛祖國,帶領中國導彈走出國門,把自己的夢想和國家興亡掛鉤說明了做有夢想的少年,應當緊扣時代脈搏,努力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1分)。(結合材料1分,書本原理1分,共4分)(2)①學會接納自己。②不斷完善自己,主動改正缺點。③需要不斷發掘自己的潛能。④做更好的自己,是在為他人、為社會服務中實現的。(4分,任選2點即可)31.(12分)(1)①交友需要學會關心對方;/交友需要真誠和熱情;②交友需要學會尊重對方;③交友需要學會正確處理朋友之間的矛盾和沖突;④交友需要講原則/當朋友做錯事,甚至誤入歧途時,要堅持正確立場,積極予以規勸,幫助朋友及時改正錯誤。(每個2分,共8分)(2)①主力隊員以班級利益為重,頑強拼搏,說明要堅持集體主義原則,發揚集體主義精神;②替補隊員積極備戰,爭取一些上場機會,說明要樹立正確的合作與競爭觀念,要善于合作,共同進步。③全班同學積極備賽(或拉拉隊員全力支持運動健兒),說明要樹立主人翁意識,主動作為,各盡其能;(3選2,共4分)32.(12分)(1)春秋形勢圖:圖2; 戰國形勢圖:圖1。(2分)(2)促進民族交融;促進國家統一;帶來了社會的動蕩,給人民帶來深重災難。(3分)(3)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5分)(4)諸侯爭霸、兼并戰爭(社會動蕩); 思想學術活躍(百家爭鳴)。(2分)33. (10分)(1)目的:富國強兵。作用:推動了社會轉型。 (2分)(2)A:廢除舊的土地制度(或井田制)。 B:軍功。(2分)措施: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2分)(3)不畏強權、敢于同守舊勢力斗爭、嚴格執法,提高了軍隊的戰斗力,為以后秦國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2分)(4)它順應了歷史發展的趨勢。(2分)1七年級社會·法治答題卷 2024.11座位號_______考生須知:1.本試卷分試題卷和答題卷兩部分,滿分 100 分,時間 100 分鐘;2.答題前,必須在答題卷上填寫班級、姓名、學號;3.所有答案都必須寫在答題卷相應的位置上,務必注意試題序號和答題序號相對應。一、判斷題(本大題共有 8 題,每小題 1 分,共 8 分,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填 T,錯誤的填 F)題號 1 2 3 4 5 6 7 8答案二、選擇題(本大題有 20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40 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題號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答案題號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答案三、綜合題(共 5 題,共 52 分)29.(10 分)(1) (2分)(2) (2分)(3) (2分)(4)(1分)(5) (3分)1班級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學號_______________試場號______________30.(8 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31.(12 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232.(12 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3)(5分)(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33.(10 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分)(3)(2分)(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3七年級社會·法治練習卷 2024.11考生須知:1.本試卷分試題卷和答題卷兩部分,滿分 100 分,時間 100 分鐘;2.答題前,必須在答題卷上填寫班級、姓名、學號和座位號;3.所有答案都必須寫在答題卷相應的位置上,務必注意試題序號和答題序號相對應。一、判斷題(本大題共有 8題,每小題 1分,共 8分,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填T,錯誤的填 F)1.在經緯網地圖上,緯線指示東西,經線指示南北。( )2.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 20°E,160°W。( )3.欣賞自己會導致驕傲自大,目中無人。( )4.小慧每天寫日記,這是認識自己的一種方法。( )5.孝敬雙親、關愛家人,是長大以后的事,我們現在的主要任務就是努力學習。( )6.半坡人遺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內涵最豐富,材料最齊全的直立人遺址。( )7.通過推選產生部落聯盟首領的辦法,史稱“禪讓”,禹破壞了禪讓制,開始王位世襲制。( )8.甲骨文是中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成熟文字。( )二、選擇題(本大題有 20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40 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讀右側“經緯網圖”,完成下面 9-10小題。9.圖中甲點的經緯度位置是( )A.(25°S ,150°E) B.(25°S,150°W)C.(25°N,150°E) D.(25°N ,150°W)10.關于圖中各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第 9題A.甲點位于乙點的西南方向 B.乙點位于中緯地區C.丙點位于高緯度地區 D.丁點位于丙點正東方11.讀右圖,判斷小河的流向大致是( )A.自北向南 B.自東向西C.自南向北 D.自西向東12.下列四幅圖是圖幅相同的等高線地圖,其中表示坡度最陡的是( ) 第 11題A. B.D.C.113. 初中生活是另一段旅程的開啟。面對新征程,我們青少年應做好合理規劃,因為( )①沒有規劃容易讓我們陷入盲目和無序②只要規劃好,人生之路就一定會成功③合理的規劃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度過初中階段④做好規劃應當先確定個人發展目標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4. 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上,同學們通過情景劇的方式講述了小明的一天:早上,我匆匆去上學,沒有疊被子,媽媽說我是個懶孩子。上午數學課上,我積極回答問題,數學老師說我是個思維敏捷的學生。下午英語課上,我單詞默寫錯了好幾個,英語老師說我學習不太用功。放學后,我主動把教室角落的衛生打掃干凈,班主任說我是個勤快的學生。小明:到底哪個才是真正的“我”?以上情景劇所反映的主題是( )A. 認識自己 B. 師長情誼C. 與人為善 D. 關愛他人15. 研學活動通常以課程為基礎,結合實地考察、實驗、觀察等方式,讓學生親身參與到真實的環境中,通過實際經驗獲得更深入、綜合、全面的學習體驗,幫助學生將課堂學習與現實生活相結合,促進學科知識的運用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這說明( )①學習主要指在課堂上的活動 ②要重視實踐,努力做到知行合一③學習僅僅表現為接受和掌握 ④我們所聽、所觸、所做都可以是學習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6.寒潮來臨了,氣溫明顯下降。一大早,媽媽就讓小剛穿上棉衣棉褲棉鞋,小剛不愿意穿這些厚重的棉衣,一時心急沖媽媽嚷嚷:“我這么大的男孩子,冷不冷還不知道嗎?”說著賭氣地上學去了。針對這個案例的認識,正確的是( )A.媽媽不應該讓小剛穿這些棉衣 B.媽媽應該給小剛買時髦一些的棉衣C.小剛是一個不孝順的孩子 D.這是成長過程中難以回避的愛的碰撞的問題17.父母發來微信驗證,你會不會將他們加為好友?加為好友后你會不會對他們屏蔽朋友圈?有媒體就這些問題隨機采訪了 60名市民(子女 40人、父母 20人),其中有 17名子女將父母加為微信好友,但他們中的 14人將父母拉入黑名單,僅有一人的父母可以看到他的朋友圈。對此,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①手機微信的出現不利于子女與父母溝通交流②親子間因代際文化差異出現溝通障礙③親子間的隔閡,需通過彼此尊重、溝通來化解④子女依法享有隱私權,即使是父母也不得過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8.學校組織學生對老師進行評優活動。下列是四位“候選”老師,你認為哪一位老師能當選“仁愛之師”( )A.語文老師致力于學科研究,在備課之余,通過網絡學習各種教育教學理論,優化2自己的教學方式B.歷史老師知識淵博,在課堂上不僅對歷史知識講解透徹,而且“以點概面”,引申出很多跨學科知識,讓學生受益匪淺C.數學老師在教學中,尊重每一個學生,寬容地關懷學生,并做到愛中有嚴,嚴中有愛,善于傾聽學生的心聲D.“腹有詩書氣自華”,道德與法治老師時常讀好書、讀經典作品,以詩書養浩然之氣,并做到知行合一,身體力行,引導學生“見賢思齊”19.德國著名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教育的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這句話說明( )①教師承擔教書育人的使命 ②教師承載著塑造靈魂、塑造新人的重任③教師是學習知識的引路人 ④教師是一種重要而古老的職業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美好的集體生活可以培養我們人際交往的基本態度和能力。下列說法能體現這一觀點的是( )①同學甲:作為班級的勞動委員,我要盡職盡責,管好衛生工作②同學乙:班集體改變了我,我更開朗了,學會了與同學友好相處③同學丙:在大家瑯瑯書聲中,我也情不自禁地大聲朗讀起來④同學丁:在我生病時同學們給了我真誠的關愛,讓我學會了體諒和幫助他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1.比較學習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它能使你更好地理解問題。與北京人相比,山頂洞人的進步性表現在( )①結成群體生活在一起 ②已經掌握磨光和鉆孔技術③懂得人工取火 ④會打制石器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22. 李華同學在參觀某博物館文物展時,看到了下面的一組陳列文物。據此可知,這次文物展的主題是( )A.早期人類的演進 B.原始人群審美意識萌發C.原始農業的興起 D.傳說與真實歷史的區別23.距今約 5000年的大汶口文化遺址部分墓葬中出土了象牙梳、象牙雕筒等,同時期的良渚文化遺址權貴墓葬中,出土了玉琮、玉鉞、漆器、象牙器等。這說明,當時( )A.原始農業形成 B.禪讓制度盛行 C.社會分化出現 D.中央集權確立24.《史記》提出“祖黃帝說”,認為黃帝是華夏始祖,是夏人、商人、周人、秦人的祖先,還是匈奴人、鮮卑人的共同祖先。材料體現的觀念是( )A.民族認同 B.華夷有別 C.民族差異 D.國家統一325. 2024年 2月 26日,籌建 3年多的殷墟博物館新館開放。走進殷墟博物館,我們可以了解( )A.史前文明的出現 B.夏朝文明的發展 C.商代文明的成就 D.西周時期制度的完善26.建構單元知識體系是培養歷史課程核心素養的基本要求。以下繪制的知識結構示意圖中,①處應該填寫( )A.鐵農具和牛耕的使用 B.分封制的瓦解 C.商鞅變法發揮的作用 D.都江堰的修建27.《三字經》里面說:“始春秋,終戰國。五霸強,七雄出。”其中“七雄”中地理位置在最西和最東的兩個諸侯國分別是( )A.晉、楚 B.燕、趙 C.韓、魏 D.秦、齊28.夏朝二里頭都城多網格式布局,宮城居于中心,四周有貴族居住的夯土建筑和墓葬。據此可以證明( )A.王室衰微,諸侯爭霸 B.輕徭薄賦,休養生息C.階級分化,國家產生 D.繁榮開放,盛世氣象三、綜合題(5題,共 52 分)29.讀下面的地球光照圖及地球公轉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圖一 圖二(1)圖一中①、②兩個箭頭正確表示地球自轉方向的是 (填序號),丙地位于 (晨或昏)線上。(2)圖一中甲地位于 (東或西)半球, (低、中、高)緯度地區。(3)圖一中甲地位于五帶中的 帶,甲地位于乙地的 方。(4)請在圖二中用箭頭描繪出地球繞太陽公轉的方向。(5)當地球運行到圖二中 A位置時,太陽直射在 (緯線),此時圖一中甲地區晝夜長短情況 ,北極圈及其以內地區有4(極晝或極夜)現象。30.(8分)我校準備開展以“少年啟程,乘風破浪”為主題的項目式學習,請你參與其中。【敢于有夢】材料一:沈忠芳——導彈技術專家。他在炮火中燃起報國心,少年時期就立下造飛機的志向。大學期間,他將畢業設計“北京一號”遞上藍天;畢業后研制導彈保衛祖國,帶領中國導彈走出國門。他隱姓埋名、淡泊名利,認為“人生最大的幸福莫過于為人民的幸福奮斗”。(1)結合材料,說一說沈忠芳的事跡啟示我們青少年應該怎樣做有夢想的少年?(4分)【勇于追夢】材料二:廣州市“新時代好少年”曾雨鑫從小失明,但他坦然接受身體的殘缺,樂觀面對。他從不以自己特殊為借口而放低學習要求,各科成績都名列前茅。同時,他不斷拓展自己的興趣愛好,打籃球、游泳等樣樣精通。他在與同學的相處中也始終努力改正自己的不足,因此受到了大家由衷的欽佩。為了能讓校園變得更加美好,他在學校舉辦的科技創新活動中設計了一款有助于教室實行垃圾分類的產品,還在課余時間監督、指導同學們分類投放垃圾,并且擔任了每周五垃圾投放工作。(2)運用“做更好的自己”的相關知識,談一談曾雨鑫的經歷對你有何啟發?(4分)31.中學生活,豐富多彩,如何更好地度過中學生活需要大家的智慧。為此,705班舉行了班會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任務。【智慧交友 快樂成長】步入中學后,小明結識了許多新朋友,但怎樣能使友誼更長久呢? 請大家運用交友的智慧的相關知識,幫他解決以下困惑。(8分)5(1)困惑 方法他想對朋友好一點,是送禮物、傾聽煩惱、關心支持還是幫他學習? 交友需要:___①____他發現最近朋友不對勁,一直在追問朋友情況,可朋友不愿意說; 交友需要: _②他和朋友因為一點小事發生了沖突; 交友需要:__③___朋友被欺負了,拉他一起去“教訓”一下對方,他該怎么做? 交友需要:___④___【各盡其能 共建集體】10 月就要進行全校運動會了,5班同學的共同愿景是在本次運動會中取得優異成績。班會課上分小組討論,并由代表發言:主力隊員組:我們將以班級利益為重,刻苦訓練,頑強拼搏。替補隊員組:我們將和主力隊員一起積極備戰,爭取一些上場機會。拉拉隊員組:我們將全力支持,一起為我們班運動健兒們加油。(2)結合材料,分析要實現這一愿景,建設美好集體,該班同學應該怎么做?(4分)32.(1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如圖。6材料二:春秋時代,居住在周邊的蠻、夷、戎、狄不斷襲擾中原,于是出現了空前的民族大遷徒、大交融。華夏族與其他少數民族彼此大牙交錯,雜居共處,為秦漢統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權封建國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礎......據不完全統計,春秋時期發生的大大小小的戰爭不下230次,社會動蕩,民不聊生。(1)讀材料一,其中春秋形勢圖是__________(填圖號),戰國形勢圖是_____(填圖號)。(2(2)依據材料二,概括春秋時期爭霸戰爭的影響。(3分)(3)閱讀觀點,完成表格填空。(5分)觀點 觀點所屬的學派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禍兮,福之所依;福兮,禍之所伏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事在四方,要(大權)在中央;圣人執要,四方來效(效力)知己知彼,百戰不殆(4)綜合以上材料,歸納春秋戰國時期的階段性特征。(2分)33.(1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戰國時期兼并戰爭日益劇烈,各國為了富國強兵,紛紛開展政治、經濟、軍事、社會制度改革。變法運動成為戰國時期的一股潮流,推動了社會轉型。其中,商鞅變法順應歷史潮流,是戰國時期持續時間最長、涉及面最廣、改革最為徹底的一次變法。——選自《中外歷史綱要》材料二:商鞅變法的內容1.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政治2.廢除貴族的世襲特權73.改革戶籍制度,加強對人民的管理4.嚴明法度,禁止私斗1.廢除 A經濟 2.鼓勵耕織,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3.統一度量衡軍事 獎勵軍功,對有 B 者授予爵位并賞賜土地材料三: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無私,賞不私親近。……期年之后,道不拾遺,兵革強大……——《戰國策 秦策》(1)根據材料一,指出戰國時各國變法的目的和作用。(2分)(2)將材料二中 A、B兩處內容補充完整,結合所學知識,說出商鞅變法的內容中對后世地方行政制度影響最深遠的一條措施。(4分)(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說明商鞅是怎樣推行改革的。(2分)(4)綜上所述,談談商鞅變法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2分)8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1月答題卷.doc 11月答題卷.pdf 11月試題卷(改).docx 11月試題卷(改).pdf 參考答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