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高考歷史復習考點聚焦專題1 先秦時期 5【考點】1 先秦時期的政治制度特點:家國一體與同構 5【考點】2 春秋戰國時期的經濟變革:個體私有經濟的合法化 5【考點】3 中華傳統文化的奠基:滿天星斗、多元一體到百家爭鳴 5【考點】4 先秦民主思想的遺存:敬天保民 6【考點】5 先秦統一民族的形成:民族交融和華夏認同 6專題2 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時期 6【考點】6秦朝中央集權的創建:從分封制到郡縣制 7【考點】君主專制與中央集權 7【考點】7漢代政治制度發展 8【考點】漢初三大社會問題及解決之道 8【考點】8兩漢魏晉莊園經濟和寺院經濟 8【考點】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經濟的主要特點及成因 9【考點】9魏晉時期的人口遷徙、民族交融和經濟重心的南移 9【考點】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民族交融的主要形式 10【考點】10隋唐政治制度的創新與成熟 10【考點】選官制度對國家治理的重要性 11【考點】11唐朝地方管理的崩潰——節度使、藩鎮割據 11【考點】唐朝“藩鎮割據”局面出現根源 11專題3 宋元明清時期 12【考點】12北宋中央集權的加強—文官政治的形成 12【考點】北宋初期加強中央集權制的特點和影響 13【考點】13唐宋之際的經濟變化一“商業革命"與社會轉型 13【考點】宋代經濟發展、經濟重心實現南移的啟示 13【考點】14中國的文藝復興—理學的興起 14【考點】全面評價宋明理學 14【考點】15明清封建專制的強化—內閣制和軍機處 14【考點】明清君主專制加強的突出特點 15【考點】16明清社會經濟的新現象—商品經濟與社會價值理念的變化 15【考點】明清時期商品經濟發展的影響 16專題4 列強侵華和農民階級、地主階級救亡探索 16【考點】17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近代西方列強侵華 16【考點】多角度認識甲午中日戰爭的影響 17【考點】18近代化的開端—洋務運動 18【考點】洋務運動對中國近代化進程所起的作用 19【考點】《天朝田畝制度》與《資政新篇》的關系 19專題5 資產階級的救亡探索 20【考點】20世紀之交的資產階級的救國方案—戊成變法與辛亥革命 20【考點】準確理解辛亥革命成敗的本質含義 21【考點】21近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一民族資本主義的茁壯成長 21【考點】影響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因素及啟示 22【考點】22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西學東漸 22【考點】兩次西學東漸對比表格 23專題6 中國共產黨從誕生到中流砥柱的發展歷程 23【考點】23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24【考點】五四運動對中國現代化的影響 24【考點】24從幼稚到成熟:早期中國共產黨的道路探索 25【考點】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探索中從幼稚走向成熟的表現 26【考點】25從局部抗戰到全面抗戰:全民族抗戰局面的形成 26【考點】多角度分析日本侵華的原因 27【考點】26中國共產黨的抗戰到底:中流砥柱 27【考點】抗日戰爭的特點 28專題7 建國后的政治、經濟和外交政策 28【考點】27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建立:人民當家做主 28【考點】統一財經 29【考點】28社會主義工業化的起步:一五計劃 30【考點】1956-1978年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 30【考點】29中國特色現代化之路的創舉: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30【考點】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31【考點】30外交困局的突破:新中國的外交成就 31【考點】新中國成立初期外交的特點 32專題8 世界文明的多元發展、新航路開辟及歐洲思想解放運動 32【考點】31世界古代文明:世界文明的多元化特點 32【考點】世界古代文明之間交流的主要途徑 33【考點】32世界地區隔絕狀態的突破:全球航路的開辟 33【考點】西歐國家早期殖民擴張之影響 34【考點】33歐洲的思想解放運動:啟蒙與理性主義 34【考點】啟蒙運動對社會轉型的推動作用 36專題9 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工業革命及馬克思主義的興起實踐 37【考點】34近代資產階級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從專制到民主 37【考點】美國總統制與英國君主立憲制的比較 38【考點】35兩次工業革命:理論與技術創新 38【考點】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發展的表現 39【考點】36科學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 39【考點】《共產黨宣言》的歷史價值 40【考點】37國際工人運動的發展:巴黎公社 40【考點】巴黎公社體現出的民主民權的新風貌 40專題10 兩次世界大戰及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 41【考點】38一戰及戰后國際關系:對和平的維護和戰爭的反思 41【考點】對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評價 42【考點】39二戰及戰后國際秩序的形成:國際格局的演變 42【考點】國際聯盟與聯合國 44【考點】40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的興起與發展:殖民體系的崩潰 44【考點】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對國際秩序的影響 46專題11 社會主義國家的調整和資本主義國家的新變化 46【考點】41社會主義國家經濟機制的調整:蘇聯的改革 46【考點】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戈爾巴喬夫改革的比較 47【考點】42二戰后資本主義國家的新變化 47【考點】西方福利制度對中國的啟示 48專題12 中西方古代管理制度的演變 49【考點】43君相博弈:宰相制度演變 49【考點】漢唐以來中樞權力體系的演變特點 50【考點】44經國體野:地方行政管理的演變 50【考點】督撫制度 50【考點】45西方奇葩:古希臘民主與羅馬法 51【考點】近代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的特點與作用 51專題13 中國變法改革及中西方的選官制度 52【考點】46走向共和:近代中國帝制與共和的斗爭 52【考點】國民政府時期公務員制度的特點 53【考點】47因時而變:中國歷代變法與改革 53【考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探索的綜合認識 55【考點】48選賢任能:中國古代選官、考核與監察 56【考點】中國古代的監察制度的特點及評價 57【考點】49官僚職業化:近代西方的文官制度 57【考點】英國文官制度對我國公務員制度的借鑒作用 58專題14 民族交融及對外交往 58【考點】50胡服騎射:中國古代的民族交融 58【考點】中國古代各民族之間交往的形式 59【考點】51以和為貴:朝貢外交 59【考點】朝貢貿易 60【考點】52晚清外交:外交的近代化 60【考點】新時期中國的外交特點 61專題15 賦稅制度及社會救濟優撫 61【考點】53為國聚財:賦稅制度的演變 62【考點】中國古代賦稅制度演變的趨勢 62【考點】54仁者天下:中國古代的社會教濟優撫 63【考點】中國古代救濟救助制度的特點 63專題16 中國古代經濟結構變化與世界物種交流、工業革命 63【考點】55以農為天:古代經濟結構變化 63【考點】古代中國農業經濟的基本特征 64【考點】56哥倫布交換:新航路開辟后的物種交流 64【考點】新航路開辟后的物種交流的特點和影響 65【考點】57大生產:工業革命與工廠制度 65【考點】工業革命對社會轉型的影響 66專題17 中西方商業貿易、城市化進程和水陸交通變遷 66【考點】58貿遷有無:古代的商業貿易 67【考點】古代社會商貿活動特征 68【考點】59世界市場:近現代的商業貿易 68【考點】工業革命與近代西歐商業革命的關系 69【考點】60人煙輻輳:古代的村落集鎮和城市 69【考點】中國古代城市(鎮)發展變化的規律 70【考點】61華燈璀璨:近代以來的城市化進程 70【考點】城市化的積極影響及其問題 71【考點】62四通八達:水路交通的變遷 72【考點】中國近代交通發展的特點、成因及影響 72專題18 人口遷移與文化交流 73【考點】63四海為家:近代人口遷移的原因與影響 73【考點】亞歐游牧民族大遷徙的影響 74【考點】64絲綢之路:古代的商路、貿易與文化交流 74【考點】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價值 76【考點】65以茶為媒:近代以來世界貿易與文化交流的擴展 76【考點】近代世界人口的遷移 76【考點】66化敵為友:戰爭與文化交鋒 77【考點】希臘化時代的文化特征 77熱點專題1 中西文明交流互鑒與文明發展 78【考點】 中華文化的世界意義 79【考點】 豐富多樣的世界文化 80熱點專題2 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 82【考點】 中華文化的發展歷程、內涵及特點 82【考點】 中華文化的價值與獨特性 83熱點專題3 現代社會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83【考點】 人口問題與人口移民 84【考點】 移民社會的多元文化 85熱點專題4 文化的傳承與保護 85【考點】 文化傳承的多種載體及其發展 85【考點】 文化遺產:全人類共同的才富 86熱點專題5 三次科技革命與人類社會發展 86【考點】 新科技革命的概況 86【考點】 新科技革命的革命性意義 87熱點專題6 醫療與公共衛生 87【考點】 現代醫療衛生體系與社會生活 87【考點】 防疫抗疫 88熱點專題7 東西方近現代的社會保障制度 89【考點】 西方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與發展 89【考點】 新中國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與發展 89熱點專題8 東西方的基層治理 89【考點】 中國古代的基層組織與社會治理 90熱點專題9 中西方法律的發展 91【考點】 中國歷代法治建設 92【考點】 西方法治的發展 93熱點專題10 貨幣的使用與國際貨幣體系的形成 94【考點】 中國貨幣的演進過程 94【考點】 世界貨幣體系的形成 95熱點專題11 經濟全球化趨勢 95【考點】 經濟全球化 95【考點】 和平發展合作共贏 96熱點專題12 中西方文化發展 96【考點】 和平發展與問題挑戰 96【考點】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97專題1 先秦時期【考點】1 先秦時期的政治制度特點:家國一體與同構夏朝:從禪讓制到世襲制約前2070年禹建立,開創了世襲制世襲制內容有二:父子相傳、兄終弟及;影響是形成了“家天下”的局面。(二)商朝:內外服制度;有較系統的國家機構和分掌內外服各類事務的官吏。內外服制度的內容:內服是王畿,由商王直接控制;王畿四周是外服,由附屬國管轄。(三)西周西周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實行分制制度,1.貴族等級制,分封制——封建領主制:(1)周天子是國家最高統治者,控制著王畿地區。(2)其他地方分封給同姓親族、功臣和先代貴族,在各地建立諸侯國,拱衛周王室。(3)諸侯在國內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分封士。分封制是較內外服制度更進一步的政治體制,諸侯雖享有受封土地上的統治權,但也要服從周天子的政令,承擔對周王室的義務。2.宗法制:周天子與各級貴族都實行嫡長子繼承制。3.禮樂制:維護統治的文化制度。4.等級分封政體——封建領主制的特征:(1)政治權力和血緣關系相結合,是西周整體的基本特征。(2)君主的權力不是絕對的,原始民主遺存對君主權力有制約作用。(3)最高統治者尚未實現中央集權。(4)王權具有神秘色彩。【考點】2 春秋戰國時期的經濟變革:個體私有經濟的合法化1.春秋戰國的經濟發展農業 ①農業技術:冶鐵技術出現,鐵制農具開始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廣 ②水利工程:都江堰、鄭國渠、芍陂工商業 ①手工業分工更加細密 ②貨幣流通廣泛 ③涌現出一批人口眾多、商賈云集的中心城市2.變法運動(1)概況①背景:戰國時期兼并戰爭日益劇烈。②目的:實現富國強兵。③影響:推動了社會轉型,逐步建立起君主專制的政治制度。(2)商鞅變法時間 開始于公元前356年內容 ①重農抑商,獎勵耕織 ②獎勵軍功,剝奪和限制貴族特權 ③強制大家庭拆散為個體小家庭 ④“廢井田,開阡陌”,授田于百姓 ⑤在民間實行什伍連坐,互相糾察告發 ⑥行政管理上普遍推行縣制,縣的主要官員由君主任免影響 ①商鞅變法是戰國時期持續時間最長、涉及面最廣、改革最為徹底的一次變法 ②變法使秦國國富兵強,為秦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考點】3 中華傳統文化的奠基:滿天星斗、多元一體到百家爭鳴1.背景(1)經濟:社會經濟的發展。(2)階級關系: 階級關系出現新變化,舊的貴族等級體系開始瓦解,新興的士階層崛起并受重用。(3)社會風氣: 各國統治者出于爭霸需要,禮賢下士,爭相招攬人才。2.內涵:當時出現眾多學說、學派,各自提出對政治、社會乃至宇宙萬物的看法,彼此論戰辯駁,形成百家爭鳴的思想文化繁榮局面。3.諸子代表的思想派別 代表 主張或特點儒家 孟子 認為人性善,提倡“仁政”荀子 認為人性惡,主張隆禮重法道家 莊子 崇尚逍遙自由陰陽家 鄒衍 認為五行間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提出“相生相勝”理論墨家 墨子 提倡節儉,主張“兼愛”“非攻”,提出“尚賢”的政治主張法家 韓非 主張以法為工具管理國家,控制臣民,體現了中央集權的政治思想4.意義(1)百家爭鳴是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經濟發展、階級關系變化在思想領域內的反映,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2)為新興的地主階級登上歷史舞臺奠定了思想理論基礎。(3)成為后世中華思想文化的源頭活水,影響十分深遠。【考點】4 先秦民主思想的遺存:敬天保民1.德治(1)背景:夏商時期,君主和貴族可以殄滅生命。如“人殉”、“人祭”。(2)起源:西周建立起禮制,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3)發展:東周時期,禮崩樂壞,諸侯國君尋找救國新思想。2.法治(1)早期國家已經有法律。夏朝有《禹刑》,商朝有《湯刑》,周朝有《九刑》。(2)536年,鄭國子產“鑄刑書”,制定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成文法。德治與法治之爭開啟。3.德治與法治之爭(1)儒家認為人性善,主張德治,注重教化。孔子提出“為政以德”、“節用而愛人”。孟子主張“施仁政、省刑罰、薄稅斂”。(2)法家認為人性惡,主張法治,唯法為治。商鞅在秦國變法,獎勵耕戰,軍功授官;韓非子主張法、術、勢相結合,以法為教,以吏為師。(3)儒家思想不合時宜,在當時備受冷落,后來才得到重用。法家思想適應了當時建立統一的專制集權國家的需要,受到重用。【考點】5 先秦統一民族的形成:民族交融和華夏認同1.列國紛爭(1)“春秋五霸”①背景:春秋時期,一些大的諸侯國擴張勢力,力圖號召和控制中小諸侯國,確立霸權地位。②概況:齊國、晉國、楚國、吳國與越國等先后建立了霸權,史稱“春秋五霸 ”。(2)“戰國七雄”:區域性統一。①背景:春秋后期到戰國前期,一些諸侯國的卿大夫掌握了實權。②概況:韓、趙、魏三家大夫分晉,齊國大夫田氏取代齊國姜姓國君。經過長期紛爭,最終形成了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個大國,史稱“戰國七雄”。③影響: 周朝傳統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壞,各國國君紛紛稱王,周王室被秦國吞并。2.華夏認同(1)形成①春秋時期:在頻繁往來和密切聯系中,相鄰戎狄蠻夷民族產生了華夏認同觀念。②戰國之后:戎狄蠻夷逐漸融入華夏族。(2)意義: 華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鮮血液,成為更加穩定和分布更為廣泛的族群。專題2 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時期一、秦漢時期是中國封建社會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和鞏固時期,也是封建經濟初步發展時期,同時也是封建社會民族關系初步繁榮時期。(1)中國版圖之確立:秦實現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統一,初步奠定了中國統一多民族中央集權國家的基本疆域。(2)中國民族之形成: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初步發展。(3)中國政治制度之創建:創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4)中國學術思想之奠定:漢武帝時確立儒家思想為正統。二、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和隋唐時期,這是中華文明的成熟時期,具體表現在:(1)民族交融:魏晉南北朝時期,各民族相互交往,出現民族交融局面;唐朝時期結束分裂,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統一多民族國家進一步發展。(2)區域開發:隨著北民南遷,六朝對江南地區的大力開發,為經濟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礎;唐朝時期,由于生產關系的調整,經濟繁榮,江南進一步得到開發。(3)制度創新: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魏晉時期三省制雛形出現,隋唐時期三省六部制正式確立并得到發展;選官制度由九品中正制到科舉制;賦稅制度由魏晉時期的租調制到唐朝的租庸調制和兩稅法,征稅標準發生重大變化。(4)文化璀璨:魏晉時期的思想文化成果帶有分裂割據烙印和體現民族交融的特點,三教鼎立,藝術大放光彩。而隋唐時期的文學藝術則全面走向繁榮,唐朝文化圈的形成則體現了中國文化在當時世界的地位。【考點】6秦朝中央集權的創建:從分封制到郡縣制一、先秦西周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實行分制制度,1、貴族等級制,分封制——封建領主制:(1)周天子是國家最高統治者,控制著王畿地區。(2)其他地方分封給同姓親族、功臣和先代貴族,在各地建立諸侯國,拱衛周王室。(3)諸侯在國內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分封士。分封制是較內外服制度更進一步的政治體制,諸侯雖享有受封土地上的統治權,但也要服從周天子的政令,承擔對周王室的義務。二、秦朝(一)春秋戰國春秋戰國時期,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宗法血緣關系的瓦解,西周貴族等級分封制開始解體。為適應社會變化的需要,各國政治都進行了重大改革,君主專制加強,郡縣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體制開始產生。(二)秦朝在全國范圍內建立起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歷史背景:(1)社會經濟的發展(表現是鐵農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廣);(2)宗法血緣關系的瓦解(代遠情疏);(3)各國進行重大改革(商鞅變法,建立縣制);(4)秦統一六國,建立秦朝。2.內容:(1)皇帝制度(核心),皇帝總覽一切軍政大權特點:皇位獨尊、皇權至上、皇位世襲。(2)中央政府,設立三公九卿。①三公及其職能三公:丞相(百官之長,行政中樞所在,秉承皇帝,統領百官)、太尉(掌軍事)、御史大夫(副丞相,掌管圖籍、文書,監察百官)。九卿:分掌各類政務的機構。②決策方式:國家大事由公卿進行廷議,最后由皇帝裁斷。(3)地方官職,在地方上推行郡縣制①原因:吸取歷史上分封制導致諸侯紛爭的歷史教訓;李斯的建議。②地方政府分為郡、縣兩級。郡是地方最高行政機構,置郡守、郡丞和郡尉,另設監御史掌監察。郡下設縣或道,根據戶數的多少,置縣令(長)、丞、尉。郡縣主要官吏都由中央直接任命。(4)文書發揮重要作用。各級官僚機構以文書行政,建立郵驛為中心的文書傳送系統,以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傳送到全國各地。【考點】君主專制與中央集權(1)君主專制:古代中國的政體。指一個人或者少數人獨裁的政權組織形式,體現在地位終身制和皇位世襲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帝個人的專斷獨裁,集國家最高權力于一身,從決策到行使軍政、財政大權都具有獨斷性和隨意性。(2)中央集權:中國古代的主權結構形式。是相對于地方分權而言的,其特點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經濟、軍事方面沒有獨立性,必須嚴格服從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典例】柳宗元《封建論》:“秦之所以革之者,其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盡臣畜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其中所說“公天下”之制是指A.確立了皇帝制度B.實行三公九卿制C.在全國推行郡縣制D.實行郡國并行制【解析】柳宗元的這段話意思是,秦朝用廢除分封諸侯,實行郡縣制的辦法來作為制度,是最大的公,他的動機是為私的,是皇帝想要鞏固個人的權威,使天下的人都臣服于自己,所以選C;材料所述是在肯定秦朝的“公天下”制度,A、B與題意不符;郡國并行制是西漢初年的地方制度,不是秦朝制度,故排除D。【考點】7漢代政治制度發展1.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1)政治上①頒布“推恩令”,成功削弱了諸侯王的勢力。②加強皇權,削弱丞相權力,設立直接為皇帝所掌控的中朝,尚書令的作用開始提升。③確立以察舉制為代表的新的官吏選拔制度。④設刺史,監察轄區內郡級官員及子弟和豪強勢力。⑤任用酷吏治理地方,打擊豪強、游俠等社會勢力的不法行為。(2)經濟上①改革幣制,將鑄幣權收歸中央。②實行鹽鐵官營,由政府壟斷鹽、鐵的生產和銷售。③推行均輸平準,國家插手并經營商業貿易,增加收入,平抑物價。④抑制工商業者,向他們征收財產稅。(3)思想上①接受董仲舒的建議,尊崇儒術。②公元前136年,設立五經博士,儒學獨尊地位確立,成為我國封建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2.開拓疆域(1)北擊匈奴,設置河西四郡:漢武帝任用衛青、霍去病為將,控制了陰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區域;在河西走廊設立酒泉、武威、張掖、敦煌四郡。(2)張騫出使西域:開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進了西域與中原的政治、經濟、文化聯系,中國的絲織品沿著這條道路傳向中亞、西亞、歐洲和北非,這就是著名的“絲綢之路”。(3)行政管理:公元前60年,在烏壘城設置西域都護府,作為管理西域的軍政機構。(4)加強對東南沿海和西南少數民族的治理。【考點】漢初三大社會問題及解決之道西漢初年,面臨三大社會問題:經濟的蕭條破敗;諸侯國對中央集權的威脅;匈奴的侵擾。這些問題在漢武帝時期都得到解決:(1)經濟的蕭條破敗——地方的鑄幣權和鹽鐵經營權收歸中央,統一鑄造五銖錢。(2)諸侯國對中央集權的威脅——接受主父偃的建議頒布“推恩令”,下令允許諸侯王將自己的封地再分給自己的子弟,建立較小的侯國。(3)匈奴的侵擾——衛青、霍去病大破匈奴,使匈奴再也不能與西漢抗衡。【典例】漢武帝在全國大力推行“壹統類,廣教化,美風俗”,要使“興廉舉孝,庶幾成風”。這一做法旨在A.推行道德教化 B.加強專制集權C.削弱諸侯實力 D.改革選官制度【解析】根據“壹統類,廣教化,美風俗”“興廉舉孝,庶幾成風”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統治者做一切的事情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加強專制集權,以鞏固統治,故選B;A、C、D說法與題干主旨無關,排除。【考點】8兩漢魏晉莊園經濟和寺院經濟一、概念莊園經濟是指以佃傭為主經濟基礎,我國自春秋戰國私有土地制發生后,農民難堪生活重負而被迫出賣田地,富者承買兼并,所謂大地主,即由此而生。到了漢代,貧富階級,懸殊尤甚。三國承漢之后,其政治制度雖有所損益變通,而生產關系則依然如故,其經濟基礎依然為以佃傭為主的地主封建社會,因而當時的地主階級在社會上極占勢力。魏晉南北朝,佛教傳入中國,寺院僧侶一直享受著國家的免稅政策,從而形成以寺院為中心的獨特的封建地主經濟形式——寺院經濟。二、漢代莊園經濟1、原因:豪強地主勢力膨脹,土地兼并嚴重;2、特點:①規模大、自給自足; ②擁有家兵、筑有烏堡;③聚族而居,有一定宗法色彩; ④人身依附關系強;3、影響:影響賦役征收,易形成割據,威脅中央集權;【考點】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經濟的主要特點及成因(1)江南經濟開發,北方發展相對緩慢。秦漢時期江南經濟明顯落后于黃河流域,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動亂多發生在北方,且持續時間長,而南方相對安定。(2)莊園經濟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士族享有特權,佛教盛行,地主莊園經濟、寺院莊園經濟膨脹。(3)商品經濟總體水平較低,戰亂破壞了城市和自然經濟。(4)各民族經濟交流加強。民族大融合的加強,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重要特征,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從民族融合中汲入了新的發展能量,又為隋唐的繁榮奠定了基礎。【典例】東晉南朝以來,南遷士人非常重視自己的祖籍。唐代中葉以后,南遷士人樂于把新居住的州縣當成自己的籍貫。這一變化反映了A.商品經濟的發展 B.世族門閥的衰落C.經濟重心的南移 D.宗法制度的瓦解【解析】從材料可知,魏晉至唐中葉(特別是“安史之亂”后)都出現了大規模人口南遷的現象,但魏晉重視祖籍,唐中葉后以現居地為籍貫,反映了祖籍觀念的日益淡化,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世族門閥的衰落,故B正確。【考點】9魏晉時期的人口遷徙、民族交融和經濟重心的南移一、民族融合1.西晉的統治(1)五族內遷①時間:東漢末到魏晉時期。②少數民族:主要有匈奴、羯、氐、羌、鮮卑。(2)八王之亂性質 晉武帝死后,宗室諸王展開對中央權力的爭奪,演化為內戰影響 內遷少數民族卷入,316年,西晉被內遷匈奴貴族所滅,中國歷史進入比較長的政權分立時期2.江南開發(1)原因:從西晉末年起,北方人民為躲避戰亂,大批流亡南下,帶來了先進的生產工具和技術,也充實了勞動力資源。(2)表現①農業:南方土地大量開墾,農作物品種增加,產量提高。②手工業方面:紡織、礦冶、陶瓷、造船、造紙等行業都有明顯進步。(3)影響:促進了山區的少數民族逐步與漢族交融。4.十六國(1)民族交融①北方少數民族政權都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國號、年號,學習漢族的典章制度。②在長期混戰中,原有民族布局被打亂,各族之間彼此頻繁接觸,差異慢慢縮小。(2)淝水之戰原因 ①民族隔閡仍廣泛存在 ②4世紀下半葉,氐族建立的前秦統一北方概況 前秦大舉進攻東晉,被擊敗于淝水結果 由于內部各族尚未充分交融,統治基礎脆弱,強大的前秦政權戰敗后迅速崩潰,曾經稍顯緩和的民族矛盾又加劇了5.北朝(1)北魏統一北方:4世紀末,鮮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強大起來,于439年統一北方。(2)孝文帝改革時間 5世紀后期措施 ①將都城從平城遷到洛陽,改籍貫 ②以漢族服飾取代鮮卑服飾 ③朝中禁鮮卑語,統一說漢語 ④改鮮卑姓為漢姓 ⑤鼓勵與漢族高門士族通婚意義 ①順應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趨勢,大大緩解了民族矛盾 ②促進了北魏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繁榮 ③為以后北方統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現打下了基礎二、魏晉南北朝的民族交融原因、途徑1.原因(1)統治者采取正確的民族政策,促進民族交融。(2)民族大遷徙有利于促進民族大交融。(3)各民族政權間的混戰使其地盤不斷變化,人民之間也不斷混雜,客觀上有利于民族交融。(4)各民族人民的交往交流是民族交融的重要原因2.魏晉南北朝時期民族融合的途徑(形式)主要有:(1)民族遷徙(自然遷徙;政府移民)。這一時期的民族遷移方向是由北方向南方。一種是北部邊境少數...(2)經濟文化的友好交流。蜀國諸葛亮注意改善同西南地區各少數民族的關系,積極發展當地經濟,加速...(3)聯合斗爭。在反抗西晉統治者的剝削壓迫的斗爭中,內遷少數民族與漢族人民聯合起來,并肩作戰...(4)某些少數民族統治者進行的改革(即漢化政策)。如孝文帝改革。(5)民族之間的戰爭在客觀上也有助于民族融合【考點】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民族交融的主要形式(1)民族遷徙:魏晉以來,匈奴、鮮卑、羯、氐、羌等少數民族大批內遷,他們在北方各地和漢族人民雜居相處。(2)聯合斗爭:西晉末年統治者對各族人民的殘酷剝削和壓迫,十六國時期的連年戰亂,北方經濟破壞,人民生活困苦,迫使各族人民聯合起來,共同斗爭,從而使民族之間的聯系更加密切。(3)友好往來:魏晉以來,我國北方出現過幾次統一局面,在和平的環境中,各族人民頻繁交往,民族交融進程進一步加快;在戰亂期間,這種交往也始終延續。(4)少數民族統治者的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實行漢化政策,促進了民族交融。【典例】(2020·北京高考)“清樂”源自漢代樂府的俗樂,魏晉時期逐漸雅樂化,此后分散各地。河西地區的清樂與“羌胡之聲”結合,南朝的清樂則與江南音樂結合,北朝曾改編清樂并由“胡人”演唱。隋代統一后重新整理了清樂,隋文帝稱之為“華夏正聲”。清樂的發展說明,魏晉以來A.中原的傳統文化日漸消亡B.各民族文化互動增多,不斷交融C.漢代的禮樂制度逐步復原D.西域文化成為南北朝文化的主流【解析】中原的傳統文化日漸消亡說法明顯與史實不符,排除A;信息“清樂與‘羌胡之聲’結合”“南朝的清樂則與江南音樂結合”“北朝曾改編清樂”“隋代統一后重新整理了清樂”體現了清樂在魏晉以來逐漸與各民族文化交融,從而得到進一步發展,B正確;C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D說法明顯錯誤,南北朝文化的主流仍然是中原文化,排除。【考點】10隋唐政治制度的創新與成熟1.科舉制(隋唐—清末)(1)背景:隨著士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無法繼續。(2)發展歷程創立 ①隋朝建立后,廢除九品中正制,開始采用分科考試的方式選拔官員 ②隋煬帝時,始建進士科,科舉制度形成發展 ①唐太宗增加了考試科目,以進士和明經兩科為主 ②武則天擴大科舉取士的人數,首創了武舉和殿試 ③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試,提高了科舉考試的地位(3)影響①社會中下層的讀書人通過相對公平的考試參與政權,擴大了統治的基礎。②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③加強了中央集權。2.魏晉南北朝的三省體制(1)組織結構:尚書臺改稱尚書省,與中書省和門下省形成三省。(2)共同輔助決策,行使權力。3.隋唐三省六部制(1)確立:隋文帝時,中央正式確立了三省六部制,唐朝時期沿用。(2)運行機制機構 職能中書省 負責草擬皇帝的詔令門下省 負責審核詔令,有不妥者駁回尚書省 負責執行,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分工處理各項具體政務(3)特點:三省的職權分工明確,彼此制約;三省長官共議國事,執宰相之職。(4)政事堂①設立:宰相議事的地方叫政事堂,后改稱中書門下。②意義: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現了一體化的趨勢。(5)影響:三省六部制的確立和完備,是中國政治制度的重大變革,對此后歷朝產生了深遠影響。【考點】選官制度對國家治理的重要性(1)選官標準從家世門第到才學的變化,有利于選拔有才能的人為官,維護了封建國家的大一統局面,有利于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發展。(2)選官制度的變化,特別是科舉制的實行,使國家掌握了人事任免權,既樹立起中央權威,又保證了社會的穩定,有利于封建國家政令的推行,促進封建經濟的發展。(3)制度化的選官標準,提供了高素質的官員隊伍,有利于封建統治的長治久安。【典例】在唐代,文人進入仕途除了參加朝廷舉行的科舉考試外,通過“干謁”即達官貴人、朝廷重臣或是社會名流的舉薦而入仕,也是科舉制的重要途徑。這表明唐代A.深受漢代察舉制影響 B.科舉制度的高度成熟C.排除了世家子弟入仕 D.人才選拔的靈活多樣【解析】從材料中“文人進入仕途除了參加朝廷舉行的科舉考試外,通過‘干謁’即達官貴人、朝廷重臣或是社會名流的舉薦而入仕,也是科舉制的重要途徑”可以看出,唐朝做官的途徑可以是多種多樣的,說明人才選拔的方式是靈活多樣的,D選項符合題干要求;A、B、C選項都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考點】11唐朝地方管理的崩潰——節度使、藩鎮割據1.安史之亂(1)原因①開元年間,邊疆形勢隨著版圖的拓展日益緊張。②唐玄宗在邊境重地增置軍鎮,加強邊防,軍鎮長官節度使兵力隨之擴大,形成外重內輕的局面。(2)概況: 755_年,節度使安祿山起兵叛亂,這場叛亂歷時八年,后被唐平定,史稱“安史之亂”。(3)影響①在平叛過程中,唐軍許多將領擁兵自重,中央集權被削弱。②邊防空虛,吐蕃占領河西隴右地區。③標志著唐朝由盛轉衰。2.藩鎮割據(1)形成原因:藩鎮獨立性強,形成藩鎮割據的局面。(2)影響:藩鎮割據局面在唐朝后期持續了100 多年。嚴重削弱了唐朝的統治力量。3.黃巢起義(1)原因:唐朝后期,宦官專權和朋黨之爭加劇。(2)概況:起義軍橫掃大半個中國,一度攻占長安。黃巢起義軍的將領朱溫降唐,被封為節度使。他與其他藩鎮聯合鎮壓黃巢起義。(3)影響:沉重地打擊了唐朝的統治。4.五代十國(1)唐朝滅亡: 907 年,節度使朱溫廢唐稱帝,國號梁,史稱后梁。唐朝滅亡。(2)五代十國①五代:黃河流域先后經歷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五個短命王朝,稱為“五代”。五代除后唐定都洛陽外,其余都定都開封。②十國:南方各地先后出現吳越、南唐等九個割據政權,連同五代末期在山西建立的北漢,稱為“十國”。(3)周世宗改革:清除五代弊政,后周實力逐漸增強,為后來北宋結束五代十國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礎。【考點】唐朝“藩鎮割據”局面出現根源唐朝“藩鎮割據”局面的出現與唐玄宗統治政策的失誤密切相關,但這不是根本原因,藩鎮割據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經濟的分散性、政府對邊疆管理失控,外重內輕。【典例】《資治通鑒》記載:唐“邊帥……不久任,不遙領,不兼統,功名著者往往入為宰相。”最初節度使只掌管軍務,另設掌錢糧的度支使、管屯田的營田使,防區內的政事由刺史掌管。但玄宗后期,節度使開始兼領度支使、營田使,后來又兼采訪使,采訪處置使等。這種變化A.成為安史之亂的根本原因B.適應了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C.導致了地方權力過度膨脹D.說明了唐地方官制得到完善【解析】節度使權限的增加導致地方實力增強和膨脹,不利于加強中央集權,故選C,排除B;安史之亂和藩鎮割據的根本原因是自然經濟,節度使權限的變化是制度性因素,不是根本原因,排除A;材料中節度使權限變化不能說明地方官制的完善,而是對地方體制的破壞,排除D。專題3 宋元明清時期宋元時期是我國封建經濟和科技文化繼續發展、民族交融進一步加強的時期。其整體特征主要表現在:(1)政治上,國家形勢由中原政權與少數民族政權并立的局面逐步走向統一,中央集權進一步加強。(2)經濟上,農耕經濟繼續發展,商品經濟高度繁榮,經濟重心南移完成,對外貿易發達。(3)思想上,儒學出現新的發展——理學,儒學走向思辨化、哲學化。(4)文化上,科技發明創造出現高峰,印刷術、火藥、指南針等三大發明走向成熟并傳播到世界各地;多元化、市民化的文學藝術作品涌現。明清時期(1368-1840年)是中國古代文明向近代文明轉型的階段,是一個繁盛與危機并存的時代。(1)政治上: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空前強化;統一多民族國家得到鞏固和發展,奠定了國家疆域的基礎。(2)經濟上:一方面,農耕經濟高度發達,商品經濟空前活躍,經濟總量仍居世界前列;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并緩慢發展。另一方面,重農抑商及閉關自守政策阻礙了新經濟因素發展,中國較西方相比,開始落后于時代發展潮流。(3)思想文化上:承古萌新。一方面傳統思想文化仍占統治地位,呈現出強烈的專制色彩;另一方面出現了反專制的民主思想;文化藝術繁榮興盛,古典小說和戲曲(京劇)成為文學藝術主流;傳統科技依然領先,出現總結性科學巨著,但繼而轉為停滯;出現西學東漸,但未產生近代科學。重難【考點】 內容12 北宋中央集權的加強—文官政治的形成13 唐宋之際的經濟變化一“商業革命"與社會轉型14 中國的文藝復興—理學的興起15 明清封建專制的強化—內閣制和軍機處16 明清社會經濟的新現象—商品經濟與社會價值理念的變化【考點】12北宋中央集權的加強—文官政治的形成1.背景(1)960年,后周禁軍統帥趙匡胤發動兵變奪取帝位,建立宋朝。(2)北宋建立后,相繼滅掉南方的幾個割據政權和北方的北漢,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3)統治者鑒于唐后期以來軍閥割據、政局動蕩的歷史教訓。2.目的:強化中央集權、維護政權穩定。3.措施具體措施守內御外 強干弱枝 ①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長官知州,節度使逐漸變為虛銜 ②設諸路轉運司統管地方財政,保證各州賦稅絕大部分上繳朝廷 ③將地方精銳部隊編入禁軍,拱衛京師和鎮守地方,定期更換駐地分化事權 中央 ①由樞密院專掌軍政,三司專掌財政,與宰相分權,并增設參知政事為副相 ②樞密院與“三衙”分權,前者有調兵權但并不統兵,后者統兵但無權調兵地方 ①先后設立了平行的四個路級機構,合稱“四監司”,從不同方面對各州進行監控 ②州一級增設通判,與知州共同簽署文書,彼此制約崇文抑武 ①罷免宿將兵權,用文官擔任樞密院長官 ②提倡文治,擴大科舉規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4.影響(1)積極影響:有效地預防了內部動亂,鞏固了國家的統一和安定,強化了中央集權。(2)消極影響:制度過于僵化,權力分割過細,影響了行政效率,助長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風氣。5.宋代的文官政治(1)概況:宋初最高統治者將兵權、政權、財權集于中央,各路監司、各州的長官,大多重用文人,并以文人掌兵權,根除藩鎮跋扈之禍。同時,宋初統治者又提倡文教,復興儒學,扭轉五代頹風,激勵士大夫的忠義節氣,養好士風。兩宋時期的文臣群體的政治地位不斷提高,文官隊伍成為政治的中堅力量。(2)形成原因①在經濟上,封建土地私有制得以迅速發展,租佃契約關系日益普遍,社會流動性空前加強,為宋代士大夫階層登上政治舞臺準備了條件。②吸取前代武人擁兵自重而皇權式微的教訓,確定了以文治國的方針。③科舉制度得到了較大發展,削弱了門第血統在科舉中的作用,增加了寒門士人仕進的機會,使科舉考試向整個社會敞開了大門。④宋代教育事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官學、私學的數量和規模都超過了前代,這既提高了社會整體文化水平,也為文官政治的確立奠定了基礎。(3)評價①積極性:傳統的“貴族政治”“武人政治”從此基本上退出了封建社會的歷史舞臺;使權力收縱自如,無尾大不掉之虞;書院興起,學者輩出,經學、史學、文學、科學技術等均甚發達。②消極性:政出多門,效率低下;冗費增多,財政拮據;容易形成黨爭;頭重尾輕,地方凋敝。【考點】北宋初期加強中央集權制的特點和影響(1)特點①重文輕武,實行文人治國。②分割地方權力,高度集權于中央。③強干弱枝,守內虛外。(2)影響①積極性:調整統治階級內部關系,結束了唐末五代以來的分裂割據局面,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國家統一。②消極性:由于冗兵、冗官和冗費的出現,北宋邊防空虛,出現了嚴重的社會危機。【典例】宋代地方財賦多備藏于各州,元代將直屬州府所征的賦稅送至各行省的直屬倉庫進行儲藏,并由中央授權的個別專職官員進行提調。這一變化A.擴大了行省治理自主權 B.導致了各州府經費短缺C.增加了國家的財政收入 D.強化了中央對地方控制【解析】根據材料大意可知,宋代地方各州可儲藏財賦,而到了元代直屬州府所征賦稅須由直屬倉庫進行儲藏,并由中央授權的專職官員進行提調,說明中央強化了對地方的控制,故選D項;材料中這一變化體現了中央對地方財賦控制的加強,沒有體現擴大行省治理自主權,排除A項;對地方財賦控制的加強并不一定會導致各州府經費的短缺,排除B項;材料強調的是元代加強了對地方財賦的控制,不能表明國家財政收入的增加,排除C項。【考點】13唐宋之際的經濟變化一“商業革命"與社會轉型1.宋代的“商業革命”(1)打破嚴格的坊市制,商業活動不再受時空限制。(2)官府不再直接監管商業活動。(3)出現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4)以四大商業名鎮為代表的商業市鎮出現。2.唐宋經濟制度變遷的總體特點經濟制度變遷是唐宋變革最直接的表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歷史發展總體趨勢,也帶有不同時代的鮮明烙印。(1)私有制的發展:唐初實行均田制,唐中期均田制逐步瓦解,土地私有制占主導地位;官營手工業不斷縮小,民營手工業不斷發展。(2)人身依附關系的松弛:隨著土地私有制的發展,租佃制成為最基本的生產關系,地主與佃農是租佃契約關系,佃農是國家的編戶齊民;唐中期官營手工業出現了勞役制向雇募制過渡的趨勢;宋代雇募制更成為普遍的方式。(3)國家干預逐漸減少:國家越來越多地退出經濟的直接經營,把更多的經濟空間讓渡給民間;在政府物資調配、專賣等領域,國家開始更多地吸納商人的力量。(4)使用經濟手段管理:專賣、對外貿易等都體現了唐宋政府對經濟手段和經濟效益的重視。【考點】宋代經濟發展、經濟重心實現南移的啟示(1)政治穩定是經濟發展的前提和基礎,經濟重心的南移和南方經濟的發展都是在北方戰亂而南方相對穩定的條件下完成的。(2)生產力的進步是經濟發展的最重要因素,及時引進、運用最先進的科學技術于經濟建設中是促進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保證。(3)統治者對經濟發展的重視程度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經濟的發展必須得到統治者的重視。(4)自然環境對經濟的發展影響巨大,經濟重心南移是自然環境與整個社會生產力之間辯證發展的必然結果。在我國經濟建設的過程中,應注意經濟開發與保護生態平衡的辯證統一,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典例】宋代使用便錢會子,這些會子很多是豪民富戶發行,后來富戶向政府申請獲得準許,但需要上繳三司每貫20文。宋代在對鹽、茶、鐵、酒、香藥等商品進行專賣時,采用了鹽引、茶引的信用票據方式。這些做法的積極影響是A.民間金融信用合法地位增強B.豪民富戶成為國家財政的依靠C.宋代對商業由限制走向松弛D.推動了飲茶之風在中國的盛行【解析】“會子很多是豪民富戶發行,后來富戶向政府申請獲得準許”、宋代在對“商品進行專賣時,采用了鹽引、茶引的信用票據方式”,這表明民間金融信用由于政府的參與,在信用上有了保障,合法化得以增強,故A項正確。【考點】14中國的文藝復興—理學的興起1.背景:從三國到五代,以闡釋經書字句為主的儒家學說日益僵化,社會影響總體來說不及佛教和道教。2.興起:從北宋中期起,一批學者掀起了儒學復興運動。3.目的(1)挖掘儒家經書的思想內涵,強調學術為現實服務。(2)充分發揮儒學在強化社會倫理道德秩序、樹立基本價值觀的作用。4.代表人物:北宋的程顥、程頤兄弟和南宋的朱熹。5.主要思想:理學是包括宇宙觀、人生觀、認識論、方法論在內的一套理論體系。基本內容為:宇宙觀 人生觀 方法論 哲學范疇認為“理”即“天理”,是自然界和社會的根本原則 人生的目標是“存天理,滅人欲”,通過道德修養克服過度的欲望,達到“圣人”的精神境界 “格物致知”,認為只有深刻探究萬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達到對普遍天理的認識 客觀唯心主義傾向6.理學的影響(1)“四書”成為先于“五經”的儒家基礎讀物。(2)從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學受到官方尊崇,在歷史上產生了深遠影響。【考點】全面評價宋明理學【典例】宋代兒童游戲表現出強烈的“重德”和“重文”傾向,比如圍棋、象棋之類“文雅”的兒童游戲有很大發展,而運動、娛樂性游戲則受到一定限制。由此可見A.重文輕武政策導致國家積弱B.理學思想滲入教育領域C.崇文風氣成為社會主流D.科舉制的完善推動教育轉型【解析】“重德”“文雅”等題干關鍵詞均能體現程朱理學的核心思想,因此題干“宋代兒童游戲”的演變說明理學思想已經滲入教育領域,故B正確。【考點】15明清封建專制的強化—內閣制和軍機處1.明朝內閣背景 宰相廢除后,皇帝需要直接領導六部等具體職能部門,工作壓力成倍增加確立 明成祖選拔一些文官入值文淵閣,充當秘書,一個常設的輔佐皇帝處理政務的秘書機構形成,稱“內閣”,其官員稱為某殿或某閣大學士職責 大學士的日常工作主要是替皇帝瀏覽百官奏章,草擬處理意見,稱為“票擬”。皇帝在票擬的基礎上,用紅筆正式批復奏章,稱為“批紅”發展 明朝中后期,有的大學士深得皇帝信任,權力很大,被比喻為宰相內閣與六部經常互爭雄長,矛盾重重。歷代及明初,六部均隸屬于丞相,凡事必須秉承宰相的意志,自撤中書省、提高六部品秩后,六部變成直接對皇帝負責,職權完整,而且在內閣之上。但隨著內閣品位的提高,又有票擬權,內閣比六部更接近皇帝,部權便在不同時候、不同程度上為內閣所侵。但是,內閣畢竟不同于中書省。從制度上說,六部不必聽命于內閣,而內閣則“凡百政事,非下部必不可行,不能行”。于是內閣借位尊勢崇而力圖控制六部,六部則鉆內閣沒有法定地位和權力的空子,力圖擺脫控制。因而閣部經常爭權,尤其是爭奪人事權。內閣與六部這種職權界限不清,工作上彼此失調,大大影響了明政府的行政效率。在客觀上,則有利于司禮監的擅權亂政。2.設立軍機處①設立:雍正時,在皇帝寢宮旁邊設立軍機處,軍機大臣由被指派的朝臣兼職充任。②職責:軍機處官員在皇帝直接監督下工作,日夜輪流值班,商議軍情,起草或處理機要文書。內閣只負責處理一般文書。【考點】明清君主專制加強的突出特點(1)以強化君主權力為核心,既有繼承又有發展。明清時期加強君主專制制度,既繼承了前朝的一些制度和做法,又在此基礎上實行了新的舉措。(2)內容詳盡而全面,特別是清代,致力于維護滿洲貴族在政權中的核心地位。其制度和措施涉及政治、經濟、軍事、監察、司法、思想文化和暴力手段等各個方面。(3)程度空前強化。主要體現在《大明律》的制定、特務統治的加強、八股取士的推行、軍機處的設置和文字獄的嚴酷等方面。(4)體現了時代特征。君主專制逐漸達到頂峰,并且走向反動,反映了我國封建專制制度漸趨衰落的時代特征(它表明封建制度僅靠正常的統治措施已無法維持地主階級的統治秩序,只得靠強權,皇權的絕對化、特務統治等加強對人民的鎮壓和控制)。【典例】明萬歷年間,神宗下令工部鑄錢供內府用,內閣首輔張居正“以利不勝費止之”。神宗向戶部索求十萬金,張居正面諫力爭,“得停發太倉銀十萬兩”。這反映出當時A.內閣權勢強大B.皇權受到嚴重制約C.社會經濟凋敝D.君權相權關系緊張【解析】據材料“以利不勝費止之”和“得停發太倉銀十萬兩”可知內閣成功地限制皇帝要求,對皇權起到一定限制作用,權勢強大,故選A項;材料體現內閣對皇權的制約,“面諫力爭”說明皇帝掌握最終決定權,排除B項;材料反映的是明代政治狀況不是社會經濟,排除 C項;據所學內閣始終是內侍機構不是宰相,且此時宰相制度已經廢除,排除D項。【考點】16明清社會經濟的新現象—商品經濟與社會價值理念的變化1.經濟發展的表現類別 表現農業 ①明朝后期,一些新的農作物品種輸入中國。其中高產糧食作物玉米、甘薯的推廣種植,大幅度提高了糧食總產量。 ②江南等地區農業的多種經營日益興盛,廣泛種植經濟作物,農民還兼營產品初級加工或相關副業手工業 出現新的經營方式:明朝后期,南方一些地區在絲織、榨油、制瓷等行業出現新的經營方式,即開設工場,使用自由雇傭勞動進行較大規模的生產;在清朝繼續有所發展商業 ①商品經濟進入新的繁榮期:美洲等地的白銀通過海外貿易大量流入,促進了長途和大額貿易的發展,也有利于商業資本的集聚 ②商幫出現:形成實力雄厚的商人群體,如徽商和晉商 ③工商業市鎮興起:在工商業發達地區和交通要沖,興起一大批以經濟功能為主的工商業市鎮,成為地區貿易網絡的核心2.經濟發展的局限(1)男耕女織、自給自足的傳統小農經濟還占據壓倒優勢。(2)專制統治壓制和阻礙著社會的進步和轉型。3.明清商品經濟發展引起社會的深刻變化(1)農業方面:土地買賣現象日益普遍,土地私有制進一步發展;租佃制普及到全國;農產品大量進入市場,經濟作物普遍種植,農副產品也成為商品的組成部分;貨幣地租代替實物稅,實行賦役征銀。(2)手工業方面:私營手工業超過官營手工業,占據了主導地位;手工作坊和工場日益增多,從中孕育出了“機戶出資,機工出力”“計工受值”式的雇傭勞動關系。(3)政治方面:明清統治者強化專制主義中央集權,但人們思想觀念和商人地位有所改變;市民階層隊伍擴大。(4)思想文化:思想領域出現李贄、黃宗羲等一批反對傳統儒家思想、反對君主專制的思想家;文學、書法繪畫等文學藝術深受商品經濟發展的影響。(5)對外關系:繼續推行重農抑商政策,對外推行“海禁”和“閉關鎖國”政策,逐漸隔斷與世界的聯系。【考點】明清時期商品經濟發展的影響(1)經濟:由于商品經濟的發展,農業、手工業等空前繁榮,生產力不斷提高,經濟形態已經朝著開放型轉變。在蘇州等地出現了一些早期資本主義的萌芽。(2)階級:伴隨商品經濟的發展,商人的經濟和社會地位提高,導致傳統觀念變化,很多人棄農從商。(3)思想:傳統儒家思想在新的經濟形勢下受到了沖擊,開始轉型;人們的傳統價值理念也悄然變化;文藝作品出現世俗化傾向。【典例】明代士大夫在家規中強調“男子以治生為急”,習慣不言“利”的儒士也逐漸涉足商業營生。與此同時,商人也逐漸相信儒家的思想有助于商業的發達,明末興起了商人刻書售書的熱潮。這表明A.傳統賤商觀念消除 B.經世致用思想開始興起C.重農抑商政策瓦解 D.經濟發展影響觀念變化【解析】根據題干并結合所學可知,隨著明代商業的發展,傳統的重義輕利的觀念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D項正確;A項表述太過絕對,排除;“開始”的說法材料不能體現,排除B項;明清時期政府固守重農抑商政策,排除C項。專題4 列強侵華和農民階級、地主階級救亡探索晚清是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形成時期。(1)經濟上:隨著西方資本主義入侵的進一步深化,封建統治者賴以統治的農村自然經濟開始解體,同時伴隨著列強在華設廠和洋務運動的展開,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2)政治上:在國內外的雙重壓力下,清朝統治之下的各階級開始了反抗和探索,農民階級發起的太平天國運動和義和團運動,沉重打擊了清王朝和西方列強的勢力。(3)思想文化上:晚清時期的文化開始沖破封建主義的束縛,先進的中國人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和世界,了解西方并向西方學習逐漸成為中國近代思想的主流。【考點】17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近代西方列強侵華1、列強的侵華史(1)鴉片戰爭(1840-1842年)原因:①必然性:政治:中國:封建君主專制;英國:資產階級民主政體(君主立憲制);經濟:中國:小農經濟占主導;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資本主義發展迅速;軍事:中國:裝備陳舊,軍紀敗壞;英國:船堅炮利,戰斗力強;外交:中國:閉關鎖國;英國:為爭奪世界市場瘋狂擴張。②根本原因:完成工業革命的英國要打開中國市場,傾銷商品、掠奪原料;③直接原因(借口):中國的禁煙運動---虎門銷煙結果:1942年《南京條約》: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割香港島給英國;賠款2100萬銀元;關稅要與英國商定;《五口通商章程》領事裁判權(破壞司法主權);《虎門條約》片面最惠國待遇,租地永居;中美《望廈條約》建教堂傳教;中法《黃埔條約》自由傳教。鴉片戰爭的影響:①社會性質: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②政治: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遭到破壞,獨立發展的道路被迫中斷;③經濟:被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中國自然經濟開始解體;④思想:中國人開始睜眼看世界(林則徐《四洲志》,魏源《海國圖志》“師夷長技以制夷”;徐繼畬《瀛寰志略》);⑤社會主要矛盾: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中國人民肩負著反侵略、反封建的雙重革命任務,中國進入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以上即可理解為何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歷史得轉折點)(2)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年)原因:①根本原因: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②直接原因:修約要求遭到拒絕。結果:1858年《天津條約》:①允許外國公使進駐北京;②增開沿海沿江十處通商口岸;③賠償英法巨額白銀;④允許外國人到中國內地游歷、經商和傳教;⑤外國軍艦和商船可在長江各口岸通航1860年《北京條約》:①承認《天津條約》繼續有效;②增開天津為商埠;③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④對英法賠款各增至800萬兩白銀。俄國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也乘機強占中國北方大片領土。影響:①使中國喪失大片領土,主權受到更嚴重的傷害;②中外反動勢力公開勾結,共同鎮壓人民反抗;③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3)甲午中日戰爭(1894-1895年)原因:日本:出臺“大陸政策”,侵華野心蓄謀已久;直接原因:東學黨起義結果:1895年《馬關條約》:①割地:割遼東半島、臺灣及附屬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②賠款:賠白銀2億兩;③通商: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④辦廠:日本可在中國通商口岸投資設廠(商品輸出到資本輸出)影響:①中國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②刺激了西方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三國干涉還遼;搶占租借地,劃分勢力范圍;掠奪鐵路和工礦利權)③促進了民族覺醒(清政府被迫進行軍事改革;中國的知識界和各階層民眾以不同形式展開了救亡圖存的斗爭)(4)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900年)原因:①根本原因:為進一步侵略瓜分中國,維護在華利益;②直接原因:鎮壓義和團運動。結果:①南方各省都督與列強洽商“東南互保”協議(①中央權威的式微與地方勢力的擴張;②嚴重動搖了清政府統治的根基;③一定程度上保存清政府的實力和中國近代化的成果)②1901年《辛丑條約》:懲辦“首禍諸臣”;向各國賠款白銀4.5億兩,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約9.82億兩(加劇中國的貧困和經濟的衰敗);將北京東交民巷劃定為使館區,中國人不得居住,各國可派兵駐守(使館區“國中之國”);拆除大沽及有礙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臺,各國可在自北京至山海關沿鐵路12個重要地區駐扎軍隊(嚴重破壞中國的主權完整);禁止華北科舉考試5年,禁止中國人成立或加入任何反帝組織影響:中國近代史上主權喪失最嚴重、賠款數目最龐大的不平等條約;標志著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列強侵華的方式(1)軍事侵略:如發動六次大規模侵華戰爭(日本全面侵華)(2)經濟侵略:甲午戰前商品輸出為主,如傾銷商品;甲午戰后資本輸出為主,如開廠。(3)政治侵略:如簽訂不平等條約、扶植代理人、建立偽政權。(4)文化侵略:如傳教、奴化教育。列強侵華的影響(1)列強侵華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災難與破壞。破壞了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逐步控制了中國的經濟命脈,嚴重毀壞了中華文明遺產,使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列強侵華客觀上也傳播了西方先進的生產方式、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促進了中國社會的近代化進程。同時,也喚醒了中華民族的覺醒意識。【考點】多角度認識甲午中日戰爭的影響(1)加深了中國民族危機:進一步破壞了中國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反映了帝國主義資本輸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國資本主義對中國的侵略進入一個新的階段,進一步把中國社會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2)改變了世界格局:帝國主義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殖民主義體系在亞洲取代了宗藩關系體系,遠東以及國際格局發生變化。(3)促使中華民族覺醒:甲午中日戰爭的失敗,不僅給予中國沉重一擊,同時也促使了中華民族的覺醒。維新與革命這兩股力量成為甲午中日戰爭以后推動中國變革的重要力量。【典例】“《南京條約》并未結束中國人和歐洲人之間的摩擦……因此1856年再次爆發戰爭就不奇怪了……中國遭受的第三次失敗是最為恥辱的,因為這次是敗在鄰近小國的手下……兩支軍隊發生沖突,8月,雙方正式宣戰,中國軍隊又輕易被擊潰。”其中“第三次失敗”使得中國A.喪失了領事裁判權、居住及租地權等特權B.被迫允許列強在中國通商口岸“巡查貿易”C.簽訂《馬關條約》開放沙市、重慶等商埠D.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解析】根據“因為這次是敗在鄰近小國的手下”及所學可知此戰役是甲午中日戰爭,戰后簽訂了《馬關條約》,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四個通商口岸,因此C正確;A錯誤,喪失了領事裁判權、居住及租地權等特權是在鴉片戰爭后;B錯誤,被迫允許列強在中國通商口岸“巡查貿易”是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后;D錯誤,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是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后。【考點】18近代化的開端—洋務運動1.背景:經過兩次鴉片戰爭,統治階級中的一些當權人物看到了歐美國家的船堅炮利。2.目的:為了挽救國家的頹勢,他們推行了一系列以“自強”“求富”為目標的洋務新政。3.代表人物:主要有奕、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人。4.內容(1)為了自強,洋務派創辦了一批官辦的軍事工業,如江南機器制造總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機器局等。(2)為了求富,洋務派又開辦了一批官督商辦的民用企業,如上海輪船招商局、上海機器織布局、開平煤礦等。(3)洋務派還辦了培養翻譯和軍事人才的學校,建成了以北洋艦隊為代表的新式海軍。5.評價(1)積極作用:洋務新政引進了資本主義國家的機器生產技術,是中國早期現代化的嘗試。(2)局限性:洋務派期望洋務新政可以保障國家安全,抵抗外敵侵略,后來的事實證明這個目的未能達到。6.失敗原因:洋務派的初衷不是改變封建統治,只是引進資本主義國家新的軍事和生產技術,是在封建制度的基礎上修修補補,洋務運動的失敗是必然的。7.洋務運動對中國近代化進程的貢獻(1)思想上:洋務派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中國的近代化運動從思想主張轉變為實踐活動,由軍事技術領域發展到經濟領域,并為進一步發展到政治領域奠定了基礎。(2)經濟上:洋務派創辦的近代企業,引進西方先進的機器生產方式和科技人才,開啟了近代中國工業文明的先河,為中國近代化的發展提供了物質條件及管理經驗。(3)外交上:洋務運動使中國外交開始向近代化轉變,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常設的外交機構總理衙門,加強了清朝同外國的聯系,開啟了中國外交近代化的歷程。(4)軍事上:洋務運動創建近代海軍,開始了中國軍事近代化的歷程。(5)教育上:洋務運動設立新式學堂,培養翻譯、科技、軍事方面的人才,還派遣留學生,是中國教育近代化的開始。8.洋務運動對中國近代化進程的影響(1)經濟上:洋務運動為中國近代化的發展提供了物質條件及管理經驗;興辦的民用工業,對外國經濟勢力的擴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邁出了中國經濟近代化的第一步。(2)政治上:洋務運動使中國社會的階級結構發生了變化,使中國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成長起來。(3)外交上:洋務運動使中國外交開始向近代化轉變。中國近代第一個常設的外交機構——總理衙門的設立,加強了清朝與外國的聯系。(4)軍事上:洋務運動創建了近代海軍,開始了中國軍事近代化的歷程。(5)教育上:洋務運動設新式學堂,培養翻譯、科技、軍事方面的人才,還派遣留學生,加快了近代教育事業的發展。9.洋務運動的特點(1)目的上,鎮壓國內人民的反抗,應對外患,維護封建統治。(2)內容上,只片面學習西方技術,而不變革腐朽的封建制度。(3)結局上,并未使中國走上富強之路,甲午中日戰爭的失敗,證明了洋務運動的破產。10.洋務運動對中國近代化進程所起的作用(1)經濟上①洋務運動為中國近代化的發展提供了物質條件及管理經驗。②洋務運動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③洋務派興辦的民用工業,對外國經濟勢力的擴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使中國經濟近代化邁出了關鍵的第一步。(2)政治上:洋務運動使中國社會的階級結構發生了變化,使中國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成長起來。(3)外交上:洋務運動使中國外交開始向近代化轉變。中國近代第一個常設的外交機構——總理衙門的設立,加強了清朝與外國的聯系。(4)軍事上:洋務運動創建了近代海軍,開始了中國軍事近代化的歷程。(5)教育上:洋務運動設立新式學堂,培養翻譯、科技、軍事方面的人才,還派遣留學生,加快了近代教育事業的發展。【考點】洋務運動對中國近代化進程所起的作用(1)經濟上:洋務運動為中國近代化的發展提供了物質條件及管理經驗;興辦的民用工業,對外國經濟勢力的擴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邁出了中國經濟近代化的第一步。(2)政治上:洋務運動使中國社會的階級結構發生了變化,使中國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成長起來。(3)外交上:洋務運動使中國外交開始向近代化轉變。中國近代化第一個常設的外交機構——總理衙門的設立,加強了清朝與外國的聯系。(4)軍事上:洋務運動創建了近代海軍,開始了中國軍事近代化的歷程。(5)教育上:洋務運動設新式學堂,培養翻譯、科技、軍事方面的人才,還派遣留學生,加快了近代教育事業的發展。【典例】洋務運動最特別的地方在于它并不是由中央政府自上而下主動推動的變革,而是由一些漢族地方大員自發并各自展開的“自強”“求富”運動,只是少數比較開明官員的實踐,沒有發展成為整個社會的士大夫的集體自覺行為。材料意在說明洋務運動A.缺乏頂層制度設計 B.管理模式相對落后C.遭到士人集體反對 D.依賴外國科學技術【解析】“它并不是由中央政府自上而下主動推動的變革,而是由一些漢族地方大員自發并各自展開的”說明洋務運動缺乏中央層面的頂層制度設計,故選A項。【考點】19農民階級的抗爭一太平天國運動與義和團運動(1)農民階級:太平天國運動(1951——1964年)過程:1851年金田起義;1853年定都天京(與清對峙);1856年軍事全盛(東征西征,北伐——孤軍深入失敗),天京事變(由盛轉衰);1864年,天京淪陷。綱領:①1953年《天朝田畝制度》:主張:“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評價:否定了建地主土地所有制(革命性),反映了農民追求社會財富平均的理想(絕對平均主義帶有空想性)②1959年《資政新篇》:地位:提出了新的社會經濟政策,是先進的中國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局限:未反映農民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缺乏實現的必要條件。失敗的原因:①農民階級的歷史局限性;②缺乏科學思想理論的指導;③沒有先進階級的領導;④未能沖破封建社會的制度和思想。歷史意義:①沉重打擊了清王朝的統治,引起政治和權力結構的變化;②湘淮系官僚集團的崛起,中央權力下移,對此后歷史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2)農民階級:義和團運動(1898)口號:“扶清滅洋”(“扶清”具有愛國性質,但容易對清政府認識不清,放松警惕;“滅洋”表現出盲目的排外傾向,阻礙向西方學習)評價:①積極性:具有強烈的反帝愛國傾向,它所展現的中國人民不畏強暴的犧牲精神,粉碎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企圖;②局限性:存在明顯的盲目排外行為;無法阻止中國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淵。【考點】《天朝田畝制度》與《資政新篇》的關系【典例】孫中山說:“庚子、辛丑以后,中國人的脾氣被帝國主義者認識清楚了些,知道一味的強硬手段還不濟事;必須用些柔和方法,才能將愛和平、講禮貌的中國人壓伏得住。”在議和過程中,美國就有人認為“一切勿加中國以不公平導致產生新的仇視”。材料意在說明義和團運動A.改變了西方列強侵華的方式B.使西方列強平等地對待中國C.粉碎了列強侵略中國的企圖D.增強了中國人的民族意識【解析】由材料“知道一味的強硬手段還不濟事;必須用些柔和方法”可知,義和團運動后,西方對中國的侵略方式由強硬變為軟硬兼施,故選A項;由所學過的中國近代史的相關史實可知,義和團運動后,西方列強并沒有停止對中國的侵略,也并沒有平等地對待中國,排除B、C項;材料強調的是義和團運動后外國人對中國態度的變化,而非強調中國人自己的變化,D項不符合題意,排除。專題5 資產階級的救亡探索從《辛丑條約》簽訂后到五四運動前這一歷史階段,主要處于晚清后期和北洋軍閥統治前期,即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終結時期。(1)政治上,辛亥革命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但革命果實最終落入袁世凱手中,中國隨后進入北洋軍閥統治時期。(2)經濟上,中國的現代化建設進入啟動階段,出現了民族資本主義的“黃金時代”,同時,官僚資本加強了對國民經濟的壟斷。(3)思想上,三民主義反映了中國人民力圖使中國快速近代化、快速匯入人類世界主流文明的迫切要求;新文化運動激發了廣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熱情;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并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成為指導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理論武器。【考點】20世紀之交的資產階級的救國方案—戊成變法與辛亥革命一、資產階級維新派:戊戌維新運動(1898)背景:①政治:甲午中日戰爭戰敗,民族危機加深;②經濟:19C末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初步發展,民族資產階級力量壯大;③思想:維新思想興起,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康有為《新學偽經考》和《孔子改制考》梁啟超發表《變法通議》)序幕:公車上書;高潮:百日維新;標志:光緒帝頒布“明定國是”詔書;結果:失敗失敗的原因:①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不充分,資產階級力量弱小(根本原因);②守舊勢力很強大(客觀原因);③維新派缺乏可靠的社會基礎,沒有嚴密的組織;④把希望寄托于沒有掌握實權的皇帝身上。歷史意義:對于推動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和新思想的傳播,起了積極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舊式官僚體制。二、資產階級革命派——辛亥革命(1911-1912年)(1)辛亥革命的背景①社會背景:《辛丑條約》簽訂后,民族危機嚴重;清政府“新政”和“預備立憲”,并沒有解決危機,民族矛盾、階級矛盾尖;②經濟基礎:資本主義的發展;③階級基礎:資產階級隊伍的壯大;④思想基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的傳播;⑤組織基礎:資產階級革命團體和政黨的建立(興中會、同盟會等);⑥軍事準備:革命黨人發動的一系列武裝起義(黃花崗起義等);⑦有利時機:四川保路運動(2)三民主義①民族主義(民族革命):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統治;沒有明確提出反帝);②民權主義(政治革命):創立民國(核心)(翻封建帝制,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沒有規定民眾的基本權利);③民生主義(社會革命):平均地權(資本主義土地綱領;不是徹底的反封建的土地革命綱領)。(3)武昌起義時間和中國民國成立的時間、地點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1912年元旦,孫中山宣誓就任臨時大總統,宣告中華民國成立,定都南京。清帝退位時間:1912.2.12,清朝末代皇帝宣統皇帝溥儀正式下詔退位,意義: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清王朝宣告結束。(4)《中華民國臨時約法》(1912年3月11日):目的:防止袁世凱專權,維護共和制度;內容:主權在民;自由平等;三權分立;責任內閣制;內容:(1)中華民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體現主權在民思想)(2)按照三權分立的原則構建政治體制(體現三權分立思想)(3)實行責任內閣制(目的是限制總統,權力,保障民主。但在實際過程中,國務員由總統任命并對總統負責的原則很難對總統權力形成制約關系)意義:(性質)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具有反對封建專制的進步意義,推動中國的民主化進程(5)辛亥革命的評價性質: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一次偉大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革命。積極:①政治:推翻了清王朝統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體;②經濟:打擊了帝國主義在華勢力,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條件;③思想:傳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動了中華民族思想解放;④風俗文化:社會經濟、思想文化和社會風俗等方面發生新的變化,沖破了封建主義的藩籬。消極:①革命的果實被袁世凱竊取;②沒有完成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任務,中國仍然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③缺乏科學的革命綱領,未能發動群眾,沒有組織嚴密的革命政黨領導【考點】準確理解辛亥革命成敗的本質含義(1)辛亥革命作為一場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其根本目的是要推翻帝國主義壓迫,鏟除封建制度,使中國成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為資本主義發展開辟道路;其直接目標是要推翻清政府,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以挽救民族危亡。(2)從直接結果來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封建君主專制政體,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辛亥革命頒布了資產階級民主憲法,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因而可以說革命是成功的。【典例】陳旭麓在《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中說:“辛亥革命……為2 132年的歷史打了一個用鐵和血鑄成的句號。只有漫長的歷史才能稱量出這個句號的真正意義和重量。”這一結論基于辛亥革命A.改變了中國的社會性質 B.動搖了儒家思想的正統地位C.結束了中國被奴役的屈辱歷史 D.結束了中國的君主專制制度【解析】根據材料“辛亥革命……為2 132年的歷史打了一個用鐵和血鑄成的句號”可以判斷公元前221年建立封建君主專制制度,辛亥革命推翻了兩千多年封建君主專制制度,故D項正確;A、B、C項與辛亥革命沒有關系,排除。【考點】21近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一民族資本主義的茁壯成長(1)產生(19世紀六七十年代)原因: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最主要原因);外資企業的刺激;洋務企業的誘導;小農經濟逐漸解體。地點:上海、廣東、天津等沿海地區途徑:(1)洋務運動期間,洋務派引進機器生產,創辦的官辦企業(2)官僚、地主、商人、買辦、華僑投資近代工礦企業(3)原先的手工工場采用機器生產,轉變為近代工礦企業代表: ①1866年,方舉贊、孫英德在上海創辦的發昌機器廠②1873年,陳啟源在廣東南海創辦的繼昌隆繅絲廠(2)初步發展(19世紀末,甲午戰爭后1894-1914)原因:甲午中日戰爭后,帝國主義加緊侵略,進一步破壞了自然經濟;清政府放寬了對民間設廠的限制,設立商部,獎勵工商;社會上興起一股實業救國的熱潮;掀起收回利權運動,引發振興實業的又一個高潮。表現:期間,資本在10萬元以上的新建企業全國有549家,民族工業的平均年增長率為15﹪代表:1899年,張謇在江蘇南通創辦的大生紗廠(狀元資本家)1902年,榮宗敬、榮德生兄弟在江蘇無錫創辦的保興面粉廠(面粉大王)影響:民族資產階級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3)迅速發展(短暫春天1912-1919)原因:①中華民國的建立,掃除政治上封建束縛和障礙;②南京臨時政府鼓勵興辦實業;③群眾性反帝愛國運動的推動;④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列強暫時放松對中國的經濟侵略(主要原因)表現:(注意:要學會從正反兩個角度概述某個階段民族工業的發展狀況)各種實業團體紛紛涌現 ②發展速度和規模空前,超過過去半個世紀的成就③紡織業和面粉業發展最快,紡織業從上海向北向西發展,天津青島武漢成為新的紡織業中心,④重工業也有一定增長,但重工業基礎依然薄弱,沒有形成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與外國資本和自然經濟相比,民族工業不占優勢。影響:推動新民主運動的開展,同時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4)20世紀二三十年代較快發展(1927-1936)原因:①南京國民政府開展“國民經濟建設運動”②中國人民反帝愛國運動的推動(5)民族工業陷入困境(1937——1949)原因: ①常年戰爭的破壞②日本和美國加緊侵略(《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③國民政府的反動統治(內戰政策、惡性通貨膨脹政策、繁重的捐稅)④官僚資本的壓迫表現:工商企業大量倒閉破產,國統區的工業體系趨于瓦解。4、民族資本主義發展主要特點:①資本較少,規模較小,以輕工業為主;②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區和通商口岸,分布地域極不均衡;③發展受本國封建勢力和外國資本主義雙重壓迫;④民族工業與外國資本、洋務企業既有矛盾又有依賴關系。5、近代阻礙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主要因素根本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主要因素:①受到外國資本主義、本國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的壓迫與束縛;②本身的特征:先天不足(資金少、規模小、技術力量薄弱),后天畸形(行業和地區分布不均衡);③政局動蕩不安。6、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對近代中國社會的推動作用①經濟上,改變了中國的經濟結構,推動了中國的工業化歷程②政治上,推動了資產階級隊伍的壯大,為維新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的開展準備了條件。同時也推動了無產階級隊伍的壯大,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準備了條件。③思想上,傳播了西方先進的資產階級的思想文化,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考點】影響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因素及啟示【典例】北洋政府建立后,袁世凱要求修訂各項經濟法規,即使是前清制定,若與民國國體沒有抵觸,應即遵照適用。對于各項工礦實業,一切商辦公司,“務須加以保護”“設法維持”,農林、工商兩部亟應修訂法律以利實業發達。這表明當時A.實業救國思潮助推經濟發展B.經濟改革助長了復辟帝制圖謀C.法規的制定規范了市場秩序D.政府力圖創造寬松的經濟環境【解析】北洋政府修訂各項經濟法規,以便使“農林、工商兩部亟應修訂法律以利實業發達”表明,政府力圖創造寬松的經濟環境,故選D項;材料不涉及實業救國思潮的信息,故排除A項;材料是在肯定北洋政府的實業政策,不能說經濟改革助長了復辟帝制圖謀,故排除B項;從材料中經濟法規的內容,不能得出“規范了市場秩序”的效果,故排除C項。【考點】22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西學東漸1、概念:指西方先進的科技、文化、思想、制度等在中國逐步傳播的過程2、基本史實:(1)第一階段:①明清之際進步思潮:提倡個性自由;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等批判理學,抨擊封建專制,倡導工商皆本、經世致用;②君主專制高度發展,文字獄愈演愈烈,鉗制思想,禁錮中華文化發展;(2)第二階段:晚清民初,伴隨著西方列強的侵略,西方的科技、制度、思想等傳入中國,推動中國向近代社會轉型;3、中國近代西學東漸的特點、原因及意義?時間 背景 階級 代表人物 實踐活動19世紀40、50年代 ①鴉片戰爭后,中西聯系擴大;②部分先進知識分子覺醒; 地 主 階 級 林則徐、魏源 主張學習西方,“師夷長技以制夷”,未付諸實踐 器物19世紀60到90年代 清政府內憂外患(第二次鴉片戰爭,太平天國運動) 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奕訢 左宗棠 ①設京師同文館培養外交和翻譯人才; ②創辦新式學堂,派遣留學生; ③江南制造總局翻譯館引進、翻譯西方書籍;甲午戰后(19世紀末20世紀初) ①民族危機加深,救亡圖存; ②民族工業初步發展,民族資產階級力量壯大; ③西學的進一步傳播; 資 產 階 級 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嚴復 維新變法(君主立憲制) 制度孫中山 辛亥革命(民主共和制)1915年起 ①帝國主義加緊侵略中國; ②袁世凱掀起尊孔復古逆流; ③民族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 ④西方啟蒙思想進一步傳播 蔡元培、陳獨秀 李大釗、胡適 魯迅 新文化運動 前期:提倡民主科學 后期:宣傳馬克思主義 思想文化(1)特點:①學習西方與抵御侵略相結合;②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不斷深入;③由被動接受到主動選擇;④參與主體廣泛,包括官員、知識分子、民族資產階級等;(2)原因: ①政治:西方侵略,民族危機日益加深;②思想:西學的不斷傳播,對西學了解不斷深入;③經濟: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不斷發展;(3)意義: ①政治:促進政治民主化、法治化進程;②經濟:促進工業化,促進民族工業的發展;③思想:促進啟蒙思想的傳播,解放思想;【考點】兩次西學東漸對比表格明末清初 近代背景 ①受新航路開辟和早期殖民擴張影響; ②傳教士傳教的需要; ①工業革命后列強為商品輸出、資本輸出,蓄意侵華; ②救亡圖存的需要;傳播主體 西方傳教士如利瑪竇、湯若望、南懷仁 參與主體廣泛,包括官員、知識分子、民族資產階級等;接受群體 少部分知識分子如徐光啟 群體不斷擴大,由被動接受到主動選擇內容 西方科技為主 從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層層深入影響 開闊眼界但沒有使中國產生根本性變革 促進中國社會近代化的轉型【典例】胡適在1918年《建設的文學革命論》中指出:“今日的貧民社會,如工廠之男女工人,人力車夫,內地農家,各處大負販及小店鋪,一切痛苦情形,都不曾在文學上占一位置。并且今日新舊文明相接觸,一切家庭慘變,婚姻痛苦,女子之位置,教育之不適宜……種種問題,都可供文學的材料。”由此可見,他主張A.推進文學形式的創新 B.注重新舊文學的結合C.文學應突出工農力量 D.對思想啟蒙進行反思【解析】材料與文學形式無關,排除A;材料沒有說要加強新舊文學間的結合,排除B;材料中除了工人、農民外,還有小商販、人力車夫等,故C項錯誤。專題6 中國共產黨從誕生到中流砥柱的發展歷程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程見證了中國共產黨從成立到發展壯大、從幼稚走向成熟的歷史。(1)民主革命: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合作開展國民革命,并領導中國人民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的正確革命道路,取得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勝利,基本上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任務。(2)民族工業: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在國民政府統治初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期間官僚資本迅速膨脹,民族資本主義工業遭到摧殘。(3)思想領域:孫中山將三民主義發展為新三民主義;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廣泛傳播,毛澤東思想形成并得到發展,成為中國革命的指導思想。【考點】23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1.五四運動(1)背景①巴黎和會的召開: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在法國巴黎召開“和平會議”,中國作為戰勝國之一參加了會議。②導火索:中國代表提出廢除外國在中國的一切特權、取消“二十一條”等,但英、美等國操縱的和會拒絕了中國代表提出的正義要求,竟決定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2)過程①爆發:5月4日,北京大學等十幾所學校的3 000多名學生齊集天安門前,舉行游行示威,高喊“外爭國權,內除國賊”等口號。②經過:學生的愛國行動遭到北洋軍閥政府的鎮壓,使得從北京開始的學生愛國運動迅速推向全國。6月5日,上海出現大規模的工人罷工和商人罷市,標志著中國工人階級登上政治舞臺。③初步勝利:在巨大壓力下,北京政府釋放了被捕學生。參加巴黎和會的中國代表也拒絕在和約上簽字。(3)意義①五四運動是一場以先進青年知識分子為先鋒、廣大人民群眾參加的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②是一場中國人民為拯救民族危亡、捍衛民族尊嚴、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偉大社會革命運動。③是一場傳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識的偉大思想啟蒙運動。④它推動了中國社會進步,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準備。⑤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爭登上歷史舞臺創造了條件,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在近代以來中華民族追求民族獨立和發展進步的歷史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2.中國共產黨的誕生1.背景(1)思想: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2)階級:隨著中國工人運動的持續發展,創建工人階級政黨的問題提到日程上來。(3)組織: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4)外部因素:1920年4月,共產國際派代表來到中國,與李大釗、陳獨秀商議建黨事宜。2.誕生: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由于法租界巡捕突然搜查會場,會議最后一天是在浙江嘉興南湖一艘游船上進行的。3.中共一大的內容(1)首先確定了中國共產黨這個名稱。(2)大會明確了中國共產黨的奮斗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3)大會還選舉產生了黨的領導機構,陳獨秀任書記。4.意義: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一個開天辟地的大事變,給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帶來了光明和希望。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革命有了堅強的領導力量。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有了正確的前進方向,中國人民有了強大的凝聚力量,中國命運有了光明的發展前景。從此,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考點】五四運動對中國現代化的影響(1)新式知識精英群體走上中國社會舞臺:通過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新式知識精英群體整體地、主動地出現在中國社會現代化的舞臺上,成為一支無法忽視的巨大力量,這充分展現了他們改造中國的主動意識、集體意識。(2)近代民族國家意識逐漸覺醒:巴黎和會上的外交失敗使具有民族國家意識的知識群體爆發。這種意識的形成對于后來中國的民族獨立起到了巨大的保障作用。(3)對現代化的探索不斷深入:五四運動從根本上說是一場思想文化運動,其政治運動的形式也是在近代思想文化的長期熏陶下自然發酵出來的。【典例】1919年11月,有人指出當時全國新出版物中普遍有“一個‘?’疑問符”,“這個‘疑’字不但把我國固有的思想信仰搖動了,而且把‘舶來品’的思想信仰也搖動起來”。思想界這一狀況A.是基于對五四運動的反思B.促進了新思想的進一步傳播C.反映中西文化矛盾的激化D.表明使用新式標點成為時尚【解析】根據材料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五四運動對中西文化進行了反思,在反思中西文化中更認同馬克思主義,促進了新思想的進一步傳播,故B正確;材料內容不涉及對五四運動的反思,故A錯誤;材料沒有涉及中西文化的矛盾,只是講中國人反思文化,故C錯誤;通過材料無法判斷使用新式標點成為時尚,故D錯誤。【考點】24從幼稚到成熟:早期中國共產黨的道路探索一、工農武裝割據開辟革命新道路1.南昌起義(1)背景:國民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開始認識到掌握武裝力量的重要性。為了挽救革命,中國共產黨決定用武裝起義來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屠殺政策。(2)經過①爆發: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領導了南昌起義。②結果:起義軍占領南昌城。隨后,起義軍撤出南昌,南下廣東。起義軍一部分在朱德、陳毅的率領下,轉戰湖南;另一部分起義軍轉移到海陸豐地區,與當地農民軍會合。(3)意義: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2.八七會議(1)召開: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2)內容:會議總結了國民革命失敗的經驗教訓,糾正了陳獨秀的右傾機會主義錯誤,確定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會上,毛澤東提出了“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重要思想。3.秋收起義(1)背景:八七會議后,毛澤東以中央特派員的身份趕赴湖南,組織領導湘贛邊界秋收起義。(2)過程:1927年9月,由于敵強我弱,起義軍在進攻長沙途中受挫。(3)結果:毛澤東主持召開會議,決定改向敵人統治力量薄弱的山區進軍。4.“工農武裝割據”(1)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①建立: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的部隊到達井岡山,開展游擊斗爭,進行土地革命,建立紅色政權,創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②發展:1928年,朱德、陳毅率領的革命隊伍到達井岡山,和毛澤東領導的工農革命軍會師。③意義: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點燃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星星之火。從此,中國革命走上了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2)根據地力量壯大:到1930年夏,全國已經建立起大小十幾塊農村革命根據地,分布在10多個省,革命武裝力量達10萬人。(3)建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①建立: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召開了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布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選舉毛澤東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主席。②意義: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的建立,是中國共產黨人創建人民革命政權的寶貴探索與嘗試。(4)土地革命①內容:各農村革命根據地逐步開展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②影響:這受到廣大農民的歡迎。他們擁護中國共產黨,積極發展生產,支持革命。二、紅軍長征1.原因(1)共產國際的指導脫離中國革命實際,中共中央犯了“左”傾錯誤。(2)第五次反“圍剿”失利。2.經過(1)開始:1934年10月,中央紅軍被迫實行戰略轉移,開始長征。(2)轉折:遵義會議①召開: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義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集中全力解決軍事和組織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