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年11月紹興市選考科目診斷性考試歷史試題本試題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全卷共8頁,選擇題部分1-5頁; 非選擇題部分6-8頁。滿分100分。考試用時90分鐘。考生注意:1. 答題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分別填在試題卷和答題紙規定的位置上。2. 答題時,請按照答題紙上“注意事項”的要求,在答題紙相應的位置上規范作答,在本試題卷上的作答一律無效。3. 非選擇題的答案必須使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寫在答題紙上相應區域內,作圖時可先使用2B鉛筆,確定后必須使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描黑。選擇題部分(48分)一、選擇題Ⅰ (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1. 考古學家認為,上溯至距今5000年以前,中國文明就呈現出“逐鹿中原”的態勢。距今約4500年到4000年左右的龍山文化時代,“逐鹿”態勢進入白熱化階段,泛西北文化系統、泛東方文化系統及南方文化系統分別從不同方向向中原地帶滲透,但最終漸落下風并相互吸收交融,共同催生出更高層次的超大型聚落文明和早期廣域王權國家。最能見證該超大型聚落文明成果的是A. 陶寺遺址 B. 良渚遺址 C. 二里頭遺址 D. 殷墟遺址2. 秦昭王四十一年(公元前266年),范睢說秦昭王:“木實繁者披其枝,披其者傷其心;大其都者危其君,尊其臣者即其吏,”下列選項與范睢觀點一致的是A. “封建親戚,以藩屏周” B. “賢者舉而上之,富而貴之,以為官長”C.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D. “天下之事無小大皆決于上”3. 2011年,中國古代一部醫書入選《世界的記憶》名錄。這是第一部不再迷信疾病因魔鬼影響而生的書,它用哲學思想闡述了健康的理念,啟發了中醫學后來在中國以及周邊國家乃至更遠國度的發展。這部醫書是A.《黃帝內經》 B.《傷寒雜病論》 C.《千金方》 D.《本草綱目》歷史試題卷 第1頁(共8頁)4. 有學者對敦煌石窟內的壁畫展開研究,發現北魏時期的壁畫中印度題材占據大量畫面,場景悲慘殘酷、陰森莊嚴。隋唐時期則是大量各種幻想出來的極樂世界的佛國景象,色調華貴絢爛,氛圍熱鬧歡騰。到晚唐五代時期,《張議潮統軍出行圖》《宋國婦人出行圖》等現實生活題材繪畫占據重要位置。這反映了A. 社會發展推動文藝繁榮 B. 佛教開始本土化發展的歷程C. 世俗審美影響藝術風格 D. 佛教融合為中華文化一部分5.讀右側中國到馬尼拉的帆船數量表,最有可能導致第②個時段帆船數量急劇減少的因素是時段 年代 總數 平均數① 1580 1643、 1677 26.2② 1644-1684 271 6.6③ 1685-1716 525 16.4④ 1717-1760 549 12.5卷一、卷二,介紹海防戰略戰術●卷三至卷七十,介紹世界各國地理、歷史、風俗、經濟、政治和兵備等情況●卷七十一至卷七十三,介紹外國教會、中西歷法和紀年的情況●卷七十四至卷八十三,介紹中國地理概況及沿海地區形勢●卷八十四至卷九十五,介紹先進的西方戰艦、火器技術●卷九十六至卷一百,介紹地球天文方面的知識A. 是近代中國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 B. 由傳教士與中國開明士大夫合作翻譯C. 被譽為了解中國知識的百科全書 D. 初步提出向西方學習以求自強的主張7. 據海關統計資料顯示,1890年中國進口日用商品類別尚不及百種,而到1896年則達160余種,1911年為220余種。1894-1911年,不同商品的進口金額大幅度上升,高檔香水、脂粉進口值上升6倍,絨線進口值上升8倍。進口地毯、桌布、梳妝用具的進口額在1904年達20余萬關兩,到1911年達100萬關兩,1915年躍升至150萬關兩。材料反映出近代中國A. 民族資本主義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 B. 奢靡享受的城市生活風氣十分盛行C. 生活消費伴隨商品流動而發生改變 D. 自給自足的傳統經濟模式徹底瓦解8 在某地某年的鄉選籌備中,有人提出:“張大民是地主,陳正金是富農,他們不應有選舉權,可是他還在企圖當選,應該禁止。又本鄉共產黨員支部提出的候選人,有些不是共產黨員,是不是弄錯了,應該糾正。”選舉委員會答復:“你說的這些人,只要不是賣國賊,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且都有競選自由,政府不能禁止他。共產黨支部提出非黨的候選人并不是弄錯了,而是應該這樣。”這一幕發生于A. 土地革命時期 B. 全面抗戰時期 C. 解放戰爭時期 D. 新中國成立初歷史試題卷 第2頁(共8頁)9. 隨著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國民經濟恢復的任務順利實現,古老而飽經苦難的中華民族煥發出勃勃生機。在此基礎上,為進行大規模經濟建設,中共中央決定轉向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經濟、政治制度隨之也進行了重大調整。在這一背景下召開了A.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B. 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C. 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 D.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10. 閱讀下表,對表中“一汽”的信息解讀正確的有長春第一汽車廠的大事簡表1953年 一汽制造廠奠基1956年 第一輛國產汽車解放牌卡車下線1958年 第一輛東風牌國產轎車、紅旗牌高級轎車、國產越野車試制成功1969年 第一輛紅旗保險車試制成功1986年 一汽建新廠區, 發展轎車、輕型車1988年 一汽與德國大眾汽車達成工程協議1992年 “第一汽車制造廠”改名“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① “一汽”的誕生是三線建設的偉大成果② “一汽”以滿足社會需求為發展目標③ “一汽”的建立標志著我國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④“一汽”對全球化發展趨勢作出積極應對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11. 公元1世紀,希臘地理學家斯特拉博來到亞歷山大博物館,并在著作《地理學》中寫道:“這個博物館可真壯觀啊,它靠近王宮,內部有一條寬闊的柱廊,柱廊兩側有各個學院的教室,有能夠容納上百人的會議廳,有存放繪畫書稿的儲藏室,還有一間巨大的宴會廳,學者們經常在那里吃飯和分享想法。”有關亞歷山大博物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它是由亞歷山大大帝規劃修建 B. 被視作首個具有近代特征的博物館C. 它是希臘文化中心西移的產物 D. 最初是官方主導下的學術文化中心12. 中世紀基督教會福音書教誨:“借錢予人,不求任何報答,是基督教徒應盡的兄弟之誼”,借貸不可追求利息,否則就被視為高利貸者,是“社會的蛀蟲”。15 ·1年英國國王和議會正式解禁資本利息,利息取得合法地位,只有利息超過一定比率的貸款才被視為高利貸。導致這一變化的因素有① 宗教改革促進思想解放 ② 教會發揮教化功能③ 英國世俗王權得以強化 ④ 資本主義經濟發展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歷史試題卷 第3頁 (共8頁)13. 1848年,東印度公司聘請一個英國植物學家,命其前往中國尋找某種商品的最好種苗,并運往印度等地進行培植生產,以滿足國內對其日益擴大的日常需求。他的足跡遍及中國浙江、安徽、福建等重要產地,前后從中國輸出12838棵種苗。20年后,該商品的貿易中心由中國轉到印度。據此判斷“某種商品”指的是A. 鴉片 B. 茶葉 C. 咖啡 D. 棉花14. 右圖漫畫發表于1879年美國《帕克》雜志,畫面中三人手中都拽著繩索,繩索一端操縱著整個美國的鐵路和火車。對該圖寓意解讀最合理的是A. 新式快速交通得到發展B. 生產實現了科學化管理C. 生產組織形式發生變化D. 社會貧富差距不斷加大15. 在20世紀新興民族國家獨立和發展過程中,常常會出現一種現象,即接受良好西方教育的領袖在領導他們的國家走向獨立和獨立之后,會回到自己的文化中,并在此過程中改變自己的認同、姓名、裝束和信仰。比如默罕默德·阿里·真納和哈里·李分別是牛津和劍橋律師學院的優秀畢業生,是其社會中徹底西方化的精英,但最后真納把伊斯蘭教作為巴基斯坦國基礎的熱情倡導者,而哈里·李則成為李光耀,他精通漢語,并積極倡導儒家文化。這一現象說明這些國家A. 堅決抵制西方殖民者的文化侵略 B. 對本土與西方文化進行選擇C. 努力維護本國及世界文化多樣性 D. 文化重構與現代化背道而馳二、選擇題Ⅱ(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3分,共18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各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16. 乾隆年間,軍機處逐漸成為掌管處理全國軍政事務的中樞。軍機大臣幾乎每天要面見皇帝,重大命令直接以軍機大臣名義下發,稱為“廷寄”。外邊的奏章也直達皇帝,不再經由內閣,原有的內閣大學士只做一些例行公事。下列項中,與清朝“軍機處和內閣”的關系最為相似的A. 漢: 尚書臺——三公 B. 唐: 三省——政事堂C. 宋:中書門下——樞密院 D. 明: 中書——內閣17. 明清以來,不少地方流行移民先祖的傳說。珠江三角洲的很多粵人認為自己的先祖最初是從南宋腹地出逃而來,他們強調自己與中原漢人是問源關系。但經學者研究發現,他們很大一部分其實是當地瑤人、畬人等諸多土著的子孫后裔,先祖傳說多有編造的成分,最初是為了能夠正式入籍,或者為已經入籍的群體所接受。這一現象反映了當時A. 全國地區間的人口流動頻繁 B 南方地區民族交融進一步加強C. 各族同源共祖觀念得到發展 D. 國家認同在南方得到一定拓展歷史試題卷 第4頁(共8頁)18.《京師同文館章程》規定:“每三年由總理衙門組織考試并予甄別,考核優者授七、八、九品官; 考取七品官復考一等授為主事者,仍準掣分各衙門行走,遇缺即補。”同一時期的《上海廣方言館試辦章程》化規定:“才能出眾,其于西語、西文精通者,可奏保調京考驗,授予官職。”這些規定的目的是A. 學習西方先進技術 B. 改革舊式選官制度C.'吸引民間接受新學 D. 推行學堂選官制度19. 1839年,英國雜志《每季評論》發文:“我們已經看到,蒸汽的力量立刻就將那浩瀚的大西洋抽干到剩下不到一半寬。不列顛與愛爾蘭島之間的諸海峽,也不比老福斯灣寬;萊茵河、多瑙河、泰晤士河、恒河等等,無論長度還是寬度,都縮到不及以前的一半。世界上的大湖迅速地干涸成一個小水塘。”材料意在說明A. 蒸汽機是工業革命開始的重要標志 B. 交通運輸業進步便利了人們的出行C. 英國建立起溝通內外的水陸運輸網 D. 技術進步為殖民擴張提供有利條件20. 讀世界人口流動示意圖 (1821-1910年), 對圖中現象解讀正確的是A. 苦力貿易構成當時人口流動的重要內容B. 世界市場推動了勞動力大規模全球流動C. 人口主要流向是由落后地區向先進地區D. 美國移民結構在這一階段發生重大改變21. 從20世紀 70年代末不結盟運動提出“信息非殖民化”議題,到2024年聯合國通過《全球數字契約》,半個世紀來一共出現了三次追求世界信息新秩序的浪潮。根據“三次浪潮”的概況,以下說法正確的有浪潮 時間段 推動機構 傳播媒介 焦點問題 核心障礙第一次浪潮 20世紀70年代 不結盟運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大眾傳播 信息治理 傳播霸權第二次浪潮 21世紀初 聯合國、信息社會世界峰會(WSIS) 網絡傳播 網絡治理 網絡霸權第三次浪潮 21世紀 20年代 聯合國、各國政府、企業組織、技術社群、學·術界以及民間社會等 智能傳播 AI治理 AI霸權① 體現對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渴望② 追求世界信息新秩序已成為國際共識③ 社會信息化發展對國際治理能力提出新要求④ 聯合國仍然發揮著全球治理的積極作用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歷史試題卷 第5頁(共8頁)非選擇題部分(52分)三、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 其中第22題20分, 第23題7分, 第24題13分, 第25題12分, 共52分)22. 不同民族、國家的互動推動了農業發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20分)材料我國古代精耕細作農業生產和農業科技的成果中,包含了許多民族的貢獻在內。現今漢族人民的主食稻和麥,在我國首先是百越族栽培的。大豆與從東北地區的山戎傳進“戎菽”有關。棉花、甘蔗、茶樹等重要經濟作物的利用,也以少數民族為早。對古代農業起革命作用的生產工具是鐵器,而春秋時代冶鐵業最發達的是苗蠻系統的楚國。最初的水利灌溉,大概也是從楚越等地發展起來的。漢唐畠牧業的興盛直接與少數民族傳進良種良法和優良飼料有關。精耕細作技術體系之所以首先在黃河流域中下游地區形成,與這里地處中原,便于各地區各民族農業文化的交流與融會有關。我國南方精耕細作技術體系,既以南方土著民族長期積累的水稻栽培和資源利用等方面的豐富經驗為基礎,又與南遷的北方人帶來的先進工具和技術有關。—摘編自林甘泉、張海鵬等《從文明起源到現代化—中國歷史25講》材料二明朝時,玉米傳入中國。關于明人玉米食用口味方面的描述,王世懋說“煮食之味”不如芡實,李時珍說“炒拆白花”,王象晉說“蒸麥面時少加”摻和,因而各地傳種的積極性不高,更多應如《(順治) 招遠縣志》所說,“田畔、園圃間藝之”,傳播十分緩慢。這種情況在清初仍無明顯變化 清中葉后玉米種植興起,……“價視米賤而耐食,食之又省便,富人所唾棄,農家之性命也”。正如郭松義先生所說,我國“玉米的大規模推廣是在18世紀中到19世紀初,也就是乾隆中期到嘉慶、道光時期”,清乾隆以來各地方志記載繁興充分證明了這一點。——摘編自程杰《明朝玉米傳入與傳播考》材料三在端牢自己飯碗的同時,中國也開始在全球糧食治理舞臺上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2005年,中國共對外提供了57.7萬噸糧食援助,成為僅次于美國和歐盟的世界第三大糧食援助捐贈國。在利比亞、塞內加爾,中國項目專家組示范推廣的雜交水稻品種及其栽培技術,創造了常規水稻高產栽培的新紀錄。農田水利、農作物生產、畜牧水產養殖、農產品加工……中國專家在多個領域向非洲受援國示范推廣農業技術1000多項,帶動水稻、玉米、水果、蔬菜等農作物平均增產30%-60%。“中非科技小院”農業教育項目2019年啟動,主要向非洲招收農業專業學生來華留學。在“南南合作”框架下的糧食合作與援助不僅明顯增強了我國在國際糧農領域的影響力和話語權,而且充分展現了我負責任大國的形象。——摘編自施維、張偉賓《為世界糧食安全貢獻中國力量》歷史試題卷 第6頁(共8頁)(1) 結合所學,寫出中國古代精耕細作的兩種農業技術體系。根據材料一,概括“許多民族”對中國古代精耕細作農業成果的“貢獻”. (6分)(2) 根據材料二,指出地方志在歷史研究中的史料價值。結合所學,分析明清時期玉米在中國的傳播狀況及其原因。(8分)(3) 根據材料三,概括中國在“全球糧食治理”上采取的舉措。結合所學,簡述中國參與中非“糧食合作與援助”的意義。(6分)23.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7分)材料為革命作了準備的十八世紀的法國哲學家們,如何求助于理性,把理性當做一切現存事物的唯一的裁判者。他們要求建立理性的國家、理性的社會,要求無情地鏟除一切和永恒理性嘂矛盾的東西。我們也已經看到,這個永恒的理性實際上不過是正好在那時發展成為資產者的中等市民的理想化的悟性而已。因此,當法國革命把這個理性的社會和這個理性的國家實現了的時候,新制度就表明,不論它較之舊制度如何合理,卻決不是絕對合乎理性的。理性的國家完全破產了。——引自恩格斯《反杜林論》根據材料,結合所學,評析啟蒙思想家眼中的“理性”。(7分)24.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材料從葉卡捷琳娜大帝(1762-1796年在位) 以來,俄國就開始逐漸向中亞和東亞擴張。……高加索俄軍總司令羅森男爵在1833年就設想,中亞的棉花種植者“就是我們的黑人奴隸”。從1842年至1859年,俄國從英國購進機器,滿足了生產需求,俄國的紡紗工業開始快速發展。但是,1860年之前,中亞的棉花產業發展速度都慢于俄國人的想象。13世紀60年代,美國發生的大事件又導致美國出口俄國的棉花縮減到原來的六分之一,俄國的棉花缺口增大。俄國認為這是中亞棉花產業崛起的好機會,中亞貿易協會的一群商人在莫斯科向帝國決策層游說,提出了自己的訴求。莫斯科上層認可了這個判斷,響應商人們的訴求,派出軍隊繼續東擴,入侵浩罕國,由此形成的是一個浩罕國和清帝國從來都沒有想到的地緣政治局面。——摘編自張笑宇《產業與文明——復雜社會的興衰》歷史試題卷 第7頁(共8頁)材料二左宗棠收復新疆軍費收入情況表(1874-1877年)項目 協餉 洋款 華商商款 禮部撥款 西北捐輸 其他 總計數額 2049萬 800萬 560萬 450萬 167萬 245萬 4271萬注:清代對地方貧瘠、收支不能平衡的省份,規定由稅收富裕的省份撥款協助稱為協餉,晚清協餉主要來自東南省份和各海關。、札部撥款受到同光年間清朝各地督撫的本位主義影響. “不惟統兵大臣及糧臺百呼罔應,即奉諭旨嚴催,部文敦促,若罔聞知”。——摘編自蔣致潔《左宗棠收復新疆戰役軍餉問題探討》(1) 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指出19世紀60年代俄國商人的“訴求”,并分析其提出的必然性。簡述俄國響應其“訴求”對當時“地緣政治”產生的影響。(7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簡析左宗棠收復新疆軍費收入的主要結構及其形成原因,并指出左宗棠的歷史地位。(6分)25.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西樂迎神》,摘自《點石齋畫報》辛九——681866年出刊材料-人們對電燈的歡迎和熱情,也體現在爭買電燈股票一事上。1882年,6月20日《申報》報道:“滬上刻有人招集股分,電燈者。其事原系西人主之,而一時出銀附股者,合中西人躍而起。……因而買股不得之人,遂不惜重價以轉購之,而于是大漲。”——摘編自李長莉《近代中國社會文化變遷錄》根據材料,結合19世紀中后期的相關史實,以“社會變遷”為主題,自擬題目,寫一篇歷史短文。(要求:立論正確,史論結合,史實充分,邏輯清晰,表述成文)歷史試題卷 第8頁(共8頁)2024年11月紹興市選考科目診斷性考試歷史參考答案與評分標準一、選擇題Ⅰ (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題 號 1 2 3 4 5 6 7 8答 案 C D A C B D C B題號 9 10 11 12 13 14 15答 案 B D D C B C B二、選擇題Ⅱ(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3分,共18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各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題號 16 17 18 19 20 21答 案 A D C B A D三、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 其中第22題20分, 第23題7分, 第24題13分, 第25題12分, 共52分)22.(1) 兩種農業技術體系:北方旱田和南方水田;(2分) 貢獻:主要糧食作物的栽培和資源利用; 重要經濟作物的利用; 鐵制農具的生產; 水利工程的發展; 畜牧業的興盛。(4分, 任答4點得4分)(2) 史料價值:地方志是官修文獻史料,相對客觀,對研究行政區域各方面的歷史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2分) 狀況及原因:明朝時期,因食用口味不佳,只在田邊蔬菜園小規模種植,傳播緩慢; 清朝中葉以后得到大規模推廣(其他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給分)。玉米價格低廉,方便食用,可滿足底層人民溫飽; 玉米耐旱高產,適應性強; 清朝人口迅速膨脹,人地矛盾尖銳,資源危機顯露; 經濟作物的市場需求促進玉米種植。(6分)(3) 舉措:對外提供糧食援助; 外派農業技術專家; 在多個領域向受援國推廣農業技術; 培養農業技術人員。(任答3點得3分) 意義:踐行了“真實親誠”理念,形成了中非休戚與共、共同發展的友好合作關系,有利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維護世界糧食安全,提高中國國際影響力。(任答3點得3分)23. “理性”強調獨立思考與自主精神。(1分) 認為人的理性是判斷是非的標準。理性能夠驅散蒙昧迷信、宗教狂熱和專制統治帶來的黑暗,建立人人平等、自由法治的理性國家和社會,即資本主義制度(國家)(2分)。“理性”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推動了自然科學的發展,推動了資本主義制度的建立(或直接推動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有助于歷史答案 第1頁(共2頁)這些國家建立資產階級通知) 也成為殖民地半殖民地爭取民族獨立的精神武器 (2分,任寫2點得2分) 但是啟蒙思想家眼中的“理性”是資產階級的理性,表達的是資產階級的利益訴求,帶有時代局限和階級局限。(2分)24.(1) 訴求:向中亞和東亞擴張,將中亞地區變成俄國的商品市場和棉花產業基地。(1分) 必然性:俄國有擴張的歷史傳統; 俄國工業革命發展; 俄國進行農奴制改革,資本主義發展; 美國內戰導致俄國棉花缺口增大。(3分,任答3點得3分)影響:中亞成為俄國的勢力范圍; 推動浩罕國軍事首領阿古柏入侵新疆; 俄國出兵占領伊犁地區。(3分)(2)主要結構及原因:①協餉占比將近一半,原因是東南省份經濟相對發達; 隨著中國的對外貿易擴大,海關稅收增加,國境關稅重要性日益凸顯②洋款占比較大,原因在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在中國開辦銀行,實力雄厚,對中國的經濟侵略日益深入③華商商款也有一定占比是因為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④禮部撥款較少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太平天國運動后,中央權力下移,地方官僚集團崛起,地方時常不服從中央指令⑤西北捐輸幾乎可以忽略,原因在于西北地區經濟本就落后,加之戰爭的破壞。(任選2點指出結構及原因,得4分)歷史地位:維護國家領土完整的民族英雄; 中國近代化的先行者之一(或洋務運動代表人物)。(2分)25. 評分標準:① 標題部分:有價值判斷2分,無價值判斷1分。② 正文部分:A. 史實6分,一則史料2分。(一個史實給一個史料分,必須3個以上,才可以拿6分)B. 結構2分,總分總或者分總都可以,不分段有總結話語也行。C. 價值升華: 1分D. 表述: 1分。示例:西方文明影響近代中國社會變遷近代以來,西方文明進一步傳入中國,推動了中國社會的變遷。在上海等通商口岸,出現了高大的西式建筑,逐漸改變了中國的建筑形式; 中國富商雇傭西洋樂隊為其伴奏,說明部分國人接納了西方的消閑方式,西方的生活方式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社會; 19世紀60年代以來,煤氣、自來水、電力、電話等事業在通商口岸逐漸發展起來,中國近代城市基礎設施發展起來,但水平有限且很不平衡; 股票交易等新的商業經營形式也被引入中國,豐富了中國的商業形態。西方文明的進入雖然影響著中國,但中國的傳統文化仍然保持著頑強的生命力。我們在引進西方先進、不同物質文化生活的同時,要堅持自身的特色與傳統。歷史答案 第2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