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樹立正確在線觀念 教學設計課題 樹立正確在線觀念 單元 第一單元 學科 信息科技 年級 三年級教材分析 本課《樹立正確在線觀念》引導學生理解數字身份概念,通過對比現實身份與數字身份的異同,增強學生對網絡世界的認知。教材注重實踐操作,鼓勵學生嘗試建立數字身份,并強調密碼安全的重要性。同時,結合《新時代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倡導安全、文明、健康的網絡行為。最后,通過家庭討論,拓展學生對網絡素養的理解,形成良好的網絡使用習慣。學習目標 1. 信息意識學生能夠理解數字身份在現實與數字世界中的差異與聯系,認識到個人信息在數字世界中的重要性,形成對個人隱私和數字足跡的敏感性和保護意識。學生能夠主動思考如何安全地管理自己的數字身份,避免個人信息泄露,提升在數字環境中的自我保護能力。2. 計算思維學生能夠運用邏輯思維,分析數字身份與現實身份的異同,理解密碼設置的復雜性要求,以及為什么這些要求對于保護個人信息至關重要。通過實踐操作,學生能夠運用計算思維,設計并設置安全、復雜的密碼,體現對數字身份管理的邏輯性和創造性。3. 數字化學習與創新學生能夠利用在線平臺注冊賬號,建立自己的數字身份,體驗數字化學習與創新的過程,提升在數字環境中的適應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通過探索不同的在線平臺,學生能夠發現并利用數字工具和資源,進行個性化學習,展現數字化學習的創新性和靈活性。4. 信息社會責任學生能夠理解和遵守《新時代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認識到安全、文明、健康上網的重要性,形成良好的網絡行為習慣。重點 了解數字身份和數字身份異同。難點 掌握數字身份設立的方法。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故事引入:講述一個關于小明在數字世界中迷路,最后通過他的數字身份(如游戲賬號、郵箱等)找到朋友幫助的故事。提問:“小明在數字世界中是如何被識別的?”展示圖片:展示一些常見的在線平臺登錄界面,如微信、微博、學習平臺等,引導學生觀察并思考這些平臺如何識別用戶。 聆聽故事,思考并回答教師的問題。觀察圖片,小組討論并分享自己的觀察結果。 通過故事和圖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認識到數字身份在數字世界中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思考能力,為后續學習奠定基礎。講授新課 環節一:開動腦筋想一想——探索數字世界的身份標識知識點擴充:引導學生理解現實身份與數字身份的區別與聯系。強調數字身份在在線生活中的重要性。教師活動:情境導入:教師先講述一個現實世界中通過身份信息識別他人的小故事,然后提問:“在數字世界里,我們是怎么被記住和識別的呢?”小組討論:將學生分成小組,每組討論并總結數字世界中區分和記住他人的方式,如用戶名、頭像、個性簽名等。全班分享:每組派代表分享討論結果,教師進行總結,并引出“數字身份”的概念。互動問答:教師提問:“你們的數字身份有哪些組成部分?它們是如何保護你的隱私的?”鼓勵學生積極回答。環節二:認真思考比一比——現實身份與數字身份的異同知識點擴充:引導學生對比現實身份和數字身份的異同點。強調兩者在隱私保護、可變性等方面的區別。教師活動:制作對比表:教師先示范制作一個對比表,列出現實身份和數字身份的主要特征。分組填寫:學生分組填寫對比表,通過討論和比較,深入理解兩者之間的異同。全班交流:各組展示對比表,教師引導學生分享發現,并進行總結。角色扮演:學生分別扮演現實身份和數字身份,通過對話或表演的形式展示兩者的異同點。環節三:體驗探索試一試——建立自己的數字身份知識點擴充:引導學生了解注冊賬號和設置密碼的重要性。強調密碼安全性的要求。教師活動:演示操作:教師先選擇一個在線平臺(如學習網站、社交媒體等),演示如何注冊賬號和設置密碼。分組實踐:學生分組進行實踐,每組選擇一個在線平臺注冊賬號,并設置符合安全要求的密碼。密碼分享與點評:每組派代表分享設置的密碼,教師和其他同學一起點評密碼的安全性,強調密碼設置的重要性。密碼挑戰:教師設計一個密碼破解小游戲,讓學生嘗試破解一些簡單的密碼,從而理解密碼安全性的重要性。環節四:集思廣益說一說——安全上網、文明上網、健康上網知識點擴充:引導學生了解《新時代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的主要內容。強調安全上網、文明上網、健康上網的重要性。教師活動:公約解讀:教師先解讀《新時代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的主要內容,如保護個人隱私、不傳播謠言、尊重他人等。小組討論:學生分組討論,結合公約內容,提出具體的安全上網、文明上網、健康上網的建議和措施。全班匯報:各組派代表匯報討論結果,教師進行總結,并鼓勵學生將所學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情景模擬:教師設計一些在線生活中的情景(如遇到網絡欺凌、收到詐騙信息等),讓學生分組進行模擬處理,并分享處理方法。環節五:鞏固拓展練一練——家庭分享與探討布置任務:教師布置家庭作業,要求學生回家后與家人分享今天學到的關于數字身份和網絡文明的知識。家庭討論:鼓勵學生與家人一起討論如何確保安全、文明、健康地上網,并記錄下討論的結果。課堂反饋:下一節課開始時,邀請幾位學生分享家庭討論的結果,教師進行總結和點評。親子互動:邀請幾位家長參與課堂,與學生一起進行在線安全知識的問答或小游戲,增進親子間的互動和了解。 認真聽講,理解數字身份的概念。觀察并思考自己的在線賬號,嘗試回答教師的問題。小組討論,分享自己的在線賬號和使用體驗。觀察列表,思考并討論現實身份和數字身份的異同。聆聽案例分析,思考如何保護自己的數字身份。小組討論,提出保護數字身份的建議。認真觀察教師的演示操作。小組討論并確定要注冊的在線平臺。嘗試注冊賬號并設置密碼,注意遵循教師的安全建議。認真閱讀公約內容,理解每個條款的意義。小組討論并分享自己的看法和建議。參與角色扮演活動,體驗在線交流并遵守網絡文明公約的重要性。 通過講解和實例展示,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數字身份的概念。通過互動問答和小組討論,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通過列表對比和案例分析,幫助學生理解現實身份和數字身份的異同點。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安全意識。通過演示操作和分組實踐,幫助學生掌握注冊賬號和設置密碼的基本技能。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安全意識,為安全上網奠定基礎。通過展示公約和討論活動,幫助學生理解網絡文明公約的內容和意義。通過角色扮演活動,培養學生的網絡素養和自律意識,為文明上網、健康上網奠定基礎。課堂練習 設計題目:設計一些與數字身份、密碼安全和網絡文明相關的選擇題和判斷題。發放練習紙:將題目打印在練習紙上,發放給學生。巡視指導:在學生完成練習的過程中,巡視指導并解答學生的疑問。 認真閱讀題目并獨立完成練習。遇到問題及時舉手提問或向同桌請教。完成練習后,小組內互相檢查答案并討論錯誤之處。 通過課堂練習,鞏固本節課所學知識并檢驗學習效果。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課堂小結 總結知識點:回顧本節課的主要知識點,包括數字身份的概念、現實身份與數字身份的異同、注冊賬號和設置密碼的技能以及網絡文明公約的內容。提問反饋:提問:“本節課你學到了什么?有哪些收獲?”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學習感受。布置作業:請學生回家后與家人分享自己對數字身份的理解,并一起探討如何確保安全、文明、健康地上網。 認真聆聽教師的總結并思考自己的學習收獲。積極舉手發言,分享自己的學習感受。記錄下作業內容并認真完成。 通過課堂小結,幫助學生梳理本節課的知識點并加深印象。板書 樹立正確在線觀念數字身份數字身份異同數字身份設立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