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知識回顧上節課我們欣賞了很多美術作品,學習了如何通過美術作品來表達情感,大家還記得我們都學習了哪些類型的美術作品嗎?雕塑油畫版畫中國畫表現形式第一單元|美術中的歷史|第二課美術作品的藝術語言包括哪些?美術作品的藝術語言由點、線、面、色彩、空間等造型元素,以及重復、對比、均衡等形式原理構成。以下美術作品運用了哪些藝術語言?以下美術作品運用了哪些藝術語言?藝術語言在作品中的運用《工農紅軍》劉開渠(1956年 雕塑)思考:這件作品運用了哪些藝術語言?該作品采用了點、線、面結合的藝術語言形式。衣服線條簡潔,強調裝飾性,具有很強的韻律感。簡練流暢的線條勾勒人物手臂的輪廓,并通過石材的肌理表現出皮膚的濃密感和真實感。作品歌頌了紅軍戰士的英雄氣概,體現了樸素、沉穩的藝術風格。藝術語言在作品中的運用《遵義會議》沈堯伊(1997年 油畫)分析:從線條、色彩、空間、構圖等方面分析這幅作品的藝術語言。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劉伯承李德博古張聞天藝術語言在作品中的運用《遵義會議》沈堯伊(1997年 油畫)沈堯伊在油畫語言中融入了木刻風格,硬朗的版畫線條與體積結構、明暗相結合,每個人物形象的邊緣線都非常深,使得人物形象的塑造結實而富有雕塑感。線條藝術語言在作品中的運用《遵義會議》沈堯伊(1997年 油畫)色彩以富有變化的灰色調為主,營造出緊張嚴峻的氛圍。領導人物衣服使用較為鮮明的顏色來吸引觀眾的目光,而周圍環境使用較為低調的顏色,以此形成對比。色彩藝術語言在作品中的運用《遵義會議》沈堯伊(1997年 油畫)室內空間層次分明,前景人物突出,后景桌椅有序排列,展現出縱深感,強調了會議的重要性。空間藝術語言在作品中的運用《遵義會議》沈堯伊(1997年 油畫)畫面的構圖松散有序,毛澤東雖然不在畫面的中間,在3/4處,但畫家非常巧妙的運用了其他六位政治局常委的目光,都聚焦在毛澤東身上,肯定毛澤東的正確主張,形成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領導。構圖藝術語言在作品中的運用《遵義會議》沈堯伊(1997年 油畫)作品以不同形象的人物作為畫面的主體,通過空間的營造、人物形象的塑造與安排,藝術地再現了遵義會議的場景。總結藝術語言在作品中的運用《地道戰》羅工柳(1951年 油畫)作品簡介:地道戰是抗日戰爭時期,華北、冀中平原抗日軍民利用地道打擊日本侵略者的作戰方式。作品由畫家羅工柳根據冀中軍民真實的戰斗經歷創作而成。畫面描繪了抗日游擊隊員正從隱蔽的地道口出來,準備伏擊敵人的場景。藝術語言在作品中的運用《地道戰》羅工柳(1951年 油畫)分析:從虛實、明暗、空間、色彩等方面分析這幅作品的藝術語言。藝術語言在作品中的運用《地道戰》羅工柳(1951年 油畫)虛實關系分析:虛實對比:四個中心人物實,其他人物虛。在梯子上瞭望的戰士探出上半身的青年女戰士剛走出地道拿著槍的女指揮員在瞭望口的瞭望員藝術語言在作品中的運用《地道戰》羅工柳(1951年 油畫)明暗關系分析:明暗對比:棚頂的光束將空間分成亮暗兩部分。作品采用中間亮四周暗的舞臺式追光效果,突出了畫面的視覺中心。亮區暗區藝術語言在作品中的運用《地道戰》羅工柳(1951年 油畫)空間關系分析:畫家巧妙的運用人物向上、向外的視線及動作,有效的擴展了畫面空間的有限性,將觀者的注意力實現了向畫面以外的聯想、延伸。藝術語言在作品中的運用《地道戰》羅工柳(1951年 油畫)色彩關系分析:作者為了表現正義的信念,將畫面處理為柔和的暖色調。天窗投射的光線及身著紅衣的女子,洋溢著溫暖與體貼,渲染出光明必勝的堅定意志,寄托了畫家美好的理想與想象。常見的美術表現形式有哪些?包括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等不同形式美術作品帶來的視覺感受《初踏黃金路》李煥民(1963年 版畫)內容:西藏民主改革之后,秋收勞動結束,藏族婦女牽著滿載青稞的牦牛踏歌而歸的情景。構圖:采用S形構圖,畫面中的人物、動物形成了視覺上連續的點,使畫面產生縱深感的同時,又具有一種獨特的節奏美和韻律美。色彩:整幅畫面采用象征豐收的金色調,與其做對比的黑、白、紅三色突出了歡樂的藏族婦女,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不同形式美術作品帶來的視覺感受《魯迅像》趙延年(1961年 版畫)1961年,為紀念魯迅誕辰80周年,中國版畫藝術大師趙延年創作木刻版畫作品《魯迅像》。沉重的黑色背景中,魯迅神情嚴肅,十字圍巾圍在脖子,與白色袍子形成了強烈的沖突。簡潔的構圖,犀利的刀法,強烈的黑白對比,生動刻畫出魯迅“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人格形象。不同形式美術作品帶來的視覺感受《艱苦歲月》潘鶴(1957年 雕塑)內容:以寫實的手法塑造了一老一少兩位紅軍戰士的形象。通過老戰士吹笛子、小戰士依偎身旁傾聽的造型,體現出艱苦年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構圖:采用三角形構圖,堅實且穩定,體現了紅軍戰士無比堅定的革命信念,凸顯出戰爭必勝的決心。手法:運用對比手法,通過一老一少年齡的對比、位置一高一低的對比、沉著老練和天真幼稚性格的對比,使人物形象極富性格特征。不同形式美術作品帶來的視覺感受《太行鐵壁》王迎春 楊力舟(1984年 中國畫)內容:描繪了52位軍民男女,其中既有中國共產黨的高級將領,如朱德、彭德懷、鄧小平等,又有諸多無名將士和普通民眾。筆墨:運用中鋒、側鋒、斧劈等方硬的筆觸,將人體的刻畫與太行山峭壁的紋路統一起來,充分發揮了中國畫的筆墨特點。手法:采用象征手法,將人與山渾然一體,以表現抗日軍民的堅韌、勇毅、堅不可摧。課堂小結本節課我們學習了美術作品中的藝術語言和表現手法。通過對具體美術作品的賞析與解析,我們掌握了如何在作品中識別和應用這些藝術語言與表現手法的方法和技巧。希望同學們在課后能主動去分析和鑒賞生活中優秀的美術作品,提升個人的審美能力和實際操作技能,培養熱愛生活與藝術的美好情操。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