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第4課時追根溯源(大象版)六年級上01教學目標內容總覽02新知導入03探究新知04課堂練習05課堂總結06作業布置教學目標通過對化石資料學習交流,能舉例描述已滅絕生物,如恐龍、猛犸象等。0102通過調查人類進化的歷程,能比較、分析、概括出人類發展變化的過程和原因。03通過對眾多信息的分析、比較,抽象概括出結論。科學觀念04在探究與交流分享過程中,感受遺傳與變異是生物的基本特征,是生物延續和進化的內在原因,感受生命的意義。科學思維探究實踐態度責任新知導入回顧:生物的遺傳和變異有什么作用?從化石說起遺傳,可以使物種得以延續;變異,可以保持物種多樣性。新知導入正是因為遺傳作用,地球上的許多動植物繁衍生息、世代相傳,但有些也滅絕了。恐龍就是其中的一種。從化石說起新知導入人類是怎么發現古代動植物的滅絕?從化石說起化 石化石是保存在地層中的古生物遺體、遺物或遺跡,如骨骼、外殼、葉子、腳印化石等。新知導入我們收集到了哪些有關滅絕的古生物化石資料?從化石說起枝脈蕨是起源于二疊紀時期的樹蕨。枝脈蕨植株高大,其羽片狀葉的長度就可達1 米。枝脈蕨化石新知導入我們收集到了哪些有關滅絕的古生物化石資料?從化石說起猛犸象化石猛犸象又名毛象(長毛象),是一種適應寒冷氣候的動物,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象。其中,草原猛犸象體重可達12 噸。猛犸象是冰川世紀的一個龐然大物。復原圖新知導入我們收集到了哪些有關滅絕的古生物化石資料?從化石說起恐龍是出現在中生代時期(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的一類爬行動物。這種恐龍有著矯健的四肢、長長的尾巴和龐大的身軀,主要棲息于湖岸平原上的森林或開闊地帶。恐龍化石新知導入我們收集到了哪些有關滅絕的古生物化石資料?從化石說起1974 年,古人類學家在埃塞俄比亞發現了一具東非古人類化石,起名為露西。這副骨架具有類似猿的腦容量和類似于人類的兩足直立行走方式。露西生活在約300 萬年前,曾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直立行走的人類。人們還繪出了露西的復原像。東非古人類化石復原圖新知導入從化石說起在歷史的長河中,有些古代生物卻能在地球上延續上千萬年。銀杏出現在幾億年前,是第四紀冰川運動后遺留下來的裸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遺植物,現存活在世的銀杏稀少而分散,上百歲的老樹已不多見,和它同綱的所有其他植物皆已滅絕,所以銀杏又有活化石的美稱。變種及品種有:黃葉銀杏、塔狀銀杏、裂銀杏、垂枝銀杏、斑葉銀杏等26種。新知導入從化石說起在歷史的長河中,有些古代生物卻能在地球上延續上千萬年。中華鱘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大型溯河洄游性魚類,是世界上現存的最原始的魚類之一。鱘魚是曾與恐龍生活在同一時代的物種,最早出現在距今2.3億年前的早三疊紀,是名副其實的“活化石”至今,鱘魚身上仍然保留著一些原始物種的特征,其體表披五行硬鱗片、尾部較長尾鰭為歪尾型、口位在腹面等。新知導入從化石說起這些存活下來的古代生物被稱為 “活化石”。大熊貓(至今300萬年)珙桐(1000萬年前)云杉2014年2月,瑞典科學家在一座山脈上發現了一株9500歲云杉,堪稱“世界上最古老”的樹,而且它還在繼續生長。探究新知討論生物滅絕或存活原因有些生物滅絕了,有些生物生存下來。這是遺傳和變異的問題嗎?觀看兩則視頻,你能從中找到答案嗎?視頻一探究新知討論生物滅絕或存活原因視頻二探究新知通過視頻,總結古代生物滅絕的原因。討論生物滅絕或存活原因生存的環境發生變化人類的破壞、捕殺活動探究新知觀察示意圖,長頸鹿為什么能生存下來?討論生物滅絕或存活原因長頸鹿的變異有兩種情況:一是頸長、四肢長,一是頸短、四肢短。頸長、四肢長的能吃到高處的樹葉,生存下來,頸短、四肢短的吃不到就餓死了。自然選擇探究新知分析人類發展變化的過程與原因根據古人類學家的研究,在漫長的年代里,人類經歷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的進化過程。探究新知分析人類發展變化的過程與原因上網收集相關信息,記錄他們的主要特點。南方古人 能人 直立人 智人生活年代 390萬~200萬年前身高 一般不超過1.2米腦容量 440~530毫升行走 雙足行走到直立行走工具 會使用天然工具……637毫升下肢直立行走1000毫升下肢直立行走下肢直立行走180萬年前能制造石器不超過144厘米200萬~20萬年前160厘米20萬~5萬年前175厘米1300毫升以上制造石器人工取火探究新知分析人類發展變化的過程與原因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發生了哪些變化?變化表現身高腦容量行走工具……身體越來越高腦容量越來越大越來越復雜,越來越先進越來越靈活探究新知分析人類發展變化的過程與原因從生物學分類上,現代人屬于智人種。人類的發展變化是生物進化的結果。生物進化是遺傳和變異共同作用的結果。現在的馬是由始祖馬進化而來的探究新知分析人類發展變化的過程與原因人類的行走方式為什么會發生變化:雙足行走→直立行走?大約在500萬年前,非洲地區的環境發生了變化,森林草原逐漸被開闊的草原取代。在這種環境下,古人類逐漸進化出了直立行走的方式,以更好地適應環境。受到環境變化的影響探究新知分析人類發展變化的過程與原因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對遺傳和變異有了怎樣新的認識?遺傳使生物子代保持了親代的特征;變異使生物產生新的特征,促進了生物的不斷進化和發展。環境變化是生物進化的主要原因之一。1.下列變化,屬于生物進化的是( )A.幼蟲變成蝴蝶 B.古猿變成人 C.海龜蛋孵化出海龜2.地球上曾出現過許多大型的動植物,如枝脈蕨、猛犸象、恐龍,要想研究這些已經滅絕的動植物,有力的證據是( )A.今天還有的大型動植物 B.查閱書籍資料 C.化石3. 下列關于人類的進化過程,說法有誤的是( )A.經歷了“古猿一直立人一能人一智人”的變化過程B.進化過程中,人的腦容量越來越大C.使用的工具由簡單到復雜,從使用天然工具到學會制造工具課堂練習選擇題BCA4.關于生物的進化,下面說法有誤的是( )A.生物的進化是遺傳和變異共同作用的結果B.環境變化是生物進化的主要原因之一C.所有進化都有利于該事物的發展5.你認為生物進化演變以及人類的起源最可靠的證據是( )A.科學家的理論 B.模擬實驗 C.古生物化石課堂練習選擇題CC1.從生物學分類上,現代人屬于直立人種。( )2.如果沒有遺傳,人類將無法推測一些遠古時代生物的形態。( )3.恐龍主要棲息于湖岸平原上的森林。( )4.人類進化過程中最明顯特征是腦容量越來越小。( )5.猛犸象曾經是冰川世紀的一個龐然大物。( )課堂練習判斷題 √√ √課堂總結這節課,我們通過對化石資料學習交流,能舉例描述已滅絕生物,如恐龍、猛犸象等,感受遺傳與變異是生物的基本特征,是生物延續和進化的內在原因,感受生命的意義。作業布置搜集更多化石,講述更多生物故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讓備課更有效www.21cnjy.comThanks!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單元基本信息單元主題 遺傳與變異課標要求 一、核心概念 生命的延續與進化 二、學習內容 8.5生物體的遺傳信息逐代傳遞,可發生改變 ②描述和比較植物子代與親代在形態特征方面的異同。 ③描述和比較動物子代與親代在形態特征方面的異同。 8.6生物的遺傳變異和環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導致了生物的進化 ④根據化石資料,舉例說出已滅絕的生物;描述和比較滅絕生物與當今某些生物的相似之處。 三、學業要求 ①能舉例說出已滅絕生物和當今某些生物的相似之處,認識進化現象。 ②能比較、分析植物(花的顏色,葉的顏色、大小與形狀等方面)和動物(毛皮的顏色、軀體的大小、外形和外貌等方面)子代與親代的異同。 ③能依據收集到的化石資料開展討論交流。單元課時設計 4課時一、單元學習主題分析(體現學習主題的育人價值)主題名稱 遺傳與變異單元設計意圖 本單元側重對“得出結論”要素進行訓練,這是六年級探究能力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探究單元目標是“能基于所學的知識,運用分析、比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學探究的結論,判斷結論與假設是否一致”。圍繞知識目標和探究目標,教材設計了《我像誰》《動物的遺傳和變異》《植物的遺傳和變異》《追根溯源》四個主題活動。 本單元開篇設計了《我像誰》一課,是以人類自己作為研究對象,探究遺傳與變異現象存在的事實。知道人的特征有些來自父親,有些來自母親,還有一些誰也不像,這是遺傳和變異共同作用的結果。 《動物的遺傳和變異》將對遺傳與變異的探究拓展到其他動物。通過韋恩圖的形式梳理動物子代與親代之間的相同特征與不同特征,在比較與分析的基礎上,抽象概括出動物子代與親代具有相同特征與不同特征的本質原因是遺傳和變異共同作用的結果。 《植物的遺傳和變異》通過列舉眾多的事例,逐一對事例進行分析,找到植物子代和親代之間遺傳或變異的證據,再對眾多的事例進行比較,歸納出植物子代和親代之間的關系并概括出結論:植物的子代與親代非常相似,但也有一些細微的不同,這是遺傳和變異共同作用的結果。 《追根溯源》以“從化石說起”的活動展開。回顧前面三節課內容發現,通過調查生物的兩代就可以發現生物遺傳與變異的現象,而作為生物遺傳和變異共同結果的進化不僅有著漫長的歷史進程,還受到環境變化這個主要外因的影響。通過比較、分析、歸納、概括得出結論:遺傳使生物子代保持了親代的特征;變異使生物產生新的特征,促進了生物的不斷進化和發展。環境變化是生物進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主題學情分析 “在家庭中,我長得像誰?哪些特征最像?”學生對這個話題是能夠迅速產生熱議。他們對這個話題既具有生活經驗,又懵懵懂懂,更有深入探究的熱情。六年級的學生已經基本具備處理信息的能力,能在教師啟發下以線索圖、關系圖等多種形式進行分析、比較、推理和概括,得出科學探究的結論。開放性學習環境 1.指導性預習:閱讀+問題+檢測; 2.大單元大概念大任務課堂學習:問題+探究+講述+整合+實戰; 3.現代教育新技術:PPTX+微視頻+網絡+師生互助二、單元學習目標設計(基于標準、分析教材、結合學情,體現素養導向)單元學習目標 科學觀念:生物體的遺傳信息逐代傳遞,可發生改變;生物的遺傳變異和環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導致了生物的進化。 科學思維:能運用分析、比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學探究的結論,判斷結論與假設是否一致。 探究實踐:能比較、分析植物(花的顏色,葉的顏色、大小與形狀等方面)和動物(毛皮的顏色、軀體的大小、外形和外貌等方面)子代與親代異同。 態度責任:表現出對事物的結構、功能、變化及相互關系進行科學探究興趣。在尊重證據的前提下,堅持正確的觀點;當多人觀察、實驗結果出現不一致時,不急于下結論,而是分析原因,再次觀察、實驗,以事實為依據作出判斷。三、學習活動/任務設計(指向學習目標,強調學生的活動與體驗)第1課時 任務1 名稱:活動引入,聚焦問題 從學生日常的聊天話題切入“在家庭中,我長得像誰?哪些特征最像?”引發學生熱議,將熱議點迅速聚焦。 設計意圖:此引入活動不僅能激發學生深入探究的熱情,而且還能了解學生對遺傳已有的認知情況,便于有針對性地深入科學探究。任務2 名稱:調查家庭成員特征 對家庭成員的眼瞼、酒窩、卷舌、耳垂、頭發、拇指等具體特征展開調查,將信息直接記錄在調查表格中。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調查發現人體顯著特征與親代的相似性和差異性。任務3 名稱:利用圖表處理特征關系 指導學生把表格中的調查結果梳理出脈絡關系,以便找出因果聯系。參照課本中呈現的關系圖和“資料卡”的閱讀內容,修正完善頭腦中有關遺傳變異的概念。 設計意圖:此環節引導學生利用圖表梳理個體某個特征與親代及隔代的關系,獲得科學的認知,為得出結論的過程打下知識基礎。任務4 名稱:比較特征關系,得出結論 學生先分析自己長得像誰,哪些特征最像,再分析自己哪些特征和誰都不像,并聽取其他學生的匯報。此外,還要找一找大家在分析的過程中有哪些相同的地方,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來。最后引導學生不斷地將自己的觀點梳理清晰。 設計意圖:通過比較多個個體特征與親代及隔代的關系,歸納總結遺傳和變異的本質,得出結論。第2課時 任務1 名稱:作出假設,聚焦問題 在上節課學習基礎上,提出問題“動物也會有遺傳和變異的現象嗎?”組織學生發表意見。 設計意圖:開門見山,聚焦研究主題,引發學生作出合理假設。任務2 名稱:觀察、比較、記錄動物子代與親代的異同 引導學生從動物的體形、毛皮顏色眼睛、耳朵尾巴等特征分析教材提供的具有子代和親代關系的動物圖片,將獲取的信息記錄在《學生活動手冊》的調查表中。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開展生動的調查,尋找身邊鮮活的事實證據。任務3 名稱:查找更多動物遺傳變異的證據 關注和閱讀教材中的資料,查找更多動物遺傳變異證據。 設計意圖:查閱資料,搜集更充分、翔實的科學證據。任務4 名稱:歸納動物子代與親代的異同 逐個分析某種動物子代與親代特征的異同,然后對多種動物進行比較,尋找這些動物的子代與親代特征異同的規律,抽象出最本質的內容并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出來,最后加以完善,得出結論。 設計意圖:運用分析、比較、概括的方法得出科學探究的結論,認識動物的遺傳和變異。第3課時 任務1 名稱:作出假設,聚焦問題 組織學生作出假設——人和動物的子代與親代之間都有遺傳和變異現象,植物是否也具有遺傳和變異現象? 設計意圖:開門見山,聚焦研究主題,引發學生作出合理假設。任務2 名稱:觀察、比較、記錄植物子代與親代的異同 首先帶領學生觀察校園里同種類不同株的植物體,默認它們為同代關系。通過細致地觀察記錄兩片葉子的相同和不同,會發現它們相同的特征很多,只有細微的不同。然后,教師要找到能夠表現出子代與親代關系的植株,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比較調查。可以參照教材中的韋恩圖,從植物的葉子顏色、葉子著生方式、葉形葉緣葉脈等多方面進行比較,并記錄在學生活動手冊第14頁的韋恩圖中。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開展生動的調查,尋找身邊鮮活的事實證據。任務3 名稱:查找更多植物遺傳變異的證據 種植植物觀察親代與子代關系,同時閱讀教材資料,查找更多植物遺傳變異證據。 設計意圖:查閱資料,搜集更充分、翔實的科學證據。任務4 名稱:歸納植物子代與親代的異同 逐個分析某種植物子代與親代特征的異同,然后對多種植物進行比較,尋找這些植物的子代與親代特征異同的大致趨勢,抽象出最本質的內容并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出來,最后加以完善,得出結論。 設計意圖:運用分析、比較、概括的方法得出科學探究的結論,認識植物的遺傳和變異。第4課時 任務1 名稱:從化石說起,聚焦問題 提前給學生布置收集化石資料的任務,要明確種類,如恐龍、猛犸象、古人類、古植物等。學生可以制作成PPT,或是準備自己收集的化石實物進行現場展示。 設計意圖:通過對化石資料學習交流,學生能舉例描述已滅絕生物,如恐龍、猛犸象等。任務2 名稱:討論生物滅絕或存活的原因 讓學生對問題“為什么有的生物滅絕了,有的生物生存了下來”形成一個基本假設。這個假設可以結合人類的進化歷程進行說明。 設計意圖:以討論形式探尋生物滅絕和進化的原因。任務3 名稱:分析、比較人類發展變化的過程與原因 以人類的進化歷程為例,分析、比較人類發展變化的過程與原因。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運用分析、比較、概括的方法得出環境變化與遺傳和變異共同作用下導致生物的不斷進化和發展。任務4 名稱:概括人類發展變化的過程與原因 分析、比較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發生了哪些變化,概括人類發展變化的過程與原因。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在分析比較基礎上概括人類發展變化的過程和原因。四、單元學習評價設計評價要素 針對單元整體描述評價內容 第1課時:我像誰 1.調查家庭成員特征 2.利用圖表處理特征關系 3.比較特征關系,得出結論 第2課時:動物的遺傳和變異 1.觀察、比較、記錄動物子代與親代的異同 2.查找更多動物遺傳變異的證據 3.歸納動物子代與親代的異同 第3課時:植物的遺傳和變異 1.觀察、比較、記錄植物子代與親代的異同 2.查找更多植物遺傳變異的證據 3.歸納植物子代與親代的異同 第4課時:追根溯源 1.從化石說起 2.討論生物滅絕或存活的原因 3.分析、比較人類發展變化的過程與原因評價指標 第1課時:我像誰 1.在調查活動中獲得家庭成員準確的特征信息,了解人類遺傳和變異現象。(科學觀念) 2.能夠運用圖示符號、統計圖表等方式對調查信息進行有效梳理和分析。(科學思維) 3.通過對眾多信息的分析、比較,抽象概括出結論,提升得出結論的能力。(探究實踐) 4.在探究與交流分享過程中感受人類遺傳與變異的神奇,感受生命意義。(責任態度) 第2課時:動物的遺傳和變異 1.在調查活動中獲得準確的動物子代與親代的特征信息,發現動物子代與親代之間有遺傳與變異現象。(科學觀念) 2.能運用圖示符號、統計圖表等對調查信息進行有效梳理和分析,發現動物子代與親代之間關系。(科學思維) 3.通過對眾多信息的分析、比較,抽象概括出結論,提升得出結論的能力。(科學探究) 4.在探究與交流分享過程中,認識到遺傳與變異是生物的基本特征,是生物延續和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感受生命的意義。(責任態度) 第3課時:植物的遺傳和變異 1.在調查活動中獲得準確的植物子代與親代的特征信息,發現植物子代與親代之間有遺傳與變異現象。(科學觀念) 2.能運用圖示符號、統計圖表等對調查信息進行有效梳理和分析,發現動物子代與親代之間關系。((科學思維) 3.通過對眾多信息的分析、比較,抽象概括出結論,提升得出結論的能力。(科學探究) 4.在探究與交流分享過程中,認識到遺傳與變異是生物的基本特征,是生物延續和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感受生命的意義。(責任態度) 第4課時:追根溯源 1.通過對化石資料學習交流,能舉例描述已滅絕生物,如恐龍、猛犸象等。(科學觀念) 2.通過調查人類進化的歷程,能比較、分析、概括出人類發展變化的過程和原因。(科學思維) 3.通過對眾多信息的分析、比較,抽象概括出結論。(科學探究) 4.在探究與交流分享過程中,感受遺傳與變異是生物的基本特征,是生物延續和進化的內在原因,感受生命的意義。(責任態度)評價方法 課上評價 1.教師激勵評價 2.學生自我反思評價 3.成果展示,學生互評:贊賞性評價和質疑性評價 5.使用評價量化表,延時評價 課后評價 1.課時作業 2.單元測試五、單元作業設計一、選一選,將正確的序號填寫在括號。 1.下列變化,屬于生物進化的是( )。 A.幼蟲變成蝴蝶 B.古猿變成人 C.海龜蛋孵化出海龜 2.高產抗倒伏水稻是由高產易倒伏水稻和以下哪種水稻雜交培育出的( )。 A.低產抗倒伏 B.低產易倒伏 C.高產易倒伏 3.下列屬于生物的變異現象的是( )。 A.剛長出來的鳳仙花葉片嫩,顏色淺 B.公雞和老鷹的羽毛顏色不同 C.黃色母兔生出兩只灰色的小兔 4.下列化石中,哪一個是枝脈蕨化石 ( ) 5.人類經歷的進化過程是( )。 A.南方古猿智人能人 直立人 B.南方古猿 直立人 能人智人 C.南方古猿 能人直立人智人 6.最早的金魚就是紅黃色的金鯽魚,生活在自然水域。如今為了提高觀賞價值,人們培育出了各種各樣的金魚,不同的金魚主要是利用動物的( )培育出來的。 A.遺傳 B.變異 C.自然選擇 7.利用植物的( ),我國的雜交水稻育種專家袁隆平培育出了雜交水稻。 A.雜交復合 B.雜交遺傳 C.雜交優勢 8.下列屬于遺傳現象的是( )。 A.究究的母親是直發,究究也是直發 B.玲玲的母親個子很高,玲玲個子卻很矮 C.奇奇的父親得了流感,奇奇也患上了流感 9.大雁冬天往南飛,春天又往北飛,年年這樣,代代如此,這是一種( )。 A.遺傳現象 B.變異現象 C.遺傳與變異現象 10.下列對諺語的解釋,不正確的是( )。 A.“龍生龍,鳳生鳳”是遺傳現象 B.強將手下無弱兵”是遺傳現象 C.“龍生九子,各有不同”是變異現象 【參考答案】 BACB CBCA AB 二、辨一辨,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 1.剛剛滿月的小狗具有個頭小,聲音尖細等特征,這是變異導致的現象。( ) 2.父母遺傳給子女的只有一些看得見的形態特征,血型不遺傳。( ) 3.人的特征是通過基因由父母傳遞給子女的。( ) 4.親代的所有特征都會遺傳給子代。( ) 5.猛犸象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象,是冰川世紀的一個龐然大物。( ) 6.爸爸媽媽都是近視眼,因為遺傳緣故,他們的孩子就一定是近視眼。( ) 7.環境變化是生物進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 8.將高產倒伏小麥與低產倒伏小麥雜交,可以產生高產抗倒伏小麥。( ) 9.動物和人一樣具有遺傳和變異特征。( ) 10.從生物學分類上,現代人屬于直立人種。( ) 【參考答案】 √ √ √ √ 三、連一連,將腦的結構名稱與功能以及在圖中相應位置連線。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遺傳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 變異 雙胞胎也會有不同之處 女兒和媽媽一樣都是雙眼皮 貓媽媽生的貓崽各不相同 【參考答案】 四、簡答題 “二喬”是洛陽牡丹的傳統珍品,在復色系中排名第一,株型高,莖高達2米,直立,有開粉色花的,有開紫紅色花的,也有開 粉紫二色鑲嵌花的。 1.同一株牡丹能開出不同的顏色的花,請你解釋其中的原因。 2.我們能找到兩片完全相同的牡丹葉子嗎 為什么 【參考答案】 【小題1】牡丹在生長過程中也會有遺傳和變異現象出現,通過變異可能會產生不同花色。 【小題2】不能;生命體是遺傳和變異共同作用的結果。牡丹葉子在生長過程中也會發生變異現象。 五、實驗題 下面是人類和類人猿的骨骼圖,請觀察分析后,回答問題。 人類骨骼 類人猿的骨骼 (1)從四肢看,類人猿的上肢明顯比下肢 (填“長”或“短”),而人的上肢則比下肢 (填“長”或“短”)。 (2)從頭骨看,人的頭骨腦容量比類人猿的 (填“大”或“小”)。 (3)從行走方式看,類人猿的行走方式為臂行,而人類為 。造成這一變化的原因應該是 。 (4)人類是由類人猿進化而來的,從圖中可以看出人類和類人猿的骨骼很相似,但在腦容量、行走方式等方面又存在差異。請你據此概括生物進化的原因。 【參考答案】 (1) 長 短 (2)大 (3) 直立行走 環境變化 (4)生物進化是遺傳和變異共同作用的結果。遺傳使生物子代保持了親代的特征;變異使生物產生新的特征,促進了生物的不斷進化和發展。同時,環境變化是生物進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六、單元教學結構圖遺傳與變異 人 遺傳 變異 生物 動物 親代 子代 植物 環境變化七、反思性教學改進(實施后填寫)實施后填寫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4課時教學設計課題 追根溯源課型 新授課 章/單元復習課□ 專題復習課□ 習題/試卷講評課□ 學科實踐活動課□ 其他□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的話題是追根溯源,尋找生物的進化歷程。教材首先從介紹化石活動引入,學生會按照任務要求進行小組準備,運用PPT、視頻或實物的形式進行展示交流。對動物滅絕原因的討論會聯系到環境,教師可以在此處適當補充資料,幫助學生進行討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人類進化的歷程為例進行說明。要適時地將學生的討論點聚焦,用人類在幾個不同階段中身高的變化、腦容量的變化行走方式的變化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變化,與環境的變化與遺傳和變異的作用結合起來進行辯證的思考,才能獲得綜合、概括和最終結論。學習者分析 通過前面三節課的學習,學生能認識到遺傳可以使生物的物種得以延續。然而在生物演變的歷史長河中卻出現物種滅絕現象。這種矛盾現象很容易激發學生思想碰撞的火花,會以積極地熱情投入資料的搜集、整理、分析與歸納,得出結論。什么是生物進化?學生理解有一定難度,教師通過具體事例引導學生直接利用即可。學習目標確定 科學觀念:通過對化石資料學習交流,能舉例描述已滅絕生物,如恐龍、猛犸象等。 科學思維:通過調查人類進化的歷程,能比較、分析、概括出人類發展變化的過程和原因。探究實踐:通過對眾多信息的分析、比較,抽象概括出結論。 態度責任:在探究與交流分享過程中,感受遺傳與變異是生物的基本特征,是生物延續和進化的內在原因,感受生命的意義。學習重點難點 重點:知道遺傳使生物子代保持了親代的特征;變異使生物產生了新的特征,促進了生物的不斷進化和發展。環境變化是生物進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難點:運用分析、比較、概括的方法得出環境變化與遺傳和變異共同作用下導致生物的不斷進化和發展的結論。學習評價設計 評價內容評價指標表現程度自評互評師評☆☆☆☆☆☆從化石說起能通過對化石資料學習交流舉例描述已滅絕生物,如恐龍、猛犸象等。能基本能不能討論生物滅絕或存活的原因能以討論形式探尋生物滅絕和進化的原因。能基本能不能分析、比較人類發展變化的過程與原因能運用分析、比較、概括的方法得出環境變化與遺傳和變異共同作用下導致生物的不斷進化和發展。能基本能不能6.學習活動設計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名稱:從化石說起,聚焦問題教師活動1 1.引導學生回顧:生物的遺傳和變異有什么作用? 2.正是因為遺傳作用,地球上的許多動植物繁衍生息、世代相傳,但有些也滅絕了。恐龍就是其中的一種。人類是怎么發現古代動植物的滅絕? 教師解釋: 化石是保存在地層中的古生物遺體、遺物或遺跡,如骨骼、外殼、葉子、腳印化石等。 3.我們收集到了哪些有關滅絕的古生物化石資料? 教師提供相關資料,引導學生閱讀。 (1)枝脈蕨化石 枝脈蕨是起源于二疊紀時期的樹蕨。枝脈蕨植株高大,其羽片狀葉的長度就可達1 米。 (2)猛犸象化石 猛犸象又名毛象(長毛象),是一種適應寒冷氣候的動物,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象。其中,草原猛犸象體重可達12 噸。猛犸象是冰川世紀的一個龐然大物。(出示復原圖) (3)恐龍化石 恐龍是出現在中生代時期(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的一類爬行動物。這種恐龍有著矯健的四肢、長長的尾巴和龐大的身軀,主要棲息于湖岸平原上的森林或開闊地帶。 (4)東非古人類化石 1974 年,古人類學家在埃塞俄比亞發現了一具東非古人類化石,起名為露西。這副骨架具有類似猿的腦容量和類似于人類的兩足直立行走方式。露西生活在約300 萬年前,曾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直立行走的人類。人們還繪出了露西的復原像。(出示復原圖) 4.在歷史的長河中,有些古代生物卻能在地球上延續上千萬年。 教師出示資料,引導學生閱讀: (1)銀杏出現在幾億年前,是第四紀冰川運動后遺留下來的裸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遺植物,現存活在世的銀杏稀少而分散,上百歲的老樹已不多見,和它同綱的所有其他植物皆已滅絕,所以銀杏又有活化石的美稱。變種及品種有:黃葉銀杏、塔狀銀杏、裂銀杏、垂枝銀杏、斑葉銀杏等26種。 (2)中華鱘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大型溯河洄游性魚類,是世界上現存的最原始的魚類之一。鱘魚是曾與恐龍生活在同一時代的物種,最早出現在距今2.3億年前的早三疊紀,是名副其實的“活化石”至今,鱘魚身上仍然保留著一些原始物種的特征,其體表披五行硬鱗片、尾部較長尾鰭為歪尾型、口位在腹面等。 教師講解: 這些存活下來的古代生物被稱為“活化石”。如大熊貓(至今300萬年)、珙桐(1000萬年前)、云杉(2014年2月,瑞典科學家在一座山脈上發現了一株9500歲云杉,堪稱“世界上最古老”的樹,而且它還在繼續生長。)。學生活動1 遺傳,可以使物種得以延續; 變異,可以保持物種多樣性。 回答:化石 先小組展示,然后班級展示交流 閱讀化石資料 閱讀活化石資料 活動意圖說明:通過對化石資料學習交流,學生能舉例描述已滅絕生物,如恐龍、猛犸象等。環節二:討論生物滅絕或存活的原因教師活動2 1.有些生物滅絕了,有些生物生存下來。這是遺傳和變異的問題嗎?觀看兩則視頻,你能從中找到答案嗎?(播放視頻) 2.觀察示意圖,長頸鹿為什么能生存下來? 教師小結:這是自然選擇的結果——優勝劣汰。學生活動2 觀看視頻,總結古代生物滅絕的原因:①生存的環境發生變化,②人類的破壞、捕殺活動。 觀察交流:長頸鹿的變異有兩種情況:一是頸長、四肢長,一是頸短、四肢短。頸長、四肢長的能吃到高處的樹葉,生存下來,頸短、四肢短的吃不到就餓死了。活動意圖說明:引導學生以討論形式探尋生物滅絕和進化的原因。環節三:分析、比較人類發展變化的過程與原因教師活動3 1. 根據古人類學家的研究,在漫長的年代里,人類經歷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的進化過程。 上網收集相關信息,記錄他們的主要特點。 出示參考答案。 2.組織學生討論 (1)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發生了哪些變化? 教師講解: 從生物學分類上,現代人屬于智人種。人類的發展變化是生物進化的結果。生物進化是遺傳和變異共同作用的結果。再如,現在的馬是由始祖馬進化而來的。(出示示意圖) (2)人類的行走方式為什么會發生變化:雙足行走→直立行走? 教師講解: 大約在500萬年前,非洲地區的環境發生了變化,森林草原逐漸被開闊的草原取代。在這種環境下,古人類逐漸進化出了直立行走的方式,以更好地適應環境。 (3)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對遺傳和變異有了怎樣新的認識?學生活動3 上網分組搜集資料,填寫在教材表格中。 (1)身體越來越高 (2)腦容量越來越大 (3)行走越來越靈活 (4)工具越來越復雜,越來越先進 受到環境變化的影響 遺傳使生物子代保持了親代的特征;變異使生物產生新的特征,促進了生物的不斷進化和發展。環境變化是生物進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活動意圖說明:能運用分析、比較、概括的方法得出環境變化與遺傳和變異共同作用下導致生物的不斷進化和發展。7.板書設計 追根溯源 滅絕 環境變化→ 古生物 生物進化 存活作業與拓展學習設計 一、選擇題 1.下列變化,屬于生物進化的是( ) A.幼蟲變成蝴蝶 B.古猿變成人 C.海龜蛋孵化出海龜 2.地球上曾出現過許多大型的動植物,如枝脈蕨、猛犸象、恐龍,要想研究這些已經滅絕的動植物,有力的證據是( ) A.今天還有的大型動植物 B.查閱書籍資料 C.化石 3.下列關于人類的進化過程,說法有誤的是( ) A.經歷了“古猿一直立人一能人一智人”的變化過程 B.進化過程中,人的腦容量越來越大 C.使用的工具由簡單到復雜,從使用天然工具到學會制造工具 4.關于生物的進化,下面說法有誤的是( ) A.生物的進化是遺傳和變異共同作用的結果 B.環境變化是生物進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C.所有進化都有利于該事物的發展 5.你認為生物進化演變以及人類的起源最可靠的證據是( ) A.科學家的理論 B.模擬實驗 C.古生物化石 二、判斷題 1.從生物學分類上,現代人屬于直立人種。( ) 2.如果沒有遺傳,人類將無法推測一些遠古時代生物的形態。( ) 3.恐龍主要棲息于湖岸平原上的森林。( ) 4.人類進化過程中最明顯特征是腦容量越來越小。( ) 5.猛犸象曾經是冰川世紀的一個龐然大物。( ) 【參考答案】 一、BCACC 二、 √√ √ 作業布置:搜集更多化石,講述更多生物故事。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大單元整體教學】4.4《追根溯源》課時教案.docx 【大單元整體教學】4.4《追根溯源》課時課件.pptx 【大單元整體教學】第四單元《遺傳與變異》整體設計.docx 七種滅絕的動物.mp4 恐龍滅絕的原因.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