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阿細跳月彝族三弦:又稱“弦子”,中國傳統彈撥樂器柄很長,音箱方形,兩面蒙皮,弦三根,側抱于懷演奏。你能聽出樂曲都用了哪些樂器嗎?為什么有這么多的變化?這些變化使你聯想到什么?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貴州三省走進彝族云南著名的石林由這個彝族傳說中的阿詩瑪幻化而成。純樸的彝族很勤勞,穿的每件衣服都是通過撒麻、薅麻、砍麻、泡麻、染麻、紡線、最后才織衣。彝族的服飾以黑色為主,因為我們崇尚黑色,也被稱為“黑族”。這是一個善于釀酒、酷愛飲酒、形成獨特酒文化的民族。火把節是我們彝族最為隆重的節日,在很早很早以前,有一個魔王老是欺負我們,于是我們族的一個英雄決定和他比賽摔跤、斗雞、斗牛,結果,贏了這個魔王,可是,這個魔王又變成了很多很多只蝗蟲,蝗蟲把我們的莊稼全都吃了,機智的英雄用火趕跑了那些蝗蟲,戰勝了這場災難,從那以后每逢節日大家都會圍著篝火載歌載舞,歡慶我們美好的生活。彝族舞蹈《撒麻舞》孩子們,一起來參加“火把節”吧!她們跳的是什么舞蹈?阿細跳月阿細是我國少數民族——彝族的一個支系,聚居在云南省紅河州彌勒縣的西山一帶。在這塊美麗、神奇的紅土地上,多彩多姿的民歌像山泉一樣甜,絢麗浪漫的舞蹈像山花一般美。阿細人能歌善舞,在節日或農閑的月夜里,阿細人就聚集在松林間、草坪上載歌載舞。"阿細跳月",就是出落這歌舞海洋中的一枝山茶花,像清爽的山風,像燃燒的火把,熱情奔放,深受人們喜愛。阿細跳月阿細跳月5 1 3 1 3 5 2 15 5 3 1 3 5 2 15 1 6 1 3 5 2 15 3 3 1 3 5 2 1........這首樂曲一共出現幾次主旋律?阿細跳月速度音色力度音區阿細跳月彝族大三弦引子尾聲阿細跳月阿細跳月引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尾聲老師 吹笛模仿 吹笛模仿 阿哩哩 阿哩哩 彈撥模仿 女舞 女舞 拉弦模仿 拍節奏 男舞 男舞 群舞+襯詞 群舞+襯詞 群舞+襯詞 自由模擬表演 “阿細跳月”排成不同的隊列,模仿并創編以表演阿細人的“跳月舞”場面,體會熱鬧歡樂的場面,以表演來表達對音樂的綜合感受。動作要領:右腳右側一步,左腳跟到右腳,右腳再右側一步,左腳向右腳方向蹬兩拍,蹬腳的同時擊掌兩次并喊嘿嘿。左腳左側一步,右腳跟到左腳,左腳再左側一步,右腳向左腳方向空中蹬兩拍,蹬腳的同時擊掌兩次并喊嘿嘿。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