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七單元 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及近代化的早期探索與民族危機的加劇A層 基礎過關1.(2024·湖南中考)19世紀40年代,中國的關稅自主權遭到嚴重破壞,中國海關失去了保護本國工、農、商業生產的作用。出現這一后果是因為清政府被迫簽訂了( )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2.(2024·青島模擬)“如果說鴉片戰爭的震撼主要沖擊了沿海地區的話,那么持續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鴉片戰爭則把沉重的震撼帶到了中國的社會中樞。”下列史實能佐證這一結論的是( )A.英軍攻陷浙江定海B.日軍進攻山東威海衛C.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D.八國聯軍攻陷北京3.(2024·青島模擬)徐中約《中國近代史》載,“他們于1855年4月第三次攻取武漢,并席卷湖北和江西,將曾國藩困在江西境內。……整個長江流域都落入了革命軍之手,命運真是太照顧他們了。但就在他們勝利的巔峰,沉重的打擊從其內部出現,革命運動被削弱到無可復原的地步”。這場運動( )A.推翻了君主專制制度B.動搖了北洋軍閥的統治C.打擊了清王朝的統治D.建立了農村革命根據地4.下圖是小史同學制作的示意圖,適合作為這幅圖標題的是( )A.假維新中的真改革 B.君主立憲的迷夢C.內憂外患的清政府 D.農民階級的反抗5.(2024·濟南模擬)李鴻章晚年這樣評價自己的洋務事業:“我辦了一輩子的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何嘗能實在放手辦理 不過勉強涂飾,虛有其表……”李鴻章的話反映了洋務運動( )A.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B.對外國資本起到了一定抵制作用C.維護和鞏固了清政府的封建統治D.最終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6.(2024·福建中考)如圖體現的是(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7.(2024·河南中考)戊戌變法時期,梁啟超等維新派人士曾呼吁:“今日自強之道,自以興學為先。”這表達了維新派( )A.政治革命的訴求 B.組建新軍的愿望 C.教育救國的主張 D.發展實業的決心8.(2024·廣元中考)某校學生對中國近代史中的一個專題做了如下梳理。對該專題主線概括最為準確的是( )A.中國人民的抗爭B.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興起和發展C.救亡圖存的探索D.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過程B層 能力提升9.(2024·無錫模擬)從《南京條約》開始,西方列強“揭開了對華事務的新紀元……標志著中國與歐洲‘掠奪成性的蠻夷’在平等的基礎上建立法律、政治和經濟關系的開端”。材料反映了( )A.列強以條約的形式確立殖民秩序B.中西方在平等的基礎上建立關系C.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加深D.中國主動接受近代外交條約體制10.(2024·廣州模擬)如表所示是清政府籌措軍費的一系列措施。據此可知,清政府意在( )時間 籌措軍費的措施1868年 清廷批準東南各省每年添撥厘金300萬兩移作西征軍餉1874年 清廷借洋款300萬兩用于西征軍餉1875年 左宗棠奏請各省上交拖欠的西征軍餉2600余萬兩,并希望清廷借洋款1000萬兩A.抵抗日本侵略臺灣 B.組建福建水師C.防備法國入侵西南 D.籌劃收復新疆11.如圖是《觀念史研究》一書中統計的1890—1898年間,各大媒體宣傳“維新”一詞的數量統計示意圖,對此你可以解讀出( )A.“民主、科學”思想深入人心B.“師夷長技以制夷”思想開始出現C.“三民主義”思想啟發誘導D.“變法、圖強”思想傳播日益廣泛12.《辛丑條約》載明:“清廷允許張貼嚴禁仇外之上諭于各府廳州縣,其設立或加入仇外之會黨者,即行正法。布告懲辦仇外之官吏,停止害虐外人城鎮之考試。”這反映列強企圖( )A.劃分勢力范圍B.增設通商口岸C.廢除科舉制度D.進行心理征服13.經濟不僅是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更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基礎。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鴉片戰爭到甲午中日戰爭之間的半個世紀里,中國因條約而陸續開放的商埠積久漸多,其趨向由沿海入長江,由下游而上游,并逐步進入內陸腹地。這些埠口,在中國封閉的社會體系上戳開了大大小小的窟窿……通過這些窟窿,中國被迫卷入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城鄉社會的演變由此緩緩發生。——摘編自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材料二 晚清財政收入結構表(部分)(單位:萬兩)時間 農業稅收入 工商雜稅收入數額 比重(%) 數額 比重(%)1849年 3 281 77 969 231885年 3 071 44 3 923 56材料三 1895年7月,清政府發布上諭,確定了“以籌餉練兵為急務,以恤商惠工為本源”的基本經濟政策。1896年2月,總理衙門奏請準各省設立商務局,以顯示“恤商之誠”“行護商之政”。1898年,清政府頒布《振興工藝給獎章程》,又設農工商總局。1899年,清政府令在沿海省份設立保商局,保護回國僑商。——摘編自嚴中平《中國近代經濟史1840-1894(上冊)》(1)根據材料一,舉例說明中國因條約而陸續開放的商埠“趨向由沿海入長江,由下游而上游,并逐步進入內陸腹地”。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鴉片戰爭以后外國資本主義入侵對中國經濟的影響。(2)根據材料二,概括晚清財政收入結構發生的變化,并指出與這一變化有關的歷史事件。(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清政府經濟政策調整的歷史背景及影響。(4)綜合上述材料回答,推動中國近代經濟發生變化的因素有哪些。C層 素養挑戰1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變”或“變計”,是洋務派最初提出的命題。洋務派代表人物李鴻章指出,中國正處于“數千年未有之變局”之際,“識時務者當知變計耳”。“中國文武制度,事事遠出西人之上,獨火器萬不能及。”“中國欲自強,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中國但有開花大炮、輪船兩樣,西人即可斂手。”時勢變了,“祖宗成法”不能不變,“竊以為天下事,窮則變,變則通”。奕?、左宗棠、沈葆楨、丁日昌、郭嵩燾、曾紀澤等人都強調“變局論”,均為“變計”奔走呼號。鄭觀應、薛福成、王韜、馮桂芬等還從洋務派中分離出來,成為早期維新派。——摘編自中國史學會主編《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洋務運動》材料二 變法是對洋務運動的汲取、揚棄和超越,是更高層次、更深層次的“變計”。洋務運動要“靖內寇,御外侮”,“修補破屋,不使傾倒”,維新變法則要“大變”“全變”“驟變”,要“變體”“變道”,要全面效法“西學”“西政”采用對中西文化兼收并蓄的立場,把儒學中的“仁愛”“天下大公”“小康大同”與西學中的民主、自由、平等、博愛結合起來,建立“憲政”國家。——摘編自中國史學會主編《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戊戌變法》等(1)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比較洋務運動“變計”與戊戌變法運動“變計”的不同之處。(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洋務運動與維新變法運動的關系。第七單元 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及近代化的早期探索與民族危機的加劇A層 基礎過關1.(2024·湖南中考)19世紀40年代,中國的關稅自主權遭到嚴重破壞,中國海關失去了保護本國工、農、商業生產的作用。出現這一后果是因為清政府被迫簽訂了(A)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2.(2024·青島模擬)“如果說鴉片戰爭的震撼主要沖擊了沿海地區的話,那么持續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鴉片戰爭則把沉重的震撼帶到了中國的社會中樞。”下列史實能佐證這一結論的是(C)A.英軍攻陷浙江定海B.日軍進攻山東威海衛C.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D.八國聯軍攻陷北京3.(2024·青島模擬)徐中約《中國近代史》載,“他們于1855年4月第三次攻取武漢,并席卷湖北和江西,將曾國藩困在江西境內。……整個長江流域都落入了革命軍之手,命運真是太照顧他們了。但就在他們勝利的巔峰,沉重的打擊從其內部出現,革命運動被削弱到無可復原的地步”。這場運動(C)A.推翻了君主專制制度B.動搖了北洋軍閥的統治C.打擊了清王朝的統治D.建立了農村革命根據地4.下圖是小史同學制作的示意圖,適合作為這幅圖標題的是(C)A.假維新中的真改革 B.君主立憲的迷夢C.內憂外患的清政府 D.農民階級的反抗5.(2024·濟南模擬)李鴻章晚年這樣評價自己的洋務事業:“我辦了一輩子的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何嘗能實在放手辦理 不過勉強涂飾,虛有其表……”李鴻章的話反映了洋務運動(D)A.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B.對外國資本起到了一定抵制作用C.維護和鞏固了清政府的封建統治D.最終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6.(2024·福建中考)如圖體現的是(C)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7.(2024·河南中考)戊戌變法時期,梁啟超等維新派人士曾呼吁:“今日自強之道,自以興學為先。”這表達了維新派(C)A.政治革命的訴求 B.組建新軍的愿望 C.教育救國的主張 D.發展實業的決心8.(2024·廣元中考)某校學生對中國近代史中的一個專題做了如下梳理。對該專題主線概括最為準確的是(D)A.中國人民的抗爭B.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興起和發展C.救亡圖存的探索D.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過程B層 能力提升9.(2024·無錫模擬)從《南京條約》開始,西方列強“揭開了對華事務的新紀元……標志著中國與歐洲‘掠奪成性的蠻夷’在平等的基礎上建立法律、政治和經濟關系的開端”。材料反映了(A)A.列強以條約的形式確立殖民秩序B.中西方在平等的基礎上建立關系C.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加深D.中國主動接受近代外交條約體制10.(2024·廣州模擬)如表所示是清政府籌措軍費的一系列措施。據此可知,清政府意在(D)時間 籌措軍費的措施1868年 清廷批準東南各省每年添撥厘金300萬兩移作西征軍餉1874年 清廷借洋款300萬兩用于西征軍餉1875年 左宗棠奏請各省上交拖欠的西征軍餉2600余萬兩,并希望清廷借洋款1000萬兩A.抵抗日本侵略臺灣 B.組建福建水師C.防備法國入侵西南 D.籌劃收復新疆11.如圖是《觀念史研究》一書中統計的1890—1898年間,各大媒體宣傳“維新”一詞的數量統計示意圖,對此你可以解讀出(D)A.“民主、科學”思想深入人心B.“師夷長技以制夷”思想開始出現C.“三民主義”思想啟發誘導D.“變法、圖強”思想傳播日益廣泛12.《辛丑條約》載明:“清廷允許張貼嚴禁仇外之上諭于各府廳州縣,其設立或加入仇外之會黨者,即行正法。布告懲辦仇外之官吏,停止害虐外人城鎮之考試。”這反映列強企圖(D)A.劃分勢力范圍B.增設通商口岸C.廢除科舉制度D.進行心理征服13.經濟不僅是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更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基礎。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鴉片戰爭到甲午中日戰爭之間的半個世紀里,中國因條約而陸續開放的商埠積久漸多,其趨向由沿海入長江,由下游而上游,并逐步進入內陸腹地。這些埠口,在中國封閉的社會體系上戳開了大大小小的窟窿……通過這些窟窿,中國被迫卷入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城鄉社會的演變由此緩緩發生。——摘編自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材料二 晚清財政收入結構表(部分)(單位:萬兩)時間 農業稅收入 工商雜稅收入數額 比重(%) 數額 比重(%)1849年 3 281 77 969 231885年 3 071 44 3 923 56材料三 1895年7月,清政府發布上諭,確定了“以籌餉練兵為急務,以恤商惠工為本源”的基本經濟政策。1896年2月,總理衙門奏請準各省設立商務局,以顯示“恤商之誠”“行護商之政”。1898年,清政府頒布《振興工藝給獎章程》,又設農工商總局。1899年,清政府令在沿海省份設立保商局,保護回國僑商。——摘編自嚴中平《中國近代經濟史1840-1894(上冊)》(1)根據材料一,舉例說明中國因條約而陸續開放的商埠“趨向由沿海入長江,由下游而上游,并逐步進入內陸腹地”。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鴉片戰爭以后外國資本主義入侵對中國經濟的影響。答:舉例說明:《南京條約》開放沿海的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馬關條約》開放位于長江沿岸的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所開商埠在地理位置上呈現由沿海到內陸的趨勢。影響:使中國淪為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附庸,逐漸瓦解了中國傳統的自然經濟,刺激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推動了中國經濟的近代化。(2)根據材料二,概括晚清財政收入結構發生的變化,并指出與這一變化有關的歷史事件。答:變化:農業稅收入減少,工商雜稅收入增加;工商雜稅收入所占比重超過農業稅收入。事件:洋務運動。(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清政府經濟政策調整的歷史背景及影響。答:歷史背景:甲午中日戰爭清政府戰敗,巨額戰爭賠款加劇財政危機;列強對華經濟侵略加劇,清政府為維護經濟利益,調整經濟政策;變法維新運動的興起。影響:有利于調動民間投資的熱情,推動了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展,民族資產階級力量壯大;促進了社會近代化;有利于挽回利權,抵御列強的經濟侵略。(4)綜合上述材料回答,推動中國近代經濟發生變化的因素有哪些。答:列強入侵;政府推動;民間工商業的發展。C層 素養挑戰1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變”或“變計”,是洋務派最初提出的命題。洋務派代表人物李鴻章指出,中國正處于“數千年未有之變局”之際,“識時務者當知變計耳”。“中國文武制度,事事遠出西人之上,獨火器萬不能及。”“中國欲自強,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中國但有開花大炮、輪船兩樣,西人即可斂手。”時勢變了,“祖宗成法”不能不變,“竊以為天下事,窮則變,變則通”。奕?、左宗棠、沈葆楨、丁日昌、郭嵩燾、曾紀澤等人都強調“變局論”,均為“變計”奔走呼號。鄭觀應、薛福成、王韜、馮桂芬等還從洋務派中分離出來,成為早期維新派。——摘編自中國史學會主編《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洋務運動》材料二 變法是對洋務運動的汲取、揚棄和超越,是更高層次、更深層次的“變計”。洋務運動要“靖內寇,御外侮”,“修補破屋,不使傾倒”,維新變法則要“大變”“全變”“驟變”,要“變體”“變道”,要全面效法“西學”“西政”采用對中西文化兼收并蓄的立場,把儒學中的“仁愛”“天下大公”“小康大同”與西學中的民主、自由、平等、博愛結合起來,建立“憲政”國家。——摘編自中國史學會主編《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戊戌變法》等(1)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比較洋務運動“變計”與戊戌變法運動“變計”的不同之處。答:不同之處:洋務派:主要學習西方的器物,追求富國強兵,維護清朝封建統治。維新派:主要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建立君主立憲政體,走資本主義道路。(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洋務運動與維新變法運動的關系。答:關系:洋務運動客觀上為維新變法運動提供物質條件、社會環境與思想準備;維新變法運動既是對洋務運動的繼承與發展,又是對洋務運動的揚棄與超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七單元 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及近代化的早期探索與民族危機的加劇 - 學生版.docx 第七單元 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及近代化的早期探索與民族危機的加劇.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