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高考歷史(統編版)一輪復習第34講 古代非洲與美洲 講義階段特征:總體特征:5—14世紀一般被稱為“中古時期”。世界各國逐漸過渡到封建社會。具體表現:1.政治上:歐洲從王權、教權和城市自治并行,到拜占庭和俄羅斯兩大帝國得以發展;在亞洲,西亞的阿拉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先后成為地跨三大洲的大帝國;南亞的笈多帝國和德里蘇丹國先后興起;東亞的日本和朝鮮學習唐制建立了中央集權的國家;在非洲,以加納、馬里和桑海為代表的古國先后興起;瑪雅、阿茲特克和印加文明則是美洲印第安文明的代表。2.經濟上:西歐封建莊園盛行,城市工商業經濟繁榮,天主教會是最大的封建主;亞歐帝國的工商業經濟發達,城市繁榮,商貿往來頻繁;古代非洲和美洲均培育了一些重要的農作物,但經濟總體落后。3.思想文化和科技上:區域文化特色鮮明。西歐城市大學得以發展,但天主教會控制著人們的精神生活;亞非歐文化各有特色,都城往往成為文化交流中心;東亞的日本和朝鮮逐漸成為“中華文化圈”的組成部分;美洲的三大印第安文明均創造了輝煌的文化成就。課標要求:1.了解中古時期亞洲地區不同國家、民族、宗教和社會的變化;2.認識中古時期亞洲地區的多元面貌和文明的交往。近三年的全國和地方高考題:年份 試卷 考點2024 浙江卷6月 印加文明2023 湖南卷 古代非洲浙江卷1月 瑪雅文明浙江卷6月 阿茲特克文明2022 海南卷 史料實證偶然與必然命題分析:由于原來教材沒有涉及的內容,是新教材增加部分,近幾年來高考命題較少,主要以選擇題為主。但是一定重視。備考建議:1.非洲是世界文明的發源地之一,燦爛的文化對人類文化的豐富多樣和交流傳播有深遠影響;2.美洲印第安人創造了燦爛的文明成就,尤其是對世界農業文明發展的巨大貢獻;3.注意非洲文明與美洲文明的比較。時空定位及主要內容:主要內容:考點1:古代非洲文明考點2:古代美洲文明教學過程:考點1:古代非洲文明(一)非洲文明開端:班圖人1.班圖人:“班圖”意為人或人民,班圖人因說班圖語而得名,非洲最大的民族,主要以信仰伊斯蘭教為主,從公元1世紀開始,班圖人不斷向南遷徙,一直持續到19世紀才最后結束。2.概況: 自主學習問題思考: 班圖人遷徙對文明的影響?材料 在遷徙過程中,班圖人與其他族相互融合形成一些新的部落或民族…他們由赤道附近的某一地區擴散到赤道以南的廣大地區,并且人口不斷增殖繁衍。過去農業是主要的行業,后來畜牧業也成為重要的生計,手工業也日益發達。在遷徙過程中互相流動和混合,大的部落聯盟的建立,使原始氏族制日趨瓦解,一些地區出現了國家組織。——中國非洲史研究會《非洲通史》提示:①促進農業、畜牧業和冶鐵技術的傳播;②推動民族融合和國家組織出現;③隨著農業和對外貿易的發展,出現了城市國家。(二)東非:問題思考:據地圖和材料,以摩加迪沙為例,概括東非城市國家產生的原因、特點。史料閱讀 14世紀,摩洛哥旅行家依本·白圖泰對摩加迪沙有如下描繪:(摩加迪沙)是一座極大的城池。當地人有許多駱駝,每日屠宰數百峰。他們有很多綿羊。他們是一些強悍的商人。當地出產的布匹,以摩加迪沙布出名,是無上珍品,運銷埃及等地。——(摩洛哥)伊本·白圖泰著《伊本·白圖泰游記》提示:(1)原因:①非洲東海岸,地理位置優越;②農業的進步;③環印度洋貿易的發展;④伊斯蘭教的傳入。(2)特點:兼收并蓄的混合型文明。(三)西非:加納、馬里和桑海1.概況:①加納:被稱為“黃金之國”。10-11世紀達到了頂峰,是西非最重要的黃金貿易中心,被馬里所滅。②馬里:征服加納后,進一步擴張,逐步把塞內加爾河和尼日爾河流域納入版圖,成為西非最強大的國家;城市和文化相當繁榮。廷巴克圖成為西非重要的文化中心。③桑海:攻滅馬里,確立西非的霸主地位;16世紀達于極盛;后因外來入侵而逐漸衰落。2.特征:①政治上:多為內陸帝國,政治上注重擴張征服,實行中央集權,官吏由國王直接任免。②經濟上:發展對外貿易;對外出口主要是黃金、象牙和奴隸。③文化上:受伊斯蘭教影響,廷巴克圖成為西非重要的文化中心。(四)南非:古津巴布韋國家1.建立:11世紀末,班圖人建立了津巴布韋國家。2.鼎盛:14—15世紀,進入鼎盛,包括今南非的部分地區都被納入其統治之下。3.特征:巨石建筑群問題思考:據材料并結合所學,推測大津巴布韋文明的社會特征。材料 在古城附近及今津巴布韋東部山區的英湯加,都發現古代的梯田和用于灌溉的水井和水渠;在大津巴布韋衛城外一堆垃圾遺物中發現了大量骨頭,其中95%是牲畜骨頭,這類牲畜骨頭在其他遺址中也有發現;從遺址中發掘出了阿拉伯玻璃、近東陶瓷、印度串珠等,還有數百片中國瓷器的殘片;富人的茅屋一般建于山頂,更加高大堅固,屋外還有圍墻。——摘編自艾周昌主編《非洲黑人文明》提示:①有成熟的灌溉系統;②農業生產發展;③畜牧業比較發達;④商品貿易特別是對外貿易比較活躍;⑤出現社會貧富分化和階級對立現象。知識拓展: 中非交流源遠流長歷史縱橫: 游歷非洲的古代中國人中國和非洲的交往源遠流長。有人認為,《史記》中的黎靬(qian)就是埃及著名的亞歷山大城,漢武帝遣使前往的西域各地中也包括黎靬。第一個到過非洲并且留下記載的中國人,是唐朝人杜環。751年,唐軍與大食在怛(da)羅斯發生沖突,唐軍失敗,杜環被俘。他隨軍西行,最遠可能到達北非。762年,他乘船返回廣州,把自己的經歷寫成《經行記》。杜環之后,元朝的汪大淵也到過非洲。他曾兩次隨商船出海最遠可能到過今摩洛哥的丹吉爾港,也到過東非沿海地區,并在自己撰寫的《島夷志略》中留下了相關記載。說明:①中非交往源遠流長;②非洲對外交往范圍的擴大。歸納綜合: 歸納古代非洲文明基本概況核心素養: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分析中古非洲文明的特點。(歷史解釋)材料 在1000年到1500年間,隨著班圖人和其他移民的到來,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各民族不斷地擴大可耕地面積,建立了農業社會。接著,隨著人口的增加,他們組織了國家,發展了專業化經濟中心,進行著地區間的貿易活動。除了這些內部發展之外,與東半球其他民族之間的關系也深刻地影響了非洲社會的發展。……地中海及印度洋沿岸地區的貿易……刺激了城市的發展、大型國家和帝國的建立,同時也把糧食作物的新品種和新的宗教引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摘編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齊格勒《新全球史》提示:(1)非洲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世界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對人類文化的豐富多樣和交流傳播有著深遠影響。(2)具有明顯的區域延續性和一定的擴散性:如東北非的古埃及文明到今埃塞俄比亞地區的阿克蘇姆文明,再到東非沿海地區的桑給巴爾、蒙巴薩和摩加迪沙等,既體現了東非文明的延續性,也體現了東非文明逐漸從北向南的擴散性。(3)地理環境對文明影響巨大:①限制了非洲農業的發展;②依靠豐富的黃金、象牙等資源進行商業貿易,從而使對外貿易發達。(4)發展進程相對孤立緩慢:由于交通不便,古代非洲一般只能通過東北非與外界進行聯系。問題探究:對于古代非洲文明的主要特點主要有以下兩點認識。你同意哪一觀點?說明理由。觀點一 歷史上,非洲與歐亞大陸隔絕的程度十分嚴重。這一與世隔絕至今仍是非洲大陸發展中的一個首要而又持久的因素。觀點二 與通常的看法相反,在歐洲擴張之前的時期中,非洲絕不是與世隔絕的,自7世紀以來,外部聯系和內部關系開始增多。——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同意觀點1:非洲文明是封閉的撒哈拉沙漠與蘇德沼澤地使得非洲大陸內部各地區之間的聯系較少,相互影響較少;平直的海岸線使得非洲與其他大陸的聯系困難,較少受到其他大洲文明的影響,保持獨立發展,并持續到近代以來,非洲受到殖民以及殖民者客觀上帶來的工業文明的影響晚于美洲,導致非洲現代化進程慢于美洲。同意觀點2:非洲文明是開放的外部聯系:伊斯蘭教、基督教傳入非洲,影響非洲歷史文化發展;10-15世紀東非國家發展環印度洋對外貿易,8-15世紀西非諸帝國控制穿越撒哈拉沙漠的貿易;1324年,曼薩·穆薩帶領商隊前往麥加朝圣。內部關系:西非居民班圖人擴展到撒哈拉以南地區,7-9世紀成為當地主要居民。考點2:古代美洲文明(一)文明的源頭: 印第安文明1.印第安人概念:對除因紐特人(又稱愛斯基摩人)外的所有的美洲原住民的統稱,印第安人分布于南美洲和北美洲各國。2.代表:瑪雅文明、阿茲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3.特征:以農業為主,文明發展具有獨立性。4.貢獻:獨立培育出馬鈴薯、玉米、番茄和花生等農作物。(明朝傳入中國)問題思考: 為什么玉米的“價值超過了黃金”?材料 考古材料證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哥倫布將這種“奇異的谷物”帶回歐洲后,在全世界得到迅速傳播,成為世界三大谷物之一。……大大緩解了18世紀中葉到19世紀中葉中國因人口大幅度增長而帶來的巨大糧食壓力。歷史學家評述玉米在世界傳播的意義時說,“其價值超過了所有的黃金”。——《通向現代世界的500年——哥倫布以來東西兩半球匯合的世界影響》提示:①改變了人類的糧食生產結構;②緩解了糧食供應壓力;③促進各地區社會經濟發展。(二)文明的表現1.中美洲:瑪雅文明(1)地區:中美洲的尤卡坦半島。(2)興衰:公元前10世紀誕生,3-9世紀鼎盛,15世紀衰落。(3)概況:閱讀教材,填寫下表:2.中美洲:阿茲特克文明 閱讀教材,填寫下表:歷史解釋: 浮動園地即在用蘆葦編成的蘆筏上堆積泥土,浮在水面,然后在這新造的土地上種植作物和果樹,利用樹根來鞏固這些人造浮動園圃。每次播種之前,農民們都要挖些新的湖土,鋪在“浮動園地”上,因此其表面隨著一次次耕種而不斷增高。“浮動園地”使阿茲特克人口和財富不斷劇增。3.南美洲: 印加文明(1)興衰歷程:13 世紀,印加人崛起;15 世紀末16 世紀初,鼎盛時期;1532年被西班牙殖民者滅亡。(2)國家統治:①中央:最高統治者是國王,世襲繼承,擁有行政、立法和軍事大權;土地、礦藏和牲畜歸國家所有。②地方:四大政區,貴族任長官;按照人口多少設置各級官員。③人口:為征稅和征兵,編制人口調查表④交通:完善的道路系統,服務于軍政⑤人口遷移:將征服地區的部分或全部居民遷移到新地區,以防止他們反抗。(3)文化: 選擇性必修3①宗教:太陽神。②文字:結繩記事。③歷法:太陽歷、太陰歷。④醫學:麻醉劑、人體解剖。歸納綜合: 古代美洲文明基本概況和主要特點。核心素養: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歸納古代美洲文明的基本特點。(歷史解釋)材料 印第安人認為,整個世界都由各種各樣的神統治,他們必須小心侍奉這些神靈,方能得到神對他們這些弱小生靈的保護……宗教信仰上的極度混亂狀態,從側面反映印第安人各文明之間的交往極度缺乏,加上幾乎沒有文字,語言雜亂,交通工具缺少,更加劇了各文明的孤立,生產力也就難以迅速發展。——摘編自程洪《論拉丁美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的特點》提示:(1)有悠久的歷史、獨具特色。歐洲殖民者到來之前,美洲的印第安人就已創造出自己獨特的文化。(2)多神崇拜的原始宗教盛行,社會文明發展水平較低。(3)對世界影響非常大。如玉米、馬鈴薯等重要農作物傳播到世界各個地方。(4)分布范圍比較廣泛。瑪雅文化、阿茲特克文化、印加文化等覆蓋了北美洲和拉丁美洲地區。(5)相對封閉,獨立發展。各文明內部缺乏交流,與其他大陸幾乎處于相互隔絕狀態,難以抵抗其他文明的沖擊。知識鏈接: 美洲文明走向衰亡的原因及啟示。 (結合選擇性必修3:第5課)材料一 16世紀西班牙人征服時,許多珍貴的瑪雅文字寫本被當作“魔鬼的作品”焚毀,祭司遭受擄殺,僅有部分作品傳之后世。——王斯德《世界通史》材料二 據估計,在哥倫布到來后的一兩個世紀中,印第安人口減少了95%,主要的殺手是舊大陸來的病菌……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和斑疹傷寒爭先恐后地要坐殺手的頭把交椅。——[美]賈雷德·戴蒙德《槍炮、病菌與鋼鐵》材料三 關于秘魯和中美洲之間的相互關系,完全可以說,人們已經承認,在從形成時期(約公元前1000年)到西班牙人入侵這段漫長的時期內,所有證明這些地區之間存在著相互影響或接觸的實物或記錄,都是不可靠的。——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提示:(1)原因:①西方殖民者的侵略②疾病、瘟疫等災害③孤立發展,內部之間缺乏交往④內部文明交流有限,無法相互借鑒進步。(2)啟示:①文化交流是促進文明發展的重要因素;②在現代化建設的今天,應該主動開放,學習其他民族、國家先進文化和技術,適應世界歷史發展的潮流。單元總結:簡述中古時期歐洲、亞洲、非洲與美洲的各自歷史發展狀況?(參考單元引言)自公元五世紀開始,世界許多國家在不同的歷史背景下,先后進入中古時代(5-15世紀),也被稱為封建時代,其社會發展呈現出各自的特征:(1)歐洲:在西羅馬帝國的廢墟上,產生了西歐的封建社會,基本特征:封君封臣制度、莊園和農奴制度;封建經濟的發展,城市的產生,推動了王權的強化和主要封建國家的形成。由東羅馬發展而來的拜占庭帝國一度繁榮,俄羅斯在反抗蒙古的斗爭中逐漸崛起。(2)亞洲:阿拉伯帝國政治穩定、經濟繁榮,成為東西文化交流的橋梁;突厥人在印度建立了德里蘇丹國家;日本大化改新后初步形成律令制國家,后來幕府掌握了實權。(3)非洲:加納、馬里和桑海等代表的古國先后興起。(4)美洲:印第安人獨立發明了農業,創造了燦爛的文明,阿茲特克人和印加人建立了美洲歷史上空前強大的帝國,并成功維持了數百年的統治。世界文明具有多元性、不平衡性,但是都共同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步!高考真題演練:1.(2024·浙江卷6月)某一印第安文明的道路系統相當發達,“兩條大道貫穿全國境內,以庫斯科為中心,北達基多,南到智利中部,全長達一萬六千公里。沿途設立驛站,有專門的’飛毛’信使接力傳送,每天行程計達二百二十五公里。”該文明是( )A.阿茲特克文明B.瑪雅文明C.印度文明D.印加文明【解析】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印加人在全國大興道路和驛站建躍以庫斯科為中心,修建了條條道路通京城的交通網,以利于對邊遠地區的控制,D項正確;阿茲特克文化吸收了瑪雅文化等各種印第安人文化成就,農業發達,金屬冶煉和制作技藝精良,建筑宏偉,使用象形文字,有精確的歷法系統,后被西班牙殖民者破壞,與材料不符,排除A項;瑪雅文明,是現代分布于現今墨西哥東南部、危地馬拉、洪都拉斯、薩爾瓦多和伯利茲國家的叢林文明,在天文學、數學、農業、藝術及文字等方面都有極高成就,與材料不符,排除B項;古印度文明是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在今天的巴基斯坦和印度西北部的印度河流域,與材料不符,排除C項。故選D項。2.(2023·浙江高考)在歐洲殖民者到來之前,印第安人的社會生活以使用石器工具和直接占用資源為特征,他們信奉萬物有靈,并創造出自己獨特的文化。下列各項中,屬于印第安人獨特文化成就的有( )①創造了瑪雅文字 ②建造羽蛇神金字塔③發明數字符號“0” ④廣泛使用馬拉戰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 瑪雅人創造了瑪雅文字,羽蛇神金字塔是瑪雅文明中最神秘和充滿智慧的建筑之一,①②都是印第安人獨特文化成就,A項正確;印度人發明數字符號“0”,西亞蘇美爾人廣泛使用馬拉戰車,排除③④,排除BCD項。故選A項。3.(2023·海南高考)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傳統法庭在庭審時,訴訟當事人除列舉事實外,還可廣泛援引諺語,比如“勿因黑猩猩丑就殺死它”“到癩蛤蟆家做客只能自貶身份”等,善用諺語的一方往往更占優勢。有學者認為,當地諺語的效力相當于英美法系中的法律箴言。據此可知( )A.文化傳統影響司法實踐B.風俗習慣奠定立法基礎C.程序公正助推法律進步D.遵循先例成為審判原則【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傳統法庭在庭審時,除了可以列舉事實,還可以援引諺語,諺語屬于傳統文化的一部分,體現了文化傳統影響司法實踐,A項正確;材料只是強調訴訟當事人可以援引諺語,并沒有強調諺語是立法的基礎,排除B項;材料并沒有涉及公正的程序,且司法實踐中更應重視證據,而材料強調在訴訟時援引諺語的一方往往更占優勢,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法律的進步,排除C項;遵循先例指的是在以前判決中的法律原則對以后同類案件有約束力,援引諺語不等于遵循先例,排除D項。故選A項。4.(2023·浙江高考)1519年,一群西班牙殖民者闖入墨西哥中部的高原,進攻阿茲特克人國家,抵達其島上都城特諾奇蒂特蘭之際,所發現的文明令他們大受震撼。下列項中,“令他們大受震撼”的最有可能是( )【解析】 根據材料“1519年,一群西班牙殖民者闖入墨西哥中部的高原,進攻阿茲特克人國家,抵達其島上都城特諾奇蒂特蘭”可知,描述的是西班牙對阿茲特克人國家的入侵,特諾奇蒂特蘭古城在西班牙殖民者的侵略下付之一炬,D項正確;大金字塔毀于1521年由科爾特斯領導的西班牙征服者的入侵,只剩下了塔基部分,排除A項;B項描繪的文藝復興時期米開朗琪羅廣場,與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項;C項是古羅馬的大競技場,排除C項。故選D項。5.(2022·海南高考)寄生在南美洲紅色仙人掌上的一種小昆蟲的血液,曾是制作胭脂紅顏色的原料。印加人把這種胭脂蟲視為奇珍異寶,密不告人。后來西班牙殖民者也將其視為重大商業機密,不容他國染指,借以牟取暴利。19世紀,一名法國人在南美種植園竊得這種昆蟲,開始在歐洲培育,打破了西班牙對此種顏料的長期壟斷。胭脂紅顏色的原料從秘密到廣為人知的既成事實,最適合用來說明( )A.細節描述是歷史書寫的有益方式B.時空觀念是歷史研究的思維方式C.資源壟斷是歷史解釋的首要內容D.偶然事件是歷史必然的重要體現【解析】據材料可知法國人對胭脂蟲的培育促進了胭脂紅顏色原料的秘密逐漸公開,打破了西班牙人對此的長期壟斷,反映了個別事件是歷史必然性的重要體現,故D項正確,為最佳選項;材料詳細敘述了胭脂蟲的由來和用途,以及近代的作用,有利于人們對胭脂蟲的清晰認知,但是作者所強調的是胭脂蟲從被壟斷到被大眾所知的過程,是一個偶然事件所導致的,故A項有較大合理性,但非最佳選項;材料按照時間順序詳細敘述了胭脂蟲被發現到被大眾所知過程,這說明時間觀念是歷史研究的思維方式,但這只是作者的表達方式,并非主要目的,故B項雖有一定合理性,但非最選項;資源壟斷只是作者解釋胭脂蟲相關內容的一小部分,故C項錯誤,排除C項。思維導圖:歷史解釋: 印度教是隨著印度封建社會形成,種姓制度發生新變化而出現的。是廣泛吸收婆羅門教教義以及民間信仰、風俗習慣、哲學思想等的綜合產物。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它的信仰、哲學、倫理觀點等復雜多樣,甚至相互矛盾。有三大特點:崇拜三向神、直接宣揚世襲等級制度、堅定相信輪回轉世。把種姓制度作為核心教義,要求教徒嚴格遵守種姓制度。笈多諸王雖都信奉印度教,但為緩和民族及教派之間的矛盾,采取宗教兼容政策,放任各派宗教自由發展。今天印巴地區沖突不斷就是因為民族矛盾宗教爭端。3.德里蘇丹國(1206-1526年)(1)建立:11世紀,突厥人入侵印度。13世紀初,突厥人在印度建立德里蘇丹國。(2)統治:①宗教:伊斯蘭教為國教。②政治:中央集權,政教合一。A.蘇丹是最高統治者,擁有最高行政、立 法、司法和軍事權力;B.地方設行省,總督由蘇丹任命,主要官職由穆斯林擔任。(3)基本特征:①政局多變,宗教多元;②既有原有文化、宗教的繼承,也有新的文化和宗教的傳入。知識鏈接: 古代印度文化 (選擇性必修3:第5課)1.宗教:2.文字:印章文字、梵文、巴利文。3.文學:(1)《吠陀》:古代印度祭祀們使用的經書,也是歌頌神明的詩集。(2)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4.藝術:很多都與宗教有關,佛塔、石柱和石窟是佛教藝術的典型代表。5.數學:發明了包括“0”在內的十個數字符號。6.印度文化特點:(1)以宗教為中心;(2)以詩代史;(3)具有包容性、多樣性、輻射性。7.影響:(1)對東南亞的影響:①印度的語言、文字、藝術、思想、宗教以及風俗習慣等在東南亞產生廣泛影響。②佛教文化滲入東南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③巴利文對東南亞國家的文字發展也產生重要影響。(2)對中國的影響:①漢代佛教傳入中國,宋朝,佛儒道相互滲透,形成理學,豐富了中國的傳統哲學體系;②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思維方式;③豐富了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二)東亞:日本1.發展歷程:知識拓展: 武士將軍或大名的家臣。武士從將軍或大名得到封地和祿米,但必須效忠將軍或大名,屬于職業軍人,有佩刀的特權,構成了幕府統治基礎。2.大化改新:3.幕府統治:(1)背景:①政治:中央集權體制逐漸瓦解;②經濟:莊園制經濟形成;③社會結構:武士集團形成。(2)形成:12世紀末,武士集團首領源賴朝在鐮倉建立幕府,日本進入幕府政治時期。(3)特點(內容):①天皇為首的朝廷只保有名義上中央政府稱號;②以將軍為首的幕府掌握實權;③武士與將軍結成主從關系,成為將軍的家臣;④實質:血緣關系和主從關系相結合的軍事集團。(4)結束:①17世紀建立的德川幕府面以鎖國加強統治,抵御外來影響,嚴重阻礙日本發展。②1867年,德川慶喜還政于天皇,幕府政治結束。問題思考: 這段對閉關鎖國政策的評價有道理嗎 談談你的理由。這段評價有道理。(1)閉關鎖國政策從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來看,確實是加強和鞏固幕府統治的有效政策;(2)但是它嚴重阻礙日本工商業的發展,堵塞西方科學技術和進步思想的輸入,延緩了日本資本主義的發生,使日本的近代化比西方足足落后了2個多世紀。知識拓展: 唐文化對日本的影響。知識鏈接: 古代日本文化 (選擇性必修3)1.宗教與思想:(1)神道教:簡稱神道,是日本大和民族和琉球族的本土宗教,最初以自然崇拜為主,屬于泛靈多神信仰,視自然界各種動植物為神祇。7世紀,天皇制度形成后,為鞏固權力,天皇自稱太陽神后裔,神道教逐漸變成了天皇統治臣民的有力武器。如今,神道教成為日本國社會文化構建的源泉和基礎,更是日本民族性構成的基本要素和出發點。(2)武士道:12世紀以后,隨著武士階層崛起,神道融合佛教等外來文化,形成了武士道。2.文學:(1)詩歌集《萬葉集》:日本最早的詩歌總集,相當于中國的《詩經》。(2)小說《源氏物語》:以日本平安王朝全盛時期為背景,描寫主人公源氏的生活經歷和愛情故事。3.藝術:(1)大和繪:是日本10世紀前后產生的民族繪畫。它以貴族的日常生活為題材,具有華麗的特征。(2)浮世繪:是日本江戶時代興起的一種獨特的民族藝術,主要描繪人們日常生活、風景和演劇,表現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的生活百態和流行時尚,被稱為江戶時代的“百科全書”。4.建筑:607年修建了法隆寺。標志著藝術史和宗教史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再現了中國佛教建筑與日本文化的融合。5.文字:根據中國漢字的楷書和草書創造了平假名、片假名。核心素養: 材料并結合所學,概括據代日本文化的特點。 (史料實證)材料 646年,日本進行大化改新,全面模仿隋唐的政治體制,儒家思想對這次改革影響顯著。701年,文武天皇頒布《大寶律令》,將《周易》《尚書》《論語》等作為大學或國學的必修課程。日本天皇年號也深受中國儒家文化的影響。儒家文化滲透到日本政治、道德意識、社會生活等各個領域。——摘編自謝放《中外文化發展歷程》提示:(1)持續性、穩定性:日本文化在其形成和發展中,以善于吸收外來文化而著稱,但日本文化仍然有自己的根,從未真正脫離其最古老的本土文化根源。(2)外向性、創新性:日本十分重視也十分善于吸收和輸入他國文化。從7世紀的大化改新大規模地輸入唐文化,到19世紀的明治維新大規模地吸收與輸入西方文化,都對日本的發展進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3)矛盾性、獨立性:日本的島國地理特征,使其文化呈現出單一性和獨立性。正因為這種特性,日本需要向隔海相望的大陸看齊,于是他們在古代歷史時期就開始大量吸收大陸文化。日本文化各個領域都有外來文化的成分和因素,但同時又鮮明地體現出日本島國特色的文化氣息。(三)東亞:朝鮮1.7世紀末,新羅初步統一了朝鮮半島,模仿中國建立了中央集權國家。2.10世紀初,新羅人王建建立高麗王朝,效仿唐制。3.14世紀末,高麗大將李成桂自立為王,遷都漢城,改國號為朝鮮。4.16世紀末,日本豐臣秀吉派軍侵略朝鮮,朝鮮請求中國支援,明朝大將鄧子龍、朝鮮大將李舜臣在戰斗中壯烈犧牲。歷經7年中朝軍民取得勝利。影響:保衛了朝鮮半島,還進一步鞏固了中朝友誼。重新整合東亞各國政治軍事力量,奠定了之后200年多年亞的和平局面。5.特點:以中國儒學文化為中心,學習借鑒,形成了本民族的文化。(四)東南亞:越南 歷史縱橫越南古稱交阯或交趾,秦漢到唐末千余年間,越南北部一直處于中國中央政權管轄之下。唐朝末年,該地陷入分裂割據狀態,968 年建立了第一個越南人的國家。1010 年, 越南建立李朝,定國號為大越,并模仿中國制度設置從中央到地方的官吏。明朝建立后,越南一度滅亡。1428 年,越南再度獨立,不斷向南擴張,到18 世紀后半期大體形成了今天越南的版圖。一方面在尊崇佛教的同時大興科舉,在國子院設立孔子、周公的塑像定期拜祭,在文學上,連陳朝的君主也是漢文文學的忠實粉絲,開始過端午節等傳統節日。歸納綜合: 中古時期的亞洲知識鏈接: 選擇性必修3(一)儒家文化圈:(第5課)中國制度和文化對古代周邊國家的影響。(1)政治:日本、朝鮮模仿中國制度,建立中央集權國家。(2)文化:日本、朝鮮、越南分別以漢字為基礎創造了自己的文字。(3)思想:在政治生活、社會生活乃至家庭和個人生活等多方面,均把儒家思想奉為正統思想,貫徹和恪守儒家思想,尊奉孔子為圣人,在日常生活中遵守孔子的教導,建立孔廟,按時祭祀孔子。(4)宗教:中國佛教、道教等傳入,深刻影響了當地文化的發展。(二)亞歐游牧民族大遷徙 (第6課)1.過程:(1)第一次遷徙:(公元前2世紀-2世紀)①中國北方:匈奴勢力強大,不斷擴張。大月氏人西遷,建立貴霜帝國,勢力一度到達印度北部;②歐洲:日耳曼人在與羅馬帝國的接觸中不斷南遷。(2)第二次遷徙:(3-6世紀)①中國:匈奴人內遷,轉向定居生活,在北方區建立政權。此后,鮮卑人、氐人和羌人等也逐漸遷徙到中原,形成中國北方的民族大交融;北方人民南遷促進了江南地區的開發;②歐洲:日耳曼人各支陸續進入羅馬帝國并建立國家,滅亡了西羅馬帝國。(3)第三次遷徙:(7-8世紀)①7世紀,阿拉伯人開始擴張,征服西亞和北非廣大地區;②8世紀中期,阿拉伯人建立起地跨亞、非、歐三洲的帝國。2.遷徙影響:(1)改變了亞歐大陸的政治格局,一批新的國家先后崛起:例如:①大月氏西遷建立貴霜帝國②日耳曼人滅掉西羅馬帝國,建立起一系列國家。(2)各個區域的文化在碰撞、交往和交融中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例如:①融合東西方文化的阿拉伯文化②中古西歐,融合日耳曼因素、羅馬因素和基督教因素所形成的的經院哲學、騎士文學和市民文學③拜占庭文化保存、繼承了古代希臘羅馬的部分文化遺產。(3)各民族在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基礎上促進了本民族文化的發展。例如:①魏晉南北朝五胡內遷和漢族人南遷,各族之間雜居相處,相互學習,豐富了中華文化,造就了盛唐氣象;②相對落后的游牧世界學習吸收先進農耕世界的文化:北魏孝文帝改革。3.共性特征:(1)路線:每一次基本都是游牧民族對相對穩定的農耕區形成沖擊;(2)方式:遷徙方式往往伴隨著激烈的沖突和斗爭;(3)原因: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是主要動因;(4)影響:最終結果是農耕世界依靠其政治、經濟和文化上的優勢,吸收和同化了入侵游牧和半游牧民族,擴大了農耕世界,削弱了游牧世界。高考真題演練:1.(2024·遼吉黑卷)1069年,日本后三條天皇頒布法令,規定取締非法莊園。為此,天皇成立“記錄莊園券契所”,任命親信擔任官員,對莊園文書進行嚴格審查,如果莊園領主相關文書不全,其莊園將被沒收。這一措施意在( )A.遏制地方官員貪腐B.穩定封建主從關系C.維護法律政令統一D.加強朝廷經濟基礎【解析】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隨著莊園制的不斷發展,有實力的莊園主為保護自己的利益,甚至兼并其它莊園,將一部分農民武裝起來。整理莊園的措施將因證書不全等問題的莊園沒收為公有,這有利于加強朝廷的經濟基礎,而且使許多莊園投靠皇室,天皇擁有的莊園迅速增加,D項正確;材料所述與地方官員貪腐無關,且“遏制”的表述太過絕對,排除A項;材料措施是為了打擊莊園主,并為起到穩定封建主從關系的作用,排除B項;材料無法得出當時存在法律政令不統一的問題,且材料未涉及法律政令的內容,排除C項。故選D項。2.(2024·江蘇卷)據統計,1774年至1852年,日本翻譯的歐洲醫學、天文學等書籍達470余種,從事西洋書籍翻譯的學者有117人,出現了以杉田玄白為代表的新派學者。當時“執政者雖亦關心西歐科學,但西學的輸入及研究卻以民間為主”。這一現象表明日本( )A.摒棄閉關鎖國政策B.全面吸納西方近代文明C.社會觀念出現變化D.政府推行“文明開化”政策【解析】 據材料可知,日本社會中部分民眾和學者不再局限于傳統的知識體系,開始主動接觸和學習西方的科學知識,反映了社會觀念的逐漸轉變,C項正確;此時日本還未完全摒棄閉關鎖國政策,排除A項;“全面吸納西方近代文明”表述過于絕對,當時日本主要是在部分領域對西方知識進行研究和引進,排除B項;“文明開化”政策是明治維新時期推行的,與材料所述時間不符,排除D項。故選C項。3.(2023·湖南高考)公元723年,日本太政官奏:“百姓漸多,田地窄狹。望請勸課天下,開辟田疇。其有新造溝池營開墾者,不限多少,給傳三世。若逐舊溝池,給其一身。”天皇準奏。這A.反映了灌溉技術進步B.動搖了土地公有原則C.體現了天皇地位提高D.推動了莊園制度發展【解析】 646年“大化改新”后,日本土地國有,而材料“新造溝池營開墾者。不限多少,給傳三世,若逐舊溝池,給其一身”可知“三世一身法”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土地私有制的發展,土地國有制原則日趨削弱,班田制也逐漸難以維持,故選B項;“灌溉技術進步”不合題意,與材料側重新開墾土地承認其私有相悖,排除A項;“天皇地位提高”與太政官的上奏得到天皇準奏邏輯相矛盾,排除C項;日本在10世紀才形成莊園制度,排除D項。4.(2023·浙江卷6月)史詩是文化傳承與保護的最初形式之一。有部史詩主要描寫了婆羅多族兩支后裔之間為爭奪王位而進行的戰爭,反映了雅利安人由軍事民主制向國家過渡時期的社會情況,堪稱一部歷史和文化的百科全書。該史詩產生于( )A.古代印度B.古代希臘C.古代埃及D.古巴比倫【解析】 據材料信息得出的主要結論:雅利安人由軍事民主制向國家過渡時期的社會情況,結合所學可知《摩訶婆羅多》是古代印度文學中的著名史詩,其主要講述了古代雅利安人中的一支婆羅多族的兩個家族為爭奪王位而進行戰爭的故事,是古印度文明的代表成就,A項正確;古代希臘形成的是民主政治,與材料不符,排除B項;婆羅多族并不屬于古埃及文明,排除C項;古巴比倫文明的代表史詩是《吉爾伽美什》,與材料不符,排除D項。故選A項。5.(2023·福建卷)1857年,美國總統給日本的外交信函以“日本皇帝陛下”開頭,美國駐日領事卻將信函遞交給了德川幕府。這表明當時的日本( )A.幕府權力日趨式微B.天皇是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C.外交政策轉向親美D.中央集權政治體制逐漸瓦解【解析】 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857年的日本。據材料“以‘日本皇帝陛下’開頭”并結合所學,當時日本是幕府統治時期,以天皇為首的朝廷保有名義上的中央政府稱號,即天皇是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B項正確;據材料“卻將信函遞交給了德川幕府”不能得出幕府權力日趨式微,排除A項;材料只涉及了美國對日本的某些態度,不能表明日本對美國的態度,排除C項;結合所學,1857年,日本的中央集權體制已經瓦解,排除D項。故選B項。思維導圖:2025年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第34講 講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