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考歷史復習46講第1講 從中華文明的起源到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轉型 2第2講 秦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與鞏固 7第3講 從三國兩晉南北朝到五代十國的政權更迭與民族交融 13第4講 隋唐制度的變化與創新及三國至隋唐的文化 18第5講 兩宋的政治和軍事與遼夏金元的統治 24第6講 遼宋夏金元的經濟、社會和文化 29第7講 從明朝的建立到清朝前中期的鼎盛與危機 35第8講 明至清中葉的經濟與文化 40第9講 兩次鴉片戰爭和列強侵略的加劇 44第10講 國家出路的探索和挽救民族危亡的斗爭 48第11講 辛亥革命 52第12講 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的政治、經濟與文化 56第13講 從五四運動到國共十年對立 60第14講 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和人民解放戰爭 64第15講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初期探索 70第16講 改革開放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76第17講 古代文明的產生與發展 81第18講 中古時期的世界 85第19講 走向整體的世界 90第20講 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 93第21講 工業革命與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99第22講 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和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 103第23講 第一次世界大戰與戰后國際秩序 108第24講 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的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及 111第25講 第二次世界大戰與戰后國際秩序的形成 116第26講 冷戰與國際格局的演變 119第27講 資本主義、社會主義、新興國家的變化與發展 122第28講 當代世界發展的特點與主要趨勢 127第29講 政治制度 131第30講 官員的選拔與管理 139第31講 法律與教化 144第32講 民族關系與國家關系 148第33講 貨幣與賦稅制度 153第34講 基層治理與社會保障 158第35講 食物生產與社會生活 165第36講 生產工具與勞作方式 171第37講 商業貿易與日常生活 176第38講 村落、城鎮與居住環境 183第39講 交通與社會變遷 187第40講 醫療與公共衛生 191第41講 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 195第42講 豐富多樣的世界文化 200第43講 人口遷徙、文化交融與認同 208第44講 商路、貿易與文化交流 214第45講 戰爭與文化交鋒 220第46講 文化的傳承與保護 227第一單元 從中華文明起源到秦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與鞏固[時空坐標]一、先秦時期二、秦漢時期【階段特征】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源遠流長,在夏商周文化的基礎上,經過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革,秦漢初步形成了統一的中華文明。1.先秦時期先秦是中華文明的起源時期,包括原始社會、夏、商、西周和東周(春秋、戰國),經歷了三種社會形態,即原始社會的出現、發展與解體,奴隸社會的形成(夏)、發展(商)、鼎盛(西周)與瓦解(春秋)以及封建社會的形成(戰國)。(1)政治:原始社會末期實行禪讓制;夏朝實行王位世襲制,是中國古代最早的國家;商朝實現內外服制;西周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的勢力逐漸強大,周王室衰微,分封制遭到破壞。(2)經濟: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春秋戰國時期逐漸形成以家庭為單位的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這種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是中國傳統農業社會生產的基本模式。在此基礎上,手工業和商業也得到了相應的發展。(3)文化:在學術領域,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奠定了中國思想文化發展的基礎;在文學上,《詩經》和“楚辭”成為我國古代現實主義文學和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在文字上,商朝出現了比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2.秦漢時期秦漢時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是中國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形成時期。(1)政治: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和鞏固,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并不斷發展。(2)經濟:封建小農經濟占據主導地位并有所發展,對外貿易開始(絲綢之路)。(3)文化:治國思想出現了法家—道家—儒家的轉變,西漢時儒家思想開始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醫學、造紙術等科技成就領先世界。第1講 從中華文明的起源到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轉型一、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知識點一 石器時代的古人類和文化遺存1.舊石器時代:(1)概念:指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時代。(2)代表性文化遺址:距今約170萬年的元謀人和距今約70萬至20萬年的北京人。(3)生產與生活。①能以打制方法制作簡單工具。②從事漁獵和采集,過著群居生活。③已經學會用火。2.新石器時代(1)概念:指以磨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時代。(2)社會生活:大量使用陶器,開始從事原始農業,飼養家畜,修建村落,生活逐漸穩定。(3)分布特點:分布廣泛,奠定了多元一體的發展基礎。(4)文化遺存早期 晚期時間 距今約7 000至5 000年前 距今約5 000年前代表 仰韶文化 大汶口文化 河姆渡文化 龍山文化 紅山文化 良渚文化分布 黃河中游 黃河下游 長江下游 黃河流域 遼河上游 長江下游特征 手工業:典型器物是彩繪陶器農業:以粟為主要栽培作物 分為早、中、晚3期。 早期紅陶,晚期輪制陶器,出現硬質白陶、彩陶和朱繪陶。中期制作精良的玉器。 農業:種植水稻手工業:掌握了養蠶繅絲技術 代表器物是黑陶,被稱為“蛋殼陶” 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并且出現較大規模的祭壇和神廟3.原始社會組織(1)三個階段:分為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會和父系氏族社會三個階段。(2)母系氏族社會:處于舊石器時代晚期,生產力低下,氏族成員共同勞動,成果共享。(3)父系氏族社會①權力機構:社會貧富分化與不平等開始出現。②組織結構:氏族間的聯系趨于緊密,形成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聯盟。③文明的萌芽:私有制已經產生,階級分化日益明顯,部落中出現權貴階層。他們通過戰爭不斷擴大財富和權力,中國即將邁入文明的門檻。知識點二 從部落到國家1.部落聯盟:(1)三皇五帝:三皇時代較早,名稱眾說不一,神話色彩濃重。五帝的事跡較為具體。(2)炎黃部落:處于黃河中上游一帶,黃帝和炎帝被后世尊為華夏始祖。(3)禪讓:根據各部落首領的推舉和考察確定部落聯盟首領繼承人。2.夏朝:(1)建立: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國最早的奴隸制國家夏朝。(2)世襲制:禹死后,其子啟繼位,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3)國家管理。夏王 是最高統治者,稱為“后”中央 設有主管行政、軍事、司法和宗教的機構與職官地方 主要通過控制一些部族進行間接統治(4)文化遺存:河南偃師發現的二里頭遺址,很有可能是夏文化的遺存。知識點三 商和西周1.商朝的興衰:(1)建立:約公元前1600年,商湯建立商朝。(2)文字:河南安陽出土甲骨文,是商人占卜記錄,已是一種成熟文字。(3)國家管理。商王 是最高統治者中央 設有尹及各類事務官內外 服制 內服: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區 外服:商王間接控制的方國和部族2.西周統治:(1)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部族首領周武王率眾伐紂,建立周朝,都城在鎬京,史稱西周。(2)制度:實行分封制和宗法制。目的 封建親戚,以蕃屏周意義 ①形成了“天子-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型的等級結構,加強了周天子對地方的政治統治 ②宗法制與分封制相互補充,解決了統治階級內部在權力和財產分配方面的沖突與矛盾(3)“共和行政”。①原因:周厲王貪財好利,為政暴虐,引發了“國人暴動”。②概況:周厲王出逃,大臣召公、周公共同執政,史稱“共和行政”。(4)滅亡:公元前771年,西北游牧民族犬戎乘西周王室內亂,攻破鎬京,西周滅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3.商和西周的經濟農業 是主要生產部門,主要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質的工具,青銅農具極少土地制度 是奴隸主土地國有制,土地不能隨便買賣,井田制是土地經營的基本方式手工業 青銅鑄造是手工業生產的主要部門,青銅種類繁多,創造了燦爛的青銅文化二、諸侯紛爭與變法運動知識點四 列國紛爭與華夏認同1.列國紛爭(1)原因:春秋時期,一些大的諸侯國擴張勢力,力圖號召和控制中小諸侯國,確立霸主地位。(2)表現春秋時期 春秋五霸 齊國、晉國、楚國、吳國、越國春秋后期到 戰國前期 三家分晉 晉國的韓、趙、魏三家大夫將晉國瓜分田氏代齊 齊國大夫田氏取代了原來的姜姓國君戰國時期 戰國七雄 齊、楚、燕、韓、趙、魏、秦(3)影響:周朝傳統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壞,周王室也在公元前256年被秦國吞并。“三家分晉”和“田氏代齊”的實質:“三家分晉”和“田氏代齊”,是各諸侯國大夫專政奪權運動的高潮,他們的成果最終為周天子所認可,這表明奴隸社會及其統治思想已蕩然無存、禮樂制度遭到顛覆,中國封建社會已經形成。2.華夏認同(1)表現①春秋時期,中原各國因社會發展比相鄰的戎狄蠻夷先進,自稱為“華夏”。②在頻繁往來和密切聯系中,這些民族也產生了華夏認同觀念。進入戰國之后,戎狄蠻夷逐漸融入華夏族。(2)影響:華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鮮血液,更加穩定,分布更為廣泛。知識點五 經濟發展與變法運動1.經濟發展(1)農業①表現:春秋戰國時期,鐵制農具開始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廣。各國紛紛興建水利灌溉工程,如都江堰、鄭國渠、芍陂。②意義:農業進步推動社會分工,促進了工商業繁榮。(2)工商業①戰國時,手工業分工更加細密,貨幣流通廣泛。②各地涌現出一批人口眾多、商賈云集的中心城市。③不少工商業主聚集了大量錢財,有的富比王侯。2.變法運動:(1)背景:戰國時期兼并戰爭日益劇烈,為了富國強兵,各國紛紛開展政治、經濟、軍事、社會制度改革。(2)結果:建立了君主專制的政治制度。(3)代表:秦國的商鞅變法。措施 影響經濟上 重農抑商,獎勵耕織;強制大家庭拆散為個體小家庭,“廢井田,開阡陌”,授田于百姓軍事上 獎勵軍功,剝奪和限制貴族特權政治上 在民間實行什伍連坐,互相糾察告發 行政管理上:推行縣制,縣的主要官員由君主任免 ①是戰國時期持續時間最長、涉及面最廣、改革最為徹底的一次變法 ②變法使秦國國富兵強,為秦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知識點六 孔子和老子孔子 老子地位 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道家學派的創始人哲學 核心觀念是“仁” (1)世界觀:天地萬物本原為“道”,追求天人合一 (2)樸素的辯證法思想政治 (1)“為政以德”,主張通過道德感化來治理國家 (2)主張恢復西周等級森嚴的禮樂制度,同時承認制度隨著時代變化應當有所改良 反對制度束縛,主張順其自然,無為而治,甚至退回到小國寡民的時代文化教育 以“有教無類”的思想辦學;相傳晚年對五經等文獻進行整理,主要思想和言論記載在《論語》當中 《老子》知識點七 百家爭鳴1.歷史背景:(1)經濟:社會經濟的發展。(2)階級關系:舊的貴族等級體系開始瓦解,新興的士階層崛起。(3)統治者出于爭霸需要,禮賢下士,爭相招攬人才。2.重要派別及其代表人物和思想主張:派別 代表 主張或特點儒家 孟子 認為人性善,提倡“仁政”荀子 認為人性惡,主張隆禮重法道家 莊子 崇尚逍遙自由陰陽家 鄒衍 認為五行間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提出“相生相勝”理論墨家 墨子 提倡節儉,主張“兼愛”“非攻”,提出“尚賢”的政治主張法家 韓非 主張以法為工具管理國家,控制臣民,體現了中央集權的政治思想3.影響:(1)是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經濟發展、階級關系變化在思想領域內的反映,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波瀾壯闊的思想解放運動。(2)不僅為新興的地主階級登上歷史舞臺奠定了思想理論基礎,而且成為后世中華思想文化的源頭活水,影響深遠。【考點探究】【考點】一、中華文明起源的特點1.中華文明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具有鮮明的本土特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2.中華文明的起源如同滿天星斗,八方雄起,百花齊放、多元并進,而后又匯聚于中原黃河流域,形成以中原地區為中心的多元一體化格局。3.中華文明的發展在不同區域是不平衡的,這種不平衡性導致了不同區域間的互補關系,是中華文明產生匯聚和向一體發展的動力因素。4.中華文明是兼容并蓄的,不僅各主要史前文化區之間彼此吸收各自長處,交流日益深入,而且中華文明在形成過程中還吸收周邊地區先進文化因素,造就了中華文化豐富與長久的生命力,使中華文明成為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沒有中斷而發展至今的偉大文明。【考點】二、多元角度認識早期國家的特征1.政治:(1)王位世襲制取代禪讓制,“家天下”取代“公天下”。具有軍官、職官等國家機器。(2)神權、族權、王權(政權)緊密結合。以血緣關系為紐帶,將國家權力和家庭關系結合起來,形成“家國一體”的政治結構。(3)最高執政集團尚未實現權力的高度集中,地方管理比較松散。(4)貴族政治特征明顯,維持著世卿世祿制度,國家官職仍由氏族貴族世代承襲。尚未有成熟的常備兵制度,王朝的軍隊由各部落軍隊組成。尚未出現真正固定的成文法,國家法律制度尚未健全。2.經濟:進入青銅時代,但生產力水平尚屬低下,生產仍主要是木石工具;集體勞動;已經出現了奴隸制;貴族和平民是社會兩大基本對立的階級。3.思想:呈現出較濃厚的鬼神迷信與原始宗教色彩。統治階級中占主導地位的是民本思想。【考點】三、商周時期的主要政治制度對民族傳統文化思想的影響制度 利弊影響宗法 制度 使傳統文化形成嚴格的倫理范式,“忠”“孝”觀念深入民心造就重視家庭建設、尊老愛幼、夫妻相敬、和睦相處等社會公德形成“國”與“家”不可分的意識,造就一批批愛國忠孝之士男尊女卑、等級貴賤;過分強調家庭本位,重視私德,而忽視公共道德;任人唯親,忽視法治;“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盲目排外心理分封 制度 推動了中華文明多元一體、天下一家的民族認同及文化心理的認同商湯“仁德治國”及分封制成為儒家思想的政治淵源強調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國”, 隱含著國家分裂割據的因素【考點】四、百家爭鳴中的“爭鳴”“共鳴”與“合流”1.“爭鳴”(1)天人之辯:孟子認為人性與天命相通,人性、天性都有仁、義、禮、智的特質。荀子提出“明天人之分”,強調天作為自然的客觀性,同時“制天命而用之”,突出人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動性。(2)性善性惡之辯:孟子是性善論者,認為人性本善,品質之所以會變壞,是環境影響;荀子認為人性本惡。(3)德治法治之辯:法家強調國君依靠國家權力實行法治,儒家要求統治者施仁政于天下。(4)用兵寢兵之辯:墨子“非攻”思想,并不是一概反對戰爭,而是注意到了戰爭的正義性與否,儒家強調政治因素與民心向背對戰爭的影響。(5)義利之辯:孟子繼承孔子思想,把義、利對立起來,荀子沖破儒家義利觀樊籬,將義、利與社會現實相聯系,認為對利的追求為人的本性,但要有度,要用禮制約束欲望。(6)“富民”與“富國”關系:儒家推崇民富先于國富,富民與富國有機結合。道家反對統治者干預人民的經濟活動。法家以富國立論,雖重視富民,但是以充實國庫、富國強兵、開疆拓土為目的。(7)國家體制:孔子心中理想模式為西周分封制下的政治體制與國家結構,通過親疏、尊卑、貴賤、上下的標準嚴格劃分來確立中央與地方的權利義務關系。道家主張松散的國家聯盟,人民之間不相往來。法家主張專制集權,“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執要,四方來效”。2.“共鳴”(1)諸子立論的中心議題為如何得到統治者重視從而治理國家,重整社會秩序。(2)諸子堅持己見,思想具有排他性,主張思想統一為社會秩序穩定的前提。(3)強烈的托古心態,以古老的傳統、先圣先賢的名號,增強本派學說的權威性。(4)普遍主張立君為民、天下為公。突出強調君主存在的前提在于有助于實現天下蒼生的福祉和利益。3.百家合流:百家爭鳴在前期和中期,表現為“爭鳴”,后期則主要表現為“合流”。(1)理論上的“合流”。如荀子的隆禮重法思想。(2)實踐上的“合流”。當時的統治者出于自身需要,同時確立幾種思想作為治國的主導以及輔助思想,如漢代的外儒內法。1.(2021·全國甲卷)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與諸侯國君將包括土地及人口的采邑賜給卿、大夫作為世祿。西周中期以后,貴族所獲采邑越來越多,到春秋時期,有的諸侯國一個大夫的采邑就多達數十個。這說明( )A.土地國有制度廢除B.分封體制不斷強化C.諸侯國君權力鞏固D.社會生產持續發展解析:選D 根據題干并結合所學可知,西周時期諸侯國接受天子分封并進行世襲統治,西周中期至春秋時期,由于生產力不斷發展,墾田數量增多,推動了諸侯國內部分封規模的擴大,故D項正確。2.(2020·全國卷Ⅰ)據《史記》記載,春秋時期,楚國國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級,遭到周桓王拒絕。熊通怒稱現在周邊地區都歸附了楚國,“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為(楚)武王”。這表明當時周朝( )A.禮樂制度不復存在 B.王位世襲制度消亡C.宗法制度開始解體 D.分封制度受到挑戰解析:選D 材料反映了春秋時期楚國國君向周天子提出提升爵位等級的要求在遭到周天子拒絕后怒而自立的史實,這表明當時周朝的分封制度受到挑戰,故D項正確。題干體現了禮樂制度遭到破壞,而非不復存在,A 項錯誤;B 項說法明顯不符合事實,排除; 材料反映的是分封制度受到挑戰,并未影響宗法制度的存在,結合所學可知宗法制度當時依然存在,C 項錯誤。3.(2019·全國卷Ⅰ)據學者考訂,商朝產生了17代30位王,多為兄終弟及;而西周產生了11代12位王。這反映出( )A.禪讓制度的長期影響B.王位繼承方式的變化C.君主壽命的時代差異D.血緣紐帶關系的弱化解析:選B 商周時期的王位繼承一般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兄終弟及,一種是父死子繼。題干材料首先說明商朝王位繼承方式多為兄終弟及,但是又強調西周的王位繼承方式多為父死子繼,故B項正確。禪讓制度是民主推選部落聯盟首領的制度,與題干材料中的世襲制無關,故A項錯誤;根據題干材料無法看出君主壽命的長短,故C項錯誤;無論是兄終弟及還是父死子繼,均是血緣世襲的不同方式,并沒有體現出血緣紐帶關系的弱化,故D項錯誤。4.(2019·全國卷Ⅲ)“教民親愛,莫善于孝;教民禮順,莫善于悌;移風易俗,莫善于樂;安上治民,莫善于禮。”這一思想產生的制度淵源是( )A.宗法制 B.禪讓制C.郡縣制 D.察舉制解析:選A 題干材料反映了中國傳統儒家思想,突出了孝、悌、樂、禮,強調了血緣關系,這是中國古代宗法制產生的影響,故A項正確。5.(2018·全國卷Ⅱ)據《史記》記載,商湯見野外有人捕獵鳥獸,張設的羅網四面密實,認為這樣便將鳥獸殺絕了,“乃去其三面”,因此獲得諸侯的擁護,最終推翻夏桀,創立商朝。這一記載意在說明( )A.商湯成功緣于他的仁德之心B.捕獵是夏商時主要經濟活動C.商朝已經注重生態環境保護D.資源爭奪是夏商更替的主因解析:選A 商湯見獵人所設羅網四面密實,認為這樣會將鳥獸殺絕,“乃去其三面”,顯示了他的仁德之心,因此他得到諸侯擁護,并最終取得天下。《史記》中的這一記載意在說明商湯的成功緣于他的仁德之心,故A項正確。農業生產是夏商時期的主要經濟活動,故B項錯誤;材料主要強調的是商湯的仁德之心,而非注重生態環境保護,故C項錯誤;材料強調統治者的治國理念是夏商更替的主因,故D項錯誤。第2講 秦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與鞏固一、秦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知識點一 秦的統一1.背景:(1)客觀條件——大勢所趨。①政治上:長期戰亂給社會帶來巨大災難,人民渴望安定統一。②經濟上:各地域經濟的發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帶來的阻礙。(2)主觀條件——秦國的強大。①秦國地理位置優越,物質基礎雄厚。②秦王勵精圖治,廣納賢才,吏治較為清明。③商鞅變法后,秦尊奉法家,獎勵耕戰,國家日益強盛。2.過程:(1)建立秦朝: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國采取遠交近攻策略,相繼滅掉東方六國,建立起第一個統一王朝,定都咸陽。(2)統一全國。①征服南方越族地區,加強對云、貴一帶西南夷的控制。②在北方,擊退匈奴進攻,修筑萬里長城。3.鞏固統治:建立中央集權制度皇帝制度 兼采三皇、五帝名號,定名為皇帝,嬴政自稱“始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決定權三公九卿 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為主要輔佐大臣,九卿分掌具體事務郡縣制 在全國推廣,設立郡、縣兩級行政機構,其主要官員由中央任免和考核鞏固統一 統一車軌、文字、貨幣、法律和度量衡,馳道、直道、頒行法律,編制戶籍,遷徙六國貴族豪強,整頓社會風俗等4.意義:(1)秦朝確立的政治制度被以后的王朝長期沿用,影響深遠。(2)秦的統一,建立起幅員遼闊的國家。(3)統一中央集權國家形成。(4)空前統一的封建國家促進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動了統一多民族國家政治、經濟、社會的發展。知識點二 秦朝的暴政與速亡1.秦朝暴政的表現(1)秦始皇窮奢極欲,大興土木,建造宮殿、陵墓。(2)秦始皇花費巨額錢財求仙訪藥,興師動眾出外巡游、封禪。(3)征發繁重,百姓不堪重負。(4)刑法嚴苛,人民搖手觸禁,社會階級矛盾嚴重激化。(5)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議,實行“焚書坑儒”。2.陳勝、吳廣起義(1)時間和地點:公元前209年,大澤鄉。(2)政權:“張楚”。(3)地位: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大起義。3.秦朝的滅亡(1)項羽、劉邦等領導的反秦勢力日益壯大。公元前207年,劉邦的軍隊進入咸陽,秦朝滅亡。(2)楚漢戰爭:秦朝滅亡后,劉邦和項羽展開了長達四年的楚漢戰爭,最終項羽被劉邦擊敗。二、西漢與東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知識點三 西漢的建立與“文景之治”1.西漢的建立: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漢朝,定都長安,史稱西漢。劉邦即漢高祖。2.“文景之治”原因 漢初統治集團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訓措施 尊奉黃老無為思想,采取“與民休息”政策,減輕賦稅、徭役和刑罰,提倡節儉,減少財政支出結果 文帝、景帝在位期間,經濟得到了明顯恢復,社會穩定3.漢初的政治制度(1)基本沿襲秦代,史稱“漢承秦制”。(2)地方實行郡縣與分封并行制。①原因:“懲亡秦孤立之敗”。②概況:分封了一批同姓諸侯王。③影響:給漢王朝的統一和穩定埋下了隱患。漢景帝在位時,削減諸侯封地,引發了吳、楚等七國叛亂,后被平定。知識點四 西漢的強盛1.對內:鞏固統治政治 ①頒布“推恩令”,成功削弱了諸侯王的勢力。 ②設立中朝:加強皇權,削弱相權,設立直接為皇帝所掌控的中朝。 ③建立察舉制:建立以察舉制為代表的新的官吏選拔制度。 ④設立刺史:將全國劃分為13個州部,分設刺史,負責對轄區內郡級官員及子弟和豪強勢力進行巡視監察。 ⑤任用酷吏:任用酷吏治理地方,嚴厲鎮壓豪強、游俠等社會勢力的不法行為。經濟 ①改革幣制,將鑄幣權收歸中央。 ②實行鹽鐵官營,由政府壟斷鹽、鐵的生產和銷售。 ③推行均輸平準,國家插手并經營商業貿易,增加收入,平抑物價。 ④抑制工商業者,向他們征收財產稅。思想 ①措施:接受董仲舒的建議,尊崇儒術;設五經博士。 ②影響:儒學獨尊地位確立。此后,成為我國封建社會主流意識形態。2.對外:開拓疆域(1)措施①北擊匈奴:任用衛青、霍去病為將,奪取了陰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區域。西漢在河西走廊設立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②張騫出使西域:大大促進了西域與中原政治經濟文化聯系;中國的絲織品沿著這條道路傳向中亞、西亞、歐洲和北非,這就是著名的“絲綢之路”。③設置西域都護府:公元前60年,西漢設置西域都護府作為管理西域的軍政機構。④漢對東南沿海和西南少數民族地區,控制也比以前更加有效。(2)影響: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得到鞏固加強。知識點五 東漢的興衰1.短暫的“新”朝:(1)背景:西漢后期,政治日趨黑暗,土地兼并嚴重,賦稅徭役沉重,社會動蕩。(2)建立:公元9年,外戚王莽奪取皇位,改國號為新,西漢滅亡。(3)王莽改革: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措施不切實際,激化社會矛盾。(4)滅亡:23年,綠林軍擊敗王莽軍隊主力,攻入長安,推翻王莽政權。2.東漢“光武中興”:(1)背景。①25年,西漢宗室劉秀重建漢朝,定都洛陽,史稱東漢。劉秀即漢光武帝。②劉秀又平定一些割據政權,實現全國統一。(2)措施角度 光武帝采取的措施 目的和作用政治 加強皇權,增強尚書臺的作用 加強中央集權,穩定社會秩序,節省開支嚴格控制外戚干政裁并郡縣,裁減官吏,節省開支整頓吏治,懲處貪污腐敗經濟 釋放奴婢 清查全國墾田、戶口數量 抑制豪強勢力思想 重視儒學 繼承了西漢時期獨尊儒術的傳統,儒學繼續得到發展3.東漢的衰落(1)衰落表現①東漢中期以后,出現外戚、宦官交替專權的局面,東漢后期政治腐朽黑暗。②“黨錮之禍”:一些正直官員和士人抨擊時政,稱為“清議”,遭到嚴厲鎮壓。③東漢時期,豪強地主勢力發展迅速,土地兼并嚴重,階級矛盾日益尖銳。4.東漢農民起義:184 年,張角創立的民間秘密宗教“太平道”發動起義,稱“黃巾軍”。在鎮壓起義軍過程中,地方長官趁機擁兵自重,軍閥割據局面出現,東漢政權名存實亡。知識點六 兩漢的文化領域 時期 代表性成就 特點或歷史地位(意義)史學 西漢 司馬遷撰寫《史記》 (1)首創紀傳體通史體裁 (2)是一部兼具史學和文學特色的不朽名著東漢 班固撰寫《紀傳體通史》 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文學 漢代 漢賦 是一種介于韻文和散文之間的文體,講究鋪陳排比,辭藻華麗樂府詩 (1)其中很多詩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真實情況 (2)東漢民間流行五言詩科技 戰國至 西漢 《黃帝內經》 奠定了中醫理論的基礎醫學 東漢 《神農本草經》 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藥物學專著發明 東漢 蔡倫 改進造紙術 推動紙成為主要書寫材料,大大促進了中國和世界文化的傳播和發展數學 東漢 《九章算術》 在中國數學史乃至世界數學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考點探究】【考點】一、秦朝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確立的原因及特點1.原因(1)經濟上,由封建的經濟基礎所決定,封建經濟的分散性,要求有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權,維護國家統一、社會安定,保證生產發展。(2)政治上,封建地主階級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政權保護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度,鎮壓農民的反抗。(3)思想上,法家“集權”理論的影響。2.特點(1)皇帝制度,是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核心,表現為皇權的至高無上性、絕對性、獨斷性。全國的政治、經濟、軍事等一切大權由皇帝總攬。(2)中央官制,即三公九卿制。其特點是分工負責、互不相屬、互相牽制,都對皇帝負責,由皇帝任免,以皇權為中心。(3)郡縣制,即地方行政制度。它既是對西周宗法、分封制的否定,也是對戰國時期郡縣制的繼承、發展和完善,郡縣的長官都由皇帝任免,加強了皇帝對地方的控制。【考點】二、郡縣制與分封制的主要區別和聯系1.主要區別:不同點 西周分封制 秦朝郡縣制實行條件 與宗法制相連 在國家統一的條件下實行傳承制度 世襲 官吏由皇帝任免調遷,不得世襲官吏權力 權位世襲,擁有封地和相應的爵位 官吏只有俸祿,無封地與中央的關系 諸侯國有很強的地方獨立性 是地方行政機構,地方絕對服從中央歷史影響 有利于穩定當時的政治秩序,但也容易發展為割據勢力 有利于中央集權的加強和國家的統一2.主要聯系:(1)二者都是中國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目的都是鞏固統治;都在一定時期內產生過積極影響。(2)從分封制到郡縣制,反映了官吏任用由世襲到行政任命、由地方分權到中央集權的變化,是政治改革的一大進步,是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的重要標志。【考點】三、從歷史角度分析漢承秦制的表現與創新及評價1.表現與創新:漢代在總體框架上繼承了秦朝制度,又對秦制做了某些調整和變化。主要表現為:(1)承襲了秦朝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在此基礎上,構成了比較完整的皇帝名號、禮儀等制度。(2)承襲了秦朝以丞相為核心的中央官制。西漢建立后至漢武帝以前的中央行政體制,基本上沒有突破秦代模式。漢武帝時設立直接由皇帝所掌控的中朝,宰相職權逐漸轉移到尚書令手中。(3)承襲了秦朝的監察制度。秦朝在中央設御史大夫,兼理國家的監察事務;在地方設置監郡御史。漢武帝時期,把全國分十三州部,每州設刺史,負責對轄區內郡級官員及子弟和豪強勢力進行巡視監察。刺史級別不高,但巡查時代表中央。刺史的設置,使皇權監控從中央波及地方。東漢時,刺史的地位進一步提高,后成為地方長官,掌軍政。(4)承襲了秦朝的郡縣制。漢初在地方推行郡縣制度,同時又兼有封國制,但仍以郡縣制為主。漢武帝時期,頒布“推恩令”,最終解決了王國問題。東漢時期,監察區的州,變成了郡以上的地方政權,郡、縣二級制演變為州、郡、縣三級制。(5)承襲秦朝的上計制,加強對地方官的管理和控制;承襲秦朝的田租、徭役、兵役制,西漢發展為編戶制度,以加強對人民的管理和控制。(6)在貨幣使用上,以黃金和銅錢為主幣,繼續使用圓形方孔錢。2.評價:漢承秦制的實質是中央集權強化的表現,是西漢統治者在吸取前朝滅亡教訓基礎上,進一步加強皇權,加強中央對地方的管轄,加強對廣大勞動人民剝削控制,強化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的體現。“漢承秦制”有利于兩漢的政治統治與鞏固,有利于地主階級專政。它既穩定了漢朝初年的統治,又對以后中國封建社會的政治經濟制度的完善起了一定作用。【考點】四、東漢后期威脅王朝統治的主要因素1.匈奴問題:兩漢時期,匈奴長期居于中國北方,中原強大之時,匈奴一般與中原維持和平的局面,但是東漢后期國力衰敗,匈奴又趁機發展起來,成為威脅東漢政權的外部力量。2.豪強地主:東漢政權依靠豪強地主建立,東漢建立后,豪強勢力進一步膨脹,把持中央或地方政權,逐漸演變為地方割據勢力,對東漢王朝構成巨大威脅。3.外戚宦官專權:東漢后期,由于皇帝年幼,朝廷上出現外戚、宦官、士大夫等多支政治力量相互角逐的局面,錯綜復雜的激烈爭斗致使中央政府更加衰微混亂,政治更趨腐朽黑暗。4.土地兼并嚴重:東漢土地兼并嚴重,大量農民失去土地,或依附于豪強地主,或成為流民,階級矛盾尖銳,這是造成張角黃巾起義的最主要原因。【考點】五、秦漢文化的特點1.統一與多樣化的有機結合秦朝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漢朝也是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穩定的統治秩序,形成了文化的趨同與統一;秦漢又都是多民族的、疆域遼闊的國家,不同的民族和地區的人們具有各自的個性特征,統一前提下的多樣性使中華文明更加絢麗多彩,并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2.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頻繁秦漢時期,由于中外交通的發達,中國大規模地吸取了外來文化,特別是張騫出使西域以后,中亞、印度文化隨著絲路流入中華。秦漢文化廣泛外傳,不僅形成東亞文化圈,還向西傳到西域以至歐洲。3.水平居于世界先進行列秦漢時期,造紙術的發明為人類文化的傳播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九章算術》的問世,體現出中華民族的非凡智慧;中醫、中藥的發展形成了中國醫藥學獨特的辯證理論體系,當時的文化處于世界的先進行列。至今,國外仍有人稱中國人為“漢人”,稱中國學為“漢學”,可見秦漢文化不僅在當時譽滿宇內,而且澤被后世。4.氣勢恢宏秦漢時期,涌現出一批令世界矚目的文化成果,巨龍般的萬里長城,再現橫掃六國的秦陵兵馬俑,史學輝煌巨著《史記》等。這些成就都表現出秦漢人民充滿自信、奮發向上的精神面貌和統一王朝的恢宏氣勢。這些成就既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發展、經濟的繁榮,也表現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心理和民族性格。1.(2021·山東高考)漢高祖時期,王國職官設置與朝廷基本一致。下表為此后西漢統治者對王國職官的調整概況,這些調整的出發點是( )時期 調整概況漢景帝時期 改丞相為相;裁撤御史大夫、廷尉等漢武帝時期 郎中令減秩為千石;改太仆(秩兩千石)為仆(秩千石)漢成帝時期 裁撤內史;令相治民,與郡太守無異A.精簡地方行政機構B.節約中央財政開支C.維護國家政治統一D.廢除郡國并行體制解析:選C “調整的出發點”典型的目的類選擇題。結合教材所學可知,漢朝初年使用郡國并行體制,漢高祖時期王國職官與朝廷基本一致,表格里面可以看出減少王國官職數量并且降低職官的俸祿標準,削弱了地方王國的地位,利于加強中央集權。因此選答案C維護國家政治統一。2.(2020.7·浙江選考)中國古代勞動人民以非凡的智慧和勤勞的雙手興修了許多著名的工程。觀察下圖(局部),對圖中所示區位,命名及標注正確的是( )A.①-秦始皇長城 B.②-靈渠C.③-鄭國渠 D.④-都江堰解析:選A 秦始皇長城西起臨洮(今甘肅岷縣),東至遼東(今遼寧境內),其西端在圖中所示①處;②所標注的區域位于渭河流域,應該是著名的水利工程鄭國渠;③所標注的區域位于今天的四川省,應該是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④所標注的區域位于湘水與漓水之間,應該是著名的水利工程靈渠,故A項正確,B、C、D三項錯誤。3.(2019·全國卷Ⅰ)漢武帝時,朝廷制作出許多一尺見方的白鹿皮,稱為“皮幣”,定價為40萬錢一張。諸侯王參加獻禮時,必須購皮幣用來置放禮物,而當時一個“千戶侯”一年的租稅收入約為20萬錢。朝廷這種做法( )A.加強了貨幣管理B.確立了思想上的統一C.削弱了諸侯實力D.實現了對地方的控制解析:選C 根據材料“定價為40萬錢一張。諸侯王參加獻禮時,必須購皮幣用來置放禮物”“而當時一個‘千戶侯’……約為20萬錢”可知,這是對諸侯王在經濟上進行限制,進而削弱諸侯實力,故選C項;“皮幣”是用來置放禮物的,不是貨幣,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思想統一的內容,排除B項;這種做法有利于削弱地方諸侯的經濟實力,但不等于實現了對地方的控制,排除D項。4.(2019·全國卷Ⅱ)西漢初期,道家學說兼采陰陽、儒、墨、名、法各家學說的精髓;后來董仲舒的儒家學說也吸收陰陽五行、法、道等各種思想。促成當時學術思想上呈現這種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王國勢力強大B.百家爭鳴局面的延續C.現實統治需要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解析:選C 結合材料和所學可知,單一的學說難以適應復雜的統治需要,新道學適應了西漢初期修養生息、恢復生產、鞏固政權的需要,而新儒學適應了漢武帝時期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C項符合題意。王國勢力強大是董仲舒新儒學出現的一個因素,但鞏固統治才是其主要因素,A項排除。漢武帝采納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措施,確立了儒學的獨尊地位,本質上屬于文化專制,不是對百家爭鳴局面的延續,B項排除。董仲舒的新儒學具有強烈的排他性,無法體現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D項排除。5.(2018·全國卷Ⅱ)西漢文景時期,糧食增產,糧價極低,國家收取的實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須把糧食換成錢幣,繳納較高稅額的人頭稅,富商大賈趁機操縱物價,放高利貸,加劇了土地兼并、農戶流亡。這反映出當時( )A.重農抑商政策未能實行B.自耕農經濟發展受阻C.糧價低抑制了生產熱情D.富商大賈操縱稅收解析:選B 西漢文景時期,需要繳納的田租雖輕,但有高額的人頭稅,富商大賈趁機操縱物價,放高利貸,使百姓負擔沉重,土地兼并、農戶流亡,自耕農經濟發展難以為繼,故選B項。漢代推行重農抑商政策,故排除A項;材料主旨是農民負擔沉重,C項與材料主旨不符;稅收多少及其形式是由政府確定的,且材料信息說的是“富商大賈趁機操縱物價”,故排除D項。6.下面兩幅圖片(圖1、圖2)是西漢不同時期侯國分布示意圖圖中各類侯國數量的變化說明( )A.歸義侯國數量增加,說明匈奴問題已經解決B.功臣侯國大量減少,說明中央集權得到加強C.恩澤侯國數量增加,說明郡國并行基本結束D.外戚侯國大量增多,說明西漢政治趨于腐敗解析:選B 漢高祖立國之初,分封的功臣侯具有很大的地方獨立性,威脅中央集權,根據圖片材料的對比,漢景帝晚期到漢武帝晚期,功臣侯國大量減少,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漢景帝和漢武帝采取多種措施大力削弱諸侯,從而加強中央集權,故選B項;漢武帝時期擊敗了匈奴,但并未徹底解決匈奴問題,匈奴依然對漢朝構成威脅,排除A項;郡國并行制度基本結束是在漢武帝實行“推恩令”之后,排除C項;根據兩幅圖片的對比可知,外戚侯國并未大量增加,且外戚侯國的增加不能說明西漢政治趨于腐敗,排除D項。7.漢武帝中期,皇帝起用南陽制鐵商孔僅、齊地鹽商東郭成陽為大農丞,在各地設置鹽鐵官、酒榷官。不久,商人之子桑弘羊被任命為治粟都尉,取代孔僅掌管鹽鐵。任用這些官員的主要目的是( )A.制衡儒家學者的崛起B.贏取商人對國家的支持C.突破重農抑商的禁錮D.加強國家對經濟的控制解析:選D 依據材料,漢武帝中期在各地設置鹽鐵官、酒榷官,啟用南陽制鐵商孔僅、齊地鹽商東郭成陽為大農丞;商人之子桑弘羊被任命為治粟都尉管鹽鐵,可知此時漢武帝實施鹽鐵官營,加強國家對經濟的管控,故選D。8.漢武帝之后,地方治理一改嚴酷之政,相繼出現如西漢宣帝時期的潁川太守黃霸“力行教化而后誅罰”,西漢元帝時期的南陽太守召信臣“視民如子”;東漢山陽太守秦彭“不任刑罰,崇好儒雅,教明庠序”等做法,治理成效顯著。據此推知( )A.兩漢時期中央集權制持續強化B.地方治理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C.善治地方是漢代重要的選官條件D.專制集權的理論基礎得以確立解析:選B 根據材料中的“教化、視民如子、好儒雅”等信息可知,漢代地方治理引用了儒家思想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結合題目時間“漢武帝之后”及所學知識,漢武帝時期儒學成為正統思想,故選B項。9.(2021·湖南高考)漢初,丞相陳平、太尉周勃與宗室大臣平定“諸呂之亂”后,商議新帝人選,經再三討論,認為代王劉恒在高祖劉邦在世諸子中,“最長,仁孝寬厚,太后家薄氏謹良”,決定迎立劉恒為帝,是為漢文帝。這一做法( )A.反映嫡長子繼承制得到執行B.旨在預防外戚干政的重演C.推動仁孝成為選帝主要標準D.表明相權對皇權構成威脅解析:選B 結合所學內容可知,漢初的“諸呂”屬于外戚,所以大臣在迎立劉恒為帝時的標準是劉恒本人的仁孝以及太后薄氏的謹良,所以這一做法是為了預防外戚干政的重演,故選B;劉恒是劉邦的第四子,不是嫡長子,排除A;仁孝只是選帝的標準之一,這一做法也不是為了確立選帝的標準,排除C;材料未涉及相權與皇權的矛盾,排除D。10.西漢初年,賦作家主要分散在地方,如以梁孝王為中心的梁園文學群體、以淮南王為中心的淮南文學群體等。漢武帝以后,賦作家們則開始涌向京都。這主要是由于( )A.選官制度發生變化B.新儒學地位得到提升C.王國數量日益減少D.大一統國家不斷發展解析:選D 西漢初年的賦作家分散在地方,漢武帝以后則涌進京都,這是由于漢武帝實行思想上統一后,儒學成為社會的主流,賦作家涌向京都,為朝廷所用,是思想上“一統”在政治上的表現,是大一統國家不斷發展的表現,故選D項。12.(2017·全國高考)如表為西漢朝廷直接管轄的郡級政區變化表。據此可知( )皇帝紀年 公元紀年 郡級政區漢高帝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漢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漢景帝中六年 前144年 68郡、國漢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國A.諸侯王國與朝廷矛盾漸趨激化B.中央行政體制進行了調整C.朝廷解決邊患的條件更加成熟D.王國控制的區域日益擴大解析:選C 依據材料信息可知,漢景帝時,王國與郡一樣成為國家的直接轄區。結合所學可知,發生這一變化是景帝平定七國之亂后,為了削弱王國勢力,將王國變為朝廷直轄區,漢武帝時朝廷直轄郡國數量大幅度增加,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漢武帝實行推恩令,削弱王國實力,王國控制區域縮小,諸侯國與朝廷的內部矛盾逐漸緩和,朝廷解決邊患的條件更加成熟,因此C選項正確。A選項錯誤,材料體現的是諸侯王國與朝廷矛盾逐漸緩和,不是激化;B選項錯誤,材料體現的是地方行政體制的調整,不是中央行政體制的調整;D選項錯誤,王國控制區域縮小。故正確答案為C選項。1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漢朝中央政府為經略邊疆而設立的不同機構機構 管理范圍 職能郡縣 北疆、東北疆、西南地區、南疆 管理民政、防務和屯田屬國 脫離本民族主體而遷徙到內地的邊疆民族 設屬國都尉,其內部事務仍由該內遷民族的酋長負責都護府、校尉、中郎將、 將軍等 不具備設置郡縣管理的邊疆地區 管理民政、軍政和屯田材料二 漢王朝在廣闊的邊疆地區以長城為主干,設置完善的由塞、障、亭、燧組成的瞭望、預警和防御為一體的邊防體系,可以及時掌握邊疆地區的情況,也可以防御來犯之敵。對強大的匈奴先后采取了和親、武力進攻、納降、內徙、分化瓦解等政策;對西域諸國則是先后采取了頻繁遣使者往來、武力征服、和親、屯田、冊封官爵等措施;對南方諸族則采取了郡縣制和羈縻統治并行、“毋賦稅”等政策。從邊疆穩定、民族關系和睦的角度看,漢王朝的邊疆政策是較為成功的。——以上材料均摘編自馬大正《中國古代的邊疆政策和邊疆治理》(1)根據材料一、二,概括漢朝經略邊疆的特點。(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漢朝經略邊疆的意義。答案:(1)措施:因地制宜,設置不同管理機構;設立完善的邊疆防御體系;因俗而治,采用不同民族政策;邊疆民族有較大自主權;多措并舉,采用政治、經濟、軍事等措施。(任答三點即可)(2)意義:加強了中央對邊疆的管理;有利于邊疆穩定;促進了邊疆開發;推動了民族交融;鞏固了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第二單元 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民族交融與 隋唐大一統的發展[時空坐標]【階段特征】在三國兩晉南北朝民族交融的基礎上,隋唐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繼續發展,形成了中國封建社會的繁榮時期。1.民族交融:魏晉南北朝時期,各民族相互交往,出現民族交融局面;隋朝時期結束分裂,唐朝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統一多民族國家進一步發展。2.區域開發:北民南遷,六朝對江南地區的大力開發為經濟重心南移奠定基礎;隋唐時期,由于生產關系的調整,經濟繁榮,江南得到進一步開發。3.制度創新:魏晉南北朝時期三省制雛形出現,隋唐時期三省六部制正式確立并得到發展;選官制度由九品中正制到科舉制;賦稅制度由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租調制發展到唐朝的租庸調制,唐朝中后期的兩稅法標志著我國古代賦稅制度的重大轉折。4.文化交流: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和道教迅速傳播,沖擊了儒家思想的正統地位,出現三教合一趨勢;適應統一國家的時代需要,唐朝儒學復興運動興起。科技成就領先世界,文學藝術輝煌燦爛,對外文化交流頻繁,對當時和后世都產生了重大影響。第3講 從三國兩晉南北朝到五代十國的政權更迭與民族交融一、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政權更迭與民族交融知識點一 三國兩晉與南朝1.三國鼎立(220—280年):(1)220年,曹丕稱帝,定都洛陽,國號魏。(2)劉備稱帝,定都成都,國號漢,史稱蜀漢。(3)孫權稱帝,定都建業,國號吳。2.西晉(266——316年):(1)建立:266年,司馬炎代魏稱帝,國號晉,史稱西晉。(2)統一:280年,西晉滅吳,完成統一。(3)滅亡:316年,西晉被內遷匈奴貴族所滅。原因①晉武帝死后,宗室諸王展開對中央權力的爭奪,演化為內戰。②內遷少數民族卷入西晉宗室的內部爭斗并逐漸主導了局勢。3.東晉的建立與統治(317-420年):(1)建立:317 年,西晉宗室司馬睿在建康重建晉朝,史稱東晉。(2)士族統治:實行士族制度。①成因:自三國、西晉以來,一些聲名顯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經濟等方面特權。②影響:成為東晉政權的主要支柱;爭權奪利,勢力逐漸衰弱。4.南朝的更替(420—589年):(1)420年,武將劉裕奪取皇位,改國號宋。(2)此后170 年間,南方先后經歷了宋、齊、梁、陳四個王朝,合稱南朝。四個王朝均定都建康。5.江南開發(1)原因:北方人民為躲避戰亂,大批流亡南下,帶來了先進的生產工具和技術,也充實了勞動力資源。(2)表現(3)影響:許多山區的少數民族逐步與漢族交融。6.南北對峙(1)東晉南朝之交,東晉一度將勢力范圍擴展到黃河南岸附近。(2)到陳朝,只能保有長江以南,上游又丟掉了四川和荊襄,在南北對峙中處于明顯劣勢。知識點二 十六國與北朝1.十六國:(1)十六國出現:東晉統治南方的時候,北方先后出現的15個割據政權,加上西南地區的成漢,合稱“十六國”。(2)北方的民族交融。①北方少數民族政權都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國號、年號,學習漢族的典章制度。②在長期混戰中,原有民族布局被打亂,各族之間頻繁接觸,差異慢慢縮小。(3)前秦統一北方: 4世紀下半葉,氐族建立的前秦統一北方。(4)淝水之戰:前秦大舉進攻東晉,被擊敗于淝水,強大的前秦政權戰敗后迅速崩潰。2.北朝:(1)北魏統一北方:4世紀末,鮮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強大起來,于439年統一北方。(2)孝文帝改革。時間 5世紀后期措施 ①將都城從平城遷到洛陽,改籍貫 ②以漢族服飾取代鮮卑服飾 ③朝中禁鮮卑語,統一說漢語 ④改鮮卑姓為漢姓 ⑤鼓勵鮮卑貴族與漢族高門士族通婚意義 ①順應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趨勢,大大緩解了民族矛盾 ②促進了北魏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繁榮 ③為以后北方統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現打下了基礎(3)北魏的分裂:6世紀前期,北魏分裂為東魏和西魏,稍后又分別被北齊、北周取代。上述五個王朝合稱北朝。(4)隋朝統一:北周滅掉北齊,不久隋朝取代北周,統一全國,結束了數百年的分裂割據局面。二、從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國知識點三 隋朝興亡1.建立:581年,北周外戚楊堅代周稱帝,改國號隋,定都長安。2.統一(1)隋文帝勵精圖治,進行一系列改革,國力日強。(2)589年,隋滅陳,結束了南北長期分裂的局面。3.建設(1)興建倉庫:在長安、洛陽兩都和地方廣設。(2)興建洛陽城。(3)開通大運河:對鞏固統一、促進南北經濟交流以及運河沿岸城市發展,起了重要作用。4.滅亡(1)原因:隋煬帝大興土木,窮奢極欲,三次大舉征伐高麗;生產遭到嚴重破壞,民不聊生。(2)概況:618年,隋煬帝在江都被部將殺死,隋朝滅亡。知識點四 唐朝的繁榮與民族交融1.唐朝的建立和統一(1)建立:618年,李淵在長安稱帝,建立唐朝。(2)統一:派兵消滅各支起義軍和割據勢力,統一全國。2.政治統治(1)唐太宗(2)武則天:廢唐稱帝,改國號為周。當權期間,社會經濟持續發展。(3)唐玄宗3.民族關系民族 歷史發展概況 唐朝中央政府與各族的關系突厥 興起于北方,6世紀中期建立政權,后分裂為東、西突厥 (1)唐太宗:①貞觀初年,大敗東突厥,俘頡利可汗,實施懷柔政策;②640年,征服依附西突厥的高昌,設置安西都護府 (2)唐高宗:滅亡西突厥 (3)武則天:設置北庭都護府,與安西都護府分治天山南北回紇 7世紀初,生活在色楞格河一帶,受突厥統治。東突厥滅亡后,歸附唐朝 唐玄宗:冊封其首領為懷仁可汗;安史之亂期間,回紇出兵助唐吐蕃 7世紀前期,贊普松贊干布統一青藏高原 (1)唐太宗:把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唐蕃和親,促進了漢藏的友好關系和經濟文化交流 (2)9世紀中期,唐蕃會盟靺鞨 分布于松花江、黑龍江流域,后來粟末部建立政權。9世紀,渤海國擁有“海東盛國”美譽 唐玄宗:冊封粟末部首領大祚榮為渤海郡王知識點五 安史之亂、黃巢起義和五代十國1.安史之亂(1)原因(2)過程:755年,身兼三鎮節度使的安祿山在范陽起兵,和部將史思明發動叛亂,歷時八年,后被唐平定。(3)影響2.黃巢起義(1)背景:唐朝后期,宦官專權和朋黨之爭加劇。(2)概況:875年爆發,橫掃大半個中國,一度攻占長安。(3)影響:沉重打擊了唐朝的統治。3.五代十國(1)唐朝滅亡:907年,朱溫廢唐稱帝,國號梁,史稱后梁。(2)五代十國①五代:指黃河流域先后經歷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五個王朝。②十國:指南方各地先后出現的吳越、南唐等九個政權和山西的北漢。③五代十國后期,后周世宗柴榮改革,實力逐漸增強,為后來北宋結束五代十國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礎。【考點】一、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政治和經濟特色1.政治特色:(1)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國家分裂、民族大交融的時期。赤壁之戰初步奠定了三國鼎立的格局。西晉統一局面曇花一現,少數民族大量內遷。北朝時,黃河流域各民族相互交往,出現民族交融局面。(2)士族專權,享受政治、經濟等方面的特權。2.經濟特色:(1)南北經濟趨于平衡。北方經濟因戰亂頻繁遭到嚴重破壞。而南方則相對穩定,經濟得到迅速發展。這樣南北經濟開始趨于平衡,以北方黃河流域為重心的經濟格局開始改變。(2)士族莊園經濟和寺院經濟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士族制的發展和統治者崇信佛教,地主莊園經濟和寺院經濟惡性膨脹,造成土地和勞動力的大量流失。(3)商品經濟總體水平較低。由于戰亂,不少城市遭到嚴重破壞,加上南方剛剛開發,商品經濟發展緩慢。(4)各民族經濟交流加強。由于民族交融的加強,魏晉南北朝時期各民族之間的聯系密切,相互交融。各族相互學習,取長補短,促進了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同時也為隋唐時期的繁榮奠定了基礎。【考點】二、辯證認識唐代藩鎮的歷史作用(1)藩鎮擁有轄區的軍、政、財大權,是唐朝應對邊患、調整軍事戰略的產物。①藩鎮節度使掌握地方兵權,是唐政府對游牧民族騎兵實行軍事防御的需要。②藩鎮節度使掌握地方財政大權,是唐政府緩解財政壓力,解決邊防駐軍后勤供應的需要。③藩鎮節度使擁有轄區數州的行政權,是更有效地執行軍事防御任務的需要。(2)藩鎮割據和戰爭,促進了均田制的最后崩潰,并促進了封建社會固有等級制度的變化,從而促進了社會進步。(3)消極作用也很明顯。藩鎮割據削弱了中央權力;“藩鎮割據和戰爭破壞了社會經濟,妨礙了生產力的發展”;加劇了人民的痛苦;等等。【考點】三、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時代特征及表現時間 特征 南移的表現魏晉 南北朝 奠定 基礎 江南土地得到大量開墾,耕作技術進步,興修了很多農田水利設施,農作物品種增多,單位面積產量提高隋唐 時期 開始 南移 隋唐時期,南方經濟迅速發展,大運河的開通促進了南方經濟的發展。唐中期以后,北方經過安史之亂,生產遭到嚴重破壞,南方政局則相對穩定,經濟重心開始南移。唐朝后期,出現了“賦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現象,揚州的經濟地位超過了長安和洛陽五代 繼續 南移 五代十國時期,吳越重視興修水利,杭州、成都絲織業發達,杭州、廣州等地商業繁榮;南方相對安定,統治者為增強實力都重視生產,北方人口繼續南遷,南方經濟得到較大發展南宋 最終 完成 “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廣為流傳,表明南方農業發展水平已超過北方,經濟重心南移完成明清 鞏固和 發展 江南出現許多重點的商業城市,商品經濟發展,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并緩慢發展,南方的經濟地位得到了鞏固和發展【考點】四、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和影響1.原因(1)北方長期戰亂,南方相對安定,為南方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利的社會環境。(2)北方大量勞動人民為了躲避戰亂而南遷,帶去先進的生產工具和技術。牛耕在南方地區得到推廣。(3)政治中心的南移,加快了南方的開發。南方統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經濟發展的措施。(4)南方自然條件好,適合農業發展,而且對外貿易條件比北方優越。2.影響(1)對交通貿易的影響:由于經濟重心的南移,造成了南方沿海城市的迅速發展,海上交通和運輸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一些港口城市利用海上交通和河運得到了快速發展,促進了與周邊國家的經濟、政治交流。(2)對人口分布的影響:人口的轉移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經濟重心由北向南遷移,而經濟中心的南移又反過來促使北方人民進一步南遷。南部、東南部人口在全國總人口中的比重不斷增長。(3)對人才教育的影響:經濟重心的南移,導致了人才教育的相應變化,南方的科舉人數不斷增加。(4)對北方的影響:經濟重心的南移,使南方經濟政治及社會地位不斷上升,其綜合影響力也在不斷上升,習俗、信仰等方面都深刻影響著北方地區。(5)對南方環境的影響:南方一些地區的過度開發,如“放火燒荒、圍湖造田”等,在一定程度上破壞生態環境,影響可持續發展。【考點】五、唐朝民族關系的主要特點1.民族政策:開明進步,以“懷柔”為主。唐朝與周邊各民族關系密切主要表現在:(1)各族承認唐朝皇帝是“天可汗”,接受唐朝的冊封。(2)唐朝也在一些民族地區設置都護府或都督府進行直接統治。(3)各族通過和親、貿易、學習等方式,加強了民族間的友好交往。(4)唐朝是一個統一和睦的多民族國家,長安則成為國內各民族交往的中心。(5)民族間戰爭較少,和平交往是主流。2.處理方式:措施靈活,方式多樣。主要有:(1)行政:唐初,唐太宗在東突厥舊地建都督府,任命突厥貴族為都督來管轄;唐太宗和武則天時期在邊疆分別設立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2)戰爭:唐初與東突厥開戰,打敗東突厥,俘其首領,維護北部邊境的安定。(3)冊封:封靺鞨族粟末部首領大祚榮為渤海郡王,封南詔的皮羅閣為云南王,封回紇的骨力裴羅為懷仁可汗。(4)和親: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嫁與吐蕃贊普。(5)會盟:9世紀中期,唐蕃會盟。1.(2021·全國甲卷)如下表是西漢末、東漢中期部分地區民戶數量表單位:戶,據此表可知,在此期間都名 西漢末 東漢中期代郡(今河北、山西間) 56771 20123太原(今屬山西) 169863 30902南陽(今河南南部及湖北、陜西部分地區) 359316 528551汝南(今河南東南、安徽西北) 461587 404448豫章(今屬江西) 67462 406496零陵(今湖南、廣西間) 21092 212284A.長江以南經濟發展加速B.豪強大族勢力沒落C.南北經濟的不平衡加劇D.個體農耕經濟衰退解析:選A 由材料數據可知,西漢末到東漢中期,長江以南的豫章、零陵等郡的人口成倍增長,而長江以北的代郡、太原、汝南等郡的人口卻不同程度下降。依據所學知識可知,這和長江以南地區經濟發展加速有關,故A正確。2.(2021·山東高考)下圖是中國古代某一歷史時期主要產糧區示意圖。該時期是( )A.秦漢時期 B.隋唐時期 C.宋元時期 D.明清時期解析:選B 從主要產糧區示意圖可以看出,產糧區集中在黃河中下游地區以及長江下游地區,根據所學隋唐時期北方經濟發達,但長江下游地區經濟發展迅速,因此判斷該時期為隋唐時期。因此選答案B。3.(2018·全國卷Ⅰ)據學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亂”后百余年間的藩鎮基本情況如下表所示。“安史之亂”后百余年間唐朝藩鎮基本情況表藩鎮類型 數量(個) 官員任免 賦稅供納 兵額與功能河塑型 7 藩鎮自擅 不上供 擁重兵以自立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駐重兵防驕藩邊疆型 17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駐重兵守邊疆東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駐兵少防盜賊由此可知,這一時期的藩鎮( )A.控制了朝廷財政收入B.彼此之間攻伐不已C.注重維護中央的權威D.延續了唐朝的統治解析:選D 由表格數據可知,唐代的藩鎮除了河朔型擅自任免官員、擁兵自立外,其他類型的藩鎮均由中央任免,并且駐兵防止分裂和異族進犯,維護社會治安。由此可知,“安史之亂”后的藩鎮基本維護了唐朝的統治,故D項正確;材料中大部分藩鎮是上繳賦稅的,并且唐朝除了藩鎮的稅收外,還有其他財政收入,故A項錯誤;表格體現不出藩鎮彼此攻伐不已,故B項錯誤;河朔型藩鎮擁兵自重、與朝廷對抗,威脅到中央權威,故C項錯誤。4.(2017·全國卷Ⅰ)記述 出處“秦王(李世民)與薛舉大戰于涇州,我師敗績。” 《舊唐書·高祖本紀》“薛舉寇涇州,太宗(李世民)率眾討之,不利而旋。” 《舊唐書·太宗本紀》“秦王世民為西討元帥……劉文靜(唐朝將領)及薛舉戰于涇州,敗績。” 《新唐書·高祖本紀》“薛舉寇涇州,太宗為西討元帥,進位雍州牧。七月,太宗有疾,諸將為舉所敗。” 《新唐書·太宗本紀》上表為不同史籍關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歷史敘述。據此能夠被認定的歷史事實是( )A.皇帝李世民與薛舉戰于涇州B.劉文靜是戰役中唐軍的主帥C.唐軍與薛舉在涇州作戰失敗D.李世民患病導致了戰役失敗解析:選C 材料記述的是唐高祖武德元年的一場戰役,當時李世民還不是皇帝,故A項錯誤;四則史料均說明李世民任唐軍元帥,與薛舉在涇州作戰,并且失敗,故C項正確,B項錯誤;四則史料中,只有《新唐書·太宗本紀》涉及唐太宗患病,“孤證不立”,故D項錯誤。5.(2017·全國卷Ⅱ)北朝時,嗜好奶類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習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開店鋪,煎茶賣之,不問道俗,投錢取飲。其茶自江、淮而來,舟車相繼,所在山積”。據此可知,唐中期( )A.國家統一使南茶開始北運B.南北方飲食習慣趨于一致C.南方經濟文化影響力上升D.南方經濟水平已超越北方解析:選C 材料無法反映“國家統一使南茶開始北運”,且“南茶北運”并不是開始于唐中期,故A項錯誤;“趨于一致”說法過于絕對,故B項錯誤;隨著經濟重心的南移,南方地位也隨之上升,必然會影響北方人們的社會生活和思想觀念,故選C項;經濟重心南移是在南宋時期完成的,D項錯誤。第4講 隋唐制度的變化與創新及三國至隋唐的文化一、隋唐制度的變化與創新知識點一 選官制度1.九品中正制(1)創立:曹魏時期,按中正官評定等級授官。(2)特點:初創時重視家世、道德和才能,西晉時主要看重家世。(3)作用:逐漸成為維護士族特權的工具。2.科舉制(1)創立(2)發展(3)影響:使出身社會中下層的讀書人通過相對公平的考試參與政權,擴大了統治的基礎,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加強了中央集權。知識點二 三省六部制1.歷程(1)魏晉南北朝時期:尚書臺改稱尚書省,與中書省和門下省形成三省,共同輔助決策,行使權力。(2)隋文帝時,中央正式確立了三省六部制。(3)唐太宗時,給品位較低的官員以宰相名號,擴大任用宰相的范圍。(4)宰相議事的地方叫政事堂,后改稱中書門下,三省出現一體化趨勢。2.職能:中書省負責草擬皇帝的詔令;門下省負責審核詔令;尚書省負責執行,下設六部,分工處理各項具體政務。3.意義(1)職權分工明確,又彼此制約,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2)是中國政治制度的重大變革,對此后歷朝產生了深遠影響。知識點三 賦稅制度1.魏晉時期:租調制(1)魏晉時期,開始實行租調制,按戶征收糧和絹帛。(2)北魏孝文帝改革,頒布均田令,受田農民承擔定額租調。成年男子負擔一定的徭役。2.唐初:租庸調制(1)內容:除租、調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納絹或布代役,稱為庸。(2)影響:以庸代役保證農民有較充分的生產時間,政府的賦稅收入也有了保障。3.唐后期:兩稅法(1)背景:天寶年間,土地買賣和兼并之風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減少,均田制無法推行,租庸調制無法維持,政府財政收入銳降。(2)目的:解決政府財政困難。(3)內容①每戶按人丁和資產繳納戶稅,按田畝繳納地稅,取消租庸調和一切雜稅、雜役。②一年分夏季和秋季兩次納稅。(4)影響①兩稅法簡化稅收名目,擴大收稅對象,保證國家的財政收入。②改變了自戰國以來以人丁為主的賦稅制度,減輕了政府對農民的人身控制。二、三國至隋唐的文化知識點四 儒學、道教與佛教的發展1.儒、道、佛的融合:儒學 道教 佛教魏晉南北朝 作為主流統治思想,開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發展 在民間廣為傳播,主張“貴儒”和“尊道” 佛教盛行,吸收儒、道的思想,漸趨本土化隋唐 隋朝時期,儒學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歸儒”,主張以儒學為主,調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論;唐朝時期儒學復興運動興起 唐朝統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奉老子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 武則天時,佛教在社會上有很大發展,禪宗對后世影響最大2.反佛斗爭:(1)原因:佛教盛行,廣修寺廟,耗費了大量的錢財;很多勞動力不事生產,嚴重影響到政府財政收入。(2)表現。①南朝范縝提出人的精神和肉體是統一的,對佛教進行抨擊。②北魏、北周及唐朝等統治者幾度滅佛。(3)影響:佛教文化遭受損失,但佛教的發展并未從根本上受到遏制。3.儒學復興運動:(1)原因:佛教和道教的發展使儒學的正統地位受到挑戰。(2)目的:維護封建統治。(3)內容:用儒家的天命論和封建綱常來反對佛教的觀點,鞏固儒學主流思想的統治地位。知識點五 文學藝術1.文學(1)魏晉南北朝時期:從東漢末年開始,出現了以曹操父子為代表的建安文學、東晉陶淵明的田園詩、南朝駢文、南北朝民歌等風格各異的文學形式。(2)唐代:是中國文學發展的高峰,李白、杜甫的詩作代表了唐詩的最高成就,他們分別被譽為“詩仙”和“詩圣”。2.藝術(1)書法(2)繪畫(3)雕塑:山西大同云岡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甘肅敦煌莫高窟等,是聞名世界的藝術寶庫。知識點六 科技1.魏晉南北朝(1)數學:南朝祖沖之精確地算出圓周率。(2)農學:北朝賈思勰的《齊民要術》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3)地理學:西晉地圖學家裴秀繪制《禹貢地域圖》,提出繪制地圖的方法。2.隋唐(1)建筑:隋朝工匠李春設計建造趙州橋,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石拱橋。(2)科技(3)天文:唐朝僧一行測算出地球子午線長度。(4)醫學:孫思邈完成醫學名著《千金方》;唐高宗時編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國家頒行的藥典。知識點七 中外文化交流1.佛教(1)從東漢到北朝,陸續有中亞、天竺的高僧來華,將大批佛經翻譯成漢文。(2)東晉法顯從長安出發,經西域至天竺,收集了大批梵文經典。(3)唐朝高僧玄奘在貞觀初年西行天竺取經。伴隨佛教東傳而來的異域文化,在很多方面對中國產生深遠的影響。(4)唐朝高僧鑒真六次東渡,最終到達日本傳授佛法;日本空海來長安求法,回國時攜帶了許多佛經和詩文集。2.其他(1)唐都長安聚集了許多國家和地區的使節、商人、僑民,成為當時的國際大都會。(2)新羅、日本向唐朝派遣了許多使節和留學生,有的留學生還在唐朝考中進士。(3)唐朝后期,不少經海路來華的西亞商人在廣州、泉州等港口城市定居。【考點探究】【考點】從唯物史觀角度正確認識科舉制的影響積極影響社會整合功能 打破了歷史上世襲的傳統模式,促進了社會階層轉化,加速了社會流動,具有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合理性內核和價值理念推動儒學發展 以儒家學說為主要考試內容,推動儒家思想和文化的傳承與繁衍鞏固國家統一 適應了中央集權制度下“大一統”意識形態的需要,促進了中華民族的大交融,鞏固了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統一和社會的穩定推動世界文明 早在唐朝時,科舉制就被“東亞文化圈”國家采用,并成為這些國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還被西方國家吸收,對西方近代文官考試制度產生了較大影響消極影響重才輕品 在選拔人才方面,過于側重才學標準,忽視了品德的考察,造成一些官員道德素質低下官本位思想 直接促進了官本位社會觀的發展,“學而優則仕”的思想至今還存在禁錮思想 強化儒學正統地位,禁錮了人們的思想;抑制了新知識、新學科的滲透和發展;壓抑了科學技術的進步【考點】唐代三省六部制的特點及評價1.特點:(1)相權三分:中書省制定政令,門下省審核政令,尚書省執行政令,這樣既能互相制衡,也能分工合作,從而提高行政效率。(2)職權分明:三省職權按行政程序劃分,一切政令從起草(中書省)、審核(門下省)至執行(尚書省),都經由三省處理。(3)加強皇權:分散了宰相及中央機構的權力,互相牽制;同時,將尚書省權分六部,既限制了地方割據勢力的產生和發展,又推動部門牽制與機構運轉。(4)節制君權:皇帝所頒政令,未經政事堂通過,不能施行,以相權節制君權,可彌補君主才干的不足。2.評價:(1)三省六部制是一套較為完備嚴密的封建官僚體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減少決策失誤,防止個人權力過分膨脹,加強了中央統治力量。(2)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權力一分為三,這就削弱了相權,加強了皇權。三省六部制的確立和完備,使封建中央集權制度更加完善,為此后歷代王朝所沿用。(3)隨著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惡性發展及朝政腐敗,權力失去制約和平衡,三省六部制也就失去了維護封建統治的積極作用。【考點】從唯物史觀的角度分析兩稅法的影響1.積極影響:(1)統一各種稅制,只征收戶稅和地稅,簡化了稅收名目。(2)以前朝賦稅收入最多的一年作為標準,確定賦稅總額,分攤于各地。戶稅、地稅全國無統一的定額,適應了地方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3)戶稅是按戶等高低征錢,戶等高的出錢多,戶等低的出錢少。依據財產的多寡劃分戶等。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沒有土地的貧苦農民的負擔。(4)兩稅法規定除了少數的稅種仍以谷物繳納外,其他稅種的稅款均以貨幣繳納,這樣的征稅方式方便了征收工作,在貨幣穩定的情況下推動了商品經濟的發展。(5)征稅“惟以資產為宗,不以丁身為本”,有利于國家放松對農民人身的控制。2.消極影響:(1)農稅的評定標準是土地數量而不是土地質量,所以持有良田的富戶和持有瘦田的農戶納稅總額相等,加劇貧富差距。(2)兩稅中戶稅部分的稅額是以錢計算,導致市面上錢幣流通量不足,農民賤賣絹帛、谷物等產品交換貨幣,增加農民負擔。(3)兩稅制下土地買賣合法,加劇土地兼并。地主把新加的田稅負擔強加到佃農身上,農民的實際處境沒有多少變化。(4)長期不調整戶等,且以前朝最多的年份作為征稅的定額,增加了社會的賦稅負擔。【考點】盛唐氣象下的文化特征艷麗明快的色彩 既體現在唐三彩、銅鏡、絲綢織物、金銀器、敦煌壁畫等物質性文化上,也體現在盛唐詩歌中生動自然的情調 唐人自信,思想解放。一些壁畫中,世俗人物高大不凡,唐人率性,較少做作博大恢宏的氣勢 唐長安聚集了許多國家和地區的使節、商人、僑民,成為當時的國際大都會雍容華貴的風度 洛陽龍門石窟是盛唐文化典雅秀美、雍容華貴的集中體現。觀賞牡丹成為當時最時髦的娛樂活動,也是唐人風度的一個象征昂揚堅定與開放進取的精神風貌 唐朝的時代精神,可以用開放、進取、尚武、多元等詞語進行概括,這是一種新民族新文化的優勢所在。人們在社會生活中有多元化的選擇和較大的個人空間【考點】隋唐時期對外交往的特點及影響1.特點:(1)交往范圍廣泛,隋唐時期對外交往的國家分布于東亞、東南亞、南亞、中亞、西亞,與歐洲、非洲也有往來。范圍之廣,歷史少見。(2)交往領域全面。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等方面。(3)交往渠道眾多。有官方外交往來、公派及民間留學、國家間及民間貿易、佛教的傳播等。主要以貿易和佛教為紐帶。(4)交往內容明顯不同。中國傳出去的主要是制度、文化、生產技術等,推動了各國歷史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外國傳入的主要是土特產、物種、藝術,豐富了唐朝的社會生活。(5)在交往過程中,中華文化圈形成。唐朝成為周邊國家經濟文化交流的中心,并對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2.影響:(1)促進了唐朝經濟進一步繁榮,文化更加豐富多彩。各國土特產輸入中國,天竺的熬糖法,東羅馬的醫術、雜技等輸入中國;外來宗教在中國廣泛傳播。(2)加強了中國同亞、歐、非各國之間的友好關系以及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和友誼。(3)唐朝的政治、經濟、文化對亞洲和世界的經濟、文化發展作出重大貢獻。如新羅、日本、天竺等。1.(2020·山東高考)下表為唐代翰林學士的起源和演進概況。它反映了唐代( )時期 概況高祖、太宗時期 設立文學館,弘文館等學士,備君主顧問高宗、武后時期 學士開始參與決策事務玄宗時期 開元初,設翰林待詔,后改為翰林學士,建立學士院,專掌最機密的詔令起草,正式參與朝政決策A.翰林學士逐漸控制了決策權B.文官地位日益提高C.三省六部制漸趨成熟D.朝廷內部權力的再分配解析:選D 材料說明翰林學士逐漸獲得了決策國家事務的權力,成為決策集團的一分子,即朝廷內部決策權力進行了重新分配,故選D項。2.(2017·江蘇高考)唐初,三省長官都是宰相,后來發生了兩種變化:一是皇帝選拔中級官吏出任宰相;二是執掌行政職能的尚書省地位下降,與決策職能相關聯的中書省、門下省地位上升。這表明( )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廢除B.政府的行政效率極大提高C.君權與相權的關系有所調整D.中書省、門下省決策權擴大解析:選C 執掌行政職能的尚書省地位下降,與決策職能相關聯的中書省、門下省地位上升表明三省六部制的存在,故A項錯誤;執掌行政職能的尚書省地位下降說明政府的行政效率無法得到極大提高,故B項錯誤;皇帝選撥中級官吏出任宰相是為了分散相權,尚書省地位下降,中書省、門下省地位上升表明三省之間相互制約的關系有所變化,這兩種變化加強了君權,削弱了相權,調整了君權與相權的關系,故C項正確;中書省負責政令草擬、門下省負責政令審核,決策權歸皇帝,中書省、門下省無決策權,故D項錯誤。3.(2018·全國卷Ⅱ)武則天時期,將中書、門下二省名稱分別改為鳳閣、鸞臺,通過加授“同鳳閣鸞臺平章事”頭銜,使低品級官員得以與鳳閣、鸞臺長官共同議政,宰相數量大增,且更替頻繁。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擴大中書、門下二省的職權B.為官員提供迅速晉升的機會C.便于實現對朝政的全面控制D.強化宰相參政議政職能解析:選C 唐朝前期,中書、門下、尚書三省長官都是宰相,分宰相權,但任職宰相卻有品級限制,一般是三品以上。武則天時期,通過加授“同鳳閣鸞臺平章事”頭銜的方式,讓低于三品的官員可以擔任宰相,其實質是限制傳統的高品級官員的權力,有利于實現君權對朝政的全面控制,故C項正確。武則天的這一做法僅是增加了低品級官員擔任宰相的機會,并沒有擴大中書、門下二省的職權,也無法“為官員提供迅速晉升的機會”,故A、B兩項錯誤。宰相數量增加,并沒有強化宰相參政議政的職能,故D項錯誤。4.(2021·高考模擬)《文獻通考·田賦考》在談及唐代中期的社會狀況時說:“今有幼未成丁,而承襲世資,家累千金者,乃薄賦之;又有年齒已壯,而身居窮約,家無置錐者,乃厚賦之,豈不背謬!”導致材料中的現象產生的社會原因是( )A.兩稅法實行,百姓規避賦稅現象嚴重B.商人對社會財富的大量侵占C.戰亂頻仍,政府控制的戶籍減少D.唐朝執行以人丁為主的征稅標準解析:選D 把握材料信息“幼未成丁——薄賦”“年齒已壯——厚賦”,正是由于當時的稅制以人丁為征稅標準,才會產生賦稅貧富不均的現象,故D項正確。5.(2021·高考模擬)唐代之前,荊楚民間存在一種祈求豐收的“牽鉤之戲”,至唐代稱作“拔河”,廣為流傳。唐玄宗《觀拔河俗戲》詩云:“壯徒恒賈勇,拔拒抵長河。欲練英雄志,須明勝負多……預期年歲稔,先此樂時和。”據此可知,在唐代( )A.江南文化成為主流B.耕戰結合觀念深入人心C.陽剛與力量受到推崇D.詩歌以描寫宮廷生活為主解析:選C 從唐玄宗的詩句“壯徒”“勇”“英雄志”等詞可以看出,體現了唐朝初期那種張揚、蓬勃向上、崇尚陽剛的文化氛圍,這恰恰是初唐時期國家統一、經濟發展和文化開放的反映,故C正確。3.下圖是唐代三省位置圖,此圖可以用來說明當時( )A.中書門下是皇帝的內廷機構B.尚書省的職權最為顯要C.三省的地位取決于皇帝意志 D.三省布局體現權力格局解析:選D 由唐代三省位置圖可知,起草詔令的中書省、審核詔令的門下省鄰近皇帝居住和辦公的太極宮,而不參與決策、只負責執行詔令的尚書省則位于皇宮之外,因而其布局體現了三省的權力格局,故選D;內廷機構是掌管皇宮事務的機構,題干中的中書省和門下省都屬于管理國家事務的機構,所以不是內廷機構,排除A;尚書省屬于執行政令的機構,相對而言,中書省和門下省才是職權更為顯要的機構,排除B;三省六部制下,三省的地位取決于其職權范圍,而不是皇帝的意志,排除C。5.780年,唐朝實行兩稅法,規定:每戶按人丁資產繳納戶稅,按田畝繳納地稅,取消租庸調和一切雜稅雜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兩次納稅。據此可知,兩稅法的實施( )A.抑制了土地兼并B.加重了農民的賦稅負擔C.減輕了對農民的人身控制D.標志著征稅依據由人丁轉為財產解析選C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租庸調制之下,農民不管土地財產多少,每年都要向政府納“租”和給官府服勞役,但是兩稅法實行之后,就改變了租庸調制“以丁身為本”的征稅原則,這就意味著封建政府對人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減弱,故選C項。6.下表是關于唐代士人科舉報考資格的規定。這些規定的變化反映出( )初唐時期 學有所成的士人,自己可向所在州縣報考,經縣、州選拔參加科舉考試唐朝中期 需經過“戶部籍閱、結款通保”等諸多審查環節和流程,部分科目報考資格的要求越來越嚴唐朝后期 舉人曾為官司可罰,雖有辭藝,長吏不得舉送,違者舉送官停職,考試官貶黜A.國家教育治理能力的提升B.儒學衰敗刺激科舉變革C.科舉成為入仕的唯一通道D.唐朝的社會流動性加強解析:選A 根據表格中列舉的唐朝士人科舉報考資格的相關規定可知,唐朝政府對士人科舉報考的規定越來越嚴格,這反映出科舉制度的不斷完善,據此可以判斷出國家的教育治理能力不斷提升,故選A項;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唐朝實行“三教并行”政策,其社會主流意識仍然是儒家思想,排除B項;題干表格內容僅是述及唐朝士人參加科舉考試的資格,沒有將科舉制度與其他入仕途徑進行比較,不能得出“科舉制度是士人入仕唯一通道”的結論,排除C項;根據表格內容可知,唐朝政府對士人參加科舉考試的資格越來越嚴格,說明能夠參加科舉考試的士人數量會不斷減少,其社會流動性會減少,而不是加強,排除D項。13.錢乘旦說:“無論什么國家,制度都要越完善越好。”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長中書令、侍中、尚書令共議國政,此宰相職也。其后,以太宗嘗為尚書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職,由是仆射為尚書省長官,與侍中、中書令號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輕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職,而假以他名(注:如“參知政事”“參議得失”“參知機務”“專典機密”等)。 ——[宋]歐陽修《新唐書·百官志》材料二 玄宗時,以中書省事務繁多、文書多雍滯,就選用一些文人與集賢院學士分掌制詔書敕……后正式改名為“翰林學士”,并特置學士院以安置。安史之亂后,“軍國多務,深謀密詔,皆從中出”,被稱為“內相”……憲宗元和年間,中書小吏滑渙,勾結知樞密劉光琦(宦官),“宰相議事有與光琦異者,令渙達意,常得所欲。……鄭余慶與諸相議事,渙從旁指陳是非,余慶恕叱之,未幾,罷相”。……《唐闕史》卷下記云:“一日,樞密使(宦官)出至中書,奉宣與宰臣商量鎮州事。” ——摘編自戴顯群《唐后期政治中樞的演變與唐王朝的滅亡》(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指出唐初期三省的職責和特點,分析唐初實行這一制度的意圖。(2)根據材料一、二,概括三省制實際運行中的調整及其對三省制產生的影響。(3)綜合上述材料,指出三省制演變與唐朝興衰之間的關系,并談談你對此的認識。答案:(1)職責:中書省草擬政令、門下省審議、尚書省執行。特點:相互合作;相互牽制。意圖:提高決策的正確性和效率;鞏固唐王朝統治。(2)調整:多任用低級官員或他官兼宰相職;三省長官不輕易授人;選用文人學士參與軍政;宦官執掌樞密,參與決策。影響:三省地位不斷下降;逐漸名存實亡。(3)關系:前期三省制分工合作,對唐朝盛世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后期不斷被削弱和架空,對唐朝中后期的社會動亂有一定的消極影響。認識:社會發展離不開制度的穩定執行。(圍繞制度執行、保障等,言之有理即可)第三單元 遼宋夏金多民族政權的并立與元朝的統一[時空坐標]【階段特征】宋元時期是我國民族交融進一步加強和封建經濟繼續發展的時期。1.政治上,從若干民族政權并立逐步走向統一,中央集權制度進一步發展完善。民族政權長期并存,少數民族政權封建化;出現了又一次民族交融的高潮,形成新的民族。2.經濟上,封建經濟繼續發展,商品經濟水平超過前代;南方經濟獲得較快發展,經濟重心南移完成;封建生產方式向邊疆地區擴展;海路和陸路的對外交往空前繁榮。3.文化上,封建文化高度繁榮;各族文化交融;科技成就突出,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外傳;理學有了較大發展;文學藝術逐漸平民化、通俗化,突出代表有宋詞、元曲和反映市民生活的風俗畫。第5講 兩宋的政治和軍事與遼夏金元的統治一、兩宋的政治和軍事知識點一 宋初中央集權的加強1.背景:(1)統一:北宋建立后,相繼滅掉南方的幾個割據政權和北方的北漢,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2)吸取唐后期以來軍閥割據、政局動蕩的歷史教訓。2.目的:強化中央集權、維護政權穩定。3.措施:具體措施強干弱枝 ①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長官知州,節度使逐漸變為虛銜 ②設諸路轉運司統管地方財政,保證各州賦稅絕大部分上繳朝廷 ③將地方精銳部隊編入禁軍,拱衛京師,鎮守地方,定期更換駐地分化事權中 央 ①樞密院專掌軍政,三司專掌財政,與宰相分權,并增設參知政事為副相 ②樞密院與“三衙”分權,前者有調兵權但并不統兵,后者統兵但無權調兵地 方 ①先后設立了平行的四個路級機構,合稱“四監司”,從不同方面對各州進行監控 ②州一級增設通判,與知州共同簽署文書,彼此制約崇文抑武 ①罷免宿將兵權,用文官擔任樞密院長官 ②提倡文治,擴大科舉規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4.影響:(1)積極影響:有效地預防了內部動亂,鞏固了國家的統一和安定,強化了中央集權。(2)消極影響:制度過于僵化,權力分割過細,也影響了行政效率,助長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風氣。知識點二 邊防壓力與財政危機1.邊防壓力:(1)宋遼關系。①戰爭:契丹族建立的遼朝占領了燕云十六州,對中原形成嚴重威脅。北宋兩次發起奪回燕云十六州的北伐,均告慘敗。②協議:遼軍逼迫北宋簽訂協議,遼宋皇帝以兄弟相稱。北宋每年送給遼“歲幣”,勉強獲得了北部邊防的安定。(2)宋夏關系。①戰爭:北宋與黨項族建立的西夏發生戰爭,也是屢戰屢敗。②和議:西夏向北宋稱臣,但實際上保持帝號,北宋每年送給西夏錢物,稱為“歲賜”。2.財政危機:知識點三 王安石變法1.背景:(1)“慶歷新政”失敗:宋仁宗在位時,大臣范仲淹曾發起以整頓官僚機構為宗旨的改革,結果因觸犯了官僚集團的既得利益而失敗。(2)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變法。2.目的:加強國家對諸多領域的管理和控制,達到富國強兵的目的。3.措施:富國 方面 官府通過向農民提供農業貸款、撥巨資從事商業經營等手段,力圖在調控經濟的同時開辟財源強兵 方面 對農民進行編制管理和軍事訓練,希望借以逐漸恢復“兵農合一”的征兵制,取代募兵制4.評價:(1)變法達到了富國目的,增加了大筆收入。(2)強兵的效果并不明顯,北宋與西夏開戰,又以失敗告終。(3)一些措施在執行過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引起激烈爭議。(4)圍繞變法問題,統治集團內部的分裂日益嚴重,北宋逐漸走向衰亡。知識點四 南宋的偏安1.南宋建立:1127年,北宋被女真族建立的金朝攻滅。北宋康王趙構在應天府稱皇帝,后定都臨安,史稱南宋。趙構就是宋高宗。2.宋金關系:(1)南宋初年,形成了幾支較有戰斗力的部隊,尤以岳飛指揮的“岳家軍”戰績卓著。(2)宋高宗和宰相秦檜主動向金朝求和。(3)1141年,南宋與金訂立紹興和議。以東起淮水、西至大散關一線劃界,南宋對金稱臣,每年向金朝繳納“歲貢”。(4)此后,宋金之間發生幾次戰爭,南宋地位稍有上升,不再向金稱臣,而是“世為侄國”,繼續維持南北對峙的局面。二、遼夏金元的統治知識點五 遼與西夏1.遼的統治:(1)興起:遼朝的建立者契丹族與鮮卑同源,在遼河上游過著游牧、漁獵生活。(2)建國:916年,契丹族首領耶律阿保機建立契丹國,定都上京,后來改國號為遼。(3)創制:職官分為南、北面官,南面官負責以漢人為主的農耕民族事務,北面官負責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務。(4)特點:保持草原習俗,定期遷徙,遷徙行營為國家政治中心。(5)遼宋對峙:遼與北宋長期對峙,大部分時間里維持了和平局面,通使頻繁,貿易活躍。2.西夏的統治:(1)建立政權:1038年,黨項首領元昊稱帝,定都興慶府,國號大夏,史稱西夏。(2)政治制度:基本模仿北宋,中央機構除漢式官稱外,同時有一套本民族稱謂的官稱。(3)夏金關系:北宋滅亡后,西夏向金朝稱臣,仍然保持事實上的獨立。知識點六 金朝入主中原1.建立:1114年,女真族首領完顏阿骨打舉兵反遼,次年稱皇帝,建立金朝,定都會寧府。2.征戰:1125年,金滅遼;1127年滅北宋,與南宋逐漸形成對峙局面。3.遷都:1153年,金遷都燕京,將燕京改名為中都。4.制度建設:猛安謀克制度。(1)性質:女真民族的管理系統。(2)內容:凡女真民戶,每三百戶編為一謀克,十謀克編為一猛安。他們被大批遷入中原,在漢族村落之間筑寨居住,平時耕作,戰時選拔丁壯出征。5.盛衰:(1)鼎盛:12世紀后期金世宗在位,金朝進入鼎盛時期,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史稱“大定之治”,世宗被百姓譽為“小堯舜”。(2)衰落:世宗死后,金朝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襲擾,猛安謀克日益腐化,統治逐漸衰落。知識點七 從蒙古崛起到元朝統一1.蒙古崛起:(1)建國:1206年,漠北蒙古部首領鐵木真統一草原各部,建立蒙古汗國,被尊為“成吉思汗”。(2)征伐:蒙古軍隊先后滅掉西遼、西夏和金朝,收服吐蕃諸部,兼并云南的大理政權,還遠征到中亞、西亞、東歐地區。2.元朝統一:(1)改元:1260年,忽必烈即位,開始推行中原傳統政治制度,興建大都。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大元,他就是元世祖。(2)統一:1276年,元軍占領南宋都城臨安。1279年,元軍擊敗南宋余部,完成統一。3.統治措施:(1)交通:元朝修筑驛道,設立驛站;分設急遞鋪,負責傳遞公文。(2)中央:宰相機構是中書省。(3)地方:實行行省制度。①內容:中央委派官員代表中書省處理地方事務,稱為行中書省,簡稱行省。除今天的河北、山西、山東地區由中書省直轄外,全國共設10個行省。②意義:行省轄區廣闊,軍政大權集中,行政效率較高,它的創立是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變革。(4)對邊疆地區的管理。①對吐蕃:由直屬中央政府的宣政院進行管理。②對西域:設北庭都元帥府、宣慰司等管理軍政事務,加強對西域的管轄。③對臺灣:在澎湖設置巡檢司,履行行政管理職能,以經略臺灣。知識點八 元朝的民族關系1.民族交融:(1)蒙古族的形成:蒙古原是漠北的一個游牧部落,鐵木真統一草原后逐漸將其他部落融入其中,形成了蒙古民族。(2)回族的形成:元朝時,來自中亞、西亞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移居中國,同漢、蒙古、畏兀兒等民族長期相處,不斷通婚,逐漸被吸收、融合而形成我國回族的前身——回回。2.民族政策——“四等人制”:(1)目的:蒙古統治者為了保障自己的統治利益。(2)內容:蒙古統治者在很多方面對不同民族采取差別對待措施,被后人概括為“四等人制”,依次為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3)變化。①14世紀中葉,農民起義爆發,元朝滅亡后,一部分蒙古人退回草原。②留居內地的蒙古人、色目人等,逐漸與漢族相融合。【考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