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學年第一學期七年級期中學情調研 社會(歷史)調研卷考生須知:1.本試卷滿分 100 分,考試時間 50分鐘。2.答題前,在答題紙上寫學校、姓名、座位號和準考證號。3.必須在答題紙的對應答題位置上答題,寫在其他地方無效。選擇題(本大題有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最符合題意的)1、如果你能穿越時空,體驗我國境內目前已知的最早古人類之一的生活,那么你可以到()A.北京周口店 B.陜西西安 C.云南元謀縣 D.浙江余姚2、比較學習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它能使你更好地理解問題。與北京人相比,山頂洞人的進步性表現在()①結成群體生活在一起 ②已經掌握磨光和鉆孔技術③懂得人工取火 ④會打制石器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3、下圖是兩處遺址考古發現種植的糧食作物,影響他們種植不同農作物的主要因素是( )。炭化稻谷 炭化粟A.自然地理環境 B.農業工具 C.生活習慣 D.建筑水平4、距今約5900—4400年的大汶口文化遺址部分墓葬中出土了象牙梳、象牙雕筒等,同時期的良渚文化遺址權貴墓葬中,出土了玉琮、玉鉞、漆器、象牙器等。這說明,當時 ( )A.原始農業形成 B.社會分化出現C.禪讓制度盛行 D.中央集權確立5、考古工作者在良渚遺址發現古城和外圍水利系統,據估算,其工程總量超過1000萬立方米。這可用于印證良渚古城()A.初步產生物品交換 B.已經出現早期國家C.廣泛使用青銅工具 D.開始推廣牛耕技術6、《山海經》記述:“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畜水,蚩尤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黃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殺蚩尤。”該傳說是( )A.巨鹿之戰B.阪泉之戰C.涿鹿之戰D.牧野之戰7、河南永城王莊遺址的主體遺存隸屬大汶口文化系統,但帶有中原仰韶文化大河村類型,南方地區屈家嶺文化、良渚文化等因素。該考古發現體現了()A.中華文明的多元一體 B.文明起源具有多元性C.民族交融趨勢的加強 D.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8、有人正在修補一本殘舊的《中華上下五千年》,在書中有這么一段話:“禹死后,啟繼承父位,從此……代替……,……天下變成……天下。”殘缺部分是( )A.禪讓制,選舉制;家,公 B.世襲制,禪讓制;公,家C.禪讓制,世襲制;公,家 D.選舉制,禪讓制;共,家9、《殷商貞卜文字考》記載:“聞河南之湯陰發現古龜甲獸骨,其上皆有刻辭”。其后“乃恍然悟此卜辭者,實為殷室王朝之遺物,其文字雖簡略,然可正史家之違失。”材料中這些甲骨對歷史研究的重要意義是()A.記載內容豐富B.研究最早文字C.考證商朝歷史 D.具備漢字結構10、下列組圖代表歷史上不同時期的生產力水平。其中商周青銅文明的代表成就是()A. B.C. D.11、《荀子》中說:“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這句話反映了()A.禪讓制的傳說 B.世襲制的確立C.郡縣制的確立 D.分封制的實行12、春秋時期,一些強大的諸侯國以“尊王攘夷”的名義進行征戰,爭奪霸主地位。“尊王 攘夷”的實質是( )。A.順應民族交融的歷史趨勢 B.諸侯借此發展自己勢力C.證明爭霸戰爭具有正義性 D.尊崇周王室的正統地位13、下圖所示古代水利工程所體現的“中國智慧”是()都江堰示意圖 位置選擇在岷江流速驟減地帶,將岷江水分成內江、外江,內江灌溉,外江泄洪第二次排沙,最大排沙量可達9 8 %選在玉壘山伸向岷江的長脊上開口,自動控制內江的進水量,起到了節制閘的作用A.因地制宜,選址恰當 B.控流發電,造福千秋C.溝通水系,防止水害 D.成都平原,成為沃野14、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提出對立統一的觀點。我國古代思想家與其相近的主張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順應自然,無為而治C.有無相生,難易相成 D.水能載舟,亦能覆舟15、史書記載:“官名,秦代始置,負責監察百官,代朝廷起草詔命文書等”。該官職是()A.丞相 B.太尉C.御史大夫D.郡守16、詩人李白曾寫道:“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這一場景應出現于()A.公元前3世紀 B.公元前2世紀 C.公元前1世紀 D.1世紀17、陳勝、吳廣起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在中國農民戰爭史上占有重要 地位,這次起義爆發并得到各地農民紛紛響應的原因是( )。①秦朝徭役繁重 ②秦朝賦稅很重 ③秦朝統一貨幣④秦朝刑法殘酷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8、東漢梁太后之兄梁冀獨攬朝政20余年。梁冀一門“前后七封候,三皇后,六貴人,二大將軍……其余卿、將、尹、校五十七人”,宗室姻親充斥朝廷和郡縣。這說明當時()A.官僚機構臃腫 B.宦官把持朝政C.豪強地主橫行 D.外戚勢力膨脹19、“公元前119年的這場戰役,采取了車防騎攻和遠距離大兵團迂回敵深遠后方的全新戰術,基本打垮了匈奴,使匈奴單于從此不敢在漠南立王庭。”這場戰役()A.發生在秦朝時期 B.指揮者是霍去病、衛青C.徹底消滅了匈奴勢力D.形成了漢朝和匈奴對峙的局面20、中華傳統醫學認為:“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中國古代提出“治未病”思想的是()A.黃帝B.華佗C.扁鵲D.張仲景二、非選擇題(共3題,共40分。按序分別為12分,16分,12分)21、春秋戰國時期是一個社會動蕩,經濟發展的變革時期。閱讀材料,回答以下問題。材料一:圖一 圖二材料二:及……公用商君,壞井田,開阡陌,急耕戰之裳。雖非古道,尤以務本之故,傾鄰國而雄諸侯。(新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悅,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于公戰,怯于私斗,鄉邑大治居五年,秦人富強。——摘自司馬遷《史記 商君列傳》(1)依據材料一反映當時我國生產領域出現了什么新變化?這也導致了形成了哪些新興階級?(4分)(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歷史事件?“公”指的是誰?(4分)(3)概括材料二中的變革措施,并分析其產生了什么影響?(4分)2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民失作業而大饑饑饉。……人相食,死者過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駟,將相或乘牛車。——《漢書·食貨志》材料二:夫農,天下之本也,其開籍田,朕親率耕。 ——《史記.孝文本紀》材料三:農,天下之本也。黃金珠玉,饑不可食, 寒不可衣,以為幣用,不識其終始。……其令郡國務勸農桑。——《漢書.景帝紀》(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時期的景象?造成這一景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2)材料二、三體現了漢文帝、漢景帝具有怎樣的相同思想?他們在位時期出現的繁榮景象史稱什么?(4分)(3)舉兩例說明漢代實踐這種思想的措施,并分析這種思想對經濟發展有何影響。(6分)(4)通過分析以上材料,我們能從中吸取什么經驗教訓?(2分)根據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A)圖一:張騫拜別漢武帝 圖二:絲綢之路路線圖材料二:沿著這條道路,中國的絲織品以及冶鐵、鑿井、造紙等技術相繼西傳,西方的皮毛、汗血馬、瓜果以及佛教、魔術、音樂、舞蹈、雕塑等也紛紛東來。——摘自《中國歷史》(1)結合所學知識,請將圖二中絲綢之路路線中的A處填寫完整。(2分)(2)圖一反映了什么歷史事件?指出圖一和圖二的關系。(4分)(3)根據以上材料,古代陸上絲綢之路在中外交往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4)當前,共建“一帶一路”已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臺。談談你對今天中國倡導的共建“一帶一路”的現實意義的認識。(4分)答案解析部分一、單選題(22*3=66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D A A B C D C C B C A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A A A C B D D B B C B二、非客觀題(34分)23.(1)①文中“在學習上,我們相互“較勁”,你追我趕”,體現了我敢于競爭,勇于挑戰。(3分)(結合材料的給3分,否則給2分)②文中“遇到問題時共同討論、相互幫助”體現了他善于合作,共同進步。(3分)(結合材料的給3分,否則給2分)(2)建議:先到學校參與完成黑板報,以后再找機會去游樂園。(2)(給出先完成黑板報給2)理由:①堅持集體主義原則;②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③當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發 突時,應把集體利益放在首位。(3分)(答對三點給3分)24.(1)①少年有夢,不應止于心動,更在于行動。努力,是夢想與現實之間的橋梁。②努力,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不服輸的堅忍和失敗后從頭再來的勇氣,是對自我的堅定信念和對美好的不懈追求。③努力,需要立志。④努力,需要堅持。(答對三點即可給6分)(6分)(2)①學會學習,需要發現并保持對學習的興趣。②學會學習,需要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③學會學習,還意味著要善于運用不同的學習方式。(6分)25.(1)彼此尊重、教學相長、攜手共進的師生交往狀態。(2分)(2) ①真誠接受老師的引領和指導;②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和批評;③尊重并適應不同風格的老師。(6分)(3)示例:上課認真聽講、按時完成作業等(有理酌情給分)(2分)2024學年第一學期七年級期中學情調研 社會(歷史)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有 20 小題,每小題 3 分,共 60 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最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B A B B C A B C A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B A C C A B D B D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 3 小題,第21題12分,第22題16分,第23題12分,共 40 分)21.(12分)(1)春秋時期,出現了鐵制農具和牛耕技術(2分);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2分)(2)商鞅變法(2分);秦孝公(2分)(3)廢除舊的土地制度;鼓勵耕織;獎勵軍功。(任意兩點,2分)影響:使秦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面貌有了根本的改變,綜合國力大為增強,提高了軍隊的戰斗力,為以后秦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任意2點,2分)22.(16分)(1)時期:西漢初年(2分);原因:秦朝的殘暴統治和秦末的戰亂。(2分);(2)認為農業是天下的根本。(或農本思想)(2分)“文景之治”(2分)(3)措施:注重農業生產,提倡以農為本,要求官吏關心農桑。輕徭薄賦,田租三十稅一;漢武帝時期,朝廷重視發展農業生產,興修水利等。漢光武帝期間,將荒地和山林給予農民耕種,并減輕田租。(任意兩個方面,4分)影響:促進了農業經濟的發展,但過分強調農業,不利于商業經濟的發展。(2分)(4)統治者要想國家長治久安、繁榮富強,一定要輕徭薄賦,減輕農民負擔,重視發展生產,提倡節儉。 (2分)23.(12分)(1)A、河西走廊(2分)(2)張騫出使西域 (2分) 關系:張騫出使西域為絲綢之路的開辟奠定了基礎(2分)(3)絲綢之路是古代東西方往來的大動脈,促進了東西方國家經濟與文化的交流與發展。(2分)(4)認識:有利于推動世界經濟的發展;有利于世界和平與進步;有利于提升中國的國際地位;有利于推動中國改革開放(任意兩個方面,4分)2024學年第一學期七年級期中學情調研 道德與法治調研卷一、單選題(22*3=66分)1.小王在學校里和老師同學關系都處得不錯,在家里和父母卻“話不投機半句多”。對父母的言行看不慣,對父母的管教也聽不進去,甚至經常和父母頂撞。對小王和父母之間產生的這種矛盾和沖突,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①這是中學生與父母之間關系的普遍現象,可以任其發展②表明小王和父母之間缺少有效地交流和溝通③繼續發展下去會影響其家庭關系的和諧,破壞正常的親子溝通④這種矛盾和沖突解決不好會給小王在精神、學習和生活上帶來更多的苦惱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集體可以給我們帶來的溫暖。表現在( )①獲得安全感 ②得到尊重和理解③被認可和接納 ④通過物質攀比獲得優越感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3.下列屬于師生交往的良好狀態的是( )①師生共同創建班級博客 ②老師認真傾聽同學們發言③學生模仿、嘲笑老師的口音 ④敬畏老師,看到老師繞道走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4.“七年級的生活,甜,又不全是甜的;酸,又不全是酸的;苦,更不盡是苦的。它充滿了酸甜苦辣,這就是我豐富多彩又實實在在的七年級生活。”七年級學生小海的這段感悟說明了( )A.初中生活總是讓人感到快樂 B.中學時代充滿了機會和挑戰C.中學生要珍視當下美好時光 D.成長的每個階段都是多彩的5.培根說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這句話的含義是( )A.學習需要自覺、主動的態度B.中學與小學不同,應該設置更多的學習科目C.學習點亮生命,人是在不斷的學習中造就自己D.一個有遠大志向和明確學習目標的人,學習興趣就會濃厚而持久6.下列事件能使人產生集體歸屬感的有( )①小明參加了學校運動會的長跑比賽,同學們為他吶喊助威②小剛犯錯誤時,幾個同學嘲笑他③小華在區數學競賽中獲得一等獎,受到了學校的表揚④小濤生病期間,同學們去探望他并為他補課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7.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因此我們看待自己時應該( )A.承認自己的優點比缺點多 B.要多看自己的優點,少看自己的缺點C.既看到優點,也看到缺點 D.要原諒自己的缺點和錯誤8.黑龍江省快遞小哥王永明因為遇到送貨小區高處著火,第一時間幫助撲滅而入選2020年11月“中國好人榜”。著火小區居民為他送去了一面滿含謝意的錦旗,錦旗上面寫道:“某某快遞值依賴,救火小哥最可愛”。錦旗上面對王永明的評價屬于( )A.自我反思 B.發展眼光 C.他人評價 D.全面評價9.2022年3月23日,“天宮課堂”第二課正式開講,由航天員在軌演示太空“冰雪”實驗、液橋演示實驗、水油分離實驗、太空拋物實驗精彩的“天宮課堂”體現了( )A.學習點亮我們心中的明燈,激發前進的動力B.學習讓我們面前的世界更廣闊、更精彩C.學習可以只專注于興趣愛好D.在學習中,我們分享生命經驗,獲得成長10.假期將至,李老師給同學們布置了以下任務(如圖),完成這些任務,有助于同學們( )活動任務單 任務一:整理個人成長相冊任務二:制作個人成長賬單任務三:錄制家務勞動視頻①快速提升學習成績 ②增強家庭責任意識③學會傾聽孩子的想法 ④養成熱愛勞動的習慣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隨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管控降級,2023年春節開始恢復了“熟悉”的感覺。選擇回鄉過年的人也變得多了起來,這是一場以億人次計的大遷徙。不管離家有多遠,人在路途中,親人在心里,“回家”是春節前每一個在外打拼的中國人共同的主題。這表明( )①家是我們身心的家居之所,是我們心靈的港灣 ②家里有親人、家中有親情③對家人割舍不斷的情感 ④回家過年是我國每個子女的法定權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2.馬克思17歲時便在中學畢業論文中做好了要為人類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而奮斗的規劃。之后,他不斷攀登真善美的高峰,最終為人類留下了富貴的財富。這啟示我們( )A.合理的規劃能指引人生的方向 B.制訂規劃時只需關注個人發展C.中學時代制訂的規劃影響最大 D.做好規劃一定能成就輝煌人生13.“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對這句話理解錯誤的是( )A.老師是社會上最高貴的職業 B.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C.老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播者 D.老師在學生的成長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14.“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這一關于學習的名言主要告訴我們( )A.學習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題 B.學習是報國為民的重要基礎C.學習是每個公民的基本任務 D.學習是實現夢想的唯一路徑15.“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這句古話告訴我們( )A.正確認識別人,可以促進自我發展 B.正確認識自己,可以促進與他人的交往C.他人評價是我們認識自己的一面鏡子 D.多把尺子量自己才能更好認識自己16.“日月不同光,晝夜各有宜。”唐代詩人孟郊的這一名句提醒我們( )A.所有事物都不存在相似性 B. 要尊重和接受個體的差異C. 個體間的差異應該被消除 D.標新立異才有更好的發展17.新階段,新要求。下列屬于初中階段對我們成長提出的新要求有( )①珍惜時間,急功近利;②敢于表達,超越自我;③把握機會,頑強拼搏;④積極合作,承擔責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8.根據下圖的信息,理解正確的是( )A.他們都學會了欣賞對方B.他們都學會了欣賞自己的獨特C.他們都沒有正確認識了自己D.他們都沒有接納和欣賞自己的不足19.《詩經·衛風》有“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來贊美友誼。關于友誼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友誼讓我們體悟到生命的美好 ②友誼是平等、雙向的③友誼是一成不變的 ④呵護友誼需要用心去關懷對方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橫看成峰側成嶺;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一個人認識自己是非常困難的,有時候,我們需要借助他人來認識自己。面對他人的評價和態度,我們應該( )①用心聆聽 ②平靜拒絕 ③全都接受 ④勇于面對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1.習近平總書記在2024年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向全國廣大青年致以節日祝賀和誠摯問候,并寄語新時代青年“奮力書寫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的青春篇章”。這啟示青少年編織人生夢想時應當( )①堅持以個人利益為重②樹立遠大志向③和書本知識密切相關 ④緊扣時代脈博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③④22. 某班學習小組在“閱讀偉人故事汲取奮進力量”主題探究活動中,收集了如下資料:毛澤東九歲進入私塾,熟讀《論語》《孟子》《大學》等,這為他后來的“古為今用”奠定了基礎。十四五歲時,他如饑似渴地閱讀能夠找到的一切書籍。難能可貴的是,他在閱讀中善于獨立思考。這些對于毛澤東后來數十年的革命生涯,顯然是有啟發和幫助的。閱讀以上內容,我們感悟最深的是( )A.閱讀決定成敗 B.學習點亮生命C.閱讀收獲友誼 D.學習只為生存二、非客觀題(34分)23.閱讀小陳的成長日記,回答問題。(12分)(成長日記二老師覺得我的繪畫是班級里最棒的,讓我和幾名同學周末回學校完成黑板報設計制作,參與學校黑板報比賽。但是我本來想周末去游樂園游玩,好好放松一下。我既不想失去這次玩的機會,又不想給老師留下不好的印象。面對這種情況,我應怎么辦呢?) (成長日記一進入初中后,老師讓我們在班級內組建學習小組。我和小齊成為學習伙伴。我們既是“對手”也是朋友。在學習上,我們相互“較勁”,你追我趕;遇到問題時共同討論、相互幫助,不管誰取得學習進步,彼此都由衷高興。我們共同成長,一起向前!)結合成長日記一,說說小陳在集體生活中是如何處理合作與競爭的關系的。(6分)根據成長日記二,從“建設美好集體”角度,給小陳提出合理的建議并說明理由。(6分)24.綜合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教材第一單元有關內容,完成下列問題。(12分)材料一 習近平總書記曾經說過:“青少年要敢于有夢。從西游記到凡爾納科幻小說,飛船、潛艇今天不都有了嗎?”同時他也提醒和鼓舞我們:“我們生活的世界充滿希望,也充滿挑戰。我們不能因現實復雜而放棄夢想,不能因理想遙遠而放棄追求,要擼起袖子加油干,努力成就夢想!”材料二 洋洋進入中學后,學習科目增多了,他感到忙亂極了。上課時,經常想想這想想那,老師講到哪兒都不知道。做作業時,一遇到難題,就馬上去問別人。遇到考試,才匆忙把課本拿起來翻這頁看看,翻那頁看看,忙到晚上11點多,也理不出頭緒來。因此,他的學習成績總是不太理想。明明也知道這樣不好,但就是不知道該怎么辦。(1)結合材料一,從"少年有夢"的角度,習近平總書記的話對我們青少年實現夢想有何啟示?(6分)(2)結合材料二,從“學會學習”的角度,為幫助洋洋取得更好的成績提出合理化建議。(6分)2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學校開展“我心目中的好老師”征集活動,同學們積極參加并進行了分享。(李老師平時跟我們打成一片,一點架子沒有。對于我們提出的建議,她總能虛心接受,及時調整。她是我心目中的好老師。) (王老師特別耐心,每次我去問問題,她都會細致的給我講解,和我溝通,直到我明白為止。她是我心目中的好老師。) (趙老師對我要求嚴格,工作一絲不茍。雖然有時我們也會有點小抱怨,但是都知道他是為我們好,這讓我們很信服。他是我心目中的好老師。)(1)同學們的分享詮釋了怎樣的師生交往狀態?(2)(2)這一活動對我們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有何啟示?(6分)(3)尊重老師應該體現在平時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制作觀察量表的方式來觀察我們自己的表現,請你補充“觀察項目”。(2分)觀察項目 自我評分(1——10分)見到老師主動問好虛心接受老師的批評……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學年第一學期七年級期中 社會調研.docx 2024學年第一學期七年級期中社會卷參考答案.docx 七年級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docx 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試題卷.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