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上期九年級第二次學情調研試卷歷史試題卷注意事項:本試卷分試題卷和答題卡兩部分。考試時間50分鐘,滿分50分,閉卷考試。考生應先閱讀試題卷及答題卡上的相關信息,然后在答題卡上作答,在試題卷上作答無效,交卷時只交答題卡。一、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20小題,20分)1.下圖是某亞非古國墓穴壁畫,結合所學知識推斷其畫面主要描繪了()A.古埃及人的社會經濟生活 B.古埃及人在科學領域取得成就C.古代兩河流域的混戰不止 D.古代希臘城邦的民主政治發達2.《摩奴法典》規定:剎帝利辱罵婆羅門,要罰款100帕那。如果是吠舍辱罵,就要罰款150到200帕那。要是首陀羅辱罵,就要用滾燙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這反映出古印度()A.首陀羅是最悲慘的等級 B.具有嚴格的等級性C.按財產分配等級的高低 D.鼓勵發展商品經濟3.“人民統治的優點首先在于它的最美好的聲名,那就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切職務都由抽簽決定……而一切意見均交由公民大會加以裁決。”材料描述的是( )A.雅典的民主政治 B.斯巴達的軍事管理C.羅馬的法律制度 D.古巴比倫的君主專制4.考古學家在今天阿富汗北部的阿伊·卡努姆就發現了一座希臘城市遺址,其中有希臘式的露天劇場、市政廳和一個圖書館。推動這一現象產生的歷史事件是( )A.絲綢之路的開辟 B.亞歷山大東征C.阿拉伯帝國擴張 D.羅馬帝國擴張5.“效忠我的主人……主人凡踐履契約……善待于我,賜我以應得……必將以他的意志為準則,絕無違背。”材料體現了封君封臣制度下( )A.教權取代世俗政權 B.權利與義務相交織C.以土地封賜為紐帶 D.社會環境相對寬松6.(中世紀)特許狀授予城市居民各種特權是為了讓市民更好地從事商業交易,這些權利包括:市民可以在城市自由流動,向城市法庭提出訴訟請求,自由控制自己的財產等。由此可知,特許狀( )A.標志著西歐城市的興起 B.促進西歐封建制度確立C.阻礙了資本主義的萌芽 D.有助于城市自治的實現7.《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說:“皇帝的威嚴、榮光不但依靠武器,而且須用法律來鞏固。這樣,無論是在戰時或平時,總是可以將國家治理得很好。”這句話表明羅馬法()A.消除了社會矛盾 B.鞏固了國家政權C.促進了經濟發展 D.對后世影響深遠8.公元646年,日本進行行政機構改革,把全國劃分成為若干國和郡,由國司和郡司治理,他們皆由天皇任命。這一改革措施旨在()A.加強中央集權 B.建立武士集團C.確立幕府統治 D.仿效中國模式9.阿拉伯帝國各民族以翻譯的方式繼承了東西方古代文明豐厚的文化遺產,超譯的學科范圍涉及當時東西方文明古國全部的自然和人文學科井開拓的新的領域。材料說明阿拉伯( )A.完全繼承希臘文明 B.科學技術水平領先C.帝國疆域幅員遼闊 D.文化具有包容性10.如圖是一幅未完成的知識結構圖,其中“?”處是( )A.西歐城市的興起 B.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C.西歐莊園的出現 D.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11.14世紀晚期,意大利佛羅倫薩等地新創辦了一批學校,強調古典文學學習和體育鍛煉的并重,教育學生健康、快樂地生活,發展自身所固有的潛能,這一教育理念( )促進了新航路的開辟 B.加速了近代科學發展C.推動了資產階級革命 D.體現了人文主義精神12.如表所示為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從史前史到21世紀》的部分目錄。作者這樣設計旨在說明新航路的開辟( )A.促進了全球物種的大交換B.使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C.推動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D.建立歐洲與亞洲商業聯系如圖是英國在大西洋進行的三角貿易示意圖,其中②處船上運輸的應該是( )A.廉價商品和槍支彈藥 B.黃金白銀C.生產原料 D.黑人奴隸14.“人人生而平等,獨們都被他們的造物主賦子了某些不可轉讓的權利這就是我們殖民地人民過去一向思耐,而現在卻必須改變原來那種政府體制的原因。該引文的出處及其體現的思想分別是( )A.《獨立宜言》、天賦人權思想 B.《權利法案》、限制王權思想C.《人權宜言》、天賦人權思想 D.《人權宜言》、法律至上思想15.法國大革命后,法律在革命中建立起來,人與人互稱“公民”,平等和自由成為國民的崇高理想,法國大革金的原則從此不僅成為法國的,而且成為歐洲的倫理觀念,材料體現了法國大革命( )A.傳播了自由民主思想 B.推動歐洲一體化進程C.重建了歐洲政治秩序 D.重視人民群眾的力量16.18、19世紀,英格蘭的一些小村落發展為人口密的城鎮,“相肉讓古老的塔尖相形見蒸道貨輪開始在入海口和海峽上定期往來”,上述現象的出現主要由于( )人文主義的復興 B.全球航路的開辟C.近代科學的興起 D.工業革命的開展17.《英國通史》中說:過去以天為單位,現在以分鐘、秒為單位火車教會人們守,人們開始隨身帶上一塊表,時間概念是一個全新的概念。材料反映的情景主要表明工業革命( )A.提高了生產效率 B.拉大了貧富差距C.改變了生活習慣 D.改善了生活質量18.公元前120年,古埃及就有人研究蒸汽作動力。在此后的1800多年里,試用蒸汽作動力的發明者不下20人,但都未成功,有人說:“如果瓦特早出生100年,他和他的發明將會一起死亡!”材料說明技術創新離不開( )A.政府政策的引導B良好的社會環境C.人民群眾的支持D.工匠的奉獻精神19.1895年,列寧評價一份綱領性文件時說:“這本書篇幅不多,價值卻相當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鼓舞著、推動著文明世界全體有組織的正在進行斗爭的無產階級。該文件是( )A.《獨立宣言》B《人權宣言》C.《共產黨宣言》D.(1791年憲法》20.歌曲是時代的心聲:小華同學搜集到了與近代法國相關的兩首歌曲《馬賽曲》和《國際歌》,這兩首歌曲的共同點是( )A.展現法國人民反抗侵略的堅強決心B.歌頌近代巴黎人民大無畏的英雄形象C.印證無產階級是最先進的政治力量D.記錄的歷史活動最終都取得徹底勝利二、非選擇題(共5小題,30分)21.(5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金字塔是古埃及國王的墳墓,為了體現君主集立法、行政、司法權于一身的權威,層層疊加,逐層向上縮小。形成了階梯狀金字塔。古埃及人對太陽神高度崇拜,他們認為金宇塔每天可以接收來自太陽的第一來光芒,因此規模浩大的金字塔也是對太陽神崇拜的產物。——摘編自王海利《埃及通史》材料二:帕特農神廟是為了歌頌戰勝波斯侵略考的勝利而建,供奉著雅典娜女神。它集中展示希臘的古代文明,是宗教、政治的活動中心。神廟現儀留有一座石柱林立的外殼,廊柱環繞,是古希臘建筑藝術的典型代表。至今,它所建立的建筑準則依然被證明是有效的,并被全世界的人們世代仿效。——摘編自《探尋古希臘藝術》(1)按史料載體劃分,兩則材料反融的建筑屬于什么中料?它們有什么共司的歷史研究價值?(3分)(2)請再舉一例我省古代類似的建筑物,并談談對我們歷史學習的啟示。(2分)22.(6分)閱讀材料,回答間題。材料一 17世紀英國革命的根源可以在國會和斯圖亞特王朝之間的沖交中技到1689年的《權利法案》規定:“國王不能中止法律:除非經過議會同意,不得提高稅收或保持軍隊:若沒有法律手續,不可建捕和拘留臣民。”——【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道史》材料二 美國寬法本身就是一個“多元利益相互妥協”的產物··它在制定和實施過程中,特別注重對美。國社會在地域、群體等方面多元利益的沖突與協調,辦法是讓不同的利益集團通過多方位、連續不斷的“談。判”而達成要協,使不同的群體均可從中實現利益分沾和共享。——李劍鳴《美國光法何以成為“活著的憲法”》(1)根據材料一,概括《權利法案》限制王權的方式及其進步性。(3分)(2)根據材料二,指出為了協調“多元利益”美國制定了什么充法7憲法設計體現了怎樣的原則?(2分)(3)綜合以上探究,從英美兩國的政治建制中你得到了哪些啟示?(1分)23.(7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1789年7月14日群眾蜂擁攻入巴簽的巴士底獄。這一事件的實際意義只是去解放關在獄中的一些人,但它卻標志著巴黎群眾第一次主導了革命的進程。民眾革命不僅發生在巴黎,也發生在農村,農民拆除離芭,奪取土地,燒毀莊園主的住宅。1973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六核處死。——摘編自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材科二 這一時期法國的貴族等踞于軍政高位,又把持高級教士的職務,領取高額體全,第三等級稅賦沉重1788年7月,冰畫災害造成大量土地收成全無。同年冬天,法國處于嚴寒狀態,面包的價格大幅度上漲,患病人數和死亡率上漲,出現大規模的饑荒和普遍的營養不良。隨看國家經濟的崩漬,商業、礦業、地產等行業損失修重資產階級和貴族之間的沖突日益嚴重。——摘編自《法國大革命》(1)根據材料一,指出法國大革命的特點。(2分)(2)根據材料二:概括法國大革命呈現上述特點的原因。(3分)(3)從法國的歷史發展中,我們可以汲取哪些治理經驗?(2分)24.(6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世紀晚期,手工工場逐漸得到了發展,商業資本也因此得到了迅猛發展。這在西方學家眼中。被稱為“前工業革命”的責本主義。這一時期的經濟增長方式與工業革命仍有本質區別,即此時的農業在社會經濟中仍占主導地位。——摘編自孟彥弘《中國從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的過渡》材料二:工業革命是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重要轉析。它是由技術革命引起的資本主義工業化的起點,是從工場手工業生產向以工廠制為基礎的大機器工業生產的重大飛躍。它改變了整個社會的經濟結構,開始擺脫傳統農業社會,代之以工業化、技術化和城市化的近代工業社會。——摘編自劉宗緒《世界近代史》(1)根據材料一,概括歐洲“前工業革命”資本主義的特點。(3分)(2)根據材料二,指出工業革命中生產方式和社會經濟結構發生的變化。(2分)(3)綜合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上述歷史事件(或歷史現象)的共同作用,(1分)25.(6分)請從下面材料中提煉一個觀點,結合所學知識對此觀點加以闡述和說明,寫一篇80一120字的)小短文。(要求:自擬題目,觀點正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晰)人類社會發展史,實際上是一部思想解放史,是人們不斷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創街實踐史。歷史上每一場重大社會變車,每一次文明的進步,包括科技領城的每一個發明創造,無一不是解放思想的結果。每一次思想解放運動都極大地推動和加速了社會發展的進程。——摘編自潘慶華《解放思想與科學發展》九年級歷史月考二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 2 3 4 5 6 7 8 9 10A B A B B D B A D D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D B D A A D C B C B二、非選擇題21.(5分)(1)實物史料。(1分)研究價值:有助于研究古代宗教文化;有助于研究古代建筑藝術;有助于研究當時的社會發展情況;等等。 (答出任意兩點,2分)(2)舉例:白馬寺、龍門石窟、大相國寺、少林寺、嵩岳寺塔等。啟示:遺址、遺跡是我們研究歷史的重要史料;要學會在參觀遺址、遺跡時學習歷史;樹立保護文化遺產的責任意識,自覺保護文化遺產等等。(2分,舉例1分,啟示1分,言之有理即可)22.(6分)(1)用明確的法律條文限制國王的立法權、司法權、財證權和軍權;國王的權力由法律賦予;王權收到議會的限制(2分,任答兩點即可)。從人治到法治,從專制到民主;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的政治體制。(1分,符合題意的其他答案也可)(2)1787年憲法(1分)設計原則:分權制衡;三權分立,相互制衡(1分)(3)重視制度創新;重視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完善;要依法治國等。(1分,言之有理即可)23.(7分)(1)群眾性;徹底性;范圍廣,包括城市及農村(答出2點,2分)(2)原因:封建貴族的削弱、自然災害的影響、階層不平等、經濟崩潰、啟蒙思想的影響。(3分)(3)經驗:根據所學可知,從法國的歷史發展中我們可以汲取的治國經驗在社會發展中要促進人民平等,不斷推動建設公平公正的和諧社會,不斷改善民生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24.(6分)(1)特點:手工工場發展,商業資本發展,農業經濟占主導地位。(3分)(2)生產方式:工場手工業生產變為大機器工業生產;社會結構:從傳統農業社會到近代工業社會(2分,要求體現前后變化)(3)推動社會進步;促進資本主義經濟發展(1分,答出任意一點即可)25.(6分) 參考范文:思想解放運動促進社會發展文藝復興是一場反對教會“神權至上”和提倡人文主義的新文化運動,促進了人們思想的大解放。文藝復興時期涌現出了許多文學家、思想家和藝術家,推動了歐洲文化及思想領域的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與發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啟蒙運動以法國為中心,用理性之光驅散愚昧的黑暗,為法國大革命做了重要的理論基礎。綜上,思想解放是社會變革的先導,推動社會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