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4張PPT)本冊總覽八年級上冊走進社會生活遵守社會規則勇擔社會責任維護國家利益親近社會遵德守法學會擔當心系家國核心導向:第一單元 走進社會生活1.1 我與社會第一課 豐富的社會生活我們可以通過哪些方式了解社會生活?01.個人與社會的關系04.參與社會生活的意義有哪些?03.社會生活絢麗多彩的表現02.社會關系的類型05.學習目標:感受社會生活我與社會01暑 假 生 活做的最有趣的事情是什么?去的最有趣的地方是哪里?12一、感受社會生活出去旅游幫父母做家務干農活1.1-1感受社會生活P2運用你的經驗——情境探究李銘是通過什么方式了解社會的?參與社會生活獲得了哪些感受?我們還可以通過哪些方式了解、參與社會生活?①閱讀圖書報紙、收看電視廣播、上網查詢②(到社區)進行社會調查③參觀博物館、觀光旅游、觀看升旗儀式④(到農村、社區等)參與社會實踐活動1.感受社會生活的方式有哪些?P3筆記區感受社會生活P3-4 探究與分享暑假里,哪些事情讓你印象深刻,你都與哪些人打過交道? 參加這些活動有什么意義?提示:人們在社會交往中形成了各種社會關系。隨著身體的成長、智力的發展、能力的提高,我們的社會生活空間不斷延展,我們會與越來越多的人打交道,對社會生活的感受越來越豐富。感受社會生活近日,冊亨縣巧馬鎮組織20名大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引導鼓勵本土大學生參與新市民社區共商共建共治共享。通過4天的調研,大學生們通過PPT、短視頻、小故事等形式展現了小組調研成果,針對社區發展提出了有力可行的措施,為巧馬鎮打造“四共”最美社區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我們會更加關注社區治理,并獻計獻策;會更加關心國家發展,或為之自豪,或準備為之分憂。筆記整理2. 走進社會、感受社會生活的意義?(P4)人們在社會交往中形成了各種社會關系。① 我們的社會生活空間不斷延展,我們會與越來越多的人打交道,對社會生活的感受越來越豐富。 (個人)② 我們會更加關注社區治理,并獻計獻策。(社區)③ 會更加關心國家發展,或為之自豪,或準備為之分憂。(國家)感受社會生活社會交往社會關系社會經驗本領才干形 成積 累增 長我們都是社會的一員02人的本質不是單個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他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馬克思人是政治的存在者,必定要過共同的生活。亞里士多德理解名言并且思考問題:個人和社會有什么之間關系?相關鏈接六度空間理論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六個,也就是說,最多通過六個中間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通過上圖,你得出哪些結論?2-我們都是社會的一員2. 個人與社會的關系?社 會 關 系 網A.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每個人都是社會這張“大網”上的一個“結點”。2-我們都是社會的一員在家里在學校在超市在醫院在公交車上我同一個人,為什么會有不同的身份?學生、同學顧客乘客兒子/女兒,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病人B.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的。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我們具有不同的身份。課堂筆記— 幾種主要的社會關系?P5①②③①血緣關系因血親或生理聯系為基礎而形成的社會關系。如家庭、家族成員之間的關系等。②地緣關系直接建立在人們空間與地理位置關系基礎上的社會關系。如同鄉、鄰居等③業緣關系以人們廣泛的社會分工為基礎而形成的社會關系,如同學、同事等。血緣關系弟弟/妹妹媽媽鄰居售貨員同學老師血緣關系地緣關系業緣關系業緣關系業緣關系我跟以下人員的關系考考你筆記整理1. 個人與社會的關系?(P4)① 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每個人都是社會這張“大網”上的一個“結點”。② 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立的。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我們具有不同的身份。③兩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關系。(補充)2. 幾種主要的社會關系(P5):① 血緣關系 ② 地緣關系 ③ 業緣關系感受社會生活思維導圖本課課堂小結我與社會感受社會生活1.感受社會生活有哪些意義?P4我們都是社會的一員我們的社會生活絢麗多彩2.★個人與社會的關系?P4-P53.幾種主要的社會關系 P51.馬克思說:人的本質并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實際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下列理解不正確的是( )A.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員B.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C.每個人都是社會這張“大網”上的一個“結點”D.個人可以脫離社會而生存和發展D課堂精煉2.一個人會有很多不同的“身份”,例如我和我媽在一起時就是“子女身份”,坐在教室聽課時就是“學生身份”,在餐館吃飯時就是“顧客身份”。這些都表明了( )A.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B.個人是社會的一員C.每個人都沒有身份D.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我們具有不同的身份D 我們的成長離不開社會,我們要在感受社會生活絢麗多彩的同時,通過多種途徑了解社會,自覺融入社會,培養親社會行為和崇高的社會責任感,投身于社會的過程,就是我們走向成熟的過程。老師寄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