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52張PPT)第一節 人口分布第一章 人口運用資料,描述人口分布特點及其影響因素。1.結合人口分布圖或資料,說出不同區域人口分布的差異。2.結合圖表,分析影響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課程標準】【學習目標】3.結合我國人口分布空間格局,歸納我國人口分布規律,說明產生的原因。你相信嗎?圖中圓圈所示范圍的人口數量比世界其他地區的人口總數還多!其中人口過億的國家有8個,總人口數量超過了40億,占全球總人數的一半以上。這里居住的人口為什么這么多?地球上的人口分布具體有怎樣的規律?導入本節知識結構人口分布分布特點全球尺度大洲尺度國家尺度地方尺度影響人口分布的因素自然因素人文因素人口分布不均世界人口的分布一1.人口分布概念人口密度:是指某一時間的單位土地面積上居住的人口數。反映了人口分布疏密程度,是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標。人口密度=(人/km2)人口分布:指一定時期人口在一定地區范圍的空間分布狀況。衡量指標:通常以人口密度來衡量。計算公式:2.世界人口的分布規律讀圖1.2世界人口分布示意圖,說出世界人口分布有何特點?世界各地的人口分布很不均勻有的地區人口稠密,有的地區則人口稀少。總體規律近90%的人口居住在北半球北緯10°—50° 地帶最為集中讀圖1.5,說出世界人口大致的分布規律。2.世界人口的分布規律從半球和緯度位置來看無論是北半球還是南半球人口主要集中在中、低緯度。60%左右的人口居住在離海岸200千米以內的沿海地區地區 歐洲 亞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大洋洲 世界面積 48.7 26.9 19.4 38.5 26.8 44.2 30.1人口 54.9 47.3 45.1 51.3 62.8 94.3 50.3世界各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圍內面積、人口占各洲的比例2.世界人口的分布規律從距海遠近來看讀下面表格,說出世界人口大致的分布規律。海拔越高,人口越少。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平地區。2.世界人口的分布規律讀圖1.6,說出世界人口大致的分布規律。從海拔高度來看小結:世界人口的分布規律半球分布:90%分布在北半球,尤以20°N—60°N最集中.海陸分布:60%分布在離海岸200千米以內的沿海地區.海拔分布:80%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平地區.結論: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緯度的沿海平原地區。3.世界人口分布特點:歐洲西部南亞四大人口稠密區:東亞、南亞歷史悠久;北美、西歐經濟發達東亞北美東部(1)世界有四大人口稠密區有世界古老的文明中心,人類在此聚居的歷史悠久亞洲人口密度分布圖中國東部日本南部朝鮮半島巴基斯坦印度斯里蘭卡孟加拉國東亞、南亞英國法國德國荷蘭加拿大東南部美國東部北美洲人口密度分布圖歐洲人口密度分布圖歐洲西部、北美東部經濟發達,人口大多聚居在城市人口稀疏區 主要原因北美洲、亞洲的高山和寒冷地區 氣候嚴寒,不利于人類生產和生活南極洲亞馬孫河、剛果河流域 氣候濕熱,不適宜居住撒哈拉、中亞、澳大利亞沙漠地帶 氣候干旱,水源缺乏人口稀疏區:各大洲和地區的人口分布極不平衡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人口約占世界總人口的85%3.世界人口分布特點:(2)各大洲人口分布不均勻讀圖,你能夠得到什么結論?3.世界人口分布特點:(3)世界各國人口分布不均勻超過一億的國家有16個,人口總數達46.49億,約占世界總人口的62.47%。截至2023年10月7日,全世界234個國家和地區人口總數為80.86億。其中印度以 14.26億人位居第一,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以 14.25億人位居第二,全球人口過億的國家共有16個。印度、中國、美國、印尼、巴西、巴基斯坦、尼日利亞、孟加拉國、俄羅斯、日本、墨西哥、埃塞俄比亞、菲律賓,埃及、剛果(金)、越南。讀圖,你能夠得到什么結論?課堂總結:【難點突破】如何描述人口的分布特點宏觀: 空間分布是否均勻微觀: ①哪兒多哪兒少②變化趨勢③極值④特殊分布澳大利亞人口分布上的特點:人口分布不均勻;沿海多,內陸少;主要集中分布在東南部沿海地區。德國人口分布相對均勻先總后分述特點分析芬蘭人口分布特點及其影響因素活動(P6)芬蘭位于歐洲北部,瀕臨芬蘭灣,人口約550萬(2015年)。首都赫爾辛基是芬蘭最重要的經濟、文化、科技中心,也是歐洲發展最快的城市之一。赫爾辛基及其周邊城鎮的人口約為140萬。根據上述資料和圖1.8,回答下列問題。1.閱讀圖1.8a,描述芬蘭人口分布特點。芬蘭人口分布不均衡;整體來看,南部人口較多,北部人口較為稀少;赫爾辛基及周邊地區人口密度最大。下圖為“我國人口密度分布圖”,圖中界線為著名的胡煥庸線,界線兩側人口密度有明顯的差異。據此完成下面兩題(1)下列有關我國人口密度分布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平原高于山區 ②沿海高于內陸③東北高于華北 ④青藏高于西北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2)珠江三角洲地區人口密度大的主要原因有( )①自然條件好 ②土地面積廣③開發時間早 ④人口自然增長快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AD讀世界人口分布圖,回答3~4題。課堂練習讀世界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圍內的陸地面積和人口占洲總面積及總人口的比例圖,回答5~6題。5.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圍內,人口占洲總人口比例最大的是( )A.大洋洲 B.南美洲C.亞洲 D.歐洲下圖為全球及各大洲人口分布平均高度圖。讀圖,回答7題。7.圖中甲、乙、丙分別表示( )A.亞洲、歐洲、非洲B.亞洲、非洲、歐洲C.非洲、歐洲、亞洲D.非洲、亞洲、歐洲解析 非洲熱帶地區面積大,低地不適宜居住;歐洲海拔最低且緯度較高,適宜在低地居住。D影響人口分布的因素二分析芬蘭人口分布特點及其影響因素活動(P6)2.閱讀圖1.8b,并與圖1.8對照,從氣溫和降水兩方面說明氣候對芬蘭人口分布的影響。氣溫:南部緯度較低,氣溫較高,氣候較溫暖,適合居住;降水:南部降水量可達500mm以上,較為豐富。3. 閱讀圖1.8c,并與圖1.8a對照,說明地形對芬蘭人口分布的影響。芬蘭北部以山地為主,海拔較高,地勢起伏較大;南部以平原為主,地勢低平,交通便利,易于開發,人口較為稠密。分析芬蘭人口分布特點及其影響因素活動(P6)4. 探討芬蘭超過1/4的人口集中在赫爾辛基及其周邊城鎮的人文因素。赫爾辛基及周邊是芬蘭重要的經濟中心,經濟發展水平高,就業機會較多;瀕臨芬蘭灣,海陸交通便利,便于與歐洲大陸聯系;開發歷史較早,基礎設施完善。分析芬蘭人口分布特點及其影響因素活動(P6)復習回顧1:世界人口的分布從全球來看90%人口居住在北半球尤其在北緯10°~50°地帶從距海洋遠近來看60%左右的人口居住在離海岸200千米以內的沿海地區從海拔來看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平地區世界人口為什么有這樣的分布規律?說明了什么?世界人口的分布受自然因素的影響,如地形、氣候等。世界人口為什么有這樣的分布規律?說明了什么?復習回顧2:世界人口的分布各大洲、各個國家人口分布不均勻。世界人口的分布受社會因素的影響。自然因素人類的生活和生產活動離不開自然環境。自然環境對人口分布的影響明顯,其中氣候、地形等自然因素對人口分布的影響尤為重要。01人口稀疏區高緯度地帶—寒冷沙漠、戈壁—干旱熱帶雨林地區—濕熱1.氣候人口密集區:氣候較為適宜的中、低緯度地區。濕熱地區雨林地區氣溫過高、雨量過多,土壤肥力難以保存,細菌易滋生,疾病易流行。干旱地區戈壁、沙漠由于降水量極少,無法耕種,生存環境惡劣,往往形成無人區和人口稀少區。高寒地區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山,氣候寒冷,成為人口稀少區。人口稀疏區:寒冷地區高緯度地區(南北兩極附近)氣候過于寒冷,人跡罕至。如:亞馬孫河、剛果河流域如:撒哈拉、中亞、澳大利亞的沙漠地帶如:南北美洲、亞洲海拔較高的高山高原地區如:南極洲、北冰洋沿岸人口分布多趨向于地勢低平的平原地區原因:平原地區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易于開發,是人類的主要聚居地。2.地形:【思考】海拔較低的平原地區,人口一定稠密嗎?熱帶地區的人口多分布在高原和山地,原因:高原山地氣候相對涼爽,降水適中,排水條件好。雨林氣候區不適于居住的原因:氣候濕熱,叢林茂密,自然環境惡劣。四大洲人口密度不同海拔人口密度分布圖非洲人口密度最大的海拔為2—3千米,歐洲人口密度最大處的海拔為0—1千米,導致這種差異的原因是什么?兩地的緯度差異在干旱地區,有水灌溉的地方往往成為人口聚居地。1.塔里木盆地的綠洲分布有什么特點?為什么?思考2.人口較為集中的城鎮分布與水源有什么關系?綠洲分布于盆地邊緣的山前沖積扇及河流沿岸。綠洲的水源主要來自夏季高山冰雪融水,水源最豐富的地區集中在盆地的邊緣山麓地帶。城鎮主要分布在綠洲地區,水源決定了城鎮的分布。3.水源:河流、湖泊沿岸供水方便,具有交通、水產養殖等方面優勢,人口較為密集長江沿岸3.水源:通過農業發展間接對人口分布起作用。不同的土壤,由于自然肥力和耕作性能不同,開發利用程度也不同,因而影響到人口分布。如:我國東北地區,肥沃的黑土分布區,農業較發達,人口密度也較高。東北黑土地 “ 中國糧倉”4.土壤對人口分布的影響例如18世紀工業革命時期,某些地區礦產資源的開發成為影響人口分布的決定性因素。開發礦產資源吸引人口聚集。例如,大型油田的開發,使原本荒無人煙的地方崛起新的城市(大慶、克拉瑪依、攀枝花、鶴崗等)。①以煤炭為基礎的—英國的伯明翰、曼徹斯特,美國的匹茲堡,我國大同、鶴崗、撫順、開灤等。②以石油為基礎的—英國的阿伯丁,我國的大慶、玉門、東營、克拉瑪依等。③以鐵礦為基礎的—鞍山、包頭、攀枝花等。④以金礦開采為基礎的—山東招遠、約翰內斯堡等(南非)。⑤以木材加工為基礎的—伊春等。⑥以旅游資源為基礎的—黃山、張家界等。資源對人口分布的影響城市夜間燈光地圖人文因素Humanistic Factors在自然條件的基礎上,人口分布作為一種社會現象,還受社會經濟條件、發展歷史等人文因素的制約。02農業社會時期,人口主要分布在自然條件優越的地區。工業社會時期,人口集中在工業發達的城市。人類社會發展的不同階段,生產力水平不同,社會生產方式不同,人口分布的特點也不同。1.生產力水平一般來說,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地區,人口稠密。如我國東部地區、美國東北部地區和歐洲西部地區。2.經濟發展水平美國人口分布圖3.歷史因素東亞南亞歷史因素對人口分布的影響,表現為歷史較悠久的地區人口較稠密,如東亞、南亞的人口稠密區。政府的人口政策、戰爭等可能在短時間內改變某地的人口分布政策:政府政策可在短時間或較長時間內影響人口的分布。eg.設立經濟特區后,深圳人口快速增長。政治:政治中心有利于城市建設。eg.巴西遷都巴西利亞。4.社會因素對人口分布的影響交通、軍事、文化等對人口的分布也有一定的影響軍事戰爭使人口大量流失文化唐人街是海外華人的聚居區交通便捷的地區人口稠密,交通便捷,利于人流、貨流的集散。交通本課小結從全球看從距離海洋遠近看從地形看世界人口的分布四大人口稠密區人口的分布自然因素地形氣候水源生產力經濟歷史其他影響人口分布的因素人文因素其他人口稀疏區中國人口密度分布圖與胡煥庸線胡煥庸,地理學家、地理教育家,華東師范大學教授,中國地理學會的發起人和首屆理事,中國現代人文地理學和自然地理學的重要奠基人。東南半壁面積占比43.8%人口占比94.1%地形地貌以平原、水網、丘陵、喀斯特和丹霞地貌為主以農耕為經濟基礎城鎮化水平高于全國平均值。西北半壁面積占比56.2%人口占 %地形地貌以草原、沙漠和雪域高原為主是游牧民族的天下城鎮化水平普遍低于全國平均值。我國人口分布特點:1.我國人口東多西少的原因:自然原因:東部地區地形平坦,氣候溫和濕潤,水源充足,土壤肥沃,耕地面積大,能養育的人口多人為原因:東部經濟發達,交通便利,開發時間長(歷史);3.我國人口分布格局形成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2.改革開放后我國人口東多西少的格局更加明顯的原因:人口遷移自然因素課堂練習人口分布與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等有著密切關系。1.亞馬孫河流域是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地區,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A.地形復雜 B氣候濕熱C.資源匱乏 D.地處內陸2.巴西高原東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對密集地區,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①氣候適宜 ②文化單一③地勢平坦 ④水力資源豐富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BD下圖為“我國人口密度分布圖”,圖中界線為著名的胡煥庸線,界線兩側人口密度有明顯的差異。據此完成下面兩題(1)下列有關我國人口密度分布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平原高于山區 ②沿海高于內陸③東北高于華北 ④青藏高于西北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2)珠江三角洲地區人口密度大的主要原因有( )①自然條件好 ②土地面積廣③開發時間早 ④人口自然增長快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A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